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自主游戏中老师应做的几件事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途径,它是能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满足。这是孩子们一种自发的、不同寻常的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指南》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自主性游戏包含所有的游戏,开展自主性游戏就是让儿童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儿童在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而不是由教师安排或指定的内容。在一日生活中自主游戏也给我这样的新老师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烦恼。其实大部分老都和我一样对游戏并不陌生,并且在脑海里也清楚地知道游戏是“自愿、自由、自主而快乐的活动”。然而,真的要实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为什么呢?也许主要的原因就来源于自主游戏所所带来的“意想不到”会让我这样并没有足够经验的新老师而感到恐惧。而我也不得不承认当孩子们不再听老师的指挥进行游戏,当老师开始尊重幼儿的兴趣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表达表现时……这些突如其来的情况所带来了种种专业上的挑战。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一、准备,让孩子在游戏中打有准备之战

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有很大的影响,这是让老师能够顺利开展游戏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每每游戏前我们都要花大量时间为幼儿准备许多我们认为需要的材料,孩子们对这些材料有的不一定喜欢,有的也只能被动认同,这既削弱了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又不利于幼儿自主性发挥。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游戏将目标潜移默化渗透给孩子。孩子们才是游戏的主人,他们最清楚游戏需要什么东西,该怎么玩。孩子们参与游戏准备的过程可以满足孩子自主性的需要。

1.游戏时间准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最少要30到50分钟,只有在充足的时间里,幼儿才能去找伙伴、选择角色、计划游戏情节,以及准备所需的玩具材料、展开游戏等。如果时间太短孩子们不仅玩不尽兴还会慢慢放弃计划中要玩的活动,转而从事一些简单形式的游戏。

2. 游戏空间准备

有关方面的研究表明,游戏空间的大小、密度及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对幼儿的游戏心理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在游戏前要考虑空间是否有利于游戏的顺利展开,是否有利于促进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能力有所提升。

3. 游戏经验准备

生活中有什么,幼儿的游戏中就会有什么。所以在开展自主游戏之前游戏一定要注意孩子们游戏经验的准备。幼儿要进入饼干屋游戏,因为他们有过吃饼干的经验,那么其游戏情节和内容自然就会更丰富。

二、放手,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自由想象、大胆模仿,培养创新意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进行思考来开展游戏。老师千万不能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盲目否定他们,而应积极地捕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引导,为孩子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使他们能够大胆想象,自由思索,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尝试自己的新思路,新模式,使这种创造力得以升华。每个人都是在畅快玩耍的童年中度过的。不要把孩子们的童年想象的太简单,也真的不必担心幼儿的游戏还不够复杂、情节太low。只要孩子们想玩,只要孩子们在喜欢玩,我们就应该尊重他们,并把他们的游戏当成最好的游戏来看。一次自由折纸活动时,小熊组的几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了一把非常简易的雨伞,在我们成人看来这雨伞简直不能称作是雨伞。但是孩子们开心地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不仅如此其他孩子还配合地叫喊着“下雨啦,下雨啦”,于是引来更多的孩子争相模仿。不一会儿班里的每一个孩子的小脑瓜上都顶着一把小雨伞,想到平时下雨时他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懂了。看到游戏真的满足了孩子平时所达不到的愿望我感到非常喜悦,这原来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放手”,当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时,游戏已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容,成为孩子表达自我的方式。“把游戏还给孩子”,只有把这只手还给孩子孩子才能真正的在游戏中快乐。做“自己的游戏”比做“教师的游戏”更精彩。在孩子自己的游戏中,他们的需要与兴趣不再是模糊不清,孩子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也在游戏中得到了体现。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问题以前孩子们一遇到问题就喜欢喊一句“老师!”这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是背道而驰的。那怎样消除对老师们的依赖性能够自己去尝试解决矛盾和问题,从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图书区孩子们正在表演《小熊请客》时,一组幼儿发现人数多了一个,怎么办呢?于是我们孩子们“多出一个小朋友可以干什么?”孩子们想啊想说:“可以请他先当观众,等会儿再让他表演……”,问题解决了孩子们立刻兴致勃勃地开始表演。当然,这种“放手”也会引出诸多“不确定”。只是,我们可不可以以一种俏皮的心态来接受这些“不确定”带来的专业挑战呢?或许我们应该感谢孩子,是他们呈现给我们如此精彩和意外的片

段,所有这些不仅促使我们反思,还能敦促我们去捕捉其中的许多教育契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回应,让孩子感到尊重和满足

老师在自主游戏中不应是策划者、指挥者和评判者。老师只是孩子们年龄大一点的玩伴。老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并给予孩子适当的回应。有时会认同幼儿的游戏,任其发展;有时会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还可以引导孩子创造一些新的游戏情节;有时会传授一些经验,比如:能及时捕捉游戏中的瞬间,引导孩子来关注警察叔叔的工作,表扬警察叔叔并帮助孩子认识到警察是一份很光荣的职业。教师除了反思自己的建议是否适当外,能做的或许只有两件事一是向孩子学习,去研读孩子的行为,二则是静静地等待,等待孩子的那份热情渐渐趋于平静。教师在观察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就开展的自主游戏进行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次自主性游戏的开展做好材料、经验等方面的准备。是幼儿已有经验的提升,也是下一次自主性游戏准备的依据。

学会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从而保护好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以此体现幼儿自主游戏、自动结伴、自我教育、快乐游戏的宗旨,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理想的效果。当然在游戏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这是一个永恒又值得研究的课题,还需要教师不懈努力,不断去实践、去探讨。幼儿的快乐很简单,只是需要成人的细心呵护,因为这样的快乐常常会在教师的一个疏忽中,会在教师稍稍的“不认可”中戛然而止。为此,教师应该会看游戏,会从孩子的各种行为中分析孩子的原有水平以及最近发展区;教师还应该明确自己仅仅是那个“年长一点的玩伴”,支持、回应孩子的游戏;教师更应该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带着永不泯灭的童心,和孩子一起体味游戏的乐趣,分享游戏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