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米和厘米》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知识点回顾优选精练一、单选题(共8题)1.下面描述的3句话中,正确的是()。

A. 小刚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的身高大约是130厘米。

B. 手中这份试卷的宽大约20米。

C. 学校的升国旗的旗杆约12厘米。

2.青山小学操场上的一条跑道长()。

A. 60米B. 6米C. 60厘米3.下列线中,线段是()A. B. C.4.下面测量中量得对的是()。

A.B.C.5.一根铁丝长50米,第一次用去21米,第二次用去27米,还剩()米。

A. 2B. 6C. 126.小明站在50厘米高的凳子上和爸爸一样高,爸爸身高17分米,那么小明身高()分米。

A. 67B. 33C. 127.下面这张纸条的长度是()厘米。

A. 8B. 5C. 38.他们俩的铅笔()长?A. 琳琳B. 琳琳军军一样C. 军军二、判断题(共5题)9.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

()10.99厘米长的铁丝比1米长的绳子要长。

()11.铅笔长8厘米。

()1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1画到刻度7。

()13.数学书厚约1米。

()三、填空题(共8题)14.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公共汽车长12________ 一支铅笔长20________1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步长约45________ 旗杆高18________ 手掌宽约8________我身高约120________ 字典厚约3________ 铅笔长18________16.小海的妹妹身高60厘米,再长________厘米就有1米高了。

17.上图直尺的长大约是1________,厚大约是1________,用直尺量的一根铅笔芯长________厘米。

18.直尺上面线段的长是________厘米________毫米,也是________毫米。

在直尺的下面画一条比它短5毫米的线段。

________19.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华今年身高大约是120________,他打算在墙上钉一枚长4________钉子挂书包,他的文具盒长大约2________,他每天晚上坚持读书的时间是30________,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10________。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梳理巩固提升第5讲 厘米和米(苏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梳理巩固提升第5讲  厘米和米(苏教版含解析)

第5讲厘米和米知识点一:认识线段1.线段的特征:(1)线段是直的。

(2)线段有两个端点。

2. 画线段的方法:将尺子放平、按紧,笔尖紧挨着尺子的一边,先画一个端点,从这个端点沿着尺子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在这条线的另一端再画一个端点。

知识点二: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画线段的方法:1.与测量物体时,先将物体的一端和直尺上的刻度“0”对齐,另一端和直尺上的刻度几对齐,物体就是几厘米长。

2. 画线段时,先用笔在直尺刻度“0”处点一个点,画几厘米的线段就在直尺的刻度几上再点一个点,最后将这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知识点三:认识米米和厘米的关系: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100厘米。

知识点四:我们身上的“尺”能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广泛联系,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考点一:厘米和米,画指定长度的线段【例1】如下表是4个小朋友的身高测量结果。

小明小兰小齐乐乐1米35厘米1米24厘米1米32厘米1米29厘米请你把4个小朋友的身高从低到高排一排。

【分析】只比较后面的厘米数即可。

【解答】解:1米24厘米<1米29厘米<1米32厘米<1米35厘米。

【点评】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答此题即可。

1.找出下面长度约为1厘米的物体,在括号里画“√”。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订书钉和瓜子的长度约为1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评】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

2.在合适答案后面的□里画“√”。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1米长度的理解,楼高十几米,所以比1米高;小鸟高十几厘米,所以比1米矮;椅子的宽60厘米左右,所以比1米短。

【解答】解:如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比较,关键是理解1米有多长。

3.量一量如图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3厘米【分析】通过测量,所给线段长3厘米,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即画3+2=5(厘米)的线段。

【解答】解:3+2=5(厘米)如图:答:如图的线段长3厘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
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需要记住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欢迎大家阅读。

长度单位
1、厘米和米
(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3)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4)1米=100厘米。

(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6)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2、线段
(1)线段的特征: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
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
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
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⑴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⑴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深圳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深圳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厘米用字母“cm”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米用字母“m”表示。

在尺子上,每两个相邻的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2.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为1米=100厘米或1m=100cm。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物体没有对准刻度,就用右端数字减去左端数字得到物体的长度。

3.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

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例如,1米>98厘米(因为1米=100厘米)。

2.线段1.线段的特点有两个端点、直直的和可测量出长度。

测量线段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右端对准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画线段时,通常从尺子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几就是几厘米,并标出线段的长度。

3.生活常识1.选择长度单位时,要看清单位前面的数。

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2.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图钉的长约1厘米,食指的宽约1厘米,田字格宽约1厘米,铅笔长20厘米,小朋友的肩宽约30厘米,数学书长26厘米,课桌宽60厘米,字典厚4厘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灯管长50厘米。

3.一些场景中的长度: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跳绳长2米,房间高3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爸爸的身高为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约为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加减法1.笔算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

2.笔算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十,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要记得写退位点。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用加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元》知识点+易错点+图文解析+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元》知识点+易错点+图文解析+练习(有答案)
( 4 )厘米
( 2 )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2)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 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描点、连线、标长度)
2、请填上适当的单位。 (1)测量操场跑道的长,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2)树高19(米),书厚1(厘米)。 (3)小明高1(米)40(厘米)。 (4)书桌高75(厘米)。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生活中(①)的长度最接近1米。 ①写字台的高度 ②台灯的高度 ③椅子的宽度 2、下面(②)的测量方法正确。 3、哪辆车不能顺利通过桥洞?( ② )
三、画线。 略
四、数一数,填一填。 图中长是1厘米的线段有(4)条, 长是2厘米的线段有(3)条, 长是3厘米的线段有(2)条, 长是4厘米的线段有(1)条。 图中共有(10)条线段。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如右图所示,强强再长高多少就是1米? 1米=100厘米 100-90=10(厘米) 答:强强再长高10厘米就是1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综合练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算一算。 1米=(100)厘米 400厘米=(4)米 29厘米-8厘米=(21)厘米 17米+9米=(26)米 55米+5米=(60)米 1米-50厘米=(50)厘米 5米+7米=(12)米 16厘米-9厘米=(7)厘米 24厘米+76厘米=(100)厘米=(1)米 1米20厘米-30厘米=(9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 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量得的结果不一样。

所以要统一长度单位。

2. 认识厘米和米。

- 厘米(cm):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食指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 米(m):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尺的长度是1米,教室的长和宽通常用米作单位。

- 1米 = 100厘米。

3. 用厘米和米量物体长度。

- 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0”刻度,用右端刻度减去左端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 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米尺或卷尺。

4. 线段的认识。

- 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 画线段的方法:先确定一个端点,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这个端点,再根据要求的长度确定另一个端点,最后连接这两个端点就画出了线段。

- 数线段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

- 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例如:32+45,个位上2 + 5 = 7,十位上3+4 = 7,结果是77。

- 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例如:38+25,个位上8+5 = 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十位上3 + 2+1(进位的1)= 6,结果是63。

2. 减法。

- 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例如:75 - 42,个位上5 - 2 = 3,十位上7 - 4 = 3,结果是33。

- 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减。

例如:50 - 26,个位上0 - 6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10 - 6 = 4,十位上5退1后是4,4 - 2 = 2,结果是24。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 连加: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米和厘米》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米和厘米》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米和厘米》知识点汇总二、米和厘米角和直角重点、难点、(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3、(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

(3)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4、(1)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

(2)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

(3)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知识点、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如:角png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3种角png例题、1米21厘米=()厘米3厘米-18厘米=()厘米2、一条线段有()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归纳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记知识点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

(4)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是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二上长度单位知识点

二上长度单位知识点

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有:厘米,米
厘米用cm表示,厘米一般用在较短的物体上。

1cm的物体有食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等等。

米用m表示,米一般用在较长的物体上。

两手张开就是1米。

二年级小朋友身高1米20厘米,或者身高120cm。

桌子的高度大约是70cm,课桌的长度大约是60cm。

大树的高度大约是18米。

数学书的封面长度大约是25cm,宽度是16cm。

1米=100cm 100cm=1米2米=200厘米
200厘米=2米300厘米=3米1米+200厘米=3米4米—40厘米=360厘米(先统一单位)
400厘米
3厘米+2米=()厘米
4米+300厘米=()厘米
5米—30厘米=()厘米
换算方法:1. 先()
2.再()
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有:厘米,米
厘米用cm表示,厘米一般用在较短的物体上。

1cm的物体有食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等等。

米用m表示,米一般用在较长的物体上。

两手张开就是1米。

二年级小朋友身高1米20厘米,或者身高120cm。

桌子的高度大约是70cm,课桌的长度大约是60cm。

大树的高度大约是18米。

数学书的封面长度大约是25cm,宽度是16cm。

1米=100cm 100cm=1米2米=200厘米
200厘米=2米300厘米=3米1米+200厘米=3米4米—40厘米=360厘米(先统一单位)
400厘米
3厘米+2米=()厘米
4米+300厘米=()厘米
5米—30厘米=()厘米
换算方法:1. 先()
2.再()。

小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归纳: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
位知识点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
1、问:常用的长度单位
答:厘米、米
2、问:厘米有多长?米有多长?比划出来
答:厘米相当于手指宽度,米相当于双臂张开
3、问:如何用直尺测量长度?
答:?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把尺子放平?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问:从3量到7是几厘米?怎么算的?
答:4厘米。

7-3=4
5、问:线段的特点:
答: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问:1米=()厘米
答: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7、问:如何画一条线段,比如5厘米
答:?从0画到5?画出两个端点?写出5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8、问: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答:较短用厘米,较长用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
位》知识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每日晨读晚默-重点知识点】二上数学

【每日晨读晚默-重点知识点】二上数学

第 5 页 共 11 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 每日早读晚默 课内重点
1、2 的乘法口诀有 2 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每相邻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 相差 2。 2、3 的乘法口诀有 3 句: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每相邻两句乘法 口诀的得数相差 3。 3、4 的乘法口诀有 4 句: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每相 邻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相差 4。 4、除了“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外,每句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 法算式。 5、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几与几的和是多少,用 加法计算。


线
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 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 2、列竖式时,个位相加的和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和写在十位下面。 3、笔算不退位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 从十位退,原来个位上的数加 10 再减。 4、列竖式时要注意:从十位退 1 时,要在十位的数字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5、加数+加数=和 ,减数﹣减数=差 6、计算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含 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7、在解决含有两问的问题时,往往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 条件。


线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2、一道乘法算式通常可以表示两种意思,乘法算式中同一个乘数既可以表 示相同加数,又可以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3、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即:乘数×乘数=积。读乘法算式时,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中间的“×” 读乘,即:几乘几等于几。 4、算式中同时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叫做乘加算式,同时有乘法和减法的算 式叫做乘减算式。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5、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6、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 7、几个几就是几乘几,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知识重点+考点汇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知识重点+考点汇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知识重点+考点汇总,复习必备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米和厘米》知识点汇

www.5y
kj.co
m 二、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重点、难点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
3、(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

(3)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4、(1)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

(2)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

(3)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知识点
、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如:
角.png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
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3种角.png
例题
、1米21厘米=(
)厘米
53厘米-18厘米=(
)厘米
2、一条线段有(
)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3、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边是直的,不可以度量。

4、1米的绳和100厘米的绳比较,(

①两样长②1米的绳较长③100厘米的绳较长
5、亮亮身高85厘米,玲玲比亮亮高10厘米,玲玲身高多少厘米?
6、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www.5y
kj.co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