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它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动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图形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难点: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教学准备:用木条订成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框架,小棒、钉子板、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一)、老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框架、1、老师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框架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这个图形不是长方形了,因为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图形——平行四边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在黑板右上角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2、问:同学们平时见过平行四边形吗?请举例来说、(有一种防盗网上的图形、篱笆上的图形,有的编织图案)3、动手操作,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分组操作探究师:第一组:量一量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度。

第二组:用小棒搭平行四边形。

学生的操作,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4、各组汇报探究结果,互相评价。

5、画平行四边形师: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平行四边形。

6、。

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老师又一次演示长方形活动框架)(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它们都有四个角;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必须是直角)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三十九第2题,指生订正并说出理由。

1、判断题:(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4)对边相等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5)有个四边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就是长方形。

()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分别是: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以及总复习。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培养学生对角的度量能力,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乘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其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除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6. 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让学生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作用。

7. 通过数学广角,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8. 通过综合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大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角的度量: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三位数乘两位数: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其性质和特点。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 统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6页的教内容,教学梯形的认识和给梯形画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和垂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梯形的面积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梯形的特征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学具(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直钝各一、近似等腰梯形)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游戏激趣。

教师: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

这是一个四边形,可是它被数学书盖住了。

(1)能猜出来吗?不可能是哪个四边形?(2)现在呢?不可能是哪个图形?(3)到底是什么图形?这个四边形大家认识吗?2.引入课题。

教师:梯形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前面认识过的四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梯形的认识。

2.【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在比较中既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有意识地渗透了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整体建构四边形知识网络,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做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认识梯形的特征。

(1)感知梯形。

①你在生活中见过梯形吗?让学生先说一说。

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实物,找一找哪儿有梯形?课件出示后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隐去情境图,抽象出梯形几何图形。

(2)探究梯形的特征。

①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梯形,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②出示准备好的小练习。

要求:根据第一组图独立研究梯形有哪些共同特征?根据你们的发现找出第二组图中具备上述特征的图形。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一、教材编写意图。

在数与计算方面,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关系。

1(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内容包括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5.2画垂线(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5.2画垂线(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5.2画垂线(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五章第二节内容——画垂线。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垂线的定义和画法,理解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大家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垂线的定义和画法,难点在于理解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用直尺和铅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然后在这条直线上任意选取一个点,用直尺从这个点画一条垂线。

2. 讲解垂线的定义:垂线是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交角为90度的直线。

请大家观察自己画的垂线,是否符合这个定义。

3. 讲解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垂线段是最短的。

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垂线段是最短的。

4. 讲解垂线的画法:画垂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三角板,另一种是利用直尺和圆规。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学具,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垂线。

5. 例题讲解:请大家在白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然后在这个长方形上任意选取一个点,用直尺从这个点画一条垂线。

6. 随堂练习: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按照题目要求,画出垂线。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垂线的定义: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交角为90度的直线。

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垂线段是最短的。

垂线的画法:利用三角板或直尺和圆规。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大家在白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在这个三角形上任意选取一个点,用直尺从这个点画一条垂线。

答案:1.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垂线的定义和画法,以及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及时复习和巩固。

拓展延伸: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除了在平面几何中,垂线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例如,在建筑、工程、艺术等领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垂线的定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它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交角为90度。

1.4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1.4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1.4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2.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练习(1)基本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基本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的难度要适中,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练习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一些提高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题目的难度要稍高,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题目的难度要较大,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

4.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资源1. 课本。

2. 练习题。

3. 教学课件。

七、教学时间1课时。

八、教学进度本节课为第1课时,共计1课时。

九、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十、教学建议1. 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确保练习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 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动态统计数据的收集过程,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初步体验数据整理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以一当五,能正确绘制统计图。

三、教学难点动态数据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科书第 109 页教学情境的教学挂图、等五、教学过程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

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

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1.组织记录(1)给学生发记录单。

(2)学生记录。

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正”字法记录既快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由于车辆过往速成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

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2.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运用一个□表示 1 辆或 2 辆车。

最多画几个格?应怎么办?明确用 1 格表示 5 辆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尝试独立绘制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3.组织讨论:20 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1.独立完成第 111 页的“做一做”2.课后延伸: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 2 题。

调查二年级( 1 )班和五年级( 1 )班的视力情况,完成统计表,并谈一谈对视力差的同学的建议,鼓劢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反思今天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第【2】篇〗【教材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8~80页例1.【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培养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2.估算。

3.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所学习过的口算,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口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始,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为学习本课的新知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1.师:四年级准备要举行一次联欢会,买来许多气球,现在在分气球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例1(1)情境图: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师:你会列式吗?为什么用除法?(3)师:口算80÷2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2.(肯定学生可行的想法)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可以。

但如果又买来了3个气球,大约可以分给几个班?你觉得怎么解决呢?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吧!3.师生共同归纳估算的方法: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结果。

4.完成书本79页做一做:师:比比谁口算、估算学得好,完成下面的各题,并想想每组上下两题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基础去自主探索口算、估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三、发展新知1.师:为了把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得更漂亮,他们还买来了许多彩旗,你们看!(1)出示例1(2)情境图:师: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师:怎样列式?怎样口算?(指名学生说不同的想法)2.想一想:这两道算式怎样估算呢?尝试在书本上写一写再跟同桌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亿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拨计数器,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并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知道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并能熟练掌握“个级”和“万级”各个数位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借助计数器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自学互助】(一)课前自学1、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那么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一(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5673是()位数,其中的5表示(),7表示()。

(二)课中自学1、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数(小精灵提示:计数器上哪一位上的珠子满10颗,就要向前一位进1。

)(1)照这样数下去:一万一万地数, 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独立阅读教材第3页,完成下题。

(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

如:个位、十位、百位、()位、()、十万位、百万位、()位、亿位等。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级,表示多少个();()位、()位、()位和()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

(4)75620003中的7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展示互导】大家把自学互助的结果展示给小组同学或者全班同学。

(可以交流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质疑互究】我的疑惑:【检测互评】我会填:(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4.3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4.3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4.3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讲解: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4. 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的进步,指导学生的不足。

3. 成果展示: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教学策略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 练习题:教师设计的练习题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等七、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2. 日期: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期间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情况。

(课文第58页的例4,“做一做”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课件一:为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实验小学与希望小学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的活动,学生们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准备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们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个美术颜料6元,买2盒要花多少钱?20盒呢?200盒呢?学生完成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6×2=6×20=6×200=**小组交流。

教师出示课件二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出示课件三: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16×50=32×50=学生自做后教师演示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课件四,学生小组合作计算80×4=40×4=20×4=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第一课导学目标- 了解数字0-9的写法和读法。

- 通过数值比较和排序的练,提高数值认知能力。

- 练认识和使用比较符号。

第一课导学内容1. 展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依次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练比较数字大小:- 数字0-9的卡片随机排列,让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

- 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用"<"、">"或"="来比较大小。

3. 进行实际比较和排序任务,如:身高排序、书籍数量比较等。

第一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提示学生比较以下数字,并用适当的符号连接起来:- 3和5- 2和8- 7和7- 4和9- 0和6- 1和1- 6和2第二课导学目标- 研究数字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 掌握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会两位数相加和相减,并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含义。

第二课导学内容1. 展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教学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以36+7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和,再计算十位数的和,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 以58-9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差,再计算十位数的差,引导学生理解退位的概念。

3. 练两位数的相加和相减,巩固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第二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让学生计算以下加法并写出结果:- 25+6- 47+8- 51+9- 34+5- 19+73. 让学生计算以下减法并写出结果:- 98-7- 76-5- 63-9- 42-3- 15-8...(以此类推,继续编写导学案内容)小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每节课都包括导学目标、导学内容和导学目标检测,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字、数值比较和运算的认知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导学案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4.4 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4.4 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4.4 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

(2)小组讨论,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3)师生共同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3. 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共同分析解题过程,强调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4. 拓展提高出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培养他们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5.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板书设计4.4 积的变化规律1. 观察积的变化2. 小组讨论,总结规律3. 师生共同归纳4. 巩固练习5. 拓展提高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八、教学资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九、教学进度本节课为1课时。

十、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2. 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4. 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提高学生看统计图和分析统计图的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绘制等活动,经历了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通过统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感受统计在成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体会应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式来阐述观点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难点:经历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图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条形统计图1.引入:二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几幅。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三幅图分别出示)。

2.提问:从统计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纵轴每格表示的单位量是多少?3.小结:看来在绘制统计图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设计每格表示的单位量?4.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活动2【导入】看统计表,分析数据1.观察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第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统计表姓名身高(厘米)体重(千克)李明14135王鹏13833张明13932高洁14340田凡142362.用什么方式能更清楚直观地看出同学们身高和体重的情况?活动3【讲授】出现矛盾,学习新知1、猜想:观察这个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应该表示什么?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厘米?(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5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50厘米)板书:每格表示2、验证: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先在纵轴上标出每格表示的数量,再画出条形统计图。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第51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将这一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规律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出问题1.师: 猴妈妈听说同学们的口算能力非常的强,想请大家帮帮它的忙,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猴妈妈要给小猴子们分苹果,每只小猴分6个。

师:猴妈妈还想知道分给2只小猴、200只小猴、2000只小猴分别需要多少苹果,哪位同学能帮帮它?板书结果:(1)2×6=12 (2)20×6=120 (3)200×6=12002.师:大家成功的帮猴妈妈算出了苹果数。

大家看,小青蛙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了!现在我们就以“小青蛙”为题作一个游戏-------“对对子”。

老师说前半句(一只青蛙一张嘴),大家说后半句(两只眼睛,四条腿)……师:其实里面有蕴藏着许多的的数学知识,老师考考你们:20只青蛙有几条腿,你能算出来吗?10只青蛙呢?5只呢?(4)4×20=80(5)4×10=40(6)4×5=20 (板书算式)3.师:在乘法算式当中,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们的名字。

仔细观察,随着猴子数量的增多,苹果的数量也在增加。

随着因数的变化,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二、观察算式,再次探索(一)探索“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就乘几”的规律。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第【1】篇〗《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来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几分之一)时,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两组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猜想和验证,使学生专注于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直接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验证和运用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时,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五、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总结、验证,自主探索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六、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给庄家清除害虫,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有关青蛙的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根据这一规律请继续回答并写出算式。

5只青蛙几只腿?10只青蛙几条腿?20只青蛙几条腿?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4=2010×4=4020×4=80追问:观察以上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6)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7)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8)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9)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1)
练习题(12)
一、比较大小(12分)
72108 ○ 1357900 617000 ○ 62万
10110 ○ 9999 4762504 ○ 4762513 四千万○九百九十万 89001 ○ 89101
二、读出下面各数。

(12分)
708500 读作: 70000508 读作:100090009 读作: 5060032 读作:
三、写出下面各数。

(12分)
五十六万零五十六写作:
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写作:
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写作:
一亿零二万零三写作
四、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 22500000 = 2) 10110000 =
3) 72400000 = 4) 52000000 =
5) 90600000 = 6)87600000 =
7) 2175600 ≈( )万 8) 785000 ≈
9) 734000 ≈ 10) 620000 ≈
练习题(13)
1、读出下面各数。

2356000000 读作
23009800000 读作
230000000 读作
350098 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
四百五十万三千零九写作
六亿零七十写作
二十五万零三十写作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7000000000 378000000000 8000000000 1200000000
4、把下面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值。

2409678900 358230000 23008978000 26530060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6-17)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2.说出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角()角()角()角
3.填一填。

(1)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角。

(2()角是180°,()角是90°,
()角是360°
(3)小于90°的角叫做()角,大于90°而小于180°
的角叫做()角。

(4)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
角。

学生自
我评价
评价:
预习(无效有效高效)交流(主动被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8-19)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