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微生物检验技术(2014版)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第一篇: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6-2013 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2013年12月31日发布 2014年12月1日实施 1 范围GB/T 18204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频次与样本量、质量控制、样品送检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与经常性卫生监测,其它场所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测在公共场所营业期内,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状况进行的监测与评价。

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监测频次与样本量要求4.1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等场所 4.1.1空气卫生状况监测4.1.1.1 监测频次:空气质量监测为1d,上午、下午各监测一次;经常性为随机监测。

4.1.1.2 监测样本量:客房数量≤100间的场所,抽取客房数量的3%~5%进行监测;客房数量>100间的住宿场所的,抽取客房数量的1%~3%进行监测;且每个场所监测的客房数量不得少于2间,每间客房布1个监测点。

4.1.2 饮用水卫生状况监测4.1.2.1 饮用水监测:按GB5749执行。

4.1.2.2 沐浴水监测频次:随机检测。

4.1.2.3 沐浴水监测样本量:随机选择5间客房,各采集沐浴水样500mL。

4.2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游艺厅、歌舞厅等场所4.2.1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等空气卫生状况监测4.2.1.1 监测频次:空气质量监测在场所监测1d,在1d中监测1场~2场,每场开映前10min、开映后10min和结束前10min各监测1次;经常性卫生监测只随机监测1场,开映前10min、开映后10min和结束前10min各监测1次。

4.2.1.2 监测样本量:座位数量<300个的场所布置1个~2个监测点,座位数量300个~500个的场所布置2个~3个监测点,座位数量501个~1000个的场所布置3个~4个监测点,座位数量>1000个的场所布置5个监测点。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公共用具监测样本要求:按各类物品投入使用 总数的3%~5%抽取,当某类用具用品投入使 用总数不足30件时,至少采1件。
常规项目现场检测布点要求
物理因素
空气温度:玻璃液体温度计法、数显温度计法(热敏电阻) 相对湿度:干湿球法、氯化锂露点法、电阻电容法(电容式感测器) 室内风速:电风速计法 室内新风量:示踪气体法、风管法 噪声:数字声级计法(稳态噪声-----快档测1min指示值或平均值;周期性噪声------慢档每隔5s读一个
2.仪器:
a.标准皮托管:Kp =0.99 ±0.01,或S形皮托管Kp =0.84 ±0.01
b.微压计:精确度不低于2%,最小读数不大于1Pa。 c.热电风速仪:最小读数不大于0.1m/s。 d.温度计:最小读数不大于1 ℃
风管法
3.测点要求:
a.检测点所在的断面应选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避开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
瞬时值,测一个周期;非周期非稳态----慢档每隔5s读一个瞬时值,测若干数据) 照度:照度计法 采光系数:直尺测量法(采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的比值) 大气压:空盒气压表法 空气中氡浓度:闪烁瓶法、径迹蚀刻法、双滤膜法、活性炭法 GB/T 18883
—2002中A6 (氡连续监测仪) 池水温度:温度计法(池水水面下15cm~20cm) 池水透明度:铅字法
g.调查检测区域内设计人流量和实际最大人流量。
h.按要求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和使用前校准。
示踪气体法 i. 结果计算
示踪气体法 4. 结果计算
5.测量范围:非机械通风且换气次数小于5次/h的公共 场所(无集中空调系统的场所)
风管法
1.原理:在机械通风系统处于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工况下,通 过测量新风管某一断面的面积或该断面的平均风速,计算 出盖断面的新风量。如果一套系统有多个新风管,每个新 风管均要测量风量,全部新风管风量之和即为该套系统的 总新风量,根据系统服务区域内的人数,便可得出新风量 结果。

第十五章 公共场所微生物

第十五章 公共场所微生物
• 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
平皿暴露沉降法(自然沉降法)
空气采样器法
– 参见第九章《空气微生物》
二、公共卫生用具微生物检测
• 采样 • 采样数量 • 采样部位 • 送检 • 监测项目和检验方法 • 现场采样操作的质量控制 • 监测数据整理
(一)采样
• 公共场所内公共用品种类很多,需按照不同的采 样和检验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 – 无菌操作。采样用具,如采样器、试管、广口 瓶、剪子等,必须经灭菌; – 常用方法有涂抹法、戳印法、无菌滤纸斑贴法。
• 现场采样前,必须详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熟 悉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能正确使用监测仪器。
• 采样器的流量于每次采样之前进行流量校正。 • 微生物采样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
(七)监测数据整理
• 数据的表达:测定的数据与监测仪器灵敏度和分 辨度有关。测定结果低于检出限数据,应记录为 低于该检出限,并同时记录方法阶检出限。
Public Places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1987年
• 公共场所分类:7类28种
– 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 – 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 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 体育馆(场)、游泳场(馆)、公园; – 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 商场(店)、书店; – 医院候诊室、候车(机、船)室; – 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场所的生境特征有利于病原传播
公共场所的病原传播特点
• 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容 易实现,甚至造成疾病的爆发与流行;
• 公共设施及物品供公众重复使用,易造成污染, 并通过这些公用设施和物品传播病原体;
• 人群中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通过病人或病 原携带者与健康人的密切接触造成疾病特别是传 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引言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达到合格水平,监测和检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包括了监测的目的、检验的内容、方法的步骤和常见的应用举例。

监测目的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监测旨在评估和监控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监测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包括清洁度、噪音、空气质量等。

2.发现和解决卫生问题,改善公共场所的环境。

3.检测是否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

检验内容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度检验: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设备等的清洁程度检查。

2.环境检验:包括空气质量、噪音、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检测。

3.卫生设施检验:包括洗手间、厕所、垃圾桶等卫生设施的功能和清洁度检查。

4.食品安全检验:包括食品准备、存储、处理和销售环节的卫生检测。

5.感染病原体检验:针对公共场所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进行检测,以防止疫情传播。

方法步骤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的步骤如下: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公共场所的类型和规模,制定适合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的频率、方法和样本采集点等。

2.采集样本:根据监测计划,采集包括空气、水、表面物质等在内的样本,并确保采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3.分析样本:将采集的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等分析。

4.比对标准:将实验室分析的结果与相关的卫生标准进行比对,评估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是否符合标准。

5.发布监测报告:根据分析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的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等,并将报告发送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单位。

应用举例以下是几个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的应用举例:1.学校卫生监测:对学校的教室、食堂、操场等场所进行卫生监测,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学习环境的卫生安全。

2.餐饮场所卫生监测:对餐厅、饭店等场所的食品准备、储存、处理和销售环节进行卫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发《2014年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发《2014年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发《2014年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3.04•【字号】沪卫计监督[2014]010号•【施行日期】2014.03.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爱国卫生正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发《2014年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方案》的通知(沪卫计监督〔2014〕010号)各区县卫生计生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为有效开展本市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保护公众健康,本委组织制定了《2014年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方案》,现下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3月4日2014年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方案为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保护公众健康,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通过开展本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为加强本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促进公共场所经营者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预防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保证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二、工作要求依据各区县公共场所的数量、类型、地域分布,每个区县应选择辖区2%的公共场所作为监测对象(除游泳场所、证券交易所、健身房及洗衣房外,至少不低于60家),其中包括:旅店业(13%)、公共浴室(6%)、餐饮(22%)、足浴(8%)、文化娱乐(13%)、理发、美容(33%)、商场(店)(5%)。

另外,在游泳池开放期间,每个区县应选取10家游泳场馆(不足10家的,全部选取)进行监测。

每个区县自行选择证券交易所、健身房及洗衣房各2家进行监测。

三、工作内容(一)公共场所基本信息调查在历年发、复证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各区县开展辖区公共场所基本信息资料的整理,收集辖区各类型公共场所的数量、规模、地理分布等基本信息。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和监督。

2.引用标准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health monitoring for public places):指公共场所的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

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

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日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的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卫生监测,监测卫生状况达标情况,促使卫生状况巩固提高。

4.监测点的选择4.1选点原则4.1.1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监测点(以下称监测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4.1.2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

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4.1.3监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远,高度0.8~1.2m。

4.1.4确定监测点时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布点的方法。

4.1.5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气温、气湿、风速微小气候,采样流量以及采样时间。

4.1.6公共卫生用品的采样点应选择在人群使用该物品时接触频率较高的部位。

4.2监测点数目4.2.1进行空气监测时应按照公共场所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人群经常停留场所分别设置数量不等的监测点,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点数目参照第6章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的要求。

4.2.2对公共卫生用品进行监测时,其监测卫生用品的数量以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5%计算。

对各类卫生用品、用具投入使用总数不超过10件的单位,各类物品的采样数量应在1件以上。

5.监测频率和样品要求5.1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空气监测应该监测一天,每日上午、下午和晚上各采样一次,或者在营业前,营业中和营业结束前各采样二次。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技术和管理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技术和管理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技术和管理标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场所的数量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

从商场、公园、剧院、医院等到机场、火车站、学校和地铁,各种公共场所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这些场所的卫生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涉及到巨大的人口和空间,管理难度较大。

为了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它需要遵循一些标准、检测技术和管理方法。

下面将分别从技术和管理角度,讨论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技术和管理标准,为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一、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技术现在,公共场所的卫生检测技术有很多种。

其中,较常用的有质量评估、微生物检测、空气检测和水质检测等。

1. 质量评估技术质量评估技术是评估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通过视觉检查和样品采集,评估卫生设备、卫生产品、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卫生质量。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制定检测标准、取样、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分析等。

对于公共场所涉及的设备、产品和设施,需要确定可以接受的质量标准,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

2. 微生物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是评估公共场所内部的微生物污染状况的方法。

在公共场所中,微生物污染可能来源于人体、食品、水源和环境等多方面。

因此,为了评估微生物污染水平,需要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测通常包括能量菌计数和PCR检测两种。

能量菌计数是通过对空气和水源进行检测来评估细菌数量。

而PCR检测则是通过检测公共场所内的DNA分子,评估微生物污染状况。

3. 空气检测技术空气检测技术通常用于检测公共场所内的空气质量。

它主要评估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细菌、病毒、真菌等污染物的浓度。

空气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重量计取样法、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来评估卫生状况。

4. 水质检测技术水质检测技术涉及公共场所的水源、饮用水以及排水系统的检测。

它主要关注的是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水质指标的浓度。

水质检测涉及的参数较多,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等等。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和监督。

2.引用标准GB 9663 〜9673—1996、GB 16153 —1996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health monitoring for publicplaces):指公共场所的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

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

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日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的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卫生监测,监测卫生状况达标情况,促使卫生状况巩固提高。

4.监测点的选择4.1选点原则,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并距离墙壁0.5〜1m 远,高度0.8〜1.2m。

,斜线布点或梅花布点的方法。

,采样流量以及采样时间。

4.2监测点数目,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点数目参照第6 章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的要求。

,其监测卫生用品的数量以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5%计算。

对各类卫生用品、用具投入使用总数不超过10 件的单位,各类物品的采样数量应在1 件以上。

5.监测频率和样品要求5.1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空气监测应该监测一天,每日上午、下午和晚上各采样次,或者在营业前,营业中和营业结束前各采样二次。

每次采样应采平行样品。

5.2经常性卫生监测空气监测:只进行一次性监测或者在营业高峰时间内监测一次,每次采样应采平行样品。

5.3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时,要连续监测三天,每次监测必须采集平行样品。

6.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的要求6.1空气监测;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空气监测,按照相应专业特点参照此规范要求进行采样监测。

6.2公共卫生用品的采样部位的要求7.现场采样操作的质量控制7.1每次监测前应对现场监测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其内容包括监测目的、计划安排、监测技术的具体指导和要求、记录填写以及工作责任感等,以确保工作质量。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前言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 9663~9673、GB 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与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相配套的监测规范。

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广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先仁、黄荣、崔玉珍、高文新。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和监督。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health monitoring for public places指公共场所的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

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

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日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的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卫生监测,监测卫生状况达标情况,促使卫生状况巩固提高。

4 监测点的选择4.1 选点原则4.1.1 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监测点(以下称监测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4.1.2 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

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第32页
风管法
c.矩形风管测点位置和数量:将风管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等面积矩形(最
好为正方形),各矩形中心即为测点。矩形风管测点数见表2.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第33页
风管法
4.测量要求: a.测量风管检测断面面积(S),按表1或表2分环/分块确定检测点。
b.皮托管法测定新风量步骤以下: ----检测微压计显示是否正常,微压计与皮托管链连接是否漏气。 ----将皮托管全压出口与微压计正压端连接,静压管出口与微压计负压
g.调查检测区域内设计人流量和实际最大人流量。
h.按要求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和使用前校准。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第28页
示踪气体法 i. 结果计算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第29页
示踪气体法 4. 结果计算
5.测量范围:非机械通风且换气次数小于5次/h公共场 所(无集中空调系统场所)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经常性卫生监测只随机监测一场,开映前10min、开映后10min和结束 前10min各监测一次。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第17页
游艺厅、歌舞厅等场所空气卫生情况监测
营业面积(m2)
≤50
50~200
>200
监测点数(个)
1
2
3~5
监测频次:监测1d,在1d中营业客流高峰和低峰时各监测1次;经常性卫 生监测为随机监测。
噪声在室内:在噪 声源中心至对侧墙 壁中心直线四等分3 个等分点上
整体照明:同上 局部照明:测代表性 一点
距墙和其它反射面:≥1m
距地高度:1m-1.5m
第26页
新风量:示踪气体法、风管法

卫生微生物检测方法

卫生微生物检测方法

6. 行前准备
在出发前,需要做好行前准备,包括购买机票、安排住宿、igkeit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培养法:将待检测的样品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计数。培养法适用于检测食品、饮用水等样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挑战与展望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免疫学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抗体捕捉目标微生物,再利用标记物检测抗体,从而间接检测微生物的存在。
详细描述
免疫学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等优点,适用于食品、水源和环境等样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然而,免疫学方法可能会受到非特异性结合和交叉反应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基于核酸的特异性序列,通过核酸扩增技术(如PCR)检测目标微生物的核酸片段,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
2. 准备申请材料
根据学校的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包括个人陈述、推荐信、成绩单、语言成绩等。
3. 递交申请
按照学校的要求递交申请,并支付相应的申请费用。
4. 等待录取通知
等待学校的录取通知,如果被录取,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支付学费押金。
5. 办理签证
收到录取通知后,需要向所在国家的领事馆申请学生签证。申请签证时需要提供录取通知书、护照、健康证明等材料。
定义
确保公共卫生安全,预防和控制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
目的
种类
细菌、病毒、真菌等。
危害
引发食源性疾病、水源性疾病、医院感染等,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根据检测原理和应用领域,可分为传统培养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根据检测目的、样品类型、微生物种类和实验室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按WS/T395中要求执行 WS/T395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开展评价时,要连续监测3d,每次监测样品应采集平行样品。 公共用具监测样本要求:按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3%~5%抽取,当某类用具用品投入使用总数不足30件时,至少采1件。
常规项目现场检测布点要求
常规项目现场检测布点要求
项 目
测点数量
测点位置
测点距离
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室内风速
≤50m2 1个点 50m2~200m2 2个点 ≥200m2, 3-5个点
1点在中央,2点在室内对称点,3点在对角线四等分点上,5点梅花布点
距地高度:1m-1.5m 距墙距离:≥0.5m 温度测点距热源:≥0.5m
≤50
50~200
>200
~5
注:场所营业面积应按不同功能(如更衣室、休息室、浴室、游泳池等)分别计算 监测频次:经常性卫生监测在场所营业的客流高峰时段监测1次。 游泳池水监测:儿童游泳池布置1~2点,成人游泳池面积≤1000m2的布置2点,>1000m2的的布置3点;在泳池水面下30cm处采集水样500mL。 监测频次:人工游泳场所经常性卫生监测在场所营业的客流高峰时段监测1次。 沐浴水监测:随机选择5个淋浴喷头,各采集沐浴水样500mL;在沐浴池选择3个点,采集池水面下30cm处采集水样500mL。 监测频次:经常性卫生监测为随机监测
公共场所监测频次与样本要求
游艺厅、歌舞厅等场所空气卫生状况监测
营业面积(m2)
≤50
50~200
>200
监测点数(个)
1
2
3~5
监测频次:监测1d,在1d中营业的客流高峰和低峰时各监测1次;经常性卫生监测为随机监测。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2)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2)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1.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达到规定要求,需要进行监测和检验。

本文将介绍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监测检验方法,以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2. 监测检验目的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监测检验旨在评估和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要求。

通过监测检验,可以对公共场所内的细菌、病毒、霉菌、垃圾处理、空气质量等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卫生问题。

3. 监测检验内容3.1 细菌和病毒监测•采集样本:根据公共场所特点,选择适当的取样点位,如门把手、护栏等,使用不含杀菌剂的棉签、拭子等采集表面样本。

•密封样本:将采集的样本放入密封袋中,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运输样本:将密封好的样本送往专业实验室,避免样本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检验分析:实验室根据相关标准和方法,对样本进行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和分析。

•结果评估: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公共场所的细菌和病毒污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3.2 霉菌监测•采集样本:选取可能存在霉菌的区域,如潮湿的角落、浴室等,使用专业霉菌采样器或霉菌培养皿进行采样。

•密封样本:将采集的样本放入密封袋中,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运输样本:将密封好的样本送往专业实验室,避免样本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检验分析:实验室根据相关标准和方法,对样本进行霉菌的检测和分析。

•结果评估: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公共场所的霉菌污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3.3 垃圾处理监测•观察记录:对公共场所的垃圾处理设施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垃圾收集的频率、垃圾袋的密封情况等。

•样品测试:随机抽取部分垃圾进行采样,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垃圾中细菌、霉菌等有害物质的检测。

•结果评估: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标准,评估垃圾处理的合理性和卫生状况,判断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3.4 空气质量监测•采集样本:在公共场所内选取合适位置,使用专业空气质量测试仪器进行采样,包括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指标。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监测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卫生环境检测:通过采集环境空气、水质和物体表面的
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化学分析。

微生物检测可以包括
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检测,而化学分析可以
检测环境污染物的含量和种类。

2. 食品安全检测:对公共场所提供的食品进行采样分析,
检测其中是否存在重金属、农药残留、致病菌和有毒物质等,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水平。

3. 消毒效果检测:对公共场所所使用的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进行检测,包括检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杀菌效果
等指标。

4. 垃圾处理和排污检测:对公共场所的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进行监测,确保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5. 健康卫生巡查和评估:通过定期巡查和评估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包括卫生设施的设备运行情况、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员工的卫生意识等。

6. 健康风险评估:基于检测数据和评估结果,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健康风险,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以上是常见的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具体的检验方法会因不同场所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公共卫生测定微生物的检测标准

公共卫生测定微生物的检测标准

公共卫生测定微生物的检测标准
公共卫生测定微生物的检测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菌落总数:这是指示公共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评估样品中总微生物的数量。

2. 大肠杆菌计数:大肠杆菌是肠道中的一种细菌,其数量可以反映肠道健康状况。

3. 大肠菌群计数:大肠菌群包括一些对人体无害的细菌,但其数量过多也可能表明卫生问题。

4. 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是导致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检测它们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双岐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等其他致病菌:这些也是常见的病原体,需要定期检测以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6. 霉菌计数和酵母计数:霉菌和酵母过多可能表明环境卫生状况不佳,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在具体实施检测时,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例如,对于微生物限度检验仪的标准可参考JB/T;对于微生物肥料的标准可参考NY和GB等。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指标和标准,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标准可能会根据地区、行业和特定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专业人员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用实验室盛装过浓溶液的瓶作采样瓶。通常我
们使用500ml的高压灭菌的细口瓶采样。

2.容器及瓶塞、瓶盖应能经受灭菌的温度。



3.容器洗涤:将容器用自来水和洗涤剂洗 涤,并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后,用10%盐酸溶 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 净。 4. 容器灭菌:分干热和高压蒸气灭菌两种。 干热灭菌要求160℃下维持2 h;高压蒸气灭 菌要求121℃下维持15 min,高压蒸汽灭菌 后的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 凝水烘干。灭菌后的容器应在2周内使用。
酶底物法

大肠埃希氏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分 解四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苷(4-methyl-umbelliferyl-βD-glucuronide,MUG )使培养液在波长366nm紫外光下 产生荧光的原理,来判断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埃希氏菌。 定性试验、定量试验(10管法、51孔定量盘法) 培养基:EC-MUG 黄色有蓝色荧光者为阳性 水样不变黄有蓝色荧光者不属于阳性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若只有 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
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 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 效。若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总数。
性报告。阳性进一步接种EMB、乳糖发酵管。

纸片法: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5 cm×5 cm大肠菌群快速 检测纸片两张,分别粘贴在茶具内、外缘口唇接触处,约 30 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置37℃培养箱内培养 24 h后进行观察。结果报告
茶具大肠菌群发酵法检验步骤

推测性试验:将测定细菌总数剩余的检样倒入双料乳糖胆 盐发酵液中,置36±1℃培养24h观察结果。

将采来的1:10样品涂抹液(棉拭子涂抹)充分混 匀,再取1:10样液1mL于9mL的NS中充分混匀为 1:100样液。两稀释度各吸样液于两个平皿中,每
计数菌落数。

同时做空白对照。
茶具细菌总数结果报告
计算公式: 细菌总数=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50 单位:cfu/cm2

茶具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GB/T 18204.3-2000)
茶具大肠菌群检验

发酵法:取测定茶具菌落总数剩余样品,倒入双料乳糖胆 盐发酵溶液中,置37℃培养箱内培养24 h后进行观察。阴

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结果报告

撞击法
计算公式:细菌总数=平皿菌落数/(采样器流量*采样时间)
结果单位: cfu/m3

自然沉降法
计算公式:细菌总数=平均每皿菌落数 结果单位:cfu/皿
茶具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GB/T 18204.2-2000)

采样: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茶具与口 唇接触的内外缘涂抹50cm2,既1-1.5cm高处一
养箱内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1mL水样中的菌落
总数。
水源水

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 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稀释液。

•吸取1:10的稀释液1 mL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
管中,混匀成1:100稀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
000,1:10 000稀释液筹备用。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必 须更换一支1 mL灭菌吸管。

用灭菌吸管取未稀释的水样和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水样 1 mL,分别注入灭菌平皿内。

以下操作同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步骤。
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菌落计数方法: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放 大5 倍~10 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两个平板若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应以
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 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 匀,则可将此半皿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然后再 求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圈。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的部分,将棉拭
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内,4h内送检。

此液作为1:10
茶具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将采来的1:10样品涂抹液(棉拭子涂抹)充分混 匀,再取1:10样液1mL于9mL的NS中充分混匀为 1:100样液。两稀释度各吸样液于两个平皿中,每
皿1mL。最后注入营养琼脂,置36±1℃培养48h
2013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 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宾馆微生物指标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 游泳池水微生物指标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 集中空调系统微生物指标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
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 状红晕为阳性。
毛巾、床上卧具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GB/T 18204.4-2000)
涂抹法:25 c㎡(5 cm ×5 cm)面积范围;床单、被单在上下
两部各25 c㎡面积范围内有顺序地来回涂抹,将棉拭子放人
10 mL生理盐水内,4h内送检
戳印法
毛巾、床上卧具细菌总数涂抹法 检验步骤

EMB分离培养

将产酸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于 36 ℃±l 培养箱内培养18h~24h,观察菌落形态,挑取
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作革兰氏染色、镜检和证实试验。

•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淡紫红色、中心较深的菌落。
镜 检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微 生物检验技术
公共场所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的工作 •(一)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采光、照明
、噪声等室内环境的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二)顾客用品用具的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三)游泳场(馆)和公共浴室水质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 •(四)公共场所饮用水(包括:自备水、直饮水、二次供水 )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五)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总大肠菌群

定义:一群在36℃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能发酵乳糖、 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总大肠菌群是卫生学上的概念,不是细菌分类学概念,它
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
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 并非完全一致。

主要包括埃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柠檬酸 杆菌属等的细菌。
水样保存方法

黑暗处,4℃,4h内检测。

如有游离余氯应在采样瓶消毒前每125ml加
0.1mg硫代硫酸钠溶液(10%)。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1.平皿计数法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菌落总数的 测定。
菌落总数

指在一定条件培养后(如培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
间、pH、需氧性质等),1mL水样中所含菌落的总

如果所有平板上都菌落密布,不要用“多不可计”报告, 而应在稀释度最大的平板上,任意数其中2个平板1cm2中
的菌落数,除2求出每平方厘米内平均菌落数,乘以皿底
面积63.6 ,再乘其稀释倍数作报告。

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 于100时,采用两位有效数字,在两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 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 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表1“报告方式”栏)。

水样采集

单独采样。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 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

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
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末梢水采集:采样前用酒精灯灼烧对水管口进行消毒,放 水约5分钟后采集水样约玻璃瓶的80%。容积整个过程要 快,稳。不要让水流过大,以免溅出,管口不要与瓶口接 触,收集完应马上将瓶塞旋紧。
复发酵
结果报告

根据证实为总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
most probable number,最可能数)检索表,
报告每1 00 m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最可能数
(MPN)值。


•稀释样品查表后所得结果应乘稀释倍数。
•如所有乳糖发酵管均阴性时,可报告总大肠菌群
未检出(注意稀释度)。
耐热大肠菌群计数
数。
检验步骤

生活饮用水 •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
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
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 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 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培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个/10 L 个/10 L
<1 <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采样的原则: 1. 采集的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能真实 反映水质状况。 2.在实验室检测之前水样中微生物数量应保持不 变。
采样容器

1.采样容器应采用洁净、无色、无毒的硬质玻璃 (又称硼硅玻璃)。样品瓶必须专瓶专用,切不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测定 (GB/T 18204.1-2000)


茶具、毛巾、床上卧具等公共用品的细菌 总数和大肠菌群
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GB/T 18204.1-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