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消息二则》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品味赏析
旁批:“时间、地点、人数及事件发展趋势等,叙述 得准确而精要。”
1.请在文中圈画出能够体现出叙述准确而精要的 词句,并进行品析批注。
品味赏析
1.(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 域。
“不含”注释作用,准确表述渡江区域,体现新闻的准确性。 “均是”表明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导引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1.如果你想最快了解一篇新闻消息,你会先看什么?它都包含哪些要素?
人+事 标题 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
2.如果你想继续了解其中最新鲜有趣的新闻事实,你会关注什么?
时+地+人+事 导语 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一般为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
敌我双方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对我军英勇作战的赞颂。
2.(2)不料正是汤伯恩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表明我军的出其不意,英勇善战,也包含对敌 军的嘲讽之意。
品味赏析
3.文中有哪些是叙述性的语句,那些是议论性的语句? 叙议结合
议论:“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
1.(2)“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 二……”
“至发电时止”,时间界定比“现在”更为确切,体现新闻 语言的准确性。
品味赏析
1.(3)“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既 已渡过三十万人。”
“突破”一词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 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越过” 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 大约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不能去掉。“大约”是 概数 ,不是确数,体现 了新闻语言的 准确性 ;如去掉,则说明是具体 三十万人,过于绝对。
3.“国民党的 广大 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不能去掉。“大约”是 概数 ,不是确数,体现了新闻语言 的 准确性 ;如去掉,则说明是具体三十万人,过于绝对。
《消息二则》
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 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 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 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 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 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了这两 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 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这句话 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新闻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应是中立、客观的,不带 作者主观倾向和看法的。再次浏览全文,说说你从两则消息中看 到作者的主观看法和情感没有?
词语集锦
• 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 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 锐不可当 • 泄气 督战 歼灭 要塞 业已
解题——何为消息
报道事情 概貌 而不讲述详细经过和细节,以 简要 的 语言文字传播新近事实。
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 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 内容准确真实(客观性)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主体:从“二十日夜起”到课文最后
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何事: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 何故: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 如何:取得作战胜利,封锁长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找出消息的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结语。 2.勾画出这则消息的几个要素:何时、何地、 何人、何事。 3.思考电头有什么作用?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知识卡片: 消息
1.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2.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特点: 时效性强、真实客观、篇幅短小。 4.写作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来自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有《沁园春. 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
课堂小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约三十 万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也从 侧面反应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整体感知
自学任务
自读课文,完成:
1.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2.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单元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 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2.通过观察与选择采访目标,捕捉新闻线 索,抓住新闻热点。 3.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 习惯;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的表 达。
新闻阅读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知识链接
定义
特点
新闻
六要 素
表达 方式
知识链接
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 了课文的内容;
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 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标题 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涨”至7万多只 导语 近年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不
足2万只“涨”至7万多只。
背景 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境内的可可西里,被誉为
“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上世纪80年代,藏羚羊在可 可西里遭到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达哇卓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主体
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
(1)准确: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 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评价任务三:精读课文,分析六要素的 具体内容,感受解放军的精神品质。
新闻通讯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就是我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就是人民解放军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了这两则消息,你认为优秀的消息是什么样的?
任务五 我为经典写推荐语
新闻评论、社论、调查报告等。
消息二则
毛泽东
任务一 读消息,概括六要素
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找出这则消 息的六要素。
六要素 何人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故 如何
具体内容
何地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事
何人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 何时 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
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 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 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 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 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 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暑假见闻分享
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暑假见闻,可以是自己看到、 听到或经历的,也可以是来自媒体的。
要求: 1.事件清晰,语言简洁,声音响亮。 2.听的同学要记录同学分享的见闻。
活动 探究 ——学习新闻
什么是新闻? 1.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胡乔木) 2.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3.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范长江)
结束
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狭义
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告知新近 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新闻的特点
01
真实性
02
公开性
03
时效性
04
针对性
05
准确性
新闻都是现实社会 新闻是全体公民共
中真实发生的事件,享的消息,新闻事
新闻应该具有绝对 件会被公开报道,
的真实性。
广泛传播,具有公
开性。
新闻重点是“新”,新闻是具体发生的
第三部分(结语),写战斗的趋势,亦说明了胜利渡江的力量的源泉,充满了胜利的信心。这个结尾,言 尽意远,力量无穷。
• 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 歌颂
“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 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 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 出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不到二十四小时、 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课文感知
• 从新闻要素、新闻结构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阅读课文,勾画出来。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 军......渡过长
江。
人民解放军...... 朱总司令的命令。








我三十万大军胜 利南渡长江
渡江战斗于...... 诸城进击中。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4月20日 午夜到21 日
渡江战役
【百年风华】:渡江战役
走进作者
•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 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 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 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 称为“毛主席”。

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6张PPT)
第二则消息是第一则的延续和扩展,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 全面报道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情况,足见这一战役的磅礴气势。这两则消息在时间 跨度、事件广度、内容深度上均有所不同。因此,这两则消息都能而且都要刊发。
活动设计
活动二:学做播音员
点我放消息播报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节奏播报这两则消息。
把握语调、语速、节奏等要素。 新闻以陈述事实为主要内容,它不像 散文、诗歌,有强烈的情感。新闻中 很少用到叹号、问号等,所以播报的 时候一般采用陈述语气。另外,要读 出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层次感,导语和 主体之间停顿的时间可以稍长一点儿。 像本课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播报的 时候声调可以高亢一些。
“我”中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情怀; “我”中有纵横天下的豪迈气势; “我”中有必胜的决心和胆略; “我”中有作为领导者的自豪和骄傲。
品析语言
删一删: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不好。“不含”这个词能准确说出渡江区域中不包含九江这 个地方。
写法探究
1.议论性强。 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 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段议 论,从两方面分析造成“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 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有很强的政治性,从而使这则 消息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整体感知
1.阅读这则消息,找出消息的六要素,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何__时__ 1949年4月20日夜到22日22时 何地 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事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_何__故__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如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为中、西、东路横渡长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质课件(共97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质课件(共97张PPT)

预习检查
读一读

芜湖

督战
zhū
诸城
sài
要塞

摧枯拉朽

kuì
荻港 溃退
xiè
jiān
泄气 歼灭
dānɡ
锐不可当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sāi ) 塞子 塞 ( sè ) 闭塞
( sài ) 要塞

( yīn ) 殷切 ( yān ) 殷红
(dānɡ)当然 当
(dànɡ )当铺 (hénɡ)横竖 横 (hènɡ)蛮横
新闻基本常识
新闻 新闻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 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 种文体。狭义上的新闻单指消息,广义上的新闻指 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 新闻有传播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三个属性。
知识备查
新闻基本常识
消息
消息指报道事件的概貌而不讲述事件详细的经过和 细节的一种文体,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 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知识备查
背景:指发生新闻事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 需要,可有可无。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背景、结语 是辅助部分。
知识备查
新闻基本常识
新闻的要素
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六个最基本的要
素: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
标题特点: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精读细研
正文开头的黑体字是消息的什么部分?它的 作用有哪些?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黑体字是电头,也称“消息头”。它是用来 表示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以及时间的。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2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2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次 递
细节和新闻背景

III. 导语中未交待的其他新
闻事实及支撑性材料
IV. 其他解疑释惑 的材料
消息写作的“倒金字塔”结构
按新闻价值由高到低的顺序组织事实材料,由重及轻地展开报道,不同于从开 端、发展、高潮到结局的故事化叙事。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 迅速地让人们了解。这种写法很有意义: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 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胜 负
战 况
展 望
“倒金字塔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
标 题:简 明 醒 目 揭 示 新 闻 内 容


I. 导 语:最 有 价 值 的 新 闻 事 实


II. 对导语的展开:支撑性新闻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我已歼灭及其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六、读出情感态度
分类
消息
主要内容 报道新闻整体
时效性
篇幅
强 一般而言较短
突出呈现新闻事件的
新闻 特写 某一场景
一般
灵活
通讯
详细记述新闻事件, 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较弱
较长
评论 ……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 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
较强 一般而言比较短
《消息二则》
毛泽东
一、知晓写作背景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 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已经失 去了战略防御能力,但仍有204万兵力据守长江以南,并借“和谈”烟幕,构 筑长江防线,企图依托长江天堑,与人民解放军隔江对峙。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品析语言
(4)对西路军战况的描述,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态度?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体现了人民 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的不堪一击, 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和对敌军的藐视。
归纳主旨
该消息全面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的概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国民党军 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赞扬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 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2.新闻六要素:何 时 何 地 何 人 何 故(起因) 何 事( 经 过 )如 何(结果)
3.新闻结构五部分: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 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4.新闻的三特点: 真实性:所报道事件必须绝对真实,容不得任何虚构、夸大。 及 时 性 :报道必须迅速及时。 简明性:语言简洁精练、简明扼要地报道出事实。
何事 (经过)
中路军 西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
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如 何 ( 结 果 ) :人民解放军将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2.找出并概括这则新闻的结构:
写作背景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 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 个 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 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 (4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 (4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输入标题文本
情境导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第一部分
输入标题文本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写作背景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输的入伟标大题胜文利本,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 由于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 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在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新华社播发 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的战况。
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
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
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 正文
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
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品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要求: 1.理解重点词语,语音准确; 2.思考从标题得到哪些信息; 3.知晓消息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理清消息的结构。 4.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语言魅力
浅谈从标题获得哪些信息
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 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 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 含义,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 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 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结语
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 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2张ppt)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2张ppt)

3.“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 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句 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对比,客观表现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 和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流露出胜利者的 喜悦、自豪之感。
4. 还有哪些词语表现出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在 文中圈画出来。 【答案】“不到” 表明时间短,“即已”“正向”表明速 度快,“突破”“占领”“进击”等词语,表现了我军攻 势猛烈、势如破竹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激动的心情。
3. 新闻的主要特点?
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强; 短小精悍,概括性强; 简明扼要,具有固定的结构方式。
渡江战役
1. 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形式等有关知识。(重点) 2. 根据所学新闻的知识理清内容、要素、结构,体 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难点) 3.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 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文段二
翻过来看,什么是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 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 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 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 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 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 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 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 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 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 “无入而不自 得” ,正是这种作用。
【答案】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 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
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
提要。
2、导语: 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
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 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简明扼要概括文章主要 内容,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 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 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 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 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是消息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 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电头的作用:(交代了什么内容)表明材料真实,报 道及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 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 文体之一便是 新闻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 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即时的新闻的报道,它 使我们足不出户,便遍知天下事。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了解两则 气势恢宏的新闻,看看新闻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 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 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 6、电头
1、标题: 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 作用:1、简明扼要(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
内容(核心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
思考题
❖1、分析这则消息6要素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消息的结构并说明作 用? ❖3、文章题目为百万,确实是百万人民解放军吗? ❖4、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这是什么顺序。 ❖5、文章详写哪路军?略写了哪路军呢? 6、语言特色:哪里体现了,请分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2张PPT)

导 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均是人 民解放军的渡江 区域。
主 体
二十日夜 起,……课 文最后。
整体感知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表现了 解放军攻击的神速和战果的辉煌。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志气,灭敌军威风。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 具体交代了东路军的渡江作战情况。
精读细研
作者在文中第一次 提到“汤恩伯”的目的 是什么?
精读细研
用事实证明国民党官 兵不想再打了,事实胜于 雄辩,解放军的胜利、国 民党的溃败已是人心所向 。
精读细研
“我已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一句中 的“歼灭”和“击溃” 两个词省略一个行不行 ?为什么?
精读细研
不行。“歼灭”是把 敌人消灭掉,“击溃”是 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完 全丧失战斗力,连用这两 个词区别出不同的作战结 果。去掉任何一个则不合 乎实际,表达也不准确。
精读细研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 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 万人渡过长江。”“已” 和“大约”能否去掉?
精读细研
不能去掉,“已”是 “已经”,表明解放军三 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 “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 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精读细研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 南渡长江》报道的是一 场大战,却只用了不到 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 何?作者为什么不详细 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 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 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 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 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消息二则
情境导入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 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 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 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 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 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课时目标
1.掌握新闻相关知识,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 导语的作用。 4、培养正义感、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文题解说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 极其凝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 的事实,点明了中心。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点明了本则新闻的人物和事件。
写作背景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后,蒋 介石一面玩弄和平阴谋,一面加强长江防线,企图 取得喘息时间,重整军备,卷土重来。1949年4月 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 的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 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人民解放 军下达了渡江作战命令。解放军部队共100万人于当 晚发起渡江战役,在长达500余千米的战线上强渡长 江,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
结构图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
导语
主体
人民解放军 兵力、渡江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
百万大军 概况、战线、西路军:所向无敌(详)
横渡长江 结果
东路军:战绩辉煌 (较
详)
课堂小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新闻事件发生 的时间、地点为依据逐步推进,直至现在的“进击 中”,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富有视觉动感。《人 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鲜明、准确,富 有感情色彩 。通过学习这两则新闻,我们学会了新 闻的基本写作知识,大家还要通过写作训练达到熟 练运用。
3."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 的渡江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随堂测试
参考答案: 1.(1)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 攻势凌厉,不可阻 挡。 (2)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2.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 3. “不含”指不包括, “均”指“全”,体现战线 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体现语言确凿 无误的特点。
可以。渡江人数(百万),渡江区域(1 000余华里),渡江结果(冲破敌阵,横渡长 江),这些都体现了渡江气势的雄壮和战线之长, 体现了作者的自豪感。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2、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渡江的 战斗情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 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为什么最后才写东路 军?
主题概括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我百万 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从而歌颂了我军英勇 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结构图示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 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 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 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 东路军后写。另外,中路军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军 在后,因此,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3、本文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评论可分 为两方面,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 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
作者档案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原作咏 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毛泽东 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 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 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评论中对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前 者略议,是因为这个题不言而喻;后者详评,是为 了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 孤立少瓦解敌军。至于后论敌军,是为了引出下面 对东路军渡江战役的记叙。
主题概括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 则消息报道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 长江的情况,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排山 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 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 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 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发电时间和 地点。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那么是否可融入 作者自己的感情呢?
随堂测试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 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
随堂测试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 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生难字词
芜( wú )湖 溃( kuì)退 殷(yīn )家汇 督(dū )战
摧( cuī )枯拉朽 诸( zhū )城 签( qiān )订 无锡( xī )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阅读课文,标画出消息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
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பைடு நூலகம்
主体: 渡江战斗 …… 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时间:1949年4月20日 地点:长江前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填空。 第一部分(导语): 简述渡江战役成功 。 第二部分(主体):具体介绍三路军的作战情况, 点明渡江战役的意义。 2、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