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辨伪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辨伪学

第一节辨伪及其意义

广义辨伪:

就是对某些有真伪问题的事与物进行考察鉴别,确定其真伪。它的涵盖面不小,举凡古史事、古书籍、古器物、古碑刻、古字画等,只要是有真伪问题的,均在其辨识之列。

狭义辩伪:

指文献辨伪,它是研究、辨别文献真伪的专门性学问,是历史文献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文献辨伪学:

是对辨伪的历史发展、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并总结辨伪规律的学科。

一、我国伪书的数量及类型

1、伪书数量:

世界文献之最=世界伪书之最

伪书数量大、范围广、起源早

《史记.货殖列传》说西汉初年“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没于赂遗也。”赵高、李斯之伪秦始皇诏书

张心瀓1957年版《伪书通考》正、续篇统计,有真伪问题且经历代学者讨论过的古书达到1104部。

邓瑞全等《中国伪书综考》统计(包括近代)伪书达1200种。

2、伪书的类型

(1)按形成原因和形式分类(明代《胡应麟〈四部正訛〉概括):

作于前代而世率知之;伪作于近代而世反惑之者;掇古人之事而伪者;挟古人之文而伪者;传古人之名而伪者;蹈古人之名而伪者;惮于自名而伪者;耻于自名而伪者;袭取人而伪者;假重于人而伪者;恶其人,伪以祸之者;恶其人,伪以诬之者;本非伪,人托之而伪者;书本伪,人补之而益伪者;伪而非伪者;非伪而实伪者;当时知其伪而后世弗传者;当时记其伪而后人弗悟者;本无撰人,后因近似而伪托者;本有撰人,以后人因亡佚而伪题者。(2)按伪书程度及方式分类(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1)全部伪。此类伪书于子部最多,经部次之。例如《鬼谷子》、《关尹子》、《孔子家话》等,完全是他人的凭空编造。

2)部分伪。此类书数量最多,几乎每郡古书都有可疑之处。例如《庄子》、《左传》、《史记》等,均存有后人窜人之嫌。

3)本无其书而作伪。有些书于历代史志、书日中均无著录,只因某口中提从其人其事,于是便有人借机附会而作伪。例如《亢仓子》、《子华子》等皆是

4)曾有其书图佚而作伪。此类书数量亦不少,例如《列子》在《汉书·艺文志》中曾有著录,但后来亡佚,魏晋间人张湛便辑佚若干古书材料,趁机作伪而成书。

5)内容不尽伪,而书名伪。

6)内容不尽伪,而书名、人名皆伪。此类书亦不在少数,例如《管子》、《商君书》等,均为先秦古书,但又非管仲、商鞅本人所著,而系时人采摘其言行,杂之以有关史料而成书,因此书名与作者皆不符。

7)内容及书名皆不伪,而人名为。

8)盗袭割裂旧书而伪。

9)伪后出伪。

10)伪中益伪。

二、伪书伪文的危害

1、危害对文献本身的正确认知。

如:文献的时代、作者、价值等方面

2、危害学术研究。

如学术史、思想史、史料的真实性等

3、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三、辨伪是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

辨伪始于怀疑,其渊源亦可追溯到先秦。如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说过:“纣之下乱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对文献记载中有关商纣王暴行的夸大描述表示不满。

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说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表明他对《尚书》中有关记载的怀疑比子贡还要深。不过这些还只是疑古的开端,不能算是实际的辨伪。

一般认为,辨伪工作约始于西汉。

司马迁写《史记》,“整齐百家杂语”,又谓“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实际是指斥百家语中有很多伪材料。

西汉来年,刘向在校理群书时所作的叙录,对古书也多有疑辞。如《神农叙录》谓“疑李悝及商君所说”,《黄帝泰素叙录》谓“或言韩诸公孙之所作”,都是由对原书作者不能肯定而生疑。

东汉初年,王充在所著《论衡》一书中,则以《书虚》、《儒增》、《艺增》、《语增》四篇,专攻“多不诚实”的“伪书俗文”,提出要“辨然否之实”’“立真伪之平”。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更留下不少有关辨伪的言论。如所载《文子》九篇下注:“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神农》二十篇下注,“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这一类的文字,在《汉书·艺文志》中约有20余条。稍晚,经学家马融又写了否定《尚书·泰誓》的文章。他指出“《泰誓》后得,案其文似若浅露”,又列举《春秋》、《国语》、《孟子》、《荀子》、《礼记》历引《泰誓》之文谓“今文《泰誓》皆无此语”,从而肯定此篇为西汉伪作。象这样有理有据的考辨工作,是前人所未尝做过的。东汉末,郑玄在注经过程中,也曾做过考订经书真伪及其年代的工作。如他从时令、观制等方面,证明《礼记·月令》为秦代的作品。

唐代学者对于古书的辨伪,较汉人要自觉得多。刘知几在其所著史评名著《史通》中,撰有《疑古》、《惑经》两篇,指斥“五经”与上古之书真伪不分、“隐没者多”,主张轻传闻重经历,以杂史、雅言及出土资料与古史相印证。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也曾讲到,他平日读书,非常注意“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黑白分矣”。与韩愈齐名的柳宗元,也是一位疑古的学者,著专文以辩《鬼谷子》、《亢仓子》、《吴子春秋》、《鹖冠子》、《文子》诸书之伪。所有这些,都对后世文献辨伪的工作产生过一定影响。

两宋是辨伪风气盛行的时期。此时汉学衰落,理学大兴,学者们由不信汉学旧注,进而大胆怀疑古经典。他们或攻传注,或弃序说,或疑全书为晚出,或疑部分为质品,从而使辨伪古籍开始成为较为系统而有条理的工作,并且方法渐密,范围渐广。

如欧阳修辨《易系解》,吴戜辨《古文尚书》,司马光疑《孟子》,王安石考《春秋》,郑樵攻《诗序》,洪迈、汪应辰非《周礼》《孝经》,叶适、黄震不信《管子》、《宴子》等,都极其有名。尤其是朱熹的辨伪,恣肆汪洋,遍及群经诸子,所指伪书竟达60余种,颇能体现宋人治学的开放精神。

他曾不无感慨地说:“天下多少是伪书,开眼看得透,自无多书可读。”又总结自己的经验说:“熹窃谓生于今世,而读古人之书,所以能别其真伪者,一则以义理之所当否而知之,二则以其左验之异同而质之,未有舍此两涂,而能直以臆度悬断之者也。”这不仅是谈辨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