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人对于和谐的理解来自传统文化,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以借鉴的宝贵遗产,孕育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鲜明特征。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尺度。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中华古代优秀文化的自觉自信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体现着我们的文化认知和文化态度,是我们必须统一的思想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强大的兼容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传统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新文化。它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和锐意改革的创新性等特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三大文化形态: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华文化。中共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提出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和中华文化三大文化概念。和谐文化,就是能够深刻反映广大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和谐理念。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谐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灵魂。[2]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四个“越来越成为”充分概括了文化发展对我国各方面发展的重大意义。[3] 文化传统是文化建设的历史条件、
基本要素, 能够决定或制约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进程, 并对新文化的形成和特质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
中国人对于和谐的理解来自传统文化,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和”、“谐”二字最早出现在《管子》,圣人孔子强调“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和而不同”与道家经典《易经》所代表的代表的“和生万物”、“同则不继”均属于中国传统思想方法,就是在承认个性的同时允许多样性的存在。孟子强调“天人合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实,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是从多样中寻求统一,通过多样而达到精益求精。[4]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孕育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鲜明特征。
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对塑造新时代的新人的人格和性格,都具有一定的滋养和借鉴意义。如道家主张的守中、尚中、淡泊明志、心境平和,不失为一种素朴的人生态度,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中道、追求、至德、尊礼、仁爱,堪称为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特别是《易经》“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给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的源泉。人的和谐最终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而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就是要均衡、适度。历代思想家都普遍认为,对社会稳定与和谐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社会生活中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存在,它激化了社会矛盾,酿成社会动乱:“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因此,他们希望运用政策的杠杆和制度的功
能,减轻甚至消弭导致社会不和谐、政治不安定的种种原因,在有限平衡的基础上,构建和维系社会的和谐。表现在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中,就是要讲究哲学上的适度原则,这也就是古代圣贤所主张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极高明而道中庸、致中和等道理。
历代思想家都主张通过正确的途径来控制那些对和谐社会赖以维系构成影响甚至破坏的因素,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解决于萌芽。他们提出的基本思路,就是运合,相辅相成,来保证和谐状态的基本稳定,和谐社会的长期持续。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对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与法制建设相协调。江泽民同志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道德是软约束,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以引导提升方式规范人的行为,使之不愿做坏事;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约束人的行为,使之不敢做坏事。道德建设,既要靠自律,又要靠他律。应当把道德的有关规范纳入法律、法规之中、约束和制止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批评和惩处落后腐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舆论文化氛围,形成保障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条件。要用法律保护高尚道德打击不道德行为,以强化道德他律、促进道德自律。在加强道德立法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把道德要求融于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章之中,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用政治智慧, 借助德刑、礼法、赏罚等多种治国之术的互补配合。[5-6]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定,说明了文化建设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中国正在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迫切需要文化的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尺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