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所属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标准学制:四年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0710T专业门类:电子信息类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和西北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工程能力、系统思维和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从事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以及集成系统等产品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在职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1)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够在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的项目开发和实施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2)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够综合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专业知识,解决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以及集成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3)能够跟踪集成电路系统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运用科学原理和现代工具研究产品开发过程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并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或改进产品;4)具有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具备良好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组织、管理和实施集成电路工程相关项目,成为工程师、技术骨干或项目管理人员;5)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再学习持续提升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

二、专业特色及方向专业特色:集成电路设计是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龙头,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专业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融合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构建嵌入式系统应用→片上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实现的“自顶向下”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工程设计与实践”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融合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内容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构成“专业+”(“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引言本文档旨在阐述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研究路线。

该专业培养学生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在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系统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专业背景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是电子工程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具备设计和开发高性能电子系统的能力,满足工业界和学术界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掌握电子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系统的原理和应用;2. 具备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开发的能力,能够进行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以及电子产品的系统设计与开发;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子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4.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合作的需求;5. 具备终身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跟随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课程设置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电路分析与设计:包括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等相关课程;2. 集成电路设计: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原理与方法、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等相关课程;3. 电子系统设计:包括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数字信号处理等相关课程;4. 电子材料与器件:包括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相关课程;5.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包括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微波电路设计等相关课程;6. 工程实践:包括电子工程实验、项目实践等相关课程。

研究路线学生在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研究路线如下:1. 大一:研究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大二:研究模拟电路设计和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3. 大三:深化研究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工程实践;4. 大四: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研究,选择相关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毕业设计项目。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才培养⽅案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才培养⽅案⼀、专业代码与名称专业代码:080710T专业名称: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 and Integrated System)⼆、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学学⼠Bachelor of Engineering三、培养⽬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际技能,专业能⼒强、综合素质⾼、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能⼒的德、智、体全⾯发展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级专门⼈才。

本专业毕业⽣能够从事电⼦系统开发、芯⽚设计及与此相关的科研和管理⼯作。

四、毕业要求本专业以培养符合产业需求和创新未来的集成电路⼯程师后备⼈才为⽬标,通过知识、能⼒和素质多⽅⾯综合培养,使得本专业毕业⽣具备如下的知识、能⼒与素质。

1.⼈⽂素养具有远⼤的理想和⼈⽣⽬标,树⽴正确的⼈⽣观、价值观,⼈⽂知识较丰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格优良、⼼胸宽⼴、⼼态阳光、诚信重责,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具有运⽤科学技术为国家建设、⼈类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专业能⼒通过理论教学、课程设计、综合课程实验、创新项⽬、⼯程实践研究和⼯程实践训练等多形式的培养,使学⽣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能综合应⽤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动⼿能⼒强,掌握较为丰富的集成电路综合设计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交流、团队协作、项⽬管理等实践经验。

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

3.创新能⼒以学⽣创新能⼒培养为⽬标,以研究性教学和创新实践平台为载体,通过综合导师制、创新基⾦、学⽣创新创业中⼼、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等多种形式,将学⽣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创新型集成电路⼯程⼈才。

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文字稿

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文字稿

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文字稿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开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将接受全面的理论与实践训练,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设计等相关技能,同时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与集成系统开发技术。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级工程师,以满足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1. 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开发能力;2. 具备集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等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进行芯片设计与开发;3. 具备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开发能力,能够进行系统级开发与调试;4. 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5. 具备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展与实施。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2. 课程安排课程安排根据课程性质、难度和学生学习进程进行合理安排。

专业核心课程将在前两年进行系统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年将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包括实验操作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年将主要进行毕业设计,学生需独立完成一个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开发相关的项目。

3.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操作和实习。

实验操作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实习将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专业方向进行综合实践和能力测试的重要环节。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C Design and Integrated System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以集成电路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为目标,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EDA 工具,能在集成电路及系统集成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argeted to desig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ll sort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s, this program aims at training advanced talents who can grasp fundamental integrated circuit theories, methods and EDA tools. These talents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technique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system and its related fields.二、基本规格要求Ⅱ.Skills Profile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素质、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基础,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析及设计、版图设计和系统集成等的基本能力。

具体而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和宽阔的科学视野;2. 对全球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及其影响具有足够的理解力和敏感性;3. 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4. 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6.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7.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182·8. 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培养方案南邮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培养方案南邮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培养方案南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培养方案南邮1. 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集成电路设计作为电子信息学科的重要分支,扮演着核心性的角色。

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南邮)作为我国重要的信息技术高等教育机构,在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优势。

本文将从南邮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方案等方面,探讨南邮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2. 南邮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置南邮在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置上,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中,核心课程包括《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等。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学习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南邮还设置了一系列的专业选修课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与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

这些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和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前沿技术和方法。

3. 师资队伍建设南邮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

这支队伍以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为主体,他们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其中,一些教师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参与了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

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教学经验为南邮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南邮还与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专家讲座、实习实训和科研项目等形式,拓宽了教师和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4. 学生培养方案南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培养方案。

其中,实践教学是南邮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校内校外的科研项目、实验设计和竞赛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另外,南邮还积极推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集成电路设计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和商业化产品。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培养计划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培养计划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培养计划示例文章篇一:《我眼中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培养计划》哎呀,说起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培养计划,这可真是个超级厉害又超级神秘的东西!就好像是打开未来科技大门的一把神奇钥匙。

你能想象吗?在这个小小的芯片里面,藏着无数密密麻麻的线路和元件,它们就像一个微型的城市,有着自己的规则和秩序。

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培养计划,就是要教会我们怎么去规划这个“微型城市”,让它能够高效地运转起来。

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就像一个神奇的向导,带着我们一点点探索这个未知的领域。

他们会告诉我们,集成电路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设计出来的。

就好比盖房子,你得先有个设计图,知道哪里是客厅,哪里是卧室。

集成电路也一样,你得先规划好各个部分的功能,然后再一点点把它们实现。

“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集成电路设计不好,会怎么样?”老师常常这样问我们。

“那肯定会出大问题呀!”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

“对呀,就像一辆车没有好的发动机,能跑得起来吗?”老师笑着说。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做很多实验和项目。

有时候,为了一个小小的线路连接错误,我们就得花费好长时间去排查。

这可真让人头疼!“哎呀,怎么又错了,这可咋办呀!”大家会忍不住抱怨。

但是,当我们最终找到问题,让电路成功运行的时候,那种喜悦简直无法形容!“哇塞,终于成功啦!”我们会高兴得跳起来。

而且,这个培养计划可不只是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

还会有很多实践的机会,去企业参观,和真正的工程师交流。

有一次,我们去了一家芯片制造企业,看到那些先进的设备和忙碌的工作人员,我就在想:“我以后也能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吗?”在和工程师交流的时候,我好奇地问:“叔叔,设计集成电路是不是很难呀?”工程师笑着回答:“只要你有兴趣,有耐心,就不难!”回到学校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好好学习这个专业。

我觉得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培养计划就像是一场冒险,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困难,会感到沮丧,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与名称专业代码:080710T专业名称: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Design of and System)二、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Bachelor of Engineering三、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际技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电子系统开发、芯片设计及与此相关的科研和管理工作。

四、毕业要求本专业以培养符合产业需求和创新未来的集成电路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通过知识、能力和素质多方面综合培养,使得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如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人文素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知识较丰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人格优良、心胸宽广、心态阳光、诚信重责,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具有运用科学技术为国家建设、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专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课程设计、综合课程实验、创新项目、工程实践研究和工程实践训练等多形式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能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动手能力强,掌握较为丰富的集成电路综合设计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交流、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实践经验。

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3.创新能力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研究性教学和创新实践平台为载体,通过综合导师制、创新基金、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创新型集成电路工程人才。

4.工程能力通过工程理论课程的学习和一年的工程实践训练与工程实践研究,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企业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半导体管理方法与流程,熟悉业界主流EDA开发工具和工程实践研究方法,掌握半导体制造、封装和测试的规范流程,拥有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

关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关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专业领域,它涉及到现代电子设备、通讯设备、计算机、汽车、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中的芯片设计和系统集成。

为了满足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各大高等院校也纷纷设置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了大量的相关人才。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课程设置1.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2.模拟电路与系统设计3.集成电路设计基础4.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工具5.特种集成电路设计6.集成电路测试与可靠性7.集成电路制造工艺8.信号处理与系统设计9.通信电子学10.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11.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12.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13.电子商务及移动终端应用二、课程教学安排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安排应该结合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安排如下:1.大一:数学、物理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2.大二: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模拟电路与系统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3.大三: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工具、集成电路测试与可靠性等专业课程;4.大四:特种集成电路设计、通信电子学、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等专业课程。

三、实践教学安排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应该注重课程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安排如下:1.大一:计算机程序设计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等基础实验;2.大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等专业实验;3.大三:集成电路设计实验、通信电子学实验等专业实验;4.大四:特种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实验等专业实验。

四、综合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安排如下:1.大二暑假: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比赛等综合实践活动;2.大三暑假:集成电路设计与制作比赛等综合实践活动;3.大四暑假:毕业设计或实习等综合实践活动。

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介绍该专业旨在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具备深厚的电子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系统开发等工作。

2.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旨在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掌握电子学、微电子学、电路原理以及信号与系统等基础知识;- 熟悉FPGA、ASIC和SoC等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并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 具备电子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包括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 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工作;- 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专业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课程:电子学、微电子学、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等;- 专业课程: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等;- 拓展课程:FPGA设计与应用、ASIC设计方法与技术、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等;- 实践课程:电子系统开发实践、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等。

4. 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教学:通过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电子系统开发实践等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项目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项目设计,通过实践中的合作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 实实训: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实训,提供学生真实的工程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5. 就业出路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电子系统开发企业、科研院所等,就业岗位主要有集成电路工程师、电子系统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等。

此外,部分学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为了保证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本方案将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学制、学位专业代码:080710T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设计专业人才为目标,在专业知识要求方面,系统地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EDA工具,具备坚实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和相关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强,具备多学科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能独立进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测试分析的工程开发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与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也可以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四项:目标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素养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目标2:以集成电路科学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目标3:能在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及相关领域从事集成电路分析及设计、版图设计和系统集成、工程实践与管理等工作;目标4:具备创新意识及跟踪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四、专业培养特色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展知识、培养能力、注重创新”的特色。

在打好数学、物理及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基础科学、工程与信息科技、艺术与人文科学、经济与管理及与专业相关方面的知识,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了;在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六、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电磁场、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信号与系统、处理器体系结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硬件描述语言等。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教学计划06.5.6版本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教学计划06.5.6版本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模式本专业以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为目标,重基础,宽口径,强素质,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外语基础良好,掌握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基本原理,熟悉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技能,熟悉电子线路基本理论与应用,具备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电子系统的基本知识,具有开拓创新意识与潜力,从事集成电路研究、设计、教学、新技术开发、应用及管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研究型和工程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道德品质和修养;有事业心、责任感,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团结合作的敬业精神。

2.系统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基础。

懂得法律、经济及管理的基本知识;学风严谨,重视综合素质、科学思维、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3.具备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身心健康标准;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与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4.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范。

三、学制与学位1.基本学制:四年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方向与能力本专业主要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

该方向学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2.良好的外语基础与听、说、读、写能力;3.计算机应用和软硬件开发能力;4.信号与系统、模拟和数字电路基本理论、原理与应用能力;5. 通信系统、信号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基本知识与研究能力;6.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基本理论、原理与研究能力;7.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8.集成电路EDA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9.相关新型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创新意识与潜力。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工作适应能力强,既可从事集成电路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工作,也可从事其它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及新型交叉学科的工作。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C Design and Integrated System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以集成电路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为目标,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EDA工具,能在集成电路及系统集成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argeted to desig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ll sort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s, this program aims at training advanced talents who can grasp fundamental integrated circuit theories, methods and EDA tools. These talents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technique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system and its related fields.二、基本规格要求Ⅱ.Skills Profile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素质、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基础,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析及设计、版图设计和系统集成等的基本能力。

具体而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和宽阔的科学视野;2. 对全球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及其影响具有足够的理解力和敏感性;3. 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4. 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6.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7.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8. 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培养计划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培养计划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C Design and Integrated System一、培养目标Ⅰ.Program Objectives以集成电路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为目标,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EDA工具,能在集成电路及系统集成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argeted to desig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ll sort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s, this program aims at training advanced talents who can grasp fundamental integrated circuit theories, methods and EDA tools. These talents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technique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system and its related fields.二、基本规格要求Ⅱ.Learning Outcomes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素质、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基础,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析及设计、版图设计和系统集成等的基本能力。

具体而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和宽阔的科学视野;2. 对全球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及其影响具有足够的理解力和敏感性;3. 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4. 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6.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7.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8. 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电子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

该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电子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电子集成电路、电子系统设计、制造与测试等专业知识的高水平电子工程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
培养目标
1. 具备电子工程学科和电子信息基础知识,具有全面的电子集成电路、电子系统设计、制造与测试等专业知识;
2. 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电子设计、制造、测试工具,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电子集成电路、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制造;
3. 具有深厚的电子集成电路、电子系统理论基础,能够在电子信息行业中担任技术研发、管理等工作;
4. 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中进行原创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的能力;
5. 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电子器件与电子测量、数字电
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路与电子系统、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
路设计原理等。

除此之外还将安排实验课、综合课等。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实验课、综合课程设计等。

通过实践
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测
试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就业领域包括集成电路、
电子系统、通信和网络、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等。

以上为电子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高水平的电子工程人才,适应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希望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份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发展纲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一个综合型数字系统,在实验调试的基础上,利用 PLD 技术进行系统集成,提高综合应用系统的
设计与调试能力。
7.FPGA 课 程 设 计 : 第六学期 2 周。运 用 所 学 的 FPGA 电 路 原 理 和 Verilog-HDL 程 序 设 计 知
识 , 设计一个综合型的数字系统。在基本实验调试的基础上,利用在线可编程技术进行系统集成,提
向 12311080 电子设计应用软件
2.5 6 48 32 16
2.5 2.5 2.5 2.5
专业方向课(选修)最低学分要求
7
至少完整选修一个方向的课程,其他课程可以作为任选课。
331
课程 课程 类别 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

学试计

一二 三 四 五 六七 八

学 期
划 学 时
讲 课
坚实的基础,提高科研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1.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附表)。
八、教学计划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教学计划(四年标准学程)
课程 课程 类别 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

学试计

一二 三 四 五 六七 八

学 期
划 学 时
讲 课
践 实 验
上 机
16 周
16 周
16 周
2.5 6 48 32 16
3.0 6 64 48 16
8.5 7 2
2.5 2.5 3.0
IC 12311050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2.5 5 48 32 16
设 12311060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计
2.5 6 48 32 16
方 12311070 集成电路设计仿真与验证 2.5 6 48 32 16
2.5
第 4 学年课程最低学分要求
6
最低毕业学分
177(3)
注:第 4 学年课程共分为 4 个课程组,学生应选不少于 6 学分的课程。选择课程组 2 的学生,只能 选本课程组内的课程,其他学生可以在其余各个课程组之间任选课程。每门课程大于等于 30 人方可开 课,选课不足 30 人,进行第二轮选课(课程组 2 除外)。
2
专业基础课(选修)最低学分要求 19
12330540 半导体物理及器件
4.0 5 64 64
4
12330550 半导体集成电路
4.0 6 64 64
必 修
12330560 现代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
3.0
6
48 48
课 12306020 通信原理(一)
4.0 5 64 64
12315040 通信原理实验
2.0 4 32 32
2
25101150 大学写作
1.5 2 24 24
1.5
12109010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2.5 1 48 24
24 2.5
24401010 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
1.0 7 16 16
1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分小计
45
(3)


全校性通选课最低学分要求
9.0

734
13.5
600 110 24
05
专业方向课(必修)
06
专业方向课(选修)
07
专业任选课
08
集中实践课程
毕业总学分(合计)
学分数(个) 58.5 (39.5+ 19)
15.5

7.0 6.0 36.0 177(3)
占总学分比例(%) 33.1 8.8

4.0 3.4 20.3 100
计划学时(个) 996 260

112 96 36 周 25.4
高综合应用系统的编程设计与调试能力。
8.集 成 电 路 综 合 课 程 设 计 :第七学期 2 周。运用所学的集 成 电 路 设 计 知识,设计示例性数字集
成电路及应用性集成系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认识和提高。
9.IC 专 业 技 能 实 训 :第七学期 8 周。运用所学的电子、通信与网络、FPGA、嵌入式、计算机技
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测试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5.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与原理以及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
EDA 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和分析解决一般生产技术
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术等软硬件知识,结合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有关方向和题目,通过调研、分析等阶段,针对综合性
题目进行设计,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29
10.毕业设计(论文):第八学期 16 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指导老师的设计题
目,研究、开发设计有关的系统,使学生得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系统的综合训练,为以后的工作打下
2.5
7
48 32 16
2.5
3 12411030 集成电路工艺仿真技术 2.5 7 48 32 16
2.5
课 12430580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2.5 7 48 32 16
2.5

组 12411040 电磁兼容设计
2 7 32 32
2
4 12408240 DSP 器件及应用
2.5 7 48 32 16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及
半导体器件基本理论知识,并受到科学研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初步训练;
3.较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良好的电子技术应用实践训练,掌握模拟、数字电路基本
原理与分析方法,具有电子线路基本设计能力;
4.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原理及软硬件基本知识,受到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训练,具有
1
3.5
6.5
16 2.5
20
2.5
5
330
课程 课程 类别 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

学试计

一二 三 四 五 六七 八

学 期
划 学 时
讲 课
践 实 验
上 机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2208010 电路
4.0 3 64 64
4
03203020 电路实验
五、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六、主要课程
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通信原理、半导体物理及器件、半导
体集成电路、现代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程序设计基础。
七、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
1.军训:第一学期 2 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军事训练。
13.5 9 6 1 1 1
(48)
高等数学 A (一)
业必 09101110 高等数学 A (二)
基修 础 课 12101200 程序设计基础(上)

12101210 程序设计基础(下)
17101400 大学物理
1.0 1 16 16 3.5 1 56 56 6.5 2 104 104 2.5 1 48 32 2.5 2 48 28 5.0 2 80 80
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课程类别代码 01 02
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分数(个) 占总学分比例(%)
通识必修课
45(3)
25.4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
9.0
5.1
计划学时(个) 734(48) 144
328
课程类别代码
课程类别
03
专业基础课(必修+选修)
04
专业课(必修)
0.5 5 20
20
0.5
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分小计 39.5
692 578 78 36 7 14 4.5 9.5 4.5
09101170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A 3.5 1 56 56
3.5

091012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17102120 大学物理实验(1)


17102130 大学物理实验(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
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相关领域的
研究、设计、系统集成及开发、制造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6.对本专业有关领域新发展及其应用前景有所了解,具有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初步能力;
7.掌握中外文献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
研究能力;
8.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 年(弹性学制 3 至 8 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直流电压和电流测量功能的实用电路。通过软件仿真测试和硬件调试的操作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集成放
大电路的水平,训练设计和调试实际电路的能力。
5.高频电路课程设计:第五学期 1 周。运用所学的高频电子线路的调频发射知识,设计示例性应用
系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认识和提高。
6.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第五学期 1 周。运用所学的组合电路,时序电路,振荡电路,显示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