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完美课件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犹”字很关键,是“诗眼”,将军们在 战斗如此激烈,伤亡如此惨重而他们依 然在看舞听歌、饮酒作乐,其昏瞆程度 可见一斑。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这些所 谓的将军们只知作威享福,而不顾国家 利益,不体恤部下的行径,这样严酷的 事实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 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 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内容提要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读音字形
燕国
征戍
yān
shù w ē i •y í féi
摐金
旌旆
chuāng
jīng•pèi jié
逶迤 塞草腓
蓟北
碣石 玉箸
功勋
zhù
xūn

古今异义
① 男儿本自重横行
(古) 恣意驰骋 (今) 贬义词,依仗暴力做坏事。 ② 天子非常赐颜色
非常(古)特别 (今)程度副词,十分
颜色(古)光彩,奖赏 (今)色彩
高適(约700—765),字达夫,一 字仲武,渤海县人,世称“高渤海”, 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早年和李白、 杜甫共游梁、宋,落拓失意。他的诗 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歌行和五 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 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全唐诗》 存诗四卷。其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 苍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
赏析
汉家:
指代唐朝。唐代诗人喜欢以汉代唐。他 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 们这样指代是因为汉朝比较强盛,所以 唐代诗人在描写与敌人作战的时候,经 透过这金鼓震天、旌旗遮天蔽日、大 常以汉指代唐朝,以夸耀唐军的威风。 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 唐代诗人喜欢以汉指代唐也是便于讽刺。 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唐代诗人在讽刺当朝皇帝的时候,也经 常以汉指代唐,这样可以使讽刺皇帝显 得比较委婉。
高适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 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 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 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 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 高适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 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 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 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赏析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一句中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本诗句写了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 主要原因是什么? 城落日,衰草连天的景象,有着鲜明 4、“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的边塞特点,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 自然环境恶劣,敌人的凶悍是唐军失利 用了什么手法?蕴含了什么感情? 凄凉。 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将领过于轻 敌,只想邀功求赏却不爱惜士兵的生命。 对比,将领受朝廷恩遇,肆无忌惮,冒进 贪功,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却 未能解围。蕴含诗人愤慨之情。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信安王李禕(h uī)征讨奚、契 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 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 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 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 为虏所败。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 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 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高适见到两 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赏析
试分析“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 常赐颜色。”的深层含义。
貌似赞扬汉将出征前的威武荣耀,实则 隐含讥讽,预伏下文。 “飞”和“照”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 “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照”写 出“残贼”竟有如此威势。与将军的 骄傲轻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 做铺垫。
赏析
“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 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 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 步推进,气氛也从缓和渐入紧张。
返回
赏析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写出 了边地怎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写出了边地自然环境恶劣 ,而敌人的进攻 却如暴风骤雨般猛烈,可以看出官兵处境 的险恶。与上文“残贼”呼应,突出将领 的轻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揭示了什么内容?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汉军 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的矛盾,暗示了必 败的原因。
教学目标
1.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2.挖掘、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 的多重主题。 3.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 这里的“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歌”一样,只 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 •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燕赵边 地战争之事和征夫思妇相思之情。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 军”等字词 3.边塞诗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 几人回。 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4.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四个 方面:
(1)描写塞外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 。
(2)抒发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豪 情。 (3)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 (4)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 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 拓土开边。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 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 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 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 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 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 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 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 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 不可即的高峰。
1.边塞诗的形成。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还 有王昌龄、李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王之涣、崔颢、王翰等) 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 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 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 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 2.的一束奇葩。 边塞诗标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