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辽宁中考语文2018-2021仿句真题及答案

辽宁中考语文2018-2021仿句真题及答案

仿句一.仿句概念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二.仿句要求1. 内容统一2. 结构一致3. 修辞相同4. 语法相同三.中考仿句原题仿写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1.信念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有了信念,生命会更有意义;信念如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信念如春雷,催促觉醒的脚步。

2.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兴趣是火种,能点燃求知的心;,;兴趣是音符,能奏响生命的歌。

3.生活离不开自律。

自律是帆,助你远航四方;,;自律是花,陪你绽放冬夏。

自律是优秀而美好的品质,愿自律成为你飞翔的翅膀。

4. 孝亲敬长,就是多一种努力,全力实现长辈的期待;就是多一些感恩,真诚回馈长辈的恩泽;,。

5. 梦想是沙漠中的绿洲,带给我们希望。

梦想是成长中的阶梯,帮助我们攀登。

,。

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心怀梦想,奔向未来。

6.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农民因为在广袤的田地间辛勤劳作,才有了五谷丰登的幸福;运动员因为在激烈的赛场上驰骋拼搏,才有了超越自我的幸福;,7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根与土相拥,孱弱的生命充满力量;星与月8. 种植一种花,种植一种梅花,纵使冰雪摧残也要挺立傲骨。

仿句答案1.信念如磁针,指明奋斗的方向。

2.兴趣是钥匙,能打开未知的门。

兴趣是灯塔,能照亮奋斗的路。

兴趣是桥梁,能连接成功的彼岸。

3. 自律是云,伴你畅游天地。

自律是水,带你行遍天涯。

4.就是多一些理解,迺馨倾听长辈的唠叨。

就是多一些尊重,虚心接受长辈的意见。

5梦想是迷雾中的灯塔,指引我们方向。

梦想是夜空中的星星,照亮我们前程。

6. 教师因为在可爱的孩子中循循善诱,才有了桃李天下的幸福。

学生因为在团结的集体中眉头苦读,才有了成绩提高的幸福。

7. 风与水相伴,平静的湖面泛起涟漪。

花与草相伴,沉睡的大地焕发生机。

8.种植一株莲花,纵使淤泥浸染也要保持高洁。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沈阳中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整理人:郭老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真挚<zhì)频临<bīn)颠簸<bō)慷慨激昂<kǎi)B.眷顾<juàn)肃穆<mù)绽放<zhàn)豁然开朗<huò)C.怠慢<dài)点范<diǎn)造孽<nüè)优柔寡断<yōu)D.晶萤<yíng)络绎<yì)擅自<sàn)浮想联翩<piā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中虚度。

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美丽的浪花。

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你享受了的过程。

b5E2RGbCAPA.索然无味激起而且精致B.如释重负激扬况且精妙C.如释重负激扬因而精美D.索然无味激起因为精彩3.下面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2分)①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纂的繁荣,使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日盛。

②后来,传统藏书楼被逐渐取代,新式图书馆被大量树立。

p1EanqFDPw ①②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背影》都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所作。

B.《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C.《钦差大臣<节选)》中众人得知受骗后,气急败坏,相互指责。

D.我们学过艾青的作品《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

5.走近名著。

<3分)<1)根据要求填空。

<1分)两匹马走到我跟前,仔细地端详我的脸和手。

那匹灰色马用右前蹄摸了一圈我的礼帽,弄得它不成样子,我只得摘下来整理一下重新戴好。

2018年辽宁省14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字形

2018年辽宁省14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字形

2018年辽宁省14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字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荒谬 取谛 骇人听闻 马革裹尸B 、狂澜 喧腾 更胜一筹 粗制滥造C 、名讳阔绰进退唯谷引经据典D 、纳粹推崇迫不及待寻欢做乐【答案】2.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況,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排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A .取缔;C .进退维谷;D .寻欢作乐;B 项正确,答案选B 。

注意:“谛”和“缔”;“做”和“作”;“唯”和“维”都是同音字,极难区分,一定要对词义搞清楚。

取缔:取:取消。

缔:本义为连结。

引申:约束,关闭,禁止 。

例句: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取缔赌博。

②意思: 取消替代;取代。

语文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杨绛《老王》:“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3:明令取消或禁止。

进退维谷:读音j ìn tu ì w éi g ǔ,,维:语气助词;谷:穷尽,指困境。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

形容追求享乐。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多含贬义,有时也含褒义。

▲叶圣陶先生对“做”和“作”区别的解释:“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

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求全社出版物统一。

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

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考点解析】同音字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如“真-甄”、“轩-萱”、“话-桦”等,就是同音字。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沈阳市2018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C【解析】A.“瞭”应读:liào”,首当其充——首当其冲;B.“衷”应读“zhōn g”,暄闹——喧闹;D.“载”应读“zài”,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考点】汉字的字音和字形。

2.【答案】B【解析】“尽管”和“无论”都是关联词语,但能与“都”相搭配的只有“无论”。

和“社会”搭配的只能是“激励”,而不能是“勉励”,“勉励”只能与人搭配。

蔚然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由此可见,第三个空应选“蔚然成风”。

与“光荣”搭配只能是“传承”,而不可能是“传递”。

故选B项。

【考点】关联词语搭配、同义词辨析及其运用。

3.【答案】D【解析】A.“青春”是名词,“力气单薄”是主谓短语;B.“即使……也”是假设关系复句;C.“世界不再只是一座好看的玻璃房”充当句子的宾语,而“是”仅仅是宾语的一部分。

【考点】语法知识及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4.【答案】B【解析】“武松大闹野猪林”错,应为“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考点】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

5.【答案】(1)天涯若比邻(2)温故而知新(3)采菊东篱下(4)燕然未勒归无计(5)醉翁之意不在酒二、阅读理解6.【答案】C【解析】“再现了农民们劳动的热闹场景”错,“萧鼓追随”写的是农家祭社祈年。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歌鉴赏】游山西村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次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

描写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得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下一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2018年沈阳市中考试卷

2018年沈阳市中考试卷

2018年沈阳市中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一)积累(13分)1. 默写古诗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6分)(2)根据课本,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每句1分,共3分)2. 理解运用。

(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二)运用(12分)3. 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修辞,写一个句子。

(2分)例句: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仿句:没有的家,是没有的。

4. 修改病句。

(2分)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5. 口语交际。

(2分)假如你是一位转来的新同学,你打算如何与同学们交往?二、阅读(75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

(7分)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 这首诗的前四句(选填序号),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恬静闲适,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

从词中可以看出村边的绿树成荫,构成农家特色。

这样的景色使作者产生了之情。

7. 这首诗的后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之情。

最后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与农家朋友深厚情谊。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

(9分)好的家庭教育应是亲子相伴,在共同成长中共享美好时光。

良好的家庭教育应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盲从、不攀比、不折腾,是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然而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家长忙于工作或其它事务无暇陪伴孩子,孩子放学后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过分溺爱孩子或施以严厉惩罚;还有家长之间相互攀比,不切实际地给孩子定目标;更有甚者将孩子当作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强迫孩子走自己规划好的人生之路。

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多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等。

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作者:王艾华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8年第12期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作文延续2017年的命题形式,仍旧是两道文题任选其一,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组合也没有变化。

现呈现文题如下:23.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

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喜,柳暗花明的发现是惊喜,他乡遇故知的邂逅是惊喜,雪中送炭的帮助是惊喜……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初中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节课,班主任王老师给她的学生带来三幅画:落花生、向日葵、雁阵。

她说:“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姿态:落花生扎根土地,默默生长,这是质朴宁静的姿态;向日葵心中有光,追逐太阳,这是乐观向上的姿态;大雁万里迁徙,互相辅助,这是团结友爱的姿态。

我把我喜欢的‘姿态’分享给大家,老师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活出自己最美的姿态……”要求: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以上两道文题,文题(1)以浅易直白,贴近生活取胜;文题(2)以含蓄深邃,意蕴丰富见长。

两道文题相得益彰,命题者做到了心中有考生,给考生搭建了更宽阔的作文平台,用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象,启迪考生的思维,激发考生的创作欲望,让考生能有感而发,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思考,与《语文课程标准》完美契合。

那么,对这两道文题,该怎么着手写作呢?余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读懂提示信息。

文题(1)提示了写作对象是生命中自己的经历体验,经历体验范围宽泛,一定要在意料之外,要有“惊”而立意点在“喜”,在“欢悦”。

包利民《碎暖》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

包利民《碎暖》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碎暖包利民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

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

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

②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

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

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

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

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

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

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

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

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

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

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2018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导语】⽆忧考将在本次辽宁沈阳中考过后,考后发布2018年辽宁沈阳中考语⽂试卷及答案解析,⽅便考⽣对照估分,⼤家可收藏并随时关注、栏⽬,中考信息持续更新!中考科⽬: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物、体育(各地区有所不同,具体以地区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必读:中考所⽤的2B铅笔、0.5mm⿊⾊墨⽔签字笔、橡⽪、垫板、圆规、尺⼦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起,在前⼀天晚上就准备好,放⼊⼀个透明的塑料袋或⽂件袋中。

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动笔,要防⽌买到假冒产品)。

不要⾃⼰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机、⼩灵通等通讯⼯具带⼊考场,如果带了的话⼀定要关机(以免对⾃⼰造成影响)。

有些地区禁⽌携带⼿机等通讯⼯具进⼊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避免违规:中考是中国重要的考试之⼀,直接决定着考⽣升⼊⾼中后的学习质量,对⾼考成绩有着⾮常重⼤的影响。

因此,中国教育部门对于中考违规、作弊的处罚⼒度是相当⼤的。

视违规情节的不同,轻则对试卷进⾏扣分处理,重则取消违规科⽬或全科的成绩并将其记⼊考⽣档案伴随终⽣,对于涉嫌犯罪的⼈员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考对于复读⽣也有⼀定的惩罚措施,例如禁⽌报考热点⾼中、对试卷进⾏扣分处理、取消额外加分等等。

因此,在中考的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出现违规、作弊的情况,不能铤⽽⾛险,酿成终⾝的遗憾。

参加2018中考的考⽣可直接查阅2018年辽宁沈阳中考试题及答案信息!—→以下是辽宁沈阳2018年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发布⼊⼝:相关推荐:为⽅便⼤家及时获取沈阳2018年中考成绩、2018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信息,⽆忧考为⼴⼤考⽣整理了《全国2018年中考成绩查询、2018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专题》考⽣可直接点击进⼊以下专题进⾏中考成绩及分数线信息查询。

2018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犀.利(xī)瞭.望(liáo)陨.落(yǔn)首当其充.(chōng)B. 热衷.(zōng)希冀.(jì)暄.闹(xuān)金碧.辉煌(bì)C. 吮.吸(shǔn)隧.道(suì)琐屑.(xiè)茅塞.顿开(sè)D. 呵.护(hē)载.重(zǎi)冗.长(rǒng)消.声匿迹(xiāo)【答案】C【解析】金碧辉煌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瞭”应读作“liào”,“首当其充”应写作“首当其冲”;B.“衷”应读作“zhōng”,“暄闹”应写作“喧闹”;C.正确;D.“载”应读作“zài”,“消声匿迹”应写作“销声匿迹”。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_____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_____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_____,光荣永远_____,英雄永不独行。

A. 尽管勉励蔚为大观传递B. 无论激励蔚然成风传承C. 尽管激励蔚为大观传递D. 无论勉励蔚然成风传承【答案】B点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析。

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

3. 下列各项中解析正确的一项是()青春....,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

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飞翔,会让他见识到你未曾见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到更宽更远。

中考语文:沈阳

中考语文:沈阳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2分)(2018•沈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伟岸(àn)修身(xiū)预兆(zào)不知所错(cuò)B.悬念(xuán)缠绕(yào)摄影(shè)络绎不决(jué)C.哈达(hā)聆听(líng)坚难(jiān)兴致勃勃(bó)D.劳碌(lù)天分(fèn)晶莹(yíng)妙手偶得(ǒu)2.(2分)(2018•沈阳)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3.(3分)(2018•沈阳)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觉生命的深意。

②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

③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

④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

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B.“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这个句子中,“人和事”作主语.C.“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和重塑.”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④①③.4.(3分)(2018•沈阳)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行路难》.B.《红岩》中的许云峰和成岗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拒绝出卖党组织.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D.《童年》中年幼的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和外祖母去了外祖父家.5.(5分)(2018•沈阳)诗文填空。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沈阳市2018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C【解析】A.“瞭”应读:liào”,首当其充——首当其冲;B.“衷”应读“zhōn g”,暄闹——喧闹;D.“载”应读“zài”,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考点】汉字的字音和字形。

2.【答案】B【解析】“尽管”和“无论”都是关联词语,但能与“都”相搭配的只有“无论”。

和“社会”搭配的只能是“激励”,而不能是“勉励”,“勉励”只能与人搭配。

蔚然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由此可见,第三个空应选“蔚然成风”。

与“光荣”搭配只能是“传承”,而不可能是“传递”。

故选B项。

【考点】关联词语搭配、同义词辨析及其运用。

3.【答案】D【解析】A.“青春”是名词,“力气单薄”是主谓短语;B.“即使……也”是假设关系复句;C.“世界不再只是一座好看的玻璃房”充当句子的宾语,而“是”仅仅是宾语的一部分。

【考点】语法知识及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4.【答案】B【解析】“武松大闹野猪林”错,应为“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考点】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

5.【答案】(1)天涯若比邻(2)温故而知新(3)采菊东篱下(4)燕然未勒归无计(5)醉翁之意不在酒二、阅读理解6.【答案】C【解析】“再现了农民们劳动的热闹场景”错,“萧鼓追随”写的是农家祭社祈年。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歌鉴赏】游山西村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次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

描写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得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下一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九年级语文】沈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沈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沈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5 c 沈阳市2018年中考语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 )(2分)A俏皮( qià) 鄙视[bǐ)参天(cēn)立椎之地(zhuī)B萧条(xiā) 心弦(xuán) 骤然(zhòu) 拙拙逼人(duō)c嘹亮(liál 摧残(chuī) 掩饰(yǎn) 呼朋引伴(péng)D废墟(xū) 贿赂(lù) 憔悴(qiá) 别具匠心(ù)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若盛开,那是____在春日枝头上的一种情怀。

盛开,是花朵潜伏已久的梦,也是它不得不____的一种职责。

盛开,总是羡丽的,花朵的盛开是____,是热闹;生命的盛开是激情,是____。

A悄然绽放履行绚丽奋进B含苞待放施行妖艳前进c悄然绽放施行绚丽前进D含苞待放履行妖艳奋进3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夏天,我想青城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在那里,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

在我所看见过的水中,这里只有没有使我失望。

到处都是绿,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似的。

这绿色像音乐,涤清了心中的忧虑。

A“涤清”“忧虑”都是名词,“轻轻地颤动””空中与心中”都是偏正短语。

B“夏天,我想青城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这个句子中,“夏天”作主语。

c“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

” 句是因果复句。

D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这里”和“只有”调换位置。

【中考】2018年辽宁省14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

【中考】2018年辽宁省14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

2018年辽宁省14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2018年辽宁省14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1-13题。

(10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 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放鹤亭”。

(节选自《古文观止·放鹤亭记》)【注】①扉:门。

②麓:山脚。

③际:至,接近。

④陂(b ēi):山坡,斜坡。

⑤傃(s ù):朝向,向着。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 (3)或.立于陂田 或:________________ (4)故名.之曰 名: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1)靠近(2)情趣(3)有时(4)取名,命名【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注意“临”是古今异义,“意”在解释时要结合具体语境,“或”一词多义,“名”名词用作动词。

此题考查较为全面,从不同角度考查了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临:金文从「臣」从「人」(即「监」省去「皿」),「品」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犀.利(xī)瞭.望(liáo)陨.落(yǔn)首当其充.(chōng)B.热衷.(zōng)希冀.(jì)暄.闹(xuān)金碧.辉煌(bì)C.吮.吸(shǔn)隧.道(suì)琐屑.(xiè)茅塞.顿开(sè)D.呵.护(hē)载.重(zǎi)冗.长(rǒng)消.声匿迹(xiāo)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_____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_____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_____,光荣永远_____,英雄永不独行。

A.尽管勉励蔚为大观传递B.无论激励蔚然成风传承C. 尽管激励蔚为大观传递D.无论勉励蔚然成风传承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青春....,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

..,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飞翔,会让他见识到你未曾见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到更宽更远。

A.“青春”是形容词,“才”是副词,“力气单薄”是偏正短语。

B.“即使力气单薄,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C.“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中的“是”充当此句谓语成分。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之一是:在“更宽更远”后添加“的地方”。

4.某校某班召开读书学习交流会,同学们畅谈了自己的学习收获。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样是()(3分)A.书路说:“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我最欣赏简·爱,她出身卑微,也不美丽,但在罗切斯特面前自尊自爱。

她是我的女神!”B.思琦说:“侠义精神最有魅力,我特别喜欢《水浒传》中的武松大闹野猪林、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

”C.焕然说:“历险小说才开阔视野呢,如鲁滨逊放弃安逸生活,出海历险,荒岛求生,表现了人类挑战自然的勇气。

”D.童童说:“还是古典名篇更具思想内涵,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写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人警醒。

”5.诗文填空。

(5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3)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

(5)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

(3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过山农家①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②焙③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此诗是六言绝句。

②嗔:嫌怨。

③焙:用微火烘。

6.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游山西村》的尾联中,诗人表达了渴望乘着月色随时到古风犹存的农家串门的愿望。

B.《过山农家》首句未出现“山”字而是用与山景相关的“板桥”、“泉水”烘托山行的环境。

C.陆诗对“萧鼓追随”和顾诗对“焙茶”、“晒谷”的描写,都再现了农民们劳动的热闹场景。

D.陆诗描绘生动逼真,对仗工整,语言明白晓畅;顾诗具有格调明朗、节奏轻快的艺术风格。

7.阅读选文,完成7~10题。

(14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①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释】①足下:敬称,您。

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

③日力:岁月。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窘于.衣食皆以美于.徐公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公问其故.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1)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10.【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

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4分)(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三)阅读选文,完成11~12题。

(5分)【材料一】汉语注音历史进程表——《现代汉语》【材料二】统计资料表明:《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年来,我国的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到2011年的4.08%,2017年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3%以上。

目前全球已有14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26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可以说孔子学院开到了哪里,汉语拼音就走到了哪里。

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去年,德国《明镜周刊》曾以拼音“xing lai!”(醒来)为封面标题,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

——《人民日报》【材料三】《汉语拼音方案》已走过60个年头,下一步,汉语拼音还将有哪些新作为?首先要打赢推普脱贫攻坚战。

切实规划好汉语拼音教育,为提高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和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

其次要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发挥汉语拼音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重点支持面向机器翻译、智能辅助语言学习的语音和文字识别、语言理解等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人民日报》1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1958年,第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多年来众多中外人士,爱国志士智慧的结晶。

B.随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的建立,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也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

C.在过去的60年里,《汉语拼音方案》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已经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D.《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加快了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还将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12.为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小良同学正在创作一首民谣。

依据他已经创作的部分,结合【材料二】内容,请你帮其填写未完成的部分。

(3分)“注音识字好方法,一树开下两朵花,一朵摘掉文盲帽,一朵学会①_______。

”“,累累硕果遍天下,硕果②_______,硕果助力智能化。

”(四)阅读选文,完成第13~18题。

(20分)碎暖包利民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

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

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

②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

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

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

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

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

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

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

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

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

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

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

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

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

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

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

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呕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

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

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