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学说

合集下载

金元四大家(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朱震亨)

白云书院
泰定二年(1325年),朱丹溪44岁,已有医名,为寻找医学真谛,外
出千里求师,渡钱塘江,来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后到宛陵(今安
徽宣城),上南徐(今江苏镇江),辗转建业(今南京),但闻某处 有医,便往哪问之。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位适合当老师的人。
有人告知,杭州罗知悌医术高明,学问精湛,他就不顾夏日的炎热,
朱氏元至正十八年(128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祖父环,父元。
朱氏十岁时台州杨镇龙在台州、东阳交界处起兵,兵乱中,其家族屡 遭洗劫,房屋烧毁,家境十分贫困。
元贞元年(1295年),丹溪十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丹溪和两个弟弟
都尚年幼,全家靠母亲戚氏一人支撑。丹溪30岁时,母亲患病,而 “众工束手”,因而立志学医。 他刻苦钻研《素问》等书,“决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经过5年 的勤奋苦学,既治好了母亲的病,也为日后的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义乌丹溪大桥
朱丹溪陵园
一年半后,丹溪四十七岁,罗知悌去世。
丹溪安葬了师傅后回到义乌老家,数年后,“声誉顿著”,广泛授徒,
传授医术,传人中医术精湛、学养深厚者辈出。其学术思想对明代乃 至以后的中医学之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丹溪以七十八岁高龄逝世。
二、代表著作
丹溪一生著作颇多,其弟子门人亦多有整理者。据记载,具名丹溪所
饮食不节
引动 耗伤
衰老
色欲过度
生活失常
心动
(君火)
相火
阴精 疾病
【慎用温燥】 阴亏之体,本应滋阴以和阳,但当时流行的《局方》采用辛香刚燥之 剂,非豆蔻、干姜,即丁香、肉桂。这些药物“积温成热,渐至郁 火”,不但不能达到阴平阳秘之目的,反而“阳亢于上,阴微于下”。 朱丹溪引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语:“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 而久,夭之由也。”明确指出了滥用温燥之剂的害处,而且从阴阳学 说角度为“阳有余阴不足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养护之法】 正心收心,养心修身;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节饮食、戒色欲。—— 心君不动,相火自然守位,才能保护阴精。

滋阴派---朱丹溪

滋阴派---朱丹溪

滋阴派---朱丹溪滋阴派---朱丹溪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丹溪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

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又称“丹溪学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

其故里浙江义乌有墓园、纪念堂、纪念亭、丹溪街等。

别名“朱一帖”“朱半仙”“丹溪翁”元朝,汉族人物简介朱丹溪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

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朱丹溪青少年时期为应科举考试,钻研儒家经典。

35岁师从理学家许谦。

43岁从罗知悌学医。

在他小时候,读书能过目成诵,日记千言,言章词赋,一挥即成。

听说著名理学家许文懿在东阳八华山中讲学,专门传授朱熹的理学,他对许文懿讲授那套理学非常崇拜,听了,“自悔昔之沉冥颠齐,汗下如雨。

”他“每宵挟册,坐至四鼓,潜验默察,必欲见诸实践。

”这样,他坚持学了几年,日有所悟,学业大进,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东南大儒”。

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老母患严重的脾病。

他心情焦急,请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治不好。

原来这些医生,大都医术粗劣,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盲目搬用《局方》。

开的药大同小异,吃下去一点效果也没有。

这时,他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格致余论》序)。

于是他立志学医,日夜攻读《素问》。

中医各家学说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中医各家学说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中医各家学说的核心理念有哪些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学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众多医家的独特见解和理论体系,这些学说不仅丰富了中医的内涵,也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多元的思路。

那么,中医各家学说的核心理念究竟有哪些呢?首先,我们来谈谈“整体观念”。

这是中医各家学说中普遍遵循的一个核心理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例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互为表里。

一个脏腑的功能失调,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正常运行。

同时,人体与外界环境也相互统一。

季节的变化、地域的差异、生活习惯等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寒冷,人体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咳嗽等症状;而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出现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等问题。

这种整体观念强调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要综合考虑人体内外的各种因素,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个症状或疾病。

“辨证论治”也是中医各家学说的核心之一。

辨证,就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信息,分析其病因、病机、病位和病性。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方剂和药物。

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情发展阶段等不同,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

比如,同样是感冒,对于风寒感冒,常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如麻黄汤;而对于风热感冒,则采用辛凉解表的方剂,如银翘散。

这种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治疗理念,体现了中医的个性化和精准化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阴阳平衡”的理念在中医各家学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阴阳是中医对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人体内部的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物质和功能,如阴精和阳气,也可以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当阴阳保持平衡时,人体处于健康状态;一旦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比如,阴虚则阳亢,会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症状;阳虚则阴盛,可能会有畏寒肢冷、水肿等表现。

【中医各家学说】吴又可叶桂吴瑭

【中医各家学说】吴又可叶桂吴瑭

8、先表后里
疫邪先传表后传里 先用达原饮或白虎 汤,再用瓜蒂或承 气。
表 里 先 后 传 变
9、先里后表
先承气,再白虎。
(三)疫后养阴不宜温补
•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
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
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身疼痛。……
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
• “年高水亏,肝阳升逆无制”;“凡肾液虚 耗,肝风鸱张,身肢麻木,内风暗袭,多 有痱中之累”; “木火体质,复加郁勃, 肝阴愈耗,厥阳升腾”。
• 认为各种原因引起肾液少,水不涵木;或 肝血肾液两枯;或中阳不足,阳明络脉空 虚,内风暗动。
• 总与厥阴风木有关。
• 《临证指南医案· 肝风· 华岫云按》:“ 肝为 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 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 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 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 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 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 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 仆,甚则瘈疭痉厥矣”。
效验。麦冬一钱 火麻仁一钱半 杯。

水炙黑
小干草五分生白芍二钱 临服入青甘蔗浆一
• (四)倡阳化内风说
• 刘完素:“将息失宜,心火暴甚”。
• 李东垣:“元气不足,正气自虚”。
• 朱丹溪:“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 • 张景岳:创“非风”病名。“非风一证, 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 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非 原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 名
3.中下兼顾
治中损重在安谷,理下损重在精生。
以中损为主者,补中药酌加熟地, 以下损为主者,补肾亦须注意胃气。 人参、山药、熟地、五味、天冬、 女贞等药组成平补足三阴法。

中医的五大学说与七大学派

中医的五大学说与七大学派

中医的五⼤学说与七⼤学派中医学是中国5000年传统⽂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在2000多年前已具雏形,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法,并产⽣了近万种医药书籍,建⽴了⼀系列医事管理和医学教育制度。

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科学技术以及医疗中的新问题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经历和内在规律。

中医的五⼤学说阴阳学说,⽤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解释⼈体⽣理特征和病理变化;五⾏学说,将⼈体五脏分阴阳学说属于五⾏,⽤五⾏特性来研究五脏⽣理功能、相互关系及影响。

藏象学说,研究⼈体各个脏腑的⽣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病因学说,探索⼈体致病的因素;病机学说,研究疾病发⽣,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中医的七⼤学派从汉代⾄清代,中医的主要脉络可归为七种学派,即伤寒学派、寒凉学派、补⼟学派、攻邪学派、滋阴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

伤寒学派东汉末年及隋唐之际,瘟疫频发,危害极⼤。

那时的医家,如华佗、张仲景、王叔和、巢元⽅、孙思邈等⼈多研究伤寒病,以解除民众的疾苦,后逐渐形成了伤寒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张仲景。

寒凉学派⼜名河间学派。

此学派以阐发⽕热病机为中⼼内容,最初研究外感病的⽕热病机,随后演变为研究内伤之阴虚⽕旺病机。

寒凉学派促进了中医学病机学说的发展,也为后来的温热学派奠定了基础。

补⼟学派擅长治疗虚损病证,着重于根据脏腑的寒热虚实诊断病情。

⾦元时期,李东垣提出了脾胃学说。

明代李中梓、张景岳等医家,在其基础上,进⼀步加以完善。

五⾏当中,脾胃属⼟,因此这⼀学说被称作“补⼟派”。

攻邪学派此学派吸取《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及河间派⽕热理论,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认为邪⽓侵扰是⼈体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时应着重以祛邪为⼿段,因⽽得名“攻邪学派”。

滋阴学派滋阴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其学术理论源于《内经》,亦受河间学派⽕热理论的影响,但是更侧重于阐述阴虚⽕旺病证的研究。

中医药大学 中医护理基础B1-7次作业

中医药大学 中医护理基础B1-7次作业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是 D.《理伤续断方》2.对“天行瘟疫”提出:“取初病人的衣物,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做法的医家是:C.李时珍3.著有《脾胃论》,创立脾胃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东垣4.明清时期,养生保健的专书是 E.《寿世青编》5.中医研究院成立于 C.1955年6.被后世称为“养阴派”的医家是 D.朱丹溪7.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 D.《黄帝内经》8.被人们称为能“起死回生”的医家,指的是 A.扁鹊9.孙思邈对护理的贡献是 D.首创了葱管导尿法10.对温病病人护理,提出:“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的观点的医家是 A.叶天士11.第一部中医护理学的专书是 E.《侍疾要语》12.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 C.李东垣13.撰写“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文章,专论医德的医家是 B.孙思邈14.首创葱管导尿法的医家是 D.孙思邈15.首创猪胆汁灌肠法的医家是 C.张仲景16.注重预防疾病,教导人们“常习不唾地”的医家是 D.孙思邈17.《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D.李时珍18.创制了汤液,标志着方剂的诞生,其人是 E.伊尹19.首创麻沸散的医家是 B.华佗20.《理伤续断方》的作者是 D.蔺道人2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 B.神农本草经22.哪位医家被称为医疗体育的奠基人 B.华佗23.为后世医家树立了医德典范,以高尚的医德著称的医家是 D.孙思邈24.《食疗本草》的作者是 C.孟诜25.下列哪位医家被称为“医中之圣”: C.张仲景26.列哪位医家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 B.李东垣27.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学说的医家是B.叶天士28.“五禽戏”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动物 E.鹰29.《千金要方》的作者是 B.孙思邈30.《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C.张仲景31.《礼记•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其中“三世”指的是 E.《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天子脉诀》32.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并创立滋阴学说的医家是 B.朱丹溪33.哪位医家在饮食卫生方面强调:“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

《丹溪心法》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在杂病治疗中的运用特色

《丹溪心法》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在杂病治疗中的运用特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4月第39卷第4期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号丹溪,是我国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之一,创立滋阴学说,被后世誉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

其对杂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故有“杂病宗丹溪”“杂病规朱彦修”之说[1]。

《丹溪心法》是由丹溪弟子门人和私淑者根据其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平素所述纂辑而成,全面反映了朱丹溪治疗杂病的经验。

朱丹溪治疗杂病注重气、血、痰、郁四伤学说,该书中较全面地体现了这一学术观点,兹论述如下。

1气血论治颇多阐发气血论治是丹溪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是其“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治疗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继承东垣思想的直接结果[2]。

《丹溪心法》中虽无气血专篇论述,但丹溪的气血论贯穿在整个杂病治疗中。

《丹溪心法·内伤》云:“东垣内外伤辨甚详,世之病此者为多,但有挟痰者,有挟外邪者,有热郁于内而发者,皆以补元气为主,看所挟而兼用药……元气者,乃生发诸阳上升之气,饮食入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皆绝于外,是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

”《丹溪心法·痘疮》云:“痘疮分气虚、血虚,用补。

气虚者人参、白术加解毒药,血虚者四物汤中加解毒药。

凡痘疮初出之时,色白者,便用大补气血,参、术、芪、芎、升麻、干葛、草、木香、丁香、酒洗当归、白芍……”刘时觉教授[2]统计分析了丹溪医案344则,其中指出病机169则,有气血虚68则,占40.2%。

319则给出方药的医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是甘草、白术、人参、陈皮、当归、芍药、茯苓、川芎,除陈皮外全是补气养血药。

由此可见,丹溪认为,疾病的发生正气虚是其关键,所以补虚是其气血论治的特点。

2痰证论治匠心独运朱丹溪论治杂病,将许多病因责之于痰。

《丹溪心法·痰》云:“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又云:“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

朱丹溪

朱丹溪

朱丹溪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诚邀更多本领域专家帮助我们共同完善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

(现在加入)朱丹溪(1281~1358年),字彦修,名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因家乡有条美丽的小溪叫丹溪,死后,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

由于他医术高明,治病往往一帖药就见效,故人们又称他为“朱一帖”、“朱半仙”。

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生于至元十八年(公元一二八一年),卒于至正十八年(公元一三五八年)。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主要著述有《局方发挥》、《格致余论》等。

其故里浙江义乌有墓园、纪念堂、纪念亭、丹溪街等。

目录1人物简介2学说内容3临床应用4医学成就5社会影响6人物评价1人物简介朱丹溪朱丹溪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

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朱丹溪青少年时期为应科举考试,钻研儒家经典。

35岁师从理学家许谦。

43岁从罗知悌学医。

在他小时候,读书能过目成诵,日记千言,言章词赋,一挥即成。

听说著名理学家许文懿在东阳八华山中讲学,专门传授朱熹的理学,他对许文懿讲授那套理学非常崇拜,听了,“自悔昔之沉冥颠齐,汗下如雨。

”他“每宵挟册,坐至四鼓,潜验默察,必欲见诸实践。

”这样,他坚持学了几年,日有所悟,学业大进,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东南大儒”。

朱丹溪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老母患严重的脾病。

他心情焦急,请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治不好。

原来这些医生,大都医术粗劣,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盲目搬用《局方》。

开的药大同小异,吃下去一点效果也没有。

这时,他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丹溪心法》序)。

于是他立志学医,日夜攻读《素问》。

滋阴派---朱丹溪.docx

滋阴派---朱丹溪.docx

滋阴派 --- 朱丹溪  朱丹溪( 1281~1358 年),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 ,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丹溪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 、“朱半仙”。

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 (又称“丹溪学派” )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 ,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

其故里浙江义乌有墓园、纪念堂、纪念亭、丹溪街等。

别名“朱一帖”“朱半仙”“丹溪翁”元朝,汉族人物简介朱丹溪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

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 。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朱丹溪青少年时期为应科举考试,钻研儒家经典。

35 岁师从理学家许谦。

43 岁从罗知悌学医。

在他小时候,读书能过目成诵,日记千言,言章词赋,一挥即成。

听说著名理学家许文懿在东阳八华山中讲学,专门传授朱熹的理学,他对许文懿讲授那套理学非常崇拜,听了,“自悔昔之沉冥颠齐,汗下如雨。

”他“每宵挟册,坐至四鼓,潜验默察,必欲见诸实践。

”这样,他坚持学了几年,日有所悟,学业大进,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东南大儒” 。

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老母患严重的脾病。

他心情焦急,请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治不好。

原来这些医生,大都医术粗劣,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盲目搬用《局方》。

开的药大同小异,吃下去一点效果也没有。

这时,他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 (《格致余论》序)。

试论朱丹溪对滋阴学说的贡献

试论朱丹溪对滋阴学说的贡献

试论朱丹溪对滋阴学说的贡献焦振廉【摘要】中医学以阴阳学说为哲学指导,认为因阴阳的偏胜偏衰而有阳实、阴实、阳虚、阴虚之病,相应的泻阳、泻阴、温阳、滋阴之法自然酝酿其中.滋阴作为治则治法范畴的普通概念,在金元之前的历代医学著作中早有论述.朱丹溪是中医滋阴学说的创立者,认为滋阴学说基于病变多为相火致病,在治疗方面朱丹溪阐述了阴虚的治疗原则除药物治疗外,还强调食疗的补阴作用.朱丹溪在前代学术积累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理学观点为参考,结合亲身临床实践.对中医滋阴学说的形成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滋阴学说被后世医家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其基本理论结构却处于大致稳定的状态.【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11)004【总页数】4页(P1-3,44)【关键词】滋阴学说;朱丹溪;阴阳五行【作者】焦振廉【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中医学以阴阳学说为哲学指导,因阴阳的偏胜偏衰而有阳实、阴实、阳虚、阴虚之病,相应的泻阳、泻阴、温阳、滋阴之法自然酝酿其中。

因此滋阴作为治则治法范畴的普通概念,在金元之前的历代医学著作中早有论述。

如《黄帝内经》中已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和“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论述,并对阴虚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进行了描述:“阴虚生内热奈何……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

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1]。

又如《伤寒论》中将阴虚与某些具体病证的发生联系起来,如“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2]。

《金匮要略》中不仅提及阴虚的病证,如“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还对阴虚的病机进行了阐述,如“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3]。

隋唐时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对与阴虚有关的病证进行了论述,如“血为阴,阴虚而阳气乘之,即令汗血。

滋阴派---朱丹溪

滋阴派---朱丹溪

滋阴派---朱丹溪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丹溪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

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又称“丹溪学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

其故里浙江义乌有墓园、纪念堂、纪念亭、丹溪街等。

别名“朱一帖”“朱半仙”“丹溪翁”元朝,汉族人物简介朱丹溪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

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朱丹溪青少年时期为应科举考试,钻研儒家经典。

35岁师从理学家许谦。

43岁从罗知悌学医。

在他小时候,读书能过目成诵,日记千言,言章词赋,一挥即成。

听说著名理学家许文懿在东阳八华山中讲学,专门传授朱熹的理学,他对许文懿讲授那套理学非常崇拜,听了,“自悔昔之沉冥颠齐,汗下如雨。

”他“每宵挟册,坐至四鼓,潜验默察,必欲见诸实践。

”这样,他坚持学了几年,日有所悟,学业大进,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东南大儒”。

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老母患严重的脾病。

他心情焦急,请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治不好。

原来这些医生,大都医术粗劣,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盲目搬用《局方》。

开的药大同小异,吃下去一点效果也没有。

这时,他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格致余论》序)。

于是他立志学医,日夜攻读《素问》。

十大名老中医

十大名老中医

朱丹溪生平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医院文化网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从如何构建人性化医院文化以及和谐的医患关系角度出发,为医院量身制作一系列的宣传挂图,通过通过不断重复的视觉和思维冲击,使得专家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医护人员和患者内心,把医院内部的管理文化建设和针对患者的服务文化建设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目标, 通过人本教育和人本管理以及一系列优质服务工程, 促进医院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贡献朱丹溪所著《格致馀论》,认为多种疾病的病机,均由“阳有馀、阴不足”所致,其治法主张“滋阴降火”。

对于当时《和剂局方》中用药偏于温燥现象,著《局方发挥》加以批评。

另著《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等。

名言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扁鹊生平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医术精湛,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医院文化网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从如何构建人性化医院文化以及和谐的医患关系角度出发,为医院量身制作一系列的宣传挂图,通过通过不断重复的视觉和思维冲击,使得专家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医护人员和患者内心,把医院内部的管理文化建设和针对患者的服务文化建设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目标, 通过人本教育和人本管理以及一系列优质服务工程, 促进医院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贡献扁鹊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

世人敬他为神医。

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名言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生平简介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生平简介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生平简介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朱丹溪生平简介神医朱丹溪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

朱丹溪生于公元1281年,卒于1358年,享年77岁。

以今天的地名来说,神医朱丹溪是浙江义乌人,人称丹溪先生或丹溪翁。

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因此朱丹溪是滋阴派的创始人。

值得一提的是,朱丹溪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被称为“金元四大家”。

朱丹溪在医学上的成就推动了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因此他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神医朱丹溪一生著有多部医学书籍,《丹溪心法》、《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发挥》等都是朱丹溪的代表作品。

朱丹溪青年时期并没有学习医术,为了走上仕途出人头地,朱丹溪整日学习儒家经典。

朱丹溪三十五岁时,跟随理学家许谦学习,等到43岁时,朱丹溪拜罗知悌,跟随他学习医学。

据说,朱丹溪有着高超的记忆力,看过的书都能背诵出来。

朱丹溪三十岁时,见母亲整日被脾病所折磨,心急如焚之下,朱丹溪开始查看医书。

朱丹溪发现社会上很多医生心态浮躁,医术拙劣不堪。

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大多盲目搬用《局方》,所以开的药大多大同小异,病人吃下去后,没有一点效果。

于是朱丹溪立志学医,下定决心后,朱丹溪日夜攻读《素问》。

经过5年多的刻苦攻读,朱丹溪不但治好了母亲的脾病,而且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一位医生。

在强烈的求知欲下,朱丹溪先后拜许谦、罗知悌为师,他将理学和医学融合在一起,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

朱丹溪的故事朱丹溪是生活在元代时期的人,他的医术非常的高明,最出色的就是临证治疗,很多病人在吃过他的药之后不必再诊治就可以恢复,所以也有人称呼他为朱半仙或者朱一贴。

他是历史上滋阴派的代表人物,在医药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一些关于朱丹溪的故事,那么朱丹溪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在所有朱丹溪的故事中最著名的就是他拜师时候的事情,在1325年的时候朱丹溪已经到了四十五岁,他当时的医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是却一直想要找到一位可以授业的恩师,于是他渡过了钱塘江,跨越千里来到了吴中地区,之后又到了南徐、建业等地,可是却一直没能找到一个能够成为自己老师的人。

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运用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之一就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有广泛的运用,并且对于人体的健康恢复与维护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大对立面组成。

阴指的是负极、消极、阴凉、静止等特征,而阳则指积极、热、阳光、活动等特征。

在中医护理中,阴阳学说通过分析人体的阴阳平衡状况,来指导护理措施的制定。

首先,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用于判断体质。

中医将人体根据阴阳平衡的状态划分为不同的体质类型,如阴虚体质、阳虚体质、阴阳蕴积体质等。

通过判断个体体质的阴阳平衡状态,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比如,对于阴虚体质的患者,应该采取滋阴养颜的护理措施,如调节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

其次,阴阳学说可用于分析病症的发展和变化。

中医强调阴阳的动态平衡,认为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调。

通过观察病症的表现,对病情进行阴阳分析,可以了解病症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比如,发热是阳症状,往往说明体内阳气偏盛,而出现寒战、畏寒等症状则是阴症状,说明体内阴气偏盛。

通过对病情的阴阳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和治疗方法。

此外,阴阳学说还可以指导中医护理中的药物选择。

中医认为,阴阳是动态的,体内的阴阳平衡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来实现。

在中医护理中,根据患者的阴阳平衡状态,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比如,在阴虚体质的患者中,可以选用滋阴补气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等;而在阳虚体质的患者中,可以选用补阳温阳的中药,如肉桂、细辛等。

最后,阴阳学说还可以指导中医护理中的饮食调理。

根据阴阳学说,人体的健康与饮食的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在中医护理中,通过调节饮食结构和食物的性味,来实现阴阳平衡,具有保健作用。

比如,在阴虚体质的患者中,应该多摄入滋阴的食物,如黑木耳、黑豆等;而在阳虚体质的患者中,应该多摄入滋阳的食物,如羊肉、海参等。

2021年整理 一代宗师——朱丹溪

2021年整理 一代宗师——朱丹溪

一代宗师——朱丹溪导入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平时咱们吃多了胃撑得慌怎么办呢?对,那就要消食,比如山楂丸,比如保和丸。

其中保和丸就是用: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等组成的方子达成消食和胃的功效。

现在的保和丸已经有中成药了,几乎是每个宝妈必备之药,而这个千古名方正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位名医——朱丹溪发明的。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千古名医之朱丹溪”。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人物概述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义乌岸人。

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丹溪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被誉为“医宗”。

二、学医之路朱丹溪是不是也像张仲景他们那样,从小就热爱医学,然后走上从医之路的呢?答案并非如此。

朱丹溪是年过四十才开始学医的,这不得不从他的童年时代讲起。

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日记千言,学习勤奋。

在他15岁那一年,家庭却突遭变故,他的父亲、大伯、叔叔相继因误诊而离世。

在他而立之年,母亲又患上了“脾疼”。

为了不重蹈15年前叔父的噩梦,他刻苦钻研《素问》等书,“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经过5年的勤奋苦学,既治好了母亲的病,也为日后的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什么是孝?朱丹溪用行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而医道的根基是什么?恰恰就是忠孝之心。

这是朱丹溪能成为一代宗医的基石。

将母亲的病治好了后,朱丹溪并没有顺理成章选择从医。

弃仕从医他重新回到学校,师从许文懿,学习理学。

经过4年苦读,已经40岁的朱丹溪正准备参加科举,可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事,他的妻子患了“积痰”病,因为误诊去世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天爷给朱丹溪的打击是残酷的,他最亲近的人几乎全在误诊下离他而去,他的父亲,他的大伯,他的叔叔,他的小弟,最后是他的妻子。

01 阴阳学说

01 阴阳学说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素问 "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寒”;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
此外,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冷,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
阴阳学说还被中医学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许多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释。
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阴阳互损指体内的正气,特别是阴液与阳气之间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三世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方剂、本草、针灸、辨证、诊法、治则、养生、运气用阴阳学说阐明医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说明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②说明事物的平衡、不平衡③说明事物的互相转化④说明阴阳为矛盾共生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的互为转化: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确立学派的依据:①师承授受:亲炙(师徒面对面传授学习)、私淑(未曾见面,学习著作尊其为师)②学术争鸣:不同学派、不同医家六大学派:医经学派:《黄帝内经》;经方学派:经验方或仲景方;河间学派:火热立论;易水学派:脏腑病症;寒温学派:中医外感病;汇通学派:中西医汇通刘完素(刘河间)亢害承制论:①自然界运气承制是保持事物运动平衡的必要条件②五运之气偏亢到一定程度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火热论:①火热病的广泛性②六气皆能化火③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④火热病的治疗(表证宜汗解,里证宜攻下)张从正(张子和)处之者三,出之者三:天之六气、人之六味、地之六气合称三部之气,太过或者不及时变为三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三部之病,按照症状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治疗对应用汗(表解)吐(上涌)下(下泄)三法,使得邪去正安。

攻邪之法:汗吐下三法朱震亨(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①理论依据,源于内经②取类比象,天地日月③人体阴精,迟成早渴④精欲无涯,动火耗精⑤动静得宜,收心养性火热证的辩治:①实火可泻:正治法(黄连解毒汤热者寒之,小便降火极速,硝黄冰水)火郁发之:外受风寒(苍术柴胡),内有郁热(火郁汤)反治法:火盛者,当顺其性而发之必兼温散②虚火可补:滋阴降火法: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黄柏)阴精虚而相火旺(大补阴丸)引火归源法:附子未津调,敷涌泉穴甘温除热法:人参,白术,甘草郁证病因病机:寒暑交侵(外)、饮食失节(饮)、七情内伤(情)、劳役过度(劳)导致气血佛有郁,导致血热湿痰(六郁)使得相因为病,变生他病(气湿痰热血食)10、孙一奎论命门:含义:命门乃肾间动气,蕴含着原气、动气生生不息的变化,为人身先天之太极,是原气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机理。

丹溪翁传

丹溪翁传

注释3
寻:探求。 指归:主旨。 阴道虚:语见《素问·太阴阳明论》,谓 阴气易虚。 与《礼记》之养阴意同:朱震亨《阳有馀 阴不足论》:“《礼记》注云:‘惟五十 然后养阴者有以加。


刘完素 张从正 泻火
实火可泻 阴虚火动
消 阴阳两虚, 息 之 湿热自盛
饮食劳倦 李杲 脾胃受伤 补中益气:正法 阳气易失之 正法 西北人 阴火易升之 东南人

本传全面记述了朱丹溪的生平事迹。
三 个 方 面
求学
业医
为人
注释1



讳:名讳,古代礼节,已故尊长的名。以 表尊敬。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言:字。如 “七言诗”。“千言”指一千字的文章。 治经:研习经书。经,指儒经。 举子业:指科举考试的学业 。
许文懿


许文懿:明代理学 家许谦,字益之, 金华人,晚号白云 山人,谥号文懿。 不胶古,不流俗, 素志恬淡,以道自 乐。
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 脐下1寸半。 主治:虚脱、形体赢瘦、 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 病证;水谷不化、绕脐 疼痛、腹泻、痢疾等
病案1:辨治滞下病




姓名:郑义士 性别:男 年龄:成 籍贯:浦江 病名:滞下 主症:昏仆,目上视,溲注汗泄。 脉象:大无伦 病因:病后酒且内 病机:阴阳离绝 治法:补阴益阳 方药:人参膏、灸气海 预后:良好
朱子四传
朱熹:南宋著名的 理学家、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 诗人、闽学派的代 表人物,世称朱子, 是孔子、孟子以来 最杰出的弘扬儒学 的大师。
朱 熹
朱子四传

朱子四传之学:朱子,即宋代理学家 朱熹.传其婿黄斡,再传于何基,三 传于王柏,四传于金履祥。许谦虽是 金履祥弟子,亦曾受业于王柏,故谓 “得朱子四传之学”。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公元1120-1200)认为伤寒的各处症状多与“火热”有关,十分强调“火热”之邪治病的重大危害,因此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后世称为“ 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宋金时(约生于公元1156~1228年间)睢州考城人。

张从正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下派”的代表。

著有《儒门事亲》。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

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氏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是人身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突出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朱丹溪(1281~1358年),字彦修,名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因家乡有条美丽的小溪叫丹溪,死后,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

由于他医术高明,治病往往一帖药就见效,故人们又称他为“朱一帖”、“朱半仙”。

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及《局方发挥》一书,对杂病创气、血、痰、郁的辨证方面。

其他,如恶寒非寒、恶热非热之论,养老、慈幼、茹淡、节饮食、节情欲等论,大都从养阴出发,均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丹溪“相火论”,是在师承了寒凉派刘完素火热病机的基础上.又参之以“太极”之理,进一步加以阐发和补充而发展起来的。

首先,他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恒动的,而“凡动皆属火”。

”三十因母病始学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滋阴学说滋阴是中医学调整阴阳的一大治法,适用于阴阳偏衰即阴虚证候的治疗,在中医治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滋阴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内经》奠定了基础,孙思邈、王冰、钱乙、朱震亨、王纶、赵献可、张介宾、缪希壅、叶桂等对滋阴学说作出了重要发挥,使滋阴学说日益完善。

第一节滋阴学说形成的历史背景《丹溪翁传》:“益以三家之说推广之,谓刘、张之学,其论脏腑气化有六,而于湿热相火三气致病为最多,遂以推陈致新泻火之法疗之,此固高出前代矣。

然有阴虚火动,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

……东南之人,阴火易于升……乃以三家之论,去其短而用其长,又复参之以太极之理,《易》、《礼记》、《通书》、《正蒙》诸书之义,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

[1]第二节滋阴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特点一、滋阴学说的理论基础(一)阴虚阳亢(靠边,前空两字)1.阴液耗损过度(1)过汗失血:如(2)过服温燥药物食物伤阴化热:2. 慢性病消耗1)*******:***********(同上)①******;②*********;③*********。

(二)阳盛伤阴1.外感病化热伤阴(六气化火伤阴)2.情志过极化火伤阴3.邪郁化火伤阴二、滋阴学说的学术特点(一)*********(靠边,前空两字)1.****** ********** (靠边,前空两字,标题后空一字)(1)*******:*********(靠边,前空两字,标题后冒号接正文1)*******:***********(同上)①******;②*********;③*********。

第三节滋阴学说的学术发展一、《内经》为滋阴学说的奠基阶段关于滋阴学说,最早见于《内经》,如论述病机“阴虚则内热”,“阳盛则阴病”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治则如“补其不足”,“阳病治阴”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二、晋唐宋时期为滋阴学说的临床发展阶段《千金要方》治疗伤寒主用除热解毒同时注重养阴生津,如“生地黄煎主热方”。

注重临床应用经验总结,理论阐发不足。

王冰对滋阴学说作出重要理论发挥,如“壮水之主,以治阳光”。

(《素问·至真要大论》)“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止,时节而动,是无火也……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动复止,倏忽往来,时动时止,是无水也”。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取肾者,不必齐以寒……强肾之阴,热之犹可”;(《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将肾气丸去附桂变为千古滋阴名方六味地黄丸。

陈言《君火论》对朱震亨的相火论有影响。

三、朱震亨对滋阴学说的理论阐述朱震亨滋阴学说的理论比较全面的发挥了(一)阳有余阴不足论1.根据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哺乳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之父母。

”—阴气难成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

”《内经》曰:“年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

又曰:“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

—阴气易亏“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 —阳气有余《格致余论·慈幼论》:“阴长不足,肠胃尚脆而窄… …不衣裘帛”。

“得寒凉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

“肠胃尚脆而窄… …但是发热难化之物,皆宜禁绝。

只与干柿、熟菜、白粥,非惟无病,且不纵口,可以养德”。

《格致余论·饮食色欲箴》:“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 …饮食甘美,身安病瘳”。

《格致余论·养老论》:“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平居无事,已有热证”。

“至于饮食,犹当谨节。

夫老人内虚脾弱,阴亏性急。

内虚胃热则易饥而思食,脾弱难化则食已而再饱,阴虚难降则气郁而成痰…百不如意,怒火易炽。

…所以物性之热者,炭火制作者,气之香辣者,味之甘腻者,其不可食者明矣”。

《格致余论·茹淡论》:“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

“安于冲和之味者,心之收,火之降也”。

《格致余论·饮食色欲箴》:“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 …饮食甘美,身安病瘳”。

⑵根据理学“阳常盈阴常亏”理论⑶根据自然现象的观察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于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

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

”天大—阳—阳有余地小—阴—阴不足日—阳—常圆不缺—阳有余月—阴—有圆有缺—阴不足⑷根据《内经》“阳道实,阴道虚”的学说《素问·太阴阳明论》:“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阳道实—阳有余阴道虚—阴不足朱丹溪根据理学的“阳常盈,阴常亏”和《内经》:“阳道实,阴道虚”学说,通过对自然状况和人的生、长、壮、老生命过程的分析,认为人之阴气难成而易亏,而人之情欲无涯,人自小到老皆处于“阳有余,阴不足”状态,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

人体在一般生理状况下已有阳有余阴不足的情况存在,再加上“人之情欲无涯”,和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相火妄动,阴精耗损,势必加剧这种状态而发为疾病。

所以,“阳有余阴不足”的观点,既说明了人体的基本生理状况,又有其病理意义。

2. 相火论⑴丹溪以前对相火的认识①《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以名,相火以位”。

②钱乙“肝有相火,肾为真水”。

③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曰:“故《仙经》曰“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是言右肾属火,而不属水也。

是以右肾火气虚,则为病寒也。

君相虽为二火,论其五行之气,则一于为热也”。

④张元素认为:“命门为相火之源… …主三焦六气… …三焦为相火之用… …分布命门原气”。

⑤张从正《儒门事亲》曰:“八卦之中,离能煊物。

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

六气之中,惟火能消物……。

盖五脏,心为君火正化,肾为君火对化;三焦为相火正化,胆为相火对化。

得其平,则烹炼饮食,糟粕去焉。

不得其平,则燔灼脏腑而津液竭焉”。

⑥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证》云:“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

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

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⑵相火论的内容①相火之常—相火为人身动气相火寄于肝肾二部“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

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

”相火主动“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

“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

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

“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动中有静,动静相联动中有静,动之不过——“相火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

动而无静,动之太过——相火妄动。

“吉凶悔吝皆生乎动”。

相火之动正常与否,与五脏功能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彼五火之动皆中节”,是相火正常的重要保证。

②相火之变—相火妄动为贼邪五行厥阳之火煽动相火“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

“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

情志过极—大怒则火起于肝;房劳过度—房劳则火起于肾;饮食厚味—醉饱则火起于胃。

心火诱发相火妄动“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

心,君火也,为物所感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

“不见所欲,使心不乱”。

“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

认为《内经》病机十九条之中,属火五条皆为相火为病之出于脏腑者。

其中也应包括一部分属于外感六淫之火。

四、元以后滋阴学说的逐渐完善王纶《名医杂著·补阴丸论》:“人之一身,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况节欲者少,过欲者多。

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火旺则阴欲消……故宜常补其阴,使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而水生火降……故丹溪先生发明补阴之说,谓专补左尺肾水也”。

并创制补阴丸方,药用黄柏、知母、龟板、熟地、琐阳、杞子、白芍、天冬、五味子、干姜、炼蜜、猪脊髓。

缪希雍脾阴说调理脾胃善补脾阴甘润益阴:常用药:人参、白扁豆、莲肉、石斛麦冬、白芍、炙甘草、大枣、麦芽。

资生丸: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白扁豆、芡实、薏仁、莲肉、陈皮、白寇仁、藿香、桔梗、山楂、麦芽、黄连、泽泻。

注重调肝常用药:白芍、木瓜、沙参、麦冬、石斛柔润之品以缓肝急。

益火燠土脾肾双补常用药:菟丝子、五味子、巴戟天、补骨脂、人参、山药、莲肉肉豆蔻、橘红、砂仁。

治吐血三要法①宜降气不宜降火:“降气即降火,气降则火自降”。

②宜行血不宜止血:•用和血活血药;•不可见血凉血,滥用苦寒,以防伤中生变。

•常用药:生地、当归、郁金、茅根、丹皮、小蓟、棕炭、藕节、蒲黄、童便。

③宜补肝不宜伐肝•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不能藏血,血愈不能止。

•“今之疗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则专用寒凉之味,如芩、连、山栀、四物汤黄柏、知母之类,往往伤脾作泄,以致不救;一则专用人参,肺热还伤肺,咳嗽愈甚”。

•内虚暗风说•“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

•清热顺气开痰治其标,养阴补阳治其本•清热:天冬、麦冬、花粉、童便•补阳:人参、黄芪、鹿茸、巴戟天•益阴:天冬、生地、白芍、杞子、五味、牛膝、人乳、阿胶、白蒺藜。

•顺气:苏子、杷叶、郁金、橘红•化痰:贝母、白芥子、竹沥、瓜蒌仁叶桂胃阴说立论依据: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华岫云:“今观叶氏之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也。

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

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

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

华岫云:“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华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华岫云:“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

使之通降而已矣”病种:温病、咳嗽、肺痿、血证、泄泻、呕吐、虚损、不食、便秘等。

治疗:甘平甘凉柔润以养胃阴方药:沙参、麦冬、石斛、扁豆、山药、粳米、甘草等。

补充了东垣祥于治脾,略于治胃,重在温补,不足养阴的不足,纠正了以治脾笼统治胃的弊病。

华岫云:“此种议论,实超出千古”。

王纶的学生薛己创真阴真阳论:“设若肾精阴精不足,阳无所化,虚火妄动而致前症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补之,使阴旺则阳化;若肾经阳气躁热,阴无以生,虚火内动而致前症者,宜用八味地黄丸补之,使阳旺则阴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