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池上》《小儿垂钓》)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池上》《小儿垂钓》)小学古诗教学要眼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情感,体会用意。
遵循以下思路展开: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读背体会。
教材分析:《古诗两首》《池上》写乡村孩童的天真可爱,一是偷采,二是不解;而《小儿垂钓》中则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
教学中要把诗句中写景和叙事的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巧妙地过渡引导,使整首诗的意境浑为一体。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
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理解词语:浮萍。
(3)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再次自由读诗。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莲叶田田的,莲蓬嫩嫩的,我也好想去摘。
小孩可能太想吃那嫩嫩的、甜甜的莲蓬,就不经大人同意,撑着船偷偷去采。
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生默读,读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3)抓住不解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
(4)指导读出情趣。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对韩莉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
对韩莉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的评析引言韩莉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位资深语文教师,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中,《古诗两首》是韩莉老师执教期间让我印象深刻的诗歌作品。
这两首古诗分别是《池上》和《小儿垂钓》,通过对这两首古诗的评析,我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诗意和艺术价值。
《池上》内容简介《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古诗。
诗中描绘了在池塘边的柳树下,一个小男孩在水面上玩耍的场景。
整首诗以简明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和谐宜人的自然景观。
诗意探究在《池上》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诗歌开头就以“碧绿”的形容词描绘了柳树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感受。
接着,诗人又写道“摇曳出香阴”,通过动词“摇曳”描绘了柳树在微风中的舞动,给人以轻盈愉悦的感觉。
整首诗以流畅的节奏和优美的韵律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此外,诗中出现的小男孩是整首诗的重点描绘对象之一。
诗人将小男孩的游戏与柳树的美景相结合,传递了一种快乐和童真的情感。
诗中描述了小男孩“飞絮飘香舞”,形象地表达了他在水面上嬉戏的场景。
通过描写小男孩的活泼形象,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愉悦和自由。
艺术价值《池上》通过简洁而又精确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谐宜人的自然景观。
诗人运用了形容词和动词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通过将小男孩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诗歌传递了一种快乐和自由的情感,唤起了读者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小儿垂钓》内容简介《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古诗。
诗中描绘了一个少年孤独地垂钓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纯真童年的怀念之情。
诗意探究在《小儿垂钓》中,诗人通过对少年垂钓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歌开头就使用了“清溪”来形容垂钓的地方,清溪上“绿草如茵”,给人以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而少年孤独地垂钓的情景,则更加凸显了诗人对童年的怀念。
诗中描述了少年在孤独中垂钓,“独钓寒江雪”,形象地表达了他自立自强、不畏寒冷的心态。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3、《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7、《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池上》(白居易)《江南春》(杜牧)8、《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小儿垂钓》(胡令能)《春日偶成》(程颢)《小池》(杨万里)《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别董大》(高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一年级第一学期(6首)《江南》(汉乐府)《古朗月行》(李白)《敕勒歌》(北朝民歌)《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宿建德江》(孟浩然)《一去二三里》(邵雍)一年级第二学期(8首)《咏鹅》(骆宾王)《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悯农•锄禾》(李绅)《江上渔者》(范仲淹)《咏华山》(寇准)《村居》(高鼎)《鹿柴》(王维)《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二年级第一学期(10首)《长行歌》(汉乐府)《静夜思》(李白)《登鹳雀楼》(王之涣)《青松》(陈毅)《赠汪伦》(李白)《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早发白帝城》(李白)《赠花卿》(杜甫)《题西林壁》(苏轼)《夏日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二年级第二学期(10首)《春夜喜雨》(杜甫)《春晓》(孟浩然)《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游子吟》(孟郊)《咏柳》(贺知章)《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独坐敬亭山》(李白)《竹里馆》(王维)《泊船瓜洲》(王安石)《三衢道中》(曾几)三年级第一学期(10首)《山行》(杜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枫桥夜泊》(张继)《夜书所见》(叶绍翁)《梅花》(王安石)《竹石》(郑燮)《出塞》(王昌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八阵图》(杜甫)《鸟鸣涧》(王维)三年级第二学期(10首)《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清明》(杜牧)《滁州西涧》(韦应物)《明日歌》(钱鹤滩)《夏日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望天门山》(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春日》(朱熹)《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僧志南)四年级第一学期(10首)《峨眉山月歌》(李白)《风》(李峤)《望洞庭》(刘禹锡)《江雪》(柳宗元)《元日》(王安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乐游原》(李商隐)《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韦应物)《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乡村四月》(翁卷)四年级第二学期(10首)《池上》(白居易)《江南春》(杜牧)《小儿垂钓》(胡令能)《春日偶成》(程颢)《小池》(杨万里)《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别董大》(高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五年级第一学期(10首)《寻隐者不遇》(贾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题李凝幽居》(贾岛)《清平乐•村居》(辛弃疾)《所见》(袁枚)《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乌衣巷》(刘禹锡)《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题临安邸》(林升)《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楼》(秦观)五年级第二学期(12首)《游园不值》(叶绍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七律•长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四渡赤水出奇兵》(肖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王昌龄)《逢入京使》(岑参)《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六年级第一学期(12首)《大风歌》(刘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陆游)《观书有感》(朱熹)《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秋夕》(杜牧)《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寒食》(韩翃)《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狱中题壁》(谭嗣同)六年级第二学期(12首)《马诗•大漠沙如雪》(李贺)《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夏日绝句》(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墨梅》(王冕)《石灰吟》(于谦)《蜂》(罗隐)《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商山早行》(温庭筠)《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画眉鸟》(欧阳修)《燕子矶口占》(史可法)注:加粗部分为苏教版教材中出现的诵读内容。
小儿垂钓的唐诗
小儿垂钓的唐诗1. 《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唐)诗文: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 《小儿垂钓》作者:白居易(唐)诗文: 小儿垂钓水边立,柳絮飘飞春日熙。
一心专注鱼儿动,不闻路人的言语。
3. 《小儿垂钓》作者:王维(唐)诗文: 池塘清浅柳丝长,小儿垂钓坐中央。
钓竿微动鱼儿跃,笑声欢快水波荡。
4. 《小儿垂钓》作者:杜甫(唐)诗文: 小儿垂钓水边坐,柳丝轻拂水面波。
钓竿微动鱼儿跃,欢声笑语乐融融。
5. 《小儿垂钓》作者:孟浩然(唐)诗文: 池塘清浅柳丝长,小儿垂钓坐中央。
• • • • • • • • • •钓竿微动鱼儿跃,笑声欢快水波荡。
6. 《小儿垂钓》作者:刘禹锡(唐)诗文: 小儿垂钓水边立,柳絮飘飞春日熙。
一心专注鱼儿动,不闻路人的言语。
7. 《小儿垂钓》作者:王昌龄(唐)诗文: 池塘清浅柳丝长,小儿垂钓坐中央。
钓竿微动鱼儿跃,笑声欢快水波荡。
8. 《小儿垂钓》作者:李商隐(唐)诗文: 小儿垂钓水边立,柳絮飘飞春日熙。
一心专注鱼儿动,不闻路人的言语。
9. 《小儿垂钓》作者:韦应物(唐)诗文: 池塘清浅柳丝长,小儿垂钓坐中央。
钓竿微动鱼儿跃,笑声欢快水波荡。
10. 《小儿垂钓》作者:杜牧(唐)诗文: 小儿垂钓水边立,柳絮飘飞春日熙。
• • • • • • • • • •一心专注鱼儿动,不闻路人的言语。
稚子弄冰,池上,小儿垂钓这几首诗的认识
稚子弄冰,池上,小儿垂钓这几首诗的认识
摘要:
1.稚子弄冰
2.池上
3.小儿垂钓
4.诗歌的共同点
5.对诗歌的认识
正文:
稚子弄冰,池上,小儿垂钓这三首诗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分别描绘了冬天孩子玩耍的场景,池塘边的景色以及小孩垂钓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传神的描绘,让人们仿佛置身于诗中的世界。
首先,稚子弄冰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天的场景,孩子们在冰上玩耍,嬉戏打闹,无忧无虑。
诗人通过描绘孩子们的快乐,展示了生活的美好和无忧无虑的童年。
其次,池上这首诗则描绘了池塘边的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池塘的水,岸边的草,以及池塘中的鱼。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再次,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在河边垂钓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小孩的专注和耐心,展示了垂钓的魅力,同时也揭示了生活的真谛。
这三首诗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示了生活的美好。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活的真谛。
通过对这三首诗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精深含蕴,既能抒发情感,也能反映时代和社会现象。
在中国文学史上,池上和小儿垂钓这两首诗歌作品都已成为经典,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将对这两首古诗进行评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其内在意义和美学价值。
一、池上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如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从结构上看,池上是一首五言绝句,十分简洁明了。
第一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勾勒出了诗中的环境背景,令人生动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丽。
第二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则直抒主人公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则更是着重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情趣。
从意境上看,池上又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人生哲思。
这首诗中,有着对生活的赞美,对自然的爱慕和对人生的思考。
生命的短暂让我们更应该注视眼前,珍惜每一个细节,努力挖掘出生活中的美好,从而使自己快乐幸福。
同时,池上还着重凸显了庄重的重阳节,暗示了人们在传统文化中的根源和文化底蕴,南国文化温婉恬淡的气息也深深地渗透在这首诗中。
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其诗词创作的背景,池上代表了唐朝时期诗人所表达的中国传统美学情趣和人文气息,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雅”韵和“气”的内涵。
二、小儿垂钓小儿垂钓是郑板桥所作,全诗如下: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小儿垂钓不仅仅是一首诗,简单清丽的语言里面,蕴涵了深邃的思想。
首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前两句勾勒出了诗人的文化背景,后两句表达了郑板桥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以及郑板桥对趋于和谐局面的向往。
中间的小谢正是指和寅,他与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一起被称为东晋四家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本教学设计以《池上》和《小儿垂钓》两首古诗为材料,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学艺术品的特点和意义。
2.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理解作者运用各种语言技巧表达情感。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技巧。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比喻、象征等综合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语言细节的把握和理解,情感意境的感悟。
2.难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蕴涵,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感受。
四、教学过程1.预习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前先自行阅读或背诵这两首古诗,理解句子的意思,尤其是字词的体验,体味句子的读音和意境,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开展教学做准备。
2.导入先用图片向学生展示《池上》的画面,让学生想像自己站在池边远眺。
然后再通过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完成情感的迁移。
例如:“古人沿池边植柳,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留住年轮和墨色的寄托,留住自己的绵延之感,像静静的心灵和恬美的生活。
”3.探究接下来,教师将进入《池上》的学习,学生听教师的解读,并就以下问题开展探究:古时候的池边环境是怎样的?“疏影横斜水清浅,”这句话描绘了什么意境?怎样表现出水清壮观的意大利,蕴含了怎样的情感?池塘中鹭鸟的形象对诗歌有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句诗怎样表现信仰?对比人、物形象与“水一方以容器,者以为镜”之间隐含的意义,并谈一谈意象和象征的关系。
在探究中,教师指导学生充分感受《池上》的情感内涵,掌握文字的汉字掌握氛围和意境,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4.体验学生进行朗读。
进行“口语解说”游戏。
通过画画表达诗歌的意境。
5.拓展学生阅读《小儿垂钓》。
体验《小儿垂钓》的情境与意境。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小儿垂钓》《池上》)课文原文及赏析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小儿垂钓》《池
上》)课文原文及赏析
《小儿垂钓》和《池上》是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中的两首古诗,下面是这两首古诗的原文及赏析。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子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
诗人通过对小孩子外貌和动作的细腻描写,如“蓬头稚子”,“侧坐莓苔”,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专心致志的小钓手形象。
而“遥招手”和“怕得鱼惊不应人”则表现出小孩子的机灵和专注,既怕惊扰了鱼,又想回答路人的问话,十分生动有趣。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子在池上偷偷采白莲的场景。
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了小娃的天真活泼和无忧无虑。
其中,“偷采白莲回”一句,既表现了小娃的顽皮,又展示了他的快乐。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娃采莲后,水面浮萍被划开的痕迹,进一步突出了小娃的天真可爱。
这两首诗都充满了童真童趣,通过诗人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和纯真,同时也展示了孩子们的无邪和活泼。
20.池上小儿垂钓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这个诗 句是什么意思?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 招着小手, 生怕把鱼儿吓跑, 他不敢大声应答。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 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 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 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 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 大声答话。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
小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péngtóu zhì zǐ xué chuí lún,
蓬 头/ 稚 子/ 学 垂 纶,
cè zuò méi tái cǎo yìng shēn.
侧 坐/ 莓 苔 /草 映 身。
lù rén jiè wèn yáozhāoshǒu,
伴你学答案
六.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七.1.C A 幽草、深树 2.向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闲适 的意趣。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1、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像蒲公英那样,靠风传播花粉的叫风媒花。
2、植物有传播花粉的方法:(1)自花传粉,如大麦、小麦、大豆、 豌豆、芝麻等;(2)异花传粉;(3)风媒花,如杨树、栎树、 桦树等;(4)虫媒花,如油菜花、白菜花、桃花等。 3、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有:(1)自体传播(弹射传播)(2)动 物传播(3)风力传播,如蒲公英、蓟、槭树等(4)水流传播。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测验
这首古诗写出了一个 天真顽皮的 小娃娃, 心 真 突出了童 、童 、童 。趣
唐代有一位诗人胡令能,年轻时当过 修理铁木器的工匠。他爱写诗,写诗 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铰”。 有一天,他来到乡村迷了路,四下张 望,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孩。他想向小 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干什么 呢?
古诗二年级必背20首词
古诗二年级必背20首词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还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 20 首适合二年级必背的古诗词。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姿态,语言简单易懂,充满童趣。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看到地上的月光,以为是霜,抬头仰望明月,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此诗情感真挚,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早晨,睡梦中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啼叫声。
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悯农二首》(唐·李绅)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两首诗,一首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却仍挨饿的悲惨处境,一首强调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粮食。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茂盛,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
野火也无法将它们烧尽,春风一吹,又重新生长出来。
通过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描写,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人在松树下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向,童子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道他到底在何处。
古诗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池上、小儿垂钓第一篇:古诗池上、小儿垂钓《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教学内容】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
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理念】1.“简”出三味从疏通古诗进行表层解读,到体悟古诗进入中层解读,再到挖掘古诗达到深层次解读,设计既体现古诗学习之“三味”,又把学习的三大目标“球形”融合,所以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步骤:聊字聊诗,聊意聊趣,聊聊趣事诗。
三个步骤中简练问题,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效果。
2.“合”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
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求同存异是整合的关键,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突破古诗教学的习惯模式。
分步解读,则是在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深入感悟意象与情趣。
用“总-分-总”的教学模式引出同类“童年趣事诗”的课外拓展。
3.“聊”出轻松两首古诗都是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诗意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把感悟诗中意境和体会童真、童趣作为教学的重点。
用聊天的方式,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之中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掌握了知识,体会了作者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2.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孩子的纯真、可爱。
【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聊“字”、聊“诗”。
1.学生自读,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朗读古诗,强调:◇《池上》“撑、艇、萍”,后鼻韵母读清楚。
◇《小儿垂钓》“侧”,平舌音,“稚”,翘舌音。
“映身、应人”注意押韵。
3.聊字:撑艇萍稚侧4.聊诗: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再推敲推敲相同中的不同。
池上小儿垂钓对这几首诗的认识
池上小儿垂钓对这几首诗的认识
《池上》是一首描绘儿童生活情趣的诗,诗人白居易在诗中叙述了一个小孩儿撑着小船,偷偷地去采摘白莲花,采到白莲高兴地忘了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大摇大摆的划着小船回家,在湖面清晰地留下了小船经过的痕迹。
诗人把一个充满童趣的画面和一个天真无邪、可爱、可亲的小孩儿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同样,《小儿垂钓》也是一首描绘儿童生活场景的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在学大人钓鱼的情景,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天真和无忧无虑,以及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这些诗歌都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天真和无忧无虑,以及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这些场景也反映了古代儿童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
总的来说,这些诗都以儿童为主题,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游戏和快乐,同时也表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
池上小儿垂钓稚子弄冰三首诗的认识
池上小儿垂钓稚子弄冰三首诗的认识《池上小儿垂钓稚子弄冰三首诗》是唐代杜牧的作品,描述了一个小孩在池塘边垂钓、捉鱼和玩冰的场景。
这三首诗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冬日的乐趣,同时也寓意了人生的美好与瞬间的快乐。
本文将从诗歌的主题、情感表达、结构及意蕴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解读《池上小儿垂钓稚子弄冰三首诗》。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首诗的主题。
《池上小儿垂钓稚子弄冰三首诗》的主题可总结为儿童快乐、自然美景和人生瞬间。
首篇“垂钓”描绘了小孩垂钓时兴奋的心情和对自然的感知;第二篇“捉鱼”则表现了小孩寻觅乐趣的天性;最后一篇“冰上”则展示了小孩在冰上玩耍的快乐。
这三首诗在主题上都以儿童活泼天真的视角出发,将冬日的乐趣展现得生动活泼。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三首诗的情感表达。
整体来看,这三首诗都充满了快乐、天真和愉悦。
首篇“垂钓”中,小孩垂钓起来兴致勃勃,眼神明亮,无忧无虑;第二篇“捉鱼”中,小孩对于捉鱼的游戏一直以来都快乐满怀,对于成功捕捉到鱼的感受更是欢欣鼓舞;而最后一篇“冰上”,小孩在冰上奔跑、打闹、玩耍,每一次滑过冰面都是一次快乐的冲动。
这些情感表达体现了儿童对于寻找乐趣和享受当下的天性,也隐喻了人们对快乐的追求和珍惜。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首诗的结构。
整体上,这三首诗的结构较为简单明了,由若干句子组成。
每一句子都力求简练而准确地表达出情景和感受。
在诗的结构上,诗人采用了描述性的手法,通过细腻而形象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小孩垂钓、捉鱼和玩冰的场景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和美景。
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三首诗的意蕴。
尽管这三首诗主题看似简单,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意蕴却颇为深刻。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儿童的快乐和纯真态度,表达了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追求和珍惜。
诗中的小孩在寻找乐趣的过程中,表现出对于自然美景的敏感和热爱,这也启示着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其次,诗中的小孩的玩耍也折射出自然规律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
冬日的乐趣是短暂的,而人生中的快乐瞬间也如此。
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20首
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20首《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 20 首》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背诵古诗是培养语感、积累词汇、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方式。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 20 首适合一年级小朋友背诵的古诗。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的场景,语言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抒发了游子在深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透露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悯农二首》(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让孩子们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珍惜每一粒粮食。
《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充满了趣味性,引发孩子们的想象。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鼓励小朋友们要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充满了神秘的氛围,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现了一幅孤寂的雪景图,让孩子感受独特的意境。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赞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描绘了小娃的天真可爱。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古诗两首 (《池上》《小儿垂钓》(优秀6篇)
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优秀6篇)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6篇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古诗两首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古诗两首篇一2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能够根据诗意想象出初夏荷池的美景和小孩学钓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和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小池》。
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生字新词的含义和诗意。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荷池美景和稚子学犯错误的形态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课时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3、学生再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的含义。
(2)小组逐句内容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意思。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诗句,边读边想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3、配乐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谈理解。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情趣地朗读。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
五、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
2、依据《池上》这首诗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这首诗配画。
第二课时一、回顾总结学法二、学习《小儿垂钓》1、指导解题。
“垂钓”指钓鱼,“小儿垂钓”即小子学钓鱼。
2、简介作者——胡令能。
3、自学古诗。
4、检查自学情况,指导理解(1)指名读全诗,读准字音。
(2)齐读诗句。
(3)理解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蓬头:头发散乱。
稚子弄冰,池上,小儿垂钓这几首诗的认识
稚子弄冰、池上、小儿垂钓这几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这几首诗都以儿童的游戏活泼形象,展现了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几首诗进行全面解读,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稚子弄冰1. 稚子弄冰,不解释,恰如王之涣窥见稚子弄冰,心中所感。
2. 诗中展现了清寒冰雪,儿童游戏的天性,突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儿童天真无邪的形象。
3. 通过儿童视角,描绘了冰雪的美丽和儿童的天性,表达了诗人对纯真童趣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二、池上1. 池上,有期,期是寄托,是对未来的憧憬,在诗中表现出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2. 描绘了池畔的风景,婉约清新,意境深远,充满着禅意和哲理。
3. 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对生命和未来的感慨和追求。
三、小儿垂钓1. 小儿垂钓,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在这里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 描绘了小儿在溪边垂钓的情景,展现了儿童的天真与活泼,同时也寓意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
3. 通过儿童嬉戏,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简单、纯真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稚子弄冰、池上、小儿垂钓这几首诗呈现了王之涣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他对纯真童趣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生活与思考的深刻内涵,值得我们深入体味和品味。
通过这些诗篇,不仅可以感受到王之涣对自然的热爱和儿童天真天性的赞美,也可以从中汲取对生命和未来的感悟,以及对纯真幸福生活的追求。
在当下社会,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真善美的准则,去追求和珍惜内心的真善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饱满、充实、幸福。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几首诗包括《稚子弄冰》、《池上》和《小儿垂钓》都以儿童的游戏活泼形象,展现了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池上和小儿垂钓这两首诗的认识
池上和小儿垂钓这两首诗的认识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将根据所提供的文本,为您详细解读池上和小儿垂钓这两首诗。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比较分析,我们将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艺术价值。
一、引言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描绘田园生活、表现闲适情趣的诗篇不胜枚举。
池上和小儿垂钓这两首诗,正是其中的佳作。
它们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两首诗的内涵。
二、池上诗的分析1.诗的内容概述池上诗描绘了诗人在池塘边闲适垂钓的情景。
诗人以池水、荷花、鱼儿等自然景物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2.诗的意象解读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鱼戏莲叶间”,“鱼跃入水中”,形象地展现了池塘中的生机勃勃。
这些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他内心的闲适之情。
3.诗的主题阐述池上诗的主题是诗人在宁静的池塘边享受垂钓的乐趣,抒发内心的闲适与安逸。
通过描绘池塘的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三、小儿垂钓诗的分析1.诗的内容概述小儿垂钓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子正在池塘边垂钓的情景。
诗人通过描绘小孩子的天真可爱,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2.诗的意象解读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如“草长莺飞二月天”,“儿童散学归来早”,形象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这些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3.诗的主题阐述小儿垂钓诗的主题是诗人在赞美田园生活的同时,表达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通过描绘小孩子的垂钓场景,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美好回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两首诗的比较1.相同点池上和小儿垂钓诗都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2.不同点池上诗以成人视角描绘垂钓场景,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而小儿垂钓诗则以小孩子为主角,展现了童年的快乐时光。
因此,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五、池上和小儿垂钓诗的艺术价值这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ppt课件
意境分析
池上
1
小儿垂钓
2
3
意境分析:对诗中的主题和情感进行深入挖掘,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的意境。
艺术手法
01
池上
02
小儿垂钓
03
艺术手法: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它们在诗中的作 用和效果。
艺术手法
池上
小儿垂钓
艺术手法: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语言、节奏、韵 律等方面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以及这些方面的 特点和作用。
根据主题和意境,选 择合适的韵脚和节奏 ,使诗歌具有和谐、 优美的韵律感。
意境营造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 生活场景,营造出深 远、优美的意境,增 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情感表达
将诗人的情感融入诗 歌中,通过具体的意 象和比喻表达出来, 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情 感色彩。
创作古诗的体验和感悟
创作乐趣
创作古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 动,能够带给诗人极大的创作
诗句解释
池上 小儿垂钓
诗句解释:对诗中的难解词句进行特别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
意境分析
池上
小儿垂钓
意境分析: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情感和氛围 ,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关联和影响。
意境分析
01
池上
02
小儿垂钓
意境分析: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03
以及这些意象和象征的意义和作用。
将古诗分成若干段,分段记忆, 可以降低记忆难度。
联想记忆
将诗句中的关键词与相关事物联 系起来,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重复练习
重复练习是记忆的关键,通过反 复朗读和默写,加深对诗句的印
象。
朗诵和背诵的意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撑、艇、浮、萍、稚、纶”。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
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
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
《小儿垂钓》。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播放录音)
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
(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
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用钓竿钓线部分,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
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
(看多媒体录像,作者简介。
)
四、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第一句。
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
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
出示投影图,指图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蓬头:形容头发乱。
稚子:儿童,幼小的孩子。
垂纶:垂。
东西的一头向下;纶:丝。
2、指名读第二句。
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坐在哪?
投影出示插图帮助理解侧坐:身体向一边歪斜着坐。
莓苔:河边的蒿草。
映:遮掩、遮蔽。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
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
出示投影边听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
1、齐读第三句。
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
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四句。
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是什么意思?“不应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
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
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孩紧张的心理和活泼可爱的特点。
6、指名看图说后两句意思。
六、体会诗的意境。
学生观察图,边看课文朗读边体会,想像诗的意境。
(播放媒体课文朗读)
指名到前面讲全诗的内容,要展开想像。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美。
七、指导背诵全诗。
八、总结。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