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
课程立人,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课程立人,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作者:窦桂梅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年第10期品牌阐释清华附小“1+X课程”育人体系学生是完整的人,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必须是整体的、综合的、立体的。
清华附小以“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为办学使命,把育人目标具体化为“健康、阳光、乐学”。
在探索实现育人目标途径的过程中,清华附小以“课程”作为核心载体,打破原有分科课程间的壁垒,通过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整合,结构化、弹性化的管理整合,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1+X课程”,并据此优化校园环境、调整学校管理结构及人事制度,进而形成了以“1+X课程”为核心的育人体系。
今天,“1+X课程”促使清华附小形成“课程导向”办学特色,成为首都教育的品牌。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坐落于清华大学西南角,始建于1915年,冯友兰、朱自清、叶企孙等著名教授都曾先后担任过附小的校董或校长。
因循着前辈大师们的屐痕,每一个清华附小人都将“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当作自己教育人生的信条,在这所“小学校”里,追求着“大气象”。
办学使命和育人目标基础教育的意义不在成就,而在奠基。
清华附小应当为学生奠定怎样的生命成长的基础?办学使命与育人目标的确立,应当在学校既有办学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科学设定。
我们主要以下面两点为依据:一是基于我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我校的学生群体主要是清华教工子女,绝大多数家长不仅有着较高的学历,而且有留学的背景,其子女的学习起点高,但同时家长来自五湖四海,教育的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学生自身也具有多元性;二是基于清华大学的文化背景,因庚子赔款而建成的清华大学,时刻铭记中华民族曾经的屈辱历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正是清华人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誓言。
因此,“聪慧”“高尚”成为学生成长梦想中的关键词。
经过家长、教师、学生和专家的论证,清华附小从整体着眼,树立整体育人观念,确立了“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并把“健康、阳光、乐学”作为育人目标。
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
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要办好一所“温润的美丽小学”、“值得信任的著名小学”、“受人尊敬的卓越小学”,课程是核心影响因素。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十多年的主题教学实践经验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主题教学“整合”多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和方法,有助于学校整体课程设计、有助于学校在课程实施以及特色课程设置中凸显教育的个性化、有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此,学校运用“主题·整合”思想,借鉴多种理论指导,努力构建“1+X课程”,实现了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的又一次超越。
一、“1+X课程”的研究背景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必须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并指向学校的育人目标。
清华附小的办学使命是: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在学生层面,要让所有学生在清华文化润泽的六年小学义务教育过程中形成聪慧与高尚的人格基础,为实现未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奠基;在教师层面,要努力锻造秉承“清华责任”及追求卓越理念的教师团队,让教师享受到因自身教育成就而获得有品质的生活、有尊严的待遇以及受人尊敬的职业认同。
清华附小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绝大多数家长学历较高且有留学的背景,其子女学习的起点以及家长对教育的要求相对较高。
同时,家长来源地域差异很大,对教育的认识不同,加之学生自身也具有多元性。
为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既满足于全体,又能服务于个体。
清华附小的课程实验有着良好的传统和经验的积淀。
早在新一轮课改开始之际,学校就提出“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2003年,学校又提出并践行“主题教学”思想,尝试建立一种以主题为核心,整合教材、课程资源、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生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服务育人的教学模式。
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课程改革途径。
在此背景下,学校承担了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任务,构建出一套适合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清华附小的课程设计理念
清华附小的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定义与结构沿着“十个一”课程目标,学校拟定了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思路,即: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1+X 课程”体系。
“1”: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
即优化整合后的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强调回到基础,其内容与形式相对稳定,是基础、是底线。
“X”:指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
“X”是在“1”的基础上的补充、延伸与创新。
在“1+X 课程”的结构设置中,一方面强调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要接近总课程的70%;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1”与“X”相辅相成,平衡互补,最终实现大写完整的“一”。
“1+X课程”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办学最重要的载体,是学校所有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是学校师生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最有力的证物,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为此,学校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课程评价等多个维度研究了“1+X课程”的内涵。
2.课程目标有目标,就有抵达彼岸的那一天。
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
“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其在小学阶段应当表现为怎样的样态呢?我们经过学生、家长调研,确定学生培养的三个关键价值取向:“健康、阳光、乐学”。
根据附小学生的实际,以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要求,我们与家长一道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十个一”的培养目标:一流好人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前“五个一”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目标;后“五个一”中,不同的学生可以有所侧重,是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并允许学生自我设定特殊的发展目标。
“十个一”共同落实小学阶段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价值取向,实现“奠基”3.课程结构结构决定品质。
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既能达到甚至高于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而且使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我们界定了核心概念,提出了“1+X课程”的结构。
(完整word版)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
解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体系施久铭 2013年初春,北京的一场大雪过后,积雪还未融化。
这天,位于清华园内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正在进行,与会者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同附小的全体教师。
当仔细翻阅了教师们厚厚的研究笔记,听完了附小校长窦桂梅对课程教学改革的介绍,谢维和兴奋不已,提出要将座谈的感受和体会写进自己的文章。
是夜,谢教授欣然为附小的《乐学手册》写下了题为“乐在学中”的序言,他在末尾动情地写道:“小学教育实在是一门非常深奥的科学。
它是所有正规和系统化教育的起始,是全部教育的基础。
我甚至愿意认为,一个国家和个人所有教育的优点和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国家和个人的小学教育中找到它们的萌芽……”一所小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何以让一位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学教授如此振奋?它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课程改革:从“适合”的逻辑出发“现在的小学老师不好当啊”,窦桂梅感叹。
“教书教书,可现在的孩子对书不那么好奇了,一上语文课就头疼。
”她常发现,“刚入学发到手的教材,孩子几个小时就翻完,一点新鲜感都没剩下。
”这种“没上学书都读过十几本”的现象在当下是普遍的,“不仅如此,附小的孩子中,许多还有国外生活的经历,他们的英语水平常常超出课程教材的要求,如果还按原来的教法,孩子不好奇了,老师也不知道咋办了。
”学生的学习起点高是表象,深层的问题,隐藏于学校的课程。
拿国家课程来说,开足开齐毋庸置疑,但如何开足开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孩子理应不同。
附小的实际情况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开足开齐远远不够,“它只是个底线和基数,要适应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就必须有更加丰富、可供选择的课程。
”窦桂梅说。
课程成了学校教育中的关键一环,附小先前的几项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实施途径”的调研中,62%的家长都认为合适的课程设置十分重要。
在对“为什么要上学”的调查中,34%的学生选择了“能学知识”,而更多的学生则选择了“课程有趣”。
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
解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得“1+X课程"体系施久铭 2013年初春,北京得一场大雪过后,积雪还未融化。
这天,位于清华园内得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一场气氛热烈得座谈会正在进行,与会者就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与同附小得全体教师。
当仔细翻阅了教师们厚厚得研究笔记,听完了附小校长窦桂梅对课程教学改革得介绍,谢维与兴奋不已,提出要将座谈得感受与体会写进自己得文章、就是夜,谢教授欣然为附小得《乐学手册》写下了题为“乐在学中”得序言,她在末尾动情地写道:“小学教育实在就是一门非常深奥得科学。
它就是所有正规与系统化教育得起始,就是全部教育得基础、我甚至愿意认为,一个国家与个人所有教育得优点与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国家与个人得小学教育中找到它们得萌芽……"一所小学得课程教学改革何以让一位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研究得大学教授如此振奋?它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课程改革:从“适合”得逻辑出发“现在得小学老师不好当啊",窦桂梅感叹。
“教书教书,可现在得孩子对书不那么好奇了,一上语文课就头疼。
”她常发现,“刚入学发到手得教材,孩子几个小时就翻完,一点新鲜感都没剩下。
”这种“没上学书都读过十几本”得现象在当下就是普遍得,“不仅如此,附小得孩子中,许多还有国外生活得经历,她们得英语水平常常超出课程教材得要求,如果还按原来得教法,孩子不好奇了,老师也不知道咋办了。
”学生得学习起点高就是表象,深层得问题,隐藏于学校得课程。
拿国家课程来说,开足开齐毋庸置疑,但如何开足开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得不同孩子理应不同、附小得实际情况就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开足开齐远远不够,“它只就是个底线与基数,要适应孩子个性发展得需求,就必须有更加丰富、可供选择得课程。
”窦桂梅说。
课程成了学校教育中得关键一环,附小先前得几项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对“学校办学理念得实施途径”得调研中,62%得家长都认为合适得课程设置十分重要。
“1+X课程”中的国际理解课程
“1+X课程”中的国际理解课程作者:梁营章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年第05期2012年,清华附小成为海淀区首批“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项目”实验学校,以探索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尤其中国特色的越来越低龄化的出国潮流的挑战。
国际化理解课程实施途径学校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策略,以整合的方式不断向学生渗透国际理解课程内容。
近三年来,六年级通过国际理解课程走出去的学生超过50%,且呈递增趋势。
清华附小“走出去”开展国际理解课程,全程有教育,总结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师生一起编写出行手册——乐学单随行师生组成团队后,师生一起编写出行手册。
学生、家长拿到手册,出国方面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2.旅途中有辅导,时时有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学校渐渐总结出学生不同阶段的问题,如信息的补充、同伴的支持、什么时候最需要老师的干预和指导等。
在整个行程中,教师会根据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
学生“走出去”体验异域的文化是教育,在老师团队陪伴中,学生离开父母,独立面对出行也是一项无法替代的体验式教育和人格自我教育的过程。
在出行的全程中,教师会和学生们在一起探讨收获,督促学生互相交流,迅速记下所行收获,利用空暇时间阅读书籍,翻阅资料,与学生一起探讨教育与人生,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比课堂来得更真实。
在此过程中,同伴之间相互砥砺,不断走向自立。
3.“1+1”主题学习与交流在国外游学的国际理解课程中,教师每天都设计主题活动,并开展每天一小时的互动交流。
例如:走遍华盛顿了解重要历史人物:华盛顿、杰斐逊、林肯、马丁·路德·金。
我们设计“走进美国名人”的主题活动,办主题展。
活动中,学生们用英文和中文介绍今天了解到的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简介。
4.内容课程化、系列化清华附小在实施国际理解课程中,将课堂中的预学、延学、共学和乐学单应用到国际理解课程中,安排3个课时分别进行:学生自主搜集课程资料,小组交流分享;外方指导,编辑成册的乐学单;学生带着疑问和准备出发。
清华附小“1+x 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研究
清华附小“1+x 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研究作者:任海江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12期清华附小任海江“1+X体育课程”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够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又符合当今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
本文从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及实施几方面对“1+X体育课程”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通过构建“1+X体育课程”,使我们的课程目标更加清晰、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实施更加高效,最终使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研究背景1.国民身体素质下降。
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呈下降趋势,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2012年x市高中生体质检查中,只有一成学生合格。
如何应对这一中国人口健康危机?改进学校体育教育,更好的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至关重要。
2.基于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目前,教育界一直在提倡“减负增效”。
如何在“减负增效”的前提下,抓住体育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有效促进当代青少年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成为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依据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梳理了“十个一”总体的“1+X课程”目标。
其中“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直接指向体育课程。
怎样能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一身好体魄的底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够初步掌握几项体育技能?在多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体育教研组在不断梳理、调整、修改后提出了“有趣、出汗、安全、技能”的八字体育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结构决定品质!课程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层次。
为了更好的实现体育与健康板块的教学。
整合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我们尝试对国家课程进行精简、整合,补充适当的校本课程,形成一套基于国家课程且高于国家课程标准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1+x”体育课程体系。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设置_清华附小_1_X课程_设置特点探析
学生是完整的人,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就必须从人的完整性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基于此进行适合的教育。
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过分强调分科课程的实施,就容易造成门类繁多,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缺少统整,难以形成结构;容易导致学生负担较重,孤立地、割裂地看问题,甚至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缺乏等问题。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以“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为办学使命,基于我校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打破原有分科课程间的壁垒,通过多样化、全方位的课程整合,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1+X 课程”体系。
“1”指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两者相辅相成,融合共生,动态平衡,共同促进学生的整体、多元发展。
随着“1+X 课程”实践与研究的不断深入,统摄课程结构、决定课程走向的课程表也逐渐成熟。
从中可以窥见着眼于学生完整性、个性化发展的育人理念。
清华附小是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项目学校,拥有自主排课权。
各板块的课程设置总体上规范执行国家规定的比例,但在弹性范围内,在课时比例、课时长短、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上充分体现本校化、科学化、人本化的特色。
我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比例重构:“1”和“X”趋向黄金比例我校从培养完整的人的高度出发,基于清华文化、附小儿童,用整合的思维进行校本化设计,使国家课程成为基于课程标准的作为“1”的“本校课程”。
我们将10多门国家课程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每门课程的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整合为五大板块: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五大板块的划分并不否定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而是依据学科属性的相似性进行优化整合,在五大板块整合的过程中,更加突出了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X”课程中,学校个性课程包括:主题阅读、清华少儿数学、视听英语、书法、足球、戏剧、DI 课程、3C 课程等;学生个性课程包括:体育自主选修、艺术自主选修、创新与实践以及一些自创课程。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体系实践探索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体系实践探索“我5岁开始学剪纸,师从工艺美术大师张凤琴,我喜欢剪纸,因为它好玩又好看,是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
”郝云柯穿着正式的小西服,“煞有其事”地开起了自己的个人小讲座。
讲座像模像样,有PPT、图片,童真有趣,讲座的声音奶声奶气,语言并不流畅,但一脸的自信,15分钟的介绍中还穿插了台上台下的互动,你能相信这是一个一年级才6岁的学生吗?“让孩子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这样解释,不管是一年级的“奶娃娃”,还是六年级的“小大人”,都可以在学校的“水木秀场”开讲座、做展示。
“说说我的中医爱好”、“介绍一下我的玩具收藏”……连家长都羡慕起来了:“孩子这么小就能开讲座,想都不敢想。
”“孩子都是天生的梦想家,而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一个舞台。
”窦桂梅说。
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以儿童的角度来思考教育提供舞台,才能让孩子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水木秀场”是舞台,课堂更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舞台。
但一次听课经历让窦桂梅深入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指向“人”的课堂?第一节语文课,语文教师循循善诱,声情并茂;第二节数学课,教师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接下来,课间操,英语课,体育课,教师们无一例外地都给孩子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
孩子们无论高矮胖瘦、个性如何、差异多大,都要完成统一的教学任务。
这样的教学,显然不是“因材施教”。
窦桂梅是语文特级教师,早在20余年前就开始“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教学探索,尝试将教材中单篇课文碎片化的教学内容以主题加以统整,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整合课内外资源,进而整体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种教学基于三个理念:语文立人、整合思维、儿童立场。
这样的理念仅仅适合于语文吗?为什么不能进一步延伸、迁移?2011年9月,当上清华附小校长没多久的窦桂梅,从主题教学实践探索中受到启发,开始了主题教学思想引领下的课程构建。
“主题教学的核心思想——立人,就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
转观念改思路 将课改落到实处--对清华附小“1+X”课程的一点思考
给打 磨成椭 圆形 。那么最 终我们得 到 有 些人 可 能 会 说 ,如 果 不 同于 的就 是成 百上 千个 同样 的鸡 蛋 ,这 难
以前 上课 的形 式 ,课程 的安排就 是改 道是课改所追求的 目标吗? 革 ,那么 岂不是 教师想上 什么 内容就 4 . 条件保 障—— 解决 改革 速度 的 上什 么 内容 、学 校想开什 么课就 开什 问 题
一
文
\
于
同样 ~ 节 体 育 课 ,评 价者 的 角 学生 。在这样一 种 良好的氛 围 中,清 +X体 育课 程 ,就是基于学 度 不 一 样 ,必 然 会 有 不 同的 评 价 结 华 附小 的1 果 ,但不 能让 所有评 价者都 限定在 某 校特 点的课程 改革 的大胆尝试 。这一 个 角度来 评价 ,认 为其 他角度 的评 课程 兼顾 了基 础和特 色 ,实现 了学 校 价都 是错 的、不科学 的 、是必须要 纠 资源 利用最大 化 、学 生受益 最大化 、 正 的 ,就像 盲人摸象 的典 故 比喻的道 教师 潜能发挥 最大化 和场地 器材利 用
么 课 了么 ?这难道 不会 走人另 一个极 有 时候会 听到一些 老师抱 怨 ,学 端 ,为改 革而 改革了么 ?这就 引 出了 校场 地小 、器材 落后 、经费投入 少 、 第 三个要 解决 的 问题—— 怎样 判定改 领 导不重 视 、请 不起专 家指导 ,怎么
革的 “ 真 ”与 “ 假 ”。 进行 改革 ?其实物 质条件 固然 重要 , 改革的 “ 真”与 “ 假 ” ,最 终 但 绝对不 是影 响改革 的关键 因素。最 人 ” ,是 人的观 要看改革 的效 果 ,评价 就是解 决这一 大 的影 响因素还 是 “
圈 专题报道/ 清华附小体育课程改革 ・ S P E C I A L R E P O R T
素养之光·跨界之美·主题之智——清华附小基于核心素养的“1+x课程”深度建构透视
素养之光跨界之美主题之智——清华附小基于核心素养的
“1+x课程”深度建构透视
成尚荣
【期刊名称】《中小学管理》
【年(卷),期】2015(000)009
【摘要】以清华附小基于核心素养的“1+x课程”深度建构为例,关注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标的”的课改新视域.一是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统领课程改革,让课程闪耀素养之光.二是以“跨界”思维为路径,明晰课程整合的形态.即打开学科边界,使学生迈向反省思维,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让课程闪耀跨界之美.三是以主题教学为核心,确保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即让主题教学成为课改的核心理念、课程的价值观以及教学的高平台,闪耀主题之智.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成尚荣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深度整合
2.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建构与实施
3.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设置--清华附小“1+X课程”设置特
点探析4.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以“家国情怀”主题课程为例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1+X”特色课程建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
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要办好一所“温润的美丽小学”、“值得信任的著名小学”、“受人尊敬的卓越小学”,课程是核心影响因素。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十多年的主题教学实践经验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主题教学“整合”多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和方法,有助于学校整体课程设计、有助于学校在课程实施以及特色课程设置中凸显教育的个性化、有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此,学校运用“主题·整合”思想,借鉴多种理论指导,努力构建“1+X课程”,实现了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的又一次超越。
一、“1+X课程”的研究背景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必须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并指向学校的育人目标。
清华附小的办学使命是: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在学生层面,要让所有学生在清华文化润泽的六年小学义务教育过程中形成聪慧与高尚的人格基础,为实现未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奠基;在教师层面,要努力锻造秉承“清华责任”及追求卓越理念的教师团队,让教师享受到因自身教育成就而获得有品质的生活、有尊严的待遇以及受人尊敬的职业认同。
清华附小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绝大多数家长学历较高且有留学的背景,其子女学习的起点以及家长对教育的要求相对较高。
同时,家长来源地域差异很大,对教育的认识不同,加之学生自身也具有多元性。
为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既满足于全体,又能服务于个体。
清华附小的课程实验有着良好的传统和经验的积淀。
早在新一轮课改开始之际,学校就提出“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2003年,学校又提出并践行“主题教学”思想,尝试建立一种以主题为核心,整合教材、课程资源、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生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服务育人的教学模式。
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课程改革途径。
在此背景下,学校承担了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任务,构建出一套适合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管理资料】清华附小“1+X”课程汇编
课程结构
“1”
整合后的国家 基础性课程
“+”
“1”与“X”相辅相成
“X”
个性化发展的 拓展性课程
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 是教教材的”思想,既 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 性课程,同时又超越了
教材。
“1+X课程”中的“1”与 “X”追求“0.618”的黄金
分割比例。
形成既遵循儿童在基础 教育阶段的普遍认知特 点,同时又体现“清华 烙印”的校本课程及个
性化拓展性课程。
课程结构(分类整合)
品德与健康 语言与阅读
课程设置
1+X课程
1——基础性课程
品德与健康:品生与品 社、体育、健康教育 语言与阅读:语文、英 语 科学与技术:数学、科 学、信息、综合实践 艺术与审美:美术、音 乐、书法
拓展性课程分设 必修和选修,以 满足不同学生成
长的需要。
X——拓展性课程
品德与健康:主题教育、 海外游学、健美操、武术 …… 语言与阅读: 法语、书 法、阅读与写作、演讲与 口才…… 科学与技术:数学思维、 DI头脑风暴、轻松发明、 机器人…… 艺术与审美: 舞蹈、合 唱、国画、素描……
✓根据学科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长短课时交错,张弛有度, 时间安排趋于合理,学生学习也觉得更轻松。“1+X课程” 把握了减负增效的实质,紧紧抓住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基 础教育一线一场极具意义的微创新,正是这一系列的微创性 组成了伟大的教育领域的改革。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四轮驱动”的体育课程建构与实践探索——清华附小在成志教育中
北京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CONSTRUCTION OF BEIJING EDUCATION PUBLIC SERVICE PLATFORM〃四轮驱动〃的体育课程建构与实践探索——清华附小在成志教育中找寻儿童体育的价值传承□窦桂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这为基础教育的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和根本遵循。
无体育不清华.成立于1915年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前身是成志学校,而今提出成志教育,尊重百年传承和弘扬优良的体育传统,走岀了何姿等六位奥运冠军。
结合当下儿童的实际需求,我们提出以“成志”为突破口的系统育人理念,我们把“以体育课程为核心撬动学校整体育人,把体育当作成志的最好载体”的理念写入《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成志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全校体育育人指南,撬动学校的整体工作。
自2011年以来,清华附小从学校内部的顶层设计、课程建构、实施方略、评价体系等方面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
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成志教育:小学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立足于优质落实国家课程中的清华附小,一直“寻找自己学校的行走方式”,提出了“儿童站立运动场正中央”,建构了“四轮驱动”的课程与实践体系。
第一个轮子:“1+X”成志体育课程体系“1+X课程”体系既是学校整体结构体系,又是一种关于课程的指导理念。
在这种理念下,逐渐生成了许多单个学科的“1+X课程”子体系,“1+X”成志体育课程就是其中之一。
(1)纵向构建成志体育课程梯度。
我们把小学六年分为纵向成长与成志的三进阶进行构建。
低学段叫启程课程,强调“基础牢”,尊重其“天资与性情”,发现与激发兴趣;中学段叫知行课程,强调“腰杆硬”,针对学生身心处于“U”型底部发展期,砥砺其意志与行动,获得乐趣;高学段叫修远课程,强调“起点高”,关注学生身体处于第二发展期、创造与逆反期,培育其理想与抱负,逐步形成自我志趣。
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
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从“适合”的逻辑出发“现在的小学老师不好当啊”,窦桂梅感叹。
“教书教书,可现在的孩子对书不那么好奇了,一上语文课就头疼。
”她常发现,“刚入学发到手的教材,孩子几个小时就翻完,一点新鲜感都没剩下。
”这种“没上学书都读过十几本”的现象在当下是普遍的,“不仅如此,附小的孩子中,许多还有国外生活的经历,他们的英语水平常常超出课程教材的要求,如果还按原来的教法,孩子不好奇了,老师也不知道咋办了。
”学生的学习起点高是表象,深层的问题,隐藏于学校的课程。
拿国家课程来说,开足开齐毋庸置疑,但如何开足开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孩子理应不同。
附小的实际情况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开足开齐远远不够,“它只是个底线和基数,要适应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就必须有更加丰富、可供选择的课程。
”窦桂梅说。
课程成了学校教育中的关键一环,附小先前的几项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实施途径”的调研中,62%的家长都认为合适的课程设置十分重要。
在对“为什么要上学”的调查中,34%的学生选择了“能学知识”,而更多的学生则选择了“课程有趣”。
家长、学生的期待释放出强烈信号:只有建设高质量、适合孩子的课程,才能留住儿童“易逝的好奇心”。
适合,成为附小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破解课程的结构难题附小的课程首先建的是结构和体系,而非细枝末节。
窦桂梅常拿“章子怡的脸”作比喻,“五官单拿出来平凡,但组合在一起却很‘惊艳’,这就是结构的作用。
”适合的课程,意味着课程结构的合理。
课程结构,附小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1+X”来表达:“1”代表国家课程,“X”则是个性化课程。
国家课程与学校个性化课程之间的矛盾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是一定的,一方的增加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
因此,如何在既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又不增加学业负担的前提下,为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争取空间,成了课程结构给出的难题。
“二者之间一定有最适合的‘度’”,附小团队坚信,“而我们就要在这个契合点下做自己的课程。
新课程发言(四川成都)
主题教学
资源
……
……
2003年学校又提出“主题教学” 的思想。这都为整合课程奠定基础。
《清华附小“十二五”办学行动纲领》
既面向全体,又满足个性; 既兼顾分科,又走向综合; 既提高素质,又减轻负担; 既保障基础,又彰显特色。
建构“1+X课程”体系
二、 “1+X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整合的目标 (二)整合的结构 (三)整合的内容 (四)整合的方法 (五)整合的课时
数据运算
具体应用
确定变量 数物体和事件的数量 估测数量和大小 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各种物体
用图表展示数据 建立数据表格 做各种数据图表:条形图、柱状图、线形图 设法用各种图表表现出某种规律,包括线性的、比例 的、几何的或其他的关系
使用图表呈现的规律和相关性进行解释和预测 运用比例、比率、概率和公式来解释和预测
基于儿童身心,劳逸结合; 基于学科属性,各得其所。
小课时 入校-7:50
小课时 7:50-8:00
大课时 8:00-9:00 基础课时 9:10-9:45
星期一
语言与阅读 (语文) 数学与科技 (数学)
基础课时 9:50-10:40
升旗仪式课
基础课时 10:4511:20 基础课时 11:2512:00 午间活动 12:0013:30 大课时 13:3014:30 大课间 14:3015:10 大课时 15:1016:10
语言与阅读 (语文) 品德与健康 (体育)
语言与阅读 (英语阅读/视听)
艺术与审美 (书法)
星期二
语言与阅读 (语文) 数学与科技 (数学)
星期三 晨练微课堂
星期四
经典诵读
语言与阅读 (语文) 语言与阅读 (英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附小,跨课程整合在综合实践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也更为常态,这种尝试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多课程的融合。
在家长、学生参与评估后,附小最终确定了40来项“X”课程,他们称之为“清华风物及学生个性化课程”,这些课程都与基础教育的元素相关,“能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用,而非无限延伸的内容。”
窦桂梅说,“教育的目的就两件事,让人聪慧,使人高尚。我觉得这两点就是生命的内核,聪慧像人字的一撇,高尚像人字的一捺,它们支撑起大写的人,人的一生都在为这两个词奠基。附小把高尚、聪慧作为了办学理念。”
“1”的优化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不仅提升了国家课程的效率,还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为“X”课程的进入扫清了障碍。
课程结构调整的方向因此变得清晰。附小用“+”来概括“1”与“X”的结构内涵:“1”是优化整合后的国家课程;“+”不是简单增加,而是在国家课程优化下的适当完善、补充;“X”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无限增加,而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有限延伸。
“事实证明,35分钟用得其所是完全够用的,我们聚焦到教学任务上,进行微格的预学、共学、延学,课堂有了效率保证。”窦桂梅解释道。
这样一来,国家规定的总课时仍然不变,“节省”下来的课时被放到了“大课时”中去,一节课变为60分钟。
减少5分钟有风险,增加2力规律?对此,附小认真进行了论证。
他们进行横向比较,“我们专门把美国、新加坡的课时都找来研究,发现他们的课时很大,有的是90分钟,有的是60分钟。我们还专门到他们的课堂观察长课时里孩子到底在做什么,后来发现,他们的课注重学而不是讲,大多数课都是以孩子学的方式进行,学累了便可以去喝水、上厕所。”胡兰老师介绍。
这似乎跟中国的课堂有些不一样,我们的课堂,40分钟整齐划一,台上老师绷得紧,台下学生只须老实坐在那儿好好听。
国家课程与学校个性化课程之间的矛盾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是一定的,一方的增加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因此,如何在既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又不增加学业负担的前提下,为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争取空间,成了课程结构给出的难题。
“二者之间一定有最适合的‘度’”,附小团队坚信,“而我们就要在这个契合点下做自己的课程。”
任何事情,难就难在这个“度”上!
这样做,并非把学科简单地“摞”在一起,而是基于课程性质的内在联系发生的“化学反应”。语文、英语整合成“语言与阅读”,原因在处于核心位置的课程任务是语言运用和大量阅读;而美术和音乐课程,“从根本上是为了发展孩子的审美和艺术能力”;“培养健康、有道德的人”则是“品德与健康”课程的首要目标。整合后的课程性质、核心素养一目了然。
解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体系
施久铭
2013年初春,北京的一场大雪过后,积雪还未融化。这天,位于清华园内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正在进行,与会者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同附小的全体教师。当仔细翻阅了教师们厚厚的研究笔记,听完了附小校长窦桂梅对课程教学改革的介绍,谢维和兴奋不已,提出要将座谈的感受和体会写进自己的文章。
现阶段教学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为了适合儿童的认知结构,窦桂梅认为,只能在知识结构的系统整合上做文章。
附小的课程整合从学科内部开始,这个过程同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
最早尝试的是语文。“我们对照课程标准,把课标的要求消化、转换为具体的语文素养,然后再把这些语文素养要求细化到每个年段,形成能力目标体系,课程内容就依据这些目标而来。”窦桂梅说。
理顺了结构,课程质量才有保障。
附小充分发挥了结构的优势,“X”课程的“准入”上也经过了一系列评估优化,评估有诸多考量因素。
很少有城市的学校开设种植、养殖课程的,附小就有。附小的每个孩子都“守护”自己的花盆,都“领养”自己的树木,他们分年段在养殖园里养殖、栽培、观察、记录……同花草树木、自然界一起成长。
这个过程并不完善——它只让孩子亲身经历了数据收集的过程,数学背景分析却是缺失的。
课程整合解决了这个问题。再学习到这里,科学老师会给学生设置问题,“这些数据用表格表示是否能直观反映出数据变化,你还有什么办法——能不能画图,或者用其他办法来表示?”孩子立即就能联系到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课程融合也让数学教师跳出了学科本位。整合前,解决一个问题数学教师往往是直接提供数据,而在收集数据环节上比较薄弱。整合后,他们从科学老师身上收获了启发。
新近完成的“1+X课程”学生手册中,我们看到,围绕着这一办学理念,从课程目标到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一整套系统业已完成。
而这个完整、合理体系的好处正在于它保证了正确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往深处走”了。
因为,结构和体系一旦搭建,将会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与广度。
◎整合才能优化
优化,成了附小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优化的途径是整合。
经过教师们长期研究,附小初步形成了校本化的学科知识体系。
为了打破学科壁垒,他们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
学校的主要课程被整合为四大板块: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国家课程中,四大板块分别对应着:体育与思想品德课、语文与英语、数学与科学、美术与音乐。按课程性质,“X”系列也整合归类到板块里。
不停探索中,附小把目光聚焦到国家课程上。“新课程改革提出国家课程要‘校本化’,为何要‘校本化’,说到底是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完成、开发课程。”
他们发现,“校本化”背后为课程的丰富留足了空间。
“校本化,我们理解为优化,是基于学校实际的课程优化。”
何为优化?
“首先是课程体系的优化,其次是课程内容的优化,”窦桂梅介绍说,“比如语文课程,我们把课程目标细化落实到每个年段,优化为自己的质量目标体系,然后依据目标体系再选择、整合、补充、延伸为适合附小孩子的学科知识体系。”
原来分科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课程素养被“唤醒”。像美术和音乐这样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技能传授。整合后,审美目标凸显出来,“在教学中很容易把握重点,孩子动手画画儿之前,我们会先给他们讲基础知识,比如国画与油画的区别,在体验的基础上再来追求高层次的艺术审美。”美术老师王志兴说。
课程整合呈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
家长、学生的期待释放出强烈信号:只有建设高质量、适合孩子的课程,才能留住儿童“易逝的好奇心”。
适合,成为附小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
◎破解课程的结构难题
附小的课程首先建的是结构和体系,而非细枝末节。窦桂梅常拿“章子怡的脸”作比喻,“五官单拿出来平凡,但组合在一起却很‘惊艳’,这就是结构的作用。”
适合的课程,意味着课程结构的合理。课程结构,附小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1+X”来表达:“1”代表国家课程,“X”则是个性化课程。
之所以开设这门课程,除了拥有清华这个大生态园的有利条件外,还来源于附小对科学类课程的“评估”。窦桂梅认为,科学类课程最需要“接地气”,不应一味让孩子“在苹果机里编程、做乐高、机器人”,而是要在生活中学习常识,“基础教育的科学课程应该是常识课,孩子连灯泡都不敢换,最起码的科学现象、二十四节气都不清楚,你讲科学课有什么用?”
三年级《科学》中的“温度变化”与四年级《数学》的“折线统计图”,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课程内容,科学老师与数学老师“硬”把它们整合在一起。
这样整合是有充足理由的。
整合的契合点放在“统计”上,因为尽管学科研究的重点不一样,但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在课程目标上可以整合。
整合前,数学、科学“老死不相往来”。当三年级“科学”学到温度变化,表格统计方法已不能准确反映趋势时,势必要引进“折线统计图”。做完实验后,科学老师往往会直接告诉孩子:这里我们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反映变化趋势。
学生的学习起点高是表象,深层的问题,隐藏于学校的课程。
拿国家课程来说,开足开齐毋庸置疑,但如何开足开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孩子理应不同。附小的实际情况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开足开齐远远不够,“它只是个底线和基数,要适应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就必须有更加丰富、可供选择的课程。”窦桂梅说。
课程成了学校教育中的关键一环,附小先前的几项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实施途径”的调研中,62%的家长都认为合适的课程设置十分重要。在对“为什么要上学”的调查中,34%的学生选择了“能学知识”,而更多的学生则选择了“课程有趣”。
课程改革:从“适合”的逻辑出发
“现在的小学老师不好当啊”,窦桂梅感叹。“教书教书,可现在的孩子对书不那么好奇了,一上语文课就头疼。”她常发现,“刚入学发到手的教材,孩子几个小时就翻完,一点新鲜感都没剩下。”
这种“没上学书都读过十几本”的现象在当下是普遍的,“不仅如此,附小的孩子中,许多还有国外生活的经历,他们的英语水平常常超出课程教材的要求,如果还按原来的教法,孩子不好奇了,老师也不知道咋办了。”
,因为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学生的兴趣。
体育拓展课里,附小选择了球类课程,便是把兴趣放在第一位。“孩子在游戏时代长大,今天的孩子,如果你告诉他去跑50圈,他不会跑。你要包一件‘外衣’:来,同学们,我们来一场球赛。让他知道这是游戏,就会有兴趣,有兴趣了就能受到他们的喜爱。”
整合就像“润滑剂”,它让课程、教学更加立体、更加“丰满”,更有适应性、选择性,也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这条道路没有终结,我们一直在探索。”窦桂梅说。
课时改革:让教与学舒展开来
课程优化后,课时整合提上了日程。
语文课不再是一篇课文讲到底,而是有了精读课和泛读课,不同课型要求的课长不一样,比如整本书阅读,40分钟显然不够;音乐课,孩子歌唱完了还想表演,时间也不够;形体课、体育课、综合实践课,面临同样的困境,如果要落实课程目标,都需要充分的课时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