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2017年高考地理大纲解读及其备考策略课件
四层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四翼
基础性 综合性 应用性 创新性
“四层”考查目标是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
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 圈层环环相扣、层层叠加,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 又有外延的有机融合。第一圈层“必备知识”强 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 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 习所必须掌握的。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 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 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 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 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 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 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 么考”的问题。“一体”是总体框架,“四层” 与“四翼”是“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 成了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
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如图,表为 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用其测量正午日影, 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据图文资料,
1. 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 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 间间隔大致为一个
A.恒星日 B.太阳日 C.恒星年 D.回归年
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盘面上的指时 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 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其图示与原理图如下,完成1~2题。
“四翼”考查要求是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出发,结 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 性、创新性等四项要求,着重体现了国家人才强国 战略中对未来发展所需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 要求,也集中体现了各类高校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 共性需求。“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 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 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 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2017年高考大纲解读:地理
2017年高考地理大纲解读:考纲内容虽有删减但相关知识点不能丢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这种变化,与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不谋而合,它更强调地理学科核心价值所在,尤其是对“协调人地观”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更侧重对学生人文地理的考查。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意识也是现代公民素养之一,选修课程开设《环境保护》,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旅游活动是小康社会大众经常进行的活动,是贴近生活的事情,考纲保留了《旅游地理》,是印证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备考解读
考纲内容虽有删减但相关知识点不能丢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地理科组长黄志坤老师表示,从修改的考纲来看,地理科的选考模块从三选一改为二选一,减少了一个复习的模块,这对考生来说考试内容减少了,所以并不会带来备考的负担。
但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大纲删去的“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在必修里面是会涉及到的,很难隔离开来,所以还是会复习到。
至于总体上的难度是否降低,黄老师认为说不准,因为每年出的题目都是不太容易预测的。
2017年地理试题最明显的特征将是“以人地关系的分析”为支点,通过考查广大考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重点复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应对高考的不二法门。
2017高考地理白皮书考试大纲解读 第二部分 含解析 精品
地理一是要依托基础,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考查综合思维能力,指知识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综合等,核心和关键是“思维”;三是注重应用,以解决生活、生产中以及社会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四是展现创新意识(主要是情景创新、角度创新、功能创新等)。
就目前而言,无论高考《考试大纲》,还是《课程标准》,都已经比较成熟,不会有太大的、颠覆性变化。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考纲原文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近3年新课标全国卷考情分析与预测样题1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B.太阳直射点的运动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D.月亮的阴晴圆缺2.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答案】1.B 2.D【详解详析】1.根据材料提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可知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运动,冬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动,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之后向南移动,主要的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2.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所以D正确。
【名师预测】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
2017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7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主要变化及意义:1、“命题指导思想”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强调“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这是贯彻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地理教育新要求,逐步明确学生在完成高中地理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2、对一些表述的用词和文字表达的顺序进行了调整,表述上更精练、科学规范,要求更明确。
个别地方内容上做了增加,如:“考试目标与要求”中第3点第二条中增加了“综合”要求;“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中,“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增加了对江苏省省辖市“分布”的要求、“人口增长模式”增加了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增加了其推进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城市化过程”增加了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
3、对一些“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做了明确的限制。
如:“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中做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活动”影响的限制、“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城市化过程”中做了“中国”城市化的意义的限制。
这些限制使要求更加明确、具体,针对性更强,难度也略微下降。
4、“典型题示例”变化较大,“单项选择题”换了四题、“综合题”换了一题、“选做题”则全部更换。
凸显了命题进一步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2017年地理高考说明”总体变化不大,保持了以往的稳定性并走向成熟。
所以按照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重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是地理高考所考查的重点,必定也是地理高考备考所要关注的重点。
1、地图技能:识图、绘图、用图能力是地理素养的关键,备考中要强化训练学生借助地理学习获得地图知识,能正确阅读地图和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2017年地理考纲解读
2017年地理考纲解读地理学科分会场,教育部考试中心地理学科秘书史辰羲老师从地理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修订要点和地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等两个大的方面与我区各地州(市)的地理教研人员、一线教师进行了交流,并回答了一线老师提出了一些疑问。
一、修订地理考试大纲,是为了优化考试范围,凸显改革的要求。
1.选考题由三选一变为二选一,删除了“自然灾害与防治”,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中任选一个,并不是在地理高考中不在考查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在现行的《地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地理科必考内容中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已包括“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内容,在近年的高考地理必考部分也有涉及相关内容的试题,所以单独设置选考属于重复考查,故删。
这部分内容仍需在必考中予以高度重视。
2.地理高考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依托地理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地理综合思维(知识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综合)、注重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社会上的现实地理问题);并注重展现创新意识(情境创新、角度创新、功能创新)。
二、地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举措1、坚持高考的立场(四有:有态度、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
态度:立德树人与人才选拔相结合。
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人地关系为支点,充分发挥地理试题的育人价值和人才选拔功能,解决选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具有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保护资源环境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意识;形成文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形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太湖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高度: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相渗透。
体现考生综合素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展示考生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强调地理就在身边,注重弘扬中华传统优秀传统。
(补充:二十四节气)力度: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相碰撞。
考查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必备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新旧思维线索联系起来,思考并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大纲修订内容
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大纲修订内容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大纲修订内容,更多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地理答案、高考地理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大纲修订内容
地理
1.微调个别考试内容。
例如,在“自然灾害”中增加了“泥石流”。
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积极意义和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中,删除了“积极意义”。
选考内容中删除了个别重复性或背景性考点,同时对个别表述进行微调。
2.加强典型题的解读。
深入分析了命题立意和解题思路,以帮助广大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命题的主要思路和具体考查目标。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解读之全国卷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解读之全国卷全国卷大纲修改的那些内容!让大家久等了,我们的解读终于来了!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中发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相信各位家长通过网络等方式对此有了初步了解。
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修订基本原则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
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
主要修订内容1、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2、完善考核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3、调整考试内容。
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
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看完修订内容,不知您是否发现其变化何在?1.传统文化作为近两年高考高唱的主旋律,在2016年高考中已有端倪,那么今年考纲修订后,传统文化终于可以大张旗鼓地出现在各学科考试中,对于同学们来说提前准备势在必行;2.高考考核目标的内涵有了更加实际的意义,考试不只拘泥于书本课内知识,积累素材、关注时事、注重实践同样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要做一名装备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轨社会热点的新时代青年;……综述:虽然这些变化主要针对高考卷,但是北京的考生们也需要予以重视,以此为参考,同时静候明年1月份的考试说明。
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第一篇: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备考策略一.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1.考纲变化介绍2017年新课标高考考纲出炉,地理方面变化不是很大,主要体现在选修部分: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可以看出,课程在难度和结构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还减轻了学习负担,旨在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2.2016年新课标卷地理解读今年的地理试题延续了新课标卷的一贯特点,选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素材,设置新颖的情境,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逐步分析信息,通过分小题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考生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索完成。
如综合题第36题,以茉莉为中心问题,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广西横县茉莉种植的优势条件;再从区域内部的差异性角度分析茉莉种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传承了新课标卷“小切口、小步走、自然原因入题”的命题特点;然后从茉莉种植过渡到茉莉加工,分析茉莉花茶厂众多的原因,从农业到工业,实现了产业的融合;最后从点到面,如何将横县茉莉花茶产业模式向其他贫困落后地区推广,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后一问清晰地体现了本题的命题意图。
此外,考题“新知识”多,信息量大,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
所谓“新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点”,在2016年地理试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熊、高位虾池等“新知识”。
考生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需要通过文字、图像先理解这些“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其次,运用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该类试题既考查考生考试现场的学习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试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区分度较高。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在上期结尾,北斗君跟大家留了一个小悬念:“名师大讲坛”的第一篇会邀请谁来主讲?大部分老师都猜测是丁尧清老师。
恭喜你们猜对了!本季名师大讲坛的首篇文章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丁尧清老师来跟大家分享。
丁尧清老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地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学地理教材编写和编辑工作。
研究兴趣包括地理课程和教材的国际比较、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等。
下面是丁尧清老师对2017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的个人总结与简析,在此与大家分享,期待与大家交流,一同进步。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丁尧清一、全国高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1、文字数量2、内容结构二、关于某些争议性内容的讨论1、I卷2、II卷3、III卷三、试题情境创设的素材来源1、自主组编2、摘自新闻报道3、改编自学术期刊的专业文献一、全国高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文综试卷共有三份,分别是I 卷或乙卷、II卷或甲卷、III卷或丙卷。
其中,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10省使用I卷,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西藏等11省使用II卷,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4省区使用III卷。
1、文字数量以全国I卷为例,2017年和2016年相比,试卷文字数量略有减少。
这意味着学生的文字阅读量有所减少,需要书写的文字数量也在减少。
表1 2016-2017年全国I卷文字数量统计(单位:字)2、内容结构从考查的主题来看,2017年全国I卷涉及城市建设(或管理)、产业发展、水循环、农业生产、阴阳坡等五个方面,2016年全国I卷涉及产业变化、城市建设、环境变迁、垂直分异、农业生产、环境考察等6个方面。
选做题均以乡村旅游、生态改变为考核重点。
2017年与2016年相比,考查的面稍微有所收缩,并且侧重于自然地理方面。
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修订解读与备考建议
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修订解读与备考建议
潘化兵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一、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下简称“考试大纲”)修订背景与总体思路(一)考试大纲修订的主要背景1.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1)全球化与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在全球化中仍处于“学习者”、“跟随者”的地位。
中国要想继续发展,并在国际经济社会中有更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必然。
【总页数】8页(P69-76)
【作者】潘化兵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把握高考改革方向科学高效复习备考——2017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修订解读与备考建议 [J], 苏明义
2.凝心聚力立德树人掌握方法提高素养——2017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修订解读与备考建议 [J], 班文岭
3.基于“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下的政治高考复习思路——2017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修订解读与备考建议 [J], 蔚国娟
4.思维导向与文化引领——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修订解读与备考建议 [J], 尹龙国
5.转方式调结构去库存——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修订解读与备考建议 [J], 乔文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
地理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刘连凤—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及备考策略
2017年全国高考地理考纲解读和复习策略一、2017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一)考纲总体要求:地理考试大纲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学习知识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更应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二)对比2016年考纲1、相同点今年的高考地理大纲相比往年总体框架不变,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以及必考内容选考内容中的旅游地理、环境保护都与2016年的相同。
要求学生学会从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入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考试大纲还要求学生能够联系区域,以图为纲,具有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的能力。
2、不同点今年国家对高考地理大纲进行了修订,变化的是地理选考内容,往年的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要求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选修由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缩小了选做范围。
二、2017年全国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一)选考模块的备考策略1、选修修订内容的备考策略选考中删除了“自然灾害与防治”,那在选考中是肯定不会考的了,但是在必修一中我们学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相关内容,在非选考题中可能会涉及到,因此,在复习必修一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部分内容时也应该着重复习,并通过练习加强这部分内容与区域地理的结合。
对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两模块,由以前的3个选考模块,变成了2个模块,学生做题的负担相比以往是减轻了,但出题专家很可能在命题角度上提升难度。
高中地理课件-2017高考大纲修订解读k
3.有力度: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相碰撞
考查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注重必备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把已学知识迁移到新问题上来 把新旧思维线索联系起来,思考并解决问题 突出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4新课标I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 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 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 示。读图,完成4-5题。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标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 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 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 请标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有温度:人文情怀与理想思维相激荡
注重题目情境创设的新颖性 采用散文、游记、民谣等多种形式呈现材料 体现学科特色:兼具人文情怀与理性思维
4.1情境语言优美,贴近生活实际
I卷42题用散文对篁岭“晒秋”民俗的描述:“当秋 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 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 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 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 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 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
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 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 等),客源有保障。
III卷36题用游记对内格罗河景观的描述:“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 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 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 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 泽渐渐映入眼帘……”
2017地理考纲解读解析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答案】20世纪70年代(1976年),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 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 (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向北、 向西扩展的趋势。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答案】①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减少;② 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③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 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展;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地球和地图、世界 地理、中国地理
选修:旅游地理、环境保护(二选一)
2、高考考什么?(就目标与要求而言)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界定
2.地理信息呈现的形式
考什么?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界定
地理信息: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发现、收集信息 解读信息:对信息的理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 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 现污染加重趋势。
考查地形地势的判读,水污染及 其防治,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生 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 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 并简述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答案】因为罗纳河流域跨多个行政区,有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 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需要协调;从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考虑,设立统一的机构,便于加强管理, 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考虑。(类似于 设立公司,便于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实现流域的可持 续开发。亦可适当给分)
2017地理考纲解读
(2)从能力要求上看:
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考查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 学科素养,即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高考地理试题的考核命题方向
(1)自然地理试题的主要命题方向: • ①以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的基本原
理,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查。 • ②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 能力考查。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
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地理信息: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发现、收集信息
解读信息:对信息的理解
热带 雨林 气候
考什么?
2.地理 信息呈 现的形 式
提供地理教材之外的信息 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 信息的情境化 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提供组合信息
逐步给出信息
启示:
(1)研读课标和考纲,复习课对学生的学习目标 用两个维度呈现,即内容、要求。
D
C.6--9月 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B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2017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评析.doc
2017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评析2017年高考地理试卷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在题型、风格、呈现形式等方面延续了以往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
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为主线,通过优选考试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维品质,实现高考地理试题的育人价值、选拔功能和引导教学作用。
一、内容选取导向明确,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地理试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看问题的敏感性。
如全国III卷1~3题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载体,考查背后蕴含的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始终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如全国I卷43题、全国II卷44题、全国III卷43题。
沿着“一带一路”选取典型案例,彰显我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如全国II卷36题。
力求用新思维、新途径去解决考生看得懂、易接受、体会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冷静理性看待现实世界。
使地理试题试卷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二、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科思维能力高考地理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拓宽试题素材范围,构建实际问题情境,不断创新能力考查方式方法,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
1.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增强基础性地理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干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的考查。
如全国I卷6~8题呈现了经过模式化的闭合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未发生变化的背景,将水量平衡限定在降水与蒸发两者的关系上,重点考查学生对水量平衡原理的理解,纠正简单使用蒸发量来评价区域干旱程度的误区。
全国II卷第36题,以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成就。
2017年地理高考考纲详细解读
2017年地理高考考纲详细解读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你是否每天都在为高考地理考试而每天努力去复习,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升学考试!以下是店铺今天所分享的地理高考考纲解读,欢迎阅读。
地理高考考纲解读一、试卷结构:无论新课标Ⅰ还是新课标Ⅱ,共由11道单项选择题、2道综合分析题和3道选做分析题(今年改为2选1)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整体出题难度平稳,考点覆盖广泛。
第二部分地理主观题部分,36、37题为必做题,这两组题往往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思路分别出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第三部分选做题,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两个选修部分中二选一,每题10分,每题1问,难度较小。
二、全国卷出题特色纵观历年全国卷地理部分,有如下出题特点:1.主干知识抽样考查,地球运动部分比重下降,试卷难度有所下降。
高考知识考查具有抽样性,尽管考纲细目很多,但命题者总会挑选那些地理学科味儿浓,对地理知识理解起到支撑作用的主干作为考查对象。
2.等值线图常考不衰,尤其以等高线地形图居多。
等值线题因其类型多、善变化、综合性和能力要求高,能很好地体现试题的创新性和梯度性,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所以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3.选材关注热点和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全国卷的特点是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讨“新问题”,考题“新知识”多,信息量大,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
所谓“新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点”,在2016年地理试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熊、高位虾池等“新知识”。
关注时下最热门的地理问题,是复习备考中必备的哟!4.开放性试题成为非选择题的主流方向。
此类开放性试题解题规律是正方观点论证其优势,反方观点论证其劣势。
在论证时要特别关注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发展观。
三、2017年考纲变化地理方面的修改主要是由从3个选修模块中选1个作答,变为从2个选修模块中选一个作答。
2017年 高考地理课标2 高清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4~5题。
图2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冰雪路面B.湿滑路面C.松软路面D.干燥路面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备考策略
一.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1.考纲变化介绍2017年新课标高考考纲出炉,地理方面变化不是很大,主要体现在选修部分: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可以看出,课程在难度和结构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还减轻了学习负担,旨在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2.2016年新课标卷地理解读今年的地理试题延续了新课标卷的一贯特点,选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素材,设置新颖的情境,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逐步分析信息,通过分小题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考生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索完成。
如综合题第36题,以茉莉为中心问题,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广西横县茉莉种植的优势条件;再从区域内部的差异性角度分析茉莉种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传承了新课标卷“小切口、小步走、自然原因入题”的命题特点;然后从茉莉种植过渡到茉莉加工,分析茉莉花茶厂众多的原因,从农业到工业,实现了产业的融合;最后从点到面,如何将横县茉莉花茶产业模式向其他贫困落后地区推广,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后一问清晰地体现了本题的命题意图。
此外,考题“新知识”多,信息量大,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
所谓“新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点”,在2016年地理试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熊、高位虾池等“新知识”。
考生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需要通过文字、图像先理解这些“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其次,运用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该类试题既考查考生考试现场的学习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试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区分度较高。
如第11题,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找出影响磷累积量的因素,并结合川西某山地东坡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3.2017新课标高考复习方略一了解考纲,把握复习方向考纲规定了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及考试范围,是确定高考命题范围、难度的基本依据。
地理大纲的要求是:
(1)学会从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入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联系区域,以图为纲,提高学科能力。
以图示材料作为载体提供信息,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
二重视基础、抓主干知识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和理解,地理不同于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而高考老师出题也是源于书本,所以一定要抓住教科书这最重要的学习资料。
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这些基础东西一定要掌握的非常好,才能灵活运用。
可以看出,高频考点有:①地球运动②大气运动③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④区域可持续发展⑤水循环和洋流⑥综合题。
(3)重视对原理的理解自然地理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最偏理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
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
如:理解某一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时,需要我们掌握气压带风带的规律及其相关性质,然后按照纬度位置就可轻松记忆。
(4)多读图勤思考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因此一定要学会读图,将图中的隐含信息挖掘出来,我们要做到看清图、看懂图、理解图。
平时学习中刻意锻炼自己读图的能力。
我经常说学好地理要“图不离手”,“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
同时要勤思考,注重不同内容的比较,和彼此知识的联系。
要看出题者都从图的哪些方面进行考查,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考试遇图不乱。
(5)大题答题规范语言、条理清晰很多学生地理语言欠缺,虽然知道原理但不能用地理术语准确的表达出来,于是答题答不到点子,经常失分。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生经常翻阅笔记和试题答案,一步一步的模仿答案的写法,答案的要点,看看人家在哪里设置考点,时间积累一长,就会有所感悟。
另外答题规范、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规范做题的能力,以提高得分率。
(6)梳理教材,构建知识体系一轮复习阶段要全面梳理高考考查要求的内容和知识点,熟悉教材;二轮复习阶段要侧重于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构建知识体系。
学会将考纲的要求通过教材体现出来。
通过强化教材的复习,使学生把知识真正转变为自己的东西。
同时进行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构建体系。
(7)凸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紧密联系热点问题目前高考题的命题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
比如能源问题、奥运会、粮食问题都是今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所以要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热点问题一般只是出题的切入点,只是一顶帽子,只是一种情境,核心还是学生的能力提升。
二.备考策略
1.教学目标的调整建议
教学复习目标要向考核地理思维能力的调整。
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加强
以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建构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知识网络。
2.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
教学内容以核心主干知识和原理为主整,加强地理自然、人文核心知识
和原理内容的教学。
①加强自然地理主干、核心内容的教学
②加强区位人文原理教学
③增加区域地理教学的时数和内容
④必修3调整为运用自然、人文原理分析区域案例的教学
⑤根据考试要求,在高三年级开设“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课程。
3.教学复习方法的调整与建议
①加强在系统地理教学中,运用区域案例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
②加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高中原理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
③加强必修3教学,综合运用地理原理,深化地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④加强地理图表教学,尤其是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地理信息能力的教学策略
⑤开展专题复习,建构地理思维纵深分析问题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4.复习训练的调整与建议
①基于图表素材地理串式选择题的训练策略
②地理事物特点、成因分析问答题的训练策略
③区域地理综合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策略
5.全国卷新课标卷的显著特点是区域“小切块”,对于小切块的区域分析,它能体现如下特点,达到如下目的:
①充分提升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们在课堂上的区域分析,宏观性突出,规律的普遍性突出,规律的特殊性不明显。
而规律的特殊性从根本来说是空间的微观性造成的。
进行微观研究,既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用性很强。
②从宏观层面看,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原因往往粗略一些,掌握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
但是其中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在进行微观分析时,是兼容的,是相通的。
所以,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分析时,让他们切实掌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③地理术语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和科学思考得出来的精华,高中学生必须熟记方能进入地理思维状态。
④进行地理理论学习时,尽量把理论放进区域中,特别是小区域中,让理论能够接地气。
⑤在复习区域地理部分时,尽量把区域特殊地理现象中藴含的一般性特点、规律寻找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见微知著”。
⑥在宏观层面进行学习时,也有如何进行“精细化”思考,获得多角度、多因素地理因果关系的问题。
⑦不管是大尺度的区域分析,还是小尺度的区域分析,最重要的要素始终是位置、大气、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