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2018新教材)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2018新教材)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2018新教材)

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俨.然(yǎn)溯.洄(shù)器皿.(mǐn)豁.然开朗(huò)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B.心乐.之(乐:以……为乐)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B.其岸/势犬牙差互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6.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6分)(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5套(2018新版教材)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5套(2018新版教材)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2018年审定新教材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30分)1.选出下面加粗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ǎn)蒹葭(jiān)太守诣(yì)是青糁之(sǎn)B.垂髫(tiáo)篆章(zhuàn)罔然(wǎng)在水之湄(meí)C.佁然(yǐ)翕忽(xì)水中沚(zhǐ)幽邃(suì)D.悄怆(chuàng)为堪(kān)为坻(chí)俟(sì)2.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参差/参加悄悄/悄怆幽邃豁然开朗/豁口B.歧路/岐黄朔风/溯洄从之严格/屋舍俨然C.差别/参差了解/勾画了了奇偶/八分有奇D.叹惋/饭碗坦白/袒胸露乳渗透/石青糁之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无论魏晋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5.根据课文填空或理解性默写。

(10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树翠蔓,,。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男子对姑娘思念,追求不到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

6.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部编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欲穷.其林(尽)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B.水尤.清冽(格外)假尔..远逝(忽然)C.佛印绝类.弥勒(像)曾.不盈寸(竟然)D.悠.哉悠哉(悠闲的样子)欣然规.往(打算,计划)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便扶向.路寻向.所志B.不足为.外人道也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D.其两膝相比.者天涯若比.邻3.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溯迎而.上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崔氏二小生..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潭中鱼/可百许头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动的情态C.《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D.《核舟记》中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7.根据要求填空。

(7分)(1)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子衿》)(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真情的情感。

2018-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18-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18-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俨.然(y ǎn ) 阡陌..(qi ān m ò) 垂髫.(ti áo ) 间隔..(ji àn ɡé) 清洌.(li è) 俶.尔(ch ù) 翕.忽(x ī) 悄怆.(ch àn ɡ) 轩敞..(xu ān ) 箬.篷(ru ò) 篆.章(zu àn) 娇.首(ji ǎo ) 窈窕..(y ǎo ti ǎo) 好逑.(qi ú) 参差..(c ēn c ī) 溯.迴.(sh ù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缘.溪行(沿着,顺着)B .日光下澈.(清澈) C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D .如有所语.(说话)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B.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D.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测试卷(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子衿》)②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④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⑤,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⑥驿外断桥边,。

(陆游《卜算子·咏梅》)⑦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⑧,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2)默写《关雎》前四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初秋的雨丝有些凉意,洒在水面上,有几尾小鱼趁着涟漪四散而逃,仿佛嫌我们的脚步惊扰了它们安谧的好梦。

①没有车马风尘的痕迹和步履匆匆的疲惫,水灵灵的镇子洗去了俗世里的烦恼和劳碌。

与一盘盘油光锃亮的万三蹄膀相比,周庄的素朴清雅能让j旅的游客身心安宁。

沈厅、张厅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居住环境,【A】着主人殷实、考究、富足的家业,【B】出当年商贾大家的历史人文风情。

狭长的青石板路真可谓一步景,②任凭心灵与时光碰触,一边慢步一边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涟漪.( ) 锃.( )亮 jī( )旅(2)将画线句①改写成两个句子。

(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2分)(3)根据句子意思,将“显现”“透露”分别填入A、B两处横线上。

(2分)(4)画线句②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1)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做事要,礼仪要得体。

(2分)(2)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 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阡陌.(mò)窈窕.(tiáo)水中坻.(chí)卷.石底以出(juǎn)B.篆.章(zhuàn)叹惋.(wǎn)诣.太守(yì)犬牙差.互(cì) C.平旷.(kuàng)俨.然(yǎn)水中沚.(zhǐ)石青糁.之(sǎn) D.好逑.(qiú)语.云(yù)诎.右臂(qū)悄怆幽邃.(sù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2分)A.修狭轩敞翕忽蒙洛摇缀B.俶尔矫首寤寐勾画寥寥C.萋萋箬篷清洌无人问津D.缤纷舟楫溯洄豁然开朗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0分)(1)寻.病终 ( ) (2)处处志.之 ( )(3)及.郡下 ( ) (4)缘.溪行 ( )(5)后遂无问津.者 ( ) (6)渔人甚异.之 ( )(7)以.其境过清 ( ) (8)心乐.之 ( )(9)凄.神寒骨 ( ) (10)鱼可.百许头( )(11)隶.而从者( ) (12)佛印绝类.弥勒( )(13)桃核修.狭者( ) (14)其两膝相比.者( )(15)其船背稍夷.( ) (16)尝贻.余核舟一( )(17)罔不因.势象形( ) (18)白露未晞.( )(19)在水之涘.( ) (20)君子好逑.(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7分)(1)全石以为..底( )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 ) 能以.径寸之木( )(2)为.宫室、器皿、人物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启窗而.观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4)左臂挂念珠倚之.( )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 ) 送孟浩然之.广陵( )5.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

(8分)(1)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2)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6.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盖简桃核修狭..,鸡犬相闻..者为之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魏晋..D.乃不知有汉,无论7.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A.初极狭,才通.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欲.穷其林欲.与天公试比高C.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D.渔人甚异.之或异.二者之为8.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9.下列诗句中,与《蒹葭》的意境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2分)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俨.然(yǎn)豁.然(huò)诣.太守(yì)黄发垂髫B、清冽.(liè)佁.然(yǐ)寂寥.(liáo)悄怆幽隧C、器皿.(mǐn)箬.篷(ruò)多髯.(rǎn)水落石出D、雎.鸠(jū)窈窕.(tiǎo)寤.寐(wù)辗转反侧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剩下的复习时间指日可待....。

B、许多腐败分子在落入法网后才痛心疾首....地诉说深刻的教训,充当启迪世人的反面教材。

C、马年春晚出现不少新面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D、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酱的味道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主妇合格与否的标准。

B、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不仅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更加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C、通过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使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D、自然馈赠给我们人类的珍贵食材松茸从香格里拉出发大约24小时左右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田园生活是陶渊明写作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其中,《桃花源记》是他隐居之前写的一篇表明心志的文章。

B、《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C、《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文中提到王叔远构思精巧、雕刻精致,核舟令人叹为观止。

D、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版)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版)
(二)《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 咸:都D.欣然规往 规:计划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其岸势/犬牙差互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寻病终(不久)
B.往来翕忽(轻快敏捷) 斗折蛇行(折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28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分)A、不自量力荒凉箫瑟前扑后继沾沾自喜B、喜形于色苍皇逃窜胸有成竹狼藉班班C、相形见拙难以致信鼠目寸光美味佳肴D、精巧绝伦莫衷一是高深莫测沧海桑田3、选词填空(8分)、在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地歌唱着……A.温暖;高兴B.和煦;欢娱C.灿烂;愉快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但我总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B.道听途说C.一知半解.无论是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A.深不可测B.神秘莫测C.高深莫测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

A.前赴后继B.跋山涉水C.前仆后继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雎鸠.(jiū)俨.然(yǎn)篆.章(zhuàn) 翕.忽(xī)B.悄怆.(chuàng)垂髫.(tiáo) 壬戌.(xū)寤寐.(mèi)C.二黍.(shǔ)俶.尔(shū) 蒹葭.(jiā) 邑.人(yì)D.清冽.(liè)罔.不(wǎng) 阡陌.(mò) 寂寥.(liáo)【点拨】C项“俶”应读ch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A.诎右臂支船 B.便要还家C.近岸,卷石底以出 D.左手倚一衡木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D )(2分)A.未果.,寻病终 B.其岸势犬牙..差互C.凄神寒.骨 D.东坡右手执.卷端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乃记之而去.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5.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如鸣珮环,心乐.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不可久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尝贻余.核舟一D.其中往来..翕忽..种作往来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A.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B.其.岸势犬牙差互则题名其.上C.忘路之.远近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乃记之而.去7.古诗文默写。

(8分)(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2)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3)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子衿》)(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综合性学习。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语文版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语文版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怄.气(òu)窥.望(guī)聒.噪(guō)怨怅.(chàng)B。

麾.军(huī) 鸡肋.(lèi)趱.行(zǎn)谮.害(zèn)C。

拙.病(zhuō)作揖.(qǐ)名讳.(huì) 桑梓.(zī)D.害臊.(sào) 憔.悴(jiāo) 胡诌.(zhōu) 啐.吐(cuì)2.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2分)A。

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自暴自弃....,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B。

和几位同学去唱歌,我提议唱校歌以纪念校园生活,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都表示全忘了。

C。

生活窘迫的沈复,自芸娘殁后常到城郊探望爱妻墓,每次都哭得不省人事....,日落山头后才踉跄而回。

D.每逢领导训话,他都唯唯连声....。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

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解析:A、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B、语序不当,“大量"放在“优秀的"之前;D、主谓搭配不当,改为“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扩大了校园环境改造的规模。

”)4。

(2017·滨州)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2分)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宗教家等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精品】最新2018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精品】最新2018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精品】最新2018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三单元检测卷姓名分数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豁.然开朗(huî) 怡.然(yí)邑.人(yì)缤.纷(bīn)B.俶.尔(shū)翕.忽(xī)参差.(cī)佁.然(yí)C.卷.端(juàn)壬.戌(rén)若啸.(xiào)糁.之(sǎn)D.寤.寐(wù)溯.洄(sù)为坻.(chí)荇.菜(xìnɡ)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

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似与/游者/相乐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B.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C.《核舟记》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先整体后局部。

D.《关雎》是《诗经》的第二首,选自《诗经·周南》。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无论魏晋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6.古诗文默写。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新人教版)全面版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新人教版)全面版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2018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试卷: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18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试卷: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腻.烦(nì)叱.退(chì)星宿.(iù)面面厮觑.(qù)B.桑梓.(ǐ) 穿凿.(uó) 谮.害(èn) 不省.人事(ǐng)C.勾.当(ɡōu) 尴.尬(ɡān) 腆.着(tiǎn) 前倨.后恭(jù)D.庖官(páo) 带挈.(ié) 簪缨.(yīnɡ) 起承转.合(huǎ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簇拥嘟嘟哝哝持才放旷戴头识脸B.橄榄尖嘴喉腮搬弄是非以词害意C.营账挖心搜胆精血诚聚忙忙碌碌D.褒贬狗血喷头喏喏连声自暴自弃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妈妈知道杨杨又偷偷逃学出去玩,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B.恭贺你乔迁之喜,谨具贺仪....两千元,祝事业步步茂,生活节节高。

C.爷爷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有时到菜市场买菜,有时到河边钓鱼,有时走到公园下下象棋,过着茶饭无心....的生活。

D.胡屠户骂范进时,范进都是唯唯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科学家奋战在宇宙航天的第一线,他们的动人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目中迅速传播。

B.在阅读文学名著和古代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教室里的读书声在朦胧的晨光之中响起,听起非常悦耳,非常惊悚。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再不写作业就不及了!”妈妈着急地说:“明天一定要早起呢。

”B.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C.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D.师长如巍巍高山,令人景仰,如涓涓春水,令人神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俨.然(yǎn)溯.洄(shù)器皿.(mǐn)豁.然开朗(huò)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B.心乐.之(乐:以……为乐)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B.其岸/势犬牙差互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6.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6分)(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5分)(1)《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________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2分)(2)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请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说说在这封信中,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7分)央视举办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活动圆满结束,这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热议,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活动一】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

下面月亮组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4分) 诗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二: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戴叔伦《关山月》诗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光明中学开展了中学生课内古诗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活动,从以下的问卷调查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3分)A.你积累古诗词的原因是什么?答:为了应付考试。

B.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答:会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

C.你是否经常摘抄主动积累古诗词名句?答:在老师提醒下积累。

D.在解答古诗词赏析过程中你遇到怎样的困难?答:理解题意。

E.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积累诵读古诗词?答:老师要求。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2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4)悄怆幽邃.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游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2.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2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谢而从之。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康与之《昨梦录》)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2)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3)麻枲之属.____________(4)迫.暮____________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公欲来,能相容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中的“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最终是离开了。

那么乙文中的“杨氏”是否要定居穴中?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两篇选文所描绘的社会在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