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类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8aa82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3.png)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临床应用的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为了确保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有效应用,制定本指导原则,以便指导临床医师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更加科学、规范和合理。
二、适应症2.1 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风湿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
2.2 其他疾病:糖皮质激素在某些特定疾病中也有应用价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
三、用药原则3.1 选用适当剂型:糖皮质激素存在不同的剂型,应根据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包括口服、注射、外用等剂型。
3.2 合理调整剂量:剂量的选择应根据临床病情、患者年龄、体重、合并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并进行个体化调整。
3.3 注意给药时间和疗程:给药时间和疗程应根据炎症程度和疾病类型进行制定,应遵循短疗程、低剂量原则。
3.4 避免突然停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应逐渐减少剂量,避免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
四、不良反应与预防4.1 常见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应予以重视。
4.2 预防措施: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血压等指标,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骨密度监测,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
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5.1 禁忌症:对糖皮质激素过敏的患者禁用糖皮质激素;某些具有感染风险的疾病如结核病、真菌感染等也是禁忌症。
5.2 注意事项: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特别注意儿童、老年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安全性。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1、附件2: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7.2 炎症性疾病:指各种由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病变,表现为局部炎症病灶和全身症状。
7.3 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类以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糖皮质激素的规范使用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的规范使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38fd6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9.png)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注意事项
有一下情况应严格用药指证 严重感染 严重骨质疏松 严重糖尿病 严重高血压 精神病、青光眼等
7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前: 清除活动性感染 排除结核、乙肝及HP感染(胸片、乙肝三 对、及HP检测) 测骨密度、血压、眼压、血糖及电解质 基础皮质醇测定 签署知情同意书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10版)
临床合理应用原则 临床应用管理要求 适用范围 用药注意事项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原 则 严格掌握治疗的使用证并合理制定治疗方 案
1
临床合理应用的原则
严格限制没有适应证的使用 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特别是在感染 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均属 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 不适用于所有免疫性疾病治疗
9
糖皮质激素道
二补充:补钙及维生素AD 一使用:免疫抑制剂? 监测血压、眼压、电解质、骨密度、血糖及皮质 醇等 大剂量使用避免预防接种
10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撤药问题: 减药和撤药的速度依激素的疗程而定
短程疗法可快速减药,长程者需缓慢减药 避免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小于7天迅速 撤药,大于7天先减药后撤药 泼尼松2周者每3-5天减少泼尼松5mg/d的剂量 泼尼松8周者则需每10-14天减少泼尼松5mg/d的 剂量
13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注意事项
激素应用应计划而行
患者确实需要使用激素时,必须清楚疗程计划有 多长 疾病只需很短疗程的激素,如1-3天,最多不超 过5天 偶然发生的过敏性疾病,则选用抗炎抗过敏作用 最强的药物和给药方法:如每日3次口服泼尼松 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不需要太多地顾及激素的 远期副作用
14
总体原则
3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全套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aababb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6.png)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全套一、概述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苗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1)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具有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等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1按来源分为内源性的: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外源性的: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2、按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长效:地塞米松3、按给药途径分为口服、静脉、局部外用、吸入4、可的松与氢化可的松区别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具有生理活性的是氢化可的松无生理活性,需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可的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肝脏代谢转化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肝脏可的松与氢化可的松药代动力学吸收差异氢化可的松生物利用度高于可的松,因此同等疗效,氢化可的松的用量小于可的松代谢差异氢化可的松无需转化,适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及急性或严重应激状态药效学与内源性皮质激素功能相同,同时具有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活性适用于生理替代疗治疗用于药理作用抗炎治疗时,水钠潴留副作用明显5、泼尼松和泼尼松龙的区别具有生理活性的是泼尼松龙无生理活性,需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物泼尼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代谢中相互转化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肝脏药代动力学一代谢差异,肝功能障碍患者直接使用活性成分泼尼松龙药效学一作用完全相同,可等剂量交换6、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过敏作用抗毒抗休克作用内分泌系统疾病替代治疗、紧急情况抢救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联合化疗方案组分之一肾脏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伴有休克或与感染有关的脏器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7、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严重精神病史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骨折创伤修复期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8、药物相互作用避孕药、雌激素:药理作用增加或减少非苗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毒性反应增加免疫抑制剂抗胆碱药排钾利尿药9、停药反应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10、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慢慢减量I1糖皮质激素常见不合理使用主要类型遴选药品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配伍禁忌重复给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5cbd24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6.png)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简介糖皮质激素(GC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内源性激素,可通过模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来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
本指南旨在提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准确使用建议,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最佳疗效与安全性。
二、药理学2.1 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与细胞胞质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影响D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等过程,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组织纤维化等。
2.2 药代动力学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吸收迅速,在体内广泛分布,并与蛋白质结合。
它们经过肝脏代谢,并通过肾脏排泄。
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对吸收和消除影响较大。
三、适应症3.1 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可用于缓解炎症性疾病的症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2 免疫调节糖皮质激素可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如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3 呼吸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3.4 皮肤疾病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湿疹、银屑病等皮肤疾病。
四、用药注意事项4.1 剂量和给药途径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进行个体化调整,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疗程原则”。
4.2 用药时机与频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用药并注意规律性。
4.3 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如水肿、高血压、骨质疏松等。
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4 注意长期使用问题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许多潜在的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附件: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专家共识表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皮质激素:一类内源性激素,具有免疫、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4a71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7.png)
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 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 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根据生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天然糖皮质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天然糖皮质激素 如皮质醇,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根据作用时间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类型。短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 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长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溃疡性结肠炎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溃 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期, 控制肠道炎症。
克罗恩病
对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 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有助 于缓解症状和促进肠道愈 合。
肝功能衰竭
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 可用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但需谨慎使用。
糖皮质激素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 常用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和蛋白
04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
急性炎症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应选用短 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慢性炎症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应选用中 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等,应选用长效糖 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02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 生理调节作用,参与应激反应、 免疫调节和抗炎等生理过程。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代谢
免疫调节
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糖异生,抑制糖 酵解,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同时还 能促进脂肪分解和蛋白质的代谢。
糖皮质激素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降 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e02a4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3.png)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类药物(Corticosteroid)是一类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称为“激素的五指”。
它们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一系列炎症性、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如关节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
然而,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副作用,正确的应用原则对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适应症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范围广泛,但需权衡其益处与副作用。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以及某些癌症的化疗过程中。
二、使用剂型和途径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途径给药,包括口服、局部涂抹、局部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选用剂型和途径需结合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和激素的特点加以考虑。
例如,表皮糖皮质激素是用于局部治疗的最常见剂型,常见的有药膏、乳液、喷雾和凝胶等。
三、剂量调整原则合理的剂量调整是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关键环节。
剂量一般以最小有效剂量为原则,个体差异和疾病类型决定了每个患者所需剂量的不同。
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疗效进行剂量调整,既要控制疾病进展,又要尽量减少副作用。
四、疗程和停药原则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时间应尽量短,避免长期使用。
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需要根据疾病的活动性和控制情况来评估疗程。
对于急性疾病,通常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少剂量,最终停药。
五、副作用及预防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是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肾上腺皮质抑制、易感染、骨质疏松、高血压和血糖异常等。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医生应严密监测患者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并在必要时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支持治疗。
六、特殊人群的应用孕妇、儿童和老年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特别注意。
孕妇要权衡母婴的风险与利益,避免过度使用。
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剂量和用药时间需要特别斟酌。
七、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糖皮质激素与许多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药物可能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抗凝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54802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3.png)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2.激素类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 ▪ 分为短效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中效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和长效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 长效激素的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HPA )
的抑制较严重,适宜于长疗程用药,但只作为临时性用药。 ▪ 短效激素临床上主要用其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 中效激素主要用于临床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是泼尼松。肝
功能不良时选用泼尼松龙,如需静脉给药选用则选用甲泼尼龙。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3.激素的疗程
▪ 当病人确实需要使用激素时,我们应该知道激素的疗程计划。如果该疾病只需要很短疗程的 激素, 如1-3d, 最多不超过5d。如果是过敏性病变,则应选用抗炎、抗过敏作用较强的药物 和给药方法,如每日3次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 大剂量:相当于泼尼松30-100mg/d。由于激素受体的饱和度增加, 剂量依赖性越 来越小,当达到100mg/d时几乎全部受体都被结合,糖皮质激素的基因效应达到最 大值。但大剂量应用激素不良反应严重,不能长期使用。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急 性重症感染、肾上腺危象、急性过敏反应和器官移植起始剂量, 经常中、短期应 用大剂量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 妊娠期: ▪ 妊娠24-34周内发生不可避免的早产、产前出血建议使用糖皮质激
素。 ▪ 哺乳期: ▪ 激素可由乳汁微量分泌,乳汁浓度是血浆浓度的5%~25%,经乳
汁摄入的药量<0.1%的母体剂量,不足婴儿内源性激素分泌量的 10%。故一般来讲,服用小剂量激素治疗的妇女哺乳是安全的。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三)激素的选用 1.激素剂量的划分 ▪ 小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5mg/d以下。激素占据糖皮质激素受体的50% 以下,
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文档
![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7f9b79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b.png)
.
5
疗程
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 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 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 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 终身替代治疗
.
6
给药途径
口服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吸入 局部注射 点滴 涂抹
.
7
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 脸、皮肤紫纹淤斑
.
25
葡萄膜炎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给予适合的剂量(即能控制炎症的剂量) 给予足够的剂量(指每天的剂量和总的剂
量 在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无效
或效果不佳时,若治疗已经超过2周,应考 虑增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减少糖皮质激素 的用量。
பைடு நூலகம்
.
26
糖皮质激素点眼剂在葡萄膜炎中的应用
指征:前葡萄膜炎 全葡萄膜炎 中间葡萄膜炎有前房反应者
前Tenon囊下注射
效果与结膜下注射相同
后Tenon囊下注射
选择颞上方 25号针头(1.6cm) 紧贴眼球壁,进针宜慢 左右摆动
.
31
球后注射
窟窿部结膜进针(长效制剂) 眼睑皮肤进针 22号针头(3.81cm) 注射剂量1ml
.
32
糖皮质激素口服剂量和时间
根据
疾病类型 疾病的严重程度 患者的耐受性
.
42
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的适应症
3.不能耐受眼周注射的葡萄膜炎
患者对制剂过敏 严重疼痛 持续的眼压升高
4.一些感染因素所致的葡萄膜炎*
结核 梅毒
.
43
糖皮质激素眼内注射
(或放置缓释装置)
1.对一些顽固性囊样黄斑水肿有效 2.可能对一些慢性后葡萄膜炎有效 3.不可能对所有葡萄膜炎有效 4.注射可引起副作用 5.目前能用于注射的制剂尚有限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7043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5.png)
(二)妊娠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特殊情况下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决定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例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妊娠期应坚持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严重的妊娠疱疹、妊娠性类天疱疮也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三)哺乳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哺乳期妇女应用生理剂量或维持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若哺乳期妇女接受中等剂量、中程治疗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时不应哺乳,以避免经乳汁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五、临床应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它们的磷酸钠盐及琥珀酰钠盐为水溶性制剂,可用于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剂。混悬剂吸收缓慢,关节腔内注射可维持约1周。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分布,以肝中最多,血浆次之,脑脊液、胸水、腹水再次之,肾和脾中分布少。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分别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才有生物活性。
五、临床应用原则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918271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a.png)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因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而被医生广泛使用。
随着对该类药物认识的不断加深,临床应用越来越规范和科学。
本文旨在介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指南,帮助医生更加正确、安全地应用该类药物。
一、基本知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内源性荷尔蒙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在人体内处于重要的代谢和调节作用。
根据其药效不同,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具体以药物种类、用途和用量等为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抗炎,它们可以抑制细胞因子分泌、中性粒细胞趋化和减少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效缓解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气管支气管炎、疱疹性角膜炎等的症状。
此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丙型肝炎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二、临床应用指南1.应充分认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肿瘤治疗、抗炎、免疫抑制、免疫调节和替代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它们的过量使用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易感染等,严重者可导致精神障碍、休克等。
2.应具体评估每位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每位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应用均有所不同,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医疗史,合理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都与剂量和时间有关,因此,应在剂量、频率及疗程等方向控制。
3.应定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
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多方面影响,医生应定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包括生化指标、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骨密度等,以确定治疗是否合理、剂量是否足够、疗程是否过长等详细问题。
4.应加强临床团队合作和药物安全管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需要全面协作: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各学科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药物安全也要得到加强,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必须建立病例档案,进行监控管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5eb9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3.png)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然而,由于这类药物的应用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正确、合理的使用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适用范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药物选择在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根据具体疾病和个体情况,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短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适用于急性过敏反应和短期治疗。
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松等,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的治疗。
长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适用于严重感染和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用药次数: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用药次数,一般可分为每日一次或每日多次给药。
给药途径:可采用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多种途径,具体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停药程序:一般情况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应逐步减量,避免骤停引起反跳现象。
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免疫力下降等。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患者的反应情况。
停药反应:骤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原有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发生狼疮危象。
因此,在停药前应与医生协商,制定合适的停药计划。
禁忌症: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存在禁忌症,如病毒性感染、结核病、糖尿病等。
因此,在用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禁忌症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与免疫抑制剂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如需合用其他药物,应与医生协商并密切患者反应。
结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且具有显著疗效,但正确、合理的使用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add74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b.png)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合成的类固醇激素,主要分泌于肾上腺皮质,可调节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临床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1. 临床应用1.1 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治疗炎症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发挥治疗作用。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
在治疗炎症性疾病时,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局部或全身给药。
1.2 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被广泛应用于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它们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轻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
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常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1.3 过敏反应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常用于过敏反应的治疗。
过敏反应是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异常反应的过程,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瘙痒、鼻塞、喷嚏等。
1.4 其他临床应用除了上述疾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有其他一些临床应用。
例如,在某些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用于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此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可用于调节血压、预防排异反应等。
2. 药物的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对炎症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
它们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也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此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可以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从而减少炎症过程中的纤维化。
3.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尽管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其长期使用和过量使用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2a4d86783e0912a2162ae3.png)
激素剂量与消化道不良反响的关系
小剂量GCs组患者发生消化道溃疡者为5例,而未用GCs 组为4 例,因小剂量GCs组的患者存在病程长,NSAIDs使用率较高 等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尚不能依此得出小剂量GCs增加消 化道溃疡发生率的结论。 ---穆荣,小剂量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响 的回忆性临床分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
轻度
皮肤
器官受损
骨质疏松、坏死
库欣综合征
高血压
精神症状
糖尿病
青光眼
危及生命
免疫抑制导致感染
消化道出血
参考文献: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沈 悌,糖皮质激素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响及对策
消化道不良反响发生机制
因可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 粘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参考文也献:可人使民卫胃生出黏版社液,药分理学泌〔第减二版少〕,,2011胃年9黏月 膜的自我保
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危险因素,或者 病人承受合并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应该考 虑H2受体拮抗剂预防胃溃疡。
5.本卷须知
〔一〕尽量防止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
〔三〕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酌情采取如下措施
低钠高钾高蛋白饮食;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加服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响的药物; 如有感染应同时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扩散及加
试述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试述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51a296f01dc281e43af055.png)
试述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太原理工大学医院030024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因其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而广泛应用,同时造成了大量的激素滥用现象。
一激素滥用的原因1医生方面:①对其药理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以及副作用都掌握不透。
②基层医疗单位诊疗条件差,许多疾病诊断不明,医务人员追求短期疗效,经济利益。
③患者方面:依从性差,满足于治标不治本的现状。
认为症状缓解就是最好的药物。
二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
对各种炎症均有效。
在炎症初期,GCS 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
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
但须注意,GCS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
2免疫抑制作用: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3抗休克作用:①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
②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
③抗毒作用: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从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
④解热作用: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制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源的释放,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
④其他作用: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小板增多,中性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
三禁忌症抗生素不能控制的病毒、真菌感染、水痘、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妊娠早期、哺乳期、创伤或手术修复期、骨折、精神病患者。
四不良反应①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病、皮肤变薄等②诱发或加重感染②诱发或加重溃疡④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⑤,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⑥诱发精神病和癫痫⑦抑制儿童生长发育五合理使用激素的基本原则㈠用药目的明确在不同的疾病中,应用激素的目的是不同的。
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cf24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3.png)
消化系统疾病
糖皮质激素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也有一 定的应用。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注意其对消 化系统的副作用,如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性溃疡等。
它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 恩病等炎症性肠病,通过抑制炎症反 应来缓解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也 有一定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视神经脊髓炎等自身免疫性神经 系统疾病,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
详细描述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消化胰腺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水肿。但糖 皮质激素可能掩盖病情并导致感染等不良反应,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在急性加重期 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症状。
VS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气道炎症和水肿,缓 解急性加重期症状。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 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感染等不良反应, 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案例四:肾病综合征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总结词
药物治疗
针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可采用抗炎、抗过敏等药物 治疗,如他克莫司软膏等。同时注意皮肤保湿,避免刺激 性食物和化妆品。
05 糖皮质激素在各系统疾病 中的应用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糖皮质激素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中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疾病等。
肌肉骨骼系统问题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关节疼
痛等问题。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 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主办:北湖区卫生局
讲课人: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李魏嶙
李魏嶙
内容
₪前言 ₪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用药误区
₪糖皮质激素类药的合理应用
₪糖Hench用于急性风湿病的治疗并收到 神奇疗效后,其治疗的范围迅速扩展到许多种疾病,震动了 当时的医学界。1950年Hench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 物医学奖。至今,糖皮质激素已有50多年的应用历史。据处 方调查,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就是抗生素、激素 和维生素三大类。反映抗生素滥用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论文 、专著和报道是非常多的,维生素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一类 药物。激素就不同了,它的生化作用是多系统的。生理情况 下产生的糖皮质激素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免疫 抑制等作用。这同时也决定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 用的广泛,其不合理应用现象也随之产生。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用药误区
1.常规用作退热剂
常见的是地塞米松肌注或静滴。由于糖皮 质激素类药物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源的反应,同时能 稳定溶酶体膜,使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减少,而使升高的体 温下降。但是如果致热的原因是某种病原体,此时的治疗应 当是针对病原体而退热,只能在充分确定病原体能被彻底消 除时才能考虑使用这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没有杀菌或抑菌 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无论医生还是病人,都急于求成,把 激素当成退热药,应用激素强行退热,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 了发热症状,但却导致了感染病灶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 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进一步并发细菌、真菌感染等。其实, 作为对症治疗,为了降低体温可以采取许多措施,如物理降 温等。关键问题还在于寻找发热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的合理应用
1.用药原则和适应证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根据病 人病情,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等确定药物、剂量、用药方法 及疗程,同时适当补充钾盐、钙剂和维生素D等,长期应用 者需逐渐减量后停药,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尽量减少不良反 应的发生。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替代疗法,严重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各种休克、某些血液病、 局部治疗等。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的合理应用
2.用法和疗程
4)隔日疗法:在长期疗法中对某些慢性病采用 隔日1次给药法,即将1d或2d的总药量在隔日早晨一次性给 予,因为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每天上午8-10时 为分泌高峰,外源性皮质激素类药物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 抑制性影响,在早晨最小,午夜抑制最大。隔日服药以采用 泼尼松,泼尼松龙等中效药物为佳。5)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类 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当前控制哮喘发 作最有效的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靶器官,其浓度高, 起效快,比口服给药不良作用小,是较理想的给药方式。目 前临床上还推荐联合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长效β2受 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减少了不良反应。
谢谢!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用药误区
2.将其作为抗生素
抗生素中加入地塞米松,在上呼吸道感染 中最为常见。认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有协同作用, 首次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消炎作用会 更强。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各种原因所致的 炎症以及炎症的不同阶段均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早期能改 善红、肿、热、痛症状,后期防止粘连及疤痕形成,加之其 有抗毒、抗休克作用,因此,在急慢性感染中得到广泛的应 用。但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抑制炎症、减轻炎症的同时, 也会降低机体防御功能,使潜在的感染病灶扩散,增加治疗 难度,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的合理应用
• 2.用法和疗程
2)一般剂量长期疗法:对于结缔组织病、 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等,可采取这种疗法。一般 来说,开始是采用泼尼松口服10-20m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 药物,3次/d,产生临床疗效后,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量, 持续数月。3)小剂量替代疗法:用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以及肾上腺皮质次全切除术后。一般维 持量采用可的松12.5-25mg/d,或氢化可的松10-20mg/d。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用药误区
3.用于预防输液反应
常见的是在静脉滴注液中加入地塞米松 等。认为可以利用其抗过敏作用,预防和减轻输液反应,但 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本身也有致过敏的情况,以过敏性皮疹 最常见。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用药误区
4.滥用于局部及慢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 敏等作用,治疗某些皮肤病效果显著,能够迅速消肿和止痒 。所以其外用制剂在皮肤科中广泛应用,但应用不当会使皮 肤萎缩干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出现深色红斑、多毛及 皮炎等不良反应。同样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及类风 湿性关节炎等,可适当选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只有缓解 症状的作用,停药后会复发。一般采用综合治疗,不宜单用 。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用药误区
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正确使用糖皮质类药
物可以治疗许多临床上很难医治的疾病,但是不适当的使用 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物质代谢紊乱,产生多种不良 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首先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医 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诱发或加重感染,消化系 统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并发 症,导致骨质疏松,诱发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其次还可引 发停药反应。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的合理应用
2.用法和疗程
1)大剂量突击疗法:用于严重中毒性感染以及 各种休克。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目的在于消除对肌体有 害的炎症和过敏反应,迅速缓解症状,防止心、脑等重要器 官的损害,有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但是由于糖皮质激素类 药物无抗菌作用,同时还可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因此,在 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时,一定要与有效的足量的抗菌药物合 用,要大剂量短期治疗,一般3-5d,以免感染病灶扩散而导 致严重后果。
三、糖皮质激素应用的禁忌症
a.严重的精神病史或癫痫病史; b .活动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新近的胃肠吻合术后; c .骨质疏松症; d.糖尿病; e.严重高血压、动脉硬化; f.青光眼、白内障、角膜溃疡; g.未能用抗菌药物控制的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 h.早期妊娠; i.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的合理应用
2.用法和疗程
6)鼻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 鼻腔黏膜炎性反应的早期阶段是炎性介质组胺的释放,晚期 阶段是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鼻腔黏膜,皮质激素可 作用于早期和晚期阶段,对于此炎性反应过程,皮质激素是 最有效的。另外在花粉季节开始前,鼻腔内小剂量预防性应 用糖皮质激素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