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作者: ————————————————————————————————日期:ﻩ建筑是三维构成提供给人们活动的空间,所有建筑在地面上反映出的竖向尺度就是建筑高度。
一定的高度划分为若干层,形成建筑的层数。
建筑高度与层数客观反映了建筑物的固有特性。
防火规范以及技术措施许多方面由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所决定,因此有必要了解掌握建筑高度、建筑层数与防火设计的关系,与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的关系。
这里主要谈与防火设计关系,与技术措施关系涉及面较广,只作稍带。
一、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的设计意义1.建筑消防划分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依据。
设计中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建规)还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高规)的依据。
2.确定建筑间距,满足日照要求,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视觉卫生等要求。
3.设置电梯的依据。
4.建筑墙身抗震限高要求。
5.控制名胜景区,特殊地段或街道景观高度要求。
建筑高度必须符合道路退让和景观分析确定的建筑控制高度或建筑限制高度。
6.航空线路、微波通道对建筑限高要求。
在机场、电台及其他有净空限制的地区,新建建筑物高度必须符合有关净高限制或高度控制的规定。
二,建筑高度H的计算1.建筑消防认定: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明确:坡屋面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到檐口的高度;平屋面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浙30)2.建筑技术措施规定:坡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平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高度。
(技2.3.2)3.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间、烟囱等,对于消防可不计入高度(建1.0.3);对于一般地区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25%,或高度不超过4m 时不计入建筑高度之内(技2.3.2);对于城市景观、微波通道则必须计入建筑高度;对于航线必须计入总高度,而且应计算到建筑最高点含微波天线,旗杆等构件。
房屋建筑学-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确定
建筑层数和高度增加,意味着更多的居民和商业活动集中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承 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确定建筑层数和高度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
05
实际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
上海中心大厦
作为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以632 米的高度成为了全球第三高的建筑。它 不仅提供了优质的办公和商业空间,还 拥有观景台和餐厅,为游客提供了一览 上海全景的视角。
建筑功能与用途
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的高度通常较低,以满足居住需求。
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的高度较高,以满足商业活动的需求。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的高度根据生产需求而定,一般较高。
建筑结构与技术
结构形式
不同的结构形式对建筑高度有不同的 限制。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 高层建筑,而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则相 对较低。
技术水平
日本传统民居
日本传统民居以低层建筑为主,常见的有木 结构和土、石结构。这些民居注重与周围环 境的协调,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的设计,体
现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
感谢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 率。
建筑层数的增加可以拓展城市空 间,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为城市 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建筑成本与收益
建筑成本
建筑层数越高,建筑成本也越高,包括材料、人工、 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经济效益
建筑层数的增加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从而增加开发 商的经济效益。
帝国大厦
位于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是一座标志性的多 层建筑,高度381米,共有102层。这座大 楼不仅是纽约的地标,也是美国历史上的重 要建筑之一。
低层建筑案例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代表,以低 层建筑为主,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这些 园林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和传统材料,如瓦、 砖、石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 合一”思想。
建筑高度计算
层高建高层计与筑数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 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6.1 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指自建筑物散水外缘处的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最高部分的垂直高度。
但下列情况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6.1.1 屋顶突出物的高度在9米以内,且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建筑物标准层建筑面积的八分之一者。
6.1.2 实心女儿墙高度自墙顶往下小于1.5米者;6.1.3 建筑物屋顶另加构架但不设围合外墙者,构架部分不计入高度。
6.1.4 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高度具有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其高度为自基地室外地坪起至檐口底面止。
6.1.5 坡屋顶建筑高度坡屋顶建筑物当屋面坡度超过四十五度(含四十五度)时,建筑高度自基地室外地坪至坡屋顶的的二分之一为止;当小于四十五度时,按6.1.9条规定计算。
6.1.6 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的建筑高度当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时,建筑物高度视下述不同情况分别计算:当进行景观和建筑物结构的规划控制时,建筑物高度仍以场地地坪标高为准计算;当进行消防扑救控制时,如路面标高高于场地地坪标高时,则以路面标高为准计算;当建筑物前后立面高度不同时,规划控制高度按建筑物的主出入口中的一面计算,而消防控制则按扑救登高一面计算。
房屋建筑学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确定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砖混结构一般以六层及六层以下为宜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不同结构体系适宜层数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剪力墙结构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各种筒体结构 (a)筒体-框架结 构(内筒式);(b) 筒体-框架结构 (外移式);(c) 框筒结构;(d)筒 中筒结构;(e)多 筒体结构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2.3 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
银行总部大楼底部错层组合
2 建筑物各部工分厂高生度产的车确间定与和生剖活面间设有计机结合
某住宅套内进行错层布置
错层布置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错层布置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2.3 建筑剖面的组合和 空间的利用
建筑内部空间的利用与结构方案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关 系,在结构方案合理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减少结构构件占有 空间,不同的结构类型所占有的空间有很大差别,因此, 合理选择结构方案对建筑空间利用率有直接影响。
总之,建筑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是在建筑占地面积和 平面布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以少量投资,获得扩大建筑 使用空间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
主要是指除了人们日 常活动和家具布置以 外的空间。如住宅中 常利用房间上部空间 设置搁板、吊柜作为 储藏之用。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房间上空设隔板、吊柜
卧室中的吊柜
2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厨房中的搁板和储物柜
(3)坡屋顶的利用
建筑高度及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及层数的计算方法
一、建筑物总高度的计算:
1.手持仪器测量法:使用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手持仪器在建筑物周围或内部测量不同位置的高度,然后取平均值计算总高度。
2.建筑图纸测量法:通过分析建筑图纸,测量建筑物的地面至最高点的垂直距离来计算总高度。
二、建筑物结构高度的计算:
1.楼层高度测量法:使用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手持仪器测量建筑物不同楼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然后取平均值计算楼层高度。
2.构造荷载计算法:通过计算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结构计算公式,推算出实际楼层高度。
三、建筑物层数的计算:
1.建筑图纸计算法:通过分析建筑图纸,测量建筑物地板到最顶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然后除以每层的平均高度来计算层数。
2.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建筑物外部结构或者内部空间,根据楼梯、电梯等设施来判断建筑物的层数。
四、其他影响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因素:
1.地基高度: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需要考虑地基的高度。
如果建筑物的地基较高,建筑物的总高度将减少。
2.地形高度: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势高度也会影响建筑物的高度计算。
3.建筑法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法规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有着不同的规定和限制。
4.建筑物用途: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工业等)的层数和高度也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计算都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且可能涉及建筑、结构、土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计算和评估。
建筑多层高层的划分标准
建筑多层高层的划分标准
建筑多层高层的划分标准
一、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是建筑多层和高层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建筑高度在27米以下(含27米)的为多层建筑,而建筑高度超过27米的则被视为高层建筑。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建筑,如钢结构建筑和底层为商业的住宅,其多层和高层划分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建筑层数
建筑层数也是划分多层和高层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多层建筑是指层数在6层及以下的建筑,而高层建筑则是指层数在7层及以上的建筑。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建筑,如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等,其多层和高层划分的标准也可能会略有不同。
三、建筑用途
建筑用途也是划分多层和高层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对于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和教学建筑等类型,其多层和高层的划分标准主要根据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来确定。
而对于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和医疗建筑等类型,其多层和高层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四、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也是划分多层和高层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多层建筑多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而高层建筑则多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不同的结构类型对于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都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因此结构类型也是划分多层和高层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建筑多层高层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用途和结构类型等方面。
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这些因素都需要被综合考虑,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多高的楼层算是高层
多高的楼层算是高层?一般多少米的建筑属于高层建筑?房子1-7层就是多层,可以不带电梯,8-12层为小高层,13层以上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第一章,总则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第1.0.3条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试行)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2、低层/多层/高层/小高层/超高层解释1层~3层为低层住宅;4层~6层为多层住宅;7层~10层为中高层住宅(也称小高层住宅);11层~30层为高层住宅;30层(不包括30层)以上为超高层住宅。
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
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得房率比较高。
(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比较大,居住舒适度较高。
(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
但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
《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50504—2009建筑高度building
2.1 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确定
(a)历史街区周边城市用地的建筑高度控制 (b)建筑高度直接影响适宜的城市街道空间的构建
2.1.1 建筑高度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 2003》: • (1)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风景区附近的建筑物和
在航空线控制高度以内的建筑物,建筑高度系指建筑物的 最高点,包括电梯间、楼梯间、水箱、烟囱。 • (2)在上述所指地区以外的一般地区,其建筑高度,平 顶房屋按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高度计算。坡屋顶房屋按室外 地坪至屋檐或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屋顶上的附属物,如 电梯间、楼梯间、水箱、烟囱等,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 积的25%、高度不超过4m的不计入高度内。
2.1 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确定
2.1.1 建筑高度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 2003》: • (3)消防要求的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地坪到屋顶顶面或
檐口的高度。 • (4)特殊体型的建筑顶层设有景观构筑物或设有其他辅
助设施的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
2.1 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确定
者活动不便,为了便于使用者与户外联系)。 • 影剧院、体育馆、车站:以单层或低层为主(使用人数多,
人流量大,考虑人流集散安全与方便)。 • 学校公共食堂:单独建造时宜为低层(为就餐方便)。 • 中小学建筑:层数不宜超过四层(便于少年儿童参加户外
活动)。
2.1 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确定
2.1.2 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影响因素
2.1 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确定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三、建筑高度控制场地内建筑物的高度影响着场地空间形态,反映着土地利用情况,是考核场地设计方案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在城市规划中,常常因航空或通讯设施的净高要求、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控制、以及土地利用整体经济性等原因,对场地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建筑高度也是确定建筑等级、防火与消防标准、建筑设备配置要求的重要参数。
用以控制场地建筑高度的指标主要有建筑限高、建筑层数(或平均层数),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建筑物的层高。
建筑限高适用于一般建筑物的控制,建筑层数则主要用以对居住建筑的考核。
(一)建筑层数这里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上主体部分的层数。
建筑物屋顶上的嘹望塔、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人建筑层数;住宅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顶板高出室外地坪不超过1.5m者,不计人层数内。
建筑层数的控制与建筑限高的控制基本类似。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第3.1.2条的规定,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为:(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二)平均层数指基地内,总建筑面积与总建筑基底面积的比值,单位:层平均层数(层)=总建筑面积(m2)/建筑基地面积之和(m2)一般常用于居住区规划,此时又称为住宅平均层数。
住宅平均层数(层)=住宅建筑面积总和(m2)/住宅基地面积总和(m2)(三)极限高度建筑物的最大高度,单位:m。
以控制建筑物对空间高度的占用,以保护空中航线的安全及城市天际线控制等,应遵照城市规划部门的具体规定为准。
有时,也采用最高层数来控制,但二者含义略有不同。
(四)建筑高度的限制建筑限高是指场地内建筑物的最高高度不得超过一定的高度限制,这一高度限制为建筑物室外地坪至建筑物顶部最高处之间的高差。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一、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
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
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6.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二、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3.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建筑基本分类(功能、层数、高度、性质)
建筑基本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1.1、居住建筑住宅建筑:住宅、公寓、别墅等宿舍建筑:单身宿舍、学生宿舍、职工宿舍等1.2、公共建筑教育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办公建筑:各级立法、司法、党委、政府办公楼,商务、企业、事业、团体、社区办公楼等科研建筑:实验楼、科研楼、设计楼等文化建筑: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展览馆、音乐厅、礼堂等商业建筑: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菜市场、旅馆、饮食店、银行、邮局等体育建筑: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医疗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疗养院等交通建筑:汽车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铁路旅客站、空港航站楼、地铁站等司法建筑:法院、看守所、监狱等纪念建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塔、故居等园林建筑: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建筑小品等综合建筑:多功能综合大楼、商住楼、商务中心等2、按建筑高度与层数分低层建筑,主要指1~3层的住宅建筑多层建筑,主要指4~6层的住宅建筑中高层建筑,主要指7~9层的住宅建筑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总高度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注:在即将实行的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为单、多层民用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高度大于24m的公共建筑为高层民用建筑。
3、建筑按使用性质分民用建筑,指供人们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
工业建筑,指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建筑,包括生产用房、辅助生产用房、动力、运输、仓库等用房。
农用建筑,指供人们进行农牧业种植、养殖、储存等用途的建筑。
4、按耐久年限分根据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建筑物按耐久性分为四个等级: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建筑物和高层建筑;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5、按耐火强度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建筑物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共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建设防火设计基本知识之一)建筑是三维构成提供给人们活动的空间,所有建筑在地面上反映出的竖向尺度就是建筑高度。
一定的高度划分为若干层,形成建筑的层数。
建筑高度与层数客观反映了建筑物的固有特性。
防火规范以及技术措施许多方面由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所决定,因此有必要了解掌握建筑高度、建筑层数与防火设计的关系,与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的关系。
这里主要谈与防火设计关系,与技术措施关系涉及面较广,只作稍带。
一、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的设计意义1.建筑消防划分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依据。
设计中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建规)还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高规)的依据。
2.确定建筑间距,满足日照要求,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视觉卫生等要求。
3.设置电梯的依据。
4.建筑墙身抗震限高要求。
5.控制名胜景区,特殊地段或街道景观高度要求。
建筑高度必须符合道路退让和景观分析确定的建筑控制高度或建筑限制高度。
6.航空线路、微波通道对建筑限高要求。
在机场、电台及其他有净空限制的地区,新建建筑物高度必须符合有关净高限制或高度控制的规定。
二,建筑高度H的计算1.建筑消防认定: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明确:坡屋面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到檐口的高度;平屋面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浙30)2.建筑技术措施规定:坡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平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高度。
(技2.3.2)3.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间、烟囱等,对于消防可不计入高度(建1.0.3);对于一般地区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25%,或高度不超过4m4.结构墙身抗震取值:(技4.7.1)(1)多层砌体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2)有半地下室时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可以室外地面算起;(3)对带阁楼的坡屋面上部算至山墙的一半处;(4)当室内外高差>0.6时,建筑高度可适当增加但不应>1m。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三、建筑高度控制场地内建筑物的高度影响着场地空间形态,反映着土地利用情况,是考核场地设计方案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在城市规划中,常常因航空或通讯设施的净高要求、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控制、以及土地利用整体经济性等原因,对场地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建筑高度也是确定建筑等级、防火与消防标准、建筑设备配置要求的重要参数。
用以控制场地建筑高度的指标主要有建筑限高、建筑层数(或平均层数),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建筑物的层高。
建筑限高适用于一般建筑物的控制,建筑层数则主要用以对居住建筑的考核。
(一)建筑层数这里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上主体部分的层数。
建筑物屋顶上的嘹望塔、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人建筑层数;住宅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顶板高出室外地坪不超过1.5m者,不计人层数内。
建筑层数的控制与建筑限高的控制基本类似。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第3.1.2条的规定,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为:(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二)平均层数指基地内,总建筑面积与总建筑基底面积的比值,单位:层平均层数(层)=总建筑面积(m2)/建筑基地面积之和(m2)一般常用于居住区规划,此时又称为住宅平均层数。
住宅平均层数(层)=住宅建筑面积总和(m2)/住宅基地面积总和(m2)(三)极限高度建筑物的最大高度,单位:m。
以控制建筑物对空间高度的占用,以保护空中航线的安全及城市天际线控制等,应遵照城市规划部门的具体规定为准。
有时,也采用最高层数来控制,但二者含义略有不同。
(四)建筑高度的限制建筑限高是指场地内建筑物的最高高度不得超过一定的高度限制,这一高度限制为建筑物室外地坪至建筑物顶部最高处之间的高差。
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关系
四、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1米 (3.9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层高大于10米(3.9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只有屋顶和两面墙体的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计算容积率的时候还加倍计算吗
分类:数学作业 提问时间:2014-11-18
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只有屋顶和两面墙体的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计算容积率的时候还加倍计算吗
解答:
要看用地性质
二、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9米 (2.7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住宅建筑层高大于7.6米(2.7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再问: 是工业建筑
再答: 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厂房容积率按单层计算,里面有夹层,大于2.2米要记入容积率。
建筑项目规模划分标准
建筑项目规模划分标准
1.建筑层数和高度: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可以将建筑工程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例如,大型建筑物的层数在25层以上,高度超过100米;中型建筑物的层数在5-25层,高度在15-100米;小型建筑物的层数在5层以下,高度在15米以下。
2.单跨跨度:根据建筑物的单跨跨度,可以将建筑工程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例如,大型建筑物的单跨跨度在30米以上;中型建筑物的单跨跨度在15-30米;小型建筑物的单跨跨度在15米以下。
3.单体建筑面积:根据建筑物的单体建筑面积,可以将建筑工程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例如,大型建筑物的单体建筑面积在30000平方米以上;中型建筑物的单体建筑面积在3000-100000平方米;小型建筑物的单体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下。
4.建筑群建筑面积:根据建筑群的总建筑面积,可以将建筑工程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例如,大型建筑群体的建筑面积在100000平方米以上;中型建筑群体的建筑面积在30000-100000平方米;小型建筑群体的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下。
5.单项工程合同额:根据单项工程的合同额,可以将建
筑工程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例如,大型建筑工程的单项合同额在亿元以上;中型建筑工程的单项合同额在数千万元至亿元之间;小型建筑工程的单项合同额在万元以下。
这些划分标准有助于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规模进行合理分类,以便于有关部门对建筑行业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同时,不同规模的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也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标准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标准一、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标准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米(2级)或大于27米且不大于54米(1级)的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54米(2级)或大于27米且不大于54米(1级)的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米但不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每栋楼的地下室至少一层建筑面积大于等于500平方米且使用功能的全部房间净高度大于等于2.0米的商业用房等建筑。
二、建筑防火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建筑防火应符合以下规定:防火墙应直接砌筑在钢筋混凝土或非燃烧材料的楼板上,支承燃烧体的墙应采用厚度不小于240毫米的非燃烧体墙。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火灾时易蔓延的场所或部位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防火分区应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其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和楼梯间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小时的非燃烧体材料。
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烧体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宾馆、饭店等商业性场所的客房、公寓等居住空间和厨房与相邻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小时的非燃烧体墙隔开。
厨房使用的明火设备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小时的非燃烧体墙隔开。
厨房内设置的液化石油气切断阀及液体燃料管道阀门应安装在厨房内通风良好处并便于及时发现泄漏。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柴油发电机房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当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是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二是应有一扇甲级防火门直通室外;三是应设置独立的燃料供应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隔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等。
三、逃生和救援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逃生和救援应符合以下规定:每栋楼应有至少两座楼梯间通向地面,对于塔式住宅每个单元每层至少设置一座通向屋顶的楼梯。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高度与层数限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高度与层数限制建筑行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建筑高度与层数限制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高度与层数限制,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高度与层数限制目前,国内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高度与层数限制多数参考传统混凝土结构的相关规定。
根据《房屋设计草图集》中规定,普通住宅框架结构最大高度为60m,面积不超过1万平方米;普通公共建筑框架结构高度也不能超过60m。
这些规定都表明了目前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在高层领域还存在一定的限制。
二、原因分析1. 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相对滞后。
由于装配式构件尺寸和重量的限制,导致施工高度受到制约。
2. 安全问题:由于装配式建筑结构需要在工厂完成预制,然后进行现场拼装和吊装,因此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建筑高度与层数限制的重要因素。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吊装操作难度和风险也相应增加。
3. 法律法规缺乏明确规定:目前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建筑高度与层数限制没有明确的界定。
这使得相关企业在选择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时存在一定难度,并且无法从法律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证。
三、解决方案1.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来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突破现有技术难题。
例如采用新型构件材料、优化设计,提升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 安全措施加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吊装方案和安全设备。
确保人员安全,并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完善法规体系: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监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高度与层数限制,提供合理的指导和规范。
4. 加强经验交流与合作: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互相借鉴经验并拓宽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H>24m公建和N≥10层住宅每幢楼通向屋面的楼梯≥2座,且不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屋面的门应外开;(技8.2.7)7.H>24m的高层库房应设封闭楼梯间(建4.2.7)8.H>24m的塔式高层,两座疏散楼梯独立设置有困难时,可设剪刀楼梯。
但应分设防烟前室或分别正压送凤;(高6.1.2)9.H≤32m的二类公建(除单元式、通廊式住宅外)应设封闭楼梯间;(高6.2.2)10.H>32m的二类公建含H>32m的高层车库(除单元式、通廊式住宅外)应设防烟楼梯间;(高6.2.1)11.H>32m的二类公建,应设消防电梯;(高6.3.1)12.H>32m,人/层>10人的高层厂房,宜设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3.5.5)13.H>32m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第防火分区内应设一台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建3.5.6)14.H>32m高层库房应设消防电梯(建4.2.11)15.H>50m的高层建筑(含所有一类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高6.2.1)16.H>50m的公建(含所有一类公建)应设消防电梯;(高6.3.1)17.H>50m的公建楼梯间,应设机械排烟;(技8.2.6)18.H≤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井应独立设置,采用耐火极限≥1h不燃烧体,并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H>100m时应每层分隔;(技11.4.1、高5.3.3)19.H>100m的住宅,楼梯间应设机械排烟。
(技8.2.6)八、与建筑层数相关的防火设计要点●多层1.N=1层敞开式菜市场,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浙6)2.N=1层公建(幼托除外)S≤200m2,人数≤50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建5.3.1)3.N>2层有闷顶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在每个防护隔断范围内应设置老虎窗,间距≤50m;(建7.3.3)4.N≤2-3层的公建(医院、疗养院、幼托除外),一二级耐火等级,当S/层≤500m2,第二三层人数之和≤100人时设一个安全出口;(建5.3.1)耐火等级小于二级详规范。
5.N>3层,设置歌娱场所的地上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建5.3.7)6.N<4层,民用建筑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在离楼梯间≤15m处;(建5.3.8)7.N≤5层的公建疏散楼梯(病房楼除外),当有自然采光通风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技8.2.3)8.N>5层的公建(含多层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的多层旅馆)应设封闭楼梯间;(建5.3.7)9.N>5层,大型百货商店、商场建筑物的营业层,设置直通屋顶平台的疏散楼梯间宜≥2座,屋顶平台上无障碍物避难面积≥最大营业层建筑面积的一半;(商4.2.4)10.N≤6层的住宅一二级耐火等级,如有数座其占地面积的总和≤2500m2时,可成组布置,其幢间防火间距可≥4m。
但组与组之间的幢间防火间距仍需≥6m(详规范);(建5.2.4)11.N>6层的塔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如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建5.3.7)(塔式:指长高比小于1)12.N>6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和宿舍,各单元楼梯间均应通至平屋顶,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通至屋顶;(建5.3.3)13.N≤9层的塔式住宅,当建筑面积≤500m2时可设一个楼梯;(建5.3.2)14.N≤9层的单元式宿舍,当S/层≤300m2,且每层≤3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建5.3.2)15.N≤9层的住宅和H≤24m民用建筑的楼梯间作为安全出口时,首层应设置对外的出口;(建5.3.8)●高层1.N=10-11层单元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但应设封闭楼梯间,各单元楼梯应在屋顶连通,(浙5.0)2.N≥10层单元式住宅,每单元疏散楼梯均应通到屋面;(高6.2.3)3.N≥10层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只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时,从第10层起每层相邻单元应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高6.1.1)4.N≥10层商住楼中住宅的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高6.1.3)5.N≥10层居住建筑,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应为乙级防火门(高6.1.3)6.N≥10层(或N≥24m)商住楼中住宅的疏散楼梯应与商业部分分开独立设置;(高6.1.3)7.N≥10层塔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高6.3.1)8.N≥10层的塔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高6.2.1)9.N≤11层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是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高6.2.3)第①条讲设安全出口的数量时强调要设封闭楼梯间,包括第○13条设防烟楼梯间。
而本条讲不设时其前提应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安全出口10.N≤11层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高6.2.4)11.N>11层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高6.2.4)12.N≥12层单元式、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高6.3.1)13.N=12~18层单元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但应设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各单元楼梯应在屋顶连通,且单元之间隔墙按防火墙要求进行设计;(高6.2.3)(浙50)14.N≤18层塔式住宅,每层≤8户,建筑面积≤650m2且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可设一个楼梯(高6.1.1)15.N≥19层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高6.2.3)九、与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相关的其他要点1.N≥2层的书库应有书刊提升设备;≥4层书库宜设两套;≥6层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3.2.11)2.以下层数的建筑应设乘客电梯(1)N≥4层图书馆建筑、档案馆建筑、医疗建筑、老人年建筑(技9.1.2);(2)N≥3层一二级旅馆N≥4层三级旅馆N≥6层四级旅馆N≥7层五六级旅馆(技9.1.2);(3)N≥4层大型商店营业部分(或设置自动扶梯,当设置单向自动扶梯时,附近应配伍楼梯)(商3.1.7);(4)N≥6层办公建筑(技9.1.2);(5)N≥7层住宅(含底层为商店或架空层),或最高入口层楼面离室外设计地面>16m(技9.1.2);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6层(居规5.0.5)(6)最高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20m的宿舍(技9.1.2);(7)N>24m高层建筑(技9.1.2);(8)设置乘客电梯数量(与层数N相关内容)a.N>3层的门诊楼设1~2台;(技9.1.5)b.N≤11层小高层住宅设1台(技9.1.4);c.N≥12层高层住宅不应小于2台,其中宜配置1台能容纳担架的电梯;(技9.1.5)(技9.1.12)d.N≥24层高层住宅,每层住40人时,应设3台;(技9.1.5)e.N≥35层高层住宅,每层住40人时,应设4台;(技9.1.5)f.各类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1~2台符合轮椅使用者进出的电梯;(技9.1.5)g.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1台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所有住宅配置电梯时,每一楼群中电梯额定速度应≥1m/s,且至少有一台额定重量为1000kg;如果只装一台,其额定载重量应不得小于630kg,额定速度不得低于0.63m/s;(技9.1.12)h.医院住院部宜增设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1~2台;(技9.1.5)i.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5倍客梯数。
(技9.1.5)3.楼梯构造(1)N≤6层的单元式住宅,一边设栏杆的疏散楼梯梯段最小净宽B可不小于1m;一般多层、高层住宅B≥1.1m,高层公建B≥1.2m,医院、疗养院、商店、电影院等特殊人群和人员密集场所另有具体要求(技8.1.3);(2)N≤6层建筑室内楼梯栏杆扶手高度(h),靠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0.5m时,h≥1.05m;N>6层时h=1.1~1.2m (一般梯段h≥0.9m,自踏步前缘起计),如底部有高度<0.5m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
(技8.4.2);4.多层砌体墙身抗震设计限高•抗震6度设防(浙江省各地区均有部分县市为6度设防,如杭州地区的临安、肖山、富阳、余杭)(技4.7.1)(1)多层砌体普通砖墙厚240,限高H≤24m,限层N≤8;(2)多层砌体多孔砖墙厚240或190,限高H≤21m,限层N≤7;(3)多层砌体小砌块墙厚190,限高H≤21m,限层N≤7;(4)底框墙厚240,限高H≤22m,限层N≤7;(5)多排柱内框架墙厚240,限高H≤16m,限层N≤5;(6)H与建筑宽度的最大比值为2.5。
•抗震7度设防(浙江省有舟山、岱山、嵊泗)另详(技4.7.1)•多层、高层钢筋砼的墙身抗震另详(技4.7.2)•多层、高层钢结构的墙身抗震另详(技4.7.3)5.满足日照要求:这部分要求较为复杂,目前杭州市规划局正在制订“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待该规则正式出台后详细分析。
6.其他(1)校舍建筑限层:小学普通教室宜N≤4层;中学普通教室宜N≤5层;(校准15)(2)N≤3层(檐口H≤10m)中小型建筑可采用无组织排水,但挑檐宽度应不小于0.6m(技7.2.1)(浙江多雨地区宜有组织排水)。
十、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关联建筑高度层数小结1.一幢楼房至少设两个楼梯,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两个,可设一个楼梯的条件(技8.1.4)(1)N=1层公建(幼托除外)S≤200m2,人数≤50人时;(2)N=2~3层的公建(医院、疗养院、幼托除外)一二级耐火等级,当S/层≤500m2,第二三层人数之和≤100人;耐火等级低于一二级另详;(建5.3.1)(3)N≤9层的塔式住宅,建筑面积≤500m2;(建5.3.2)(4)N≤9层的单元式宿舍,S/层≤300m2,且每层人数≤30人;(建5.3.2)(5)N≤18层的塔式住宅,建筑面积≤650m2,每层≤8户,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
(高6.1.1)(6)N=10~18层的单元式住宅,但楼梯间等有特殊要求。
(浙50)2.应设封闭楼梯间(技8.2.4,8.2.5)(其门为乙级防火门,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设符合规定的扩大封闭楼梯间。
)(1)N>3层,设置歌娱场所的地上建筑;(建5.3.7)(2)N≤5层公建疏散楼梯在无自然采通风时;(技8.2.3)(3)N>5层,公建(含N≤5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的旅馆)(建5.3.7)(4)N>6层的塔式住宅;(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建5.3.7)(5)N=10~11层,单元式住宅当设一个安全出口时,但各单元楼梯应在屋顶连通;(浙50)(6)N≤11层,单元式住宅当户门不是乙级防火门,楼梯间又不靠外墙,无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高6.2.3)(7)N≤11层的通廊式住宅。
(高6.2.4)(8)N=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高6.2.3)(9)H≤24m的高层裙房;(高6.2.2)(10)H>24m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厂房(建3.5.5)(11)H>24m高层库房(建4.2.7)(12)H≤32m的二类建筑;(除单元式通廊式住宅外)(高6.2.2)3.应设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符合规定的前室、阳台或凹廊,楼梯间及前室的门为乙级防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