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有关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圆的性质教案

圆的性质教案

圆的性质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圆的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及其相关术语,如半径、直径、弧等。

2. 掌握圆的性质,包括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投影仪、白板、彩色粉笔、圆规、直尺、绳子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圆的概念: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圆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 提问:学生们是否知道这是一个圆?为什么?3. 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定义: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导他们总结出圆的定义。

二、讲解圆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的图示,如半径、直径、弧等。

2. 教师解释每个术语的含义,并通过实际物体或图示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三、探索圆的性质(25分钟)1. 引导学生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教师分发圆规和直尺,让学生测量不同圆的直径和半径,并记录下来。

2.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通过学生测量结果的比较,引导他们发现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并总结出圆的性质。

3. 讨论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师向学生介绍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计算方法。

4.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提问:教师提出一些与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2. 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圆的性质,如圆的切线、圆与直线的关系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学生们归纳整理所学的圆的性质,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2. 反思:学生和教师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提出问题或困惑,教师进行解答。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不同物体的直径和半径,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 学生可以参与一些与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绘制圆、制作圆形折纸等,加深对圆的理解。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第一课时)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第一课时)

《圆的有关性质》教学设计岑松中学王开成课题:p78圆的有关性质——24.1.1圆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理解圆的定义,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圆的定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理解两点:①在圆上的点,都满足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②满足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在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上。

教学过程:活动一、知识回顾、复习旧知:1、角平分线及中垂线的定义(用集合的观点解释)2、在一张透明纸上画半径分别1cm,2cm,3.5cm的圆,同桌的两个同学将所画的圆的大小分别进行比较(分别对应重合)。

并回答:这些圆为什么能够分别重合?并体会圆是怎样形成的?活动二、新知探究、讲授新课: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木条照课本演示圆的形成,用圆规再次演示圆的形成。

分析归纳圆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固定的端点叫做圆心,线段叫做半径。

注意:“在平面内”不能忽略,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2、进一步观察,体会圆的形成,结合园的定义,分析得出:①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②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上。

由此得出圆的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例如,到平面上一点o距离为1.5cm的点的集合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1.5cm的一个圆。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教案一:圆的有关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基本定义和符号表示。

2.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弧长的概念。

3.理解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4.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圆的模型或幻灯片。

2.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3.学生准备直尺和量角器。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出示圆的模型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描述圆的形状和特点。

然后问学生,你们对圆有什么了解?Step 2:学习圆的定义(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上所有距离中心点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纸和铅笔练习画圆。

学生按照以下步骤画圆:1.在纸上选择一个中心点,用铅笔描绘出这个点。

2.用量角器画出一个角度为360度的圆心角。

3.用铅笔在圆心角的两边画出弧线。

4.用直尺连接中心点和圆的弧线上的两个点。

Step 3:学习圆的基本概念(2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圆的基本概念:1.圆的半径: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用符号r表示。

2.圆的直径:通过圆心的两个相对点之间的距离,用符号d表示。

3.圆的弧:圆上的一段曲线。

4.圆的弦:两个圆上的点之间的线段。

然后,教师分发纸和铅笔给学生,让学生实践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选择一个圆。

2.用量角器测量圆心角的度数。

3.用直尺测量圆心到圆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即半径。

4.用直尺测量通过圆心的两个相对点之间的距离,即直径。

Step 4:讨论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指出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即d=2r,让学生确认这个关系。

然后,教师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纸上解答。

Step 5: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2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1.圆的周长:沿着圆的边界走一圈,所经过的路程。

2.圆的面积:圆内部的所有点组成的区域。

然后,教师给学生一些公式,让他们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1.圆的周长公式:C=2πr2.圆的面积公式:A=πr²教师解释公式的含义并给予示范。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案第一章:圆的定义与性质1.1 圆的定义:一个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2 圆的性质:1.2.1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1.2.2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弧长相等。

1.2.3 圆的半径与直径互为一半。

1.2.4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为圆周率π。

第二章:圆的方程2.1 圆的标准方程:(x-a)²+ (y-b)²= r²,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2.2 圆的一般方程:x²+ y²+ Dx + Ey + F = 0,其中D²+ E²4F > 0。

第三章:圆的弧与弦3.1 弧:圆上两点间的部分。

3.2 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

3.3 弦心距:弦与圆心的连线。

3.4 圆的劣弧与优弧:劣弧为圆心角小于180°的弧,优弧为圆心角大于180°的弧。

第四章:圆的相交弦与切线4.1 相交弦:两条相交的弦。

4.2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

4.3 切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

4.4 切线的性质: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线长度等于半径。

第五章:圆的面积与周长5.1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

5.2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5.3 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d = 2r。

5.4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C = πd。

第六章:圆的复合性质6.1 圆的相交弦定理:圆内接于四边形时,对角互补,即任意一对对角的和为180°。

6.2 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6.3 圆的内接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圆内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其中n 为多边形的边数。

第七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7.1 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

7.2 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有一个交点,且交点为切点。

7.3 直线与圆相离:直线与圆没有交点。

7.4 直线与圆的交点性质:交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直线垂直。

圆的概念及性质_教案

圆的概念及性质_教案

专利名称:防脱悬绳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吴洪洋,陈剑波,杨青山,于长林申请号:CN200520081076.8
申请日:20050202
公开号:CN2777179Y
公开日:
200605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防脱悬绳器,由长方形悬绳器、止推轴承座、止推轴承、锁紧套、锁紧帽、毛辫子、光杆和圆孔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悬绳器中心孔上边安装一个止推轴承,止推轴承座固定在悬绳器上,止推轴承座上面设有凹台,在止推轴承中心插有一个锁紧套,并穿过悬绳器,锁紧套上部设有公螺纹,与锁紧帽配合锁紧锁紧套,并压在止推轴承上,光杆上部卡上方卡子,下部穿过锁紧套,通过井口与抽油杆相连接,方卡子压在锁紧套上;在悬绳器中心孔两边对称的圆孔下边,各自安装一个止推轴承,轴承座各自固定在悬绳器的下边,在止推轴承中心各自插有一个锁紧套,并穿过悬绳器,在锁紧套下部设有公螺纹,与锁紧帽配合将锁紧套限位在止推轴承上;两根毛辫子各自一端灌有铅帽,其外径大于锁紧套内径,两根毛辫子的另一端各自穿过锁紧套,固定在抽油机驴头的悬点上。

申请人:于长林
地址:257055 山东省东营市东二路锦华小区40号1单元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王锡洪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的有关性质 四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的有关性质 四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时间课题24.1.1 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探索圆的两种定义,理解并掌握弧、弦、优弧、劣弧、半圆等基本概念,能够从图形中识别.过程和方法体会圆的不同定义方法,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教学重点圆的两种定义的探索,能够解释一些生活问题.教学难点圆的运动式定义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活动1:如图1,观察下列图形,从中找出共同特点.图1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都有圆,然后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图形.教师活动设计:让学生观察图形,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以及探究热情.二、问题引申,探究圆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活动2:如图2,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课件:画圆)图2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通过动画演示,发现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就是圆.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一界定:圆: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圆心:固定的端点叫作圆心;半径:线段OA的长度叫作这个圆的半径.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同时从圆的定义中归纳:(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于是得到圆的第二定义: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叫作圆.活动3:讨论圆中相关元素的定义.如图3,你能说出弦、直径、弧、半圆的定义吗?图3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结果.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上述概念的严格定义,对于学生的不准确的叙述,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作弦;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作圆弧,简称弧;弧的表示方法: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读作“圆弧AB”或“弧AB”;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作半圆.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作优弧,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3中的ABC;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作劣弧,如图3中的BC.活动4:讨论,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如果做成正方形会有什么结果?(课件:车轮;课件:方形车轮)学生活动设计:学生首先根据对圆的概念的理解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交流.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如图4,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如果做成其他图形,比如正方形,正方形的中心(对角线的交点)距离地面的距离随着正方形的滚动而改变,因此中心到地面的距离就不是保持不变,因此不稳定.图4三、应用提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活动5: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5 m的圆?说出你的理由师生活动设计: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方法.根据圆的定义可以知道,圆是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所以可以用一条长5m的绳子,将绳子的一端A固定,然后拉紧绳子的另一端B,并绕A在地上转一圈.B所经过的路径就是所要的圆.活动6:从树木的年轮,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树生长的年龄.如果一棵20年树龄的红杉树的树干直径是23 cm,这棵红杉树平均每年半径增加多少?图5师生活动设计:首先求出半径,然后除以20即可.〔解答〕树干的半径是23÷2=11.5(cm).平均每年半径增加11.5÷20=0.575(cm).小结:圆的两种定义以及相关概念.在学生归纳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二、问题引申,探究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活动2: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第一步,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O,沿圆周将圆剪下,把这个圆对折,使圆的两半部分重合;第二步,得到一条折痕CD;第三步,在⊙O上任取一点A,过点A作CD折痕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其中点M是两条折痕的交点,即垂足;第四步,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圆交于另一点B,如图1.图1 图2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弧?为什么?(课件:探究垂径定理)学生活动设计:如图2所示,连接OA、OB,得到等腰△OAB,即OA=OB.因CD⊥AB,故△OA M与△OB M都是直角三角形,又O M为公共边,所以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则A M=B M.又⊙O关于直径CD对称,所以A点和B点关于CD对称,当圆沿着直径CD对折时,点A与点B重合,AC与BC重合.因此.AM=B M,AC=BC,同理得到AD BD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操作、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活动3:如图3,AB所在圆的圆心是点O,过O作OC⊥AB于点D,若CD=4 m,弦AB=16 m,求此圆的半径.图3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察图形,利用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分析图形条件,发现若OC⊥AB,图7 图8师生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掌握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垂径定理的基本结构图,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解答〕如图8所示,连接作OE ⊥AB ,垂足为E ,交圆于则AE =21AB = 30 cm .令⊙的半径为R ,情感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数学问题的态度及方法.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探索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并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难点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中的“在同圆或等圆”条件的理解及定理的证明.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活动11.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1)在两张透明纸上,作两个半径相等的⊙O和⊙O′,沿圆周分别将两圆剪下;(2)在⊙O和⊙O′上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和∠A′O′B′,如图1所示,圆心固定.注意:在画∠AOB与∠A′O′B′时,要使OB相对于OA的方向与O′B′相对于O′A′的方向一致,否则当OA与OA′重合时,OB与O′B′不能重合.图1(3)将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得OA与O′A′重合.通过上面的做一做,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的理由.(课件:探究三量关系)师生活动设计:教师叙述步骤,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由已知条件可知∠AOB=∠A′O′B′;由AB AC=,△ABC是等腰三角形,由∠ACB=60°,得到△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所以得到∠AOB=∠AOC=∠BOC.教师活动设计:这个问题是对三量关系定理的简单应用,因此应当让学生独立解决,在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提醒,最后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证明〕∵AB AC=∴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又∠A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CA.∴∠AOB=∠AOC=∠BOC.2.如图3,AB是⊙O的直径,BC、CD、DA是⊙O的弦,且BC=CD=DA,求∠BOD的度数.图3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分析,由BC=CD=DA可以得到这三条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以考虑连接OC,得到∠AOD=∠DOC=∠BOC,而AB是直径,于是得到∠BOD=23×180°=120°.教师活动设计:此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活动3类似,不过要注意学生对辅助线OC的理解,添加辅助线OC的原因.三、拓展创新、应用提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活动3:定理“在同圆和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中,可否把条件“在同圆或等圆中”去掉?为什么?师生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反例说明条件“在同圆或等圆中”不能去掉,比如可以请同学们画一个只能是圆心角相等的这个条件的图.如图4所示,虽然∠AOB=∠A′O′B′,但AB≠A′B′,弧AB≠弧A′B′.图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思路考虑命题:(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优(劣)弧相等中的条件“在同圆和等圆中”是否能够去掉.小结:弦、圆心角、弧三量关系.作业设计必做习题24.1 第2、3题,第10题.选做P88:11、12教学反思教学时间课题24.1.4 圆周角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2.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3.能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2.通过观察图形,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添加合理的辅助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4.学生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现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教学难点发现并论证圆周角定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 ]演示课件或图片:教师演示课件或图片:展示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教师解释:在这个海洋馆里,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AB观看窗内的海洋动物.教师出示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图,提出问题.教师结合示意图,给出圆周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总是与现实问题密不可分,人们的需要产生了数学.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从一些简单的实例中,不断体会从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模型、建立数学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问题1如图:同学甲站在圆心O 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置C ,他们的视角(AOB ∠和ACB ∠)有什么关系?问题2如果同学丙、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 和E ,他们的视角(ADB ∠和AEB ∠)和同学乙的视角相同吗?角的定义.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辨析圆周角,并引导学生将问题1、问题2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研究同弧(AB )所对的圆心角(AOB ∠)与圆周角(ACB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ACB ∠、ADB ∠、AEB ∠等)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关注:1.问题的提出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2.学生是否理解了示意图; 3.学生是否理解了圆周角的定义;4.学生是否清楚了要研究的数学问题.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活动2]问题1同弧(弧AB )所对的圆心角∠AOB 与圆周角∠ACB 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问题2同弧(弧AB )所对的圆周角∠ACB 与圆周角∠ADB 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O BAC BOA C D E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度量工具(量角器或几何画板)动手实验,进行度量,发现结论. 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 2.学生是否度量准确,观察、发现的结论是否正确.由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圆周角定理”,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演示,验证学生的发现.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演示,让学生观察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有无变化.1.拖动圆周角的顶点使其在圆周上运动;2.改变圆心角的度数; 3.改变圆的半径大小.活动2的设计是为 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度量工具(如半圆仪、几何画板)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利用几何画板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演示,目的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问题,从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不变的关系.问题5如图,点A、B、C、D在同一个圆上,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把4个内角分成8个角,这些角中哪些是相等的角?问题6如图,⊙O的直径AB 为10 cm,弦AC 为6 cm,∠ACB的平分线交⊙O于D,求BC、AD、BD的长.问题6提出后,教师关注:1.学生是否能由已知条件得出直角三角形ABC、ABD;2.学生能否将要求的线段放到三角形里求解;3.学生能否利用问题4的结论得出弧AD与弧BD相等,进而推出AD=BD.[活动5]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带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数学思想等方面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布置作业.通过小结,使学生归纳、梳理总结本节的知识、技能、方法,将本课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加阅读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并通过看书加DBOAC。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圆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圆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发现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推导圆周角定理。
3.应用与实践教学: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如计算操场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分层练习,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4.思维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组内讨论并解决一个涉及圆的复杂几何问题,要求给出解题过程和最终答案。
作业要求:
-请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解答的完整性。
-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同伴互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
5.通过数学软件或实际操作,观察圆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探索圆的基本性质。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变式教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圆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然而,圆作为一种特殊的几何图形,其性质和运用对学生而言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圆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符号表示、半径、直径、圆周等基本元素。
2.学会使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对称性质,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如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等。

《圆的有关性质(一)》教案

《圆的有关性质(一)》教案
教学难点
上面这些内容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教学过程
Ⅰ.回顾本章内容
[师]本章的内容已全部学完,大家能总结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内容吗
[生]首先,我们学习了圆的定义;知道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旋转不变性的特点;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方法探索出垂径定理及逆定理;用旋转变换的方法探索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的定理;用推理证明的方法研究了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又研究了确定圆的条件;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断;探究了圆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
[生]车轮做成圆形的就是利用了圆的旋转不变性.车轮在平坦的地面上行驶时,它与地面线相切,当它向前滚动时,轮子的中心与地面的距离总是不变的,这个距离就是半径.把车厢装在过轮子中心的车轴上,则车辆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时,人坐在车厢里会感觉非常平稳.如果车轮不是圆形,坐在车上的人会觉得非常颠.
二、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
圆的有关性质(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2.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
3.掌握并理解垂径定理.
4.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的定理.
5.掌握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定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用折叠、旋转的方法探索圆的对称性,以及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的定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图3, AB是是⊙O的直径, CD是⊙O的一条弦,且AB⊥CD于点G 3若点F在弧AD上运动以上结论还成立吗 不与点A,D重合
板书设计
回顾与思考
一、1.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24.1.1圆(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24.1.1圆(教案)
首先,对于圆的方程部分,我可能需要更多地结合实际例子来讲解,让学生明白方程背后的几何意义。例如,可以拿一个圆形的物体,如硬币或圆盘,通过测量半径和直径,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方程。这样,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方程与实际物体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讲解切线和割线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区分,我计划在下节课中增加一些图示和实物操作,比如用绳子模拟切线和割线,让学生亲自感受两者的不同。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几何关系。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圆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圆的方程和切线割线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调整。
我还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主题不够吸引他们或者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打算在下次讨论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另外,实践活动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圆的理解,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关注了操作本身,却忽略了背后的数学原理。因此,我计划在下次实践活动中,增加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思考这些操作与圆的性质和公式之间的联系。
-圆的面积与周长计算:掌握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是实际应用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举例:圆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的条件建立圆的方程。
2.教学难点
-圆的方程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方程背后的几何意义,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3. 学会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 利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进行圆的绘制和测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1. 圆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圆的相关理论知识;2. 教学课件或黑板;3. 圆的模型或实物;4. 数学软件或工具。

学生准备:1. 预习圆的相关知识;2.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物或模型展示圆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其推导过程。

3. 课堂讲解:讲解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实践操作:利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进行圆的绘制和测量,让学生亲身体验圆的性质。

5.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2. 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进行相关练习;3. 思考如何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2. 圆周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圆的切线、弦、弧的性质。

七、课堂小结:1. 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3. 圆的切线、弦、弧的性质。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教案(市公开课)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教案(市公开课)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教案(市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掌握圆的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3)学会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基本性质的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圆的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3. 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性质,圆的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基本性质;2. 利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3. 运用实例讲解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圆桌、圆形操场等,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圆的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总结规律。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互相解答疑问。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与解答。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圆的基本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实际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进行解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基本性质及运用。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圆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有关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有关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有关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相关术语,如圆心、半径、直径等;2.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如圆心角、半径垂直弦等;3.能够应用圆的相关性质解决问题;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2.圆心角、圆弧、弦和它们的关系;3.弧长、扇形的性质;4.正多边形内接于圆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2.圆心角、圆弧、弦和它们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弧长、扇形的性质;2.正多边形内接于圆的性质。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2.实验法;3.课堂讨论法;4.问题解决法。

六、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介绍子午线和赤道的关系,向学生引出圆的定义。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术语,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2.示例(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圆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圆的形状及其相关量的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术语,并解释其中的数学意义。

3.理论(20分钟):讲解圆心角、圆弧、弦等概念及它们的关系。

通过具体示例演示如何求弦长、弧长、扇形的面积等。

4.实验(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在纸上绘制不同大小的圆,并探究圆的半径、直径、弦、圆心角、圆弧长度等相互关系。

通过实验,加深对圆的相关概念的认识。

5.讨论(15分钟):让学生就正多边形内接于圆的性质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正三角形、正四边形等正多边形的顶点能够在一个圆上,如何求出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以及内接于圆的正多边形面积与圆周长的关系等问题。

6.总结(5分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要点。

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圆心角、圆弧、弦等概念及它们的关系,并表扬本课表现优异的同学。

七、教学评估1.小组实验:学生用纸笔绘制圆,并找出其中的圆心、半径、直径、弦、圆心角、圆弧长度等,进行实验记录和探究。

2.课堂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正多边形内接于圆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教案:探究圆的性质

数学教案:探究圆的性质

——当我们谈到圆形时,我们所想到的第一印象必然是它的圆形。

但是,实际上,圆的性质还远远不止于此。

在数学领域中,圆的性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诸如面积、周长、半径、直径、切线、切点和弧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索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用教案来探究圆的性质。

第一步:绘制一个圆在探究圆形的性质之前,我们需要从一个实例开始。

请使用黑板或纸张,绘制一个圆。

让学生们观察圆的外形,了解其特征和圆形。

第二步:直径和半径通过绘制圆和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来帮助学生了解圆的性质。

让学生将圆分成四个部分,由此了解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直径是连接圆的两个相反点的线段,而半径则是圆的中心到圆的任意一点的线段。

让学生测量直径和半径的长度,并在黑板上讨论它们。

学生们可以发现任何两个半径长度相等,而直径则是两个相等半径的两倍。

第三步:弧弧是一段连接圆上两个点的曲线。

要计算弧的长度,我们需要知道圆的半径和弧的夹角。

在圆内选取2个点,再连接两点构成弧,度量弧的长度。

通过观察不同的弧,学生们可以发现当圆心角为180度时它们的弧是圆的一半。

当圆心角超过180度时,弧的长度就会更长。

第四步:面积和周长在了解圆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来探究圆的性质。

由于圆是一个闭合的形状,我们可以测量它的周长。

圆的周长是所有弧的长度之和。

我们也可以测量圆的半径或直径,并用来计算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公式是π*r^2,其中r是半径。

第五步:切线和切点我们现在来探究一下什么是切线和切点。

当我们绘制一条与接触圆边缘的线时,我们就得到了一条切线。

切点是切线与圆相交的点。

让学生们在已经画好的圆上,用直尺在不同的位置绘制线条。

这些线条将切到圆的边缘,并且会形成切线和切点。

学生们可以大胆地实验和观察,甚至在尝试二次绘图中,他们可以开一些新的切线和切点,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切点和切线的性质。

总结通过探究圆的性质,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特征。

圆的性质教案

圆的性质教案

圆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圆的定义和重要性质;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弧、弦等概念;理解并能应用圆的切线、切点和切线定理。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性质及相关定义的准确理解;圆的切线、切点的探究及切线定理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抽象的圆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探究圆的切线、切点及切线定理的过程与结论归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运用多媒体等教具展示不同尺寸的圆形图案,并引导学生猜测圆的性质。

2. 了解圆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圆形图案,提问:"什么是圆?"- 学生回答后,给出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一组到一个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3. 讨论圆的重要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或观察圆形图案,提问:"圆有哪些重要性质?"- 学生回答后,逐一给出重要性质的定义和解释,如半径、直径、弧、弦等。

4. 探究圆的切线、切点及切线定理:- 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圆和一条切线,让学生亲自操作。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切线与圆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给出切线与圆的定义和切线定理的表述,并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5. 练习与巩固:- 提供一些与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和解答。

- 提醒学生注意解题时候的思路和方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拓展与应用:- 提供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和推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7. 总结与归纳:- 小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强调圆的重要性质和切线定理的应用;-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进一步兴趣和思考。

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教案

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教案

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圆的概念及其相关术语(如圆心、半径、直径等);(2)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直观表达能力;(2)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掌握圆的基本画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圆的概念及其相关术语的理解;(2)圆的性质及运用。

2. 教学难点:(1)圆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2)圆的基本画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黑板、粉笔;(2)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等。

2. 学具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圆规和直尺;(2)准备一些圆形的实物,如圆纸片、硬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特征;(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哪里见过圆形?圆有什么特点?2. 自主探究(1)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尝试画圆,并观察圆的性质;(2)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如直径、半径等。

3. 课堂讲解(1)讲解圆的概念及其相关术语;(2)讲解圆的性质,如圆的对称性、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进行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圆的概念和性质;2. 收集生活中的圆形物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性质;2. 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的概念;3. 运用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圆的性质应用于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解答情况,以检验其对圆的性质的掌握程度;3. 作业评价:查看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其对圆的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联系和区别;2. 鼓励学生探索圆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3.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圆的数学故事或科普书籍,增强其对圆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圆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和最为常用的图形,近几年的中考考试频率较高,其中圆的相关性质考察较多,所以掌握它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尤为重要。

今天这堂课重在熟悉不同类型问题,灵活添加辅助线,提高思维应变能力
二、复习预习
圆的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圆的旋转不定性:圆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又是一个________对称图形,圆还具有旋转不变性.圆的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弦、弧(优弧和劣弧)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知识点2、等对等定理(等量关系的转化)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或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分别相等
知识点3、圆周角定理(角的转化)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CD=8,OP=3,则⊙O的半径为()A.10 B.8 C.5 D.3
【解析】:连接OC,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P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OC的长.
【答案】:连接OC,
∵CD⊥AB,CD=8,∴PC=CD=×8=4,
在Rt△OCP中,
∵PC=4,OP=3,∴OC===5.故选C.
【例题2】
【题干】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连结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结EC.若AB=8,CD=2,则EC 的长为()
A.2B.8C.2D.2
【解析】:∵⊙O的半径OD⊥弦AB于点C,AB=8,∴AC=AB=4,
设⊙O的半径为r,则OC=r﹣2,
在Rt△AOC中,∵AC=4,OC=r﹣2,∴OA2=AC2+OC2,即r2=42+(r﹣2)2,解得r=5,∴AE=2r=10,连接BE,∵AE是⊙O的直径,∴∠ABE=90°,
在Rt△ABE中,∵AE=10,AB=8,∴BE===6,
在Rt△BCE中,∵BE=6,BC=4,∴CE===2.
【答案】:D
【例题3】【题干】如图,点A,B,C,在⊙O上,∠ABO=32°,∠ACO=38°,则∠BOC等于()
A.60° B.70° C.120°D.140°
【解析】过A、O作⊙O的直径AD,分别在等腰△OAB、等腰△OAC中,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θ=2α+2β.【答案】:过A作⊙O的直径,交⊙O于D;
△OAB中,OA=OB,
则∠BOD=∠OBA+∠OAB=2×32°=64°,
同理可得:∠COD=∠OCA+∠OAC=2×38°=76°,故∠BOC=∠BOD+∠COD=140°.
【例题4】【题干】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与点E,点P在⊙O上,∠1=∠C,(1)求证:CB∥PD;
,求⊙O的直径.
(2)若BC=3,sin∠P=3
5
【解析】(1)要证明CB∥PD ,可以求得∠1=∠P,根据=可以确定∠C=∠P,又知∠1=∠C,即可得∠1=∠P
(2)根据题意可知∠P=∠CAB,则sin∠CAB=53,即AC
BC =53,所以可以求得圆的直径 【答案】(1)证明:∵∠C=∠P 又∵∠1=∠C∴∠1=∠P∴CB∥PD;
(2)解:连接AC∵AB 为⊙O 的直径,∴∠ACB=90°
又∵CD⊥AB,∴=,∴∠P=∠CAB,∴sin∠CAB=35,即=35
, 又知,BC=3,∴AB=5,∴直径为5.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如图,▱ABCD的顶点A、B、D在⊙O上,顶点C在⊙O的直径BE上,∠ADC=54°,连接AE,则∠AEB的度数为()
A.36°B.46°C.27°D.63°
【解析】:根据BE是直径可得∠BAE=90°,然后在▱ABCD中∠ADC=54°,可得∠B=54°,继而可求得∠AEB 的度数.
【答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54°,
∴∠B=∠ADC=54°,∵BE为⊙O的直径,∴∠BAE=90°,
∴∠AEB=90°﹣∠B=90°﹣54°=36°.故选A.
2、如图是一圆柱形输水管的横截面,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AB宽为8cm,水面最深地方的高度为2cm,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
A.3cm B.4cm C.5cm D.6cm
【解析】:过点O作OD⊥AB于点D,连接OA,由垂径定理可知AD=AB,设OA=r,则OD=r﹣2,在R t△AOD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r的值.
【答案】:如图所示:过点O作OD⊥AB于点D,连接OA,
∵OD⊥AB,
∴AD=AB=×8=4cm,
设OA=r,则OD=r﹣2,
在Rt△AOD中,OA2=OD2+AD2,即r2=(r﹣2)2+42,
解得r=5cm.
故选C.
【巩固】
1、如图,半圆O的直径AB=10cm,弦AC=6cm,AD平分∠BAC,则AD的长为()
A.cm B.cm C.cm D.4cm
【解析】:连接OD,OC,作DE⊥AB于E,OF⊥AC于F,运用圆周角定理,可证得∠DOB=∠OAC,即证
△AOF≌△OED,所以OE=AF=3cm,根据勾股定理,得DE=4cm,在直角三角形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D 的长.
【答案】:连接OD,OC,作DE⊥AB于E,OF⊥AC于F,
∵∠CAD=∠BAD(角平分线的性质),
∴弧CD=弧BD,∴∠DOB=∠OAC=2∠BAD,
∴△AOF≌△OED,∴OE=AF=AC=3cm,
在Rt△DOE中,DE==4cm,
在Rt△ADE中,AD==4cm.故选A.
【拔高】 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点C 是⊙O 上一动点,且∠ACB=30°,点E 、F 分别是AC 、
BC 的中点,
直线EF 与⊙O 交于G 、H 两点,若⊙O 的半径为7,则GE+FH 的最大值为 .
G
【解析】本题考查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应用,中位线及最值问题。

连接OA,OB,
因为∠ACB=30°,所以∠AOB=60°,所以OA=OB=AB=7,因为E、F中AC、BC的中点,
所以EF==3.5,因为GE+FH=GH-EF,要使GE+FH最大,而EF为定值,所以GH取最大值时GE+FH有最大值.【答案】当GH为⊙O的直径时,GE+FH有最大值.
当GH为直径时,E点与O点重合,∴AC也是直径,AC=14.
∵∠ABC是直径上的圆周角,∴∠ABC=90°,
∵∠C=30°,∴AB=AC=7.
∵点E、F分别为AC、BC的中点,∴EF=AB=3.5,
∴GE+FH=GH﹣EF=14﹣3.5=10.5.
故答案为10.5.
可编辑
课程小结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①构造直角三角形,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有机结合是计算弦长、半径和弦心距等问题的方法.
②技巧:重要辅助线是过圆心作弦的垂线.
等对等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或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分别相等
知识点3、圆周角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