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4蜀相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相

课题名称蜀相

三维目标1、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明确杜甫诗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

3、通过朗读和想象,进一步激发对作者忧国忧民崇高精神的崇敬之情。

重点目标理解“寻”“自”“空”在诗

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难点目标明确杜甫诗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

导入示标同学们有看过《三国》(高希希导演的,林心如、陆毅、何润东、陈好)这部电视剧吗?(生回答)大家都知道,在《三国》里有个人尽皆知的神人,

大家说是谁呢?(诸葛亮),对,这个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那么同学们知不

知道一些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成语或者歇后语啊?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

葛亮;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

为夷;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孔明六出祁山之前,为解决大后方少数民

族的威胁,兵出蛮夷,七擒七纵孟获)等等这些同学们都可以去了解一下,记

住一些,说不定哪天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一不小心用上了。那同学们都知道诸

葛亮是刘备的左右手,是蜀国的丞相,那么他在我们同学们的心中又是一个怎

样的形象呢?(同学们畅所欲言)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非常好,那么我们想不

想知道诸葛亮在大诗人杜甫的心中是个怎样的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杜甫的《蜀相》,一起来体会一下“诗圣”心中的诸葛亮形象。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是什么?

导学:

同学们有看过《三国》(高希希导演的,林心如、陆毅、何润东、陈好)这部电视剧吗?(生回答)大家都知道,在《三国》里有个人尽皆知的神人,

大家说是谁呢?(诸葛亮),对,这个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那么同学们知不

知道一些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成语或者歇后语啊?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

葛亮;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

为夷;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孔明六出祁山之前,为解决大后方少数民

族的威胁,兵出蛮夷,七擒七纵孟获)等等这些同学们都可以去了解一下,记

住一些,说不定哪天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一不小心用上了。那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刘备的左右手,是蜀国的丞相,那么他在我们同学们的心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同学们畅所欲言)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非常好,那么我们想不想知道诸葛亮在大诗人杜甫的心中是个怎样的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蜀相》,一起来体会一下“诗圣”心中的诸葛亮形象。

导思:

那在研习诗文之前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前面刚学习过的诗歌鉴赏的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诗歌鉴赏的一个基本方法,是什么呢?(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1、什么叫以意逆志?(请同学来回答)

明确: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2、什么叫知人论世(请同学来回答)

明确: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导做: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介绍:(可课前布置预习,课上集中展示)诗歌鉴赏的方法有很多,但可以浓缩成三个字,那就是什么?(读、品、悟)。那么在读这首诗之前呢,我们还是先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方法来先了解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即所谓的“知人论世”。那同学们都有去预习过,我就先请一位同学来跟大家说说杜甫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请同学回答)(幻灯片2)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他身处安史之乱期间,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有“诗圣”之称。著有《杜工部集》。

2、了解了作者,现在我们还要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我也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明确: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1)、杜甫用这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明确:准确。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师:这两句诗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应读出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①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②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师:这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惋惜之情。所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

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

而涕下的感觉。)

(1)、诗句里的“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再次的朗读这首诗,大家要把诗人的思想情感给读出来)

学做思三:主旨是什么?

导学:

那整首诗我们都分析品味过了,那我们现在要来感悟一下文章的主旨,主要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同学们现在知道本诗的主旨了吗?思考一分钟等会

儿我请个同学来概括一下。

导做: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

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达标检测

反思总结 1.知识建构

2.能力提高

3.课堂体验

课后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