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信原理复习重点提示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温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通信原理》考试重要知识点第1章绪论掌握内容:通信系统的大体问题与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速度。
熟悉内容: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了解内容:通信的概念与发展;大体概念一、信号:消息的电的表示形式。
在电通信系统中,电信号是消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二、消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
如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
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括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4、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
五、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持续的。
六、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通过数字化处置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7、模拟通信是指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转变,或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转变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八、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九、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0、依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仍是数字信号,可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一、模拟通信系统是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
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作用的一般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1二、数字通信系统是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有信源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数字调制/解调、数字复接、同步和加密等。
13、数字信道模型14、通信系统的分类1 、按通信业务分类分为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二、按照是不是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3、依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仍是数字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4、按传输媒质分类,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两大类。
北邮交换原理总复习
交换的基本概念
各种交换方式的特点 ○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ATM交换)
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通信网的分层结构
重点概念: ○ 面向连接方式与无连接方式 ○ 同步时分复用与异步时分复用 ○ 固定分配带宽与动态分配带宽
2
Hale Waihona Puke TST CLOS BANYAN
(复 络
第 阻 无 特 三 指 交 法 描
ATM的基本原理
ATM信元及其结构 异步时分复用 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ATM协议结构
ATM交换技术
交换原理 交换结构 缓冲机制
第6章 IP交换
01 重叠模式与集成模式的特点 02 MPLS交换原理(特点)
第7章 软交换
软交换产生的背景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 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
意赅地阐述观点。
软交换的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
3
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
意赅地阐述观点。
1 2
软交换体系结构
四层结构 各功能层功能及典型设备
的工作原理 控制系统多处理机的工作
方式 程控交换软件系统的特点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第4章 信令系 统
什么是信令 随路信令和公共信
道信令的特点
什么是信令方式 No.7信令协议栈结
构及其应用
第5章 综合业务交换
ISDN的三个基本特征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 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 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 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 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 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 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 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 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 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通信原理》考试重要知识点第1章绪论掌握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速率。
熟悉内容: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了解内容:通信的概念与发展;1.1---1.3 基本概念1、信号:消息的电的表示形式。
在电通信系统中,电信号是消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2、消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
如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
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4、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
5、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6、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7、模拟通信是指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8、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9、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0、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1、模拟通信系统是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
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作用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12、数字通信系统是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有信源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数字调制/解调、数字复接、同步以及加密等。
13、数字信道模型14、通信系统的分类1 、按通信业务分类分为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2、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通信原理》各章节重点知识考点
第一章1、通信系统的模型(了解 图1-1 1-4 1-5)2、数字通信的特点(掌握)①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②传输差错可控③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④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⑤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⑥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3、平均信息量的简单计算(选、填)221log log ()()()I P x bit P x ==- 21()()log ()(/ni i i H x P x P x bit ==-∑符号)当信息源的每个符号等概率出现时,信息源具有最大熵:2()log n(/H x bit =符号)4、码长、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定义、单位、计算码元速率RB :每秒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B 二进制与N 进制码元速率转换关系:RB2=RBNlog2N(B) 信息速率:每秒钟传递的信息量,单位bit/s 在N 进制下Rb=RBNlog2N(bit/s)第二章1、随机过程的概念、分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理解 P36-37) 均值:1[()](,)()E t xf x t dx a t ∞-∞ξ==⎰方差:2222[()]{()()}[()][()]()D t E t a t E t a t t σξ=ξ-=ξ-=自相关函数:1212(,)[()()]R t t E t t =ξξ 协方差函数:121122(,){[()()][{()()]}B t t E t a t E t a t =ξ-ξ- 2、高斯过程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掌握 P46-47)22()f ())2x a x -=-σ 误差函数:2()2)1xz erf x e dz ϕ-==- 互补误差函数:2()1()22)z xerfc x erf x e dz ϕ∞-=-==-3、高斯白噪声及带限噪声的定义、平均功率的计算(掌握 P57-60) 白噪声:0()()(/z)2n n P f f W H =-∞<<∞ 自相关函数:0()()2nR ξτ=δτ 低通白噪声:020()H n f f n P f ||≤={其他自相关函数:0sin 2()=n 2H HH f R f f ππτττ带通白噪声:0f f 2220()c c n B Bf n P f -≤ ||≤ +={其他自相关函数:0sin ()=n cos 2c B R Bf B πππττττ平均功率:N= 0n B4、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与相关函数的关系 线性系统输出/输入功率谱密度的关系计算(掌握 P42-44 P48-49) 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P f ξ与其自身相关函数()R τ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关系,即()()j P f R e d ∞-ωτξ-∞=ττ⎰()=()j R P f e df ∞ωτξ-∞τ⎰或()()j P R e d ∞-ωτξ-∞ω=ττ⎰ 1()=()2j R P e d π∞ωτξ-∞τωω⎰平稳过程的总功率:(0)=()R P f df ∞ξ-∞⎰输出过程0()t ξ的均值:0()]()(0)t a h d H ∞-∞E[ξ=⋅ττ=α⋅⎰输出过程0()t ξ的自相关函数:0120()()R t t R ,+τ=τ输出过程0()t ξ的功率谱密度:2()()o i P f f P f =⎪H()⎪ 输出过程0()t ξ的概率分布:0()()()i t h t d ∞-∞ξ=τξ-ττ⎰第四章1、恒参、随参信道的定义及特点(填选 P72)2、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原因(简答 P75-76)第五章1、调制解调的概念(了解 P86),调制的目的(掌握 P86)①提高天线通信时的天线辐射效率②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③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还可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之间的互换2、双/单边带调制系统的带宽、抗噪性能的分析、计算(掌握 P98-101)双边带:()()cos DSB c s t m t t =ω 带宽:2DSB H B f = H f 为调制信号的带宽 o n 为单边功率谱密度经低通后输出信号为:1()()2o m t m t =所以解调器输出的有用信号功率为:221()()4o o S m t m t == 经低通后,解调器最终的输出噪声为:1()()2o c n t n t =所以输出噪声功率为:22111()()444o o i i o N n t n t N n B ====解调器输入信号平均功率:221()()2i m S s t m t == ⇒解调器输入信噪比:21()2i i o m t S N n B = 输出信噪比:221()()414o o o i m t S m t N n B N ==⇒制度增益:/2/o o DSB i i S N G S N ==单边带:11()()cos ()sin 22SSB c c s t m t t m t t ∧=ω+ω 带宽:SSB H B f = H f 为调制信号的带宽经低通后输出信号为:1()()4o m t m t =所以解调器输出的有用信号功率为:221()()16o o S m t m t ==1144o i o N N n B == ⇒输出信噪比: 221()()16144o o o o m t S m t N n B n B ==输入信号平均功率:221()()4i m S s t m t == ⇒ 221()()44i i o o m t S m t N n B n B == ⇒ 制度增益:/1/oo SSB i i S N G S N == 3、卡森公式(P110)、门限的概念(P104)(了解 选填)用相干解调解调各种线性调制信号时不存在门限 AM 包络检波小信噪比时会出现门限效应 FM 小信噪比时也会出现门限效应调频波的有效带宽为:2(1)2()FM f m m B m f f f =+=∆+ m f 时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f m 是最大频偏f ∆与m f 的比值4、FM 优于AM 的原因(P118-119)在大信噪比情况下,AM 包络检波的输出信噪比为:2()o o o S m t N n B=设AM 信号100%调制,且m(t)为单频余弦波,则22()2A m t =因而2/22o o o m S A N n f = FM :2232o f o o mS A m N n f =所以2(/)3(/)o o FM f i i AM S N m S N = 宽带调频(WBFM )信号的传输带宽FM B 与AM 信号的传输带宽AM B 之间关系为:2(1)(1)FM f m f AM B m f m B =+=+ ⇒2(/)3()(/)o o FM FM i i AM AMS N BS N B =在大信噪比情况下,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将比调幅系统优越,且其优越程度将随传输带宽的增加而提高5、频分复用的目的(了解 P123)为了充分利用信道的频带或时间资源,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6、AM 包络检波的性能222()()22o i mA m t S s t ==+ 2()i i o N n t n B == ⇒ 22()2i o i o S A m t N n B+=大信噪比时:2()o S m t = 2()o i o N n t n B == ⇒2()o o o S m t N n B = ⇒ 222/2()/()o o AM i i o S N m t G S N A m t ==+ 7、FM 非相干解调性能()cos[()]FM c f s t A t K m d =ω+ττ⎰22i A S =i o FMN n B =22i i o FMS A N n B =大信噪比:222()()()o od f S m t K K m t == 223283d o mo K n f N Aπ= ⇒ 23(1)FM f f G m m =+ 第六章1、基带信号的波形及其功率谱(了解 P133-138) s(t)=u(t)+v(t)22u 1212()()()(1))))(1))]()s v s s s s s m P f P f P f f P P f f f mf P mf f mf ∞=-∞=+=-⎪(-(⎪+⎪(+-(⎪δ-∑G G [PG G平均功率:1()()2s s S P d P f df π∞∞-∞-∞=ωω=⎰⎰单极性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为22()(1))(1))]()s s sssm P f f P P f f P mf f mf ∞=-∞=-⎪(⎪+⎪-(⎪δ-∑G G双极性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为22()4(1))(21))]()s s sssm P f f P P f f P mf f mf ∞=-∞=-⎪(⎪+⎪-(⎪δ-∑G G2、码间串扰的概念、传码率与系统带宽(掌握 P146)由于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导致前后码元的波形畸变、展宽,并使前面波形出现很长的拖尾,蔓延到当前码元的抽样时刻上,从而对当前码元的判决造成干扰。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考研必记
(2—10)
2.2 平稳随机过程 2.2.1 狭义平稳随机过程 狭义平稳随机过程,又称严平稳妥过程。其 n 维分布函数和 n 维概率密度与时间起点无关。 平隐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将不随时间的推移而不同。例如,其一维概率密度与时间无关
f1 ( x, t ) = f1 ( x)
而二维概率密度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B(t1 , t 2 ) = E{[ X (t1 ) − a(t1 )][ X (t 2 ) − a(t 2 )]} R (t1 , t 2 ) = E[ X (t1 ) X (t 2 )]
X(t)与 Y(t)的互相关函数定义为:
(2—8) (2—9)
RXY (t1 , t 2 ) = E[ X (t1 )Y (t 2 )]
Fn ( x1 , x 2 ,..., x n ; t1 , t 2 ..., t n )
= P[ X (t1 ) ≤ x1 , X (t 2 ) ≤ x 2 ,...., X (t n ) ≤ x n ]
(2—3) 如果存在
∂" Fn ( x1 , x 2 ,..., x n ; t1 , t 2 ..., t n ) = f n ( x1 , x 2 ,..., x n ; t1 , t 2 ..., t n ) ∂x1∂x 2 ...∂x n
∞
E[ X (t )] =
−∞
∫ xf ( x, t )dx
1
(2—5)
并记为 E[X(t)]=a(t)。均值表示随机过程的摆动中心。 (2)方差:
D[ X (t )] = E{[ X (t ) − a(t )] 2 } = E[ X (t )]2 − [a(t )]2
∞
=dx − [a(t )]2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课程讲义-绪论
信道
噪声干扰
信 宿
信 源 译 码
解 密 器
信 道 译 码
解 调 器
17
3. 通信系统的组成(5)
基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信 息源 波形 形成 信 道 接收 滤波 受信 者
噪声 源
18
3. 通信系统的组成(5)
数字通信的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消除噪声积累;差错可控) 便于处理和管理,便于传输和交换 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进行处理、加工、变 换、存储,形成智能网; 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便于加密处理
根据信号复用方式
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码分复用(CDM)
23
4.2 点到点的通信方式(1)
按消息传送方向与时间关系
单工:遥测、遥控、寻呼 半双工:无线电对讲机(同一载频) 全双工通信:电话 发送端 发送端 信道 接收端 发送端 接收端 信道 信道 接收端 接收端 发送端
24
信道
接收端 发送端
(统计概率概念)
31
6.信息论初步(第七章)
信源的分类及其统计特性描述 信息量的定义 离散信源的信息量 连续信源的信息量 Shannon信道容量公式
32
7 .2 信源的分类及其统计特性描述
1 信源的分类:离散信源与连续信源
离散信源:文字、电报、各类数据 连续信源:语音、图像…
2 单消息(符号)信源
18世纪,提出用电流进行通信的设想 1838年,F.B. Morse 发明有线电报 1864年,J.C. Maxwell提出电磁辐射方程 1876年,A. G. Bell 发明电话 1896年,G. Marconi发明无线电报 1901年,横跨大西洋的无线通信成功 1906年,Lee deForst 发明真空管 1918年,E.H. Armstrong发明AM广播,超外差 接收机 1925年,开始采用三路明线载波电话,多路通 信
北邮通信原理考研复习要点总结
北邮通信原理考研复习要点总结注:本文章转载英特网,为方便大家下载故上传之,请大家用完即删,谢谢《通信原理》考试知识点第1章绪论掌握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速率。
熟悉内容: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了解内容:通信的概念与发展;1.1---1.3 基本概念1、信号:消息的电的表示形式。
在电通信系统中,电信号是消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2、消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
如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
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4、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
5、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6、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7、模拟通信是指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8、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9、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0、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1、模拟通信系统是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
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作用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12、数字通信系统是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有信源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数字调制/解调、数字复接、同步以及加密等。
13、数字信道模型14、通信系统的分类1 、按通信业务分类分为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2、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通信原理 知识点 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信号传输可以通过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介质进行。
在信号传输中,需要考虑信道的带宽、信号的功率与频率等因素,以确保信息的传输质量。
1.1 信道带宽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
对于有限带宽的信道,信号的频率必须控制在信道可通过的频率范围内,以避免频率分量丢失。
通常情况下,信道带宽越宽,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
1.2 信号功率信号功率是指信号的能量大小。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功率要足够大才能克服传输介质的阻力,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而过大的功率会引起干扰,影响其他信道的正常传输。
1.3 信号频率信号频率是指信号的周期性变化,它是信号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信号的频率决定了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性,对信号的编码、调制和解调等过程都有影响。
二、编码调制编码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在通信中,对于数字信号,需要通过编码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再通过调制的方式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而对于模拟信号,则可以直接进行调制。
编码调制的过程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编码、调制器的调制和解调器的解调等步骤。
2.1 数字信号的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在编码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和效率等因素,以确保信号在编码后能够准确地表示原始信息。
2.2 调制器的调制调制器是将编码后的信号,通过改变其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装置。
调制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调幅调制、调频调制和调相调制等,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传输介质和传输要求。
2.3 解调器的解调解调器是接收端用来将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装置。
解调器必须能够准确地将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恢复,以保证信息的传输质量。
三、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物理媒介,包括导线、光纤和空气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着不同的特性,对信号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都有影响。
北邮《移动通信系统与原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概述1、个人通信的主要特点是:每个用户有一个属于个人的唯一通信号码,取代了以设备为基础的传统通信的号码。
2、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宽带无线移动技术是: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
3、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有:(1)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3)通信容量有限;(4)通信系统复杂;(5)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4、移动通信产生自身产生的干扰: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多址干扰。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1、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衰落特性。
2、移动信道的衰落一般表现为:(1)随信号传播距离变化而导致的传播损耗和弥散;(2)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以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一般称为阴影衰落;(3)无线电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得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径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所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即所谓多径衰落。
3、大尺度衰落主要是由阴影衰落引起的,小尺度衰落主要是由多径衰落引起的。
4、一般认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项传播的3种最基本的机制为反射、绕射和散射。
5、移动无线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
6、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信号的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
一般来说,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主要考虑多径效应引起的接收信号的幅度变化;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主要考虑多径效应引起的脉冲信号的时延扩展。
7、描述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1)时间色散参数和相关带宽;(2)频率色散参数和相关时间;(3)角度色散参数和相关距离。
P288、相关带宽是信道本身的特性参数,与信号无关。
9、相关带宽:频率间隔靠得很近的两个衰落信号存在不同的时延,这可使两个信号变得相关,使得这一情况经常发生的频率间隔就是相关带宽。
10、相关时间:一段间隔,在此间隔内,两个到达信号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换句话说在相关时间内信道特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5172)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通信原理复习提纲第1章绪论1、通信:信息的传输与交换,用“电”来传递“信息”的方式简称通信2、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m(t)m(t)i o模拟信源调制器发滤波器信道收滤波器解调器信宿n i (t)n o(t)噪声n(t)SS) o( ) i(N NA点B点数字通信系统信源信源编码加密信道编码调制发滤波器信道n(t)发同步器P e收滤波器解调信道译码解密信源解码信宿P 'e收同步器3、信系统的分类:模拟基带传输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模拟调制传输系统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数字调制传输系统模拟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数字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通信的其他分类方式见教材)4、通信方式分类:单工通信、半双工同时、全双工通信5、性能指标有效性 -----传输信息的速度。
可靠性 -----传输信息的质量。
( 1).模拟通信有效性:用有效传输带宽表征传输信息的速度, B 越小,有效性越好通信原理复习提纲( 2).数字通信①传输速率(系统有效性)a、码元速率 R s:每秒钟传输的码元数,单位波特band,R s也称波特率b、信息速率 R b: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单位bit/s, R b称比特率一个二进制码元的信息量1bit一个 M 进制码元的信息量log 2 M bitR b=Rs log2M( bit/s)Rs( band)R S=log 2 Mc、频带利用率:单位频带能传输的信息速率η b=R b单位 bit/s.Hz B②差错率(系统可靠性)误比特率 P b=错误码元(比特)数(误信率)传输总码元(比特)数误码元率 P s=错误码元数(错误信息量)(误码率)传输总码元数(传输总信息量)第2 章模拟线性调制线性调制的特点:已调信号的频谱结构正比于基带信号频谱结构,仅仅是频谱位置的线性搬移。
一、常规调幅( AM )1、调制时域表达式:t+ θωc]s AM(t)= [A0+f(t)]·cos[频域表达式:AM00) (0)1[ ()F()]S() A(2F带宽:BAM2fHW基带信号最高频的 2 倍2输入功率: P AM A02 f 2 (t )P c P f22P f1f 2 (t )f2(t )调制效率:AM121P c P f22A02 f 2 (t)f(t )2A02对单频余弦 f(t) :f2(t)A m2 / 2AMA m2AM 22A2222 AmAM满调幅AM1。
通信原理复习重点要点提纲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 各章小结; 第一章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3、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控(3)便于处理、变换、存储(4)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5)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6)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1)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2)对同步要求高 4、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3)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调制,详见书中表1-1 (4)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6)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7)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速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信息源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道编码信 道数字调制加密数字解调解密信源译码受信者噪声源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度”问题。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1)模拟通信系统: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2)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可靠性: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码元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信息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6、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7、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8、信息量是对信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
北邮通信原理6考研复习课件
2DPSK调制与相干解调原理框图
四进制差分移相键控-续
▲4DPSK调制器原理框图:
▲4DPSK相干解调原理框图:
四进制差分移相键控-续
▲双比特绝对码与4DPSK信号载波相位变化关系
4DPSK信号是利用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 字信息。若以前一双比特码元相位作为参考, n 为当前双 比特码元与前一双比特码元初相差,则双比特绝对码与 4DPSK信号载波相位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P166式6.3.14)
二进制调制举例-续
(2) 差分相干解调
二进制调制举例-续
(3)相干解调
当b(t)反相时, c(t)、d(t)、 e(t) 也反相,但f(t)不 变。 消除了相位模糊
本章内容目录
6.2 二进制调制原理 6.3 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6.4 无码间串扰数字调制系统 6.5 正交部分响应幅度调制系统 6.6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7 各类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6.8 数字频带信号的最佳接收 6.9 数字频带系统的载波同步原理
6.2.3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或
BPSK) 2PSK调制和功率谱
2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
cos c t , e2 PSK (t ) s (t ) cos c t cos c t ,
"1" 码 "0" 码
式中,S(t)为二进制双极性非归零码(BNRZ)
6.2.3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或
6.2.4二进制差分移相键控(2DPSK)
-续
2DPSK解调-相干解调和差分相干解调(相位比较法)
6.2.4二进制差分移相键控(2DPSK)
北邮通信原理复习重点提示-高分考生总结
北邮通信原理复习重点提示说明:本文是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以及近两年来讲授北邮通信原理辅导班的经历所写,旨在为大家复习通信原理提供一些参考,这样在复习中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
无论是801还是803都有通信原理的考试大纲,但是实际上考试大纲的参考价值并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大纲所给出的内容太过简单,这样使得很多内容都模糊,令考生无法把握复习的度。
本文将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考虑到801和803中通信原理的部分基本相同,下面的介绍同时适合801和803。
以下对北邮通信原理的内容进行标记,标记中重要程度顺序为:了解,识记,理解,掌握。
了解就是看看就行,能记下一些就记一些。
对于识记,就是知道有这么回事,遇到填空要会,能记住结论,实在记不下也没事,没有必要详细推导其中的原理。
理解就是要求能弄懂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能独立推导出结论。
掌握其实也是理解,只是更深入的理解,不但能理解书上所提到的知识本身,还应该能将基本原理灵活运行,遇到与之类似的问题也能解决。
其中标有★的内容为最重点内容,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务必掌握。
再次说明:以下所说的不是大纲,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写,仅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介绍通信的发展历史和一些相关的技术,考纲没有要求,肯定不考。
也没有什么可以考,不过可以在复习累了的时候当小说看,消遣嘛!第二章确定信号分析这一章系统介绍了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傅立叶变换,相关,卷积,希尔伯特变换,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解析信号,频带信号,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全书中比较难的地方,花的时间可能会比较多。
如果这章很熟练了,看起后面的章节来会比较容易。
2.2 确定信号的分类了解2.3 周期信号的傅利叶级数分析识记结论2.4 傅利叶变换理解变换的原理,并能运用2.5 单位冲激函数的傅利叶变换识记结论,掌握变换的方法2.6 功率信号的傅利叶变换识记结论2.7 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理解定义,并能运用2.8 确定信号的相关函数理解定义的含义2.9 卷积理解定义,掌握计算方法2.10 确定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了解基本过程2.11 希尔伯特变换掌握所有相关知识2.12 解析信号掌握所有相关知识,并能运用★2.13 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掌握相关原理★第三章随机过程这章基本是数学,就是讲随机过程,因为实际传送的信号不会是确定信号,因此这些基本知识是要会的,而且后面用得很多。
北邮高分硕士谈:通信原理考研全程复习规划
北邮高分硕士谈:通信原理考研全程复习规划专业课我考的是通信原理,希望通过介绍我复习通信原理的过程,能对大家的专业课复习有所帮助。
因为我是本校本专业报考的,所以通信原理的复习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花的时间相对于整个复习过程来说还是不太多的,不过我的整个复习过程比较长哦!对专业课还是不要太大意的好。
复习通信原理切忌只记结论,而要重在理解,基本原理弄懂了,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我下面介绍的是我通原复习的过程,一共分成了十步。
当然这十步是没有确定的界限的,完全可以交错起来。
介绍中间有的步骤可能是一笔带过的,而实际复习起来要困难得多,需要的时间也比较多,所以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
我这里介绍的内容是根据我自己的基础来的,也就是说我讲的东西更适合中下水平起点的同学。
如果你本科的基础很好,对通信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那就要恭喜你,你可以省去不少的时间,以下的步骤可以选择性地跳过去很多步。
所有所谓的方法,都只是别人的经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有用的。
我写这些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让不知道该如何开始的同学对复习有个整体上的把握。
最重要的建议和提醒有三点:1. 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手,切忌只看书,最后眼高手低,考试是要吃亏的2. 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归纳,努力把零散的知识整理成体系,相似的内容要比较,区别。
3. 注意调整复习的进度,计划和方法,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还有一个关于辅导班的问题,因为我自己就做辅导班的代理,所以我就不作介绍了,以下的内容中都没有说到辅导班,到时大家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决定吧。
试卷格式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课程考研的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满分150分。
试卷约有11大题,其中第一题为填空式选择,就是有很多填空题,后面给出很多答案,从中选出合适的一个,约20分,每空一分。
从第二题到最后都是计算型大题,涉及整本书的内容。
具体情况大家找近一年的试卷就知道了。
复习资料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原理复习资料比较少,可能很多学校的专业课复习资料都不多吧,既然不多,那就更要珍惜了!•教材:《通信原理合订本》,作者:周炯磐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习题集:《通信原理习题集》,作者:杨鸿文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考研辅导:《通信原理考研指导》,作者:郝建军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考研辅导:《通信原理学习与考研指导》,作者:沙济彰等科学出版社•电子资料:本科上课课件,习题作业,本科期中期末考试题复习规划下面我想把我复习的过程分为如下的几步,也并不是说几轮复习,只是这是一些可以选作的步骤。
北邮通信原理基础知识题(灰虎原创)
。
2.19, 信号 m(t ) cos (4 t
(t ) 4) ,则 m(t ) 的希尔伯特变换 m
,对该信号再做希尔变换的结果
(t ) m
。
2.20, 若 f1 和 f2 均为正整数,则卷积 e j 2 f1t
e j 2 f 2t
。
欢迎访问灰虎网 / 专注于北邮通信考研的综合信息网
,输出信噪
4.08, 在相同条件下, 使用 FM 和 PM 调制时, 如果基带信号 m(t ) 带宽增加一倍, 则 FM 比 PM 的带宽
。
4.09, 门限效应是指当解调输入信噪比小于某个值时,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急剧下降的现象。这种现在在幅度调
制的相干解调中 制指数 。
出现,在幅度调制的包络检波中
出现。在 FM 调制中,该门限值与调
函数。
f (t ) Fn e j 2 nf0t ,则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为
n
P( f )
。
2.18, 某理想低通滤波器的表达式为 H ( f ) rect
f 2W
j 2 f , 其中 rect 表示矩形窗函数, 则该系统的时域表 e
达式为 h(t )
第 1 页 共 17 页
第三章 随机过程
3.01, 信号分为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两类,前者使用
和
方法进行分析,后者用
理论
进行分析。
3.02, 一个零均值高斯窄带随机过程的包络服从 3.03, 在通信系统分析中,一般用
分布,相位服从 来描述宽带白噪声。
分布。
和
3.04, 若某个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和自相关系数是时间的周期函数,则称该随机过程为 。 3.05, 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遍历性可以把
北邮通信原理考研试题参考复习资料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信原理A卷参考答案一.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6分)(a)自信息(力)窄带(c)宽带(J)无码间干扰(可信息爛⑴码何十扰(&)频带利用率(力)信源的兀余度⑴信道容fitU)多径(Q不能(/)增呈调(加)大于(刃)线性(。
)能(“)Eb/N() (q)从频威解除郴天的等于⑴循环⑴误码(“)非线(卩)不同⑴)互信息(X)小于0)从时域上解除相关性(二)相同1.在宽帶无线数7通仃系统中,冇两个因素对系统的谋码性能冇重耍影响,一是和发送功率相关的①D . 一是和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袁落相关的_®f.将①怡大③k减小②.2.在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条件下,若给定借息速率、平均发送功率及噪声劝率谱密度No值,为进制数M増加时,对J' MFSkuI使性能得到改曾.对于MPSK町便性能得到改曾。
3.在佰源编码中,⑥h足信源编码和数据压缩的理论堪础。
4.在信源编码中,预测编码是一⑦v,离散余弦变换编码是©a。
5.若信源的信息速®x信道容駅,则存在一种编码方式.nJ保证通过该信道传送信息的差错率任意小。
反之,若信源的宿息速率⑩m 信道容星,则对于任何编码,传送的筮错率祁将大于某个不为零的正值。
6.循环码具冇⑪s性及®n性。
(或者n,s)7.信逍容就是指该信道的输入与输出、•的最大町能值。
8.扩频通信能够有效抑制外系统引起的⑭b F扰和信道W起的⑮i 「扰,fl I它在抑制加性白高斯噪声方而的能力和非扩频系统是⑯z〃(/)二二 T$inc(fT)e^g(r) = //(F-/) = J0<t<T 其他f-.(12分)已知下图所示的系统是在加性白高斯噪声干扰条件下,对某 个脉冲g(/)匹配的匹配滤波器。
(1) 请q 出该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力⑴及传递函数”(/)的农达式;(2) 假设g(/)在(0,卩)之外为0,请石出脉冲g (”的农达式并画出波形。
北京邮电大学801通信原理考研真题考研经验复习大纲复习资料复习重点考研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801通信原理考研真题、考研经验、复习大纲、复习资料、复习重点一、专业课代码及名称801通信原理二、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预备知识希尔伯特变换、解析信号、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高斯白噪声、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匹配滤波器。
2、模拟调制模拟线性调制(DSB-SC、AM、SSB)的基本原理、频谱特性、抗噪声性能;模拟角度调制(PM、FM)的基本原理、FM与PM的关系、卡松公式,FM抗噪声性能;频分复用。
3、数字基带传输数字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常用线路码型;加性高斯噪声信道条件下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符号间干扰、奈奎斯特准则、升余弦滚降、最佳基带系统、眼图;信道均衡的基本概念;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符号同步的基本概念。
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二进制数字调制(OOK、2FSK、2PSK、2DPSK)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方法、功率谱密度、错误率性能,平方环及科斯塔斯环;QPSK及OQPSK的原理、功率谱密度、误比特率及误符号率;信号空间及最佳接收理论;MASK、MPSK、MQAM的星座图、调制解调框图、功率谱密度,MASK及矩形星座MQAM的误符号率分析,格雷映射;MFSK的星座图、频谱及误符号率特性。
5、信源及信源编码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编码;采样,标量量化,脉冲编码调制,时分复用。
6、信道及信道容量无失真信道;衰落信道;信道容量的定义、BSC信道及AWGN信道的容量。
7、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纠错检错、汉明距离;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生成矩阵与监督矩阵、线性分组码的译码、汉明码;循环码的基本概念、多项式描述、生成多项式与生成矩阵;循环冗余校验;卷积码的编码和Viterbi译码。
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m序列的产生、性质、自相关特性;沃尔什码及其性质;DS-BPSK的原理、功率谱密度、抗干扰性能;码分复用与码分多址;Rake接收的基本概念;扰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邮通信原理复习重点提示说明:本文是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以及近两年来讲授北邮通信原理辅导班的经历所写,旨在为大家复习通信原理提供一些参考,这样在复习中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
无论是801还是803都有通信原理的考试大纲,但是实际上考试大纲的参考价值并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大纲所给出的内容太过简单,这样使得很多内容都模糊,令考生无法把握复习的度。
本文将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考虑到801和803中通信原理的部分基本相同,下面的介绍同时适合801和803。
以下对北邮通信原理的内容进行标记,标记中重要程度顺序为:了解,识记,理解,掌握。
了解就是看看就行,能记下一些就记一些。
对于识记,就是知道有这么回事,遇到填空要会,能记住结论,实在记不下也没事,没有必要详细推导其中的原理。
理解就是要求能弄懂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能独立推导出结论。
掌握其实也是理解,只是更深入的理解,不但能理解书上所提到的知识本身,还应该能将基本原理灵活运行,遇到与之类似的问题也能解决。
其中标有★的内容为最重点内容,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务必掌握。
再次说明:以下所说的不是大纲,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写,仅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介绍通信的发展历史和一些相关的技术,考纲没有要求,肯定不考。
也没有什么可以考,不过可以在复习累了的时候当小说看,消遣嘛!第二章确定信号分析这一章系统介绍了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傅立叶变换,相关,卷积,希尔伯特变换,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解析信号,频带信号,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全书中比较难的地方,花的时间可能会比较多。
如果这章很熟练了,看起后面的章节来会比较容易。
2.2 确定信号的分类了解2.3 周期信号的傅利叶级数分析识记结论2.4 傅利叶变换理解变换的原理,并能运用2.5 单位冲激函数的傅利叶变换识记结论,掌握变换的方法2.6 功率信号的傅利叶变换识记结论2.7 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理解定义,并能运用2.8 确定信号的相关函数理解定义的含义2.9 卷积理解定义,掌握计算方法2.10 确定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了解基本过程2.11 希尔伯特变换掌握所有相关知识2.12 解析信号掌握所有相关知识,并能运用★2.13 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掌握相关原理★第三章随机过程这章基本是数学,就是讲随机过程,因为实际传送的信号不会是确定信号,因此这些基本知识是要会的,而且后面用得很多。
这章单独出题的机会不是很大,但用得很多。
3.2 随机过程的统计(概率)特性识记3.3 平稳随机过程了解定义3.4 高斯随机过程(正态) 识记相关的定义3.5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掌握基本原理3.6 高斯白噪声掌握高斯白噪声的性质★3.7 窄带平稳随机过程掌握相关分析★3.8 余弦波加窄带平稳高斯随机过程了解莱斯分布3.9 匹配滤波器掌握其原理并能运用3.10 循环平稳随机过程了解定义第四章模拟通信系统这章开始就进入真正的通信原理了。
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各种调制,包括AM,DSB,SSB,VSB,FM,PM,主要记住这些调制的原理,然后就是解调方法。
二是各种调制方式的抗噪声性能。
比较各种调制方式的优劣。
这一章非常重要,但是不难,脉路清晰,算是比较好掌握的。
4.2.1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掌握调制原理★4.2.2 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幅度调制掌握调制原理★4.2.3 单边带调幅掌握调制原理★4.2.4 残留边带调幅了解原理4.3.1 调频及调相信号掌握推导过程★4.3.2 角度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识记卡松公式4.3.3 角度调制器与解调器了解4.4.1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系统的抗噪声掌握噪声分析过程★4.4.2 单边带调幅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掌握噪声分析过程★4.4.3 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系统掌握噪声分析过程★4.5.1 角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识记重要结论★4.5.2 角度调制的门限效应了解4.5.3 预加重与去加重滤波理解基本原理4.6 频分复用及其应用实例掌握框图4.7 超外差接收机了解4.8.1 综述了解4.8.2 接收机的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识记重要结论第五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这一章开始转到数字信号上来了。
其实所谓数字,就只是信号的幅度不再连续,而只取某些值,但在时间上仍是一个连续的函数。
第五章最重要的就是数字信号的误码率计算,这是重中之重,不但要指导结论,更重要的是完全掌握推算过程。
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码间干扰,考研中常考,但北邮教材讲得并不是很好懂,建议大家看看其他教材。
5.1.1 数字基带信号及数字基带传输了解基础知识5.1.2 信息量单位,信息速率及码元速率理解基本定义5.2.1 数字脉冲幅度调制理解基本过程5.2.2 常用的数字PAM信号波形(码型) 了解各种波形5.2.3 数字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计算掌握功率谱密度计算过程★5.2.4 常用线路码型识记各种码型的特点5.3.1 利用低通滤波的接收掌握误码分析过程★5.3.2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掌握误码分析过程★5.4.1 数字PAM基带传输及码间干扰理解基本原理5.4.2 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的奈奎斯特准则掌握奈奎斯特准则的原理★5.5 在理想限带及加性白高斯噪声干扰掌握系统框图的设计5.6 眼图了解5.7 信道均衡理解例题5.7.15.8 部分响应系统理解相关知识5.9 符号同步了解第六章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一般人看到第六章就没什么信心了,因为第六章太多了,有100页左右,而且各种调制方法及其麻烦,所以看这章一要有耐心,二要有技巧。
这章主要讲各种数字调制方式,包括OOK, 2FSK, 2PSK, DPSK, QPSK, DQPSK, MASK, MPSK, MFSK, MSK,MQAM等。
其实重点是OOK, 2FSK, 2PSK, DPSK, QPSK, DQPSK, MQAM,这些调制得原理一定要懂。
其他M进制调制,主要是掌握星座图了。
这章内容多,但是单一,一定要耐心,坚持学完这一章,整个复习就容易了。
6.2.1 二进制启闭键控(OOK) 掌握调制过程及误码分析★6.2.2 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 掌握调制过程及误码分析★6.2.3 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或BPSK) 掌握调制过程及误码分析★6.2.4 2PSK的载波同步掌握框图6.2.5 差分移相键控(DPSK) 理解原理,识记框图及误码6.3.1 四相移相键控(QPSK) 掌握原理,识记频谱,误码★6.3.2 差分四相移相键控(DQPSK) 了解原理6.3.3 偏移四相移相键控(OQPSK) 了解优势6.3.4 Pi/4-差分四相移相键控了解优势6.4.1 数字调制信号的矢量表示理解数学原理6.4.2 统计判决理论了解各种判决理论6.4.3 加性白高斯噪声干扰下M进制确定信号了解基本原理6.4.4 M进制振幅键控(MASK) 掌握原理,框图及误码判决★6.4.5 M进制移相键控(MPSK) 掌握原理,框图及误码判决★6.4.6 正交幅度调制(QAM) 掌握原理,框图及误码★6.4.7 M进制移频键控(MFSK) 了解基本原理6.5.1 最小移频键控(MSK) 理解基本原理及相位路径6.5.2 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 不必看第七章信源和信源编码这章开始通原基本没有难点了,属于很容易理解得东西。
重点主要是信息熵,量化编码,内容非常少。
7.2 信源的分类及其统计特征描述了解7.3 信息熵H(X) 识记定义,熟练计算7.4 互信息I(X;Y) 识记信息熵的各种关系7.5 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定理简介了解基本原理7.6 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掌握Huffman编码的过程★7.7 信息率失真R(D)函数了解基本知识7.8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与限失真信源不必看7.9.1 数字化基本原理了解7.9.2 取样掌握抽样定律7.9.3 标量量化掌握均匀量化的计算★7.9.4 脉冲编码调制(PCM) 掌握非线性量化的计算★7.9.5 时分复用理解时分复用的原理7.9.6 矢量量化了解7.10.1 预测编码理解基本原理及框图7.10.2 变换编码识记习题集上相关例题第八章信道这章的知识比较散,重要的就一个,信道容量。
但其他一些小知识还是要掌握的。
8.2 信道的定义和分类了解8.3 通信信道实例了解8.3.1 恒参信道了解8.3.2 随参信道了解8.4.1 连续信道模型了解8.4.2 离散信道模型了解8.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理解信道特性对信号的影响★8.6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了解8.6.1 随参信道的数学模型了解8.6.2 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识记8.7 分集了解8.8 信道容量掌握计算方法★8.9 信道编码定理理解第九章信道编码这章讲编码,感觉跟通原关系不大了,像计算机的课程。
把各种编码的方法掌握就可以了。
重点是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
包括编码方法,编码电路,还有卷积码的解码。
9.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了解9.2.1 基本概念识记9.2.2 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掌握★9.2.3 对偶码了解9.2.4 系统码的编码与译码掌握译码的过程★9.2.5 汉明码识记基本特点9.3.1 基本概念了解9.3.2 多项式描述理解9.3.3 生成多项式与生成矩阵掌握各种关系★9.3.4 监督多项式与监督矩阵掌握基本原理★9.3.5 编码与译码电路理解编码电路的原理9.3.6 编码的加长与缩短不必看9.3.7 循环冗余校验(CRC) 不必看9.4 BCH码掌握本原多项式9.5.1 卷积码的编码掌握相关知识★9.5.2 卷积码的译码掌握维特比译码★9.5.3 卷积码的距离特性不必看9.6 交织了解9.7 级联码不必看9.8 Turbo码不必看9.9 高效率信道编码TCM 不必看9.10.1 LDPC码的译码掌握译码的基本原理9.10.2 LDPC码的编码不必看9.20.3 LDPC码H矩阵的构造不必看第十章扩频通信第十章的重点就是M序列,当然用M序列进行扩频通信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10.2.1 定义了解10.2.2 最长线性反馈移存器序列掌握生成方法及频谱★10.2.3 Gold码理解生成方法10.2.4 正交Gold码(偶位) 不必看10.2.6 随机序列的实现(样本) 不必看10.3.1 粗同步(捕获) 理解粗同步的基本原理10.3.2 细同步(跟踪) 了解10.4 正交码了解正交码的相关性质10.5.1 直扩二相移相键控掌握10.5.2 功率谱密度理解10.5.3 DS-BPSK的抗干扰性能掌握各种条件下的抗干扰性能★10.6 直扩正交多进制调制了解10.7.1 码分复用了解10.7.2 Walsh码相关特性的改善了解10.7.3 码分多址了解10.8 多径分集接收:Rake接收了解10.9.1 误码率的测量不必看10.9.2 数字信息序列的扰码与解扰不必看10.9.3 噪声发生器不必看10.9.4 数字通信加密不必看10.9.5 测量时延掌握用m序列测量时延的方法★第十一章正交频分复用与多载波调制技术第十一章的内容是通信原理教材第三版新加的部分,但是这章的内容没有列入考试大纲的范围,因此学习中以了解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