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经典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及典型例题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边角边定理(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边角定理(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边边边定理(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角角边定理(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斜边、直角边定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拓展关键点:能通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相等是几何证明的基础.专题1、常见辅助线的做法典型例题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从结论出发,寻找要证明的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可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 https:/// 货运从业资格证 电工证 焊工证 叉车证
;
赛中,鞠言战申被尹红战申叠创,虽然说是尹红战申偷袭,可也侧面说明了鞠言战申の实历.若真强到那样の地步,又怎么可能被尹红战申偷袭成功?又怎么可能被尹红战申叠创?多名混元无上级善王,都颇为认同尹红战申の话.而鞠言此事却没有停止下来,虽然一招乾坤千叠击灭 杀了大量の凶兽,但是在他四周,还有更多の凶兽还在源源不断の向着他扑杀过来.他继续引导呐些禁地子兽汇聚到一起,而后故技叠施,使用乾坤千叠击灭杀.接连两次下来,鞠言足足灭杀了数百头禁地子兽.尹红战申等人,更加认定禁地子兽の防御极其の脆弱,他们若是进入到 禁区之地,或许也能像鞠言战申呐般灭杀凶兽.当然了,祝桦老祖肯定不会认同尹红战申の呐种揣测.只是,他也不知道鞠言战申到底是怎么做到の.“小心,有一头子兽向俺们呐里冲来了.”祝桦老祖眼申微微一凝,他看到一头绿色の子兽,正极速の向着自身呐边扑来.他们呐些人 所处の位置,就在禁区之地母兽感知边缘.有个别子兽冲向他们,也是正常の事情,其实若不是由于鞠言在前方,那或许会有更多凶兽冲向他们.由于他们呐些人是悬在空中,所以那头绿色子兽接近到一定距离后,便是猛の飞腾起来.嘶鸣声传出,毫不畏惧の冲向祝桦老祖等 人.“嗖!”“给俺死!”一名混元无上级善王,在别人尚未出手之前,率先出手.他手中の王兵,发出一道光华,斩向绿色子兽.禁地凶兽防御脆弱,在他看来,他呐一击,能轻易の杀死呐头绿色子兽.那一道光华,狠狠の轰击在绿色子兽の身躯上.巨大の历量,将绿色子兽升腾中の 身躯,猛の震了回去,向地面摔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の一幕出来了,呐头绿色子兽摔落在地面上后,居然是立刻就又冲杀沸腾起来.从落地到再次冲杀而起,中间几乎是没有耽搁事间.就是说,方才那名混元无上级善王の攻击,并未能叠创绿色子兽.绿色子兽の身上,倒是有一道新 の伤痕,可呐伤痕却是正在以肉眼可见の速度愈合中.第三零七九章狂飙の积分绿色虫类子兽,凶悍扑杀向空间.出手攻击绿色子兽の混元无上善王有些傻眼,本以为自身一招就能斩杀呐头绿色子兽の,然而结果却与想象中相去甚远.不仅是他,其他几位混元无上善王,也都讶然. 呐是怎么一个情况?“顾凡道友,你呐有点……呵呵……”尹红战申扫了一眼那名先出手攻击绿色子兽の混元无上善王.此人の名字,叫做顾凡.“俺来!”尹红战申言语中,是有讽刺顾凡善王意味の,不过他也没将话说得太直白,他虽然是红叶王国の战申,但在无缘无故情况下自 不会太去得罪其他混元无上级强者.顾凡善王阴着脸,不言语.尹红战申对呐头绿色子兽出手了.由于前有顾凡善王出手,对绿色虫子没造成哪个太大の伤害,所以尹红战申出手,那可是没丝毫留手.他近乎全历,施展强横善术,向绿色子兽斩出一击.“砰!”绿色子兽,被叠叠の劈 到了地面上.在剧烈撞击之下,那地面都是大面积の坍塌崩裂,一阵飞尘扬起.然而片刻后,绿色子兽又冲了起来.它の身上,伤痕比前一次显得严叠得多,但它の行动并未受到太大の影响,伤口也在恢复之中.“怎么可能?”尹红战申罔了罔嘴.他有些无法理解了.自身全历一击,竟 然没能将呐绿色凶兽斩杀?尹红战申简直不敢信任自身の眼睛.他是认定禁区之地凶兽防御极差の,要不然那鞠言怎么能一招灭杀一大片禁地凶兽?可怎么轮到自身出手,情况就变了?几名混元无上级善王,也都紧锁双眉,之前他们都认同尹红战申の分析,可现在看来,情况全部不 一样.正如祝桦老祖所言,便是最差の绿色子兽,也不是那么容易击杀の.他们の目光,下意识看向鞠言战申.鞠言此事,还在斩杀禁地凶兽.呐禁地凶兽近乎无穷无尽,虽然被鞠言接连施展乾坤千叠击灭杀了许多,整体上显得稀疏了一些,可还是有一头头凶兽从更远一些の地方冲杀 过来.混元无上级の善王们,都不说话了.那头绿色凶兽,倒是被尹红战申几个人分别几次出手灭掉了.事实证明,若是一个人要杀呐绿色子兽,确实得费一番功夫.“鞠言战申の实历,到底有多强?”一名混元无上善王琛吸了一口气说道.尹红战申黑着脸,他此事心情极差.刚才他说 の那些话错得离谱,呐很丢脸.“呐其中,肯定有原因.”“对,肯定是有哪个俺们尚未发现の东西.”“在千年之前,战申榜排位赛上,俺亲手攻击过鞠言,他の实历,俺非常了解.不过是千年事间而已,他就算再有进步,正常情况也不可能强到随便群杀呐禁地凶兽.”尹红战申反正 是不信任鞠言の实历能超过他尹红.“尹红战申所言,确实有道理.”“就是!一千年事间,即便他用法辰王国修炼秘境修行千年,又能进步多少?俺们就大胆一点の先,难道还能超越倪炯老祖和祝桦老祖?”又一人说道.便是倪炯老祖和驻华老祖呐两位枯老の善王,也是想不 通.……“呐些子兽,都是母兽产出の.”“只是……呐产出速度也太快了吧?”鞠言四周の子兽,稀疏了许多,他开始观察那红色母兽.他发现,红色母兽の庞大身躯上,有一个地方の皮肤能够分裂.而每一次分开,便有一头子兽从里面钻出来.而呐刚刚钻出の子兽,不出几个呼吸の 事间,就能达到成熟体状态.“或许,能够试试将母兽斩杀!”鞠言眯了眯眼睛.有了呐个想法,鞠言便开始有计划和步骤の,向母兽位置接近.界碑世界之外,巨大黑色界碑附近,善王们对界碑指
初二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五大判定方法
初二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五大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5大判定一、边边边(SSS)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法则时,第一条就是边边边。
内容: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理解:若给出三条线段的长度(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确定出的三角形形状,大小。
若给出三条线段长度AB=c,BC=a,AC=b,确定过程如下:①先确定一边AB;②分别以AB为圆心,分别做半径为b,a长的圆,交于C点;③最后连接AC,BC。
这样三角形的大小,形状就都被确定出来了。
二、边角边(SAS)内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理解:若确定两条公共端点线段的长度,及它们的夹角,即可确定出的三角形形状,大小。
若给出AB=cBC=a∠B=α,确定过程如下:①画∠EAD=α;②在射线AE上截取AC=c,在射线AD上截取AB=c;③连接BC。
这样,三角形的.大小形状同样被确定了。
三、角边角(ASA)内容:两角和他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理解:若给出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大小和它们的夹边的长度了,即可确定出的三角形形状,大小。
若有AB=c,∠CAB=α,∠CBA=β,确定过程如下:①先确定一边AB=c;②在AB同旁画∠DAB=α,∠EBA=β,AD,BE 交于点C。
这样,三角形的大小形状同样被确定了。
四、角角边(AAS)内容: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理解:若给出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大小和其中一个角对边的长度了,即可确定出的三角形形状,大小。
若有AB=c,∠CAB=α,∠ACB=β,确定过程如下: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可得出剩下一角∠CBA的度数,这样,利用角边角的思路即可确定三角形形状大小。
相关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五、斜边,直角边(HL)内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理解:若确定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同时得到其一个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即可确定出三角形的形状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12.1全等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经过平移、翻折、旋转,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例1、△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用“≌”表示两个图形全等的时候,必须把对应的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例2、已知△ABC≌△DEF,那么就说明:①点A对应点D,点B对应点E,点C对应点F②∠A=∠D,∠B=∠E,∠C=∠F③AB=DE,AC=DF,BC=EF用“全等于”这个词表示两个图形全等的时候,顶点不一定有一一对应关系。
例3、已知△ABC全等于△DEF,那么点A不一定对应D,点A也可能对应点E或者点F 。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①对应边相等②对应角相等③角平分线、中线、高分别对应相等④周长相等⑤面积相等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依据: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边边”或“SSS ”。
②两边一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
③两角一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边角”或“ASA ”。
④两角一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 ”。
⑤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斜边直角边”或“HL ”。
温馨提示:“SSA ”和“AAA ”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格式:SSS 、SAS 、ASA 、AAS 的证明格式: HL 的证明格式:在△ABC 与△DEF 中 在Rt △ABC 与Rt △DEF 中∵{ 条件1条件2条件3∵{条件1条件2 ∴△ABC ≌△DEF (条件) ∴△ABC ≌△DEF (HL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如果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证明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证明方法一:SSS判定法(边边边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三角形的三边相等。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AB=DE,BC=EF,AC=DF,则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且已知AB=DE,BC=EF,AC=DF。
通过图形可以发现,若容器DAB将图形DEF旋转并平移后完全重合于ABC,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因此,通过旋转和平移操作,将DEF旋转至直线AC上的点F与C匹配,同时将点F移动至点C。
由于线段DE和线段AC相等,而由已知条件可知线段DF与线段AC相等,所以线段DC也与线段AC相等。
因此,可以得出点C与点D重合,即三角形DEF重合于三角形ABC,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法二:SAS判定法(边角边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当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AB=DE,角A=角D,BC=EF,则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AB=DE,角A=角D,BC=EF。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角D与角A相等,以及线段DE与线段AB相等。
通过这两个已知条件可以得出点D与点A重合,即三角形DEF与三角形ABC重合,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法三:ASA判定法(角边角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当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角A=角D,角B=角E,AB=DE,则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角A=角D,角B=角E,AB=DE。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角D与角A相等,角E与角B相等,以及线段AB与线段DE相等。
通过这三个已知条件可以得出三角形DEF与三角形ABC完全重合,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法四:HL判定法(斜边和高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当两个三角形的斜边和高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及典型例题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边角边定理(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边角定理(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边边边定理(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角角边定理(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斜边、直角边定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拓展关键点:能通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相等是几何证明的基础.专题1、常见辅助线的做法典型例题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从结论出发,寻找要证明的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可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
总结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观察以及一定的几何定理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根据边和角的关系,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判定方法。
1. SSS判定法(边边边)
SSS判定法是通过三边的长度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2. SAS判定法(边角边)
SAS判定法是通过两边的长度和它们之间夹角的大小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度相等,并且这两边夹角的大小也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3. ASA判定法(角边角)
ASA判定法是通过两个角和它们之间的边的长度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并且它们夹着的边的长度也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4. AAS判定法(角角边)
AAS判定法是通过两个角和它们对应的边的长度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并且它们对应的边的长度也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除了上述判定法,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 RHS判定法(正弦定理)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相等,而这个角的两边分别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
个边成正比,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判定方法,我们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从而
解决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各种问题。
在解题时,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进而得出结论。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复习[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判定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 角角边(AAS )、边边边(SSS ) 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HL ) 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以上可以简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 7、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8、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9、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10、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1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运用1、性质中三角形全等是条件,结论是对应角、对应边相等。
而全等的判定却刚好相反。
2、利用性质和判定,学会准确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是关键。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把对应的顶点,角、边的顺序写一致,为找对应边,角提供方便。
3,当图中出现两个以上等边三角形时,应首先考虑用SAS 找全等三角形。
4、用在实际中,一般我们用全等三角形测等距离。
以及等角,用于工业和军事。
有一定帮助。
5、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做题技巧一般来说考试中线段和角相等需要证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九大经典模型(解析版)
全等三角形的九大经典模型【题型1平移模型】【题型2轴对称模型】【题型3旋转模型】【题型4一线三等角模型】【题型5倍长中线模型】【题型6截长补短模型】【题型7手拉手模型】【题型8角平分线模型】【题型9半角全等模型】【知识点1平移模型】【模型解读】把△ABC沿着某一条直线l平行移动,所得到△DEF与△ABC称为平移型全等三角形,图①,图②是常见的平移型全等三角线.【常见模型】【题型1平移模型】1(2023春·陕西咸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使点B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边BC的中点上,点C的对应点F在BC的延长线上,连接AD,AC、DE交于点O.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B=∠FB.AC⊥DEC.BC=DFD.AC、DE互相平分【答案】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B=∠DEF,BE=CF=CE=AD,AD∥BC,DF=AC,由于只有当∠BAC=90°时,AC⊥DE;只有当BC=2AC时,DF=AC=BE,则可对A、B、C选项的进行判断;AC交DE于O点,如图,证明△AOD≌△COE得到OD=OE,OA=OC,则可对D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使点B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边BC的中点上,∴∠B=∠DEF,BE=CF=CE=AD,AD∥BC,DF=AC,只有当∠BAC=90°时,AC⊥DE;只有当BC=2AC时,DF=AC=BE,所以A、B、C选项的结论不一定正确;∵AD∥BC,∴∠OAD=∠OCE,∠ODA=∠OEC,而AD=CE,∴△AOD≌△COE(ASA),∴OD=OE,OA=OC即AC、DE互相平分,所以D选项的结论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1.(2023·浙江·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ABC的边AC与△CDE的边CE在一条直线上,且点C为AE的中点,AB=CD,BC=DE.(1)求证:△ABC≌△CDE;(2)将△ABC沿射线AC方向平移得到△A B C ,边B C 与边CD的交点为F,连接EF,若EF将CDE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且AB=4,则CF=【答案】(1)见解析(2)2【分析】(1)首先由点C为AE的中点得出AC=CE,再根据SSS证明△ABC≌△CDE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得A B =CD=AB=4,再由EF将CDE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得CF=DF=12CD =2【解析】(1)证明:∵点C为AE的中点,∴AC=CE在△ABC和△CDE中,AB=CD BC=DE AC=CE∴△ABC≌△CDE(2)解:将△ABC沿射线AC方向平移得到ΔA B C ,且AB=4,∴A B =CD =AB =4,∵边B C 与边CD 的交点为F ,连接EF ,EF 将CDE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图∴CF =DF =12CD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平移的性质,根据SSS 证明△ABC ≌△CDE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023春·重庆·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将△ABC 沿射线BC 方向平移得到△DCE ,连接BD 交AC于点F .(1)求证:△AFB ≌△CFD ;(2)若AB =9,BC =7,求BF 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1<BF <8【分析】(1)根据∠A =∠FCD ,∠AFC =∠CFD ,即可证明;(2)在△BCD 中,利用三边关系求出BD 的取值范围即可解决问题.(1)证明:∵AB ∥CD ,∴∠A =∠FCD ,在△AFB 和△CFD 中,∠A =∠FCD ∠AFB =∠CFD AB =CD∴△AFB ≌△CFD .(2)【解析】解:∵△AFB ≌△CFD ,∴BF =FD ,在△BCD 中,BC =7,CD =9,∴2<BD <16,∴2<2BF <16,∴1<BF <8.【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ABC ,AB =AC ,∠ABC =∠ACB ,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如图,连接BD 、AF ,则BD AF (填“>”“<”或“=”),并证明.【答案】【答案】BD =AF ,证明见解析【分析】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得到AC =DF ,∠DFB =∠ACB =∠ABF ,即可证明;【解析】【详解】解:BD =AF .证明: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AB =AC ,得AC =DF =AB ,,∠DFB =∠ACB =∠ABF .在△ABF 和△DFB 中,{AB =DF∠ABF =∠DFB BF =FB,∴△ABF ≌△DFB (SAS ),∴BD =AF .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准确分析证明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2轴对称模型】【模型解读】将原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之为轴对称型全等三角形,此类图形中要注意期隐含条件,即公共边或公共角相等.【常见模型】【题型2轴对称模型】1(2023春·河北邯郸·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点M 为CD 中点,将△MBC 沿BM 翻折至△MBE ,若∠AME =α,∠ABE =β,则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α+3β=180°B.β-α=20°C.α+β=80°D.3β-2α=90°【答案】D【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DM≌△BCM(SAS),进而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M为CD中点,∴DM=CM,在△ADM和△BCM中∵AD=BC ∠D=∠C DM=CM ,∴△ADM≌△BCM(SAS),∴∠AMD=∠BMC,AM=BM∴∠MAB=∠MBA∵将点C绕着BM翻折到点E处,∴∠EBM=∠CBM,∠BME=∠BMC=∠AMD ∴∠DME=∠AMB∴∠EBM=∠CBM=12(90°-β)∴∠MBA=12(90°-β)+β=12(90°+β)∴∠MAB=∠MBA=12(90°+β)∴∠DME=∠AMB=180°-∠MAB-∠MBA=90°-β∵长方形ABCD中,∴CD∥AB∴∠DMA=∠MAB=12(90°+β)∴∠DME+∠AME=∠ABE+∠MBE∵∠AME=α,∠ABE=β,∴90°-β+α=β+12(90°-β)∴3β-2α=9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求解.1.(2023·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将Rt△ABC沿斜边翻折得到△ADC,点E,F分别为DC,BC边上的点,且∠EAF=12∠DAB.试猜想DE,BF,EF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答案】DE +BF =EF ,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延长CF ,将DE 和BF 放在一起,便于寻找等量关系,通过两次三角形全等证明,得出结论.猜想:DE +BF =EF .证明:延长CF ,作∠4=∠1,如图:∵将Rt △ABC 沿斜边翻折得到△ADC ,点E ,F 分别为DC ,BC 边上的点,且∠EAF =∠DAB ,∴∠1+∠2=∠3+∠5,∠2+∠3=∠1+∠5,∵∠4=∠1,∴∠2+∠3=∠4+∠5,∴∠GAF =∠FAE ,在△AGB 和△AED 中,∠4=∠1AB =AD ∠ABG =∠ADE,∴△AGB ≌△AED (ASA ),∴AG =AE ,BG =DE ,在△AGF 和△AEF 中,AG =AE ∠GAF =∠EAF AF =AF,∴△AGF ≌△AEF (SAS ),∴GF =EF ,∴DE +BF =EF .2.(2023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Rt ΔABC 中,∠C =90°,将ΔABC 沿AB 向下翻折后,再绕点A 按顺时针旋转α度(α<∠ABC ).得到Rt ΔADE ,其中斜边AE 交BC 于点F ,直角边DE 分别AB 、BC 于点G ,H1 请根据题意用实线补全图形;(不得用铅笔作图).2 求证:ΔAFB ≅ΔAGE【答案】(1)作图见详解;(2)证明见详解.【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折叠与旋转中的对应关系;(2)由题意易得△ABC ≌△AED ,即可得AB =AE ,∠ABC =∠E ,然后利用ASA 的判定方法,即可证得△AFB ≌△AGE .【解析】解:(1)画图,如下图;证明:由题意得:△ABC ≌△AED .∴AB =AE ,∠ABC =∠E .在△AFB 和△AGE 中,∠ABC =∠EAB =AE∠α=∠α∴△AFB ≌△AGE (ASA ).【点睛】本题考查折叠与旋转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以及注意折叠与旋转中的对应关系.3.(2023春·山西临汾·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如图1,以AB 为轴,把△ABC 翻折180°,可以变换到△ABD 的位置;如图2,把△ABC 沿射线AC 平移,可以变换到△DEF 的位置.像这样,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是另一个三角形经翻折、平移等方法变换成的,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三角形的全等变换.班里学习小组针对三角形的全等变换进行了探究和讨论(1)请你写出一种全等变换的方法(除翻折、平移外),.(2)如图2,前进小组把△ABC 沿射线AC 平移到△DEF ,若平移的距离为2,且AC =5,则DC =.(3)如图3,圆梦小组展开了探索活动,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点A ′的位置,且得出一个结论:2∠A ′=∠1+∠2.请你对这个结论给出证明.(4)如图4,奋进小组则提出,如果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外部点A ′的位置,此时∠A ′与∠1、∠2之间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写出正确结论并证明.【答案】(1)旋转;(2)3;(3)见解析;(4)不成立,正确结论:∠2-∠1=2∠A ',见解析【分析】(1)由题意根据三种全等变换翻折、平移、旋转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2)根据平移的距离的定义可知AD=2,则DC=AC-AD进行求解即可;(3)根据轴对称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4)由题意根据轴对称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析】解:(1)除翻折、平移外全等变换的方法还有旋转;故答案为:旋转.(2)∵AD=2,AC=5,∴DC=AC-AD=5-2=3;故答案为:3.(3)∵把△ADE沿DE翻折,得到△A'DE,∴△ADE≌△A'DE,∴∠ADE=∠A'DE,∠AED=∠A'ED,在△DEA'中,∠A'=180°-(∠A'DE+∠A'ED);由平角定义知,∠2=180°-∠A'DA=180°-2∠A'DE,∠1=180°-∠A'EA=180°-2∠A'ED,∴∠1+∠2=180°-2∠A'DE+180°-2∠A'ED=2(180°-∠A'ED-∠A'DE),∴2∠A′=∠1+∠2.(4)∠2-∠1=2∠A',理由如下:∵把△ADE沿DE翻折,得到△A'DE,∴△ADE≌△A'DE,∴∠ADE=∠A'DE,∠AED=∠A'ED,在△DEA'中,∠A'=180°-(∠A'DE+∠A'ED),由平角定义知,∠2=180°-∠A'DA=180°-2∠A'DE,∠1=2∠A'ED-180°,∴∠2-∠1=(180°-2∠A'DE)-(2∠A'ED-180°)=180°-(∠A'DE+∠A'ED),∴∠2-∠1=2∠A'.【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综合考查平移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知识点3旋转模型】【模型解读】将三角形绕着公共顶点旋转一定角度后,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则称这两个三角形为旋转型三角形,识别旋转型三角形时,涉及对顶角相等、等角加(减)公共角的条件.【常见模型】【题型3旋转模型】1(2023春·全国·八年级期末)(1)问题引入:如图1,点F是正方形ABCD边CD上一点,连接AF,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与△ABG重合(D与B重合,F与G重合,此时点G,B,C在一条直线上),∠GAF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连接EF,判断线段EF与G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知识迁移: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DC+∠B=180°,AB=AD,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连接AE,AF,且∠BAD=2∠EAF,试写出线段BE,EF,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实践创新: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C平分∠DAB,点E在AB上,连接DE,CE,且∠DAB=∠DCE=60°,若DE=a,AD=b,AE=c,求BE的长.(用含a,b,c的式子表示)【答案】(1)EF=GE,理由见详解;(2)BE-DF=EF,理由见详解;(3)BE=a+b-c2,理由见详解【分析】(1)根据SAS直接可证△GAE≌△FAE即得GE=EF;(2)在BE上取BG=DF,连接AG,由∠ADC+∠B=180°,∠ADF+∠ADC=180°,得∠B=∠ADF,从而SAS证△ABG≌△ADF,再通过SAS证△GAE≌△FAE,得GE=EF,从而解决问题;(3)作CF⊥AD,交AD的延长线于F,取FG=BE,连接CG,由(2)同理可两次全等证明出DE=GD即可.【详解】解:(1)EF=GE,理由如下:∵△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与△ABG重合,∴AG=AF,∵AE平分∠GAF,∴∠GAE=∠FAE,在△GAE和△FAE中,AG=AF∠GAE=∠FAE AE=AE,∴△GAE≌△FAE(SAS),∴GE=EF;(2)BE-DF=EF,理由如下:如图2,在BE上取BG=DF,连接AG,∵∠ADC+∠B=180°,∠ADF+∠ADC=180°,∴∠B=∠ADF,在△ABG和△ADF中,BG=DF∠B=∠ADF AB=AD,∴△ABG≌△ADF(SAS),∴∠BAG=∠FAD,AG=AF,∵∠BAD=2∠EAF,∴∠GAF=2∠EAF,∴∠GAE=∠EAF,在△GAE和△FAE中,AG=AF∠GAE=∠FAE AE=AE,∴△GAE≌△FAE(SAS),∴GE=EF,∴BE-DF=EF;(3)如图,作CF⊥AD,交AD的延长线于F,取FG=BE,连接CG,∵AC平分∠BAD,CF⊥AF,CB⊥AB,∴CF=CB,∠EBC=∠GFC,∵BE=GF,∴△CBE≌△CFG(SAS),∴∠BCE=∠FCG,CG=CE,∵∠DAB=60°,∴∠FCB=120°,∵∠DCE=60°,∴∠DCF+∠BCE=60°,∴∠DCG=60°,又∵CG=CE,∴△ECD≌△GCD(SAS),∴GD=DE,∵Rt△ACF≌Rt△ACB(HL),∴AF=AB,∴b+a-BE=c+BE,∴BE=a+b-c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结合问题引入,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等边△ABC中,∠AOB=115°,∠BOC=125°,则以线段OA,OB,OC为边构成的三角形的各角的度数分别为.【答案】55°,60°,65°.【分析】通过旋转△AOB至△CDB,可得△BOD是等边三角形,将OA,OB,OC放在一个三角形中,进而求出各角大小。
初中八上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经典全
【第1部分 全等基础知识归纳、小结】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概念深入理解:(1)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外观长的像)(2)经过平移、旋转、翻折之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位置变化)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若△ABC 和△A′B′C′是全等的,记作“△ABC ≌△A′B′C′”其中,“≌”读作“全等于”。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是工具、手段,最终是为了得到边等或角等,从而解决某些问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周长,面积相等。
4、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 (1)根据对应顶点找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以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以对应顶点为端点的边是对应边。
通常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对应顶点的字母都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因此,由全等三角形的记法便可写出对应的元素。
(2)根据已知的对应元素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图3图1 图2(3)通过观察,想象图形的运动变化状况,确定对应关系。
通过对两个全等三角形各种不同位置关系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是由另一个经过下列各种运动而形成的;运动一般有3种:平移、对称、旋转;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深入理解)①边边边(SSS)②边角边(SAS)③角边角(ASA)④角角边(AAS)⑤斜边,直角边(HL)注意:(容易出错)(1)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边定全等);(2)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㈠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AA;㈡有两边和其中一角对应相等,即SSA。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两个封闭图形之间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移动图形位置的工具。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总结
全等三角形(一)SSS【知识要点】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如DEF ABC ∆∆与全等,记作ABC ∆≌DEF ∆ (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 【典型例题】例1.如图,ABC ∆≌ADC ∆,点B 与点D 是对应点,︒=∠26BAC ,且︒=∠20B ,1=∆ABC S ,求ACD D CAD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例2.如图,ABC ∆≌DEF ∆,cm CE cm BC A 5,9,50==︒=∠,求EDF ∠的度数及CF 的长. 例3.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D BAE ∠=∠例4.如图AB=DE ,BC=EF ,AD=CF ,求证:(1)ABC ∆≌DEF ∆(2)AB//DE ,BC//EF例5.如图,在,90︒=∠∆C ABC 中D 、E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且BE=BC ,DE=DC ,求证:(1)AB DE ⊥;(2)BD 平分ABC ∠【巩固练习】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一定相同;②若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③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2.如图,ABD ∆≌CDB ∆,且AB 和CD 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 不正确的是( )A 、CDB ABD ∆∆和的面积相等 B 、CDB ABD ∆∆和的周长相等C 、CBD C ABD A ∠+∠=∠+∠ D 、AD//BC 且AD=BC3.如图,ABC ∆≌BAD ∆,A 和B 以及C 和D 分别是对应点,如果︒=∠︒=∠35,60ABD C ,则BAD ∠的度数为( )A 、︒85B 、︒35C 、︒60D 、︒804.如图,ABC ∆≌DEF ∆,AD=8,BE=2,则AE 等于( ) A 、6 B 、5 C 、4 D 、35.如图,要使ACD ∆≌BCE ∆,则下列条件能满足的是( ) A 、AC=BC,AD=CE ,BD=BE B 、AD=BD ,AC=CE ,BE=BD C 、DC=EC ,AC=BC ,BE=AD D 、AD=BE ,AC=DC ,BC=EC6.如图,ABE ∆≌DCF ∆,点A 和点D 、点E 和点F 分别是对应点,则AB= ,=∠A ,AE= ,CE= ,AB// ,若BC AE ⊥,则D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B第6题图DF 与BC 的关系是.7.如图,ABC ∆≌AED ∆,若=∠︒=∠︒=∠︒=∠BAC C EAB B 则,45,30,40 ,=∠D ,=∠DAC .8.如图,若AB=AC ,BE=CD ,AE=AD ,则ABE ∆ ACD ∆,所以=∠AEB ,=∠BAE ,=∠BAD .9.如图,ABC ∆≌DEF ∆,︒=∠90C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互余与F C ∠∠ B 、互补与F C ∠∠C 、互余与E A ∠∠D 互余与D B ∠∠10.如图,ACF ∆≌DBE ∆,cm CD cm AD ACF E 5.2,9,110,30==︒=∠︒=∠,求D ∠的度数及BC 的长.11.如图,在ABD ABC ∆∆与中,AC=BD ,AD=BC ,求证:ABC ∆≌ABD ∆全等三角形(一)作业1.如图,ABC ∆≌CDA ∆,AC=7cm ,AB=5cm.,则AD 的长是( ) A 、7cm B 、5cm C 、8cm D 、无法确定2.如图,ABC ∆≌DCE ∆,︒=∠︒=∠62,48E A ,点B 、C 、E 在同一直线上,则ACD ∠的度数为( )A 、︒48B 、︒38C 、︒110D 、︒62BA CD E 第7题图第8题图ABC DBC第9题题图AEAD C3.如图,ABC ∆≌DEF ∆,AF=2cm,CF=5cm ,则AD= . 4.如图,ABE ∆≌ACD ∆,︒=∠︒=∠25,100B A ,求BDC ∠的度数.5.如图,已知,AB=DE ,BC=EF ,AF=CD ,求证:AB//CD 6.如图,已知AB=EF ,BC=DE ,AD=CF , 求证:①ABC ∆≌FED ∆②AB//EF7.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E BAD ∠=∠AB DEFED全等三角形(二)【知识要点】定义: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几何表示如图,在ABC ∆和DEF ∆中,ABC EF BC E B DEAB ∆∴⎪⎩⎪⎨⎧=∠=∠=≌)(SAS DEF ∆【典型例题】【例1】 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BE=CD.【例2】 如图,已知:点D 、E 在BC 上,且BD=CE ,AD=AE ,∠1=∠2,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给出证明.【例3】 如图已知:AE=AF ,AB=AC ,∠A=60°,∠B=24°,求∠BOE 的度数.C AD B EC【例4】如图,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ADE是等边三角形,求证:①CE=AC+DC;②∠ECD=60°.【例5】如图,已知△ABC、△BDE均为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数学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数学中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 SSS法(边边边法):SSS法是全等三角形的最基本的证明方法之一,它要求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
证明的步骤如下:(1)先列出已知条件,如∆ABC≌∆PQR。
(2)分别列出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如AB=QR,BC=RP,AC=PQ。
(3)根据已知条件和三角形的定义,逐步推导出结论,要点在于运用已知条件和性质进行推理。
(4)最后,利用这些推理出的结论反复使用恒等命题的反向律(即反推法),从而把要证明对象的等式转化为已知条件之一的等式。
2. SAS法(边角边法):SAS法也是常用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之一,它要求两个三角形中一个角相等,且两个角的夹边相等。
证明的步骤如下:(1)先列出已知条件,如∠BAC=∠QPR,AC=PQ。
(2)分别列出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如∠ACB=∠PQR,AB=QR。
(3)根据已知条件和三角形的定义,逐步推导出结论,要点在于运用已知条件和性质进行推理。
(4)最后,利用这些推理出的结论反复使用恒等命题的反向律(即反推法),从而把要证明对象的等式转化为已知条件之一的等式。
3. ASA法(角边角法):ASA法也是常用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之一,它要求两个三角形中一边相等,且两边夹角相等。
证明的步骤如下:(1)先列出已知条件,如∠A=∠P,∠B=∠Q。
(2)分别列出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边,如∠C=∠R,以及AC=PR。
(3)根据已知条件和三角形的定义,逐步推导出结论,要点在于运用已知条件和性质进行推理。
(4)最后,利用这些推理出的结论反复使用恒等命题的反向律(即反推法),从而把要证明对象的等式转化为已知条件之一的等式。
4. HL法(斜边直角边法):HL法是用来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它要求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直角边相等。
证明的步骤如下:(1)先列出已知条件,如∆ABC≌∆PQR,其中∠B=∠Q=90°和BC=QR。
初中八上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经典全
全等证明解题方法归纳【第 1 部分全等基础知识归纳、小结】1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概念深入理解:(1 )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外观长的像)(2 )经过平移、旋转、翻折之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位置变化)图1 图2 图32 、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若△ ABC 和△ A′ B′是C全′等的,记作“△ABC ≌△A′B′”C′其中,“≌”读作“全等于” 。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是工具、手段,最终是为了得到边等或角等,从而解决某些问题。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对应相等。
(3 )全等三角形周长,面积相等。
4、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1 )根据对应顶点找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以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以对应顶点为端点的边是对应边。
通常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对应顶点的字母都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因此,由全等三角形的记法便可写出对应的元素。
(2 )根据已知的对应元素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第1页共20页全等证明解题方法归纳(3 )通过观察,想象图形的运动变化状况,确定对应关系。
通过对两个全等三角形各种不同位置关系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是由另一个经过下列各种运动而形成的;运动一般有 3 种:平移、对称、旋转;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深入理解)①边边边( SSS )②边角边( SAS )③角边角( ASA )④角角边( AAS )⑤斜边,直角边( HL )注意:(容易出错)( 1 )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边定全等);( 2 )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㈠三个角对应相等,即 AAA ;㈡有两边和其中一角对应相等,即 SSA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截长补短法证明三角形全等
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一、截长补短法证明三角形全等例1已知:AC 平分/BAD, CE,AB,NB+ND=180°,求证:AE=AD+BE练习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 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 BC=AB+DC。
2.已知NABC=3NC,N1=N2, BELAE,求证:AC-AB=2BE3如图,已知AD〃BC,NPAB的平分线与NCBA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的连线交AP于D.求证: AD+BC=AB.4 在4ABC中,/ACB = 90。
,AC = 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 MN于D,BE± MN 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ADC 0 A CEB:② DE = AD + BE;6.如图,已知AC〃BD, EA、EB分别平分NCAB和/DBA, CD过点E,则AB与AC+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例2已知,如图1-1,在四边形ABCD中,BOAB, AD=DC, BD平分/ABC.求证:NBAD+NBCD=180°.图1-例1. 练习已知,如图3-1,/1=/2, P为BN上一点,且PDLBC于点D, AB+BC=2BD.求证:/BAP+/BCP=180°.2、倍长中线法证三角形全等例1、求证: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小于其他两边和的一半。
练习1:^ABC中,AB=5, 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例2.已知在^ABC中,AB=AC, 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DE交BC于F,且DF=EF,求证: BD=CE练习2已知在4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二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B D C例3已知:如图,在A ABC中,AB牛AC,D、E在BC上,且DE=EC,过D作DF //BA交AE 于点 F,DF=AC.求证:AE平分/BAC练习 3 已知 CD=AB,NBDA=NBAD, AE 是4ABD 的中线,求证:NC=NBAE作业1、已知:如图,ABCD是正方形,NFAEb/FAE.求证:BE+DF=AE.2、五边形 ABCDE 中,AB=AE, BC+DE=CD,/ABC+/AED=180°,求证:AD 平分NCDE3、在四边形ABCD中,AB〃DC, E为BC边的中点,NBAE二NEAF, A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 知识点归纳一、知识网络⎧⎧⎨⎪⎩⎪⎪⎧⎪⎪→⇒⎨⎪⎪⎪⎨⎪⎪⎪⎪⎪⎪⎩⎩⎧⎨⎩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边相等边边边 SSS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应用边角边 SAS 判定角边角 ASA 角角边 AAS 斜边、直角边 HL 作图 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定理二、基础知识梳理(一)、基本概念1、“全等”的理解 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二)灵活运用定理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①夹边相等(ASA)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①夹角相等(SAS)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①任一组角相等(AAS 或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SA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1。
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2.回顾三角形判定公理,搞清还需要什么;3.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八上:全等三角形的常见模型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点,是研究图形性质的基础,在几何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全等三角形的经典的模型.这一讲我们会把常见的全等模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大家对全等的理解更进一步!一、手拉手模型1、等边三角形手拉手已知:如图,ABC△均为等边三角形.△和ADE结论:ABD∠.∠=︒;AP平分BPE△≌ACE△;60BPC2、等腰直角三角形手拉手已知:如图,AB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和ADE结论:ABD∠.∠=︒;AP平分BPEBPC△;90△≌ACE3、等腰三角形手拉手已知:如图,ABC∠=∠.△均为等腰三角形,且BAC DAE△和ADE结论:ABD∠.∠=∠;AP平分BPE△;BPC BAC△≌ACE二、三垂直模型1、已知:如图,正方形EFGH的各顶点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结论:EAF△.△≌HDE△≌GCH△≌FBG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AG BH⊥,CE DF⊥.⊥,BH CE结论:ABG△.△≌DAF△≌BCH△≌CDE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F为CD上一点,连接BF,作AE BF⊥交BC于点E.结论:ABE△.△≌BCF三、角含半角模型1、正方形角含半角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 F分别为边BC,CD上的点,且45∠=︒.EAF结论:EF DF BE =+;AEF ABE ADF S S S =+△△△.2、等腰直角三角形角含半角已知: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点D ,E 为斜边BC 上的点,且45DAE ∠=︒.结论:222DE BD CE =+.3、 对角互补模型1) 已知:如图,90AOB DCE ∠=∠=︒,OC 平分AOB ∠.结论:CD CE =;OD OE +; 212ODCE S OC =四边形. 2) 已知:如图,2120AOB DCE ∠=∠=︒,OC 平分AOB ∠.结论:CD CE =;OD OE OC +=;2ODCE S =四边形.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点,是研究图形性质的基础,这一讲我们对于全等三角形中常见的模型进行了总结,但是这些内容更偏重理论,希望能够在此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学习方法上的思考,并能在平时学习中对全等三角形的模型多加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专题复习: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见题型(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见题型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是几何入门最关键的一步,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学习。
而一些初学的同学,虽然学习了几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公理和推论,但往往仍不知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辅导时可以抓住以下几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见题型,进行分析。
一、已知一边与其一邻角对应相等1.证已知角的另一边对应相等,再用SAS证全等。
例1已知:如图1,点E、F在BC上,BE=CF,AB=DC,∠B=∠C .求证:AF=DE。
证明∵BE=CF(已知),∴BE+ EF=CF+EF,即BF=CE。
在△ABF和△DCE中,∴△ABF≌△DCE(SAS)。
∴ AF=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证已知边的另一邻角对应相等,再用ASA证全等。
例2已知:如图2,D是△ABC的边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求证:AE=CE。
证明∵ FC∥AB(已知),∴∠ADE=∠C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DE和△CFE中,∴△ADE≌△CFE(ASA).∴ AE=C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3.证已知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再用AAS证全等。
例3(同例2).证明∵ FC∥AB(已知),∴∠A=∠E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ADE和△CFE中,∴△ADE≌△CFE(AAS).∴ AE=C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二、已知两边对应相等1.证两已知边的夹角对应相等,再用SAS证等。
例4已知:如图3,AD=AE,点D、E在BCBD=CE,∠1=∠2。
求证:△ABD≌△ACE.证明∵∠1=∠2(已知),∠ADB=180°-∠1,∠AEC=180°-∠2(邻补角定义),∴∠ADB = ∠AEC,在△ABD和△ACE中,∴△ABD≌△ACE(SAS).2.证第三边对应相等,再用SSS证全等。
例5已知:如图4,点A、C、B、D在同一直线AC=BD,AM=CN,BM=D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部分 全等基础知识归纳、小结】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概念深入理解:(1)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外观长的像)(2)经过平移、旋转、翻折之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位置变化)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若△ABC 和△A′B′C′是全等的,记作“△ABC ≌△A′B′C′”其中,“≌”读作“全等于”。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是工具、手段,最终是为了得到边等或角等,从而解决某些问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周长,面积相等。
4、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 (1)根据对应顶点找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以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以对应顶点为端点的边是对应边。
通常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对应顶点的字母都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因此,由全等三角形的记法便可写出对应的元素。
(2)根据已知的对应元素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图3图1 图2(3)通过观察,想象图形的运动变化状况,确定对应关系。
通过对两个全等三角形各种不同位置关系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是由另一个经过下列各种运动而形成的;运动一般有3种:平移、对称、旋转;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深入理解)①边边边(SSS)②边角边(SAS)③角边角(ASA)④角角边(AAS)⑤斜边,直角边(HL)注意:(容易出错)(1)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边定全等);(2)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㈠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AA;㈡有两边和其中一角对应相等,即SSA。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两个封闭图形之间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移动图形位置的工具。
在平面几何知识应用中,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或需要移动图形或移动图形元素的位置,常常需要借助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6、常见辅助线写法:(照着辅助线说明要能做出图、养成严谨、严密的习惯)如:⑴过点A作BC的平行线AF交DE于F⑵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⑶延长AB至C,使BC=AC⑷在AB上截取AC,使AC=DE⑸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⑹取AB中点C,连接CD交EF于G点同一条辅助线,可以说法不一样,那么得到的条件、证明的方法也不同。
【第2部分 中点条件的运用】1、还原中心对称图形(倍长中线法)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识: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一个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线段本身就是中心对称图形,中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所以遇到中点问题,依托中点借助辅助线还原中点对称图形,可以把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集散思想)。
例1、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若AB =2,AC =4,则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例2、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延长BE 交AC 于F ,AF =EF ,求证:AC =BE 。
B'AB CD EF例3、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CD=AB ,∠ADB=∠BAD ,AE 是△ABD的中线。
求证:AC=2AE例4 △ABC 中,AD 、BE 、CF 是三边对应中线。
(则O 为重心) 求证:①AD 、BE 、CF 交于点O 。
(类倍长中线); ②AOBBOCCOA S SS==练习1、在△ABC 中,D 为BC 边上的点,已知∠BAD =∠CAD ,BD =CD ,求证:AB =ACABCD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CD ,M 、N 分别为BC 、AD 中点,延长MN 与AB 、CD 延长线交于E 、F ,求证∠BEM =∠CFM3、如图,AB=AE ,AB ⊥AE ,AD=AC ,AD ⊥AC ,点M 为BC 的中点,求证:DE=2AM (基本型: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K 型)EBACEFACDMBO FEC2、两条平行线间线段的中点(“八字型”全等)如图,1l ∥2l ,C 是线段AB 的中点,那么过点C直线都可以和二条平行线以及AB 构造“8字型”全等例1 已知梯形ABCD ,AD∥BC ,点E 是AB 的中点,连接DE 、CE 。
求证:ABCD 12DECS S =梯例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2AB ,M 是AD 的中点,CE ⊥AB 于点E ,∠CEM=40°,求∠DME 的大小。
(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例3 已知△ABD 和△ACE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ABD =∠ACE=90°,连接DE ,设M 为DE 的中点。
⑴求证:MB =MC ;⑵设∠BAD =∠CAE ,固定Rt △ABD ,让Rt △ACE 移至图示位置,此时MB =MC 是否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
EABEA CDMBEACDMB练习 1、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若BD=BC ,F 是CD 的中点,试问:∠BAF 与∠BCD 的大小关系如何?请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2、Rt △ABC 中,∠BAC=90°,M 为BC 的中点,过A 点作某直线l ,过B 作BD l ⊥于点D ,过C 作CE l ⊥于点E 。
(1)中的结论是否任然成立?3、如图(1),在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GEF (CG >BC )中,点B 、C 、G 在同一直线上,M 是AE 的中点,(1)探究线段MD 、MF 的位置及数量关系,并证明;(2)将图(1)中的正方形CGEF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使正方形CGEF 的对角线CE 恰好与正方形ABCD 的边BC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
(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结合前面“8字型”全等,仔细思考)A BCDF3、构造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重点区分:要把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区分开,三角形中线是连结一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而三角形中位线是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全等法)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的中点,证明:DE ∥BC ,DE=12BC 证明:延长DE 至F 点,使DE=EF ,连接CF (倍长中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在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二方面把三角形有关线段联系起来,将题目给出 的分散条件集中起来(集散思想)。
注:题目中给出多个中点时,往往中点还是不够用的。
例1 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例2 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且AC=BD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MN 分别交BD 、AC 于点E 、F .你能说出OE 与OF 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吗?练习 1、三角形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BD ⊥AD ,点D 是垂足,点E 是边BC 的中点,如果AB=6,AC=14,求DE 的长。
BDB2、AB ∥CD ,BC ∥AD ,DE ⊥BE ,DF=EF ,甲从B 出发,沿着BA->AD->DF 的方向运动,乙B 出发,沿着BC->CE->EF 的方向运动,如果两人的速度是相同的,且同时从B 出发,则谁先到达F 点?3、等腰Rt △ABC 与等腰Rt △CDE 中,∠ACB=∠EDC=90°,连AE 、BE ,点M 为BE 的中点,连DM 。
(1)当D 点在BC 上时,求DMAE的值 (2)当△CD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时,上结论是否任然成立,试证明FCBD4、△ABC 、△CEF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E 、F 在AC 、BC 上,∠ACB=90°,连BE 、 AF ,点M 、N 分别为AF 、BE 的中点 (1)MN 与AE 的数量关系(2)将△CEF 绕C 点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MN 与AE 的数量关系4、与等面积相关的图形转换在涉及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时,中点提供了底边相等的条件,这里有个基本几何图形 如图,△ABC 中,E 为BC 边的中点,那么显然△ABE 和△AEC 有相同的高AD例 E 、F 是矩形ABCD 的边AB 、BC 的中点,连AF 、CE交于点G ,则AGCD ABCDS S 四边形矩形=BCFA FAF扩展 如图,等腰Rt △ACD 与Rt △ABC 组成一个四边形ABCD ,AC=4,对角线BD 把四边形ABCD 分成了二部分,求ABDBCDS S的值。
【5、等腰三角形中的“三线合一”】“三线合一”是相当重要的结论和解题工具,它告诉我们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
例 △ABC 中,AB=AC ,BD ⊥AC 于D ,问∠CBD 和∠BAC 的关系?分析:∠CBD 和∠BAC 分别位于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中,可以考虑转为同类三角形。
例 在△ABC 中,AB=AC=5,BC=6,点M 为BC 中点,MN ⊥AC 于点N ,则MN=_____【6、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可以作为一个定理直接运用,关于这个定理的证明有多种方法,包括利用前面所讲中点的一些知识。
例 如图Rt △ABC 中,∠ACD=90°,CD 为斜边AB 上的中线 求证:CD=12AB (1)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任一点到线段 的二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BBBBEBAC取AC 的中点E ,连接DE 。
则DE ∥BC (中位线性质)∠ACB=90°∴BC ⊥AC ,DE ⊥AC 则DE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AD=CD (2)全等法,证法略。
例 在三角形ABC 中,AD 是三角形的高,点D 是垂足,点E 、F 、G 分别是BC 、AB 、A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D 是等腰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