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合集下载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荆花胃康胶丸是一种以中草药荆花为主要成分,结合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制成的中药胶囊,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促进胃肠道蠕动等功效。

荆花胃康胶丸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联合四联疗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荆花胃康胶丸的成分特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治疗现状、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的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荆花胃康胶丸的成分特点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治疗现状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病因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它寄生在胃黏膜上皮内,能够分泌尿素酶等有害物质,损害胃黏膜的完整性,导致胃部的炎症和溃疡,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胃癌。

目前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制酸药和胃肠动力药等,但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和胃肠道菌群失衡等问题,患者常常需要反复治疗,且疗效不佳。

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的新疗法显得十分必要。

三、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的应用效果1. 高效清除幽门螺杆菌:荆花胃康胶丸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减少细菌对胃黏膜的损伤,缓解慢性胃炎症状。

2.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荆花胃康胶丸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降低对抗生素的依赖性,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 缓解胃部不适:荆花胃康胶丸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胃肠道环境,减轻患者的胃部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提高治愈率: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能够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反复治疗的次数,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独特的药物成分和中药特点,为慢性胃炎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在应用过程中,患者还需严格遵医嘱,并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胃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胃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本论文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中医药疗法和西医药物疗法的应用,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总体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炎症指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慢性胃炎患者使用三九胃泰颗粒的疗效观察报告

慢性胃炎患者使用三九胃泰颗粒的疗效观察报告

慢性胃炎患者使用三九胃泰颗粒的疗效观察报告一、基本情况我今年40岁,患有慢性胃炎已长达5年。

在这期间,我尝试了各种药物治疗,如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抗酸剂等,但症状总是反复发作。

这让我非常痛苦,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在今年年初,我开始使用三九胃泰颗粒进行治疗,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二、治疗过程1. 用药方法:根据医生建议,我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三九胃泰颗粒,每次1袋。

2. 治疗周期:整个治疗周期为3个月。

3. 观察指标:治疗期间,我密切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包括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

同时,我还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评估胃黏膜病变的情况。

三、疗效观察1. 症状改善:在使用三九胃泰颗粒的前两周,我就明显感觉到胃痛、胃胀等症状有所缓解。

随着治疗的进行,这些症状逐渐消失,我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2. 胃镜检查结果:治疗结束后,我进行了胃镜检查。

结果显示,胃黏膜病变明显改善,炎症程度减轻,胃溃疡面积减小。

这说明三九胃泰颗粒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3. 不良反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三九胃泰颗粒的安全性较高。

通过三个月的治疗,我使用三九胃泰颗粒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 症状改善明显,胃痛、胃胀等不适感消失。

2. 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病变改善,炎症程度减轻,胃溃疡面积减小。

3. 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我认为三九胃泰颗粒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荐给其他患有此类疾病的朋友。

但需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病情和体质不同,治疗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使用三九胃泰颗粒时,还是需要遵医嘱,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一、慢性胃炎的困扰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在过去五年里,我尝试了各种药物治疗,如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抗酸剂等,但症状总是反复发作。

这让我非常痛苦,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二、遇见三九胃泰颗粒在今年年初,我听朋友推荐了三九胃泰颗粒,并开始使用它进行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势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势

二、中医药治疗
1、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CAG的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常见的证型 有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瘀血阻络型等。脾胃虚弱型宜健脾益气,常用方 剂有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肝胃不和型宜疏肝和胃,常用方剂有柴胡疏肝 散、逍遥散等;
瘀血阻络型宜活血化瘀,常用方剂有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等。
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胃镜下可 见胃黏膜皱襞粗乱、黏膜下血管透见、色泽灰暗等表现。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 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可以观察到胃黏膜上皮细胞萎缩、腺体减少或消 失等病理变化。
在治疗方面,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等。对 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还需进行抗感染治疗。然而,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 胃炎的效果并不理想,病情易反复发作。
4、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CAG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是CAG 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避免辛辣、 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推荐一些食疗方剂,如 山药粥、红枣粥等。
三、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前景
中医药治疗CAG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中医药治疗CAG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 治,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 其次,中医药治疗CAG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不会产生依赖性和不良反应;最 后,中医药治疗CAG费用相对较低,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总之,中医药在治疗CAG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然而,中医药治 疗CAG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等。未来需要 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完善中医药治疗CAG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为更多的 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的治疗近况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的治疗近况研究进展
1 一 般 治 疗
慢性 胃炎 的过程是 胃黏膜损伤与修复 的慢性过程 , 胃黏膜 保护药可阻止 胃黏膜 的损伤 因子 对 胃黏 膜的破坏 。常用 的药
物有胶体次枸橼 酸铋 , 因兼有 较强 抑制 H p 作用, 故 是 治疗慢 性 胃炎的常用药 物 。一 般 2 次, 3次/ d 。硫 糖铝 片 口服后
唑酮( 0 . 1 g , 2 次/ d ) 代替克拉霉素或 甲硝唑 的三联 疗法亦可取 得较高的根除 率。如疗 效欠 佳 , 可 以换用 另外 2种 抗生 素 如 P P I 加左氧氟沙星 ( 5 0 0 m g , 1次/ d ) 和 阿莫西林 , 或采用 P P I 和 胶体铋合用再 加 四环素 ( 1 5 0 0 m g , 2次/ d ) 和 甲硝唑 的 四联 疗
3 胃黏膜保护药
分 为多灶 萎缩 性 胃炎和 自身免疫 性 胃炎 。根 据炎症 分布 的部 位, 可再分为 胃窦 胃炎 、 胃体 胃炎和全 胃炎 。H p感染首先 发生
胃窦 胃炎 , 然后逐渐 向 胃近端 扩展 为全 胃炎 , 全 胃炎 发展 与否 及发展快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 自身 免疫 引起 的慢 性 胃炎主 要表现为 胃体 胃炎 。由 H p引起 的慢性 胃炎多 数无症 状 , 部 分 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饱胀 或疼痛 、 恶心 、 呕吐、 嗳气 、 纳差 等消化 不 良症状 。自身免疫性 胃炎患者 可伴有 贫血 。慢性 胃炎 的诊 断主要依 据患者消化不 良症状和 胃镜检查结果 , 但是 胃镜 所见 胃黏膜炎症程度与患者 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呈正 比 … 。因 慢性 胃炎易复发 , 而且与 消化性 溃疡与及 胃癌关 系密切 , 故 治 愈慢 性 胃炎 , 预 防复发是 临床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发展 中国家人群 H p感染率高 于发达 国家 , 感染 率随年 龄 增加 而上升 , 性别差 异不 大 。我 国属 于 Hp高感 染率 国家 , 估 计人 群中 H p感染率 在 4 0 %一 7 0 %。人是 目前 唯一被 确认 的 r i p传染 源。人体感染 H p后 , 机体 一般难 以将其 清除 而变成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慢性胃炎怎么办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慢性胃炎怎么办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慢性胃炎怎么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胃不舒服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发生胃炎,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饮食不当或者是其他多种原因会导致胃炎,由于患有胃炎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大众对于胃炎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探讨和了解一下胃炎的一些特征、病因以及治疗的方法。

慢性胃炎有哪些特征我们平常吃完饭有的时候会有餐后饱胀感或者是有反酸的感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出现胃痛的情况,日常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如果这些情况时常发生,并且一直没有消减的趋势,就很有可能是出现了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发展速度相较于急性胃炎的发展速度来讲,是比较缓慢的,并且对于慢性胃炎来讲,比较明显的症状都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因为日常生活中这些情况比较常见,因此可能不会特别引起病患的注意,但是如果拖延的时间比较长的话,到后期就会出现间歇性的胃痛或者是胃绞痛等严重的情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一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切勿拖延,以免延误病情的发展。

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慢性胃炎的产生,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息息相关,对于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长期饮酒,经常暴饮暴食的人来讲,患有胃炎的几率是很大的,因为具有刺激性的饮品和食物会伤害胃粘膜从而导致胃炎,因此日常的饮食习惯对胃的影响不容忽视;有些药物如果经常服用的话也可能会导致胃炎的产生;当胃受到病毒的侵害的时候,也会导致胃炎的发生,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旋杆菌对胃的感染,这种病菌对胃的伤害力不容忽视,如果身体内长时间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发生,影响身体健康;还有情况是由于外界环境而导致的,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或者天气环境过分恶劣,就很有可能导致胃功能失调,也有可能会引发胃炎;引起胃炎还有可能是由于物理因素引起的,比如身体遭受X光线的照射,就有可能会导致胃粘膜遭到破坏,从而引发胃炎;有的时候胃炎的发生还可能是由于身体的其他病症引起的,比如尿毒症就会导致身体内的各器官功能下降,就有可能引发胃炎。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状况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状况
按 ; 便潜 血 阳性 或 黑便 ; 质 暗红或 紫 暗 , 瘀点 ; 大 舌 有 脉 弦涩 。治 则 : 血化 瘀 , 气 止 痛 。方 药 : 笑 散 合丹 活 行 失 参 饮加减 [ 五灵 脂 、 黄 、 参 、 香 ( 下 ) 砂 仁 、 蒲 丹 檀 后 、 三
七粉( 冲服 ) 延胡 索 、 金 、 、 郁 枳壳 、 莪术 ] 叶 氏… 选 炒 。 用失 笑散 加 味 、 参 饮 、 络效 灵 丹 加 减 组 方 , 效显 丹 活 收
半 夏 泻 心 汤 基 本 方 加 减 治 疗 16 例 , 有 效 率 3 总 9 . %。于鹤 仙等 以 “ 71 软坚 散结 、 活血化 瘀 ” 为切 作
子、 当归 、 铃子 、 金 白芍 、 草 、 萼梅 、 甘 绿 八月 札 、 香橼皮 、
鸡 内金 ) 。⑤ 胃络 瘀 阻 证 : 胃脘 痛 有 定处 , 喜 按 或 拒 不
是 C G的主要致 病 因 子 , 其 病 因 学 和 治疗 学 带 来 了 为 新 概念 。本 病属 中医 “ 胃痛 ” “ 、 胃痞 ” 等范 畴 。 目前 治
疗 慢性 胃炎 尚无特 效 方 法 , 文 就 近年 来 中西 医 方 面 本 对 慢性 胃炎 的治疗 状 况简述 如 下 。

29 ・ 54
光 明中医 21 0 1年 l 2月 第 2 6卷 第 1 2期
C G M D cm e 2 1. o 2. 2 J MC ee b r 0 1 V l 6 1
慢 性 胃炎 中西 医结合 治疗辨证分型论治、 中成药、 针灸等中医中药治疗; 西医根除 H 、 p 抑酸、 胃黏膜、 保护 电凝电切术 等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更显著, 具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基层医院对慢性胃炎的规范性治疗现状分析与对策

基层医院对慢性胃炎的规范性治疗现状分析与对策

21 组共 2 4 ,其 用 药情 况见 表 1 A 4例
表 1 A组 用药 情 况 分 析
是行 胃镜诊断为该病的患者的治疗情况 , 其他病人的治疗情况
则 会 更 加 不规 范 。 3 2 造 成 基 层 医 院对 慢 性 胃 炎 治 疗 不 规 范 有 如 下 一 些 可 .
它系统严重病变者不在统 计分析之 列。
12 方 法 .
统 计 以下三 种 情 况 的用 药 情 况 ,A :H 组 p阳性 ,有 以 下情
况之一者, ①有家族 胃癌病史 , ②有消化不 良症状经 常规治疗 效果差,③ 胃镜下见有 胃黏膜糜烂 ,④ 中一 重度 萎缩或化生 , ⑤不典型增 生,⑥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B :H 组 p阳性 ,无上
生 掌 握 知 识 陈 旧 , 使是 经 胃镜 证 实 的 病例 也不 能实施 正 规 的 即
2 . 2B组共 3 ,其用药情况见表 2 5例
表 2 B 用药 情 况分 析 组
治疗 措施 。 ④基层医院对新知识, 新规范的普及和更新缓慢, 大 多医生对 已经 明确 并实施 的标准或规范未掌握 , 特别是对杀 H p相关知识未掌握。
炎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合慢性 胃炎的规 范治疗方案,找 出存在的问题 ,探讨解决的 办法。结果 目前基层 医院临床
普遍存在对慢性 胃炎治疗不规范的情况。结论 目前基层 医院临床对慢性 胃炎存在认 识不足 ,治疗 不规 范问题 ,需普及慢性
胃炎相 关 知 识 ,统 一 和 规 范 慢 性 胃炎 的 治 疗 ,提 高慢 性 胃炎 治疗 的 规 范 性 。
述 情况 者 :C组 : H p阴 性 者 。
2 结 果
3 1从上述分析结果显示 , . 目前基层医院对慢性 胃炎的治

慢性胃炎的现状与分析陈海玲

慢性胃炎的现状与分析陈海玲

慢性胃炎的现状与分析陈海玲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出现频率最高的诊断名词,目前在临床工作中绝大多数的医生和患者被这种诊断所困惑。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现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浅谈有关慢性胃炎的诊治现状与对策。

国内与国外相比.无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资料都比较丰富,水平亦比较高。

其特点是研究面广,也比较深。

治疗研究方面,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更为活跃,也取得了可喜的苗头。

其主要内容包括:人群胃镜普查;病因、分型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萎缩性胃炎与胃瘩的关系;治疗的研究等。

慢性胃炎的概念慢性胃炎指的是发生于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即在病理上表现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

症状诊断:临床上根据症状诊断慢性胃炎存在缺陷,但是在经过有经验的医生综合分析后避免过度检查而得出临床诊断是可行的。

不过不能较长时间治疗,要定期复查。

在目前内镜广泛使用的情况下,X 线已经不适宜作为诊断慢性胃炎的方法。

所谓“不插管的胃镜”指的是一些民营医院为招揽患者用 B 超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实际观察效果很差,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体不适,而且给患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相应手段加以制止。

胃炎的概念在医学界长期以来未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其主要分类方法有病理组织学、内镜、免疫学和射线等。

慢性胃炎具有将萎缩程度和炎症半定量并纳入预先设计好的标准从而使诊断得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分级分期优点并使不同地区的可比性得以提高。

此方案尚未成熟但分级分期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必然趋势湘信其标准会在以后逐渐得到完善。

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的优点是将炎症和萎缩程度半定量,套用设计好的标准,使诊断标准化,提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可比性。

此方案不很成熟,未被我国共识会议采用。

慢性胃炎的治疗进展及新的疗法探索

慢性胃炎的治疗进展及新的疗法探索

慢性胃炎的治疗进展及新的疗法探索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当前慢性胃炎治疗的现状以及新出现的疗法。

一、慢性胃炎的治疗现状1. 传统药物治疗传统药物治疗慢性胃炎常常采用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拮抗剂。

这些药物通过降低胃液的酸度和分泌量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如头痛、腹胀和恶心等。

2.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而四联疗法则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一种抗菌药物,如甲硝唑。

二、新的慢性胃炎治疗疗法1. 中药治疗传统中医认为,慢性胃炎是由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问题引起的。

因此,一些中草药被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如黄连、陈皮等中药。

这些中药被认为具有抗炎、抗酸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对于改善慢性胃炎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2. 食疗饮食是慢性胃炎患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低脂、低盐、低咖啡因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慢性胃炎的症状很重要。

此外,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也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3. 微生态调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慢性胃炎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

因此,调节肠道菌群成为慢性胃炎治疗的新方向。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应用被认为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减少胃炎的发生和发展。

4. 特殊疗法除了传统药物治疗和常规的治疗方法之外,一些新的疗法也开始受到研究和应用的关注。

例如,神经调节疗法(如电针和经络注射)被认为可以调整胃肠道的神经系统,缓解慢性胃炎症状。

此外,慢性胃炎的外源性干预疗法,如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

慢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慢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慢性 胃炎是指 不同病因引起 的 胃粘膜 的慢性炎症 或萎
全 阐明 , 可能与 以下 因素有关 : 1 HP产 生 多种 酶如 尿素 () 酶及其代 谢 产 物 氨、 氧化 物 酶 、 白溶 解 酶、 脂 酶 A 过 蛋 磷 等 , 粘膜有破坏作 用 ; 2 HP还分 泌细 胞毒 素 如含有 细 对 ()
1 一般 治疗
慢性 胃炎病 因较 多 , 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 , 饮食及 生活 习惯在慢性 胃炎 的发生 、 发展过程 中起重要作用 , 饮食 不节 不仅可 以诱发 胃炎 的发生 , 也可使 胃炎反复发作 , 因此 饮食 治疗非常重要 。首先改 变饮食 及生 活 习惯 , 诫 患者戒 烟 告 戒酒 ; 饮食定 时定量 , 免暴饮 暴食 , 免过 冷过 烫 、 糙 、 避 避 粗 辛辣食 物 ; 少食腌 制、 熏制 的肉类食物 ; 实行家庭分 餐制 ; 慎 用或不用损 害 胃粘膜 的药物等 ; 强有关知识宣教 , 加 保持情 绪稳定 , 消除患者顾虑 , 增强治疗信心 。
从发现 幽门螺杆 菌( ei bc r y r, P) H l oat l iH 以来 , 因学得 c eP o 病
到 了发展 , 并随着 HP研究 的不断 深入 , 电子放 大 胃镜 的临
床应用 以及 临床新药 的开发 , 慢性 胃炎 的治 疗无 论从 临 使
床上 、 还是病 理组 织学上 均得 到 了发展 。 因慢 性 胃炎易 复
胃炎的治疗 现状给予综述 , 现报告如下。
规 治疗 疗效差者 J 国内外 已有大 量临床证据已经得到证 。
实, 于 H 对 P感染 的治疗方法 有多种 , 抗生 素治疗 仍处 于重 要地位 , 应用抗生素治疗 后 , P呈现明显异常 , H 显示细胞 壁 不光 滑 , 胞质膜 与细胞 壁分 离 , 出现 断 裂和两 端变尖 , 并 核

慢性胃炎患者临床分析报告

慢性胃炎患者临床分析报告

慢性胃炎患者临床分析报告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的慢性疾病。

本文对一名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就该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1. 病史回顾该患者为一名35岁的男性,平时工作繁忙,经常不规律饮食,过度劳累。

在近几个月内,他出现了胃部不适、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并伴有胃灼热感。

症状初期温和,但患者未及时就医,导致病情逐渐加重,已持续数周。

2. 临床表现该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胃痛、胃灼热感、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

他还抱怨经常感觉饥饿,但一旦进食就会引起胃部不适。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腹部柔软,无明显压痛,胃肠蠕动音正常。

3. 实验室检查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呈浅表性糜烂,伴有充血和水肿。

胃液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呈阳性,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数值正常。

4.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鉴别诊断方面,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5. 治疗方案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建议采取以下治疗方案:首先,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应使用三联抗幽门螺杆菌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其次,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卫生。

此外,可使用抗酸药物缓解症状,如H2受体拮抗剂和铝镁混悬液。

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必要时可进行个体化调整。

综上所述,本文对一名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

通过详细的病史回顾、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方案的讨论,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仅以一例患者作为案例分析,无法代表所有慢性胃炎患者的情况,实际治疗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慢性胃炎的诊治现状与对策

慢性胃炎的诊治现状与对策
过近 2 0年 的使用 ,作 为慢性 胃炎的诊断标准 已不适宜用 于
临床 诊 断。
1 . 一般情况下, .1 4 成人 中均患有慢性 胃炎, 尤其是慢性浅表 性 胃炎( 按重庆 “ 标准” : 我们认识慢性 胃炎的过程 中, )在 可能
1 传统及 目前慢性 胃炎 的治疗情况 . 3 1 . 中医中药 : .1 3 合理 的中医药辨证论 治能缓解部分症状 , 但
忽视 了以下几点 : 能清晰地 、 ① 直观地看 到 胃炎 ; 现几 乎 ②发
所有消化道症状就诊者均有慢性 胃炎;③发现只要行 胃镜检
查就有慢性 胃炎。其实健康人群 中, 尤其是成人, 均患有慢性 胃炎 , 尤其是 慢性浅表性 胃炎。 1 . 大 多数慢 性 胃炎 患者 无临床症状 : .2 4 我们 曾对 7 6例“ 癔 球症” 患者进行 了 胃镜 检查 , 胃镜及病理证 实均有轻 、 经 中度 慢性浅表性 胃炎。 目前的教科 书 中也讲慢性 胃炎 绝大 多数是
床诊 断是 可行的。不过 不能较长 时间治疗 , 要定 期复查 。 1 . X线诊 断: 目前 内镜广泛使用 的情况下, .2 2 在 x线 已经 不 适 宜作 为诊 断慢性 胃炎 的方法。 1. “ .3 不插管 的 胃镜 ” 断: 谓“ 2 诊 所 不插 管 的胃镜” 的是 一 指
些 民营 医院为招揽 患者用 B超 检查上 消化道疾 病 的一种诊
断方法, 际观察效果 很差 , 实 不仅增加 了患者的身体 不适 , 而 且 给患者带来 了经济上 的损失 , 有关部 门应 当采取相应手 段
加 以制 止 。
1 . 根据 18 .4 2 9 2年《 慢性 胃炎重庆 会议诊断标 准》 简称 重庆 ( “ 标准” 诊断 : ) 重庆 “ 准” 标 实质上 是我 国在 内镜 起 步阶段运

慢性胃炎临床诊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慢性胃炎临床诊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治现状 , 出并分析存在的 问题 。 提
【 关键词 】 慢性 胃炎; 共识 ; 断 ; 诊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 7. 5 3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7 (08 0- 0 - 62 10 20 )5 09 3 6 0 0
Cur e t t n x s i o l m s o l i a a n ss a r a m e t o h o c g s r ntsa us a d e itng pr b e n c i c ldi g o i nd t e t n f c r n a ・ n i
c o i a t ts hr nc g sr i. i
【 e od】 Cr i g tt ; osnu; i os Tetet K yw rs h n ari Cness Da s ; r m n o c sis n g i a
中华 医学会 消 化病 学分会 20 06年 9月在 上海 召 开 期 ( 少萎 缩 和肠 化 生 ) 4期 ( 有 胃窦 和 泌 酸 黏 膜 缺 到 所 了全 国第 二次 慢性 胃炎共 识 会议 , 会议 制订 了慢 性 胃炎 标 本全 部 萎 缩 ) 。分 级 分期 的 优 点 是 将 炎 症 和 萎 缩 程 诊治的共识 意见 。本文结合该意见 , ] 针对慢性 胃炎 度半定量 , 套用设计好的标准 , 使诊断标准化 , 提高不 同 临床诊治 中欠规范之处 , 出并 分析以下 一些 临床 问 国家 和地 区 的可 比性 。此 方案 不很 成熟 , 被我 国共 识 提 未 题。 会 议采 用 。但对 慢性 胃炎 进行 分期 分级 是 一种趋 势 , 今 后 可能 有 比较完 善 的标准 。鉴 于上 述依 据 , 国第二 次 我 1 慢 性 胃炎 的分类 慢性 胃炎共 识意 见谈 到 : p感 染 是 慢 性 胃炎 的 主要 病 H 长期 以来 , 胃炎 的概念 很模 糊 , 产生 了以 内镜 、 病理 因, 萎缩性 胃体炎可由 H 感染或 自身免疫所致 l, p 4 怀 J 组织学 、 x射线 、 免疫学等为主的各种分类方法。18 疑 自身免 疫 所 致 者 应 检 测 血 清 胃泌 素 、 生 素 B 2水 93 维 1 年 Wa e r n和 M r a 发 现 幽 门螺 杆 菌 ( . y r, p , 平以及内因子抗体和壁细胞抗体等 。其实 , r as l hl H pl iH ) o 有关 胃蛋 白 明确了感染者都有慢性活动性 胃炎 , 其后在人体和动物 酶原 与萎 缩性 胃炎 甚 至 胃癌 的关 系近 年 又 成 为新 的研 实验均证 明感 染此 菌 可 以从 浅 表 性 胃炎 发 展成 萎 缩 性 究热点。胃体萎缩者血 清 胃泌素 G 7水平 显著升高 , 1 胃炎和肠 化 生 。19 90年 Mie i s wc T t t 悉 尼第 九 胃蛋 白酶原 I 胃蛋 白酶原 II i z和 yg 在 a 或 /I比值 降低 ; 胃窦萎缩 届 世界 胃肠病 学大 会 上 提 出一 种 新 的 胃炎 分 类 分 级 方 者 , 者 降低 而 后 者 正 常; 胃萎 缩 者则 两 者 均 降 前 全 法, 正式 明确 要把 病 因写 入 胃炎分 类 中 , 分 类 被 称 为 低 。 此 悉 尼系统 (ynySs m) 以 后进 行 过 一 次 修 订 , 过 Sde yt , e 经 l 年 的应 用 , 分类 被普 遍 接受 , 0余 此 已成 为 供 胃炎 世 界 2 萎 缩 的诊 断 交 流 的共 同语 言 。 19 96年新 悉尼 系 统 把 萎 缩 定 义 为 “ 体 的丧 失 ” 腺 , 慢性 胃炎 的 分级 分 期 是 由 R geM 和 G naR ug et M. 这是模 糊 而易歧 义 的定 义 , 映 了 当时肠 化生是 否属 于 反 提 出 。根据 5块 活 检 ( 尼 系统 要 求 的部 位 ) 悉 的病 理 萎缩 , 病理 学家 间有 不 同认识 。其 后 国 际上一个 病理 学 检查 , 出分期 分 级结 果 。分 级 用 来 衡 量 炎 症 程度 , 得 范 家 的 自由组 织—— 萎 缩 联 谊 会 ( t pyCu 00) Ar h lb20 进 o 围0~ 级 , 4 0级指任何一块标本的黏膜都缺少炎症细 行 了3次研讨 , 并在 2 0 年发表 了对萎缩 的新分类 , 02 胞浸 润 , 指所 有活 检标本 均 见 非 常密 集 的炎 症 细 胞 4级 1 作者 中有 8位 曾是 悉 尼 系 统 的执 笔 者 , 此 意 见 2位 故 浸润 。分 期反 映 萎 缩 ( 或 不 伴 肠 化 生 ) 伴 的范 围 , 0 从 可认为是悉尼系统的补充和发展 , 有很高权威性 。 萎缩 联 谊会 把 萎 缩 新 定 义 为 “ 缩 是 胃 固有 腺 体 萎 【 作者简介 】 房静远 (9 1)男 , 16一 , 山东人 , 主任 医师,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教 的丧失” 将萎缩 分为 三种情况 : 萎缩 、 , 无 未确 定萎缩 育部长江学者 , 从事 胃肠疾 病临床及研究工作 。 (nent f rpy 和萎 缩 , Idf i r t h ) i eoao 进而将 萎 缩分 两个类 型 :

慢性胃炎病因与治疗的最新进展

慢性胃炎病因与治疗的最新进展

慢性胃炎病因与治疗的最新进展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它可以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和痛苦。

这种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导致胃黏膜受损,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目前,关于慢性胃炎的病因与治疗方面有一些新的进展。

首先,我们来谈谈慢性胃炎的病因。

久坐不动、压力过大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是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时间久坐不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胃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胃黏膜受损。

长期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也会使胃黏膜过度紧张,引起炎症。

此外,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吃辛辣食物和过度饮酒等,也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其次,关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服用胃药来减轻炎症和缓解症状。

例如,抗酸药和抗生素等,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于胃部的愈合和修复。

然而,这些药物的常规使用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肠道菌群紊乱和药物耐药性。

近年来,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逐渐向新的方向发展。

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微生物与胃炎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上存在着一种名为Helicobacter pylori的细菌,这种细菌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

因此,针对这种细菌的治疗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目前,许多研究已经证明,通过使用抗生素和胃酸抑制药物来根除Helicobacter pylori可以显著减轻慢性胃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和症状。

除了微生物治疗,营养治疗也被认为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愈合。

一些研究表明,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鱼类等,可以减轻慢性胃炎的炎症程度。

此外,一些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的食物,如蜂蜜和大蒜等,也有助于缓解慢性胃炎的症状。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治疗方法外,改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安排饮食,定期锻炼,保持心情舒畅,这些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和康复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摘要】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者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

慢性胃炎以往分为浅表性、蒌缩性,由于肥厚性胃炎一直未得到证实,故很少采用。

1990年世界胃肠病大会上推出了胃炎新分类法,是参照内镜所见和胃粘膜活检作出的分类,因而更客观、实用。

一、病因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多,比较明显的病因有:1.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已明确慢性胃炎约90%是由HP感染引起的,有人将其称为HP相关性胃炎。

HP为革壮阴性微需氧菌,其致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HP产生多种酶,如尿素酶及其代谢产物氨、过氧化氢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对粘膜有破坏作用。

②HP分泌的细胞毒素,如含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和空泡毒素基因的菌株,可导致胃粘膜细胞的空泡样变性及坏死。

③HP抗体可造成自身免疫损伤。

2.物理因素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烈酒、浓茶、咖啡、过烫、过凉、过于粗糙的饮食,均可导致胃粘膜损伤。

3.化学因素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破坏粘膜屏障;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还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各种原因的胆汁反流均可破坏粘膜屏障。

4.免疫因素在某些萎缩性胃炎病例的血清中,可测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尤其是伴有恶性贫血的胃萎缩者,检出率相当高。

5.其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胃局部的血管和粘膜本身发生退行性变,使粘膜分泌功能及屏障功能低下,这也是老年人发生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因素。

营养不良、长期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B,也可引起胃粘膜炎症。

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糖尿病、甲状腺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有萎缩性胃炎者亦较多见。

二、诊断1.临床表现(1)症状: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有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较重。

其次是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泛酸。

胆汁反流性胃炎常有明显而持久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尤以进餐后为甚,可伴恶心和呕吐。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持续被炎症侵蚀、修复及再被损伤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可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现代医学领域,对慢性胃炎的病因和治疗进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本文将结合慢性胃炎的病因和治疗角度,针对近期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慢性胃炎的病因1. 药物因素目前,常见的诱发慢性胃炎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皮质类固醇、阿司匹林及其他抗凝血剂等,这些药物长期使用不当或超量使用会对胃黏膜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2. 生活习惯因素有些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欠规律、吃得过于油腻、夜宵频繁等,都会导致胃黏膜长期处于受损状态,从而促进慢性胃炎的发生。

此外,长期应激、抽烟和饮酒也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高危因素。

3. 感染因素除了药物和生活习惯因素,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该病原菌会刺激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黏膜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引起胃黏膜的炎症。

4. 醛固酮水平异常最近的研究证明,血清醛固酮水平异常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关。

在一些慢性胃炎患者的检测结果中,血清醛固酮水平显著升高,而该参数与胃黏膜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二、慢性胃炎的治疗新进展1. 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已成为慢性胃炎治疗的新趋势,包括改变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对症用药等,高效地缓解患者的胃痛和不适感。

2. 滋养胃黏膜胃黏膜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能力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滋养胃黏膜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流行的滋养胃黏膜方法包括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中,含有γ-谷氨酰胜肽的药物已逐渐成为滋养胃黏膜的首选药物。

3. 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通常采用三合一抗幽门螺杆菌疗法进行治疗,其口服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以及胃泰松等药物。

该疗法已经成为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法。

4. 醛固酮水平调节由于醛固酮水平异常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够调节醛固酮水平,可能成为治疗慢性胃炎的新方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242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吴焱(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0 引言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80%以上的成年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1]。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进一步上升。

若治疗不积极,浅表性胃炎会发展至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等。

目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手段多种多样,但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更多是以应用胃酸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等对症治疗为主,但往往效果有限,且复发率高。

针对于发病机制进行有效的治疗方案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及循证医学来进一步探索。

目前已经公认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子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自身免疫因素、各种理化损伤因子等[2-4]。

现笔者对近年来针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病机制进行治疗的研究做一综述。

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于1982年由沃伦和马歇尔率先发现,世界上已有近一半的人口被该细菌感染,几乎所有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均可发展成慢性胃炎[5]。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直接侵犯宿主胃的黏膜细胞,产生多种细菌毒素、酶类、代谢产物损伤胃黏膜,破坏胃肠激素分泌平衡,舒张幽门括约肌,产生免疫球蛋白E 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等方面损伤胃黏膜[6-7]。

由此可见清除幽门螺杆菌对于治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显得尤为必要。

过去更多是使用标准三联方案进行治疗,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标准三联方案的根除率在逐渐下降。

慢性胃炎的诊治现状与对策

慢性胃炎的诊治现状与对策

慢性胃炎的诊治现状与对策
李建生
【期刊名称】《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年(卷),期】2007(004)021
【摘要】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出现频率最高的诊断名词,但也是误导性最强、危害最大的问题。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绝大多数的医生和几乎全部的病人被这种“循证医学”证据所左右,大多学者虽然有所困惑、感悟,但在目前现实情况下,表现的很无奈而又很无力。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在实际的工作中,以高度为病人及社会负责的精神,基于基本理论、运用自然观和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此问题,提出了一些有见解的观点。

我在学习中认为专家所讲所做很有见地,故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谈谈有关慢性胃炎的诊治现状与对策。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李建生
【作者单位】太原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山西,太原,0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3
【相关文献】
1.慢性胃炎的诊治现状与对策
2.慢性胃炎的诊治现状与对策
3.补中益气汤对脾胃虚弱型胃痞(慢性胃炎)诊治疗效观察
4.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的诊治研究
5.葛琳仪诊治慢性胃炎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7 -09 -24 作者简介 :张彦 (1972 -), 男 , 河北易县人 , 主治医师 .
— 48 —
全阐明 , 可能与以 下因 素有 关 :(1)HP产 生多 种酶 如尿 素 酶及其代谢 产 物 氨 、过 氧 化物 酶 、蛋 白 溶解 酶 、磷 脂 酶 A 等 , 对粘膜有破坏 作用 ;(2)HP还分 泌细 胞毒 素如 含有 细 胞毒素相关基因 (CagA)和 空泡 毒 素基 因 (VacA)的 菌株 , 可导致胃粘膜细胞的空泡样变 性及坏死 ;(3)HP抗体可 造 成自身免疫损伤 [ 1] 。对于 HP感染 所致慢性 胃炎重点在 于 根除 HP。 早有研 究表 明 , 根除 HP后 , 患 者的 胃粘 膜炎 症 可得到明显改善 [ 5] 。但并不 是所有 HP阳性 慢性胃炎患 者 都要根除 HP, 要严格 掌握 其适 应症 , 根 除 HP治疗 适用 于 以下 HP相关性胃炎患者 :(1)有明显异常 (指胃 粘膜糜烂 、 中 ~ 中度肠化 、不典 型增生 )的 慢性 胃炎患 者 ;(2)有胃 癌 家族史 者 ;(3)伴有十二指肠 炎者 ;(4)消化不 良症状经 常 规治疗疗效差者 [ 2] 。国内外 已有大量临床证据已经得到证 实 , 对于 HP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多种 , 抗 生素治 疗仍处于 重 要地位 , 应用抗生素治疗后 , HP呈现明显异常 , 显示细 胞壁 不光滑 , 胞质膜与细胞 壁分离 , 并 出现断 裂和 两端 变尖 , 核 区消失和核糖体轮廓不 清等变 化 [ 6] 。 故临床 上应用 抗 HP 药物有明显疗效 , 能很 好地达 到减轻 临床症 状和 胃粘膜 修 复的目的 。 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已证实任何单一药物 都不 能将 HP根除 , 需要两种以上药物 , 应根 据 2003年 关于 《幽 门螺杆 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 见 》所推荐 的治疗 方案进行 治 疗 :第一 , 一线方案 :(1)标准 剂量 质子 泵抑 制剂 (PPI)/枸 橼酸铋雷尼替丁 (RBC)+两 种抗 生素 :①PPI/RBC+阿 莫 西林 1.0g+克拉老素 0.5g, 均每日 2 次 , 1周 。 ②PPI/RBC +甲硝唑 0.4g+克拉老素 0.5g, 均每日 2次 , 1周 。 ③ PPI/ RBC+阿莫西林 1.0g+甲硝唑 0.5g/呋喃唑酮 0.1g, 每日 2 次 , 1周 。(2)标准剂量铋剂 (B)+两种抗生素 :①铋剂 +克 拉老素 0.25g+甲硝 唑 0.4g/呋喃唑酮 0.1g, 均每 日 2次 , 2 周 。 ②铋剂 +甲硝唑 0.4g+阿 莫西林 1.0g, 均每日 2 次 , 2 周 。 ③铋剂 +四环 素 0.75g+甲硝 唑 0.4g, 均每日 2次 , 2 周 。第 二 , 二线方案 :(1)PPI+铋 剂 +甲 硝唑 0.4g+四 环 素 0.75g, 每日 2次 , 7 ~ 10d。 (2)PPI+铋 剂 +呋 喃 唑 酮 0.1g+四环素 0.75g, 每 日 2 次 , 7 ~ 10d。 一线 中的 PPI可 用 H2 -受体拮抗剂 (H2 -RA)但 根除率 可能 会有 所降低 。 推荐的标准剂量 :PPI:包括奥美拉唑 20mg、兰索拉唑 30mg、 泮托拉唑 40mg、雷贝拉唑 10mg和埃索美拉唑 20mg。 RBC: 350mg或 400mg。 铋 剂 :包括枸 橼酸铋钾 220mg或 240mg、 果胶铋 240mg[ 7] 。 只有联合应用才能达到比 较理想的 根除
4 抑制胆汁反流和促胃动力药物治疗
胆汁反流作为慢 性胃炎的 另一 个致病 因素 , 有 研究发 现 , 胆汁可致非特异性组织损害 , 其内的 胆汁酸可破坏胃粘 膜中的磷脂和胆固醇 , 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 , 导致胆汁反流 性胃炎 [ 11] 。 也有动物实 验证 实胆汁 反流 有明 显的致 癌作 用 [ 12] 。胆 汁反流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 任何 原因导致胃 肠动力紊乱和解剖结 构异常的因素均可引起病理性十二指
第 24卷 第 4期 2007年 12月
·综 述 ·
河北职工医 学院学报
JournalofHebeiMedicalCollegeforContinuingEducation
Vol.24.No.4 Dec.20 07
慢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张 彦 张金卓 郝英霞 杨 颖
(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 保定 071000)
肠胃反流 [ 13] 。 因此抑制胆汁反流及 改善胃 、肠动力用 于治
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具有 重要 意义 。 常用 药物 有 :(1)中 和
胆汁药物 :消胆胺 (降 胆敏 ), 可 在肠 道与 胆汁 酸形 成鳌 合
物 , 随粪便排除 , 其排反流到胃内的胆盐 , 防止胆汁酸破坏胃粘膜屏 障 , 常 用剂
2
子及其受体表达 , 降低趋化因子产 生 、抑 制 HP粘 附及清除 氧自由基 , 从而发挥 胃粘 膜保 护作 用 , 对根 除 HP感染 、治 疗胃炎 及 预 防 溃 疡 病 复 发 具 有 重 要 价 值 [ 10] , 常 用 剂 量 0.1g, 每日 3 次 。 其它 胃粘膜 保护剂如 麦滋林 -S、米索前 列醇等在临床上应用 也较广泛 。
4期
张 彦等 :慢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20 07
率 (90%), 一旦根除 , 再感 染率约 1%。 根 除 HP时 必须面 临以下两个问题 :(1)随着 抗生 素的 广泛 应用 , HP的 耐药 菌株在不断增加 , 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 甲硝唑的耐药 菌株在某些地区已高 达 80%, 克拉 霉素的 耐药菌 株也被发 现 , 但目前小于 10%[ 8] 。 其它 药物 如四 环素 、阿 莫西 林等 耐药也有相关报道 。 因此开发 新一代的 抗 HP药 物是我们 临床需要解决 的问 题 。 (2)HP根除 后复 发问 题 , HP根除 后第一年 复发率为 1.2% ~ 8.8%, 其 中 6个月内 的复发率 为最高 , 可占第一年复发率 的 84%。 第一 年以后 的复发率 下降 , 大部分在 1% ~ 3%的水 平 [ 9] 。 因此 为了减 少 HP耐 药菌株的产生及根除后复发问 题 , 应选择高效的根 除方案 , 如有条件者治疗前 先作药 物敏感试 验 , 选用敏 感有 效的抗 生素 。 除药物治疗 外 , 近几 年来 随着 HP疫 苗动 物实 验研 究的有效性 , 为预防及治疗 HP感染带 来了前 景 , 但应用于 人类尚需时日 , 传统概念接种疫苗只是用作预防手 段 , 现在 的治疗性免疫接种概 念已经出现 。 相信 在不久 的将来 , HP 疫苗将有选择地应用于人群的 预防和临床治疗 。 近来已有 报道 , 在动物实验中利用 基因突 变技术 可以诱 导出 免疫系 统的治疗反应 , 使自身的 免疫系 统消 灭已感 染的 HP, 这方 面的研究前景令人鼓 舞 。
中国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6692(2007)04 -0048 -03
慢性胃炎是指不 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 缩 , 是 消 化 科 常 见 疾 病 , 约 占 接 受 胃 镜 检 查 的 80% ~ 90%[ 1] 。 根据 《 2000年全 国慢 性胃 炎研讨 会共 识意见 》将 慢性胃炎分为慢性 浅表性 胃炎 、慢性萎 缩性胃 炎和 特殊类 型胃炎 [ 2] ,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占 80%以上 。 慢 性胃炎病 因复杂 , 与生物因素 、理化因 素及免 疫因 素等密 切相 关 , 自 从发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以来 , 病因学得 到了发展 , 并随着 HP研究的不断深入 , 电 子放大 胃镜的临 床应用以及临床新 药的开 发 , 使 慢性胃 炎的治 疗无 论从临 床上 、还是病理组织学 上均得 到了发 展 。 因慢 性胃 炎易复 发并且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密 切相关 , 故治愈慢性 胃炎 、预 防复发 , 已是临床迫切 需要解 决的课 题 。 本文 就目 前慢性 胃炎的治疗现状给予 综述 , 现报告如下 。
量 3 ~ 4g, 每日 3 ~ 4次 。 熊去氧胆 酸 (UDCA):具有 良好的
利胆作用 , 可松弛胆道 括约肌 而发 挥排泄 胆汁 的作 用 。 常
用量为 0.1, 每日 3次 。 铝碳酸镁是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碳 酸盐和水的化合物 , 具有独特网络状结构的大分 子物质 , 可
加强胃内碳 酸氢盐 “储池 ”, 缓冲胃 酸至 pH值 3 -5之间 , 既可中和胃酸 , 又可在酸性环境下选择性结合胃 内胆汁酸 ,
2 根除 HP治疗
自从 1983年 Warren和 Masball首次 从胃 黏 膜中 分离 出 HP以来 , 国内外 越 来越 多 的实 验和 临 床研 究证 实 , HP 是引起慢性胃炎的 主要致 病因素 , 慢性 胃炎患 者胃 粘膜活 检检出 率 达 60% ~ 80%, 慢 性 活 动 性 胃 炎 检 出 率 几 近 100% [ 3] 。 如 HP长期生存在胃粘膜中 , 可 导致胃 粘膜固有 腺体萎缩 , 逐渐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 HP不但与慢性胃 炎有关 , 而且还与胃腺癌 、胃粘膜淋巴组 织相关性淋巴瘤的 发病密切相关 [ 4] 。 故 1994 年世界 卫生 组织国 际癌 症研究 机构已将 HP列入第一 类致 癌原 。 因 此根除 HP治 疗慢性 胃炎 , 预防胃癌已 迫在 眉睫 。 目 前 HP的致 病机 理尚 未完
3 胃粘膜保护剂
众周所知 , 人体胃粘膜长期处于各种内 、外源性攻击因 子的刺激损伤之中 , 在正常情况下 , 胃粘 膜具有完善的自我 保护能力 , 能够 快速 修复 损伤 , 阻 止 有害 因子 进 入粘 膜细 胞 。 只有当损害因子 超过胃粘 膜自 身修复 能力 时 , 才使胃 粘膜发生损害 , 导致炎症发生 。 因此应用胃粘膜保 护剂 , 阻 断损伤因素的侵袭能 力具有重要 意义 。 (1)胶体 次枸橼酸 铋是常用的胃粘膜保护剂 , 不但可刺激粘液分泌 , 增加胃粘 膜屏障的作用 , 同时可刺 激内源 性前列 腺素和 表皮 生长因 子的产生 , 提高上皮细胞 的再 生能力 , 用 法为 每次 2 粒 , 每 日 3次 , 餐前 30分钟服用 。 (2)思密达含天然硅铝酸盐 , 具 有吸附毒素 , 抗蛋白酶活 性 , 加强胃 粘膜 屏障 , 促进 上皮细 胞再生等作 用 。 常用量 3g, 每日 3 次 。 (3)硫糖 铝在 酸性 胃液中凝聚成糊状物 , 附于胃粘膜表面上形成一层 保护膜 , 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 胆汁酸对胃 粘膜的 侵蚀 。 用 量 1g, 每 日 3次 。 (4)膜固 思 达 (瑞 巴 匹特 )作 为一 种 新型 膜 保护 剂 , 通过增加胃粘膜前列 腺素 E 的 合成 、促进 表皮 生长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