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务群教学课件(3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杜甫诗三首》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杜甫诗三首》教学课件
组诗“三吏”、 “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 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着读出这两个字; 天 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 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
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 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
这两句写了哪两种景,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 的情思?这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 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 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 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 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 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 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 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 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 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4.讨论阅读《蜀相》,进一步把握杜甫的创 作风格。
学习方法:
1、 朗读吟诵。 2. 情景再现。 3. 加强背诵。 4、 对比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杜甫诗三首》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杜甫诗三首》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主旨情感
总结板书
昭君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思乡难归
(深沉怨恨)
抒怀才不遇之情抒思乡之情
借史咏怀
“悲昭君以自悲也”
拓展延伸
比较《咏怀古迹》(其三)与《王昭君》《昭君曲》的异同。
王昭君唐•张仲素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文体知识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1)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2)律诗①每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②句数固定。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③讲究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④押韵严格。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文体知识
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大意。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登高》标准课件3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标准课件3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新婚别》《垂老别》 今义:很多年或很长时期,人的一生,终身、
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无家别》)。
杜甫创作阶段
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一般按照平仄交互的原则处理。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
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回答。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 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 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 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 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 诗人想到了什么?
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 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 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 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 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 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1)《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青年时期;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急人之困 (动词,为. 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格对偶,宽对只要求词性相近、意义大体相对即可。 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格对偶,宽对只要求词性相近、意义大体相对即可。 (3)《登高》中,道出了郁积诗人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家国之恨,表达了无限悲凉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登高》课件 (7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登高》课件 (73张PPT)
16
(二)朗读感知
1.诵读全诗,用“/”划分朗读节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补充: 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若按节奏可划分为 “二二二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有的是四三式的。三四式的很少见。
问 题 探 究
【思考3】鉴赏“语言” 1. 这首诗精于炼字,那么你认为诗歌的前四句哪个词最 精妙,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例1:“急”,写出了秋风之凛冽,很传神地写出 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 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 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 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 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6
人物轶事
显赫的家境 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 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 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 (今属河南)。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 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巩县。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 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 表弟相遇。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 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 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 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2.5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35张(人教新课标必修3)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2.5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35张(人教新课标必修3)

课文朗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zì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借助注释理
解诗文

fú )舒缓 语气
望岳
杜甫
泰山的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荡胸生层云, 阴决:眦山入的北归面鸟,。水的南面
(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 头发早就白了,(因为忧国念家)变的越来越 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
整体把握
1、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表达诗人2忧、本国诗伤表时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3、《春望》中心:
写春城破败的景象,表达 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 情。
▲读准下面的字, 并理解它的含义
溅(jiàn)—— 溅落
抵( dǐ )—— 值得
大哥哥,大姐姐, 我戴上眼镜仔看你 读书啊,别读错了字 呀!
搔(sāo )—— 用指甲挠
浑(hún) ——简直
胜(shēng)—— 承受
簪(zān )—— 一种束发的首饰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 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
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
城春草木深。 (被毁坏到了无余人、无余物,忧国忧民 )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首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 在啼叫惊动人心。/ 感时恨别,见花而落 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 (移情于物,感时伤世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课件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课件PPT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 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 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 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 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答:同情她的不幸。
二、课文鉴赏
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能 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 •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 •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 又同情她的不幸 。
三、艺术特色
1.从反映社会生活的广阔与深刻看, 杜甫赋予了中国诗歌的写实传统以全 新的内涵,把它的水准推向一个新的 高潮。他的创作标志着唐代诗歌创作 倾向的巨大转变。
第四层次: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 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 迟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 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凄苦 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
(六)内容评述
•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 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 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 的担忧。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 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 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 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2. 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 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 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 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 的参军之职。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 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杜甫教学ppt课件24注意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杜甫教学ppt课件24注意
“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
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仄仄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平仄规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困守长安十年的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年终于获得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官职,在距离其任职仅一个月之际安史之乱爆发,不仅带走了往昔繁华,也带走了杜甫那刚刚燃起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报效祖国的希望,潼关失守,长安陷落,玄宗仓皇奔蜀。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句平仄相对
中唐诗人在盛唐那样的艺术高峰面前,表现出拓展新的诗 歌艺术领域的巨大努力。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 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韵脚“哀”、“回”、“来”、“台”、“杯”感觉读起来不押韵。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内容: 一层:悲秋―季节的凄惨 二层:家乡悲秋不及万里外悲秋 三层:定居万里他乡者悲秋不及天涯游子悲秋 四层:短期天涯游子者悲秋不及长期者悲秋 五层:长期少年天涯游子悲秋不及老年垂暮天涯游子悲秋 六层:老年垂暮但身体健康者悲秋不及身老多病终年漂泊悲秋 七层:身老多病终年漂泊者平日悲秋不及登台眺望满木萧然时悲秋 八层:登台眺望满木萧然时有亲友在旁者不及孤独一人独自登台时悲秋 八层合一,层层递进,可见功力之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内容: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 还是个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3课件:第5课 杜甫诗三首(共72张PPT)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3课件:第5课 杜甫诗三首(共72张PPT)

审视标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秋兴》,即因秋引发感慨(触景 生情),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 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 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通读诗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ຫໍສະໝຸ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秋 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使枫树林凋谢衰败了,巫山巫峡气象萧瑟阴沉。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巫峡江中的波浪汹涌,接连天际,山上雾霭阴 沉接地。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已开两度令人回忆往昔而潸然泪下,一 叶孤舟系在江岸,像系着我思念故园之情。
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
游 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和李白结为 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创作,表
时 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 期 《望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长
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
长 “野无遗贤”的骗术,参加考试的人全
安 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10 年之久.不幸的遭遇是他进一步认识到统
西 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
南 时
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 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 就的。

沉郁顿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新教材培训资料——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介绍 课件 (31张PPT)

新教材培训资料——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介绍 课件 (31张PPT)

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提升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能力,同时自然融入和提升其他三
方面素养。
.
D C
B
A
文化传承与理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言建构与运用
➢ 重视整合与实践,创新单元内部组织方式,使语文学习更接近真实的语文实践生活。
➢ 1.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强调的是课程
.
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题材和体 裁的多样性,从《诗经》《离骚》 到清人作品,从古风、民歌、绝句、 律诗,到词曲,从各体式散文到文 言和白话小说,均有呈现。共选入 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 数(共136篇/首)的49.3%。其中古 诗词32首,古文35篇。
2
革命文化:精选讴歌革命领袖丰功 伟绩、赞颂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的作 品,凸显革命理论文章的指导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 国的情感。共选入革命文化作品23 篇(首),占全部课文总数16.9%。 其中革命领袖的文章8篇(首),鲁 迅文章5篇。
写作
如何做到 情景交融
解读几个重要关键词
➢ 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自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1.通过精心选择课文来实现。重视中华文化的共同记忆,选取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特征、文质兼美、 深浅合宜、适合教学的文章;课文选择均衡协调,统筹兼顾各种类型的选文,特别是精选有关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内容,坚持体现正确导向,积极弘扬正能量,
➢ 坚定理想信念 ➢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加强品德修养 ➢ 增长知识见识 ➢ 培养奋斗精神 ➢ 增强综合素质

8-2《登高》(课件)25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8-2《登高》(课件)25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 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 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 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 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15
1.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 主 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要 2.困居长安时期(35岁~44岁):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经 后来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历 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直到天宝十四载十月,安史之 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12
品读诗句,感受诗情
宋代罗大经在其《鹤林玉露》中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独登台”一联含有八层意思。八层意思,离不开一个“悲”字,请尝试代入 诗境,说说诗人抒发了哪些悲慨?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3
品读诗句,感受诗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罗大经《鹤林玉露》:“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__地__之__远__也__。
7
走进律诗,整体感知
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 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
《登高》首联以登高眼前所见之近景为起,颔联承接以阔大之远景,并由 空间联想到时间,颈联又景物转入人事,尾联在人事感慨上收结。
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
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
船上,享年58岁。
17
再次诵读,总结诗情
“悲”是贯串《登高》整首诗的情感线索,第一联借眼前众多秋景来烘托内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7、《杜甫传》之《夔府孤城》
• 课下阅读并完成任务清单7 • 学生自读:《漫成一首》《八阵图》《白帝》《咏怀古迹五首》 • 课堂精讲(2课时) • 学生讲《咏怀古迹五首(三)》《秋兴八首(四)》或学生自选这一时期的诗歌
四首(一)》《宿府》 精读精讲(4课时) 《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 作业 1、背诵上述所有的诗歌。 2、按照《成都草堂》这一章和他的诗歌,找一张草堂的照片,并阐述你选择理由。(网络作业) 3、在“杜甫草堂”开展人文创意活动。(诗歌接龙、飞花令、“杜诗之旅”、“草堂诗画乐雅集”)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5、《杜甫传》之《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
• 课下阅读并完成任务清单5 • 学生自读:《佳人》《月夜忆舍弟》 • 课堂精讲:《梦李白二首》(1课时) • 作业 • 1、学生根据这一章和诗歌勾勒出“杜甫的入川之路”的地图。 • 2、补充阅读聂作平《逃向成都:杜甫的入川之路》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1、 • 712——731:童年 • 731——745:两次漫游 • 完成表格的梳理,刷新学生对杜甫刻板的认知。 • 2、 • 还原《夜宴左氏庄》(课下作业) • 假如你是杜甫漫游的伙伴,请从四首诗歌中挑选出1个意象,并阐明理由。 岱宗、层云、归鸟、房兵曹胡马、纤月、静琴、花、春星、书、剑、酒、诗、扁舟……。

设 计 反 思
肆 研究结论 Conclusion
三原则
阅读写作为核心。 “任务群”为导向 史、诗互证
三目标
杜甫像:破除“标签” 诗歌:意象——两首诗的比较——整体 风格——小论文 传记——诗歌——诗人
感谢聆听 请批评指正
目录
CONTENTS

学习情境与任务

学习内容与目标

学习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

情 境 与 任 务
壹 研究介绍 Introduction
杜甫是中国古 代诗歌的集大 成者,素有 “诗圣”之誉, 他的诗歌被称 为“诗史”。
打破单篇教学 组合有梯度的 任务群教学
诗歌“活”起来。 让诗歌与眼前的 历史场景结合起 来。让诗歌走进 生活。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动笔墨。 • (2)能梳理行文的线索,训练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 (3)对以往学过杜甫诗歌的回顾,是开展杜甫任务群学习的预热。
要求标示出时间,是和阅读传记相印证。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2、 • 《杜甫传》之《童年》《吴越与齐赵的漫游》《与李白的会合》 • 课下阅读完成任务清单2(2天)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2)自读:
• 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
• 王安石《杜甫画像》
• 《绘声绘色的题画像诗——读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莫砺 锋)
• 《杜甫画像审美流变举要》(黄爱武、林光)
• 网络作业:
• 可以在网络找一幅你心目中的杜甫像,或者你自己画一幅杜甫像。 并阐明理由。
• (3)写一篇有关杜甫或其诗歌的小论文。 • (4)“杜甫诗文诵读分享会”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6、《杜甫传》之《成都草堂》《再度流亡》《幕府生活》(1周)
• 课下阅读并完成任务清单6 学生自读 《江村》《春夜喜雨》《江亭》《水槛遣心(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释闷》《登楼》《绝句
能独立撰写一篇关于杜甫的文学评 论或小论文;能与同学合作,结合 《杜甫传》和杜甫诗作撰写剧本, 通过舞台表演的方式更直接地体验 杜甫的悲欢,感受其精神和情怀; 在“杜甫草堂”完成“人文创意活 动”;尝试与同学合作,编选一本 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杜甫诗歌读本, 写明编辑理由,实践体验编选一本 书的环节。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9、《杜甫传》《杜甫诗选》阅读学习完成后续安排 • (1)自读: • 《杜甫的文化意义》(莫砺锋) • 《品中国文人:杜甫》(刘小川) • 网络作业: • 你认为哪一年是杜甫人生最重要的一年?请根据《杜甫传》和所学
的杜甫诗,阐述你的理由。
学 习 资 源

《杜甫传》,冯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杜甫诗歌选》,自编。根据: 《杜甫诗选评》葛晓音撰,上海古 籍出版社;《杜甫诗选注》萧涤非 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杜诗详 注》仇兆鳌注,中华书局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网络作业) 3、1课时讲评作业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29):头角峥嵘、裘马轻狂、清狂、锋芒毕露、放荡清狂、放荡幻想、不羁、自命不凡、 自傲、恣意、豪情、自信张扬
• (19):心系天下、志向高远、雄心壮志的青年、志在四方、壮志满怀、志向远大 • 杨东潇“青春忼忾意荡谲,向迩功名志轻飏。” • (9)童心、无忧无虑、童真未泯、好奇的少年、朝气蓬勃、童趣、青涩、天性的勃发、 • (8)不器、开阔、多才、天资聪颖、勤学、小有成就、才华横溢、 • (2)萌芽、轻狂与悄然的转变 • (2)俊逸、潇洒 • (2)漫游 • (1)不幸、雅趣、歌舞
“诗史”的理解。)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4、《杜甫传》之《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十一期 间”)

教 学 设 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阅读任

务清单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杜甫传》 “杜甫诗选”
杜甫


杜甫诗 研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1、 • 《杜甫传》之《家世与出身》 • 任务清单1(1天) • 课下阅读完成阅读清单上的任务。 •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8、《杜甫传》之《悲剧的结局》(2天) • 课下阅读并完成阅读清单8 • 学生自读:《风疾舟中扶枕抒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 课堂精讲:《登岳阳楼》《江汉》 • 学生讲《江南逢李龟年》
• 课下阅读并完成任务清单4 • 学生自读:《悲陈陶》《悲青阪》《哀江头》《羌村三首》“三吏三别”
《国难悲歌》(叶嘉莹) • 课堂精讲:《月夜》《赠卫八处士》(3课时) • 网络作业:1、 请从“意象——意境——情感”的角度比较阅读《夜宴左氏
庄》和《月夜》的不同。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内 容 与 目 标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实践与体验
制定阅读计划表。 阅读过程中,探索 整本书的阅读方法。 掌握合适的阅读方 法,养成良好的阅 读习惯,在个体阅 读的基础上形成自 己对传主和立传者 的认识。
能完成布置的阅读 清单;完成阶段性 的写作任务;能将 杜甫的多首诗歌建 立关联,进行比较 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任 务群教 学课件 (31张P PT)
• 3、《杜甫传》之《长安十年》(1天)
• 课下阅读并完成任务清单3 • 认真阅读《长安十年》这一章,给杜甫写一个小传。要求时间清晰,核心事件概括精准。 • 学生自读:《饮中八仙歌》《丽人行》《后出塞(一)》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课堂精讲(3课时) • 《兵车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诗史”品格(网络作业:结合《长安十年》和这一时期的诗歌谈一谈对杜甫诗歌被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