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绘画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绘画世界》说课稿
上饶市广丰县嵩峰小学徐晓霞
一、教材分析
《奇妙的绘画世界》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七单元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这节课是整合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画图知识教学提高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工具箱”中“取色”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对“奇妙的绘画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三、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和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
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的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五、教法阐述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新课标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六、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合作探究、互助学习、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
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四)作业布置,加深理解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展示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情境,而且边展示边解释以达到复习的效果。(最主要是以展示取色、填色步骤为主)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1、取色工具使用方法的教学展示。
在本环节中呢?学生明白了“取色”和“填色”工具的大致使用方法,教师可趁着学生的兴致马上让孩子们进行操作。
2、学生选择图画工具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小结过渡。
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画面内容的不丰富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德育教育,集体讨论,引导拓展
“奇妙的绘画世界”的意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我风采。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根据上一环节的引导,让学生创作一幅体现自我个性的图画。要求对于画面设计(如内容、颜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遇到技术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向老师求助来解决。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和信息技术两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四)作业布置,加深理解
完成课文练习(用“取色”工具画两只颜色完全一样的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