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规模猪场疫情前瞻及防控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及卫生防疫综合措施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及卫生防疫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518ea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c.png)
随着社会大众对猪肉制品的需求大幅度提升,规模化养殖产业应运而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给养殖产业带来诸多经济收益的同时疫病问题日趋严重。
疫病的发生流行一方面会对猪群的健康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危害,某些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还会严重威胁到生猪养殖产业的安全。
当前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重大传性疾病对我国生猪养殖业构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规模化养殖场一旦出现重大传染性疾病,将会面临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需要对当前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疫病流行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构建综合性的卫生防疫措施,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控制病情,有效防范像非洲猪瘟这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蔓延。
在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养殖人员对该产业的认知不足,缺乏现代化养殖技术,普遍表现为养殖密度相对较大,养殖场规划建造不合理,养成空间有限,不能够给予每一头猪群充足的活动空间,不能够充分发挥猪群的生产性能,同时还很容易加重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从当前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传染性疾病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疾病的诊断难度相对较大,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往往会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相关部门将生猪养殖产业作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肉,并且在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认真做好生猪养殖环境的疫病防控,强化检疫检验,确保注意安全。
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适宜发展生猪养殖的地区,以加快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农民群众的致富增收道路。
另一方面在生猪养殖集中的地区以能源沼气池建设为基础,以沼畜产业配套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沼气池养殖生猪,依托沼气实现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二、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疫病流行特点分析1、呼吸道疾病频繁发生流行近年来,生猪养殖领域的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威胁较为严重的一类综合性传染性疾病。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7b801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f.png)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猪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养殖动物之一,猪场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提高了养猪产业的效益和规模。
规模猪场养殖密度大,疫病传播迅速,给猪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何预防和控制生猪疾病成为了规模猪场管理的重要问题。
要预防和控制生猪疾病,首先需要加强规模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
猪场的栏舍、水源、饮水设施、饲料等都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清理粪便和废料,保持猪舍的通风和干燥,减少病原体的生存环境。
规模猪场需要加强疫苗免疫管理。
猪场应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季节变化,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常规的疫苗接种包括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胸腔积液病毒等。
猪场也需要定期检查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避免因疫苗失效而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暴发。
规模猪场还需要加强入场动物的检疫和隔离管理。
规模猪场的养殖密度大,猪只之间接触频繁,在引进新的猪只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引进的猪只健康无病。
引进的猪只需要进行一定的隔离观察,观察一段时间后,确保猪只没有潜伏性的传染病,才能与其他猪只混养。
规模猪场还需要做好猪群的健康监测和疫情报告。
规模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规模猪场也需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共同维护猪场的生物安全。
规模猪场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员工是规模猪场防控疾病的关键,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疫病防控意识和技术水平。
规模猪场要加强员工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员工严格遵守卫生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减少疫病的传播和扩散。
预防和控制生猪疾病是规模猪场管理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疫苗免疫管理、入场动物检疫和隔离管理、疫情监测和报告以及员工培训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生猪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和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
国内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国内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6c29ad77f1922791688e8ed.png)
疫病控制的新观念
疫病控制是规模化猪场的中心工作
规模化猪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疫病控制
为服务
全盘考虑猪场的疫病发生和流行状况, 综合控制
饲养方式 引种 饲养管理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控制
猪场的设计与布局
饲料与营养 猪场的环境控制
2、加强和完善猪群的饲养管理和饲养 方式
营养 用好料 管理 管理水平提高,到位 全进全出(All in /All out) 产房和保育阶段的全进全出一定要做到
3、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建立养猪场疫 病控制的生物安全体系
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 环节 将疫病拒之于猪场之外 降低猪场内病原菌的污染,减少猪场疫 病发生的机率 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疾病造成 的损失降到最低 提高猪场每一个人的生物安全意识
4、疫苗免疫接种重点控制的疫病
(5)疾病种类确诊困难与不易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容易,但要确诊
是何种疾病难度比较
必须借助于实验室的手段
明确感染病原(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 的种类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
结膜炎 眼睛分泌物增多
发热、体温升高41~42℃ 食欲下降或无食欲
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 咳嗽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PRDC)
病毒
细菌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环境因素
猪群免疫力下降
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
(1)流行普遍、危害大
猪呼吸道疾病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 常发病、多发病 造成猪群的直接死亡 猪群增重缓慢、出栏延迟 猪只长期携带多种相关病原体,成为病 原传播体 发病率40%~80%,直接死亡率可达 20%
2011年猪病的发展趋势和预防措施
![2011年猪病的发展趋势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d44bf77c1cfad6195fa73b.png)
2011年猪病的发展趋势和预防措施根据对2010年疾病发生率的总结分析,2011年年初、年末猪少不了口蹄疫及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因养殖户对保健和防疫的认识逐渐加强,口蹄疫应以散发形式为主,夏秋季蓝耳病混合感染引起的高热病还是会发生,但是为散发性还是爆发性,暂时难以预测,不管怎样,无论养殖规模大小,为保证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都必须加强卫生防疫消毒管理,有计划地做好药物保健和疫苗免疫程序。
从近10年来疫苗的使用方面来看,大型猪场更多接种进口蓝耳病疫苗,小型猪场则较多选择国产疫苗,而国内外多家企业生产的圆环病毒疫苗还将陆续上市。
所以,现在我国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疫苗的使用,致使免疫抑制现象加剧,由于免疫抑制加剧,随之加剧致病原的入侵,加之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猪群的自身免疫力大大下降,免疫抑制现象有增无减,表现出猪瘟抗体水平波动,规律性差,这是整个养殖行业今后必须面临的威胁。
年猪病发病情况分析纵观2010年发病情况,母猪和育肥猪的发病和死亡率加剧,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和多系统衰竭征依然是我国养猪业的棘手问题,以前保育猪30千克~40千克多发呼吸道疾病,但2010年却表现为母猪和育肥猪的发病和死亡率上升,综合分析还是蓝耳病毒、圆环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所致,这些病毒和细菌的多重组合大大增加了对猪群的危害程度,这种趋势很有可能在2011年继续。
蓝耳病、高热病表现临床症状非典型,表现为生长缓慢。
这多半是由发热性传染病导致消化道病变、胃部溃疡等,再加药物滥用引起的中毒所致。
母猪出现繁殖障碍,返情率高,发情配不上,奶水不足,断奶体重偏小,弱子增多。
从以往来看,只要保育结束,中大猪要相对好养,可今年中大猪30千克~60千克这段时间有患病现象,死淘率超过10%,更有甚者发病率高达 90%,死亡率达50%都有。
子猪衰竭综合征及死亡增多,管理差的场更高。
每窝都有几头,经济效益严重受损。
年口蹄疫发病情况年二三月广州、甘肃等地发生生猪口蹄溃烂情况,从9月份到现在陆续在全国各地或零散或大面积地出现;临床表现为厌食、烂蹄、烂嘴、走路跛脚、蹄壳脱落等特征,2010年继发心肌炎的现象稍微比以往要好些。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a9ff2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6.png)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养殖的推广,猪病的防治成为猪场管理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猪场的正常运营和生产,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防疫措施。
猪场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系统。
生物安全系统包括对猪场周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猪场与外界的接触最小化,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
猪场周边应设置围墙、隔离区和消毒门,进出猪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接受严格的检疫和消毒处理。
猪舍的设计要满足良好的通风、排水和隔离要求,防止病原体在舍内传播。
合理的饲养管理对猪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包括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确保疫苗接种和免疫计划的执行。
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喂受污染的饲料,保持猪舍干净整洁。
对于健康问题的猪,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预警机制。
定期进行疫情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
建立疫情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疫情发生时,要立即隔离病猪,清除病死猪和病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的蔓延。
加强兽医队伍的建设也是规模化猪场猪病防治的关键。
猪场应组建专业的兽医团队,负责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及时处理疫情,给予猪群及时有效的治疗。
兽医团队应加强对饲养员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其防疫意识和处理能力,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包括建立生物安全系统、合理饲养管理、疫病监测和预警、及时处理疫情以及加强兽医队伍建设等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猪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场的正常运营和生产。
2011年西北地区部分规模猪场疫情监测与分析
![2011年西北地区部分规模猪场疫情监测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28b656804d2b160b4ec00c.png)
2 采样 猪 只的情 况
采样的仔猪在哺乳后期和保育期 出 现 消瘦 、皮 肤 苍 白 、腹 泻 、体 温 升 高 等 症 状 ,有 的 猪 只 耳部 、四 肢 末 端 和 臀 部
瘀 血发 绀 ,这些 猪很 难 度 过 “ 育 关 ” 保 .
测 ,以 确 定 样 品 中是 否 含 有 猪 瘟 病 毒 、
繁 殖 障 碍 ,如不 发 情 、返 情 、流 产 、产 死 胎 、木 乃 伊 胎 以 及 弱 仔 , 另 一 方 面 P R V 也 是 引 起 猪 呼 吸 道 病 综 合 征 R S
( R C 的重 要 原 发 性 病 原 。 因 此 ,规 P D )
模 猪 场 必须 采 取 针 对 性 防控 措 施 .特 别
区 技 术 发 展 部 与 集 团 动 物 医学 研 究 中心 合 作 ,对 2 1 年 l 1 期 间 ,西 北 地 01 ~ 2月 区部分 规模猪 场进行 了疫病检 测工作 。 具体情况如下。
有 的猪 肺 部 和 胸 腔 发 生 粘 连 :有 的 猪 其 它 脏 器 变 化 不 甚 显 著 .发病 后 用 抗 生 素
摘
要 : 为 了进 一 步 探 究我 国西 北 规 模 猪 场 疫 病 形 势 与 防控 策 略 , 大 北农 集 团 西北 区技 术 发 展 部 与集 团 动 物 医 学研 究 中心间 . 西 北地 区部 分 规 模 猪 场进 行 了疫 病 检 测 工 作 。 笔 者 结合 检 测 结 果 . 阐述 了西 北地 区规 模 猪 场 疫 病 防控 建 议 。 ~1 关 键 词 : 西北 地 区 ;规 模 猪 场 ;疫 情 监测 ; 分析 中 圈分 类 号 :S 5 . 13 8 1 3 文献标识码 : C 文 章 编 号 :1 7 — 6 5 2 1 ) 1 O 3 — 2 6 3 4 4 一( 0 O 一 O l O 2
2011年规模猪场疫情前瞻及防控要点
![2011年规模猪场疫情前瞻及防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9552d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2.png)
2011年规模猪场疫情前瞻及防控要点
叶培根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一、2011年疫情前瞻1.当前对猪场生产威胁最大的依然是病毒性疾病。
猪瘟(CSF):非典型猪瘟、散发、免疫不合格率高、猪群带毒、"高热病"。
伪狂犬(PR):猪群特别是种群带毒问题、"高热病"。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呼吸道病、繁殖障碍、免疫抑制,猪群不稳定、"高热病"。
圆环病毒2型(PCV2):PMWS、PDNS、呼吸道病、免疫抑制、"高热病"。
【总页数】2页(P8-9)
【作者】叶培根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促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2011至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要点评述
2.2011年西北地区部分规模猪场疫情监测与分析
3.规模猪场疫情前瞻及防控要点
4.促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2011至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要点评述
5.青海省海西州2002-2011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控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猪群中发生传染性腹泻疾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
![2011年猪群中发生传染性腹泻疾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d7313f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5.png)
2011年猪群中发生传染性腹泻疾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2010年冬季至2011年春季全国各地猪场的猪群中先后发生严重的传染性腹泻疾病,应用各种抗生素防治无效,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现根据初步调查到的情况,就本次猪群中发生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谈点个人的意见,仅供同仁们参考,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流行特点1.1 流行状况2011年1-5月份调查中发现:有的猪场仔猪出生的第3天就开始发病,母猪是少数猪发病;有的猪场只见出生仔猪发病,母猪不发病;有的猪场仔猪与母猪同时发病,然后是保育猪与育肥猪先后发病。
一般仔猪发病病情严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母猪发病症状较轻微,很少发生死亡;保育仔猪初期发病症状明显,部分病猪发生死亡;育肥猪发病症状轻微,能很快自愈。
哺乳仔猪发病表现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
严重腹泻,排出黄白色、乳白色、黄绿色、灰色及水样的稀粪,有臭味。
有的猪发生呕吐,消瘦,皮肤发白,部分病猪皮肤上出现兰紫色斑点及耳朵发紫。
多数仔猪于发病后的第2天开始死亡,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达到100%。
母猪发病表现为厌食、呕吐、排水样稀粪,症状轻微,一般能很快恢复。
育肥猪与后备猪发病时症状也轻微,部分猪只排水样便,恢复很快,具有一过性特点。
保育仔猪发病时,部分病猪症状较严重,与哺乳仔猪的症状相似,并有死亡,死亡率约在20%-30%左右;发病耐过的仔猪一般体质虚弱,皮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
1.2 流行特点本次发生的传染性腹泻疾病具有发病突然,传播较快,流行范围广,流行时间长,呈地方流行性特点。
部分饲养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猪场也见发生流行;接种过病毒性腹泻多联疫苗的猪群也有发病的,但发病轻微,死亡率较低;管理水平差、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免疫预防存在问题的猪群一般发病严重,死亡率很高,经济损失重大。
2、剖解病变病死猪只消瘦,被毛无光泽,有的皮肤发白;有的胸腹下与股内侧皮肤有兰紫色小点或兰色斑快;有的耳部发紫等。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a9718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a.png)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随着人们对肉类需求的不断增加,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随之而来的是疫病的威胁,给养殖场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有效防控常见疫病,保障养殖场的生产安全,养殖户需要全面了解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并严格执行。
本文将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特点、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常见疫病的特点1. 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高死亡率。
潜伏期短,患病猪只有短暂的病前期,很快即可发病,病程短暴发性死亡。
传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死猪体内排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是主要的传染源。
2. 猪肺炎猪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有猪支原体和猪肺炎支原体等。
猪肺炎的特点是呼吸道症状明显,包括咳嗽、流涕、呼吸急促等,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病,由PRRS病毒引起。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在猪场流行,对生长发育期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患有该病的猪会出现无食欲、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养殖效益。
二、防控措施1.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生猪养殖场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杜绝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规范人员出入、车辆消毒等程序,严格执行生物安全规定。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强生猪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饲养场所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污水,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3. 定期消毒生猪养殖场应定期对饲养场所、设施设备、车辆等进行彻底的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
4. 做好检疫工作引进新猪只或者猪只之间的调运,应严格执行检疫规定,确保引进的猪只健康,不携带传染病,以防止外源性的病原体传入养殖场。
5. 完善免疫接种制度为生猪养殖场的猪只进行规范的免疫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对疫病的敏感性,预防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011年我国猪病流行特征分析
![2011年我国猪病流行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c7ce0379563c1ec5da7180.png)
细 菌的感染以猪肺炎支原体 、猪传 染 的 主 要 病 原 之 一 。 从 P V2 的 基 C
分 猪场 开展流行病学追 溯研究发现 ,大 染性胸膜肺 炎放 线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 、 因型分 析来 看 ,我 国 P V2 呈现 多基 C
C a V2 部 分猪场均免疫过 猪传染性 胃肠炎和 猪 猪多杀性 巴氏杆菌的多重感染常 见。许 因 型 的 态 势 , 包 括 P V2 、PC b、
下 降和新生仔猪大量死亡 为特征的腹泻 征 病 毒 ( R V)+猪 圆 环 病 毒 2型 宰场采 集的样品 ,猪 圆环病毒 的感染率 P RS 病 。发 病 时 间 长达 半 年 之 久 ,波 及 广 ( C ) P V2 ,猪繁 殖与 呼吸 综合 征病毒 + 也 高达 6 %。二是发病率 明显增高。我 0
见 ,供参考 。
病 率和 高 死 亡率 ,危 害 极其 严 重 ,而 13 猪 圆环病毒感染居高不下 .
猪 圆环病毒 在猪群内的感染居高 不 1 我 国猪 病的主要流行 病因和 且 控制 难 度加 大 。在 多重 感 染 中,既 有病 毒 的 混合 感 染 ,也有 细 菌 的混 合 下 ,有 明显 的三高特点 ,一是病料 中的 流行特点
我 国南 方数省 ,不少规模 猪场 发生 以仔 病病毒 、猪瘟病毒之 间的多重感染较为 的感染率进 一步 攀升 ,部分猪场猪 圆环 猪 呕 吐 、水 样 腹 泻、 脱水 、体 重 迅 速 严 重 ,最 常 见 的有 猪 繁殖 与 呼 吸综 合 病毒的感染率可达 9 %以上 。即便从屠 0
猪群的重要疫病, 二是多重感染非常普遍 , 三是圆环病毒感染居高不下, 四是繁殖障碍仍然严重影响猪群, 据此 提出了加强管理、 合理使用疫苗和兽药等疫病防控的具体措施, 并期望猪伪狂犬病能成为下一个净化的疫病。 关键词: 猪病; 流行特点 ; 疫病防控
2011年规模猪场疫情前瞻及防控要点
![2011年规模猪场疫情前瞻及防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53392c58fb770bf78a5523.png)
.
一
。
热病
”
。
圆 环 病 毒 2 型 ( P C V 2 ) :P M W S P D N S 呼 吸 道 病 免 疫 抑 制 高热 病 口 蹄 疫 ( F M D ) :外 来 侵 人 性 疫 病 流 感 (S I ) : 外 来 侵 人 性 疫 病 高热 病 冬 季 需 要 增 加 传 染 性 胃 肠 炎 (T G E ) 流 行性腹 泻 (PE D ) 2 2 0 1 1 年 不 会 有 重 大 的 新 病 出现 自 2 0 0 6 年 在 高热 病 流 行过 程 中发 现 高致 病 性 P R R S V 变 异 毒 株 后 至 今 未 报 道 有 新 的 疫 病 病原 近 年 时 有 研 究 猪 的 脑 心 肌 炎 盖 他病 血 凝 性 脑 脊 髓 炎 及 猪 的 肝 炎 病 (啊 V ) 巨 细 胞 病 毒 病 等 的 报 道 迄 今 为 止 此 类疾 病在 猪群 中发 生 与 流行 的报 告 极 少 预 计 2 0 1 1 年 不 会 有 重 大 的 新 病 出现 3 20 11 年 口 蹄 疫会 继 续流 行 自 2 0 10 年 3 月 公 开 报 道 广 东 江 西 口 蹄 疫 后 口 蹄 疫 在 国 内各 地 暴 发 流 行 蔓 延 至 今 经 有 关 部 门研 究 确 定 今 年 流 行 的 猪 口 蹄疫 均 为 O 型 但却并非是 原有 的 O 型 泛 亚 毒 系 和 O 型 新 猪 毒 系 而 是过 去 并 不 引 人 注 目的 0 型 云 南 9 7 (耿 马 ) 系 口 蹄 疫 不 同毒 株 间 不 能 完 全 保 护 2 0 1 1 年 口 蹄 疫 会继 续 流 行 流 行毒株依 然是 0 型 云 南 97 ( 耿 马 ) 系 猪 群 对 耿 马 系 毒株 抵 抗 力 较 差 2 0 1 1 年 各 个 猪 场 即 令 是 在 去 年 曾发 生 过 口 蹄 疫 的猪 场 均 应 格 外 警 惕 口 蹄 疫 的发 生 4 圆 环 病 毒 病 (P C V D ) 的 损 失 将 会 日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2aa3b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4.png)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规模猪场已经成为了生猪养殖的主要形式。
随之而来的生猪疾病问题也日益严重,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疫病预防、免疫管理、环境卫生和生猪营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疫病预防猪场的疫病预防工作是保障生猪群体健康的首要任务。
猪病种类繁多,疫情传播速度快,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规模猪场来说,加强疫病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系统。
规模猪场应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系统,定期对生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生猪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入栏检疫工作。
所有进入规模猪场的生猪都应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防止疫病通过新进生猪传播给整个猪群。
建立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疫情,规模猪场应有完善的应急预案,迅速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扩散范围,保护生猪的健康。
二、免疫管理猪场的免疫管理工作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免疫管理,可以提高生猪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
规模猪场应根据生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当地的疫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确保生猪的免疫程序得到执行。
选择优质的疫苗。
在进行免疫管理时,规模猪场应选择质量可靠、效果良好的疫苗,确保免疫效果。
加强免疫程序的执行。
规模猪场应加强对免疫程序的执行力度,确保每一头生猪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免疫保护。
三、环境卫生规模猪场的环境卫生工作是影响生猪健康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生猪的生长性能。
做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工作。
规模猪场应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干燥、通风、卫生的环境,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控制病媒生物。
规模猪场应加强对苍蝇、蚊虫等病媒生物的防治,减少它们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合理处理粪便。
规模猪场应根据当地的环保要求,合理处理猪粪,防止粪便对环境造成污染,从根本上降低疾病的传播。
四、生猪营养提供优质饲料。
规模猪场应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供应商,确保生猪的饮食质量,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f45cd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8.png)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越来越多,但是随之而来的常见疫病问题也在不断增加。
要实现养殖效益和生猪健康的双赢,必须要对常见疫病进行有效的防控。
本文将就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疫病防控的重要性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规模通常较大,如果出现疫病爆发,将给养殖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疫病的爆发还会破坏生猪的生长发育,降低养殖效益,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二、常见疫病及防控措施1. 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预防猪瘟的关键在于加强猪只的免疫力,并做好猪只的隔离。
常规的疫苗接种是预防猪瘟的主要手段,同时还需要定期消毒养殖场的环境,减少病毒的传播。
对于发病的猪只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影响生猪的生长发育。
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做好猪只的保暖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定期对猪只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猪只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3. 猪瘤胃水肿症猪瘤胃水肿症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饲料传播。
预防猪瘤胃水肿症的关键在于做好饲料和饮水的消毒工作,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养殖场的环境要定期消毒,加强猪只的管理,提高免疫能力。
4. 猪链球菌病5. 猪痢疾三、综合防控措施除了针对常见疫病的具体防控措施外,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养殖场环境的管理要保证养殖场的环境清洁卫生,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及时清理猪舍的粪便和废料,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
要保证猪只的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2. 猪只的管理要强化猪只的管理工作,做好饲养计划,做到合理饲养密度,防止猪只的厮打和打架,减少疾病的传播。
要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发现疾病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3. 饲料和饮水的管理要保证猪只的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饲料和饮水,减少猪只感染疾病的概率。
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探究
![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077d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d.png)
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规模化养猪场逐渐成为主流,大规模的养猪场带来了高效的生产能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本文将就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探究。
我们需要了解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类型和传播途径。
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主要包括猪瘟、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饮水传播等途径传播。
在规模猪场中,因为猪的密集饲养和高度集中在一起,疾病的传播速度也会加快,一旦发生疫情,将会对猪场生产和养猪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
我们需要探究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了预防和控制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猪场卫生监测,定期清洁消毒养殖场的环境和设施,保持猪场的通风、排水良好,减少病毒的传播。
加强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确保饲料、饮水的质量安全,防止病毒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
加强猪场疫病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猪场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对疫情采取应急措施,减少疫情的传播和扩散。
加强兽医队伍的建设,提高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兽医队伍对猪场疫病的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兽医队伍对猪场疫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我们需要探究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旦发生疾病,对疾病的治疗将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对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疫苗接种和药品治疗。
对于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种类选择相应的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对于已经发生疫情的猪群,可以选择适当的药品进行治疗。
在进行药品治疗的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严禁擅自更换药品或者滥用药物,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我们需要探讨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猪场疫病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如PCR技术、ELISA技术等诊断技术已经在猪场疫病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与控制对策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与控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028adc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6c.png)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与控制对策近几年来,猪病的发生和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危害日趋加重,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种类越来越多,而且近几年新增疫病不少,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对疾病的控制也越来越难。
1.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的主要特点(一)病原体的多重感染在临床上,近几年猪病以病原体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要流行形式,猪群发病往往不是以单一病原体所致疾病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两种以上的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又称共感染)所造成的,常常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危害极其严重,而且控制难度加大。
在多重感染中,既有病毒的混合感染,也有细菌的混合感染,还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
在病毒的混合感染中,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之间的多重感染较为严重,最常见的有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二重感染。
此外,还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之间的三重感染。
有统计资料结果表明:蓝耳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的二重感染占54.4%(31∕57),蓝耳病与猪伪狂犬病毒病的二重感染占10.5%(6∕57),猪圆环病毒病与猪伪狂犬病毒病的二重感染占14%(8∕57),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毒病的三重感染占10.5%(6∕57)°实际生产中,猪肺炎支原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多重感染,猪肺炎支原体、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之间的多重感染是十分普遍的。
这种病原体的多重感染,一旦猪群发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重,临床诊断不易判断,实际控制效果也不好。
尤其是在一个猪场同时存在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猪群将随时会发生各种疾病(包括并发和继发感染),该场猪病的复杂程度和控制难度均会加大。
(二)继发感染十分普遍继发感染现象在规模化猪场十分普遍,特别是在猪群存在一些原发性感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肺炎支原体)情况下,一旦应激因素和饲养管理不良,就很容易发生继发感染。
2010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1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2010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1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d191b257375a417866f8f3d.png)
21年 以下因素 : 一是生产 成本的增加 。据 农 渐 改 观 ,预 计 2 1 年 我 国 生 猪 市 场 将 来 看 ,0 1 我 国猪 肉市 场 供 给 有 保 障 , 01
业部 监测 ,1 初我 国玉米 价 格 再 创 形成新的均 衡 ; 2月 三是规模化 的发展 。在 但在 生产成 本及 宏观 经济 形势影 响 下, 00 新 高,达 到每 千 克 2 1 元 ,同时 ,由 各项政策扶持 下 ,我 国生 猪规模化养殖 猪肉价格将显示高于 2 1 年 。 .3 ( 收稿 日期 : 0 卜 0 0 ) 2 i 卜 4
复杂性。滥用和大量 使用猪繁殖与呼 吸
腹泻等消化 道症状 。 综 合征减毒活疫 苗、同一个猪场使 用两 有 增无减 ,特别是 中、小 型猪场和散 养 还可见到神经症状 、 不同毒株 )以上的活疫 苗、免疫次 户饱受疫病 困扰 ,直接影 响到正常 的养 中 、小型 猪场 和散养户 因缺 乏必要的生 种 ( 猪生产 ,不少大型规模 猪场也时常受 到 物 安 全 措 施 ,不 能 阻 断 HP P RS 的 数过频 、普免 的现 象十分普遍 ,我们姑 - R V
从 2 1 的 发病 情 况 、病 原 学 检 毒株 间的重组机会 ,从而 导致新毒株的 0 0年
浅谈规模猪场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浅谈规模猪场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942f23fa32d7375a4178069.png)
℃ , 最低 l 温度 为 1 ℃ 。高于 最 高 临界 ,采食 量 下 临界 5
降 , 同时 对 繁 殖 性 状 产 生 影 响 。 仔 猪 :环 境 温 度 低 于 临
界线 引起拉稀 、 生长慢 。( )生长育 肥猪 :生长速 度减 2 慢 ,出栏时间推迟 ,同时易感呼吸道疾病 。
3 . 空 气中有 害气体控 制 氨气主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引起 呼吸器 官病 .2 2
猪 企业 特 点的生 产工 艺流程 ,又有 一个 与之相 配套 的疾
病控制系统 。
在 交通 便利 、水质 良好 、地势较 高、干燥 、排 水 良好 , 无有 害气体及 其它 污染源 。距 离交通要 道 、公共场所 、 居民区、城镇 、学校 l0 m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 O0 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 0 m以上 ,周围必 须有围墙 等有 00
效屏 障 。 31 布 局 .. 2 基 本 要 求 做 到 “ 区 分 置” 三 点饲 养” 四 四 、“ 。
1 规模化猪场疫病发 生特 点
条件 性疾病增 多( 料源 性 、药源 性 、管理性疾 病、遗 传性疾病 ) ;新的传染 病增多 ;混合感染 和继发 感染普遍 存在 ;传染病 的发生规律发生改变 。
2 规模化猪场疫病 防控理 念
由于猪饲 养( 生产) 式的改变 ,猪只 的生活环境也 随 模 之发 生 了根本性 的改 变 。遗 传育 种 、营养调 控 、生产工 艺 、环境 控制 、饲养 管理 技术 、卫生 保健等 相关 技术 的 综合 配 套 ,最 大 限度 的发挥 了猪只 的生产 潜 能( 传潜 遗 力) ,最大 限度 的提 高了养猪 者的经济 效益 。同时猪只 生 长速 度 的加快 ,饲养 密度 大 ,使 机体抵 抗 力下 降,猪只 疫病 的发 生规 律也发 生 了变化 ,特别 是近几 年来 ,规模 化养 猪场 由疫 病造成 的损 失进 一步加 大 。其特 点为 旧的 传染 病没 有消 灭 ,新 的传 染病 不断 出现 ,多种 疫病 的混 合感 染 ,料源 性、药 源性 疾病 的发生 严重 。给规模 化猪 场 的兽 医技术 人员对 猪病 的控 制带来 了“ 始料 不及” 困 的 难 。 因此 ,必 须对猪 病进 行再 认识 ,改变 传统 的专业 兽 医学理念和 防治措施 ,从而 提高防治效果 。 规模 化养 猪场 疫病 控制 原则应 该从 综合措 施方 面考
猪场主要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控详解演示文稿
![猪场主要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控详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8b92100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c.png)
第50页,共57页。
第51页,共57页。
很可怕,
是控制的 重点
5、原发与继发性疫病的控制
重点控制原发病
诊断结果可能包括很多疾病,但要分清主 次
原发性疾病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猪流感、 猪瘟、伪缩性鼻炎)。主要靠疫苗和净化 猪群控制。
圆病毒感染
第52页,共57页。
主要 靠疫 苗和 净化 猪群 控制
四、疫病诊断方法
➢ 抗体检查无太大意义(免疫原因) ➢ 病原学检查受分离培养条件、培养周期太
长的影响,不现实。 ➢ 偏重分子生物学手段,PCR。
第40页,共57页。
防控措施
与有条件实验室合作,加强疫情及免疫监 测
规模场不能停留到初步诊断的经验层次, 要靠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抗体监测:ELISA、间接血凝 病原监测:分离病原(多用于细菌)、核
第36页,共57页。
对消毒的认识误区
95%病 原可以
误区一:未发生疫病可以不进行消毒。 带走
误区二:消毒前,环境不进行彻底清除。带 着粪污等地面附着物进行消毒。
对消毒剂特性了解不够,喷雾消毒走过场, 星星点点,喷完立即通风。
第37页,共57页。
硬件好了,饲养管理放松警惕
硬件只是减少你的工作量,为创造好的环境 提供物质基础,提供了便利。好的环境还需 要人去维护。
嫌生物安全繁琐而简化处理
门诊尸体
动物攻毒实验病 例处理
第32页,共57页。
三、猪场在疫病预防方面的误区
盲目迷信疫苗的保护作用
过高估计疫苗作用,忽视综合防治(环境、 饲养管理),认为打了疫苗万事大吉。
抗体产生是动态的, 是需要时间的,是会 降低的,是会有空白
期的
第33页,共57页。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23e114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3.png)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规模猪场是指以现代化规模化养殖方式养殖生猪的农场或企业。
由于生猪疾病的爆发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规模猪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保护猪群健康,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和疫病监测等方面,探讨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
疫苗接种是预防生猪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规模猪场需要与兽医密切合作,依据当地疫情和养猪规模,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常见的生猪疫苗包括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猪胰腺炎疫苗等。
在接种时,需要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并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接种操作正确无误。
要定期对疫苗的保存条件进行检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疫苗接种能有效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生物安全措施是预防生猪疾病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规模猪场需要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设备和物资等的进出。
在猪舍和猪圈周围设置隔离区和消毒室,对新进场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和疾病检测,确保不引入疾病源。
要加强对兽舍、饲料、饮水、粪便等的卫生管理,定期对猪舍和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规模猪场要做好饲料和饮水的监控,确保猪只获取到高质量的饲料和饮水,以维持其免疫力和健康状态。
疫病监测是及时掌握猪群健康状况的关键。
规模猪场要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血液和粪便样品的采集和检测,以及对死亡和生病猪只的尸检等。
通过疫病监测,能够及早发现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规模猪场要与兽医和疾控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报告疾病疫情,寻求专家指导和支持。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依靠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和疫病监测等手段相互配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规模猪场能够降低猪群发生疾病的风险,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或设备、设施的缺陷所致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1.当前对猪场生产威胁最大的依然是病毒性疾病 • 六大病毒病 • CSF:非典型猪瘟、散发、免疫不合格率高、猪群带毒、
“高热病” • PR:猪群特别是种群带毒问题、“高热病” • PRRS:呼吸道病、繁殖障碍、免疫抑制,猪群不稳定、
“高热病” • PCV2:PMWS、PDNS、呼吸道病、免疫抑制、“高热
病” • FMD:外来侵入性疫病 • SI:外来侵入性疫病、“高热病” • 冬季需要增加TGE、PED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2.2010年未出现新的疾病 • 自2006年在高热病流行过程中,发现高致病性
PRRSV变异毒株后至今,未报道有新的疫病病原 • 近年时有研究猪的脑心肌炎、盖他病、血凝性脑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国内猪群中感染PCV2的情况十分普遍 • 国内杨汉春鉴定我国PCV2有PCV2a、 PCV2b、 PCV2d、
PCV2e、PCV2f,没有PCV2c • 姜平对2001~2009年间分离的136个PCV2毒株鉴定,结
果127株为PCV2b,9株为PCV2a,而且在04年后分离毒 株均为2b • 一般认为03年以前流行的为PCV2a,03年后为毒力更强 的PCV2b流行 • PCV2d、 PCV2e、PCV2f国外没有,其致病力尚待观察 • 2a到2b有抗原漂移现象,但二者抗原相同 • 出现PCV2与PCV1重组病毒,没有发现PCV2a/PCV1这 种重组病毒的流行
O型,但却并非是原有的O型泛亚毒系和O型新猪 毒系,而是过去并不引人注目的O型云南97(耿 马)系 • 口蹄疫不同毒株间不能完全保护 • 2011年口蹄疫会继续流行,流行毒株依然是O型 云南97(耿马)系,猪群对耿马系毒株抵抗力较 差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国内同时存在A型口蹄疫、Asia-1型口蹄疫 • 研究表明A型口蹄疫、Asia-1型口蹄疫可感染猪 • 迄今为止国家尚未对外公开报道A型口蹄疫、
E.coli、SD、PPE、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附红细胞 体病、衣原体病、猪丹毒、红痢等大约14种左右 • 主要流行的寄生虫病:蛔虫病、鞭虫病、结节虫(猪食道 口线虫)病、弓形体病、疥螨病、球虫病等大约6种 • 主要流行的普通病,包括内科、外科、产科、中毒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等大约有70余种(类),普通病有时也会成为 流行性疾病 • 在大约一百余种猪病中,对猪场威胁最大的疫病主要为传 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
2011年规模猪场
疫情前瞻及防控要点
叶培根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院 2011.3.12.
猪场主要疫病
• 1.猪场主要流行的疾病种类 • 主要流行的病毒病:CSF、PR、PRRS、PCV2、PPV、
JE、TGE、PED、RV、FMD、SI等大约11种左右 • 主要流行的细菌病:HPS、MPS、S.S、APP、AR、
猪场主要疫病
• 2.病毒性疾病在猪场中存在的状况 • 外来性与常在性病毒病 • 一般而言FMD、SI、TGE、PED属于外来性疫病,
此类疫病目前尚无净化方法,需要采取隔离、消 毒与免疫的措施控制其传入和发生 • CSF、PR、PRRS、PCV2一旦进入猪场则扎根 于猪群,成为常在性疾病 • JE、PPV是猪场常在性病毒病,主要对新母猪的 繁殖构成问题
脊髓炎及猪的肝炎病(TTV)、巨细胞病毒病等 的报道 • 迄今为止此类疾病在猪群中发生与流行的报告极 少 • 预计2011年不会有重大的新病出现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3.2011年口蹄疫会继续流行 • 自2010年3月公开报道广东、江西口蹄疫后,口
蹄疫在国内各地爆发流行,蔓延至今 • 经有关部门研究确定,今年流行的猪口蹄疫均为
炎、肠炎、CNS • 许多猪场PMWS造成的损失高达10%~30%,有的场甚至
更高 • 欧洲发现PCV2分为PCV2a、 PCV2b、 PCV2c • 并认为2b致病性较2a强 • 如果2a+2b会使病情更加严重 • 丹麦2c导致的PMWS问题更大 • 在欧洲PMWS致死性更高,是否说明2c毒力更强?
的疾病 • 猪丹毒、红痢偶尔在一些地区出现 • 不同地区细菌性疾病的种类不同 • 许多重要的细菌性疾病血清型多 • 各地流行的细菌病的血清型及其抗药性存在诸多差异
猪场主要疫病
• 4.寄生虫病在猪场中存在的一般状况 • 我国猪场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六大寄生虫病的危害 • 猪蛔虫、猪鞭虫(毛首线虫)、结节虫(食道口线虫)是
猪场主要疫病
• 3.细菌病在猪场中的一般存在状况 • HPS、MPS、S.S、APP、AR、巴氏杆菌病是猪场主要的
常在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 • E.coli、SD、PPE、沙门氏菌病是猪场主要的常在性腹泻
性疾病的病原 • 附红细胞体病为猪场一种特殊的常在性继发性疾病 • 衣原体病是一种尚不为重视的对猪场的繁殖构成极大损害
猪场最常见、最不易根除的寄生虫 • 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多达200余种动物,其卵囊在外界环境
可存活100天~550天以上,因而不易根除,弓形体病诊断 、治疗较为困难,危害最为巨大 • 球虫病对仔猪的危害尚不为许多规模猪场所认识 • 疥螨也是猪场最顽固的体外寄生虫病 • 除此之外,蚊、蝇也是猪场最感棘手的外寄生虫 • 与寄生虫病的斗争将是旷日持久的
Asia-1型口蹄疫在猪中发生与流行 • 非正式的消息表明,Asia-1型口蹄疫曾在大型猪
场中爆发流行 • 也有消息表明有的猪场曾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过两
次口蹄疫的流行 • 2011年各个猪场,即令是在去年曾发生过口蹄疫
的猪场,均应格外警惕口蹄疫的发生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4.2011年PCVD的损失将会日益严重 • PCV2在世界范围内猪场中广为流行 • PCV2带来的主要问题是PMWS、PDNS、繁殖问题、肺
猪场主要疫病
• 5.普通病的一般状况 • 中毒性疾病:最主要的是霉菌毒素中毒 • 营养性疾病:营养调控失衡、代谢紊乱 • 应激性疾病: • 外科病:肢蹄病、皮炎、外伤、直肠脱、脓肿、湿疹、疝 • 内科病:便秘、肠炎、肺炎、胃溃疡、肾炎、尿路感染、
异食癖 • 产科病:难产、产道感染、阴道脱、子宫脱、无乳、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