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篇: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
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
过境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越第三国的国境。
复出口贸易:也称再出口贸易,指一国商人把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买进后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国外的商品贸易活动。
二、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人力资本:指投入在劳动力智力开发、技术培训及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资本,可将其看作是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
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生产成本下降而产生的报酬递增。
外部经济:指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
租: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
战略性产业:承担巨大风险,须大规模生产获得规模经济,并能产生外部经济的高技术产业,以及对本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产业。
三、国际贸易措施关税:一国海关在进出口商品经过关境时,向本国进出口商强制征收的一种税收。
普惠制: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其征收关税的依据,包括两部分,一是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二是关税税率表。
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指一国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
倾销:指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的行为完税价格:指经海关审定的作为征收关税依据的货物价格,货物按此价格照章完税。
名义保护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进口货物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之比。
国贸原理知识点总结
国贸原理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为了满足自身需求,通过买卖货物和服务来进行交换的一种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具有深远影响。
国际贸易原理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国际贸易原理对于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
其核心思想是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货物,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进行交换,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分配是不平衡的,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自身对其他产品的需求。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通过专业化生产来实现效率最大化,从而带来国际贸易的互惠互利。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
其核心思想是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货物,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进行交换,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分配是不平衡的,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自身对其他产品的需求。
绝对优势理论的核心是通过专业化生产来实现效率最大化,从而带来国际贸易的互惠互利。
三、互补优势理论互补优势理论是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互补优势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互补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进行交换,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互补优势理论强调,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应该通过专业化生产来实现效率最大化,从而带来国际贸易的互惠互利。
四、绝对成本优势理论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
其核心思想是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货物,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进行交换,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的生产成本和资源分配是不平衡的,因此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自身对其他产品的需求。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它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的原理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国际要素流动理论和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另一国效率高,它也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这样,各国就能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他认为,如果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即使其他商品的生产上不如另一国效率高,它也应该专门生产拥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这样,各国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国际要素流动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等)流动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则是指国际贸易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往往会经历一个周期。
一开始,产品由开发国生产并销售到其他国家;随着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生产厂商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其他国家;最后,产品可能会再回到开发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
总的来说,国际贸易原理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通过比较优势、绝对优势、要素流动和产品周期等原理的作用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这些原理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各国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总结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总结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国际贸易的窗口。
通过学习该课程,我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理、发展趋势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旨在对国际贸易概论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并对课程的学习体会和对未来的展望进行探讨。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内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流活动。
其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资本贸易。
2. 国际贸易的原理:国际贸易的实质是基于比较优势和互利互惠的原则而进行的。
比较优势理论、互补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原理的重要基础。
3. 国际贸易的基本过程和方式:国际贸易的过程主要包括贸易商的组织、国际商品流通、结算方式等。
贸易方式则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等。
二、国际贸易的组织与规则1.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国际贸易的组织体系,在国际贸易的规范、协调和争端解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自由贸易区、关税联盟和共同市场:这些是国际贸易组织和规则的不同形式。
自由贸易区强调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关税联盟进一步实现关税一体化;共同市场则更深度的整合经济领域。
三、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与政策1. 影响因素: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2. 政策工具: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调节和控制国际贸易活动。
四、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 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将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层次的特点,电子商务、跨境投资等将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动力。
2. 挑战与应对: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贸易摩擦和相关争端解决等。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维护良好的国际贸易秩序。
五、学习体会和展望通过学习国际贸易概论,我对国际贸易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换活动。
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各国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全球化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务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际贸易的原理1. 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由英国经济学家戴维·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根据这一原理,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成本,那么它就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可以让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专门从事某种商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商品,这样就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互补优势原理互补优势原理是比较优势原理的补充和发展。
互补优势是指两个国家在不同商品上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
两个国家之间的互补优势可以通过扩大国际贸易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互利共赢。
3. 国际贸易中的成本和效益国际贸易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拓宽市场,增加销售额,提高经济福利水平。
国际贸易能够实现企业和国家之间的互补优势和合作,使各方共享经济增长的红利。
二、国际贸易的实务1.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国家为了调节和促进国际贸易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
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救济政策等。
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2. 贸易方式和方式贸易方式包括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贸易方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可以通过直接贸易、代理贸易、合资企业、对外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
3. 贸易往来贸易往来是国际贸易的具体实践和实施过程。
它包括贸易产品的选择、进出口手续的办理、贸易合同的签订、贸易资金的支付和结算、物流运输等环节。
顺利的贸易往来能够保证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交易双方的利益实现。
4. 国际贸易规则和机制国际贸易规则和机制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原理是国际贸易活动的基础,它涵盖了贸易的原则、规则、机制和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的原理,从全球经济一体化、比较优势、绝对优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国际贸易原理的重要体现之一。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也越来越便捷。
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仅加速了国际贸易的速度和规模,还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资源配置和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其次,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原理的核心概念之一。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指的是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效率相对较高,相对于其他商品或服务而言有较低的机会成本。
比较优势意味着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应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自身相对优势的商品或服务,而进口其他国家自身相对劣势的商品或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绝对优势是另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原理。
绝对优势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某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生产一种特定商品方面拥有的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绝对优势时,应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该商品,同时进口其他商品,以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实现经济的最大化。
此外,国际收支平衡也是国际贸易原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平衡状态。
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就会产生顺差;如果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则会产生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是维持国家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贸易原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调整贸易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国内竞争力等手段,国家可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指的是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行为。
这些原理包括比较优势、专业化、贸易壁垒和贸易自由化等。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原理之一。
它指的是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或更高的生产效率。
通过比较优势,各国可以专注于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专业化是国际贸易中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它表明各国可以根据其比较优势进行相关产业的专门化。
通过专业化,不同国家可以在特定产业中形成竞争优势,提高整体效率,并实现更大程度的经济增长。
然而,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逆向原理。
贸易壁垒是指用来限制或阻碍商品和服务跨国交易的政策、规定或措施。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贸易壁垒的存在会提高贸易的成本,限制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效益。
为了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繁荣,国际社会提倡贸易自由化的原则。
贸易自由化的核心是降低或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各国间的自由贸易。
通过贸易自由化,各国可以实现资源和优势的最优配置,促进国际分工和经济合作,提高整体经济福利。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原理包括比较优势、专业化、贸易壁垒和
贸易自由化等。
这些原理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
国际贸易原理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发展中国家的类型及对外贸 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进口替代(2)出口导向(3)初级 产品出口 3、普遍优惠制。
第十二章:9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 第十二章: 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
主要内容: 1、世界格局的转变。 2、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1)美日 (2)美 欧 (3)欧日 3、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 4、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 5、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
第一章: 第一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 对外贸易是一国的对外商品交 换,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就是交换和 生产的辨证关系。 生产的辨证关系。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 社会分工 2. 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必备的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必备的条件。 3.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4.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5.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及动机学说。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及动机学说。
第二章: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 学习目的: 掌握理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 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 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国际分工 . 2.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国际分工的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国际分工的 两重性。 两重性。 3.国际分工的深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的深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4. 绝对成本论。 . 绝对成本论。 5.比较成本论。 .比较成本论。 6.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
7、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 8、对里昂惕夫的解释。 、对里昂惕夫的解释。 9、需求相似理论。 、需求相似理论。 1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1、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12、注释:贸易差额。 、注释:贸易差额。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原理作为研究国际贸易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的产生源于各国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和比较优势。
不同国家在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例如,有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有的国家则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这种差异使得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和服务时的效率不同,从而产生了贸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原理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简单来说,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两国之间仍然可以通过贸易获益。
假设 A 国在生产汽车和服装上都比 B 国更高效,但在生产汽车上的优势更大。
那么 A 国专注于生产汽车,B 国专注于生产服装,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
要素禀赋理论进一步解释了国际贸易的模式。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资本丰富的国家则倾向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技术进步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技术的出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新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改变国际贸易的格局。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境电商迅速崛起,大大降低了贸易的成本和门槛,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贸易政策也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关税、配额、补贴等政策来干预贸易。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款,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保护国内产业。
配额则是对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
补贴是政府给予国内生产者的资金支持,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过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往往会引发贸易争端,对各国经济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它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各国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之间的经济繁荣和互利合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贸易平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贸易的收益和挑战以及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和互利合作。
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指出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比其他国家更低的机会成本。
通过比较优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资源和技能选择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互利交换。
互利合作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各国在贸易中通过互相提供商品和服务,满足彼此的需求。
互利合作不仅可以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培养竞争优势。
第二部分:国际贸易的收益和挑战国际贸易带来了许多收益,其中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消费者福利提升等。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加速技术创新和发展,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
同时,国际贸易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多种类和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国际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不平等的贸易关系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可能给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和障碍。
此外,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问题也需要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和管理。
第三部分: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势国际贸易正处于快速变革的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将深刻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模式。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贸易机会。
此外,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也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议题。
各国逐渐意识到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努力制定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贸易政策。
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向之一。
总结:国际贸易原理涉及比较优势和互利合作。
国际贸易带来了许多收益,包括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加等。
国际贸易原理整理
国际贸易原理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12):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
2、国际贸易(12):从国际范围来看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活动是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构成的。
3、对外贸易依存度(28):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以一国对外贸易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用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以来程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 = 对外贸易额 / GDP、GNP出口依存度 = 出口总额 / GDP、GNP进口依存度 = 进口总额 / GDP、GNP4、里昂惕夫之谜(62):美国是资本密集型国家,但其实际上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与要素禀赋理论恰恰相反,这一现象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5、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含义(89):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力量干预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着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6、贸易条件的含义(96):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表示一个国家出口单位商品与其从贸易伙伴换取的进口商品的比率,一般采用所有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表示。
贸易条件可以用来衡量一国通过贸易获取利益的状况。
7、关税含义及其主要特点(147):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收。
主要特点: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预定性。
1)关税属于间接税2)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和进出口货物3)关税可以调节一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4)关税是一国执行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8、名义保护率(182):世界银行的定义:“对一商品的名义保护率是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公式:名义保护率=(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100%一国关税的名义保护率等于该国对该商品征收进口关税的从价税率。
国际贸易原理
1.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广义是指货物。
服务贸易在一国总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站的比重;狭义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在一国总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2.国际贸易4中提供方式:跨境提供,境外消费,以“商业存在”方式提供服务,以“自然人流的”方式提供服务3、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4、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5、复进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6、里昂惕夫饭论解释:1.劳动熟练说2.人力资本说3.技术差距说4.产品周期说5.需求偏好相似说6.产业内贸易说7、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区别:前者是指不同产业间的贸易,后者是指产业内部同类物品之间的贸易。
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代替;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8、补偿贸易:交易的一方在对方提供信贷的基础上,进口设备或技术,而用进口设备或技术所生产的直接产品或相关产品或其他产品或劳务所得的价款分区偿还进口价款。
9、补偿贸易作用:(1)设备进口方的作用:1.补偿贸易是一种较好的利用外资的形式 2.通过补偿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和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使产品不断更新及多样化,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2)对设备供应方的作用:对于设备供应方来说,进行补偿贸易,有利于突破进口方支付能力不足,扩大出口;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通过承诺回购义务加强自己的竞争地位,争取贸易伙伴,或者在回购中取得较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或从转售产品中获得利润等方面,也能起到积极作用10、加工贸易:一国的企业利用自己的设备和生产能力,对来自国外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元器件进行加工.制造或装配,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外的贸易方式。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的经济活动。
这种交流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好处。
了解国际贸易原理对于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促进贸易平衡以及规避贸易冲突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介绍国际贸易原理。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原理的基石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中的相对优势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存在。
每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所需的产品。
这样可以提高整体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
它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生产上拥有明显的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家可以出口这种产品,同时进口其他国家无法或效率低下生产的产品。
绝对优势理论突出了国家之间的差异,并强调了特定产品的生产效率。
三、相对成本优势理论相对成本优势理论是由埃勒特·欧宾提出的,它是对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的改进和发展。
相对成本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拥有绝对劣势,也可以通过选择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来获得贸易优势。
这种理论更加注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限制或阻碍贸易流动的各种政策和措施。
它包括关税、配额限制、非关税壁垒等形式。
贸易壁垒的存在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贸易伙伴关系的形成。
贸易壁垒往往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或者调整贸易关系而采取的,但它也可能导致贸易冲突和争端。
五、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是国际贸易政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自由贸易主张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和公平。
保护主义则强调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侵害,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
自由贸易理念认为,通过开放市场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六、国际贸易规则与组织为了促进和规范国际贸易,各国之间建立了一系列国际贸易规则和组织。
《国际贸易原理》课件
目的
特点
保护国内产业,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
非关税壁垒具有隐蔽性和灵活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更为复杂和深远。
03
02
01
出口鼓励政策是指国家采取的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措施,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保险等。
定义
增加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目的
包括提供出口补贴、建立出口加工区、提供税收优惠等。
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
02
03
04
01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和监督各机构的工作。
部长会议
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和监督各机构的工作,确保各成员遵守规则。
总理事会
负责处理具体的贸易问题,如农业、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
专门委员会
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活动提供支持和协助。
秘书处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与国家或地区取消对区内商品的关税壁垒,但保留对区外国家的关税壁垒,以促进区内商品的自由流通。
自由贸易区
参与国家或地区不仅取消关税壁垒,还共同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经济一体化程度。
关税同盟
参与国家或地区不仅取消关税壁垒,还取消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以促进商品、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创造就业机会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区内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福利水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降低消费成本,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国际贸易实务
解释贸易术语的含义、作用以及常用的贸易术语如FOB、CIF等。
总结词: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即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会下降。
国际贸易原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3.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出口和进口两个组成部分。
4. 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就是净出口,也可称为贸易余额。
5.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7.国际分工是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的延伸,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结果。
8.企业不通过国内中间商(或机构)而是直接将产品销往国外客户的一种进入世界市场的方式称为直接出口。
9.一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接受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就是这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10.挑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为了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11.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类。
12.对外贸易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贸易商品(服务)政策;对外贸易关税政策;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13.根据主张的差异,重商主义可以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C )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B.商品贸易额C.进口贸易额D.出口贸易额2.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B )。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D.外汇流入小于外汇流出3.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D )。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 . 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想和进口商品来源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C )。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C .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5.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A )的比重。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国际贸易:是各国国内贸易的延伸,是跨越国界的货物、服务和知识的交易活动。
它反映了各类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经济、科技与服务相互依赖的关系。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际(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对外贸易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不仅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来表示。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国家间的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贸易自由化:是指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反映,它是各国通过单边、双边、区域和多边等途径,根据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在国际贸易中消除歧视性待遇、大量降低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寄售:是指寄售人(委托人)先将寄售的货物运往国外寄售地,交给当地约定的代售人,由代售人根据寄售协议的条件和方法代为销售;货物售出后,所得货款由代售人扣除佣金和其他费用后,通过银行汇交寄售人的方式。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把他们之间的争议交付仲裁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它是仲裁机构或仲裁员受理争议案件的依据。
品质:是指商品内在的质量、性能和外观形态的综合指标,包括商品的化学成分、物理和机械性能、生物特征、造型、结构、色香味以及技术指标等。
海运提单:是指由海运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在接管承运货物后,签发的证明收到指定货物,并承诺将其运至指定目的港交付收货人的书面凭证。
国际贸易原理
1、输入本国的货物未经加工制造再输入时,称为复出口。
对2、国际贸易额即世界各国进出口总额加总。
错3、当净出口为正值时,可称为贸易盈余、贸易顺差或出超。
对4、货物的生产国与货物的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称为转口贸易。
错5、国际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而国际贸易量是以数量表示的。
错6、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
错7、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对8、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国进出口交易的地区分布或国别分布。
错9、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对10、对一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来说,长期的贸易顺差绝对有利。
错、1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对12、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计量单位不同。
错13、产业革命的完成使得英国等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
对14、二战前,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
错15、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自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假定不变。
对16、需求相似理论又称作需求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它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来解释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发展。
错17、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由于要素密集性的不同,产品所属类型的不同,技术先进程度的不同以及产品价格的不同,从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不同时期时具有不同的比较利益。
对18、当两国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趋于接近时,其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产业间的贸易发展倾向因此也就越强。
错19、世界市场的发展与世界货币的形成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在世界货币黄金的职能充分展开之后,世界市场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政策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政策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将国际贸易原理和政策了解清楚,对于企业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1.绝对优势原理绝对优势原理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意思是指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的投入要比其他国家少,这就意味着该国有生产这种商品的绝对优势。
因此,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将其出口到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竞争优势。
例如,中国生产电子产品的成本较低,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并占领市场,而日本擅长制造汽车,因此日本可以占领全球汽车市场。
2.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与绝对优势原理不同,比较优势原理是指一个国家可以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地生产某种商品(即拥有相对优势),而其他国家可以在其他商品上拥有比该国更高的相对优势。
比较优势提倡全球自由贸易,使世界商品得到最优的分工和组织。
例如,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可以在服装、鞋帽等行业拥有比较优势,而美国则拥有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在高科技、金融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
3.互利贸易原则互利贸易原则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都应该追求互利,相互依存,合作共赢。
互利贸易原则是贯彻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通过互惠互利的贸易合作,促进各个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的利益。
那么,如何实现互利贸易?首先是要打破贸易壁垒,实现全球自由贸易。
其次是要通过开展经济合作,形成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国际贸易的稳步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1.关税政策关税是指政府为保障本国产业或税收的收入而对从外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是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一项重要手段。
在国际贸易中,政府征收关税可以起到保护本国产业和促进贸易平衡的作用。
但是,政府征收关税也会造成贸易壁垒的产生,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政府需要在维护本国产业的同时,谨慎使用关税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此资料按头一个字的拼音字母排列一、判断题(此处能找到的都为“对”,找不到的都为“错”)“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议题是历届谈判中议题最多的一次。
( )“自动”出口配额制实际上很少是自愿的。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先后实行了维护本国垄断资本利益的贸易保护政策。
(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关键是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开拓和扩大国际市场。
( )从单个国家的角度看,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即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 )当净出口为正值时,可称为贸易盈余、贸易顺差或出超。
(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一定时,对所需原材料所征收的名义关税税率越低,对最终产品的保护作用越大。
( )电子市场是全天候开放的市场。
( )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 )对外贸易要服从外交的需要,而在更多的场合,外交是为外贸打通道路、提供保护的。
( )二战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进步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水平较高,更倾向于实行服务业贸易自由化。
( )服务贸易壁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 )服务是一种非实物形式的特殊劳动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的。
( )共同市场的特征是生产要素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 )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自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假定不变。
( )关贸总协定作为一个国际性多边协定,本身是一个法律文件。
( )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
( )管理贸易是“披自由贸易之皮,行保护贸易之实”的贸易政策。
( )国际技术贸易比国内技术贸易所涉及的问题更复杂。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
( ) 间接电子商务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并通过传统物流配送系统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有形物品的交易活动。
(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即进口商要预先按照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在规定时间到指定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
该措施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的流转,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
( )经过五次扩大后欧盟成员国已由最早的6个成员发展成27个成员。
( )经济一体化的规律是由低级的组织形式向高级组织形式逐渐演进。
(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但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 )绿色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
( )贸易议定书是对已签订的贸易协定的修改、补充和解释。
( )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劳工标准、贸易与竞争政策、贸易与商业腐败等问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贸易矛盾的新领域。
( )名义关税税率只考虑关税对某种成品的价格影响,而不考虑对其投入材料的价格影响。
( )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 )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特征。
( )商标是现代经济的产物,是区别于其他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一种标志。
( )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输入本国的货物未经加工制造再输入时,称为复出口。
( )选择税是指对同一种进口商品同时规定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税率,一般选择其中税额较高的一种征收的关税。
( )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贸易体制决策中,只有表态权,没有表决权。
( )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中的组织力量使得混合型分工成为主流,国际分工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并存的多层次格局。
( )在“肯尼迪回合”谈判中,达成了两个有关农产品的协议——奶制品协议和牛肉协议。
(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由于要素密集性的不同,产品所属类型的不同,技术先进程度的不同以及产品价格的不同,从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不同时期时具有不同的比较利益。
( )二、单选题( )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无形贸易( )是国际技术贸易中最常见、使用最广的交易方式。
许可贸易( )是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 )是跨国公司形成的主要方式。
国际直接投资( )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又称所有权优势理论或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金砖五国”中,被称为钻石之国的是( )。
南非“乌拉圭回合”谈判历时( )年之久。
7“乌拉圭回合”谈判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就( )问题展开多边谈判,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服务贸易BtoB是指什么之间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 )。
企业与企业BtoC是指什么之间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 )。
企业与消费者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和“咖啡王国”是( )。
巴西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特别是( )普遍给予的关税优惠待遇。
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不属于美国早期的跨国公司是( )。
拜耳化学公司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
成熟工业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关税同盟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给予出口厂商一定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其中出口退税是出口补贴的常用方式之一,它属于( )。
间接补贴除了EDI,进出口贸易双方订立进出口贸易电子合同还有( )等方式。
数字签字传统国际分工以( )为主体。
国家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措施主要采用( )。
关税壁垒从出口国别来看,日本第一大出口国是( )。
美国从国家类型看,( )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发达国家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的学说都是主张( )。
自由贸易当代国际分工是以( )为主体。
跨国公司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中另一个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产生了( )。
贸易创造效应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
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对外贸易量可以反映一国( )。
贸易的实际规模对外贸易量是以( )来表示的。
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 )的比重。
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俄林认为( )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服务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非实物性服务贸易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
美国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由( )进行的。
国家立法机构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
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关贸总协定的总部在( )。
日内瓦关贸总协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缔约方大会关贸总协定的最高司法机构是( )。
代表理事会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 )。
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关税同盟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实行( )。
共同的统一的对外关税管理贸易的发展历程来看,哪国的贸易制度是管理贸易的典型范式( )。
美国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 )。
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国际服务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 )。
国际分工深化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 )的总和。
出口贸易额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 )。
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融合了以下的三种理论研究成果,但不包括( )。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国际投资最重要的金融支柱是( )。
跨国银行海关税则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 ),另一部分是关税税率表。
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划分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标准是( )。
商品形态不同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的销售协定,这种“自动”出口配额制通常叫做( )。
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进口附加税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两种( )。
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克鲁格曼等学者提出了( )。
克鲁格曼等学者提出了( )。
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在国被称为( )。
母国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价格称为( )。
调拨价格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
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包括( )。
网上交易市场美国第一家跨国公司是( )。
胜家缝纫机公司美国一贯对我国输入的所谓敏感性商品采取进口限制政策。
其中,对( )的限制尤为突出。
纺织品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 )原则,我国的商标法也采用这一原则。
注册在先目前得到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是( )。
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种电子商务形式是( )。
企业与企业目前经济实力排第一的国家或地区是(欧盟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 )。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欧盟内部对农产品进口征收差价税,差价税额是由( )与进口价格的差来确定的。
国内价格企业基于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开展的各种商务活动是( )。
狭义电子商务企业之间使用最早、运用最广的电子商务形式是( )。
企业与企业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高阶段的组织形式是( )。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国家是( )。
中国入世前,中国以( )身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贸易体制决策中,只有表态权,没有表决权。
成员国商标的保护是有时间限制的,在我国商标的保护期限是( )。
10年商品交易所里形成的价格属于( )。
自由市场价格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 )。
转口贸易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引入的社会壁垒标准主要是( )。
SA8000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部长级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在部长级会议闭会期间,由( )代其行使相关职能。
总理事会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
环太平洋经济合作通过Internet完成传统银行业务的虚拟银行柜台为( ) E-Bank晚期的重商主义主张全国的对外贸易顺差,所以称为( )。
贸易顺差论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理论根据是( )。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 )的商品总金额。
国境下列不属于工业产权的是( )。
专有技术下列不属于最发达国家的是( )。
荷兰下列不属知识产权,不受法律保护是( )。
专有技术下列对于关境与国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境有时大于国境,有时小于国境新贸易保护主义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 )。
美国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基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