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及其治疗

合集下载

心脑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心脑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心脑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心脑宁是一种功能神经调节剂,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缬草内酯、黄芪甲素等,可用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本文旨在探究心脑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常表现为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等症状。

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通常表现为心绞痛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伴随着胸闷、气短等不适感觉,常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焦虑。

心脑宁是一种中药复方,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缬草内酯、黄芪甲素等,它具有补益气血、调节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代谢、减轻心肌缺血等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

本次研究共选取了100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观察和治疗,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在35岁至75岁之间。

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医生的临床评估和诊断,确诊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研究开始前,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标准化治疗,包括硝酸甘油、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等。

除了标准化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心脑宁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心脑宁剂量为每次3g,每日3次,连续治疗8周。

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都被记录和观察。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接受心脑宁治疗的组(治疗组)的患者的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这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都显著减少,胸闷、气短和心慌等不适感觉也明显减轻。

此外,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也有所下降,且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也有所下降,这表明心脑宁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心肌损伤和缺血。

在8周的治疗期间,治疗组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轻微的头晕和乏力。

与之相比,安慰剂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心脑宁在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治疗期间,它能明显减轻心绞痛及其它不适感觉,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不会导致明显的不良反应。

因此,心脑宁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与康复教学设计

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与康复教学设计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协作,共同 制定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04
康复锻炼计划制定与实施
康复锻炼目的和意义
改善心肌供血
通过康复锻炼,可以增加冠状 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
状态。
提高运动耐量
逐步增加运动量,提高患者的 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使其逐 渐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缓解心绞痛症状
康复锻炼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症 状,减少发作频率和程度。
发病机制
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心肌供氧与需氧之间的 平衡失调。当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闭塞时,血流量减少 ,对心肌的供血量相对固定。在休息时尚能维持供需平 衡,可无症状;在劳力、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情况 下,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使心率增快、心肌张力和心肌 收缩力增加等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存在狭窄冠状动脉 的供血却不能相应增加以满足心肌对血液的需求时,即 可引起心绞痛。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 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 ,应谨慎用药。
护理人员在药物治疗中的角色与职责
01
02
03
04
护理人员应熟悉常用药物的名 称、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执行医嘱。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 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告知患 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 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以降低血压和心血管 负担。
规律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三餐规律,适量控制餐 量。
戒烟限酒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戒烟
吸烟是心绞痛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 极劝导患者戒烟,提供戒烟支持和帮 助。
逐步减少烟酒摄入
针对有烟酒嗜好的患者,应制定个性 化的逐步减少烟酒摄入计划,并督促 患者执行。
限酒

心绞痛分级标准

心绞痛分级标准

心绞痛分级标准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通常表现为胸部不适、压迫感或疼痛。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心绞痛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了解心绞痛的分级标准对于患者及医生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心绞痛的分级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

其特点是发作规律,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数分钟内即可缓解。

疼痛通常由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或寒冷等诱因引起,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1. Ⅰ级,轻度心绞痛,发作频率低,每周发作少于1次,且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2. Ⅱ级,中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每周发作1-2次,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

3. Ⅲ级,重度心绞痛,频繁发作,每周发作3次以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且发作的诱因不明显。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危险的情况,可能是心肌缺血加重的表现,也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前兆。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级标准如下:1. Ⅳ级,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也难以缓解。

三、变异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罕见的类型,通常发生在休息或睡眠时,疼痛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心电图改变。

变异型心绞痛的分级标准如下:1. Ⅳ级,变异型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心电图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总结: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和变异型。

了解心绞痛的分级标准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心脏状况,及时就医。

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心绞痛时,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分级标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作者:夏云龙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5期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预后;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首先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此外,应积极处理危险因素。

改善预后的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有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都应服用。

研究证实,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0 mg/日。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或对阿司匹林过敏。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激活的G蛋白Ⅱb/Ⅲa复合物,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主要用于支架植入后及对阿司匹林有禁忌者。

服用300 mg后,2小时即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常用维持剂量为75 mg/日,1次口服。

β受体阻滞剂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心脏保护作用较差,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从较小剂量开始,逐级增加剂量,以能缓解症状,心率≥50次/分为宜。

常用β受体阻滞剂见表1。

调脂治疗从TC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和肌病。

采用强化降脂治疗时,更应注意监测药物的安全性。

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参见表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应该使用ACEI。

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能从ACEI治疗中获益,但低危患者获益可能较小。

临床常用的ACEI见表3。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的药物联合使用,其中有一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两方面的作用。

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

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

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稳定型冠心病,也称为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类型。

稳定型心绞痛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胸痛和其他症状。

本文将探讨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稳定型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手段,主要通过药物作用来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常用的药物包括:(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胸痛症状。

(3)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可以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4)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也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生活方式改变是稳定型冠心病治疗的重要部分,包括饮食调整、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

饮食方面应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肌缺血。

对于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无法控制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球囊或支架放置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处,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通过移植血管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段,为心肌提供新的血液供应。

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病情恶化。

稳定型冠心病(也称为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胸痛,通常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

以下是稳定型冠心病临床路径的概述。

症状识别:稳定型心绞痛通常表现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的胸痛,可伴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痛通常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健康宣教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健康宣教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健康宣教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又称慢性心绞痛,是一种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出现的胸痛或不适感,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这种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正确的健康宣教和自我管理,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病因与发病机制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出现胸痛、憋气等症状。

症状与诊断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憋气、疲劳等。

这些症状往往在劳累情绪激动时出现,但可以通过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

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症状描述、心电图等检查手段。

生活方式管理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适量的运动,起居有节制,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因素。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缺血,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防止感冒、肺炎等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避免用力过度,保持心情愉快等。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正确的健康宣教和自我管理,患者可以很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患者及其家人能够充分认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完整版)(完整版)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完整版)(完整版)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作者:欧洲心脏病学会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新一版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面对具体患者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考虑到了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特定诊治手段的危险/效益比。

该指南不但对欧洲国家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心绞痛临床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仅就其主要内容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一、定义与病理生理学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胸部、下颌部、肩背部或上臂部的不适感,常因劳力或情绪压力而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最常见病因是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阈值在每天甚至同一天都有所不同,症状的变异性取决于关键狭窄部位的血管收缩程度(动态狭窄)和/或远端血管状况。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二、流行病学心绞痛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而难以评价不同研究中患病率及发病率的差异。

一项欧洲研究发现,45~54岁女性的心绞痛患病率为0.1%~1%,而65~74岁女性的患病率则猛增至10%~15%;同样年龄组的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5%和10%~20%。

据此估计,大多数欧洲国家每百万人中约有2~4万心绞痛患者。

在40岁以上西方人群中,无并发症的心绞痛年发病率约为0.5%,但存在地区差异。

疾病进展和急性事件的发生并不一定与冠脉造影所显示的病变狭窄程度相关。

三、诊断与临床评估1. 诊断所有稳定型心绞痛疑似病例都需要接受迅速、恰当的心脏方面的检查,以得到正确诊断和预后评估。

医生应首先进行无创性检查,包括运动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或心肌灌注扫描。

这些检查可以评价轻、中度症状患者的病情,并有助于危险分层。

进行运动试验评价时应考虑到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性、所达到的运动负荷、临床症状特点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

稳定型心绞痛病例

稳定型心绞痛病例
Cigarettes quitting Diet Exercis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holesterol lowering Diabetes control Education
BMI control
Chinese medicine Decavitamin Emotion
治疗介入治疗治疗介入治疗治疗介入治疗治疗介入治疗治疗继续二级预防治疗一般治疗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治疗药物治疗随诊治疗继续二级预防治疗超声心动图ecg冠脉ct14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病例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李 真
病例临床特点(2004年)
男性,65岁,吸烟30年,每日20支。
反复劳力性胸骨后疼痛2年。
氯吡格雷:75mg qd po

ACEI:培哚普利 4mg qd po
ß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50mg bid po
治疗——介入治疗
CAG:

左主干轻度内膜不整; 前降支7#局限性狭窄85%,D1开口部中度狭窄70%;
LCX和RCA轻度弥漫性内膜不整。
PCI:
于前降支植入YINYI 3.0x18、3.0x23mm支架二枚。
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正常
生化检验:
肝、肾功、电解质;心肌标志物正常; 血脂:T-chol 4.9mmol/L;TG 1.2mmol/L;
LDL-ch 2.9mmol/L;HDL-ch 1.14mmol/L
血尿酸:408umol/L 空腹血糖:7.8mmol/L
胸片:靴型心,双肺纹理略增强
ß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25mg bid po
二年后,
症状加重1周入院。

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良药——盐酸曲美他嗪

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良药——盐酸曲美他嗪
治 疗 稳定 型 心绞 痛 的长 效 药 ,
暂 的缺 血 、 氧 的一 组 临床 综 缺 合征。 此病 患者 的病情 通 常 比 较 稳定 ( 括 心 绞痛 发 作 的频 包
被 广 泛地应 用于 临床 。 药可 此 通 过 抑制 肾 上腺 素 、 甲肾上 去 腺 素和 抗 利 尿 激 素 在 心 脏 中
是 在 冠 状 动 脉 已出 现 狭 窄 的 情况 下 , 由于 心肌 负荷 量 增加
而 引 起 的心 肌 出 现 急 剧 且 短
稳定 型 心绞 痛 的首 选药 物 。 由于 盐 酸 曲 美他 嗪 具 有 作 用 时 间长 、 用 强度 大和 安 作 全 性 高 的优点 , 在我 国常作 为
3 3
健 肝 灵胶 囊 的具体 用法 为 : 每
低 谷 丙 转 氨 酶 水 平 、保 护 和 促 进肝 细胞 再 生等 作 用 , 可
《 髫 巢 2 07 +广 信 抗过敏 改善过 求 问 》l 01 0 告 息 敏体质——葡芮 康O C胶囊 免费 P 咨询电 407878 话: —0—05 o
}B Y D用药宝典] Y
治 疗 稳 定 型 J 绞 痛 的 良 药

美德
江苏 主管 药师 李 罗伟
万 作 工包 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最 美他 嗪 ( 爽 力 ) 为 心 肌 代 I 常见的一种 心绞痛 , , 它 谢 类 药物 , 强 烈推 荐 为治 疗 被
次( 三餐 后服 用 ) 在 。 盐酸 曲美他 嗪的静脉 注射 用法 为 : 8~2 取 O毫克 的盐 酸 曲 美他 嗪 ,将 其 加入 到 2 0毫 升 2 % 的葡 萄糖 注 射液 中静 5 脉注 射 , 日可 注射 1次。 每 盐酸 曲美他 嗪 的静 脉滴 注 用法 为 : 8~2 取 0毫克 的盐 酸 曲美他 嗪 , 将其 加入 到 5 0毫 0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健康指导 ,心连电续 图3次是仍发未现能心缓机解缺者 血,,应诊考断虑心急绞性痛冠最脉常综见合的征检(查方AC法S。)的可能。
放射性核素检查 对心肌缺血诊断较有价值。
预后 疼痛观察: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记录疼痛发作时心电图,严密监测心率、心率、血压
变化,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 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药后注意观察病人胸痛变化情况,如服药后3~5分钟仍不缓解可重复使用,每隔5分钟1次 ,连续3次仍未能缓解者,应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可能。 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锻炼疗法、血管重建治疗、增强型体外反博等。 症状 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疼痛特点为: 保持排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以免诱发心绞痛。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④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可数天或数周发作1次,亦可1天内发作多次。 合理膳食:宜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量多餐。 心绞痛发作时,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该在棕色瓶内存放于干燥处,以免潮解失败。 疼痛缓解后,与病人一起分析引起心绞痛发作的诱因。 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识。
油可迅速缓解,可数天或数周发作1次,亦可1天内发作多次。
临床表现
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血 压升高。心尖部听诊有时出现“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 尖部收缩期杂音,时乳头肌缺血以致功能失调引起二,诊断心绞痛最常见的检查方法。 运动负荷试验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缺血性心电 图的检出率。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一、定义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疼痛发作的程度、频率、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至数月内无明显变化。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存在固定狭窄或部分闭塞的基础上发生需氧量的增加。

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血流量具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对氧的需求增加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增加(可增加6~7倍),达到供求平衡。

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当心肌的血供减少到尚能应付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无症状。

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心力衰竭等使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冠脉的供血已不能相应增加,则可引起心绞痛。

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

这种痛觉反映在与自主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前内侧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

有人认为,在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可以直接产生疼痛冲动。

三、治疗要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是避免诱发因素;改善冠脉血供和降低心肌耗氧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治疗冠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以延长生存期。

内科学 稳定型心绞痛总护理课件

内科学 稳定型心绞痛总护理课件

沟通交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 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 题。
生活护理
01
饮食指导
02 运动锻炼
03 生活习惯
病情观察与评估
症状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评估与反馈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 育
疾病认知教育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生活方式调整
总结词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详细描述
建议患者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 菜、水果等。同时,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此 外,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用药指导与随访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自我管 理与预防
自我监测与记录
监测症状
监测体征 记录生活事件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健康饮食 规律运动 控制危险因素
就医指导与紧急处理
就医指导 紧急处理
内科学 稳定型心绞痛总护理课件
目录
• 稳定型心绞痛概述 •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自我管理与预防
稳定型心绞痛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病理生理
心肌缺血缺氧是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 生理基础。当心肌需氧量超过冠状动 脉血供时,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绞 痛发作。
心理治疗
03
物理治疗
04
中医治疗
康复治 疗
运动康复

生活技能训练
心理支持 长期监测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心理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区别有哪些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区别有哪些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区别有哪些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 629200心绞痛是一种常见高发的疾病,又以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症状,其临床表现类型比较多,常见的有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两种。

但两种类型的心绞痛,在发作频率、症状表现以及应对措施这三个方面,其差别是很大的。

一、那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的主要区别1.症状表现的区别稳定型心绞痛的诱因过度劳累所致的心肌缺血所造成的,这个因素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占绝大多数,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除劳累因素外,在休息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

两者相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发作的时候持续的时间短,程度比较轻。

不稳定型心绞痛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疼痛也比较严重,甚至还可能会发生心肌梗死,有的病人会在睡眠过程中会因为心绞痛而疼痛而醒过来。

2.发作频率不同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相对而言是比较有规律的,但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没有规律可言,而且疼痛的程度具有多变性,也是不稳定性的。

不稳定性心绞痛往往会出现更为严重的状况,对患者的影响是很大的。

3.应对措施不同如果是稳定型心绞痛在病情发作的时候,会让患者口服硝酸甘油就能缓解病情。

而不稳定心绞痛,即便是口服硝酸甘油病情也不会得到的缓解,所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面应尽早将送往医院,以防延误病情。

通过上面对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之间的差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总体来讲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更为剧烈,持续时间更长,治疗难度更大,危险性也更大,所以大家更应该提高警惕,特别是当出现胸痛等症状表现的时候,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尽早将病情控制住。

二、治疗方法的区别有哪些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及应注意的方面病因来治疗为主。

冠状动脉狭窄、血小板聚集、血栓等因素是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因,只有通过合理的抗血栓治疗正确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或降低对患者的危害。

临床上可以过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运动心电图监测,作超声心电图检查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心绞痛患者病情的严重性,视其病情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使不稳定性心绞痛得到有效的解决。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欧洲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欧洲
应当认识到,自从上些能有效地预防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的措施引入以来,对可能为心源性胸痛病人的诊断方法发了变化。除了劝千戒烟和治疗高血压与糖尿病之外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还需要降血脂治疗,尤其是使用抑制胆固醇合成药物(statins)结果清楚表明,这些药物能够减慢冠状动脉疾病的进程,因而减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由于这药物价格较高,因而仅用于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病人二级预防。因此,即使在症状轻微并且无需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确立或排除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
表1(b)根据年龄、性别症状和运动心电图诱发的ST段改变判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性(%)
冠状动脉疾病可能性小(例如<20%)并且运动耐量良好的病人,即便是不能除外冠状动脉疾病,通常无需作进上一步检查。运动试验后判定为高危(例如>80%)的病人,可能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若临床症状严重,并且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是有作冠状动脉造影的指征,以确定是否需要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有发生斑块破裂的危险。一旦斑块破裂,通常继发血小板在局部聚集,进一步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甚至发生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而且,斑块破裂部位激活的血小板,释放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张力增高或痉挛。将伴有这些事件的临床综合征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正在逐渐形成的心肌梗塞(evolvingmyocardialiinfarction)
(1)仅靠病人的病史足以诊断,辅以物理检查和静息心电图。这种方法适用于症状轻微并对药物治疗效果好的老年病人和不适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
(2)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有无心肌缺血及其范围的功能确定方法,包括心电图运动试验、运动(或其它负荷)心肌藻信成像(铊或标记锝-99m的灌注示踪剂)、负荷超声、以及运动核素血管显像。在有严重功能障碍的病人,作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否有适应证,以及何种介入治疗最恰当。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将在下面详述。

内科学第三节 稳定型心绞痛

内科学第三节 稳定型心绞痛

第三节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 angina pectoris)也称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疼痛消失。

疼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至数月内无明显变化。

【发病机制】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存在固定狭窄或部分闭塞的基础上发生需氧量的增加。

当冠脉狭窄或部分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对心肌的供血量相对比较固定,如心肌的血液供应减低到尚能应付心脏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可无症状。

在劳力、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情况下,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使心率增快、心肌张力和心肌收缩力增加等而致心肌氧耗量增加,而冠状动脉的供血却不能相应地增加以满足心肌对血液的需求时,即可引起心绞痛。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1、2或3支冠脉管腔直径减少>70%的病变者分别各占25%左右,5%~10%有左冠脉主干狭窄,其余约15%患者无显著狭窄。

后者提示患者的心肌血供和氧供不足,可能是冠脉痉挛、冠脉循环的小动脉病变、血红蛋白和氧的离解异常、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或心肌代谢异常等所致。

患者在心绞痛发作之前,常有血压增高、心率增快、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增高的变化,反映心脏和肺的顺应性减低。

发作时可有左心室收缩力和收缩速度降低、射血速度减慢、左心室收缩压下降、心搏量和心排血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和血容量增加等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变化。

左心室壁可呈收缩不协调或部分心室壁有收缩减弱的现象。

【临床表现】(一)症状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作者:欧洲心脏病学会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新一版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面对具体患者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考虑到了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特定诊治手段的危险/效益比。

该指南不但对欧洲国家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心绞痛临床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仅就其主要内容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一、定义与病理生理学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胸部、下颌部、肩背部或上臂部的不适感,常因劳力或情绪压力而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最常见病因是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阈值在每天甚至同一天都有所不同,症状的变异性取决于关键狭窄部位的血管收缩程度(动态狭窄)和/或远端血管状况。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二、流行病学心绞痛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而难以评价不同研究中患病率及发病率的差异。

一项欧洲研究发现,45~54岁女性的心绞痛患病率为0.1%~1%,而65~74岁女性的患病率则猛增至10%~15%;同样年龄组的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5%和10%~20%。

据此估计,大多数欧洲国家每百万人中约有2~4万心绞痛患者。

在40岁以上西方人群中,无并发症的心绞痛年发病率约为0.5%,但存在地区差异。

疾病进展和急性事件的发生并不一定与冠脉造影所显示的病变狭窄程度相关。

三、诊断与临床评估1. 诊断所有稳定型心绞痛疑似病例都需要接受迅速、恰当的心脏方面的检查,以得到正确诊断和预后评估。

医生应首先进行无创性检查,包括运动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或心肌灌注扫描。

这些检查可以评价轻、中度症状患者的病情,并有助于危险分层。

进行运动试验评价时应考虑到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性、所达到的运动负荷、临床症状特点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

稳定型心绞痛讲课PPT课件

稳定型心绞痛讲课PPT课件

课件内容详解
04
稳定型心绞痛定义
定义: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 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特点:稳定型心绞痛通常在劳力负荷增加时发生,一般持续数分钟,休息或使用硝酸酯 类药物后可缓解。
症状: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可放射至左肩、下颌等部位。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减 少油腻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定期监测体重变化。
戒烟限酒: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避免烟草和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 损害。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降脂药、硝酸酯类药物等
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严重心绞痛患者,可采用介入治疗,如冠 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手术治疗: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或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冠状动 脉搭桥手术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稳定型心绞痛的预防
诊断: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需要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 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常用的检 查方法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等。
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
胸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或心 前区,呈压榨性疼痛
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包括胸 痛、胸闷、心悸等
胸闷可伴随呼吸困难、气促 等症状
心悸可表现为心跳加速、心 律不齐等
课件目的
介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概念、病因和临床表现 提高医护人员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掌握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使用规范 了解稳定型心绞痛的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1999年)摘自J Am Coll Cardiol 33.NO7, 1999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一、病史和体格检查对于胸痛的患者,医生必须了解其详细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和评估直接的危险因素,这些资料有助于判断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轻度、中度或重度)。

心绞痛的定义心绞痛是一种以发生于胸部、颌部、肩部、背部或手臂的不适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典型者可因劳力或情绪激动而加重,因用硝酸甘油而缓解。

心绞痛常发生于有1支或以上主支冠脉病变的患者,但亦可发生于瓣膜性心脏、肥厚性心肌病和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冠状动脉正常但由于冠脉痉挛或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而导致心肌缺血的患者也可出现心绞痛。

心绞痛还可作为食管、胸壁或肺部等非心脏性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

胸痛患者的临床评估1.病史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在冠脉造影上显示为1支或以上冠脉主支直径狭窄≥70%,或冠脉左主干直径狭窄≥50%。

但达不到以上程度的血管损害也可导致心绞痛。

首先,医生应让患者详细地描述胸痛的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和缓解方式。

患者在形容胸痛的性质时有多种表达方式,以"绞榨感"、"紧缩感"、"压迫感"、"窒息感"或"沉重感"为多见。

通常并不把心绞痛说成"疼痛",而是描述为"不适"。

心绞痛很少为刀割样或针刺样痛,其性质多不会因为体位或呼吸的变化而改变。

典型的心绞痛持续约数分钟。

转瞬即逝的不适感或持续数小时的钝痛感一般不是心绞痛。

心绞痛的部位多在胸骨后,放射到颈部、颌部、上腹部或手臂者并不少见。

下颌以上、上腹部以下或仅局限下左侧胸壁的疼痛多不是心绞痛。

心绞痛常由于劳力或情绪激动而加重,经休息而减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常可在30 s 至数分钟内缓解心绞痛。

在获得病史资料的基础上,医生应对胸痛症状进行全面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稳定型心绞痛的定义 病因
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药物治疗进展
厂 1 k 2
J
J
FT 1 L
3 A
J
临床症状及体征 1
心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
,无溃疡破裂夹层及血栓形成等不稳
定因素
低血压、 血液黏滞 度增高或 血流缓慢 g 临床症状及体征
性质:胸痛
的性质常呈紧缩、压
迫、发闷、绞榨感、不
尖锐 的烧灼感,或有窒息濒死感、沉重
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 不
肥厚型 心肌病 二尖瓣
脱垂
冠状动 脉粥样 硬化
非冠状动 脉病变 冠状动脉
痉挛
冠状动脉其
他病变: 炎
症栓塞或 鉅
天畸形J
g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1.在心绞痛突然发作时要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喜取立位或坐位'不喜卧位。

2•若症状仍不缓解可使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类药物,一般首选硝酸甘油(舌下含服0.3〜0・6陀,药效0・5h)和硝酸异山梨酯(5〜舌下含服,药效2h) o
3 •及时到附近医疗中心就诊。

g药物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有两个主要目标:
r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匚预防心肌梗死(Ml)和死亡,改善预后,从而延长寿命。

可起到明显作用的药物:
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B受体阻断剂,轻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类药物)等
0阿司匹林
消炎、抗






邻乙酰水
杨酸的适
用病症






2-accloxybcnzoic
acid
0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患者有保护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
的作用,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危险。

2007中国指南建议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应
口服阿司匹林一日75・250mg,有禁忌者以
氯毗格雷替代。

0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或过敏
有以下情况者禁用:出血症状的溃疡病,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痛风,肝功能减退或不全者,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肾功能衰竭
g J6l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g J6l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1.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S) 在高血
压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II
是主要的效应肽。

2.ACEI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
II,不灭活缓激肽,产生降压效应
3.ACEI这组药物的等效剂量如下:依那普利
10mg,西拉普利2.5mg,奎那普利15mg,雷米普利
2.5mg,苯那普利7.5mg ,培味普利4mg,螺普利6mg,
福辛普利
均相当于卡托普利50mg o
依那普利
t 制剂
(ACEI)
NH 2 OH N
OH
N
H
OH N © 0
g J6l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在下列的情况下慎用:重度血容量减少;重度主动脉、二尖瓣狭窄;限制性心包炎;重度充血性心衰( NYHA4级);
肾性高血压尤其是取侧肾血管病变或孤立肾伴肾动脉狭窄;
原因未明的肾功不全;有血管杂音的老年吸烟者;服用非备体抗炎药的肾功不全者。

副作用:发生率较低,在大规模临床研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0%,较其它药物低。

0 B受体阻断剂
作用
邛受体阻断剂能降低心室颤动的危险性,缩小梗死面积。

2•长期治疗可明显减少猝死,降低死亡率。

3.B受体阻断剂通过降低心率、心肌收缩力和血压而
减少心肌耗氧量
4•通过降低缺血心脏儿茶酚胺水平,促使冠脉
血流发生有利的再分布。

G B受体阻断剂
美托洛尔(美多心安):脂溶性,主要经肝脏代谢, 剂量25 〜200mg/d;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和比索洛尔(康可):为水溶性,主要经肾脏代谢,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 〜100mg/d;
比索洛尔(康可)2.5〜10mg/d:
由于在具体应用中屡屡遇到的耐受性问题,2007 年中国指南更突岀使用时应从低剂量开始,逐茄/ 增
量。

&
G B受体阻断剂
下列情况应禁用:①支气管哮喘;②心源性休克;③心传导阻滞(II至HI度房室传导阻滞);④重度心力衰竭;⑤窦性心动过缓
下列情况应慎用:①过敏史;②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糖尿病;④肺气肿或非过敏性支气管炎;⑤肝功
能不全;⑥甲状腺功能低下;⑦雷诺综合征或其他周围血管疾病;⑧肾功能减退。

G B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及解决措施:
少数患者服心得安或倍他乐克后有头晕、多梦、失眠、抑郁等症,可换用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它们进入神经系统少,因而这方面的副作用小。

J、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齐IJ
背景
冠心病的病变基础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
化,脂质沉着于血管壁内'脂质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因而如何保
持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延缓其进展是稳定型
心绞痛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務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
类新型抗高血脂药物。

由于这类药物能有效的阻止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所以能
显著的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水平,它还具
有调整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
血凝纤溶、逆转AS、降低冠状动脉疾病
等作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


1.血浆中的胆固醇来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途径
2.外源性胆固醇主要来自食物,可通过调节食物结构来
控制摄入量;
3.内源性的则在肝脏中合成。

在肝细胞的细胞质中 ,由
乙酸经26步生物合成步骤合成内源性胆固醇o其中鏗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務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是该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能催化HMG-CoA还原为甲務戊酸。

此步骤是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中关键一步,若抑制HMG- CoA还原酶,则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


目前上市的药物有:
洛伐他汀(Lovastati n): 1987年美国默克公司上市的第一个他汀类调血脂药物
普伐他汀(Pravastatin):源于微生物的产品,由日本三共株式会社研究成功后于1989年率先在日本上市辛伐他汀(Simvastatin)由美国默克公司开发,是以洛伐他汀为原料半合成而成的H MG-CoA还原酶抑制剂
氟伐他汀:成本一效益比最佳
西伐他汀等
常见不良反应:皮疹、肌痛、头痛、胸痛、恶心、呕吐、腹泻、疲乏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活动性肝炎或肝功能试验持续升高者,以及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禁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