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题卷两套及答案(精)
中医各家 学说试题及答案
![中医各家 学说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433c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8.png)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学的“各家学说”是指()A. 医学理论的不同流派B. 中医各个学院的教学内容C. 医学研究的多样性和综合性D. 中医学的三大理论体系答案:A2. 以下哪个学说主张“阳气亢盛,阴气亏虚”?A. 四气学说B. 五行学说C. 六经学说D. 三因学说答案:C3. “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哪一学派的核心理论?A. 阴阳学派B. 五脏学派C. 望诊学派D. 针灸学派答案:A4. 中医学中的“寒热学说”主要用于解释()A.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B. 疾病的分类和诊断依据C. 中药的使用和配方原则D. 饮食调理和预防保健答案:B5. 下列哪个学说将人体生理与自然界的气候相对应?A. 八纲学说B. 九候学说C. 六经学说D. 同病异治学说答案:B二、填空题1. 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
答案:元素2.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答案:对立统一体3. 中医学中的“八纲学说”将疾病分为实、虚、寒、热、()等八个方面。
答案:表4. 中医学中的“卫气营血理论”是指卫气、营气、()和血液四种生理物质及其运行规律。
答案:津液5. 中医学中的“三因学说”主要将疾病的发生与()等因素联系起来。
答案:情志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
答: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部分,认为自然界万物都可以归为五行(金、木、水、火、土)。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心理情绪等方面相对应,通过五行的相互关系来解释人体生理与疾病发生的规律。
2. 请说明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的核心概念。
答: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阴阳的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恢复健康。
3. 中医学中的“八纲学说”是如何分类疾病的?答:中医学中的“八纲学说”将疾病分为实、虚、寒、热、表、里、气、血八个方面。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_百度文库(精)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_百度文库(精)](https://img.taocdn.com/s3/m/28b5820b941ea76e59fa043a.png)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总论在医经七家、经方^一家中,______________ 唯一现存的著作,各家学说就是在__________ 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1、在__________ 对病机十九条增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脏腑的本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气虚的表现:3、对中风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 。
4、名词解释:气液宣通。
5、玄府闭塞的原因:_________ 。
6对火热病证的阐发: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7、己亢过极,则 ________ 木极似_、金极似—、火极似_、水极似、土极似。
8、外感火热证,表证兼有内热可用 _______ 法,代表方为_______________ 。
9、地黄饮子,治疗 ________ 。
10、提出了“__________ , __________ ■勺治痢卓见,创制 _______ 。
三、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1、对《内经》所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病证,当 ___________ 是谓治本。
2、引涎、漉涎、嚏气、追泪都属于 ______ 。
3、大承气汤加姜枣煎服,名之曰 ________ 专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提出养生当论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名词解释:情志疗法。
四、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1、论述脾胃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李杲是如何阐发内伤热中证的?3、名词解释:甘温除热法。
4、当归补血汤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王好古(字进之,号汝庄,号海藏老人1、著有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c5ee8c87c24028915fc3f3.png)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D)A.张景岳B.王好古C.张洁古D.刘完素E.朱肱1.D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2.刘完素认为肺、心、肝、脾、肾的本气是()A.清B.凉C.温D.湿E.燥 E.热 A.寒2.刘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认为“肺本清,虚则温”。
“心本热,虚则寒”。
“肝本温,虚则清”。
“脾本湿,虚则燥”。
“肾本寒,虚则热”。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E)A.张洁古B.喻昌C.绮石D.缪仲淳E.刘守真7.E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结合运气学说阐发病机十九条,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一燥病病机。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B)A.似土B.似火C.似水D.似木E.似金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A.瘖痱B.消渴C.结阳D.热毒E.胸膈痞结11.A刘河间以地黄饮子治疗足废不用,暴暗失语之瘖痱证。
(二)B型题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B.阴虚火旺所致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D.阳气暴脱所致E.痰生热,热生风 3.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3.C刘河间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将息失宜,心火暴甚。
4.E朱丹溪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痰生热,热生风。
5.A李东垣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本气自虚。
A.下消B.消中C.肾消D.上消E.消渴6.刘完素认为,饮水多而小便少者属(E)7.刘完素认为,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属(B)8.刘完素认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属(C)(三)X型题1.刘完素的著作有(ABCDE)A.《素问玄机原病式》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C.《三消论》D.《宣明论方》E.《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是()A.诸风掉眩,皆属肝木B.诸痛痒疮,皆属心火C.诸湿肿满,皆属脾土D.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E.诸寒收引,皆属肾水2.ABCDE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他把五运主病与五脏相联系,在原有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使之更贴近人体脏腑的病理状况。
中医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医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27439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1.png)
中医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与胆相表里的是:A、心B、肾C、肺D、肝E、脾正确答案:D2.“阴脉之海”是:A、任脉B、督脉C、带脉D、冲脉E、阴阳维脉正确答案:A3.听声音可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属阳、属热者,常表现为A、语声低微,少言沉静B、语声洪亮而高亢,多言躁动C、呃逆低怯无力,断续不接D、喘息气短,呼吸不相接连正确答案:B4.“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消长C、阴阳转化D、阴阳对立E、阴阳互根正确答案:D5.“十二经脉之海”是指:A、阴阳维脉B、督脉C、带脉D、任脉E、冲脉正确答案:E6.“封藏之本”是指B、肝C、肺D、脾E、肾正确答案:E7.阴偏胜所致证候是:A、虚寒证B、实热证C、实寒证D、虚热证E、寒热错杂正确答案:C8.肝的功能为:A、藏血B、主气C、行血D、统血E、纳气正确答案:A9.观察病人舌面光滑如镜面而无苔,则提示A、阴液亏损B、胃气将绝C、肠胃湿热D、血虚无荣E、热盛伤津正确答案:B10.肺之“门户”是:A、鼻B、口C、喉D、皮毛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C11.火的母行为:A、水B、火C、土E、木正确答案:E12.皮疹,疹如粟米,摸之碍手,多见于A、肝旺实热B、风疹C、麻疹D、热毒内盛E、阴虚内热正确答案:C13.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动与静B、寒与热C、上与下D、水与火E、左与右正确答案:D14.下列最可能导致弯针的是()A、病人体质虚弱B、体位不当C、进针用力过猛,针尖碰到骨、肌腱或收缩的肌肉D、针刺入血管E、饥饿正确答案:C15.气陷病机,主要是指:A、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B、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C、气机不畅,流通受阻,脏腑功能障碍D、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E、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正确答案:D16.称为刚脏的是:A、脾B、心C、肝D、肺E、肾正确答案:C17.“受盛之官”是:A、小肠B、大肠C、胃D、膀胱E、胆正确答案:A18.疟疾的典型表现是A、恶寒、发热B、寒战和高热有规律的交替C、寒热往来D、潮热盗汗正确答案:B19.肾的华为:A、爪B、面C、毛D、发E、唇正确答案:D20.主纳气的是A、肾B、肝C、肺D、脾E、心正确答案:A21.用寒凉方法护理热性病的护法是A、寒者热之B、热因热用C、虚则补之D、寒因寒用E、热者寒之正确答案:E22.“在液为汗”的是:A、心B、肾C、脾D、肺E、肝正确答案:A23.属于“金”的是:A、思B、悲C、怒D、喜E、恐正确答案:B24.心为“君主之官”的理论基础是:A、心主血脉B、心主神明C、心在五行属火D、心开窍于舌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25.水的“所胜”之行是:A、金B、土C、水D、木E、火正确答案:E26.辩证施护的过程就是A、同病异护的过程B、认识疾病的过程C、护理疾病的过程D、异病同护的过程E、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正确答案:E27.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A、肾B、肺C、心D、脾E、肝正确答案:A28.“后天之本”是指A、肾B、脾C、肺D、心E、肝正确答案:B29.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阴病治阳C、阳病治阴D、阳中求阴E、阴病治阴正确答案:B30.疠气的致病特点是:A、易伤津耗气B、高热持续不退C、病情重,预后差D、扰动心神E、传染性强正确答案:E31.气机升降之枢是:A、脾胃B、肝肾C、肝肺D、心肾E、肝胆正确答案:A32.阳偏胜所致证候是:A、虚寒证B、寒热错杂C、实热证D、虚热证E、实寒证正确答案:C33.与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A、肺、脾、肾B、肺、肝、肾C、心、肝、肾D、心、肝、脾E、肝、脾、肾正确答案:C34.“生之本”指的是:A、肾B、脾C、肺D、肝E、心正确答案:E35.肺在体为:A、骨B、筋C、肉D、脉E、皮正确答案:E36.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足走头B、从头走足C、从手走头D、从足走腹E、从胸走手正确答案:B37.主升清的脏是:A、心B、肺C、肾D、肝E、脾正确答案:E38.情志制约法,方法正确的是A、“喜伤心,忧胜喜”B、“恐伤肾,喜胜恐”C、“怒伤肾,悲胜怒”D、“忧伤肺,喜胜忧”正确答案:D39.肝在体为:A、筋B、皮C、骨D、肉E、脉正确答案:A40.藏象的基本涵义是:A、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B、内脏的解剖形象C、脏腑的生理功能D、脏腑的病理表现E、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正确答案:E41.精血同源”指的是:A、心肺关系B、肝脾关系C、肝肾关系D、心肾关系E、肺肝关系正确答案:C42.气虚病人,因气不摄血而引起大出血,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进行止血。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二)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974f45d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c.png)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二)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攻邪学派以下列何人为代表人物()A.张景岳B.叶桂C.张从正D.许叔微E.孙思邈2.《儒门事亲》的作者是()A.张元素B.张志聪C.张子和D.戴思恭E.许叔微3.张从正认为天之六气是()A.风、寒、暑、湿、燥、火B.风、寒、暑、水、燥、火C.风、寒、水、火、燥、湿D.寒、暑、风、水、燥、热E.风、寒、水、火、暑、湿4.张从正认为地之六气是()A.雾、雨、露、雹、冰、雪B.雾、雨、露、雹、冰、泥C.雾、露、雨、泥、冰、雪D.雾、雨、水、泥、冰、雪E.雾、露、泥、雹、冰、雪5.张从正认为人之六味是()A.酸、苦、甘、辛、咸、涩B.酸、苦、淡、辛、咸、涩C.酸、苦、甘、辛、咸、淡D.酸、苦、甘、涩、淡、咸E.酸、苦、甘、涩、淡、辛6.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气液宣通为贵E.血气流通为贵7.张子和认为,“凡上行者皆吐法”,下列哪一种方法不属此列()A.追泪B.引涎C.漉涎D.泄气E.嚏气8.张子和用吐法治杂病头痛,常用的方剂是()A.瓜蒂散B.葱根白豆豉汤C.稀涎散D.吐风散E.常山散9.张子和治痰食积滞,常用的方剂是()A.常山散B.稀涎散C.瓜蒂散D.吐风散E.葱根白豆豉汤10.首先提出:“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自复”的医家是()B.李杲C.张从正D.薛己E.喻昌11.张子和认为投补剂治虚证,应该是()A.脉脱下虚,气血不足B.脉脱下虚,精气不足C.脉脱下虚,精血不足D.脉脱下虚,无积无邪E.脉脱下虚,津液不足12.下列医家中,善于运用以情胜情疗法的是()A.刘完素B.张子和C.孙一奎D.喻昌E.叶桂13.张子和指出:“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
其中“实,,是指()A.正实B.邪实C.气实D.血实E.腑实14张子和提出“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资料全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bb2ee58479563c1ec4da7126.png)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e7ad3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6.png)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10中医各家学说题(附带答案)
![10中医各家学说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39478fba1aa8114531d975.png)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1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2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题卷两套及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题卷两套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1c87e6102de2bd96058831.png)
原色复印社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中医理论的经典代表著作是()。
A.《黄帝内经》B.《黄帝外经》 C.《扁鹊内经》D.《扁鹊外经》E.《白氏内经》2.对于医学流派的形成年代,任应秋先生的观点是()。
A.金元时期B.战国以前C.汉代以前D.秦汉之际E.宋代以前3.确立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基本体系的医著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中藏经》4.孙思邈研究伤寒的方法是()。
A.方证同条,比类相附B.重视经络C.突出治法研究D.八纲辨证E.用章句法注释5.哪部医著既是一部伤寒验案集,又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专著?()A.《千金翼方》B.《注解伤寒论》C.《伤寒百证歌》D.《伤寒发微论》E.《伤寒九十论》6.首先提出错简重订的医家是()。
A.方有执B.喻昌C.张璐D.孙思邈E.柯琴7.刘完素的学术思想,传至张从正时分化出()。
A.易水学派B.温病学派C.滋阴派D.伤寒学派E.攻邪派8.攻邪派的师祖是()。
A.张宛丘B.朱震亨C.张元素D.李东垣E.吴又可9.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不包括()。
A.李东垣B.薛己C.孙一奎D.赵献可E.李中梓10.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B.汉代末年的《伤寒杂病论》C.金元时期的火热论D.明末的《瘟疫论》E.清代中叶的《温热论治》11.首先提出中西汇通概念的医家是()。
A.朱沛文B.唐宗海C.张锡纯D.恽树珏直.陆彭年12.哪位医家不属于金元以前著名医家?()A.张子和B.孙思邈C.吴有性D.刘完素E.朱震亨13.惟一传世的唐代《伤寒论》传本收藏于()。
A.《备急千金要方》B.《素问玄机原病式》原色复印社C.《宣明论方》D.《局方发挥》E.《千金翼方》14.钱乙现存的医著是()。
A.《伤寒论指微》B.《婴孺论》 C.《颅囟方》D.《钱氏小儿方》 E.《小儿药证直诀》15.陈自明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基础方是()。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8035a0df25c52cc58bd6befb.png)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明确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的著名论点的医家是()A.孙一奎B.张景岳C.李中梓D.赵献可E.薛己2.张景岳论真阴之脏是指()A.心B.肾C.肝D.命门E.脾3.张景岳常用的补益精血的药物中,用得最多的莫如()A.熟地B.当归C.白芍D.生地E.黄芪(二)B型题A.左归丸B.右归丸C.六味丸D.八味丸E.一贯煎1张景岳治疗真阴肾水不足,自制()2.张景岳治疗元阳虚衰,自制()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阳非有余,阴亦不足”C.“阳常有余,阴本不足”D.“阳非有余,阴非不足”E.“阳常有余,阴非不足”3.朱丹溪提出()4.张介宾提出()(三)X型题1.张景岳医学著作有()A.《类经》B.《类经图翼》C.《类经附翼》D.《景岳全书》E.《质疑录》2.张景岳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有()A.阴阳一体思想B.五行互藏和阴阳水火C.阴阳的常与变D.阳非有余,阴亦不足E.阳常有余,阴常不足3.在五行之中,张景岳最为重视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4.张介宾在其《大宝论》中,重点论述了真阳的重要,阐发了“阳非有余”的论点。
他从以下哪几方面进行论证()A.“阴阳之辨”B.“形气之辨”C.“寒热之辨”D.“水火之辨”E.“命门之辨”5.张景岳从几个方面对真阴作了阐发()A.真阴之象B.真阴之用C.真阴之病D.真阴之治E.真阴之脏6.张景岳称命门者()A.为水火之府B.为阴阳之宅C.为精气之海D.为死生之窦E.为精血之海、元气之根7.张景岳喻为“治世之良相”的两药是()A.熟地B.人参C.黄芪D.当归E.白芍8.张景岳提出在治疗上也有常变之别,下列哪些属于治疗中的变法()A.以寒治热B.以热治寒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E.虚则补之二、填空题1.张景岳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和最为突出。
2.张景岳对阴阳虚损的治疗提出了____的法则,指出“善补阳者,,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全真模拟试题(1)_中医各家学说
![全真模拟试题(1)_中医各家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a6904131ee06eff9aef80759.png)
全真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量(20分.每题1分)1.清代纪晓岚认为医学不同的学术见解开始于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晋唐时期 D.金元时期2.《中国医学源流论)的作者是 ( )A.纪晓岚 B.谢观 C.徐大椿 D.任应秋3.(中医各家学说)五版全国教材提出学术流派产生于 ( )A.春秋战国以前 B.汉代以前 C.汉唐以前 D.金元以前4.研究中医与西医结合的医学流派是 ( )A.河间学派 B.伤寒学派 C.温病学派 D.汇通学派5.伤寒学派已初具规模的时期是 ( )A.晋唐 B.宋金 C。
金元 D.晋唐至两宋6.河间学派主要阐发何种病机 ( )A.火热 B.脏腑 C.六经 D.外感7.被誉为补土学派代表、易水学派中坚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
张从正 C.李杲 D.朱丹溪8.温病学派形成于 ( )A.明清 B.汉代 C.晋唐 D.宋元9.陈自明首创的治疗痈疽原则是 ( )A.清热解毒 B。
活血化瘀 C.扶邪祛邪 D。
内外合一lO.刘完素制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 ( )A.消渴 B.喑痱 C。
热毒 D。
燥证11.张从正认为影响人体血气流通的根本原因是 ( )A.气滞 B.血瘀 C.邪气 D.血虚12.李呆脾胃学说主要是阐述 ( )A.内伤阳虚证 B.内伤热中证 C.内伤阴虚证 D.内伤寒中证13.龚廷贤调理脾胃的大法是 ( )A.健脾养胃 B.养心健脾疏肝 C.疏肝理气和胃 D.健脾养心14.陈实功认为,外科病的治疗要重视 ( )A.疏肝气 B.补肾阴 C.养脾胃 D.泻心火15.被赵献可称为人身之至宝的是 ( )A。
命门 B.命门之火 C.命门之水 D.肾中之水16.吴有性认为疫邪侵人人体后盘踞的部位是 ( )A.脏腑 B.经络 C.募原 D.膈上17.程钟龄认为古人制方必有开合,如补中益气汤用参芪,必佐以 ( )A.当归 B.升麻 C.陈皮 D.柴胡18.叶桂提出肝阳化风的病机为 ( )A.身中阳气变动 B.身中阴气变动 C.身中的气分变动 D.身中的血分变动Ⅱ9。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b3cd163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0b.png)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明确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的著名论点的医家是()A.孙一奎B.张景岳C.李中梓D.赵献可E.薛己2.张景岳论真阴之脏是指()A.心B.肾C.肝D.命门E.脾3.张景岳常用的补益精血的药物中, 用得最多的莫如()A.熟地B.当归C.白芍D.生地E.黄芪(二)B型题A.左归丸B.右归丸C.六味丸D.八味丸E.一贯煎1张景岳治疗真阴肾水不足, 自制()2.张景岳治疗元阳虚衰, 自制()A.“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B.“阳非有余, 阴亦不足”C.“阳常有余, 阴本不足”D.“阳非有余, 阴非不足”E.“阳常有余, 阴非不足”3.朱丹溪提出()4.张介宾提出()(三)X型题1.张景岳医学著作有()A.《类经》B.《类经图翼》C.《类经附翼》D.《景岳全书》E.《质疑录》2.张景岳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有()A.阴阳一体思想B.五行互藏和阴阳水火C.阴阳的常与变D.阳非有余, 阴亦不足E.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3.在五行之中, 张景岳最为重视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4.张介宾在其《大宝论》中, 重点论述了真阳的重要, 阐发了“阳非有余”的论点。
他从以下哪几方面进行论证()A.“阴阳之辨”B.“形气之辨”C.“寒热之辨”D.“水火之辨”E.“命门之辨”5.张景岳从几个方面对真阴作了阐发()A.真阴之象B.真阴之用C.真阴之病D.真阴之治E.真阴之脏6.张景岳称命门者()A.为水火之府B.为阴阳之宅C.为精气之海D.为死生之窦E.为精血之海、元气之根7.张景岳喻为“治世之良相”的两药是()A.熟地B.人参C.黄芪D.当归E.白芍8.张景岳提出在治疗上也有常变之别, 下列哪些属于治疗中的变法()A.以寒治热B.以热治寒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E.虚则补之二、填空题1.张景岳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 以和最为突出。
2.张景岳对阴阳虚损的治疗提出了____的法则, 指出“善补阳者, ,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 , 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新选.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新选.](https://img.taocdn.com/s3/m/22aeaa9576c66137ee0619f2.png)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8e860633d4b14e852468df.png)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D)A.张景岳B.王好古C.张洁古D.刘完素E.朱肱1.D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2.刘完素认为肺、心、肝、脾、肾的本气是()A.清B.凉C.温D.湿E.燥E.热A.寒2.刘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认为“肺本清,虚则温”。
“心本热,虚则寒”。
“肝本温, 虚则清”。
“脾本湿,虚则燥”。
“肾本寒,虚则热”。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E)A.张洁古B.喻昌C.绮石D.缪仲淳E.刘守真7.E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结合运气学说阐发病机十九条,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一燥病病机。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B)A.似土B.似火C.似水D.似木E.似金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A.瘠擁B.消渴C.结阳D.热毒E.胸膈痞结11. A刘河间以地黄饮子治疗足废不用,暴暗失语之痔排证。
(二)B型题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B.阴虚火旺所致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D.阳气暴脱所致E.痰生热,热生风3.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3.C刘河间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将息失宜,心火暴祺。
4.E朱丹溪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痰生热,热生风。
5.A李东垣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本气自虚。
A.下消B.消中C.肾消D.上消E.消渴6.刘完素认为,饮水多而小便少者属(E)7.刘完素认为,饮食多而不棋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属(B)8.刘完素认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属(C)(三)X型题1.刘完素的著作有(ABCDE)A.《素问玄机原病式》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C.《三消论》D.《宣明论方》E.《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是()A.诸风掉眩,皆属肝木B.诸痛痒疮,皆属心火C.诸湿肿满,皆属脾土D.诸气牘郁病痿,皆属肺金E.诸寒收引,皆属肾水2.ABCDE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他把五运主病与五脏相联系,在原有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使之更贴近人体脏腑的病理状况。
中医各家学说考前模拟题
![中医各家学说考前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69ba01ff00bed5b9f31dc8.png)
《中医各家学说》考前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小题1 分,共35 分)()A.孙思邈B.王焘C.陈延之D.范汪E.巢元方2.孙思邈创制的治疗肺痈方剂是()A.苇茎汤B.大黄牡丹皮汤C.普济消毒饮D.附子薏苡败酱散E.仙方活命饮3 陈自明治病十分重视()A.祛除邪气B.扶养正气C.气血宣行D.调补阴阳E.调补冲任4.刘完素创制的地黄饮子用于治疗( )A.消渴B.喑痱C.热毒D.燥证E.泻痢5.提出“六气皆能化火”说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张元素E.王好古6.《元史》编修王祎所说的金代医学中兴代表人物不包括()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李杲E.朱震亨7.创立攻邪学派的医家是()A.张从正B.吴有性C.余霖D.徐大椿E.王士雄8.善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疾病的医家是()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吴有性E.余霖9.撰写《脾胃论》的医家是()A.刘完素B.李杲C.吴有性D.张介宾E.吴师机10.创制清胃散的医家是 ( )A.张机B.孙思邈C.钱乙D.张元素E.李杲11.撰写《局方发挥》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李杲E.朱震亨12.朱震亨认为与相火有密切关系的脏腑不包括 ( )A.胆B.膀胱C.心包络D.三焦E.心火13.薛己的学术特色是()A.重视先天B.重视后天C.脾肾并重D.独重胃气E.重视命火14.万全认为优生优育的重要前提是()A.胎教B.保胎C.治疗妊娠疾病D.父母精血充沛E.育儿方法15.提出“脾胃虚弱,百病蜂起”的医家是()A.李杲B.薛己C.万全D.缪希雍E.叶桂16.撰写《万病回春》的医家是()A.薛己B.杨继洲C.万全D.龚廷贤E.缪希雍17.龚廷贤治疗脾胃病通用方是()A.三因和中健脾丸B.三黄枳术丸C.补胃汤D.理气健脾丸E.参术健脾丸18.缪希雍论述吐血的病机是()A.阴虚火旺B.脾虚失统C.心火亢盛D.血热妄行E.肝火旺盛19.缪希雍清阳明邪热的主药是()A.石膏B.知母C.黄芩D.栀子E.竹茹20.外科领域中正宗派的代表医家是()A.陈自明B.陈实功C.高秉钧D.薛己E.汪机21.张介宾的著作是()A.《三消论》B.《格致余论》C.《局方发挥》D.《类经》E.《医宗必读》22.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的医家是()A.朱震亨B.赵献可C.薛己D.王冰E.张介宾23.李中梓的著作是()A.《儒门事亲》B.《格致余论》C.《内经知要》D.《景岳全书》E.《局方发挥》24.辨正《内经》“秋伤于湿”为“秋伤于燥”之误的医家是( )A.刘完素B.喻昌C.张志聪D.柯琴E.吴谦25.用人参败毒散治疗痢疾的医家是( )A.张机B.刘完素C.喻昌D.叶桂E.丁泽周26.临证善用生化汤的医家是()A.陈自明B.傅山C.武之望D.王肯堂E.王熙27.提出“阳化内风”理论的医家是()A.李杲B.叶桂C.刘完素D.朱震亨E.缪希雍28.王清任认为导致半身不遂的原因是()A.元气亏损B.真阴亏损C.外邪侵袭D.痰湿作祟E.肝风内动29.补阳还五汤重用()A.当归B.川芎C.桃仁D.黄芪E.地龙30.吴师机认为膏药的功用主要是()A.消散B.补益C.拔截D.清热E.温里31.撰写《随息居饮食谱》的医家是()A.孙思邈B.王士雄C.钱乙D.李杲E.孟诜32.第一个提出“中西汇通”概念的医家是()A.张锡纯B.丁泽周C.王清任D. 唐宗海E.恽铁樵33.临证善用生药的医家是()A.张机B.张从正C.张介宾D.张璐E.张锡纯34.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证诸升陷汤均应用()A.人参B.黄芪C.白术D.山药E.甘草35.擅用对药的医家是()C.张志聪D.张山雷E.施今墨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15 分)()A.地黄汤B.黄精膏C.不老延年方D.八仙长寿丸E.彭祖延年柏子仁方37.刘完素预防中风常用的方剂是()A.八风散B.愈风汤C.天麻丸D.地黄饮子E.小续命汤38.张元素的制方大法有()A.风制法B.热制法C.湿制法D.燥制法E.寒制法39.张从正下法包括()A.催生B.下乳C.磨积D.逐水E.破经40.李杲所创制的方剂有()A. 升阳散火汤B.升陷汤C.升阳除湿汤D.当归补血汤E. 当归六黄汤41.朱震亨临证将火证分为()A.郁火B.虚火C.实火D.阴火E.食火42.薛己重视脾胃与肾命思想渊源于()A.王冰B.钱乙C.张元素D.李杲E.朱震亨43.缪希雍将血症分为()A.血虚B.血瘀C.血凝D.血涩E.血热44.张介宾真阳论内容是()A.阴阳之辨B.形气之辨C.寒热之辨D.水火之辨E.精气之辨45.清初三大家是( )A.喻昌B.张璐C.吴谦D.傅山E.李中梓46.傅山补气最常用()A.人参B.黄芪C.白术D.山药E.莲子47.叶桂认为肝风内动病机是()A.水不涵木B.怒劳忧思C.肝肾不足D.中阳不足E.气血不足48.吴师机的膏药组方特点有()A.多法合用B.气味俱厚C.喜用大方D.重视引药E.膏面糁药49.王士雄治疗暑病常用()A.白虎汤B.竹叶石膏汤C.清暑益气汤D.清营汤E.清宫汤50.唐宗海慎用大黄的依据有()C.大便溏薄D.舌苔微黄E.脉数三、判断题(正确答案划“A”,错误答案划“B”,每小题1分,共15分)陈自明治疗妇科疾病重视调治肝脾。
中医硕士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中医硕士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1143f79e856a561252d36fde.png)
中医硕士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1/5)词语解释
第1题
以经注论,以论证经__________
下一题
(2/5)词语解释
第2题
用医如用将、用药如用兵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3/5)词语解释
第3题
引火归元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4/5)词语解释
第4题
提壶揭盖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5/5)词语解释
第5题
逆流挽舟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1/5)简答题
第6题
举二例说明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对五行学说的发展。
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2/5)简答题
第7题
孙思邈的养生观。
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3/5)简答题
第8题
错简重订派研究伤寒的实质。
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4/5)简答题
第9题
薛雪关于湿热病的治疗大法。
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5/5)简答题
第10题
举二例说明历代医家关于食疗、食补的贡献。
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1/2)问答题
第11题
朱丹溪与赵献可关于“郁证”的学术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e5849982b160b4e767fcfd8.png)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D)A.张景岳B.王好古C.张洁古D.刘完素E.朱肱1.D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2.刘完素认为肺、心、肝、脾、肾的本气是()A.清B.凉C.温D.湿E.燥E.热A.寒2.刘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认为“肺本清,虚则温”。
“心本热,虚则寒”。
“肝本温, 虚则清”。
“脾本湿,虚则燥”。
“肾本寒,虚则热”。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E)A.张洁古B.喻昌C.绮石D.缪仲淳E.刘守真7.E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结合运气学说阐发病机十九条,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一燥病病机。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B)A.似土B.似火C.似水D.似木E.似金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OA. ⅛⅛B.消渴C.结阳D.热毒E.胸膈痞结11. A刘河间以地黄饮子治疗足废不用,暴暗失语之痔排证。
(二)B型题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B.阴虚火旺所致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D.阳气暴脱所致E.痰生热,热生风3.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O3.C刘河间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将息失宜,心火暴祺。
4.E朱丹溪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痰生热,热生风。
5.A李东垣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本气自虚。
A.下消B.消中C.肾消D.上消E.消渴6.刘完素认为,饮水多而小便少者属(E)7.刘完素认为,饮食多而不棋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属(B)8.刘完素认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属(C)(三)X型题1.刘完素的著作有(ABCDE)A.《素问玄机原病式》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C.《三消论》D.《宣明论方》E.《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是OA.诸风掉眩,皆属肝木B.诸痛痒疮,皆属心火C.诸湿肿满,皆属脾土D.诸气牘郁病痿,皆属肺金E.诸寒收引,皆属肾水2.ABCDE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他把五运主病与五脏相联系,在原有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使之更贴近人体脏腑的病理状况。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复习课程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复习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ee2b48d5bbfd0a795673b1.png)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 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 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二)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945aaaa74431b90d6c85c7f3.png)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攻邪学派以下列何人为代表人物()A.张景岳B.叶桂C.张从正D.许叔微E.孙思邈2.《儒门事亲》的作者是()A.张元素B.张志聪C.张子和D.戴思恭E.许叔微3.张从正认为天之六气是()A.风、寒、暑、湿、燥、火B.风、寒、暑、水、燥、火C.风、寒、水、火、燥、湿D.寒、暑、风、水、燥、热E.风、寒、水、火、暑、湿4.张从正认为地之六气是()A.雾、雨、露、雹、冰、雪B.雾、雨、露、雹、冰、泥C.雾、露、雨、泥、冰、雪D.雾、雨、水、泥、冰、雪E.雾、露、泥、雹、冰、雪5.张从正认为人之六味是()A.酸、苦、甘、辛、咸、涩B.酸、苦、淡、辛、咸、涩C.酸、苦、甘、辛、咸、淡D.酸、苦、甘、涩、淡、咸E.酸、苦、甘、涩、淡、辛6.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气液宣通为贵E.血气流通为贵7.张子和认为,“凡上行者皆吐法”,下列哪一种方法不属此列()A.追泪B.引涎C.漉涎D.泄气E.嚏气8.张子和用吐法治杂病头痛,常用的方剂是()A.瓜蒂散B.葱根白豆豉汤C.稀涎散D.吐风散E.常山散9.张子和治痰食积滞,常用的方剂是()A.常山散B.稀涎散C.瓜蒂散D.吐风散E.葱根白豆豉汤10.首先提出:“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自复”的医家是()B.李杲C.张从正D.薛己E.喻昌11.张子和认为投补剂治虚证,应该是()A.脉脱下虚,气血不足B.脉脱下虚,精气不足C.脉脱下虚,精血不足D.脉脱下虚,无积无邪E.脉脱下虚,津液不足12.下列医家中,善于运用以情胜情疗法的是()A.刘完素B.张子和C.孙一奎D.喻昌E.叶桂13.张子和指出:“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
其中“实,,是指()A.正实B.邪实C.气实D.血实E.腑实14张子和提出“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
全真模拟试题(2)_中医各家学说
![全真模拟试题(2)_中医各家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f8444edd6f1aff00bed51e59.png)
全真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l.谢观认为与(黄帝针灸》及(灵枢经)为一派相承的医家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秦越人 D.长桑君2.研究中医与西医结合的医学流派是 ( )A.河间学派 B.伤寒学派 C.温病学派 D.汇通学派3.提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学者是 ( )A.纪晓岚 B.谢观 C.徐大椿 D.任应秋4.谢观认为与<素女脉诀>及《难经)为一派相承的医家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秦越人 D.长桑君5.首先提出<伤寒论》有错简,主张考订重辑的医家是 ( )A.方有执 B.喻昌 C.黄元御 D.章楠6.朱震亨代表著作是 ( )A.《丹溪心法》 B.《丹溪手镜》 C.《丹溪心法附余》 D.《格致余论》7.明代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 ( )A.脾胃病机 B.脾肾病机 C.肝肾病机 D.命门病机8.温病学派的先导是 ( )A.伤寒学派 B。
河间学派 C.丹溪学派 D.攻邪学派9.陈自明治疗月经不通以哪些脏腑为纲 ( )A.肝肾 B.肝脾 C.脾肾 D.心肾10.刘完素认为三消中,饮多而不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名曰 ( )A.消渴 B.肾消 C.消下 D.消中11。
不属于张从正攻邪学说的学术内容是 ( )A.气血流通 B.务滋化源 C.攻邪三法 D.三邪理论12.李杲辨别外感与内伤的总纲是 ( )A.辨阴证阳证 B.辨寒热 C.辨渴与不渴 D.辨脉13.陈实功认为,治疗外科疾病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先治标后治本 B.先治本后治标 C.标本同治 D.治病求本14,赵献可提出的被后世多数医家所接受的命门说是 ( )A.肾间命门说 B.肾中命门说 C.左肾右命门说 D.精室子宫命门说15.吴又可认为,治疗温疫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先表后里 B.先里后表 C.表里双解 D.疏利膜原、表里分消16.李中梓治疗先天根本有 ( )A.水火之分 B.阴阳之分 C.寒热之分 D.虚实之分17.程钟龄创立止咳的著名方剂是 ( )A.止嗽散 B.华盖散 C.麦门冬汤 D.小青龙汤18.叶桂治疗肝风证,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常加入 ( )A.介类潜阳之品 B.虫类搜剔之品 C.疏肝之品 D.活血通络之品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色复印社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中医理论的经典代表著作是 ( 。
A . 《黄帝内经》B . 《黄帝外经》 C. 《扁鹊内经》 D . 《扁鹊外经》 E . 《白氏内经》 2.对于医学流派的形成年代,任应秋先生的观点是 ( 。
A .金元时期B .战国以前C .汉代以前D .秦汉之际E .宋代以前3.确立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基本体系的医著是 ( 。
A . 《伤寒杂病论》B . 《黄帝内经》C . 《难经》D . 《神农本草经》E . 《中藏经》4.孙思邈研究伤寒的方法是 ( 。
A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B .重视经络C .突出治法研究D .八纲辨证E .用章句法注释5.哪部医著既是一部伤寒验案集,又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专著 ?(A . 《千金翼方》B . 《注解伤寒论》C . 《伤寒百证歌》D . 《伤寒发微论》E . 《伤寒九十论》6.首先提出错简重订的医家是 ( 。
A .方有执B .喻昌C .张璐D .孙思邈E .柯琴7.刘完素的学术思想,传至张从正时分化出 ( 。
A .易水学派B .温病学派C .滋阴派D .伤寒学派E .攻邪派8.攻邪派的师祖是 ( 。
A .张宛丘B .朱震亨C .张元素D .李东垣E .吴又可9.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不包括 ( 。
A .李东垣B .薛己C .孙一奎D .赵献可E .李中梓10.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始于 ( 。
A .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B .汉代末年的《伤寒杂病论》C. 金元时期的火热论 D .明末的《瘟疫论》E .清代中叶的《温热论治》11.首先提出中西汇通概念的医家是 ( 。
A .朱沛文B .唐宗海C .张锡纯D .恽树珏直.陆彭年12.哪位医家不属于金元以前著名医家 ?(A .张子和B .孙思邈C .吴有性D .刘完素E .朱震亨13.惟一传世的唐代《伤寒论》传本收藏于 ( 。
A . 《备急千金要方》B . 《素问玄机原病式》原色复印社 C . 《宣明论方》 D . 《局方发挥》 E. 《千金翼方》14.钱乙现存的医著是 ( 。
A . 《伤寒论指微》B . 《婴孺论》 C. 《颅囟方》D . 《钱氏小儿方》 E. 《小儿药证直诀》15.陈自明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基础方是 ( 。
A .十全大补汤B .四君子汤C .四物汤D .生化汤E .逍遥散16.金元四大名医之首是 ( 。
A .刘完素B .张元素C .张从正D .李东垣E .朱丹溪17. “ 火热论” 出自 ( 。
A . 《素问玄机原病式》B . 《宣明方论》C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 . 《三消论》E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18.太阴头痛,张元素以何药引经 ?(A .蔓荆子B .白芷C .柴胡D .苍术E .细辛19. 《儒门事亲》的作者是 ( 。
A .刘守真 B. 张元素巴张子和 D .李杲 E .朱丹溪20. “ 降火补阴之妙药” 是指何方 ?(A .大补阴丸B .六味地黄丸C .黄连解毒汤D .四物汤加炒黄柏E .升阳散火汤21. “ 阳有余阴不足论” 出自 ( 。
A . 《局方发挥》B . 《金匮钩玄》 C. 《格致余论》D . 《伤寒论辨疑》E . 《脉因证治》22.下列哪位不是明代医家 ?(A .张介宾B .程国彭C 薛立斋D .赵献可E .陈实功23. 《内科摘要》的作者是 ( 。
A .张介宾B .万全C .龚廷贤D .吴有性E .薛己24.薛己对命门的认识是 ( 。
A .左肾右命门B .乃两肾中间之动气C .男子之精室、女子之子宫D .为人身之大主E .七节之旁、中有小心25.提出“ 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 的医家是 ( 。
A .钱乙B .万全C .陈实功D .李中梓E .绮石26.下列哪项不是龚延贤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A .调理气血B .调理脾胃C .论三焦相火D .辨治泄泻呕吐E .老年医学的研究27.下列哪一项不是孙一奎对命门的认识 ?(A .命门为两肾间动气B .命门属坎中之阳C .命门为人体生生不息之根D .命门对人体呼吸有重要作用E .命门内寄相火28.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作者是 ( 。
A .张景岳B .陈实功C .杨继洲D .缪慕台E .李中梓29.下列哪项不是阳非有余论的观点 ?(A .有阳则生,无阳则死B .阳主生,阴主杀C寒主杀,热主生 D .阳气要时时虑其不足 E .注重滋阴降火30. “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一语的提出者是 ( 。
A .薛己B .孙一奎C .赵献可D .张介宾E .李中梓31. 《瘟疫论》的作者是 ( 。
A .吴有性 E .叶桂 C .薛雪 D .吴瑭 E .王士雄32.绮石认为虚劳之病机最为关键的脏腑是 ( 。
A .肺脾肾B .肝脾肾C .肝脾命门D .心肺肾E .肝心肾33. 《医门法律》的作者是 ( 。
A .喻昌B .张石顽C .叶天士D .张介宾E .万全34.傅山在分析妇科诸证病机时,特别注重哪三脏的作用 ? (A .肺脾肾B .肝脾肾C .心肺肾D .心脾肾E .心肝肾35.最能反映张璐学术思想的著作是 ( 。
A . 《本草逢源》B . 《诊宗三昧》C . 《千金方衍义》D . 《张氏医通》E . 《伤寒绪论》36.对于风证病机的认识,叶桂的见解是 ( 。
A .阳化内风说B .气虚说C .湿热痰说D .肝肾阴虚说E .内虚暗风说37.伤寒温病皆可用下法,下列哪项观点是错误的 ?(A .伤寒里实方下,温病热盛即下B .伤寒其邪在表,自气分而传人血分,下不厌迟C .温病其邪在里,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下不厌早D .温病下法其证不必悉具E .温病必俟其粪结而后下之38.王清任治疗头面四肢和周身血管血瘀证的方剂是 ( 。
A .通窍活血汤B .血府逐瘀汤C .膈下逐瘀汤D .少腹逐瘀汤E .身痛逐瘀汤39.补阳还五汤妙在重用黄芪,使亏损之五成元气得以恢复,黄芪的用量是 ( 。
A .二两至三两B .四两至六两C .二两至六两D .四两至八两E .六两至八两 40.王泰林疏肝通络法常选的药物有 ( 。
A .香附、郁金B .苏梗、青皮、橘叶C .巴旋覆、新绛、归须、桃仁、泽兰叶D .当归、杞子、柏子仁、牛膝E .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二、多项选择题 1. 《黄帝内经》所借用的古代哲学的范畴包括 ( 。
A .精B .气 C. 血 D .阴阳 E .五行2.研究《伤寒论》的宋代医家有 (·。
A .韩祗和B .朱肱C .庞安时D .许叔微E .郭雍3.李杲著有 ( 。
A . 《医学启源》B . 《珍珠囊》C . 《脾胃论》D . 《内外伤辨惑论》 E. 《兰室秘藏》4.刘完素的著作有 ( 。
A . 《素问玄机原病式》B . 《宣明论方》C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 . 《三消论》E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5.朱震亨对相火的认识是 ( 。
A 。
肾为相火B .相火为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C .胆为相火D .相火之常,为人身动气E .相火妄动,为人身之贼邪6.孙一奎的学术思想有 ( 。
A .命门学说B .阳非有余论 E .三焦相火论D .外感热病的见解E .真阴不足论7.李中梓“ 水火阴阳论” 的观点有 ( 。
A .气血是人身之本B .水火宜交不宜分C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更重要D .补气在补血之先,养阳在滋阴之上E .强调补气补阳药的运用8.论治八法中,不当下而下的病证有 ( 。
A .伤寒表证未罢B .邪虽入里,尚未结实C. 阴结便硬 D .高年血燥,新产血枯 E .病后亡津亡血9.散阴膏的适应证是 ( 。
A .阴证腹痛,寒湿泄泻B .风寒湿痹,筋骨疼痛C .跌打损伤D .脾虚泄泻E .上热下寒10.唐宗海的治学特点是 ( 。
A .博采众长B .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C .治学严谨D .重视实践E .务求实效,并究其得效之理三、填空题 (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每空 0. 5分,本大题共 10分1. 《黄帝内经》一书,包括 _____与 _____各 81篇。
2.伤寒学派始于 _____,盛于 _____。
3.李杲,字 _____,晚号 _____,金代 _____人,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
4.刘完素认为“ 行血则 _____,调气则 _____。
”5.朱丹溪治疗郁证的代表方是 _____。
6.李中梓说:“ 气血俱要,而补气在 _____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 _____之上” 。
7.喻昌的学术成就影响较大者是“_____” 和“_____” 。
8.叶桂认为补任脉之阴当首选 _____,补督脉之阳当首选 _____9。
王泰林辨治肝病的纲领是,以 _____、 _____、 _____为纲。
10.麻九畴,字知己,是 _____的入室弟子。
四、判断题 (下列命题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认为错误的打“X” 。
每小题 1分,本大题共 8分1.温补学派是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延续。
(2.张锡纯理论上的衷中参西,即以中医为主体,参照西医之说,进行文字上的比附而已。
(3.钱乙创立了滋补肾阴的千古名方——六味地黄丸。
(4.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对补土派有启示作用。
(5. “ 气有余便是火” 的著名观点是由刘完素提出的。
(6.孙一奎认为“ 三焦、包络为相火” 与朱震亨“ 相火论” 的观点相一致。
(7. “ 大气” 一词,首先见于《伤寒论》。
(8.叶桂认为,久病人络,治疗不可企求速效,当以丸剂缓攻为上。
(五、简答题 (每小题 4分,本大题共 16分1.河间学派的概念是什么 ? 研究内容有哪些 ? 创始医家是谁 ?2.钱乙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是如何认识的 ?3.缪希雍“ 吐血三要法” 是什么 ?4.简述王清任对血瘀证的分部治疗方法。
六、论述题 (每小题 8分,本大题共 16分1.试述朱震亨“ 阳有余阴不足论” 的主要内容。
2.试述李中梓脾肾同治的主要特点。
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提出者是:(A 张介宾 B朱震亨 C薛己 D李中梓 E钱乙2、“补中益气汤”是哪位医家的代表方:(A 刘完素 B张元素 C李杲 D薛己 E张介宾3、提出“医学衷中参西”的医家是:(A 朱沛文 B张锡纯 C唐宗海 D 恽铁樵 E陆渊雷4、提出“脾气下流,阴火上乘”的医家是:(A 薛己 B李杲 C张介宾 D赵献可 E张元素5、提出医生对待工作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的医家是:(A 钱乙B 张元素 C孙思邈 D陈自明 E徐大椿6. 许叔微认为 , 仲景《伤寒论》辨证的关键在于辨清(A寒热虚实 B表里虚实 C气血虚实 D内外虚实 E阴阳虚实7. 下列哪一项不是张元素制定的药类法象的内容(A 燥降收 B火浮长 C风升生 D寒沉藏 E湿化成8. 提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气而顺矣”的医家是(A 朱丹溪B 王履 C戴思恭 D 王纶 E 李中梓9. 认为中风由“内虚暗风”所致的医家是(A 刘完素 B李杲 C朱彦修 D叶桂 E缪希壅10. 吴有性认为温疫之邪侵入人体后,邪伏的部位是(A 肺卫 B膜原 C经络 D营卫 E三焦二、多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 选择两个以上答案, 并将答案的符号填在选题后的括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