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语文必修四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精编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精编学案

美•费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亲情,叫做“爱”。这种情感,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不需要契约合同的约束,更不需要金钱权势的维系。它发自天然,来自本性,适于众生。但是,如果我们抛开这种感性的认识,听一听心理学家、哲学家的见解,也许更有意义。

本文是一篇哲学随笔,作者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份真情。学习本文,一要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二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对这份“爱”从哲学角度进行深层思考的。

本文节选自艾•弗罗姆所著的《爱的艺术》。这部书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爱的艺术》这本书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是一个能力的问题。

弗罗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在本文中,作者由婴儿阶段的特点写起,由出生时无意识状态到对母爱的逐渐感受。婴儿阶段过后,孩子开始了对爱的体验,认为“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对他来说是一种祝福,是一种和平,不需要通过努力获得。八岁到十岁的儿童开始“创造爱”,有了爱的能力,爱的对象也由母亲转向了父亲。父亲开始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的路。本文不是简单的关于父爱与母爱的颂歌,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弗罗姆对于“爱”的理解,是基于人道主义立场的。他将“爱”放到人类存在的本质的高度去对待与认识。

★艾•弗罗姆(1900—1980),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对精神分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作有《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寻》《爱的艺术》等。

解词义

一刹那:指极短的时间。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该受到报应的罪恶。

简而言之:概括起来说。

渊源:比喻事物的本原。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新的问题。

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辨用法

(1)节外生枝多此一举

①各国政治力量的势力变化可能使解决欧债问题的过程______,而一些孱弱的银行亦可能在这过程中意外倒下。

②有人认为,“马上就办”本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本做法,专门为此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荒唐可笑,纯属______。

两者都有“不应该出现而出现”的意思,但词性和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出现了新问题,出现了新情况;是动词性短语。“多此一举”,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是名词性短语。

(2)不足为奇不乏先例

①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______的。

②记者从政和新闻人当官,在中国近代史上______,梁启超、胡适都属于这类情况。

两者都表示某一事物或现象普遍而常见,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不足为奇”,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强调“不值得奇怪”。“不乏先例”,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强调这种现象“有例可查,不是唯一的”。

(1)节外生枝多此一举(2)不足为奇不乏先例

析句子

1.这一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

点评:作者用这句话进一步表现了母爱对孩子的重大影响。用本文中的观点来看,就是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区别,他不能辨认物体,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对温暖和食物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

2.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点评:这是文中加着重号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以近乎绕口令的表述方式阐述了弗罗姆对“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和“成熟的爱”的理解。我们可以把这加点的四个短句加以适当的归类:不成熟的爱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存在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

3.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点评:这段文字在课文中也加了着重号,意在强调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观点。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明父爱与母爱的不同,父爱是有条件的爱,这种爱的条件就是:你必须符合我的要求,履行你自己的职责,同我一

样。从这种爱的条件可以看出,父爱是严厉的,它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它要求孩子要有承担的对象和努力的方向,而不像母爱那样。第二层意思即父爱的原则,这个原则实际上就是父爱的条件,强调了这个条件的必要性、原则性,是不容更改的。因此有条件的父爱就具有了消极和积极的作用: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获得,积极的一面是“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受我努力的支配”。

分析课文

1.母爱和父爱各有什么特点?母爱和父爱消极的一面各是什么?

提示: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有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父爱是有条件的。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可以受人的控制和受人努力的支配,可以通过努力获得。

2.题目包括“父爱”“母爱”“孩子的爱”三个方面,孩子的“爱”是怎样形成的?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刚出生阶段无爱的意识。

八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

八到十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

成熟时期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成熟的爱。

3.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这是一篇学术论文,因此文章中用了一部分学术用语,如“自恋阶段”“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