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跨越式跳高(优秀4篇)
![跨越式跳高(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cae6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8.png)
跨越式跳高(优秀4篇)跨越式跳高篇一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与实践,体验成功,提高跳跃能力发展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能,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组成。
跨越式跳高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45度之间,距离一般约5-7步,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则在左侧助跑。
助跑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一步稍小一些,在距离横杆投影60-80厘米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
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用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带动髋关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方后稍内旋、并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依次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但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较差,对跨越式跳高兴趣不大。
针对这一现象,本节课主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开心愉悦的状态下完成课的任务。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认知目标: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懂得助跑起跳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单脚起跳、助跑与起跳的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刻苦、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挑战新目标的优良品质。
4、重点:单脚起跳5、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五、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提高兴趣;设置游戏,自然过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动态分组,自我选择的方法,结合趣味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体验到学习和运动的乐趣,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跨越式跳高
![跨越式跳高](https://img.taocdn.com/s3/m/de9f7032192e45361066f5cc.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体育与健康》七年级教材,“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终身体育的潜意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姿势,怎样跳才能跳过更高的高度;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助跑3~5步起跳,及两腿依次过杆的技术动作。
2.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探究力、表现力、创新力,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弹跳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合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动作衔接,难点是过杆动作。
二、说教法和学法(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跳跃能力,并善于模仿,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对跳高项目较有兴趣,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极为有利。
但学生理性思维不是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教法、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用游戏引入,引导探索,教师点拨示范,师生共同评价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则通过观察教师示范,尝试探索,实践体验,小组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
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能有效地革除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练的传统教法的憋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新力。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激励法、练习法、游戏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初中体育与健康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初中体育与健康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fe1b438bb68a98271fefa55.png)
初中体育与健康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轻松诙谐的氛围中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激发学生饱满的情绪,设计活泼多样的热身活动、新颖实效性强的专门性练习、手段多样又有趣味性的主要内容练习。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堂目标,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在跨越式跳高练习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规定的必选内容,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好这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技巧。
学习跨越式跳高可以发展弹跳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树立信心向高度挑战,体验成功的乐趣,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本学期跨越式跳高单元共安排了6个学时进行教学,本次课是第1学时。
(二)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活泼好动,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是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活动能力的敏感期,。
八年级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八年级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f38fa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7.png)
八年级跨越式跳高说课稿一、说教材《八年级跨越式跳高》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材在八年级体育课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作用与地位跨越式跳高是一项基本的田径运动项目,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具有显著效果。
在八年级的体育教学中,跨越式跳高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内容。
它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培养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 主要内容本教材主要包括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以及比赛规则等内容。
技术动作要领包括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训练方法包括模仿练习、辅助练习、分解练习等;比赛规则则涉及到比赛的评判标准、犯规行为等。
(1)技术动作要领助跑:直线助跑,步子均匀,速度适中;起跳:用前脚掌着地,膝盖微弯,身体向前上方跳起;过杆:身体成“弓”字形,双腿交替过杆,保持身体平衡;落地:脚跟先着地,膝盖微弯,缓冲落地。
(2)训练方法模仿练习: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技术动作,体会动作要领;辅助练习:利用跳绳、橡皮筋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分解练习:将整个动作分解为若干个部分,逐一进行练习。
(3)比赛规则比赛评判标准:跳高高度、技术动作、成功率等;犯规行为:助跑线犯规、起跳犯规、过杆犯规等。
四、说教法在教学《八年级跨越式跳高》的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1. 启发法我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时,我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起跳要用前脚掌着地?”让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前脚掌着地对提高起跳效果的作用。
2. 问答法我将采用问答法检查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情况。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会针对动作细节进行提问,如:“过杆时身体应该保持什么姿势?”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错误。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d355815c5da50e2524d7f6b.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1、跨越式的跳高2、游戏:两人三足跑(二)教材分析《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规定跨越式跳高是初中七一九年级必修内容之一,本课时是初中二年级第二课时。
跨越式跳高是较为简单的跳高技术,接近生活中跨跳的自然动作,是教材中发展跳跃能力主要练习之一,具有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巧和协调性,特别是发展下肢肌肉、韧带、关节等的力量以及培养正确的跳跃姿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跨越式跳高是在小学阶段跳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以后学习俯卧式跳高、背跃式跳高起着铺垫和桥梁作用。
(三)教学目标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练习能力。
2、通过学习,使85%的学生能改进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以及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与课后的反思,学生在练习跨越式跳高时往往出现助跑、起跳不积极不充分,摆动腿与两臂的配合不协调等错误问题,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重点:助跑轻松自然、起跳有力。
理论依据:因为在整个跳高过程中,能否完成过杆动作,助跑和起跳起着决定的作用,它是整个技术动作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助跑不轻松自然、起跳没有力,就无法完成过杆高度,所以它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助跑、起跳与过杆的连贯协调。
理论依据:因为跨越式跳高技术需要一个完整动作过程,不能依靠某一单个动作完成,如果助跑、起跳与过杆动作不连贯、不协调,那么就影响整个跳高的技术动作,使它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所以它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长发育较快,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较浓,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并且求知欲望较强,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积极性是不难调动的,但是肌肉力量还弱,其心理因素还处于极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d6c8c2baf45b307e871970a.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汶南一中张昭勤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汶南一中的一名体育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跨越式跳高》,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学情分析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第五章第二节。
之所以把跳高作为锻炼身体的内容,是因为跨越式跳高技术简单,同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所以在初中田径课上占有相当的比例,在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本次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要注重运用探究、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极参与体育课的学习并利用已有的场地器材练习跨越式跳高技术,绝大多数同学能正确完成动作。
2、能力目标:增强下肢力量,发展弹跳、灵敏、协调等综合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我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综合考虑,将摆动腿过竿后内旋并下压作为本课的重点,将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作为本课的难点。
之所以把它作为难点是因为初一的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全,运动技能水平偏低。
三、教法学法指导教法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
学法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四、教学过程:根据认知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三部分(一)开始部分我改变原来传统的热身方式,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采用分组轮换的方式进行跳绳、打沙包、踢毽子和跳竹竿舞。
安排时间10分钟。
这样安排一是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30分钟,第一个阶段是学生探究阶段,给同学们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单脚跳过一个障碍物你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既简单还能跳得高?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各种方式的跳跃,最后让小组长总结他们小组的跳跃方法。
2021年跨越式跳高说课稿(精选3篇)
![2021年跨越式跳高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b26d4e1a37f111f0855bd0.png)
2021年跨越式跳高说课稿(精选3篇)跨越式跳高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浅析:跨越式跳高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必修的教材。
跨越式跳高是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一是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姿势,怎样跳才能越过更高的障碍物;二是让学生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为今后其它跳跃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做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跨越式动作。
难点:过杆动作。
3、教学所需媒体:跳高架四付、皮筋四条、沙坑一个、大垫子三块。
那么,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
我拟订以下的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对课堂练习的各项内容表现出积极的练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遵守纪律、主动练习、充分运动自己。
(2)、技能健康目标: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能,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3)、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向高难度挑战、自信、战胜困难、体验运动乐趣、锻炼意志、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说教法和学法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意识。
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是他们的特点。
但他们理性思维不是很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太高,认识比较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这又是他们的弱点。
根据这些特点,在教法和学法的过程中,不要过多过细的把时间放在动作的纠正上。
比如跨越式跳高动作,姿势基本正确,助跑放松协调,角度适中,就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
学习时以多变的内容,使他们时时有新鲜感、成就感。
经老师的调控,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
在整堂课中,始终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目标和归宿。
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课堂上积极参与、体验、创想、感受,最后达到目标要求。
本课教法和学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1、讲解和示范法:利用挂图讲解和示范动作,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及做法。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96e32976bec0975f465e22a.png)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体育系的()号说课选手,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跨越式跳高)(基本理念)本节课贯彻执行“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为手段,以练习为主线,领悟为目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一:说教材1.教材浅析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课程第五章第二节跨越式跳高,跨越式跳高是初中田径必选项目之一,其主要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跨越式跳高)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让全班90%的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跨越式跳高)动作。
发展学生的(跳跃)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品质。
本课的重点助跑是起跳相结合起跳动作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时机过杆动作所需要的场地器材是:跳高架,横杆,垫子,录音机,毽子二:说教法与学法学情分析: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意识。
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是他们的特点。
但他们理性思维不是很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太高,认识比较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
这又是他们的弱点。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本课教法和学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1. 讲解和示范法。
利用挂图讲解和示范动作,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及做法。
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生动、直观的方式和最常用的教学方法2. 分解与完整法通过分解练习,使学生逐渐体会动作要领,然后逐步提高要求,最后完整掌握动作,3. 练习与分层相结合当(学生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获得成功的喜悦时)这样就会提高他们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完成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本课结构安排分四个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1,开始部分: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并宣布本课教学目标与要求。
初中体育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初中体育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0d1e95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e.png)
初中体育跨越式跳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体育跨越式跳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预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协调性、灵敏性和弹跳力,还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精神。
跨越式跳高是通过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动作环节完成的。
在技术动作上,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助跑节奏、起跳点的选择以及过杆时的身体姿势。
同时,跨越式跳高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的考验,需要学生克服恐惧,勇敢地挑战高度。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在身体素质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速度、力量和协调性,但在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用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此外,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容易兴奋、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80%的学生能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能够跳过一定的高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弹跳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的助跑起跳动作和过杆时的身体姿势。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以及过杆时摆动腿的内旋下压。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初中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初中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af3fa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9.png)
初中跨越式跳高说课稿一、说教材《初中跨越式跳高》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弹跳力和协调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本文主要介绍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田径项目的基本技能。
2. 课程体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跨越式跳高是田径模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项目如短跑、长跑、投掷等共同构成完整的田径教学内容。
3. 能力培养:通过学习跨越式跳高,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自信、坚持和拼搏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
4. 德育教育:本文还强调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的意识,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与失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
主要内容:1. 理论知识: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训练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2. 实践操作: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基本技术的训练。
3. 教学评价:通过比赛、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能够独立完成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动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模仿、合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弹跳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持和拼搏的精神,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过杆技术的掌握、落地姿势的调整。
2. 教学难点:助跑节奏的把握、起跳时身体的协调性、过杆动作的流畅性。
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四、说教法在教学《初中跨越式跳高》时,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以突出我的教学特色和亮点:1. 启发法:- 我将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跨越式跳高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如“如何才能跑得更快?”“起跳时身体应如何协调?”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初中体育跳高说课稿
![初中体育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4db4e5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6.png)
初中体育跳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体育跳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预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跳高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协调性、灵敏性和爆发力,还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较为规范的跳高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跳高水平打下基础。
本次课选用的教材是跨越式跳高,这是一种较为简单、易学的跳高方法,适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运动能力。
通过学习跨越式跳高,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跳高技巧,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在身体素质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力量、速度和协调性基础,但在跳高技术的掌握上还比较欠缺,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和练习来提高。
此外,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容易兴奋、好动,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方法,知道跳高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80%的学生能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能够成功跳过一定高度;20%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改进技术,提高跳高成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起跳腿的蹬伸和摆动腿的上摆。
2、教学难点:过杆时身体的协调配合,以及落地时的缓冲动作。
五、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2、分解练习法: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让学生逐步练习,掌握每个部分的动作技巧。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43368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e.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跨越式跳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预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田径运动中的跳跃项目之一,它是通过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动作环节,使身体越过一定高度横杆的运动。
跨越式跳高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还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的品质。
本节课是跨越式跳高的第一次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在之前的体育课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奔跑、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但对于跨越式跳高这种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练习。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和要点,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的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起跳腿的蹬伸和摆动腿的上摆。
2、教学难点:过杆时身体的协调配合,以及落地的稳定性。
五、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和要点。
2、分解练习法: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让学生逐步进行练习,便于学生掌握动作。
3、游戏竞赛法: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纠正错误法: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并给予纠正,帮助学生改进动作。
初中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初中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22870c59eef8c75fbfb357.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迟海玲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6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跳跃运动中的跨越式跳高。
本次说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关注其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及运动快乐感,提高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不仅可以发展学生弹跳力、爆发力、协调性,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进取,超越自我等优秀品质。
本节课是跨越式跳高的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跨越式跳高中的助跑和起跳技术,因此本节课我将实现以下三个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助跑和起跳在跨越式跳高中的作用,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助跑与起跳技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助跑有节奏,起跳时起跳腿的积极蹬伸与摆动教学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动作协调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期,朝气蓬勃,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是具有较强烈的自我主义,对于说教过多地教学方式也不愿接受,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比赛游戏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示范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充分领会知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五、教学过程: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本节课的学习: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程序。
(1)热身导入部分(10’):用时10分钟①课堂常规②热身运动:各种仿生跳:即可以起到热身的作用,又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基础。
③学习导入:教师出示跨越式跳高的分解动作完整动作的以及跳高运动员的比赛挂图,让学生进行观摩讨论,教师语言引导:你想跳得他们一样高吗?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4aae22ba1aa8114431d9cb.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一)一。
教材:1.单元教学要求:掌握和改进跨越式或其它姿势的跳高技术;着重学习跳高助跑与起跳的协调配合,采用多种练习手段发展跳跃能力,培养自我锻炼和评价的能力。
2.单元重点:腾空技术;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3.教材搭配:本教材以跨越式跳高为主教材,与速度素质练习为辅教材相搭配。
我认为,教材搭配合理,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符合全面发展的原则,并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在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都安排了自编操和舞蹈游戏,充分展现了当代学生的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使他们在欢快的音乐中陶冶美的情操,受到美的教育。
4.本次课的教学目标:(1)视步体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让学生们都能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使用方法90%以上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助跑以及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动作。
(2)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
(3)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沉着、冷静、勇敢果断的良好品质。
5.本次课重点:正确的起跳动作;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6.与前后课次的联系:通过把上次课中练习的"快速跑素质练习"和"准备活动中原地正踢腿"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作为导入"新教材的引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术奠定基础。
二。
教学的组织与教法、学法1.教学的组织:(1)本次课所用器材:A.四套简易的跳高设备,并把横杆换成橡皮筋;B.两根接力棒、两根跳绳、两根标枪;(2)组织方法:在主体部分的教学时,我采用分组轮换与分组不轮换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3)这种分组形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统一调动各小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预定的时间进行主、辅教材练习内容的轮换。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场地和器材,提高了练习效率,又能使学生的运动负荷达到一定的水平。
初中体育跳高说课稿
![初中体育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1d17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9.png)
初中体育跳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体育跳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预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跳高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力量、速度、灵敏和协调性等,还能够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本节课所选用的跨越式跳高是跳高项目中较为简单和基础的技术动作,适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能力水平。
通过学习跨越式跳高,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跳高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跳高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跳高运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与体育活动。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跳高运动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方法,8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能够跳过一定高度的横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和游戏,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起跳腿的蹬伸和摆动腿的上摆。
2、教学难点:过杆时身体的协调配合,以及克服恐惧心理。
五、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初中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d5de99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d.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初中一、说教材《跨越式跳高》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在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的意志品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课文中占据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地位,主要内容涵盖了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训练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1)作用与地位:跨越式跳高作为田径项目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等综合素质具有显著效果。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它不仅是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勇于挑战自我精神的有效手段。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环节。
此外,还涉及了跨越式跳高的训练方法、比赛规则以及如何避免运动损伤等方面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能够独立完成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动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练习和教师指导,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培养勇敢、坚韧的意志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情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树立勇于挑战自我的信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过杆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落地时的稳定性。
(2)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节奏感、过杆时身体重心的控制以及落地时如何减少冲击力,避免运动损伤。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技术动作,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在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同时,提高运动安全意识。
四、说教法在教学《跨越式跳高》这一课程时,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凸显我的教学特色。
1. 启发法:亮点: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问答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疑问,我会采用问答法进行解答。
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我会面向全体学生解答,对于个别性问题,则进行个别指导。
亮点: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7e892d39ec3d5bbfc0a7407.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一、教学理念根据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体,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以学生心理活动为导向,以自主探究学习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是本课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让学生自主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编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
练习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调整高度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互帮互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教材分析1、跨越式跳高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必修的教材,是初中重点学习内容。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把跳高作为身体锻炼的内容,是由于跨越式跳高技术简单,对于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弹跳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学习和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并在跳跃中充分发展跳跃能力、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本课的重要目标。
多种多样的跳跃练习方法和简单适用的技术动作,对于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弹跳力都有良好的效果。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做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跨越式动作。
难点:过杆动作。
3、教学所需媒体:跳高架四付、大垫子四块、橡皮筋四根、录音机一台。
三、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此时的学生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表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
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那么,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
我拟订以下的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对课堂练习的各项内容表现出积极的练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遵守纪律、主动练习、充分运动自己。
(2)技能健康目标:使95%以上的学生进一步掌握跨越横杆的动作技能,发展弹跳、灵敏协调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be39f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c.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一、说教材《跨越式跳高》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弹跳力和协调性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培养勇敢、果断、自信的品质,同时,通过这一运动项目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地位上,《跨越式跳高》是田径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田径运动作为基础体育项目,对提高国民体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跨越式跳高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在竞技体育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挑战精神。
主要内容方面,本文涉及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安全保护措施以及比赛规则等。
技术动作主要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
训练方法则包括模拟练习、分解动作练习和完整动作练习等。
安全保护措施是教学中必须强调的内容,旨在避免运动伤害,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比赛规则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项目,提高运动技能。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能够独立完成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的完整动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实践、合作等教学活动,学生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弹跳力,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勇敢面对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风貌。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过杆时的身体姿态控制,落地的稳定性。
2. 教学难点:助跑起跳的节奏感,过杆时身体的协调性,安全保护措施的正确实施。
这些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是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跨越式跳高的关键,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四、说教法在教学《跨越式跳高》的过程中,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凸显教学亮点:1. 启发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原理,例如:“为什么助跑要斜着跑?”、“起跳时脚应该如何用力?”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他们理解技术要领。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e4fe8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5.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一、各位评委,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的第一次课;教学对象: 初中二年级某班, 人数: 40, 男女各半。
我将从下面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二、指导思想三、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课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与学情分析跨越式跳高具有发展弹跳力, 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 锻炼身体的作用。
在生活中它常被运用跨越跳过一定高度物的自然动作, 更是许多孩子用来展示自己跳跃能力的方法。
三、初二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前期, 自尊心强, 好表现。
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好。
正是开展体育锻炼黄金阶段。
四、由于男女个体差异大, 女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相对偏弱些, 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既要鼓励素质好的大胆创新学习, 又要考虑对弱势群体的帮助, 引导他们掌握技术的同时树立自信心, 克服心理障碍。
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同时注意安全教育。
五、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跨越式跳高的技术, 使学生明确技术动作要领, 初步形成技术概念。
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 8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 起跳动作;20%的学生脚步节奏明显, 并基本做到上下肢协调配合, 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素质。
情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自信、勇于挑战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起跳技术难点: 助跑起跳用力的协调性与连贯性五、跨越式跳高中起跳动作的掌握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第一次课我将以起跳技术动作作为本次课的重点;六、教学方法七、本课采用了: 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运动游戏法, 练习法以及纠正错误法八、教学流程开始部分(约三分钟, 小强度)2分钟课堂常规后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安排了一个小游戏”高人和矮人”(正反口令结合)(三)(二)准备部分(约七分钟, 中小强度)(四)为了活动学生的内脏器官, 提高学生的学习, 练习兴趣, 我准备了一个“抱团”游戏;为了活动学生的各个关节以免受伤, 我安排了5分钟的徒手操主要活动学生的肩、髋、膝、踝等关节。
1.初中跨越式跳高
![1.初中跨越式跳高](https://img.taocdn.com/s3/m/639b9e9371fe910ef02df800.png)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奥运年后体育课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发展。
二、课的内容1、跨越式跳高2、身体素质练习:收腹跳,跬跳。
三、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等学校教材田径(第二版)第十二章中的跨越式跳高。
跳高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主要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下肢力量和弹跳力;改善神经系统、心血官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
游戏是根据课本创编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跨越式跳高是主教材,为新授课,游戏为辅助教材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懂得跳高的意义,还能感受到游戏的欢乐。
2、技能目标:初步体会跨越式跳高技术,让70%--80%的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动作。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协调性、灵敏性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起跳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六、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清华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女生,她们的年龄为13岁左右,正处在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对跳高这样的运动项目比较喜爱。
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并极易扩散,且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不长,好动是这一时期学生的特征。
因此教学中,易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七、教法设想本课主要采用了传统教学模式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传授体育基本技能为主。
先用做“时代在召唤”广播操来热身,再进行跳高学习。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完整动作――学生模仿练习――纠出错误动作――再进行正、误对比练习--最后让学生练习过杆,教师强调动作要求。
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从而领悟了动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经常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浅析:跨越式跳高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必修的教材。
跨越式跳高是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一是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姿势,怎样跳才能越过更高的障碍物;二是让学生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为今后其它跳跃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做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跨越式动作。
难点:过杆动作。
3、教学所需媒体:跳高架四付、皮筋四条、沙坑一个、大垫子三块。
那么,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
我拟订以下的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对课堂练习的各项内容表现出积极的练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遵守纪律、主动练习、充分运动自己。
(2)、技能健康目标: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能,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3)、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向高难度挑战、自信、战胜困难、体验运动乐趣、锻炼意志、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说教法和学法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意识。
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是他们的特点。
但他们理性思维不是很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太高,认识比较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这又是他们的弱点。
根据这些特点,在教法和学法的过程中,不要过多过细的把时间放在动作的纠正上。
比如跨越式跳高动作,姿势基本正确,助跑放松协调,角度适中,就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
学习时以多变的内容,使他们时时有新鲜感、成就感。
经老师的调控,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
在整堂课中,始终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目标和归宿。
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课堂上积极参与、体验、创想、感受,最后达到目标要求。
本课教法和学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1、讲解和示范法:利用挂图讲解和示范动作,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及做法。
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生动、直观的方式和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对跨越式跳高动作来说,讲解与师范法应用的好坏,对于很好的完成动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2、分解与完整法:通过分解练习,使学生逐渐体会动作要领,然后逐步提高要求,最后完整掌握动作,本课学习跨越式跳高,先体会过杆落地的动作技术,最后掌握完整的技术。
3、练习与分层相结合:当学生在一个高度上跳过很轻松时,跳过多次后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教师组织他们分层,再到
下一个高度上去练习,这样就会提高他们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完成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结构安排分四个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1、开始部分: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考勤;宣布本节课内容、任务、要求等。
这部分约为3分钟。
2、准备部分:(1)、愉悦热身听口令慢跑与站在不同位置队形结合进行。
(2)、徒手操四节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向后踢腿跑。
(3)、跳皮筋练习双脚跳、单脚跳。
这些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基本部分作好准备,也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这部分约为7分钟。
3、基本部分:本部分是课的核心。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1)、讲解与示范:由于跨越式跳高动作较简单,所以先让学生自己练习1—2次,然后找1—2名做的较好的学生示范,教师对照挂图总结指导,然后再分组进行练习。
(2)、纠正错误: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要巡回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个别错误个别纠正;普遍错误集体纠正。
要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技术与技能,并且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
(3)、分层练习:在一个高度连续跳过了3—4次可以升入下一个高度。
通过这种练习,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奋性,让学生体验跳过高度后的喜悦,。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这一部分大约为15分钟。
4、结束部分
(1)、教师先领做放松操三节,先做一下形体上的放松。
(2)、教师口令意念放松、身心放松。
(3)、小结本课情况。
(4)、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这部分约为5分钟。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水平四目标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初一年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体验尝试、合作探究”为主线,着力体现兴趣性、互动性,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使各类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学生。
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他们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已经了解和学习了跨越式跳高这一教材,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高。
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
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技术,知道几种不同的跳高方式。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自我尝试体验来学习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发展弹跳能力、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
四、教材内容及其重、难点
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跳高,是该单元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发展弹跳性练习)。
跳高是一种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
也有人称跳高是一项失败者的运动,学生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
可以抓住这点作为德育教育,向学生灌输“只要从失败中走出来,就能越过新的高度”。
本教材在小学学生已学过,技术不是很难,所以本节课的
【重点】是起跳技术,【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五、教法与学法
初中的跳高教学要充分发挥它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弹跳力。
教学中,我以皮筋代替横竿,消除学生对横竿的畏惧心理,充分利用呼啦圈、排球等器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练习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巡回指导,进行纠错;鼓励学生大
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自己的高度和跳高方式(包括跨越式、俯卧式等),引导各类学生学习、体验跨越式跳高。
然后,结合自编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教学流程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及认识规律我将本课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愉悦热身、激发兴趣”(10')
课前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教师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及安全事宜,语言激励学生上课信心。
接着,我引入情景教学,设计了“军民同心共营救”游戏。
【场地安排】:画两条相距10米左右的平行线,中间为“洪水”区,两边分别为营救者与待救者。
【游戏方法】:营救者根据自己的跳跃能力前抛“救生圈”(呼啦圈),双脚跳进后将救生圈从上方托出,依次直至对岸,救出一名待救者,两人共套救生圈原路跑回。
然后由被救回者进行下一轮的营救工作,先完成营救工作的队为胜。
通过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各关节达到热身的目的,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第二阶段:“技能学练”(20')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由越过皮筋,全班分成6组,自己调节高度,运用多种方式越过皮筋,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为下面的跨
越式跳高起个引导、铺垫作用。
第二部分是跳高的学练阶段,因跳高技术易学,所以我利用挂图,简单介绍技术后分成6组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
练习中,学生要根据个体差异,调节高度;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错,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另外,我还让部分掌握能力较好的学生自我组织,同一高度每人两次试跳机会,进行“看谁跳的高”比赛,通过互评推选出优秀学生。
这样,让学生勇于战胜自我,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10')
本阶段,教师讲解并提示游戏要求,每组三个排球和一个呼啦圈,自由创编游戏,并进行展示与评价,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第四阶段:“恢复身心兴趣延续”(5')
运用自创的简易太极拳进行放松练习,以舒展的动作配上优美的音乐,在愉悦的心境中充分放松全身,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最后让学生散点集合,进行小结,对本课的练习效果进行讲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于肯定和表扬,鼓励教育学生把吃苦耐劳、勇于面对挫折的优良品质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带到生活中、学习中去,从而结束本课教学。
本次课是在田径场中进行教学,所用器材是排球15个,呼啦圈6个,皮筋6条,横杆6根,垫子6块,录音机一台,挂图等。
设计目标达成率为90%以上,练习密度为34%左右,平均心率为140次/分钟~150次/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