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心包积液护理

心包积液护理

心包积液护理
心包积液是在急性心包炎病程中发生心包大量渗出液体并积聚于心包内,可出现急性心脏填塞征象,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浮肿,甚至休克。

应密切观察,及时抢救。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加强巡视。

2、如发现心动过速、静脉压不断上升、动脉压持续下降,严重呼吸困难应考虑心包填塞征象,立即报告医生,准备好心包穿刺用物。

【护理措施】
1、病室安静温暖,空气流通,防止着凉。

做好生活、心理护理。

2、取半卧位休息,呼吸困难时予以吸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刺激性食物。

水肿者予进低盐饮食,不能进食者予以鼻饲。

4、胸痛时按医嘱予以镇静止痛剂,高热者按高热常规护理。

5、出现急性心包填塞征象时,应协助医生行心包穿刺,抽出液体及时送检,做好记录及交接班工作。

嘱患者卧床休息,术后24小时内观察生命征变化,合并水肿者应记录24h出入量。

【健康教育】
1、合理饮食,有水肿者应进低盐饮食。

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3、教会患者了解异常体征,及时就诊。

扩心病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

扩心病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

扩心病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1、患者女,50岁,诊断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A.心悸B.心前区疼痛C.血压下降D.发热E.心律失常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心前区疼痛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主要症状。

2、患者男,54岁,诊断为急性心包炎,出现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是A.呼吸困难B.心前区疼痛C.心悸D.声音嘶哑E.吞咽困难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

3、患者男,29岁,发热、胸痛、气短7天,加重2小时,查血压62/45mmHg,端坐位,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两肺未闻及湿罗音,心尖搏动消失,心浊音界明显向两侧扩大,心率13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有奇脉,目前诊断是A.心肌炎B.心包积液心脏压塞C.扩心病D.肥厚心肌病E.右心衰竭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心包积液: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皆为绝对浊音区;心尖搏动弱,且位于心浊音界的内侧或不能扪及。

根据题干患者出现为奇脉,所以应诊断为心包积液心脏压塞。

4、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为A.常规12个导联(除aVR外),皆出现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B.出现病理性Q波C.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D.与冠状动脉所支配区域相应的导联上出现弓背向上的ST段抬高E.与冠状动脉所支配区域相应的导联上出现ST段水平下降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心电图:①常有窦性心动过速。

②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下,见于除aVR导联以外的所有导联,aVR导联中ST段压低。

③一至数日后,ST段回到基线,T波低平或倒置,持续数周至数月后T波逐渐恢复正常。

④心包积液时有QRS低电压。

⑤包膜下心房肌受损时可有除aVR和V1,导联外P-R段压低。

5、患者男,28岁,主诉心前区胸痛放射至左肩,但不到左臂,疼痛于吸气时加剧,坐位时减轻,伴有发热、寒战、血压110/70mmHg,心率110次/分,律齐,体温38.5℃,其他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ST段抬高(除aVR外),入院后第3天患者的血压下降,静脉压升高,出现颈静脉怒张及休克,最可能的诊断是A.心肌梗死继发心包炎B.心肌梗死C.病毒性心肌炎D.肺梗塞E.急性心包炎积液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急性心包炎时是来自心包下心肌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为:①常有窦性心动过速。

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心包疾病的原因及种类,了解既往基础疾病。

2.评估患者目前的生命体征,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及心包压塞而出现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焦虑情绪。

二、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限制钠盐摄入,因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炎要限制蛋白的摄入。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其他病情变化,有无胸痛、干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如出现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脉压变小和静脉压明显上升等心包填塞症状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4.遵医嘱给药,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5.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程度调节氧流量。

三、健康教育
1.根据病情指导活动,合理安排休息,心包切除术后患者仍应休息半年左右。

2.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

3.告知患者用药知识及不良反应。

四、出院回访
1.指导患者加强营养,避免诱发因素,防止受凉、呼吸道感染等。

2.指导患者出院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急性心包炎护理常规

急性心包炎护理常规

急性心包炎护理常规一.定义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最常见病因是病毒感染。

二.症状、体征(一)症状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疼痛性质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部分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水肿。

(二)体征心包摩擦音是最具诊断价值的典型体征,以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最为明显。

三.护理问题(一)气体交换障碍与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有关。

(二)急性疼痛与心包炎症有关。

(三)体温过高与心包炎症有关。

(四)体液过多与心包积液有关。

(五)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休息与体位取舒适卧位,半卧位或坐位。

衣着应宽松,以免妨碍胸廓运动。

勿用力咳嗽、深呼吸或突然改变体位。

(二)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三)病情观察观察疼痛、呼吸困难的程度;监测体温变化。

(四)胸闷气急者给予氧气吸入。

(五)协助医生给予心包穿刺术。

术前护理:备齐用物;保护病人隐私;开放静脉通路;心电、血压监测;行超声检查。

术中配合勿剧烈咳嗽及深呼吸,抽液要缓慢;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术后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引流管的护理,记录抽液量、颜色、性质,并及时送检。

(六)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控制输液速度,疼痛明显者给予止痛药。

(七)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消除思想顾虑。

五.健康教育(一)日常生活指导注意休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

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二)用药与治疗指导坚持足够疗程药物治疗,防止复发,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定期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

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

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穿刺前评估1 术前宜行X线及(或)超声检查,以便决定穿刺部位及估计积液程度;积液量少者不宜行穿刺术。

2 适应证:心包炎伴积液需抽液检查确定病因者、大量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者或需作心包介入性治疗者。

3 用物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必要时加抗凝剂)、无菌手套、量杯、利多卡因、双腔穿刺包,引流袋。

穿刺术中的配合1 常规心电监护,选择适宜体位,如从心尖部进针常取坐位;如选择剑突下进针常选斜坡卧位,腰背部垫枕。

2 嘱患者于术中勿咳嗽或深呼吸,必要时术前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3 常用穿刺方法有下列二种:3.1心前区穿刺:于左第5、第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测进针,向后、向内指向脊柱方向刺入心包腔。

穿刺针尖入皮下后,助手将注射器与穿刺针后的橡胶管相连接,并抽吸成负压,当穿刺针入心包腔后,胶管内立即充满液体,此时即停止进针,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

3.2胸骨下穿刺:于胸骨剑突与左第7肋软骨交界处之下作穿刺点,穿刺方向与腹壁成45°,针刺向上、后、稍向左而入心包腔的后下部。

其余操作同上。

有条件可在超声指导下进行。

4 对于需要持续引流的患者,可接引流袋持续引流。

5 抽液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心包腔内。

抽液速度宜缓慢,首次抽液量以100ml左右为妥,以后每次抽300~500ml,以免抽液过多导致心脏急性扩张。

如为血性积液,应先抽出3~5ml,如放置5~10min不凝固再行抽液。

6 手术过程中应经常询问并观察患者有无穿刺部位疼痛,胸闷等不适,助手应注意脉搏变化,如发现脉搏减慢,应及时拔除穿刺针,改变穿刺部位重新进针。

穿刺术后的干预措施1 体位与活动术后静卧12~24小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并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必要时可抬高床头,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 饮食富于营养、宜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或刺激性饮料及食物。

心包炎的症状与治疗新进展

心包炎的症状与治疗新进展

白介素抑制剂等

微创手术:减少 创伤,加快恢复
机器人辅助手术: 提高手术精确度,
减少并发症
3D打印技术:个 性化定制手术方 案,提高手术成
功率
生物材料:促进 组织修复,减少
术后并发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机器 人手术等
药物治疗:新型抗炎药物、 免疫抑制剂等
物理治疗:激光、超声波等
05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 持和安慰,减轻心理压力, 提高治疗效果
06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心电图、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
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监测病 适的药物,如抗炎药、抗凝
情变化
药等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等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 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
高盐、高糖的食物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每周 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 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抑郁
添加标题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添加标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 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添加标题
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康复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添加标题
康复锻炼的效果和评价
02
情绪调节:鼓励患者保
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
01
抑郁等负面情绪
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了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心包疾病除原发感染性心包炎症外,尚有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尿毒症等所致非感染性心包炎。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急性心包炎(伴或不伴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炎、粘连性心包炎、亚急性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

临床上以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为常见。

一、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肿瘤、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

心包炎常是某种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或为其并发症,故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但也可以单独存在。

病因急性心包炎的病因:1、急性非特异性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3、肿瘤:原发性、继发性4、自身免疫:风湿热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贝赫切特病、艾滋病;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及药物性如普鲁卡因胺、青霉素等。

5、代谢疾病:尿毒症、痛风6、物理因素:外伤、放射性7、邻近器官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主动脉夹层、肺梗死等。

●发病机制心包腔是由壁层和脏层构成的一个封闭囊袋,正常心包腔内约含50 ml液体,心包液来自脏层心包,通过壁层心包经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排出。

急性炎症反应时,心包的壁层与脏层之间产生由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组成的渗出物,此时为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当渗出物中的水分增多时,称为渗液性心包炎,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呈黄而清的液体,渗出液也可为脓性或血性。

液量100--500 ml,可多达2—3升。

当渗液迅速积聚和(或)渗液量超过一定水平时,心包内压力即急骤上升,影响心室舒张期充盈,使心搏量降低,动脉收缩压下降。

同时,心包内压力增高也影响血液回流到右心,使静脉压升高,从而出现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心包炎常见症状为心前区痛和呼吸困难。

(1)心前区痛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包炎,缓慢进程的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炎疼痛可能不明显。

疼痛可位于心前区,性质呈尖锐性,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或变换体位而加重;疼痛也可为压榨样,位于胸骨后。

心包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心包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心包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心包炎概述心包炎(pericarditis),是由感染、肿瘤、代谢性疾病、尿毒症、自身免疫病、外伤等引起的心包脏层和纤维壁层的炎症性疾病。

主要临床特征为胸痛,可伴有呼吸困难。

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是某种全身疾病累及心包的表现。

临床上可按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其中以急性心包炎最为常见。

心包为双层囊袋结构,外面覆盖着脏层和纤维壁层两层薄膜。

二者之间形成的心包腔内有15~50ml浆膜液,可以起到润滑作用。

英文名称:pericarditi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心脏。

常见症状:胸痛、呼吸困难等。

主要病因: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疾病因素、外伤等。

检查项目: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重要提醒:病因不明的急性心包炎病程容易延长,需要长期治疗。

临床分类:1、按病程分类(1)急性心包炎:病程<6周的心包炎。

包括纤维素性心包炎、渗出性(浆液性或血性)心包炎。

(2)亚急性心包炎:病程为6周~3个月的心包炎,包括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

(3)慢性心包炎:病程>3个月,包括缩窄性心包炎、渗出性心包炎、粘连性(非缩窄性)心包炎。

2、按病因分类(1)感染性心包炎:包括病毒性心包炎、细菌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真菌性心包炎等。

(2)非感染性心包炎:由急性心肌梗死、尿毒症、肿瘤、黏液腺瘤、主动脉夹层、结节病、药物、外伤、放射线、手术等引起的心包炎。

包括乳糜性心包炎、急性特发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血管炎性心包炎、创伤性心包炎等。

二、心包炎的发病特点三、心包炎的病因病因总述:急性心包炎最常见病因为病毒感染。

其他包括细菌、某些非感染性疾病、外伤等。

有些患者经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称为特发性急性心包炎或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ppt课件

急性心包炎  ppt课件

ppt课件
5
病历资料(五)
外院辅助检查: 2013年11月14日安化第二人民医院胸部CT示双肺病变及右肺门肿块, 性质待定,双侧胸腔积液,心影明显增大。慢支并肺气肿。 2013年11月14日安化第二人民医院肝肾功能示ALT 160U/L,AST 560U/L, 肌酐 138umol/l。
ppt课件
急性心包炎
ppt课件
1
病例资料(一)
姓名:胡玉祥 性别:男 年龄:69岁 婚姻:已婚 住址:益阳安化县
出生地:安化 民族:汉族 职业:农民
ppt课件
2
病历资料(二)
现病史: 患者诉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干咳为主,在诊所间断输 液治疗10余天,咳嗽咳痰气促症状进行性加重,遂至当地卫生院就诊, 胸片考虑肺结核可能,至当地疾控中心诊断为肺结核,给予乙胺酰胺 异福片治疗4天后,咳嗽咳痰气促仍持续加重,不能平卧,并出现乏力 纳差恶心呕吐,停用抗痨药,至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完善胸部CT 及肝肾功能检查,提示肺部病灶不能确诊,肝肾功能损害,由救护车 于2013年11月15日20时10分急诊入我院。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 ,大便干结,尿量减少,体重减轻约6斤。
ppt课件
8
病例资料(七)
入院后检查结果: 1、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肢导联QRS波群低电压,重度顺钟向转位。 2、心脏彩超示右房右室大,三尖瓣返流,心包积液,心包探及约 34mm液暗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正常测值范围,主动脉 瓣返流。 3、CT示右下肺空洞形成,双侧胸膜炎,中量积液,心包炎,大量积液 ,慢支炎,肺气肿。 4、血液检查:①11月16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4.71%↑,血凝 示PT 19.1sec↑,肝肾功能示ALT 456U/L↑,AST 1090U/L↑,血沉 18mm/h↑,尿素12.18mmol/L↑,肌酐 100umo/l↑,尿酸 815umol/l ↑ ,动脉血气分析示氧分压69㎜Hg②11月18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 比57.6 % ,血凝示PT13.7sec,肝肾功能示ALT 269.1U/L ↑ , AST,226.7U/L ↑,尿素4.14mmol/L,尿酸,373.0umol/③11月29日肝肾 功能示ALT34.0U/L , AST 67.0U/L↑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活动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而决定适度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过重体力劳动。

心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困难者,应半卧位或坐位,两腿下垂,必要时吸氧。

(二)饮食护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禁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

(三)用药护理有水肿、心衰或使用利尿剂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和监测体重。

服用洋地黄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四)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

(五)基础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六)急救护理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电除颤等救护技术,备齐及定期检查抢救物品及药品。

(七)出院指导:做好出院指导,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劳,预防感冒,定期门诊复查。

二、冠心病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休息与活动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用力排便。

(三)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肪饮食。

(四)吸氧根据病情予低流量吸氧。

(五)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胸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用药后反应。

(六)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需要,保证患者情绪稳定。

(七)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钠盐摄入<6g,保持大便通畅。

病情稳定后加强体力活动,每日30-60分钟,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坚持服药,不随意增减药物,详细告知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定期随诊。

三、高血压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休息与活动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防止情绪激动。

晚期血压持续增高,伴有心、脑、肾症状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三)饮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禁烟、酒。

(四)病情观察1.监测血压,注意有无剧烈头痛、呕吐、神志、面色改变。

注意高血压危象及脑血管意外发生。

2.服用降压药时,密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五)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稳定情绪。

心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目录1、心血管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心悸胸痛意识障碍2、高血压病护理常规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4、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常规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6、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7、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8、心源性休克护理常规9、中心静脉压监测护理常规10、心律失常护理常规11、房颤护理常规12、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13、心脏电复律术护理常规13、心跳呼吸骤停护理常规1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护理常规15、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16、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17、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18、扩张型心肌病护理常规19、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20、心包炎护理常规21、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22、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23、风湿性心脏病护理常规24、胸、腹主动脉瘤护理常规25、下肢静脉曲张护理常规2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常规27、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及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1一、心血管系统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一)心悸【相关知识】1.定义:心悸是由于心脏搏动增强所致,可伴或不伴频率及节律的改变,常常与精神因素和注意力有关,多伴有心前区的不适。

正常人也可发生心悸。

2.常见原因及表现2.1.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2.2心脏搏动增强如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及心室内压力显著增高的患者)和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发热、低血糖反应)。

2.3生理性因素如健康人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过量吸烟、饮酒、饮浓茶或咖啡,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氨茶碱等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而至心悸。

【评估及观察要点】⒈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况⒉评估心悸发作的诱因、次数、频率、伴随症状,患者的用药史、既往史等⒊了解患者血红蛋白、血糖、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电解质水平等的检查结果【干预措施】⒈体位与休息:嘱患者当心悸发作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时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使不适感加重。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根据病情及心功能状况,采取合适体位,为病人制定活动计划并督促执行,观察活动中反应。

活动受限者给予生活护理。

二、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少食多餐,进食不可过饱。

禁烟、限酒。

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三天未解大便者汇报医生,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三、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安全、空气流通,减少探视。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四、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并记录,必要时测体重、记尿量。

如需吸氧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和给氧方式。

五、按时按量服药,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六、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做好心理护理。

七、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做好健康教育。

心血管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常规一、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协助翻身、生活护理。

二、给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急性肺水肿时予高流量乙醇湿化给氧。

三、病情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特征、伴随症状,有无发绀。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类、ß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电解质紊乱、咳嗽、心动过缓等)。

五、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急性肺水肿。

心悸护理常规一、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给氧。

二、病情观察:评估引起心悸的原因,必要时做心电图、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判断有无心律失常,观察血压变化。

注意有无低钾血症等诱发室早、室速的因素。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与副作用。

必要时做好准备好抢救器材与药品,保留静脉通道。

心源性水肿护理常规一、饮食:低盐饮食,限制含钠量高的食物及水分摄入,用排钾利尿剂者注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

二、病情观察: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皮肤是否完整,遵医嘱记出入量或尿量、称体重。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观察疗效及副作用(有无电解质紊乱)。

四、皮肤护理: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卧位舒适安全,床单元平整干燥;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处;使用便器时勿擦伤皮肤。

(完整word版)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完整word版)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操作目录第一章内科护理常规总论 (3)第一节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3)第二章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3)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3)第二节上消化道出血 (4)第三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5)第四节急性胰腺炎 (7)第五节溃疡性结肠炎 (8)第六节肝硬化 (8)第七节原发性肝癌 (10)第三章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1)第一节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1)第二节营养性贫血 (12)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13)第四节急性白血病 (15)第五节慢性白血病 (17)第六节过敏性紫癜 (18)第七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9)第四章肾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9)第一节肾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9)第二节肾病综合征 (19)第四节急性肾盂肾炎 (21)第五节急性肾功能衰竭 (22)第六节尿毒症 (23)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24)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24)第二节慢性心功能不全 (25)第三节急性心功能不全 (27)第四节心律失常 (27)第五节心绞痛 (29)第六节急性心肌梗死 (30)第七节高血压 (32)第八节心包炎 (33)第九节原发性心肌病 (34)第十节病毒性心肌炎 (36)第十一节慢性肺源性心脏 (37)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38)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38)第二节肺炎 (38)第三节自发性气胸 (40)第四节支气管哮喘 (41)第五节支气管扩张咯血 (42)第六节肺结核 (43)第七章代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45)第一节代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45)第二节糖尿病 (45)第三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7)第四节甲状腺功能亢进 (48)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49)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49)第二节缺血性脑血管病 (50)第三节出血性脑血管病 (51)第四节癫痫 (53)第五节低钾性周围性瘫护理常规 (54)第一章内科护理常规总论第一节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

(完整word版)急性心包炎

(完整word版)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急性心包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心包炎(ICD—10:I3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5年ESC心包疾病诊治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1)胸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颈部和背部,呈锐痛,偶可位于上腹部,也可呈钝痛或压榨性痛并放射至左上肢;或随每次心脏跳动而发生刺痛。

疼痛多在卧位、咳嗽、深吸气时加重,前倾坐位时减轻。

2)呼吸困难:为避免心包和胸膜疼痛而产生呼吸变浅变速。

呼吸困难也可因发热、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腔压塞、邻近支气管、肺组织受压而加重,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胸闷、大汗淋漓等。

患者常采取坐位,身体前倾,这样,可使心包积液向下、向前移位以减轻其对心脏及邻近脏器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

3)全身症状:可伴有潜在的全身疾病如结核、肿瘤、尿毒症所致的咳嗽、咳痰、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

2.临床体征:1)心包摩擦音:胸骨左缘3~4肋间、胸骨下段和剑突附近易听到.其强度受呼吸和体位影响,深吸气或前倾坐位摩擦音增强。

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数周不等。

当心包内出现渗液,将两层心包完全分开时,心包摩擦音消失;2)心包积液:症状的出现与积液的量和速度有关,而与积液性质无关。

当心包积液达200~300ml以上或积液迅速积聚时出现下列体征:①心脏体征: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心音轻而远,心率快。

少数人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听到舒张早期额外音(心包叩击音)。

②左肺受压迫征象: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向左后移位,压迫左肺,引起左肺下叶不张,在左肩胛下角区出现肺实变表现,称之为Ewart征。

③心脏压塞征象:表现为心动过速、心排量下降、发绀、呼吸困难、收缩压下降甚至休克。

如积液为缓慢积聚过程,也可产生慢性心脏压塞征,表现为静脉压显着升高,颈静脉怒张和吸气时颈静脉扩张更明显,称Kussmaul征,常伴有肝大、腹水和下肢水肿。

④脉搏细弱、脉压减小、奇脉:由于动脉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所致。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两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始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目录1、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风湿性心脏病护理3、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4、心绞痛护理5、急性心肌梗死护理6、高血压病护理7、心律失常护理8、心包炎护理9、急性左心衰护理10、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11、病毒性心肌炎护理12、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13、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护理14、心肌病护理1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16、阿斯综合症护理1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18、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护理19、病毒性心肌炎20、主动脉夹层护理21、肺源性心脏病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23、气胸护理24、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术护理25、血管成形术1、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新病人,做好入院介绍,并立即通知医生,对重危者交接后积极抢救处理。

2.24H内完成护理入院录,新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日,测2天。

体温37.5°C 以上者3次/日,体温不升或38°C以上者4次/日,39°C以上者6次/日,体温正常2天后1次/日。

病危病人按医嘱及病情需要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3.新病人入院时体重1次,以后每周一次。

不能测体重时,分别用“平车”或“卧床”表示。

4.新病人入院后按医嘱留送大小便标本及进行其他化验检查,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观察色、量、性状。

3天以上无大便者,应作通便处理;大便异常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按病情正确记录尿量和出入量。

5.密切观察病情,有变化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6.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病人头发、皮肤护理。

新病人入院时做好病人清洁卫生处理。

7.了解病人饮食习惯,进餐时护士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饮食及进餐情况,尤其是治疗饮食及试验饮食落实情况,并做好饮食指导。

自理困难者协助进食。

8.了解病人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级精神的需求,向病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做好心理疏导,避免一切医源性刺激。

9.所有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2、风湿性心脏病护理风湿性心脏病系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瓣膜病变,瓣膜粘连、增厚、变硬和缩短或伴有乳头肌、腱索的粘连及缩短,引起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概述
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a)是心包膜的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以同时合并心肌炎内膜炎,也可以作为唯一的心脏病损而出现。

多继发于其他内外科疾病,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

目前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包炎逐渐增多。

其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和出现心包摩擦音,甚至出现心包填塞症状,危及生命。

急性心包炎部分患者可遗留心肌损害或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

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休息与活动。

卧床休息,有呼吸困难者予半卧位及吸氧,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有水肿者注意低盐,并注意肿胀的程度,准确记录。

(四)高热时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及时更换汗湿衣裤,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出入量。

专科护理
(一)疼痛护理
出现心前区疼痛时,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坐位或前倾位以及分散注意力的一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疼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镇静药。

勿用力咳嗽、深呼吸或突然改变体位,以免使疼痛加重。

(二)心力衰竭护理见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三)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压、脉搏、心率、面色等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发绀、血压下降、刺激性干咳、心动过速、脉压小、颈静脉怒张加重、静脉压持续上升等急性心包填塞的表现,应立即帮助患者取坐位,身躯前俯,同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其抢救处理。

(四)患者需行心包穿刺时,备好心包穿刺用品,协助医师进行穿刺抽液。

并做好告知心理支持、安慰工作。

(五)用药护理
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原发疾病。

如化脓性心包炎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结核性心包炎应尽早予抗结核药物治疗。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一)疾病知识指导
注意充分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

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二)用药与治疗指导
讲解坚持足够疗程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不可擅自停药,防止复发;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定期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三)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四)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