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学--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中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中控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f7a25ebe2e3f5727a4e96283.png)
企业内部控制中控制环境一、控制环境的定义和地位控制环境是影响内部控制建立和发挥作用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称.由于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都必须基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特定的环境,内部控制就是空中楼阁,控制环境的好坏影响和决定着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如果控制环境恶劣的话,会增加内部控制的成本甚至会使其形同虚设.优良的控制环境不仅可以强化内部控制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
因此,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中支持、影响和制约其他因素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建立的基础,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关键作用。
二、控制环境的具体内容从企业内部来看,控制环境主要包括: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实现整体目标,企业的组织结构则旨在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
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1。
董事会对于内部控制而言,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董事会相当重要。
因而,如何实现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是企业日常监督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这种监督一旦失效,经理人员侵犯所有者利益的事便会频繁发生。
2。
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决策与监管的重要支持机构.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有助于强化董事会的职能.管理哲学、风格及企业文化1.管理哲学与管理风格管理层的管理哲学及管理风格,包括整个企业管理方式、企业管理阶层对法规的反应、对企业财务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政策及看法等,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成效。
2。
企业文化由于文化本身具有无形性、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等特性,企业文化始终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方式影响着企业。
其他控制环境因素1。
经营者素质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制于内部控制体系制定者及实施者的素质、操守及价值观影响,关注经营者的素质体现了内部控制设计实事求是的态度。
2。
权责分派体系企业组织机构给企业经营运作与控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框架,执行这些工作的主要还是企业员工。
因此,企业组织设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权责分派,它涉及企业的所有员工,必须通过建立与控制有关的具体标准和工作程序来完成。
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内部控制基本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c0205f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a.png)
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它包括组织人员的操守、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等方面。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企业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确保各部门
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2.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
晋升等方面,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3.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
等方面,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
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识别: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风险
因素。
2.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风险的大小、发生
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3.风险应对: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包括规避、
转移、降低和承受等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各个层次和部门,包括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和纠正性控制等类型。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52d9f0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e.png)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控制环境条件和措施,通过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保证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保护企业资产和利益的安全,确保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运营效率: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范的审批流程,促使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高效运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2. 防范风险: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通过制定严格的授权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预防,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保护企业资产和利益的安全。
3. 加强内部信任和合作: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通过建立明确的内部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作,增强各个层面、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4. 增加投资者信心: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投资者来说,一个健全的控制环境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5. 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机制,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资金运作提供重要依据。
6. 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对企业的经营持续性、风险控制、合规运营、形象建设和投资者信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视和管理,不断完善和提升内部控制环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634f0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3.png)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是企业管控风险和保障业务正常运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于企业的有效管控起着关键作用。
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意识、管理层的诚信和监督等方面,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问题。
首先,企业文化对于内部控制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使其更加自觉地遵守内部控制规定和制度,减少失误和失职导致的风险。
相反,如果企业文化偏向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风险管理和内控要求,那么企业很难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因此,企业应该在培育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内控意识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内部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具备较高的内部控制意识,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并且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主动落实内部控制要求。
只有在所有员工都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才能够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管理层的诚信和监督是控制环境的重要保障。
管理层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负责人,应该担负起维护内部控制的责任,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首先,管理层应该具备高度的诚信,以身作则,做到诚实守信,树立公正公平的形象,树立起下属的信任和遵从。
其次,管理层应该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内部控制规定和制度的贯彻执行。
通过监督和检查,发现和排除内部控制存在的弱点和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除了上述几点,控制环境还应该包括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的流程设计、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政策,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科学的流程设计可以使工作流程清晰明确,减少错误和漏洞的发生。
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通过绩效评价、奖惩制度等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同时有效遏制违规行为的发生。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5bb5fcf49649b6648d7475b.png)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一、摘要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往往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和落实过程中整个经济目标的实现。
但是目前的企业内部控制仍然有诸多的不完善之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完善。
二、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内容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控制环境设定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1、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觉得公司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办法,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公司内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减少代理成本。
2、设计内部审计机制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
内部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检查。
3、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于企业的一切角落,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
4、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是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因素,它所包含的雇佣、培训、评价、考核、晋升、奖惩等业务,向员工传达着有关诚信、道德行为和胜任能力的期望水平的信息,这些业务都与企业员工密切相关,儿员工正式企业执行内部工作制度的主体。
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够有效的促进内部控制在企业在的顺利实施,并保证其实施的质量。
企业内部控制学
![企业内部控制学](https://img.taocdn.com/s3/m/f11417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4.png)
企业内部控制学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手段的总称。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
二、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有助于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全面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出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为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三个步骤。
四、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内部控制设计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业务需求,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
内部控制的实施则是将设计的制度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五、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监督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内部控制评价则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六、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情况,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七、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水平。
同时,风险管理也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
八、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报告为了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透明度,企业需要对其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信息披露和报告。
这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情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fc60a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0.png)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各种因素所形成的环境和条件,这些环境和条件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执行、管理层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以及信息系统等。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 保护企业资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保护企业资产的第一道防线。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有效地预防企业资产的流失和滥用,减少资产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
2. 促进企业规范运转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促进企业的规范运转,减少内部混乱和失控的现象,使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按照规章制度和程序进行,杜绝违规行为,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3.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层对业务活动的直接干预,使经营活动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业务管理成本。
4. 提高企业信息质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提高企业信息的质量,包括财务信息、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
通过规范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5. 降低企业风险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可以降低企业的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通过规范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及时发现并防范各类风险,降低企业因各类风险而带来的损失。
6. 提高企业形象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企业的形象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提高管理透明度,增强主管部门和相关方对企业的信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信息质量,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损失,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1. 强化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管理层应当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的领导、指导和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的执行。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b0bcfd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a.png)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是企业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公司运营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在保障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控制环境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提升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内部控制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制度、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员工意识和道德水平等因素的总和。
它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对于发现并预防财务舞弊、规避风险、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有助于建立透明、公正、稳定的企业运营机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提升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方法1. 确立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责分工: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建立健全的制度与政策:企业应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包括内部审计、内部监控、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以规范企业内外部各项工作的流程和原则。
3. 高层管理层的承诺和表率作用:企业高层管理层应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并以身作则,对员工树立榜样。
4.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的内部控制基础。
5. 建立健全的内部沟通渠道:企业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重要性1. 避免财务风险:控制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财务风险,避免经济损失。
2. 提升公司治理:控制环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良好的控制环境有助于建立诚信、透明、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
3. 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良好的控制环境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
4. 保护企业声誉:控制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b03e5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a.png)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管理层对于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视程度、员工对企业道德价值观念的认同程度、业务流程以及信息系统等方面构成的一个整体控制环境。
这个环境对于企业的运行和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其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一、确保企业目标的达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意义是确保企业目标的达成。
在一个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下,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能够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运营目标和经营战略的实施。
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还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可信的信息来源,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增长。
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
一个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质量,降低了各类风险,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度,从而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相反,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和不健康的地方,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效率低下,增加了企业的各类风险,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损失,最终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保护企业的利益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益。
相反,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绩效和效益。
五、满足外部监管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六、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与否对于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内部控制体系五要素口诀
![内部控制体系五要素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60c542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9.png)
内部控制体系五要素口诀1. 控制环境 (Control Environment)2.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3. 控制活动 (Control Activities)5. 监督 (Monitoring)1. 控制环境 (Control Environment)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它包括了企业的行业背景、公司文化、管理层的道德价值观、内部控制意识等。
控制环境要素有以下特点:-领导层赋予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公司文化鼓励道德和合规行为;-存在有效的人员政策和程序,包括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有一个监管机构或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2.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风险评估是企业识别和评估可能对其目标实现造成威胁的内外部因素的过程。
风险评估要素包括:-确定业务目标和相关的风险要素;-评估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确定风险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控制活动 (Control Activities)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其目的是确保企业运作和财务报告过程中的重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控制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收集、处理和报告信息的控制措施;-资源保护的控制措施;-公司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控制措施;-业务流程和关键风险的控制措施;-监督和审计的控制措施。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保证信息流动和有效沟通的要素。
它包括以下方面:-建立适当的信息系统和过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包括员工培训、内部报告和交流等;-向相关方提供准确、完整和及时的信息,以满足其需求。
5. 监督 (Monitoring)监督是持续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
监督要素包括以下方面:-确定合适的监控方法和程序,包括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外部审核等;-定期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及时纠正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问题;-审查和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408dffcf78a6529657d53ee.png)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摘要:内部控制促进组织中目标不完全一致的个体进行合作,需要企业所有成员参与,包括董事会、经理层和所有其他员工向着组织既定的目标努力,对企业如下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维护专用资产提供者的权益,确保企业战略有效实施,提高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确保信息可靠,确保企业的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控制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假设内部控制是一座金字塔,那么控制环境就是金字塔的底座与根基,是影响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字:内部控制控制环境一、控制环境的定义和地位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是指重大影响因素。
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是影响内部控制建立和发挥作用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称。
由于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都必须基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特定的环境,内部控制就是空中楼阁,控制环境的好坏影响和决定着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如果控制环境恶劣的话,会增加内部控制的成本甚至会使其形同虚设。
优良的控制环境不仅可以强化内部控制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因此,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中支持、影响和制约其他因素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建立的基础,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关键。
二、控制环境的要求在评价控制环境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下,是否营造并保持了诚实守信和合乎道德的文化,以及是否建立了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舞弊和错误的恰当控制。
三、控制环境的七要素(1)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如果企业员工对内控制度没有认识、理解、参与,那么所有内控措施也不能发挥作用.企业应使自己的员工理解内控体系的作用,并使他们自律、提高其行为对内控制度的遵从度和自觉度。
第四章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第四章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3d1ff59ed630b1c59eeb5aa.png)
教学目标
• 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指引——组织架构 • 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指引——发展战略 • 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指引——人力资源 • 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指引——企业文化 • 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指引——社会责任
第一节 内部环境概述
控制环境: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 因素,主要是指重大影响因素。
一、依据法律法规; 二、有助于实现发展战略; 三、符合管理控制要求; 四、能够适应内外环境变化。
四、组织构架的运行
组织机构运行涉及新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的运行,也涉及对存续企业 组织架构的全面梳理。
治理结构层面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关注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履职情况; (2)关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运行效果。
(1)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是否考虑经营业务的性质,按照适当集中或分散 的管理方式设置;
(2)企业是否对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组织的运 行流程等有明确的书面说明和规定,是否存在关键职能缺位或职能交叉的现象;
(3)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是否支持发展战略的实施,并根据环境变化及时 作出调整;
(4)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计与运行是否适应信息沟通的要求,有利于 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在各层级、各业务活动间的传递,有利于为员工提供履行 职权所需的信息;
内部机构则是指企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分别设置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及 其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针对各项业务功能行使决策、计划、执行、 监督、评价的权力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从而为业务顺利开展进而实现企业发展 战略提供组织机构的支撑平台。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业务需要和控制要求, 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类型。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98778b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1.png)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起点。
它涉及到企业文化、领导层风险意识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素,对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要建立在诚信、公正和透明的基础之上。
企业的管理层应以诚实守信为基本原则,倡导员工间的公平竞争和相互尊重。
同时,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的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等机构,以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决策与操作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内部控制的环境还需要重视领导层的风险意识。
领导层应具备对企业风险的敏感度和意识,理解和识别风险的来源和可能性。
只有领导层对风险有较深入的了解,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在组织内部传递风险意识,使全体员工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此外,领导层的道德品质也是控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领导层的道德行为对员工产生榜样效应,决定了企业内部文化的走向。
如果领导层本身缺乏道德操守、不遵守规章制度,那么员工们也很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此外,在控制环境中,企业还需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
企业应通过适当的薪酬制度和培训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员工,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和市场变化,确保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
另外,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还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结构和决策制度的因素。
企业应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避免权责不清、信息不畅通的问题。
同时,企业的决策制度也应科学合理,决策过程应公开透明,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追溯性。
最后,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需要具备连续改进的能力。
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改进,不断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同时,企业领导层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学习能力,关注国内外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最新的风险动态,及时应对和调整内部控制策略。
总之,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稳健运作和风险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通过建立诚信、公正和透明的基础,加强对风险意识的培养,注重领导层的道德品质,科学管理人力资源,优化组织结构和决策制度,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学习,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7b884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b.png)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内容以下是 6 条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内容:1. 企业文化就像是企业的灵魂啊!你想想看,一个积极向上、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那员工们多有干劲儿呀!就好比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里,大家都齐心协力朝着目标前进。
某公司就是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文化,员工们畅所欲言,大胆提出新思路,结果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呀!2. 管理层的风格那可太关键啦!要是管理层都犹豫不决,员工们不也得跟着迷茫吗?但如果管理层雷厉风行,果断决策,那整个企业不就像一部高效运转的机器嘛!就像某企业的领导,做事干脆利落,下面的人也不敢拖沓,效率能不高吗?反问一下,大家不都希望有这样的领导吗?3. 组织结构也是不能忽视的呀!一个清晰合理的组织结构能让大家各司其职,可别小看这一点哦!你看有的企业,职责不清,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找谁,那不乱套了吗?而好的企业,就像一艘航行有序的轮船,各个岗位紧密配合。
比如某集团,部门设置合理,工作衔接顺畅,发展得顺风顺水。
这组织结构是不是很重要呢?4. 员工的素质也是重中之重啊!员工素质高,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呀!如果员工都不专业,那企业怎么能做大做强呢?就如同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能为团队赢得荣誉一样,高素质的员工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你瞧那知名企业里的员工,个顶个的厉害,企业能不成功吗?5. 信息沟通得顺畅呀!这就好比人体内的血液循环,要是堵住了可不行!一个企业,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都要能及时交流信息才行。
某公司专门搭建了高效的信息平台,大家随时能分享想法,出了问题也能立刻解决,多棒啊!这信息沟通的作用可太大啦!6. 内部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呀!这就像是给企业上了一道保险呐!没有监督,怎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呢?要时刻警醒着呀!你想啊,有个企业因为缺乏内部监督,出了很多漏洞,差点就垮了。
而注重内部监督的企业,就像有了坚固的盾牌,能抵御各种风险。
所以说,内部监督是不是很重要呢?我觉得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真的超级重要,就像大厦的基石,只有把这些方面都做好了,企业才能稳稳地发展呀!。
内部控制五要素评价底稿
![内部控制五要素评价底稿](https://img.taocdn.com/s3/m/8d07d0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2.png)
内部控制五要素评价底稿内部控制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保护企业的资产、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有效进行的一种制度。
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在制定内控政策和程序时所考虑的组织文化、管理层态度、组织结构和工作分工等因素。
评价底稿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考察,并分析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管理层态度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同时,底稿还需要对企业的工作分工和责任制进行评估,并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适当的授权和审批程序。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对可能对企业运营造成威胁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评价底稿需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考察,并分析企业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的相应控制措施。
底稿还需要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机制,并评估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和效果。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制定的各种控制政策和程序,以确保企业的资产得到保护和合规运营。
评价底稿需要对企业的控制政策和程序进行考察,并分析企业是否制定了适当的控制活动。
底稿还需要检查企业对关键职能的控制和审查机制,并评估企业对于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信息流动和沟通机制。
评价底稿需要对企业的信息流动和沟通机制进行考察,并分析企业的信息系统和报告制度是否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底稿还需要检查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是否通畅,并评估企业的内部沟通效果和对外信息披露的规范程度。
5.监督:监督是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其有效运行。
评价底稿需要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监管机制进行考察,并分析企业是否建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底稿还需要评估企业对于内部控制效果的监督力度,并检查企业是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了纠正和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评价底稿是对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评估,需要对企业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内部控制五要素和十八项应用指引的关系
![内部控制五要素和十八项应用指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0a7919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e.png)
内部控制五要素和十八项应用指引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五要素和十八项应用指引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指南,其关系密切,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企业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基本概念1、控制环境:是指形成在企业内部的风气、氛围和价值观,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贯穿内部控制的全过程。
2、风险评估:是指企业依据自身的内外部环境,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推测,探寻、识别和分析风险的过程。
3、控制活动:是指企业在内部控制框架中,按照规定的政策和程序,为实现公司目标和使企业正常运作,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4、信息与通讯:是指企业应运用所有相关的信息,并及时传达信息,使内部控制体系保持一定的有效性。
5、监督:是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监督、检查和评价,并对内部控制提出改进和发展意见的过程。
二、十八项应用指引的基本概念1、组织的目标设置和计划:指引组织应当建立和实现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适宜的计划。
2、相关方理解:指引组织应当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充分理解和照顾各相关方的利益,形成和谐的企业环境。
3、风险识别:指引组织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识别并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
4、控制活动设置:指引组织应当合理设置控制活动,并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框架。
5、信息和交流:指引组织应当认真管理信息,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机制。
6、内部控制的监督:指引组织应当不断完善内部监督部门的设置和职能。
7、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指引组织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设计内部控制体系并逐步完善。
8、内部人员和资源管理:指引组织应当合理分配内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为内部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9、管理的思维方式:指引组织应当积极树立科学的管理思维方式,并推行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
10、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指引组织应当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7415b2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4.png)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所存在的各种内部控制要素和环境因素,这些要素和因素共同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确保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良好,就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风险控制程序的贯彻落实,进而减少经营风险,该方面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安全感和信任感。
2. 保护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的各项内部控制要素和因素,如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道德规范、内部控制政策和制度、人员素质和技能、信息和通信系统、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等都是保护企业财务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关键要素。
在这些措施的支撑下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信息失实、违规操作和财务诈骗等担心。
3. 满足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是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评估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参考。
其要素和因素所衡量的往往是公司管理、财务运作、合规性以及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
同时合乎要求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也能为企业自身在证券交易市场的财务报告中得到更精准、全面和准确的评估。
4. 为企业绩效管理提供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营造还有利于企业绩效管理,其中的因素和要素能够为企业决策和战略的确定提供支持。
例如,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体制、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责制度以及有效优质的人力资源制度,都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保障,从而推进企业高效经营、创新创业,提高企业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于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透明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营造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才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维护经营稳定、实现长期盈利能力。
同时,还能够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信任和认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控制环境要素篇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控制环境要素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9c195da76e58fafab003a2.png)
9.监事会是否能够规范而有效地运行,监督董事会、 经理层正确履行职责并纠正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10.对经理层的权力是否存在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2020/3/5
(四)内部机构层面的风险判别
1.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是否考虑经营业务的性质 ,按照适当集中或分散的管理方式设置;
2.企业是否对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各职能部门 的职责权限、组织的运行流程等有明确的书面 说明和规定,是否存在关键职能缺位或职能交 叉的现象;
3.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是否支持发展战略的实施 ,并根据环境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督管理机构委派
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代表大 会选举产生。
监事会主席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监事 会成员中指定产生。
4.外部董事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名推荐 ,由任职公司以外的人员担任。
外部董事在任期内,不得在任职企业担任其 他职务。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2020/3/5
内部机构的设计要求 (3)建立权限指引和授权机制 企业应当制定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职)
位说明书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使 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板
2020/3/5
五、企业内部机构的设计 ——内部机构的设计是组织架构设计的关键
环节。 (一)内部机构的设计要求 :只有切合企业经营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控制学--控制环境————————————————————————————————作者:————————————————————————————————日期:2第六节人力资源政策一:人力资源政策及其在内部控制中的意义人力资源政策是影响企业内部环境的关键因素。
内部控制是由员工来执行的,而员工又受到内部控制的管理,因此企业员工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
控制与被控制是一对矛盾,要使被控制者服从控制者的意志,达到控制的目的,必须依靠科学的规范以及公平公正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员工的选择和聘用。
(二)用人制度,包括员工培训和职业规划;轮岗制度,尤其是财会等关键岗位制衡要求;离职规定,对掌握重要商业秘密或核心技术等关键岗位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三)考核制度,包括激励约束,晋升与奖惩。
员工绩效考聘的原则: 1:公开透明原则 2:客观考评原则 3:与工作相关原则 4:注重反馈原则 5:差别与公平原则 6:可行性与实用性原则 7:参与原则三、人力资源政策与内部控制企业至少应当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下列风险:(1)人力资源缺乏、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优胜劣汰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关键人才流失或经营效率低下。
第七节: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由不少于法定人数的董事组成的、代表公司行使其法人财产权的会议体机关。
董事会作为行使法人财产权的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对公司经营进行战略决策并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说,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机关。
董事会职权 (l)负责召集股东会,执行股东会决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4)批准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5)听取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
(6)制订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
(7)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终止和清算等重大事项提出方案。
(8)聘任或解聘公司总经理、副总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并决定其奖惩。
董事会相关责任的规定: 1:美国COSO报告把董事会对风险的态度和认识作为内部控制的首要内容。
因为公司中约束经营管理者的就是两种机制,一是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法规,这是外部约束;另是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约束。
而董事会是约束高层经营管理者日常行为的最有力手段。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也对董事会作出要求:董事长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经理(或总裁、厂长)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日常运行;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对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并负责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有效运行。
董事会下设独立的审计委员会。
如何优化董事会的作用一:完善董事人选的选举和产生制度二:弱化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三:设立董事会决策与监管的支持机构四: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审计委员会作用:审计委员会起着一种沟通公司管理人员、董事会、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师桥梁的作用,对各个部门的责任履行情况享有一定的检督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过程监督。
董事会下设的委员会董事会下设的委员会及作用(1)战略委员会对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现有的内部条件以及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对《公司章程》规定须经董事会批准的重大投资、融资、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研究管理层提交董事会的投资发展战略、经营计划和预算;对以上事项的实施进行检查与评估;对公司的总体业绩与发展趋势进行监督、预测;就有关公司总体发展方向的一切重大事项向董事会提出建议;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2)审计委员会提议聘请或更换公司的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查阅审核公司资金运用状况;检查并完善内控制度,对重大关联交易进行审计;如有理由认为公司的任何董事、高级职员或雇员与违反中国法律、公司章程或规章制度的活动有牵连或知情,审计委员会有权要求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给予协助并对公司的上述人员进行质询,费用由公司负担。
向董事会提交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战略与体系,建立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听取风险管理报告,并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重大关联交易应当由审计委员会审查后报董事会批准。
定期审查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内控评估报告、风险管理部门提交的风险评估报告以及合规管理部门提交的合规报告,并就公司的内控、风险和合规方面的问题向董事会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公司董事会授予其办理的其他事项。
3)投资委员会审议公司投资发展战略,并监督战略的实施;审核公司有关投资管理的内控制度、管理模式、决策程序等;审核公司年度投资计划与方案、投资品种的配比结构,并提请年度董事会审批。
审批通过后,投资委员会负责具体运作把关;每半年可以提出对年度投资计划的调整。
审核资产负债的配置计划、单个投资品种的投资比例和范围;制订投资管理的绩效评估与考核的基准和方法,定期评估投资业绩;对重大投资决策进行论证,并向董事会汇报;经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的其他事宜。
(4)经营委员会公司业务经营以及分支机构发展状况的诊断、分析;第八节:错弊及报告企业反舞弊工作应当受到关注: 1:在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弄虚作假 2:未经授权和滥用职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进行侵占和挪用企业资产 3:在开展业务活动中非法使用企业资产一牟取不当利益 4: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舞弊给企业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 5:员工单独或者串通舞弊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案例引入巨人集团失败的教训巨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
该企业在1993年以前,其经营状况是非常乐观的,但是在1993年国家有关进口电脑的禁令一解除,国外众多超重量级选手蜂拥进入我国市场,一些头脑理智的企业纷纷压缩规模调整结构,可巨人集团的管理当局急于寻求新的产业支柱,轻易迈出了经营房地产和保健饮品的多角化经营的脚步。
而当时巨人集团的资金不足,又没有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没有实力同时在两个全新的产业展开大规模投入,最终全线崩溃。
案例引入海尔集团成功的经验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唯一一家五大产品全部通过ISO9001国际质保体系认证和国内首家通过ISO14001认证的家电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列入美国UL认证名录的企业,并通过了欧盟EN45001认证,2000年5月海尔集团还被美国著名的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和美国《财富》杂志社评为全球“最佳营运公司”。
海尔成功的经验是很多的,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其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巨人VS海尔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控,尤其是内部控制环境中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治理结构的失误造成的。
而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也在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风格、文化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等。
一、巴林银行简介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人银行”,既为客户提供有关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当然他们也要像其他商人一样承担买卖股票、土地或咖啡的风险,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巴林银行破产的背景1995年2月26日深夜,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总部设在伦敦的巴林银行因资不抵债,即将破产。
巴林银行是有一家拥有232年历史,曾一度在世界排名第三位的老牌商人银行。
它的破产不仅震惊英伦三岛,而且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的金融界,使人们对银行业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导致英镑汇率和银行股票的大幅下滑,同时也波及到其他金融市场,引起了世界股市的下挫。
(一)交易员尼克.里森尼克.里森,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他被伦敦总部视为期货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
1992年巴林总部派他到巴林新加坡期货公司出任总经理。
在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里森被授权从日本的股票市场和利率市场中套利,这是一种低风险的交易,实际上利用225种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在新加坡和大阪两个交易市场上的差价赚取利润。
(二)“88888”帐户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期货公司工作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帐号为“99905”的错误帐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
1992年<a name=baidusnap0></a>夏天</B>,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避免给伦敦的工作增加麻烦。
这样,帐号为“88888”的“错误帐户”便诞生了。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要求新加坡期货公司还是按老规矩办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有“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
“88888”错误帐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存于电脑之中。
“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帐户,为里森日后制造假帐提供了机会。
三、?? 巴林银行倒闭过程里森被授权从事风险并不大的风险套利交易。
1992年7月里森手下一名交易员由于操作失误,里森为其隐瞒并将损失放入“88888”帐户。
此后,类似失误都被记入“88888”帐户,此帐户的亏损越来越大。
为了弥补亏损,里森大量购入225种日经股票指数期货。
由于判断失误,造成巨额亏损,并又被转入“88888”帐户。
巴林银行资不抵债,最终破产。
此时才暴露出里森的越权违规操作。
四.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对“错误账户’’的不恰当使用及对日本股市走向的错误判断。
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巴林事件的发生有更深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巴林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和体系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职能划分。
在大多数期货交易公司,不仅前台交易与后台清算职权是分开的,而且还有一个独立完成的部门对各项交易进行核对。
但巴林银行却让里森同时主管前台的交易和后台的交割清算。
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管理和操作职能要分立的基本规则。
2、巴林银行的人员岗位缺乏必要的流动。
里森是在1992年到新加坡工作的,巴林总部一直认为他工作出色,若不是东窗事发,谁也不知道里森要在这个岗位上待多久。
(二)对金融衍生品风险认识不够从理论上讲,金融衍生品不会天然增加市场风险,若能恰当地运用,比如利用它套期保值,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对冲方法。
但在其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其致命的危险,即在特定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纯粹以买卖图利为目的,垫付少量的保证金炒买炒卖大额合约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往往无视交易潜在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那么这种投机行为就会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