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参数:根据总体分布的特征而计算的总体统计指标。

2. 总体: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3. 同质:总体中个体具有相同的性质。

4.变异:同质基础上的个体差异。

5.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6.统计量:由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而计算的相应样本指标。

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概率的统计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重复做n次试验,nA为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如果随着n逐渐增大,频率nA/n逐渐稳定在某一数值p附件,则数值p称为事件A在该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7.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的存在和抽样引起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间以及各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别。

二,问答题。

1.统计学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它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以及表达数据。

2.总体与样本的区别与关系?

答:区别: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联系:如果样本的均衡性较好,就能够代表总体的特征。

3.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可以避免抽样误差吗?

答:一,个体差异引起;二,抽样方法引起。抽样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4.何为概率及小概率事件?

答: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重复做n次试验,nA为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如果随着n逐渐增大,频率nA/n逐渐稳定在某一数值p附件,则数值p称为事件A在该条件下发生的概率。小概率事件是指习惯上将P<=0.05或P<=0.01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名词解释

1.频数:对一个随机事件进行反复观察,其中某变量值出现的次数被称为频数。

2.方差: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3. 标准差:也称均方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

4.中位数:是指将原始观察值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次局中的那个数。

5. 几何均数:变量对数值的算数均数的反对数。

6.四分位数间距:百分位数P75和百分位数P25之差。

7.正偏态分布:偏态分布是相对于正态分布而言的,如果频数分布的高峰向左偏移,长尾向右侧延伸为正偏态分布也叫右偏态分布。

8.负偏态分布:偏态分布是相对于正态分布而言的,如果频数分布的高峰向右偏移,长尾向左延伸则成负偏态分布,也叫左偏态分布。

9.变异系数: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来表示。

二、问答题。

描述数值变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常见的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相同点:算数均数和中位数都适用于正态分布的资料。不同点:几何均数适用于可经对数转换为对称分布的资料;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

布的资料,常用于描述偏峰分布的资料。描述数值变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何异同?

答:常见的包括: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适用范围相同点: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可用于各种资料的分布;方差和标准差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资料。不同点:极差易受样本含量的影响,很不稳定;四分位数间距特别适用偏峰分布资料;变异系数适用于量纲不同的变量间,或均数差别较大的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一,名词解释率:指某现象实际发生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

相对比:是指两个有关联的指标之比,用以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人口金字塔:是将人口的性别和年龄资料结合起来,以图形的方式表达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它以年龄为纵轴,人口数构成为横轴,左侧为男,右侧为女而绘制的两个相对应的直方图,可以分析过去人口的出生死亡情况以及今后人口的发展趋势。

标准化率:寻找一个统一的分布作为标准组,然后每个比较组均按该分布标准计算相应的率,所得到的率是相对于标准组的,故称为标准化率。标准化死亡比(SMR):实际死亡人数与期望死亡人数之比。

期望寿命:指0岁时的预期寿命。一般用“岁”表示。即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经活到X 岁年龄的人们平均还有可能继续存活的年岁数。

动态数列:按时间顺序将一系列统计指标(可以为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排列起来,用以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二、问答题

请说明频率型指标与强度型指标的主要区别?

答:主要区别:指标的解释不同,频率型指标是表示事物内部某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或指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强度型指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

答:采用统一的标准,以消除重要因素的构成不同对粗率的影响,使通过标准化后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请比较发病率和患病率的不同。

答: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在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活过的总人年数中,新发生的某病病历数,其分子是新病历数,分母是总人年数;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先患某种病的人数,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其分子包括新旧病例数,分母是受检总人数。在一定的人群和时间内,发病率和患病率有密切关系,两者与病程(D)的关系是:PR=IR×D。请比较死亡率与病死率的不同。

答: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分子是一样的,均表示因某病死亡的人数,但死亡率的分母是

总人年数,侧重反映发生的强度,或单位时间内死亡的概率;病死率的分母是患某病的人数,反映疾病死亡的概率。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事项。

答:1.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2.应用相对数对比分析时,要考虑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

3.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有足够数量;

4.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

5.样本率要检验。应用标准化的注意事项。

答:1.标准化的应用范围很广,适用于“某事件的发生率”可以是治愈率,也可以是患病率,还可以是发病率、病死率等。当某个分类变量在两组中分布不同时,这个分类变量就成为两组频率比较的混杂因素,标准化法的目的就是消除这个混杂因素的影响。2.标准化后的标准化率,已经不再反映当时当地的实际水平,它只是表示相互比较的资料间的相对水平。3.标准化法的实质是找一个“标准“,使两组得以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进行比较。4.两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