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震资料解释ppt课件

地震资料解释ppt课件

79
存在问题和不足——技术
(1)构造解释的速度陷阱和时深转换精度问题。 如何建立准确的空间速度场实现变速时深转换
(2)岩性、地层、微构造等隐蔽性圈闭的识别率、描述精度仍然较低。
(3)断层封堵性研究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 (4)非均质性储层、薄储层和裂缝性储层的预测描述能力差。
(5)潜山风化壳和内幕储层地震反射特征不明显,描述困难。
Tg1~Tg3断层迭合图
36
相干技术
相干数据分析就是通过互相关方法检测数据体的连续性,突出地震同相轴的不 连续性或突出其连续性。该方法对于识别断裂系统的组合关系,检测小断层分布极 为敏感。因而可以精确落实四五级小断块。
LANDMARK
37
沿
VAR 1







VAR 2
VAR 3
(ZONATION OPTIONAL) (PCA OPTIONAL)
资 料


(合成记录)确定地质层位


研 究
层位解释
组合断层
剖面解释
作T0 图
储层预测
沉积构造

发育史研究

时-深转换

… … 构造图
储层厚度图
油藏分布图

含油气远景评价、目标优选、提供钻井井位
地震常规解释流程图
综合解释
12
13
+ 测线位置资料 + 探井资料: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地
质分层等资料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1
2
提纲
+ 前言 + 构造解释 + 岩性解释 + 不同油气藏描述技术

地震资料解释ppt课件

地震资料解释ppt课件
(PCA OPTIONAL)
OUTPUT : SEISMIC FACIES VOLUME
突出不连续数据
*
1600ms相干体切片
1600ms相干体切片
*
相关时窗:1500ms—2800ms
*
小断层典型剖面
横364剖面
横396剖面
从地震剖面上,北部断层断距较小,与北界断层未搭接。
*
精细构造描述技术--相干技术应用实例
立体显示
层拉平技术
瞬时振幅剖面
波阻抗剖面
吸收系数
识别火成岩
火成岩油气藏评价
*
4、砂砾岩体油气藏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约束反演技术
立体显示技术
时频分析技术
砂砾岩体油气藏 评价
*
5、潜山油气藏
储集层特征 研究及有利 相带预测
风化壳储集层预测
潜山内幕储集层特征描述
地震反演技术
吸收系数技术
分形技术
多参数分析技术
*
6、落实圈闭
层 g1构造圈闭图
G1ab井过井地震剖面
G1a井过井地震剖面
T1
T1
T1
T1
T1


西

地震解释基本步骤
*
标定识别储层特征
X33
沙三中底
沙三上底界
夏33井单井相地震相分析
沙三下
沙三中
沙三上
双丰砂体
盘河砂体





夏33井单井相分析
平原相
前缘相
前缘相
前缘相
岩性解释
*



沙 三 下
井旁道与VSPlog 对比

地震ppt课件

地震ppt课件
、防寒保暖用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地震应急救援
总结词
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组织力量进 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详细描述
地震应急救援包括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灾情,组织救 援队伍开展搜救工作,提供医疗救治、安置受灾群众 等,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05
地震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06
地震的未来展望
地震预测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直是科学界面临的难题,由于地震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预测地震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地 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减轻地震灾害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方法与技术
组织地震应急演练和培训,让公众了解如何在地震发生时 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新方法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 地震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 以发现更多的地震前兆和规律,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新技术
研发新型的地震监测设备和预警 系统,实现更快速、准确的地震 监测和预警,为减轻地震灾害提 供更及时、有效的支持。
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要点一
宣传教育
要点二
应急演练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社会公众普及地震知识和防震减 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地震可能造成供水、供电 、通讯等基础设施瘫痪, 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
工业生产中断
地震可能造成企业生产线 停工,影响工业生产和经
地震可能造成山体滑坡、 地面塌陷等自然景观破坏 。

地震解释与预测方法和技术优秀PPT

地震解释与预测方法和技术优秀PPT

上超(onlap):层序的底部逆原始倾斜面逐层尖灭终止。它表示 在水域不断扩大情况下逐层超覆的沉积现象。根据距离物源远 近,上超又可以区分为近端上起和远端上超。靠近物源称近端 上超,远离物源称远端上超。只有当盆地比较小而物源供应充 分时,沉积物才可能越过凹陷中心而到达彼岸,形成远端上超。
它可以是一套当初水平的地层对着一个原始倾斜面超覆尖灭, 或是一套原始倾斜地层对着一个原始倾角更大的斜面的逆倾向 超覆尖灭。表示一定地层的沉积作用的开始和结束。
地震相是地震层序或亚层序的次级单元,一个层序或亚层序中 可包括若干种地震相。这些地震相往往是一定沉积相或成因地 层单元的响应。
根据地震相的定义,地震剖面上反射特征的任何变化,只 要与岩性或沉积特征变化有关,并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都可 定义为地震相。它本质上是个物理概念,划分程度在理论上只 受地震分辨率的限制。但因人们对地震相的地质含义认识水平 还十分有限,目前只能划分和描述几十种地震相。
③亚层序:层序中最小的地层单元,可是局部的或沉积 体的一部分,常在一个凹陷内可以追踪,仍以不整合或 与之可对比的整合为界。其规模髓小于凹陷面积的一半, 一般分于凹陷的边缘或隆起的周围。反映盆地的次要构 造运动带或水进水退旋回。
2、地震层序的接触关系
地层的接触关系
a.整合(conformity):上下地层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 明显沉积间断
b.地层侧向加厚的连续沉积当作不整一 (原理同上)。
c.绕射等干扰波的影响造成假上超或下超 现象。实际剖面中,后续波可延续数十毫 秒,其掩盖的地层厚度达几十至几百米, 所以许多界面信息被歪曲或消失,因此应 尽量消除假象干扰,谨防出错。
6.地震层序分析应用 ①地层对比 ②构造研究 ③沉积体系研究 ④研究地质发展史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地震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于研究地震震源的性质、地震波传播的特征以及地下地震波通过地壳和地球内部介质的响应过程。

本文将从地震属性的定义、地震属性分析方法以及地震属性对地震学研究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以期全面了解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地震属性是指与地震波传播性质有关的物理量或特征。

地震学研究中常用的地震属性包括地震波振幅、频率谱、速度和极性等。

这些地震属性可以通过对地震观测数据(地震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进而揭示地震震源机制、地壳介质特性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等信息。

地震属性分析方法主要分为时域方法和频域方法。

时域方法是指通过对地震波形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分析,获取地震属性信息。

常用的时域分析方法有包络函数、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频域方法则是通过对地震波频率谱的分析,获得地震属性。

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功率谱估计、谱比法等。

这些地震属性分析方法能够提取地震波的特征参数,从而揭示地震事件的本质特征。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地震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震震源的机制。

地震源机制研究是地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分析地震属性可以获取地震震源的矩张量、震中距依赖性以及非正常破裂机制等信息,从而推断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和应变状况,有助于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

其次,地震属性分析可以揭示地壳介质的性质。

地壳介质特性对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会产生明显影响,通过对地震属性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衰减系数和散射特性等信息,从而推测地下地质构造、介质类型以及岩性等地质参数。

这对油气勘探、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地震属性分析还可以研究地震波的能量衰减过程和相位变化。

地震波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衰减和散射,地震属性分析可以定量评估这些过程,并通过反演方法还原地震源处的能量分布以及介质的方向性响应。

这对地震工程和地震预测等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地震ppt 课件

地震ppt 课件

震灾害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05
地震科学研究与展望
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通过科学研究,提高对地震成因、预测和防范的 认识,有助于减少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地震科学研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防震减灾措施,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提高人类生存能力
通过地震科学研究,提高人们对地震灾害的应对 能力,增强生存信心和自救互救能力。
当前地震研究的主要方向
地震预测与预警
研究地震前兆、探索地震预测方法,提高预 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地震地质与地球物理
研究地震发生的地球物理过程和地质构造背 景,揭示地震成因和分布规律。
地震工程与结构抗震
研究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机理,发展新型 抗震结构和减震技术。
地震社会学与风险管理
研究地震对社会经济、心理和环境等方面的 影响,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上较严重的地震灾害之一。
地震灾害的教训与启示
加强地震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设
01
建立高效的地震预警系统,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减少地震灾害
造成的损失。
提高建筑抗震能力
02
加强建筑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能,减少建筑物
在地震中的损坏和倒塌。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03
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减轻地
04
地震案例分析
历史大地震回顾
唐山大地震
1976年唐山市发生7.8级 地震,造成约25万人死亡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 重的地震灾害。
日本关东大地震
1923年日本关东地区发生 7.9级地震,造成约10万人 死亡,是日本历史上最严 重的地震灾害。

科学《地震》课件

科学《地震》课件

国际经验交流
加强与国际救援组织的协调合作,共 享资源和技术支持。
学习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提高地震救援和重建工作的水平。
国际资金援助
呼吁国际社会提供资金援助,支持灾 后重建工作。
06
地震的未来展望
科技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地震监测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 、地磁、地电等,提高地震监测
的精度和时效性。
地震预测模型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 更精确的地震预测模型,提高地震 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地震模拟与仿真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地震发 生的过程和影响,为地震防范和应 急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册等多种 渠道,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众
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改变 自然景观。
生态平衡破坏
地震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05
地震救援与重建
地震救援
01
02
03
救援队伍组织
迅速组织专业的救援队伍 ,包括消防、医疗、搜救 等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救援设备配备
配备先进的救援设备,如 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 医疗急救设备等,提高救 援效率。
科学《地震》ppt课 件
目 录
• 地震概述 • 地震的形成原因 • 地震的预测与预防 • 地震的影响与后果 • 地震救援与重建 • 地震的未来展望
01
地震概述
地震的定义
总结词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或板块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详细描述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发生断裂,释放出积蓄的能量而 产生的。这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对地表和建筑物造成破坏。

地震属性分析

地震属性分析
油藏地球物理 ——地震属性
长江大学 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主要内容

1 地震属性概述 2 地震属性分类及地质含义 3 常见属性的地球物理意义及计算


4地震属性的提取方式
5 地震属性分析的流程 6 地震属性的优化 7 地震属性分析需注意的问题 8 典型属性原理及应用
一 地震属性概述
一 地震属性概述

地震属性的定义 狭义和广义的含义
狭义上讲,地震属性是从地震记录中提取不同 类型的属性(振幅、频率、相位等),通过一 定的数学运算(聚类分析、神经网络、概率统 计等),得到一个与地质问题有一定关联的属 性体来解释相应的地质问题。 广义上讲,地震属性包括一切不止利用地震旅 行时信息的各种单一属性,如地震道积分、测 井约束反演、地震反演、AVO异常、地震相干等。
二 地震属性的分类
几何学
A.R.
运动学
有直接物理意义
Brown
动力学 统计学
大多采用统计学方法获得 的次生属性,如相干体、 相似性、广义主分量、边 缘检测等,没有直接物理 意义
二 地震属性的分类

Quincy Chen(1997)基于储层特征的分类方法, 根据地震属性对储层特征(如亮点和暗点,不 整合圈闭断块脊,含油气异常,薄储层,地层 不连续性,石灰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的差异, 构造不连续性和岩性尖灭)的预测和识别,将 地震属性分为8类。
三 常用地震波属性的地球物理意义及计算

(5)、最大波谷振幅

(Maximum Trough Amplitude)


最大波谷振幅的求取方法是,对于每一道,PAL在分析时窗里做一 抛物线,恰好通过最大负的振幅值和它两边的两个采样点,沿着 这曲线内插可得到最大波谷振幅值。 最大波谷振幅是分析时窗内的最大负振幅,最适合绘制层序内或 沿着特定的反射体上的振幅异常图,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气体和 流体的聚集、不整合、或是调谐效应引起的。 它与最大峰值振幅极性相反,效果相同。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ppt课件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ppt课件

2020/10/28
14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6、从地震属性应用的角度出发,这些分类并 不能反映地震属性在地球物理学或更广泛的地 学中所起的作用。按地震属性在油气勘探开发 的应用领域进行分类,较容易为属性的应用者 所理解,也更具有地球物理学的特征。根据这 一思路,曹辉等将地震属性分为下列2大类:
2020/10/28
2020/10/28
29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地震属性分析结果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地质意
义更为明了。一方面,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
的广泛应用丰富了地震属性技术的地质内涵,它
不仅给出了地震属性的总体科学构思,而且激励
人们利用地震属性建立地震相,再将地震相转化
为地质相(层序体系、沉积相等);另一方面,
多维属性分析使人们淡化了属性的具体类别,而
一提取地震属性的分析方法1自相关分析2傅立叶谱功率谱分析3振幅特征分析4复地震道分析5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分析6地震记录的相对分辨率分析7地震记录的自回归分析8地层平均吸收衰减特性分析9相干体分析10avo分析11各种变换和反演方法等1自相关分析设fn为离散地震信号n为分析时窗的起始终止时间所对应的离散时间序号时窗内离散时间样点数为nn1fn自相关函数acf表示为
2020/10/28
8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二、地震属性的定义
对地震属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Western Altlas International公司的Quincy Chen与Steve Sidney所给出的定义:“地震属 性是地震资料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 计学特征的一种量度”。这一定义基本属于纯 数学定义。
照明技术则是通过对地震数据体中所有数据点 进行同步照明(垂直于照明方向的特征被加强, 平行于照明方向的特征被抑制)而形成的属性, 包含反射系数、局部倾角和方位等信息,能很好 地揭示各种构造细节,并弥补其他属性的不足。

地震属性分析

地震属性分析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为迅 速发展阶段,出现大量的属性定量提取方法, 并向多个领域延伸,但缺乏地质意义的分析 和解剖;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基本成熟 阶段,以相干、倾角、方位角等多维属性为 标志,并涌现了大量的属性标定与优化方法, 标志着地震属性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一、地震属性的概念
32+94+122+82+12+76+87+83+71+117+46+22+57+38+86+40
二、地震属性的分类
振幅特征统计类—求和类
11、Total Amplitude 振幅总量
每一道的总振幅是,在层内对采样点求取总的振幅值。适合大套地层变化
趋势分析, 也可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 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
二、地震属性的分类
振幅特征统计类
振幅统计类属性 能反映流体的变化、岩性的变化、储层孔隙度的变化、河 流三角洲砂体、某种类型的礁体、不整合面、地层调协效应和地层层序变化;反 映反射波强弱;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 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
A
△t
-22 -57
多属性联合分析,定性预测各油层组砂体的展布特征。
波形聚类
分频相位切片
沿层振幅切片
三维透视显示
主要内容
地震分析技术

地震属性的概念 地震属性的分类 地震属性的拾取

地震属性分析基本流程
地震反演技术
二、地震属性的分类
地震属性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四种分法:

第一类是在我国较流行的分类方法,即从运动学与动力学角度,将其分为振幅、

地震知识ppt课件

地震知识ppt课件

加强地震科普宣传
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 能力,加强地震预警信息的传 播和普及。
投资地震研究
加大对地震研究的投入,推动 地震监测、预测和减灾技术的
创新和发展。
04 地震案例分析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该地震发生在1976年,震级为7.8级,震中位于唐山市区附 近。
总结词
了解地震的分类和分布有助于更好地预 测和应对地震灾害。根据不同的分类标 准,地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浅源地 震、深源地震、构造地震等。同时,地 震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主要集中在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地区。
VS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地震可以分为多种 类型。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以分为浅源 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中源地 震(震源深度在60-300公里之间)和深 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根据 成因,地震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等类型。此外,根据地震的分 布规律,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欧亚地震带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壳构 造活动较为活跃,容易发生地震灾害。
掌握应急避险技能
在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 速采取正确的避险姿势和避险措 施,如躲在桌子下、关闭火源等

学习自救互救知识
了解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掌握 心肺复苏等基本的急救技能,以
便在地震后及时进行救援。
及时报警求助
在地震后应尽快报警求助,并告 知地震的地点、震级等信息,以 便专业救援队伍及时赶到现场进
唐山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倒塌和损坏,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遭 到了严重破坏。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有限,救援工作面临很
大的困难。

地震知识简介【免费文档】PPT课件

地震知识简介【免费文档】PPT课件
的一种量度。我国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里氏震 级”。
什么是 烈度:地震学上用来衡量地震地面造 成的灾害影响或者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我
国1980年制定的烈度表分为Ⅰ~XII(1-12)级。
问:地震时,动物都会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些异常
现象?
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 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 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 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 光等。
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诵地震谚语:
• 小的闹,大的到,地震一多要报告。 •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 地震没地震,抬头看吊灯。 •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 电气异常,不能不防。 • 鸡也飞,狗也叫,老鼠机灵先跑掉。 • 灯影一跑,大事不好。 • 房倒树不倒,有树不用跑。 • 地光闪,八成险。 •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 (房子)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 慢慢晃,慢慢摇,九十里外等着瞧。 • 地震后,雨中行,抬头要看泥石流。 • 破坏往哪找,抬头看房角。
• 1.地震按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类 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波动,分______ 和______两种.______比______传播速度快. 3.火山是堆积山的一种类型,由地壳内部岩浆 喷出堆积而成的山体.分____火山,____火 山,____火山三种. 4.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按物理性质分为
4、 积极互救: 听仔细:要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
吟、敲击声。
挖的准:要大致确定位置后再抢救,不乱挖。 救得法:先头部、后身体,不强拉硬拖。
1震中距越大,说明该地点与震中的距离越远,所以,震中距 大的地方比震中距小的地方所受的破坏就一定小。(对 错) 2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的智 利地震(对 错) 3我过地震较多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依是台湾 西藏 新疆 四川(对 错) 4我天然地震中,占地震总数90%的地震以上的地震是构 造地震。(对 错) 5某地建房,看见地震台内有很多空地,就可以强行征用过 来使用(对错) 6地光是地壳内喷溢出的气体,强化了低空静电场所致,其 开头有带状 片状 球状 柱状等,颜色已蓝 黄 白居多。(对 错) 7地震应急主要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即将发生前和发生后 的短时间内应当采取的各种紧急防灾和抢救措施,它包 括在平时制定地震应急预案以及临震应急和震后应急3 方面(对 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28
10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3、从应用地球物理学的角度看,比较合理的 定义是:地震属性是地震数据中反映不同地质 特征(信息)的分量或子集,是刻画、描述地 层结构、岩性以及物性等地质信息的地震特征 量。
在众多的地震属性中,有些对特定的油藏环境 比较敏感,有些对不易检测的地下界面异常更 有利,还有些直接用于烃类检测或油气预测。
2020/10/28
7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第3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本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以多维属性的出现为主要标志。90 年代初,以相干、倾角、方位角等为代表的一 批多维属性开始出现。这类属性的一个显著特 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地层的结构性信息,如倾 角、方位角反映地层的视倾角/倾向,相干异 常指示断裂带、裂缝(孔洞)发育带等。因此, 它们的开发与应用,很快得到有关各方的广泛 认同。与此同时,属性标定与优化的方法也开 始大量涌现,地震属性研究开始向规范化、科 学化方向健康发展。
2020/10/28
8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二、地震属性的定义
对地震属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Western Altlas International公司的Quincy Chen与Steve Sidney所给出的定义:“地震属 性是地震资料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 计学特征的一种量度”。这一定义基本属于纯 数学定义。
2020/10/28
13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5、到20世纪90年代末,Quincy Chen与Steve Sidney在上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比 较完整的分类方法,他们将叠后属性与叠前属性 看成属性技术发展的2个阶段,就象叠后偏移成 像和叠前偏移成像一样。在这个意义上,将地震 属性分为几何学属性、运动学属性、动力学属性 和统计学属性4大类。统计学属性大多是采用统 计学方法获得的次生属性或导出属性,如相似性、 广义主分量(GPC)、边缘平滑(EPS)等。一 般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比其它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6、从地震属性应用的角度出发,这些分类并 不能反映地震属性在地球物理学或更广泛的地 学中所起的作用。按地震属性在油气勘探开发 的应用领域进行分类,较容易为属性的应用者 所理解,也更具有地球物理学的特征。根据这 一思路,曹辉等将地震属性分为下列2大类:
2020/10/28
2020/10/28
6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第2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为迅速发 展阶段。该阶段以属性定量提取方法大量出现为主 要特征。这是地震属性研究蓬勃发展的阶段,地震 属性的应用开始走向各个领域,如储层预测、油气 分析、物性研究等。这也是地震属性应用较为混乱 的阶段,有多达几十种的地震信息被提取出来,但 多数方法仅停留在地震波场的几何学、运动学、动 力学等特征的研究上,没有对地震属性所代表的地 质意义进行分析与解剖。
15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1)多尺度结构属性:包括相干、倾角、方 位角、平行度、连续性、发散度、波度、随机 度、曲率和间距等。其中大尺度结构属性用于 构造分析;小尺度结构属性用于裂隙(缝)、 孔洞分析和地震(沉积)相分析。这类属性的 解释大都使用定性分析方法,根据专家知识将 属性直接与地层结构特征相联系。
2020/10/28
11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三、地震属性的分类
目前,大多数学者按照数学、物理学方法对 地震属性进行分类(6家)。
1、刘企英将地震属性分为振幅、频率、速度、 吸收衰减、波形与时间6大类。
2、 Alistair R. Brown将地震属性分为时间、 振幅、频率及衰减4大类。
2020/10/28
2020/10/28
4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一、地震属性的发展历程
“地震属性(Seismic attribute)”一词于 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地球物理界。起初, 国内在译名上并不完全统一,类似的译名 还有地震特征、地震参数、地震标志等等,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基本统一称为地震 属性。
2020/10/28
2020/10/28
9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2、Landmark Graphics公司的Arthur E. Barnes 对地震属性的定义是:“地震属性是一种描述 和量化地震资料的特性,是原始地震资料中所 包含全部信息的子集;地震属性的求取是对地 震数据进行分解,每一个地震属性都是地震数 据的一个子集”。该定义强调了地震属性的提 取过程,但未对地震属性在地学中的作用进行 阐述。定义中涉及的地震数据分解是一种广义 的波场分解,没有统一的计算准则,包罗了所 有的地震属性计算方法。
E-Mail:
wangyg-
电话:(办)
2020/10/28
1
课程内容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第二讲 地震属性提取与分析 第三讲 地震属性优化处理 第四讲 地震属性应用实例 第五讲 储层预测结果评价与检验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一、地震属性的发展历程 二、地震属性的定义 三、地震属性的分类 四、地震属性的发展趋势
5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地震属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第 1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为起步 阶段。该阶段以“亮点”技术为代表,这时的 属性研究既没有考虑地震资料的运动学、动力 学特征,也没有特定的地质含义,而仅仅是对 地震剖面特征的一种定性描述与分析,如利用 亮点标志解释气藏。
12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3、 20世纪90年代初Taner等人将地震属性分 为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几何属性通常与波形 及地震层位的几何形态(如倾角,方位,曲率 等)有关;物理属性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属性, 主要有速度、振幅、频率、衰减等。
4、 1996年Brown等人将地震属性分为叠后属 性与叠前属性。这种分类方法反映出人们对地 震信号保真度和地震解释精度的日益重视。
2020/10/28
16
第一讲 地震属性概述
(2)岩性或物性指示属性:这类属性最多, 按动力学、统计学和反演等方法提取的属性以 及部分按运动学提取的属性都可归入此类,主 要有振幅、波阻抗、AVO、频率等及其它们的 衍生参数。这类属性多数使用定量或半定量分 析方法,例如通过井孔等资料对属性进行标定, 建立定量或半定量模式,再以此模式识别岩性 或推算物性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