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性知识讲座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源向外发出电磁能的现象。”电磁兼容中的发射既包含传导发 射,也包括辐射发射。
2.1.2(性能)降低 degradation(o工作性能与正常性能的非期望偏离。” 此种非期望偏离(指向坏的方向偏离)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使用 者觉察,但也应视为性能降低。
⑥ 导航系统的工作失常。 ⑦ 起爆装置的无意爆炸。 ⑧ 工业过程控制功能(例如:石油或化工)的失效。
除以上所举的例子之外,强电场还会对生物体 造成影响。
电磁兼容基础
1.2.2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要求
由于电子设备的发展及广泛应用,造成了复杂的电 磁环境,干扰日益严重。这就促使电磁兼容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技术的出现并迅速发展 起来。 相应的国家及国际标准出台则使对电磁兼容管理提 高到法律的高度,从而进一步地促进了电磁兼容的发 展。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 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 力。”
电磁兼容基础
1.1.1 电磁兼容的定义(续)
军用标准GJB72-1985 《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
“设备(分系统、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 执行各自的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备不会由于受 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的电磁发射导致或遭 受不允许的降级;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 备(系统、分系统)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 允许的降级。”
电磁兼容基础
1.2.2 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要求(续)
现在各国家、军队部门以及世界组织均成立了 相应的管理组织或部门,出台了许多有关标准、 规定和措施。例如欧洲的CE指令、美国的FCC联 邦法规都有相应的电磁兼容要求。 我们国家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也制订了一系 列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并通过市场监督抽查和 即将强制实施的电磁兼容认证等措施来保证市场 销售的产品的电磁兼容符合性。 产品的电磁兼容符合性是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 的要求。
2.1.3 电磁骚扰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 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电磁骚扰可能是电磁噪声、无用信 号或传播媒介自身的变化。” 电磁骚扰还包括了无用信号。
当前标准中采用的表征电磁噪声的参数(例如:峰值、 准峰值、有效值、平均值)都是用等效于某一个特定参数 的正弦信号定标的。亦即:测量得到的电磁噪声电平是等 效于某个正弦信号的。
电磁兼容基础
1.2 实施电磁兼容的目的
1.2.1 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在电磁环境中,电磁干扰造成的危害是各种各样的, 可能从最简单的令人烦恼的现象直到严重的灾难。
电磁兼容性知识讲座
电磁兼容基础
1. 概述 1.1 什么叫电磁兼容 1.1.1 电磁兼容的定义 1.1.2 电磁兼容的研究领域 1.2 实施电磁兼容的目的 1.2.1 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1.2.2 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要求
电磁兼容基础
1.1 什么叫电磁兼容
1.1.1 电磁兼容的定义
国家标准 GB/T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
电磁兼容领域中传播特性研究的特点:源的非理想化(源 的频域、时域特性的复杂性以及源的几何参数的复杂性)以 及宽的频率范围。
1.1.2.4 系统内与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
在一个系统之内或系统之间,电磁兼容的问题往往要复杂 得多。干扰源可能同时也是敏感设备;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多 通道的;干扰源与敏感设备不只一个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对 系统内的或系统间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分析与预测。
电磁兼容基础
2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2.1 基本名词术语 2.2 电磁兼容测试中常用单位 2.3 电磁干扰形成的三要素 2.4 电磁骚扰合格评定的80% / 80%准则 2.5 电磁抗扰性的试验结果表述
电磁兼容基础
2.1 基本名词术语
2.1.1(电磁)发射(electromagnetic)emission
下面还可以举出一些电磁干扰可能造成的危害: ① 干扰电视的收看、广播收音机的收听。 ② 在数字系统与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丢失。 ③ 在设备、分系统或系统级正常工作的破坏。
电磁兼容基础
1.2.1 电磁干扰及其危害(续)
④ 医疗电子设备(例如:医疗监护仪、心电起搏器等) 的工作失常。
⑤ 自动化微处理器控制系统(例如:汽车的刹车系统、 防撞气囊保护系统)的工作失控。
电磁兼容基础
1.1.1 电磁兼容的定义(续)
特色定义:“电磁兼容是研究在有限的空
间、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 用电设备(分系统、系统,广义的还包括生物体) 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降级的一门科学。”
电磁兼容基础
1.1.1 电磁兼容的定义(续)
要素:
电磁环境是由空间、时间、频谱三个要素组成 的。要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离不开空间、时间、 频谱这三要素。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电磁环境。
电磁兼容要求:
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任何设备、分系统、系 统都应该不受干扰并且不干扰其他设备。
电磁兼容基础
1.1.2 电磁兼容的研究领域
电磁兼容涉及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五大方面: 1.1.2.1 骚扰源特性的研究
包括电磁骚扰产生的机理,频域与时域的特性,表 征其特性的主要参数,抑制其发射强度的方法等等。
1.1.2.2 敏感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在电磁兼容领域中,被干扰的设备或可能受电磁骚 扰影响的设备称为敏感设备,或者在系统分析中称为 骚扰接收器。如何提高敏感设备的抗干扰性能,是电 磁兼容领域中的研究问题之一。
电磁兼容基础
1.1.2 电磁兼容的研究领域(续)
1.1.2.3 电磁骚扰的传播特性
研究电磁骚扰如何从骚扰源传播到敏感设备上去,包括辐 射与传导。
电磁兼容基础
1.1.2 电磁兼容的研究领域(续)
1.1.2.5 电磁兼容测量
包括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测量结果 的评价等等。
由于电磁兼容问题的复杂性,理论上的结果往往与实际 相距较远,因而使得电磁兼容测量显得更为重要。
电磁骚扰源在频域与时域特性的复杂性,为了各个国家、 实验室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必须详细规定测量仪器的 各方面指标,并且各个国家仪器指标应该严格地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