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

合集下载

丁甘仁先生中医教育思想初探

丁甘仁先生中医教育思想初探

理解和掌握 。 丁氏之方案理法严谨 , 病证互参 , 随证 选方 , 据方议药 , 对后学颇有启迪。 丁氏倾其所学 , 亲
自教诲 门生 , 深 受 门人 爱戴 , 随其 临证 之 中 , 丁 氏有 问必答 , 诲人 不 倦 。 2 昼 诊病 夜读 书 , 以身作 则
仲景之 《 伤寒论 》 , 临证处 方多 以六经辨 证为纲 , 宗 《 伤寒论》 而不拘于仲景方 , 认 为把握六经分治准则
皮, 阴黄 则用 附子 , 虽剂量 过 轻 , 于 重症 间有 不 应 , 甚
或连进五六剂才得小效 , 然此即先生之道与术 , 所以 免人 疑 畏 者也 [ 3 1 ” 。 丁 氏对伤 寒 、 温病 研 究颇 具 心 法 ,
家之长 , 通晓内、 外、 妇、 幼、 喉等科 , 开创独具特色之 倡导伤寒 、 温病学说一体论 , 开伤寒 、 温病一体之先 丁氏学派。 丁 氏平生著书颇丰 , 门下弟子数百众。 为 河 。 丁氏认为 , 伤寒与温病 , 必须互相联系, 莫可割裂 弘扬 岐黄 之术 ,于 上海 号 召集 资办学 ,桃李 遍 及神 来 看 , 需 要 融会 贯通 , 三 因制宜 , 才能 多 有效 验 。 他强 州。 本 文就 丁 氏 中医教 育思想 之一 斑 浅述 于下 , 姑 充 调内外合参 、 表里并重 , 治疗外感热病 , 多宗《 伤寒
方案 , 既 引导学 员重 视经 典 , 也 促进 对 理论 的进 一步
丁 氏主张 , 中医学术教学, 当以《 内经》 、 《 伤寒》 、 《 金匮》 为指导 , 兼采各家之长 。 当时中医界对伤寒学 说与温病学说争议颇多 , 丁氏认 为 , 结合病情 , 教育
应兼收寒温两派之长 , 如治三阳经证 , 葛根 、 芩连、 白 虎、 承气之辈 , 寒温学说论治基本一致 , 而救阴熄 风 之三 甲复脉 、 大小定风 、 及凉开三宝 , 则为温病学说 之长 , 在邪 陷三阴之 时 , 当首推仲景之方 , 纵当暑热 夏令 , 只要 审有 是证 , 用 之应 毫不 犹豫 『 1 1 。 丁 氏推崇 张

丁甘仁_程门雪辨治咳喘病经验探析_吴佳杰_张焱

丁甘仁_程门雪辨治咳喘病经验探析_吴佳杰_张焱

豆10g,莲子10g,山药20g,炒薏苡仁20g,桔梗6g,砂仁(后下)6g,羌活12g,炙甘草3g。

服14剂,腹泻明显减轻,大便不实好转,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再予原方7剂而愈。

3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以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主症,代表方剂:四神丸。

四神丸出自《证治准绳》,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作用,主治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五更泻或久泻的有效方剂。

五更即是黎明之前,正是阴气盛极,阳气萌发之际。

肾阳虚衰者,阳气当至不至,阴气极而不行,故为泄泻。

《医方集解》曰:“久泻命门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治宜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大补下焦元阳,使土旺火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矣”。

杨教授指出:“虽然泄泻无不由脾胃,但与肾关系密切”。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亦曰:“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收稿日期:2013-07-03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11YS73)作者简介:吴佳杰(1988-),男,浙江平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及孟河丁氏流派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张焱(1968-),陕西乾县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及中医流派研究。

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脾肾关系密切,且久病必及肾。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大病之后,伤及肾阳,肾阳虚不能温养脾土;或泄泻日久,脾土亏虚不能充养肾阳,故导致脾肾两虚。

如《张氏医通》云:“肾脏真阳虚则水邪胜,水气内溢,必渍脾而为泄泻”。

四神丸以温补命门、固肠止泻为特长。

杨教授认为:此方补脾健脾之力稍嫌不足,临床运用当加桂枝、焦白术、党参、茯苓、薏苡仁、山药等品,并适当加车前子或泽泻分利小便,以利小便而实大便,并根据患者症状灵活加减运用;若命门火衰明显,下肢清冷,腰膝冷痛,须加肉桂、附子或与半硫丸合用,以加强温补之力;若下利无度,不能自控,或时时遗出稀水粪便,气短神疲、脉弱,舌淡苔少者,应与真人养脏汤合用或加用石榴皮、赤石脂以加强收涩之功。

民国中医教父——丁甘仁治疗内伤杂病经验

民国中医教父——丁甘仁治疗内伤杂病经验

民国中医教父——丁甘仁治疗内伤杂病经验民国中医教父——丁甘仁治疗内伤杂病经验吾太师丁甘仁为清末名医,学识经验,俱极丰富。

不仅擅治温热病,对内伤杂病的辨证立法亦颇有创见。

现撷其精要,略作浅述。

o胃以通为补丁师曾谓:“暴痛属寒,久痛属热,暴痛在经,久痛在络”。

应以通法治之,而通又有通气、通血之别,亦有寒通、温通之分。

丁师的经验是凡气痛为窜痛、胀痛,痛无定处,多以金铃子散为治;血痛为刺痛、绞痛,痛有定处,每以旋覆新绛汤为法;遇寒而痛属寒痛,可佐肉桂、煨姜;胃痛灼热属热痛,则加左金、山栀;痛极而厥,宜急救苏合香丸以疏通气机。

“胃以通为补”的经验不仅用于胃痛实证,亦适宜胃痛虚证。

丁师治安庆人韦某,脘痛已有两年,空腹则痛剧,食下痛缓而腹胀,前后服大小建中汤约数百贴,均未应效,丁师诊为虚寒气滞作痛,仍投以小建中汤,并加入小柴胡汤、妙香散以通补兼施,守方不变,服药十五贴,胃痛霍然。

o宣肺气以疏肝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强,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肝之为病,郁证最为常见。

论治之法,历代多宗《内经》“木郁达之”之意,以逍遥、越鞠、左金、四七之类疏肝解郁理气方药为主,丁师匠心独运,在肝郁的治疗中另辟蹊径,主张“宣肺气以疏肝”,立言清彻,别具一格。

丁师认为肺为五脏之华盖,司百脉之气,若肺失其职,不仅影响肺的宣降,并可导致全身气机的紊乱,故《内经》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之谓。

宣者,通也,宣可去壅,通可行滞,宣肺既能宣发肺气,亦复疏通肝郁气滞,凡郁证用疏肝法治疗无效者,丁师辄投以宣肺之法,俾清气升,浊气降,则不治肝而肝得制,未疏肝而气自顺。

丁师认识到肝为风木之脏,易于化火动风,治疗“不可过用风药,风能助火,风药多则火势有更烈之弊”,因此在运用宣肺气以疏肝时,多选辛凉轻清之品,取其辛可开郁,轻可去实之功,常用药物如薄荷、桑叶、菊花、银花、枇杷叶等。

其中薄荷、桑叶、菊花皆归肺、肝二经,味辛气凉,质轻而浮,功能宣肺解郁,因气滞日久必致郁热,故常加银花既宣且清,兼泄肝火,肝气肝阳易于上升,故每用枇杷叶既通且降,兼治肝逆。

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经验探析

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经验探析

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经验探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经验探析丁甘仁,名泽周,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医之一。

其临证时能融合伤寒、温病两大学说,化经方、时方于一炉。

在治疗温热病时,也常常将伤寒的治疗法则贯穿其中。

我们在学习丁甘仁医案时,确感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故将些许体会整理于下,以飨同道通过学习丁甘仁医案,梳理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的经验,归纳出其治疗湿温的三大特点:其一,不拘泥湿温病只限于阳明、太阴二经,而是将其扩大到六经范畴。

先辨病位,再定方药,擅用合方。

真正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其次,重视少阳、厥阴经的枢机作用,善用柴胡运转枢机。

第三,经方和时方并用,经方为主,在经方基础上加用芳化、苦燥、淡渗、疏达之品以助化湿。

丁甘仁,名泽周,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医之一。

其临证时能融合伤寒、温病两大学说,化经方、时方于一炉。

在治疗温热病时,也常常将伤寒的治疗法则贯穿其中。

我们在学习丁甘仁医案时,确感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故将些许体会整理于下,以飨同道。

湿温病是指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

早在宋代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中就提出其治疗原则为“治在太阴,白虎加苍术汤主之”,可见利用六经来说明本病的病变部位由来已久。

清代温病名家薛生白更是指出:本病“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的病理机制。

由于湿温病缠绵难愈,且随着病人体质的不同及治疗的干预极易发生变证,因此,比较经典的“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则难以全面概括千变万化的种种临床证候丁甘仁在深入领会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伤寒论》中六经辨证方法,并不拘泥于阳明、太阴两经,而是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张仲景经方辨治湿温病,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1太阳表郁,宜宣表化湿湿热病邪初犯人体,郁遏在表之卫阳,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痛楚等太阳经湿郁之象。

g丁甘仁养阴润燥法治疗消渴探析

g丁甘仁养阴润燥法治疗消渴探析

第12卷 第4期 2010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2No. 4Apr . ,2010规律会逐步明晰,对中医药的整体调节机制研究也将更加深入全面。

◆参考文献[ 1 ] Jorgensen C.Dysregulation of the hypothalamo-pituitary ax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J ].J Rheumatol, 1995, 22 ( 10 ): 1829-1833. [ 2 ] 孙健, 邵福灵.类风湿关节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改变[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8 ( 8 ): 738-740.[ 3 ] 孔静萍, 许桂芳, 陈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白介素-6分泌节律研究[ J ].现代实用医学,2008, 20 ( 4 ): 270-271.[ 4 ] 田玉,邵福灵.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27 ( 1 ):40-43.[ 5 ] Van PM, Hofland LJ, Ten AM.Neuropeptides and their receptors in the immune system[ J ].Ann Med, 1999, 31(suppl): 15-22.[ 6 ] 张晓莉, 王晓菲, 赵丽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浆中P物质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辽宁医学杂志, 2000,14 ( 2 ):85.[ 7 ] De Bellis A, Bizzarro A, Pivonello R. Prolactin and autoim-munity [ J ]. Indian J Med Res, 2005, 8 ( 1 ): 25-30.[ 8 ] Nagafuchi H, Suzuki N, Kaneko AJ, et al.Prolactin locally produced by synovium infiltrating T lymphocytes induces excessive synovial cel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J ].Rheumatology, 1999, 26: 1890-1900.[ 9 ] 裘红梅, 李霞.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中催乳素水平及与IL-6的关系[ 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 29 ( 3 ): 239-240. [ 10 ] 王丽,顾美华.内皮素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 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 9 ( 1 ): 138-140.[ 11 ] 王宪.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神经-免疫系统相互调节的介导物质之一[ 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 31 ( 6 ): 485-488. [ 12 ] 曹建平,张晓晨,姜志明,等.血浆内皮素-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J ].现代康复,2001, 5( 4 ): 73.[ 13 ] Cutolo M, Capellino S, Sulli A, et al. Estrogen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J ].Ann N Y Acad Sci, 2006, 1089: 538-547.[ 14 ] 裘红梅, 李霞.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的分析[ J ].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 6 ): 543-544.[ 15 ] 蒋明, DAVID YU, 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 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70-172.[ 16 ] 陈秀芳,金晨宇,温成平.桂乌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内分泌免疫调节作用[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 ( 1 ):6-8.[ 17 ] 喻建平,张艳珍,李学勇,等.健脾活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 ( 7 ):593-595.[ 18 ] 王美娥,潘惠娟,许建阳,等.金铁锁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痛阈及其脑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J ].中国临床康复,2005, 9 ( 10 ): 96-97.[ 19 ] 刘健, 杨梅云, 范海霞.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情绪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 ( 9 ): 7-9.[ 20 ] 刘健, 范海霞, 杨梅云,等.佐剂关节炎大鼠行为、脑组织氨基酸及神经细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的影响[ J ] .中国康复,2008, 23 ( 4 ): 219-222.[ 21 ] 谢蜀生.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的意义[ J ].医学与哲学, 1994, 8: 1-2.丁甘仁,江苏武进孟河人,晚清孟河四大家之一。

丁甘仁 证治经验

丁甘仁 证治经验

丁甘仁证治经验一、伤寒类1、在三阳方面:应用麻黄、桂枝、小青龙等法外,又有表寒里热的桂枝白虎汤、大青龙法,以及生津清热、下则存阴、承气等法;妇人经水和适来,邪热陷入血室。

瘀热交结,用小柴胡加清热通瘀之法。

2、在三阴方面:有寒已化热,热又伤阴心烦少寐,渴喜冷饮,用生津清热之法(包括黄芩、黄连、生地、竹叶之类);又有邪陷太阳再传少阴的呕呃便溏,四肢逆冷,用四逆汤等法(加丁香、柿蒂、厚朴、橘皮、半夏)。

3、在表里两感方面:有太阳少阴同病,发热微寒,遍体酸楚,腰痛如折,脉浮而数,偏重于表寒的,用阳旦汤加细辛、葱头之法;又有寒多热少,身疼腰痛,脉沉细而迟,偏重于里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延胡索、五灵脂、生姜之法。

诸如上述,他是根据伤寒邪从外来,循着六经传变规律,辨别其夹杂情况,而后施以适当治法,故能随机应变,进退有序。

二、风温类1、综观风温治案中,可以看出温邪从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有急剧的变化。

丁氏尝谓:“本病利在速战,加风以阳,温化热,两阳相劫,病变最速;尤其是伏湿化火伤阴,来势更急,这是与湿温根本不同之点。

”除常峁的风温侵袭肺胃,熏灼气分的病例应用桑菊、银翘、白虎等法外;又有发热、咳嗽气急,喉有疾,苔黄,脉滑数,甚至抽搐咬牙之风温痰热交阻肺胃的重症,急用麻杏石甘汤加竹沥芦根之法;又有舌尖红干涸,痰热内陷心包,肺炎叶枯,化源告竭的危症,用黄连阿胶汤清燥救肺汤等法,得以转危为安;又如舌前半光绛,中后腻黄,脉数不静。

阴液已伤,阳明府垢不得下达,用调胃承气加花粉、芦根等存阴通府之法;又如表热不扬而里热甚炽,神昏谵语,狂乱,唇焦,渴不知饮,甚则角弓反张,温邪伏营,肝风骤起,用犀角、羚羊角、鲜石斛、竹沥、紫雪等清营息风生津涤痰之法。

2、风温证身汗不解,咳嗽痰多,大便溏泄,迭进辛凉清解润肺化痰之剂,其邪不从外达而反陷入少阴,见神识模糊,汗多肢冷,脉象沉细等症,阴阳脱主离,即在目前,急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回阳救逆之法;服后肢温汗止,其脉渐起,危症得以挽回;迨阳回之后,阴液大亏,再见阴虚燥热之象时,继用救阴润燥之剂而收全功。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徐嵩年学术经验集》读书笔记模板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徐嵩年学术经验集》读书笔记模板

谢谢观看
徐嵩年早年曾拜师于吴绍堂,后又拜师于丁甘仁之长孙丁济万,晚年立足于中医内科,钻研于中医肾脏病学 的研究,发展了龙华医院肾病专科。本书上篇介绍徐嵩年生平史略,中篇讲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 验方,下篇选述经典医案、医论。
目录分析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 流派系列丛书编委会
主编简介
内容提要 上篇生平史略
一、中医教育 二、科室介绍 三、传人谱 四、大事丛书:徐嵩年学术经验集》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徐嵩年学术经验集》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 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徐嵩年学术经验集》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 徐嵩年学术经验集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内科
验方
医话
龙华医院
生平
特色
教育
流派
中医
下篇 中医
薪火相传
丁甘仁
临床经验
流派
系列丛书
病种
医案
传承人
内容摘要
下篇医案医话
中篇学术钩玄
附篇流派速览,薪 火相传
一、生平介绍 二、生平故事 三、主要传承人简介
一、徐嵩年学术思想 二、徐嵩年临床经验 三、徐嵩年用药特色及验方 附一:中医治疗在肾病康复中的作用 附二:历代及近代医家治疗水肿的临床经验 附三:学科优势病种
一、徐嵩年医案 二、徐嵩年经典医话 附一:陈以平医案医话 附二:邓跃毅医案医话

《丁甘仁医案》序及别传价值研究

《丁甘仁医案》序及别传价值研究
家达、 秦伯末 四人是 丁甘仁 的弟子 , 属 孟河 医派传人 。 习习 闻丁 甘仁先生 之名 , 客 夏 旧患 便血症大 剧 , 镇海 金
此外 , 《 丁甘仁医案 》 还附有曹家达撰 写《 丁甘仁别传 》

君雪 塍语余 , 非求 治于丁先 生不可 , 因为预 言其处方 治 乃驱车往访 , 至则遇先生 于门 , 盖已 日旰罢诊 篇 。《 丁甘仁 医案 》 的序及别传是研 究丁甘仁 及相关 病事甚悉 , 历史人物生平及 学术思想 的重要文献 , 其价值 主要 体现 矣 。越 数 日而讣 至 , 匆匆 一 面 , 竟 成千 古 , 自怅求 益 之
摘 要: 《 丁甘仁 医案 》 序及别传是考察丁甘仁及相关人物事迹 的重要文献, 对研究丁甘仁及相关人物的 学术思想具有重要 价值 , 主要从人物生平研 究价值 , 医案文体研 究价值及丁甘仁 学术思想研 究价值三个方面 体现。本文主要 对《 丁甘仁 医案 》 序及别传的价值进行探讨, 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 究提供新视 角。 关键词 : 《 丁甘仁 医案 》; 序; 别传 ; 价值 中图分类号 : R 2 4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9 6 4 0( 2 0 1 6 )1 1 0 0 0 1 — 0 2
1 9 2 6 年8 月 6日, 丁甘仁先生病逝于上海 。 《 丁甘仁 医案》 年担任商务印书馆《 小 说月报》 和《 妇女 》 杂志主编开始 , 乃是为 了纪 念他 由其孙 丁济 万整理编辑并 于 1 9 2 7 年 出 王蕴章便 长期居 住在上 海 ,1 9 2 5 年 因五卅 运动被 迫辞 版。作序之 人有许半龙 、 秦 之济 、 王仲 奇 、 曹家达 、 陶可 职 , 后赴南 洋 。关 于其何 时赴南洋 , 尚未发 现有 资料言 箴、 王蕴章 、 夏绍庭 、 马福祥。其 中, 许半龙 、 陶可箴 、 曹 明。但 《 丁甘 仁 医案 》 的序 言提 到 :“ 余 频季 客海 上 ,

g谈丁甘仁妙用祛湿法

g谈丁甘仁妙用祛湿法

谈丁甘仁妙用祛湿法青海医学院(西宁810001)王津慧关键词丁甘仁祛湿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42丁甘仁(1865-1926),名泽周,为清末民初名医。

他一生勤学深研,临床经验颇丰,擅长诊治内外喉三科之病证。

特别是将祛湿法巧妙灵活地运用于内科杂症的治疗中,可谓是匠心独运。

就此,笔者略述之。

1解表需散湿世之医者,治疗外感病,多以寒热论之,选方用药常遵古方用麻黄、桂枝或桑菊、银翘之类以解表。

而丁氏则认为,太阳为寒水之经,本阴标阳。

若标阳郁遏,阳不通行,则发热恶寒而无汗;寒水不行,外湿相随,同气相求而入内。

所以,不论寒、热、暑外邪,都常与湿邪合并侵入人体,致使营卫运行失常而发病。

此时,患者除了表现有形寒身热、头痛身痛等表证外,还伴有胸闷、泛恶等外湿内困之象。

由于湿邪为患,症状常不甚典型,因而,被一般医者所忽视。

丁氏正是抓住了这一病证特点,以桂枝、前胡、苏梗、桔梗、荆芥等药疏风解表,并酌情加入大豆卷、赤茯苓、陈皮、制半夏等祛湿之品,两类相配,相得益彰。

既能使湿邪从表而散,解表而不留湿;又能防止湿邪滞留,表证缠绵难愈。

另外,由于湿为阴邪,极易阻滞气机,丁氏又在此稍加一味枳壳,疏通气机,使肺气宣通,水道得调,卫阳达表,营卫调和,外邪悉除。

由此看出,丁氏不仅对外感病中湿邪有深刻的认识,而且,遣方用药亦非同一般。

2通痹重除湿对于痹证的认识,丁氏虽遵5内经6/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0之说,但其遵古而不泥古。

他认为,风寒湿邪袭络,是痹证发生之关键,而结果是经脉不通,气血闭阻,痹证生成。

鉴于此,他在治疗时一改以温通为主的传统治法,侧重于以祛湿为主,使寒湿祛、经络通、痹证除。

如,他治一痹痛,方中用秦艽、独活、海风藤、桑寄生、生熟薏仁、五加皮、丝瓜络7味药,旨在祛风除湿通络,配以桂枝、赤芍、牛膝3味药来温经散寒通络。

此方之所以能在临证时收到桴鼓相应之效,其根本是重在治本,兼以治标。

又如丁氏对患历节风痛时间较长者,及久年风痛,百药不效者,多从祛湿入手。

丁甘仁治疗痰饮咳嗽经验浅析

丁甘仁治疗痰饮咳嗽经验浅析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经 验
交 流
10・ 3
C i s ora o tnm dc e ad e np amay hn ejunl feho e in n t ohr c e i h
Ex e e c mmu ia e p r n e Co i n c t
丁 甘 仁 治 疗 痰饮 咳 嗽经 验 浅 析
… …
3 结 语
痰饮 咳嗽包括 现代 医学所称 之慢性 气管 炎 、肺气肿 等 多种疾病 ,病 程较长 ,迁 延难愈 ,根治 颇为不 易。丁 甘仁 先生宗法 仲景 ,博采众 长 ,师古 而不 泥古 ,知常达 变 ,匠 心独运 ,在治 法 、用药上 多有 阐释发 挥 ,化裁 精 当 ,丰 富 了痰饮咳嗽的治疗方法 ,对指导后辈 l 具有很高 的价值 , 临证 值得 进一 步探讨研究 。
2 治 疗 大 法
2 1 健脾肃肺 ,温化痰饮 . 脾 阳困败是形成 痰饮 的重要 原因 ,脾 阳虚衰则水 精 不 能 四布 ,因而留伏于经络 ,横决于 四肢 。叶天 士谓之外饮 。 丁 氏遵从前贤外饮治脾之法 ,指出 :“ 胃之 阳早 衰 ,致水 脾 液变化痰沫 ,随气射肺则咳 ,冲气逆上则 喘。 ”对 于 中阳不 振 ,水饮壅盛导致肺 失清 肃 的咳嗽治 当健脾肃 肺化饮 。盖 脾为生痰之源 ,脾阳不振 ,水 饮人 胃,水谷精微 不归正化 , 聚为痰饮 ,饮邪 弥漫于 胸 ,蔽其 君 阳,可 见胸胁 支满 ;阻 滞 中焦 ,清 阳不升 ,则见头晕 目眩 ;凌心则 悸 ;射肺则 咳。 此外脾不能 为 胃行其 津液 ,津液 无 以上承 ,故可 见 口干 而 不欲饮 。此证丁 氏常 以苓 桂术甘 汤化 裁 ,方 中用桂 枝辛 温 通 阳宣通气 脉 ,则 水饮 无 所凝 滞 , 白术 、茯苓 健 脾 渗湿 , 甘草补脾 和 中;辅 以杏仁 、苏 子 、旋 覆 花 、半 夏 、橘红 、 远志等肃肺化痰止 咳,标本兼顾。 22 疏散外邪 温肺化饮 . 对于 “ 寒 外束 ,痰饮 内聚 ,支 塞 于肺 ,肃 降失 司 ” 暴 的痰饮 咳嗽 ,丁 氏治法以散寒蠲饮 为主 ,取 小青龙汤加减 。 本方发表散寒 ,温肺化饮 ,用于表寒里饮所 致的形寒怯冷 , 咳嗽气 喘,四肢 沉重 ,甚则 肢体 微肿者 。方 中麻 黄发 汗解 表 、宣肺行水为 主 药。桂 枝 助麻 黄 解表 ,又能 温 化 阳气 , 助麻黄行水 为辅药 。干姜 、细辛温肺化 饮 ;半夏燥温化痰 , 五 味子敛肺止 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 之弊 ,芍药收敛养血 , 上两味 为佐 药 ,甘草调 合诸 药 ,以缓 和麻 、桂 、姜 辛 温刚 烈之性 。诸药合用 ,共奏解表化饮 、止咳平 喘之 功。 2 3 温 肾纳气 助 阳逐饮 . 丁 氏认为 。 肾阳亏虚也是导致痰饮的主要病因之一 ,“ 脾 肾之 阳式微 ,水 饮泛滥 横溢 ,上 激于肺 则喘 ,灌 溉肌腠 则 肿 ,凝 聚膜原则 胀 ,阳气 不 到之 处 ,即是 水湿 盘 踞 之所 , 阴霾弥 漫 ,真 阳埋没 ” 。证见恶寒 咳喘 ,身体沉 重 ,小 便不

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探讨

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探讨
思想 总结如下 . 以飨 同道 。 1 外 感热病 辨治 寒 温统一体 系 湿 畅 中的 时方外 , 常 配合 使用 仲景 之 小柴 胡 汤 、 亦 理 中汤 等方 。 于外 感 热 病 中 、 期 出现 的 复杂 证 候 , 至 后 丁 氏则 不 纠缠 于伤 寒与 温病 之争 . 量用 六 经分 证 ; 尽 丁 氏治 疗外 感 热 病 , 《 寒论 》 不 拘泥 于 伤 宗 伤 而 寒方 . 宗温病 学 说 而不拘 泥 于 四时温病 。 因为 他对 仲 若 营卫 分证 清楚 者 即用 温病 辨证法 。 景《 寒论 》 伤 研究 较 深 , 通六 经传 变 之道 , 以认 为 2 伤寒 之邪 外受 重在 疏 表透邪 精 所 凡 是 临证 . 必须 “ 定六 经 ” 再 “ 经 辨 治 ” 并 且 认 先 , 按 。 由于 伤 寒 的感 邪 途 径 是从 外 而人 . 由表 及 里 , 重 为原 则 。 氏在 治 疗 伤 寒病 丁 为 要全 面掌 握外 感热 病 的基本 理论 和 辨证 施 治基 本 故 治疗 须 以“ 用 表 药 ” 时 . 先定 六 经 ” 在 “ 经 辨治 ” 同 时 , 根 据 六经 “ , 按 的 再 原 则 , 仅要 认 真 研 读 《 不 内经 . 病 论 》 更 必 须 认 真 热 ,
பைடு நூலகம்
研究如《 伤寒 论 》 和近 代 的 《 热 经 纬》 《 温 、 温病 条 辨 》 的传变 及 兼 夹证 候 , 加 辨别 , 活 制定 治 疗 方 案 , 详 灵 进 在 丁甘 仁 医 案 . 寒 》 伤 所 等 各 家学说 和著 作 。 在读 了《 伤寒 论》 以后 , 须继 续 做 到 法 随证 变 . 退 有 序 。 《 又
之 处 。 氏认 为 , 感 热 病 的 辨 治 骆 须 融 贯 伤 寒 、 丁 外 温病 理 论 , 即把 《 寒 论 》 温 病 学说 的 辨 证 方 法 联 系起 来 , 在 《 氏 医 伤 与 故 丁

《喉痧症治概要》喉痧治疗思想初探

《喉痧症治概要》喉痧治疗思想初探

不精 , 而在 医治外 感热病 方 面更有 成效 口 ] 。丁甘仁 发
本、 英 国等 国陆 续 兴 建 众 多 近代 企业 , 上 海 迅 速 发 展
成为 当时 中国最 大 的工业 中心 。 庞 大 的人 口和林 立 的
蒙 于费 家 门人 , 又聆教 于 马培 之 、 巢 氏, 在 苏州 行 医期 间, 精 研 吴 门 医派 的学 术思 想 与 临床 经验 , 及 至沪 上 , 从 安 徽伤 寒 经方 名家 汪莲 石游 , 学 习经 方 临床应 用 [ z - 。 二 十世 纪初 上海 喉痧 大流行 ,丁氏凭 一 己之 力救 治上 万 余 人 。 丁甘 仁著 有专 书 《 喉 痧症 治概 要 》 , 对 其 病 因 病 机 和传 变过 程 , 均有 扼要 的辨 析 [ 3 ] 。 为后 世 中 医药治 疗 急性 热病 提供 了宝 贵经验 。现 就 丁氏治疗 喉痧 的临 床 经验 和学术 思想 总结 如下 , 以飨 同道 。
医尤 在泾 所著 之《 金 匮翼 》 卷五 “ 烂喉 痧方 ” 条 目。清代
以后 喉痧 广泛 流行 , 大量文 献 随之涌 现 。 当代学 者普遍 认为 喉痧 近似 于西 医学 的“ 猩 红热 ” 。
2 病 因病 机
布齐 , 方用 加减 滋 阴清肺 汤 、 败 毒汤 。
4 组 方用 药
3Hale Waihona Puke 辨 证 施 治 丁 甘仁 对 喉痧 的辨 证 依 据温 病 卫 、 气、 营、 血 之辨 证 纲领 , 治疗 以发汗 透痧 为第 一要 义 , 分初 、 中、 末 3个
阶段进行 。 在 喉痧初 起之 时 , 邪 郁 于气分 , 症 见寒 热 、 烦
喉痧 是 常见 的中 医肺 系传 染病 之一 ,由温 热疫 毒 经 口鼻或 皮肤 侵入 , 上 冲咽喉 , 外窜 肌肤 所致 。该 病具 有 流行性 、 传染 性 、 地域性 和传 变快 的特 点 。临床 主要 表 现为发 热 、咽喉 肿痛糜 烂 、皮肤 出现 弥漫性 猩红 疹

浅述丁甘仁学术传承

浅述丁甘仁学术传承
膜 , 吐霍乱 。 呕 ”此 外 , 有 “ 逆 ” “ 胆 ” “ 尚 呕 、呕 、 呕
( 当归 、 干姜 、 地 黄 、 皮 、 蓟 、 熟 柏 小 羚羊 角 、 胶 、 阿 白 术 、 药、 芩 、 芍 黄 炙甘 草 ) 因三 焦 虚 损 , 因热 损 治 或
发 , 因酒 发 , 出现 呕吐病 证者 。如 呕吐物 中挟血 或 而 多, 则入伏 龙肝 、 头发 灰 、 黄等凉 血止血 。 蒲
在膈 上者 。
烦 渴舌 生 口疮 者 , 去橘 皮 、 辛 , 细 加前 胡 、 母 ; 有 知 若 肠 冷下 利 者 , 地 黄 , 炒 桂 心 ; 胃 中虚 热 , 去 加 若 大便
秘, 小便 涩 者 , 去地 黄 , 大 黄 、 芩 。另 用 当归 汤 加 黄
考 呕 吐 病 名 之 源 , 见 于 《 帝 内 经 》, 始 黄 如 《 问 ・ 素 六元 纪 大 论 》 : 土 郁 发 之 , 则 心 痛 胁 说 “ 甚
25 . 气 呕 之 治
涌”、 嚏呕 ” “ ” “ 、 呕 等名 。其 中 , 呕 吐” “ ” 名 “ 、哕 等 称, 多为后 世所 沿用 。嗣 后 , 唐代 孙 思邈 《 备急 千 金 要方 》 出“ 提 漏气 ” “ 哺 ” 、走 之名 。 而陈 无 择在 承 袭 《 备急 千金 要方》 名 的基 础上 , 呕 吐 的病 因不 同 命 据
参 、 蕤、 葳 黄芩 、 母 、 知 茯苓 、 白术 、 皮 、 芦根 、 橘 生 栀子 仁 、 膏 ) 下焦伏 热 , 逆 不续 , 小便 不 通 , 吐 石 治 气 大 呕
文 章 编 号 :0 1— 90 2 0 ) 1 0 6 0 10 6 1 ( 08 0 — 0 1— 2
收 稿 日期 :0 71-0 20 - 1 0

名老中医防治老年病的学术思想探析-老年病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名老中医防治老年病的学术思想探析-老年病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名老中医防治老年病的学术思想探析-老年病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医院长期承担高干保健医疗任务并从事老年病的研究和诊疗工作,中医科成立近60年以来,诸多国医名宿在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尽管他们师承门派不同,临床优势特色不一,但在治疗老年病及高干保健领域却有很多共性之处,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原始医案。

章次公(1903年-1959年)名成之,号之庵,江苏镇江人。

17岁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受业于医学大家丁甘仁,后又从学于经方大师曹颖甫先生及国学大师章太炎。

龚志贤(1906年-1984年),四川巴县人。

师承巴县名医李寿昌习医,3年后办三友医社,后又创办国学医院,并任院长。

建国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司科长,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中央首长保健医生,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等职。

魏龙骧(1912年-1992年),原名文玉,河北省东光县人,四小名医之一。

师承医界名宿杨淑澄,精研中医经典,博览历代各家,而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从事医务行政工作,兼行医疗保健。

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章次公、龚志贤、魏龙骧3位名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医案,旨在分析其处方用药特点并以此探讨传承其防治老年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思路。

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章次公、龚志贤、魏龙骧3位已故名老中医精于内科、善治杂病,于老年病更是颇有心得[1].收集3位老中医治疗老年病患者的病案资料。

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共采集1958年至1983年的保健医案182诊次。

患者平均年龄为71.3岁。

采用照相机将相关医案拍成电子照片,然后将其医案文字进行文档化。

在此过程中主张不易一字一句,以尽量保持医案本来面貌。

3. 纳入标准章次公、龚志贤、魏龙骧3位名老中医诊治的60岁以上患者涉及处方用药的医案。

4. 排除标准①医案中饮片处方采集不完整者;②医案中因书写或原始资料保存等原因无法辨识的处方。

5. 数据规范化所有药物的名称、主要功效的分类、四性及归经,均以《中药学》[2]为标准,未收入或收入不完整之药物,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学》。

19.丁甘仁辨治喉痧经验

19.丁甘仁辨治喉痧经验

19.丁甘仁辨治喉痧经验2017-12-25冬应寒而反温,春犹寒禁,春应温而反冷,非其时而有其气,成疫疠之邪,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疫毒郁于内,蒸腾肺胃两经,厥少之火,乘势上亢,形成喉痧。

治疗喉痧关键之处,在于初期以透痧为主,待痧出齐后,再偏重治喉,法宜清之,或用下法以解热毒邪气,若至后期,余热未清者,则投以加减竹叶石膏汤等方治之。

凡遇烂喉丹痧,以得畅汗为第一要义。

凡痧疹只怕不能出,若出得畅尽,其毒便解,故治痧疹者,贵慎于始,务使发得透畅,莫使其丝毫逗留,以致生变幻缠绵。

丁甘仁,名泽周,字甘仁,生于 1866年,卒于1926年,江苏武进县孟河镇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孟河医派的代表性人物。

丁甘仁辨治喉痧疗效卓著,经验独到,独具特色,并著有《喉痧症治概要》专论。

喉痧白喉不容稍混烂喉丹痧是一种由外感温热时毒引起的,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温热病,多发生于冬春二季。

本病因有咽喉溃烂、肌肤丹痧称为“烂喉丹痧”“烂喉痧”,由于肌肤发生的痧疹赤若涂丹称“丹痧”,因其可互相传染引起流行,属于时疫,又称“疫喉痧”“疫喉”“时喉痧”等。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猩红热。

明清以来,中医喉科名医辈出,著说颇丰。

作为江苏名医的丁甘仁对本病有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著有《喉痧症治概要》一书。

丁甘仁在“喉痧总论”一文中开首即言“时疫喉痧,由来久矣。

”然对于本病的起源及流行,尚有不同的说法。

对此,在近代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者持“古有是病”说,一者持“外来传入”说。

另外,对于本病的文献记载究竟始于何时,亦有不同的说法,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五》中记载了一些以咽痛、痧疹为主要表现的病案,其中有的与本病酷似,可认为是本病首次较可靠的病历记录。

对于喉痧的病因病机,丁甘仁认为,乃是由于“冬应寒而反温,春犹寒禁,春应温而反冷。

经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酿成疫疠之邪也。

丁甘仁医案研究进展

丁甘仁医案研究进展

丁甘仁医案研究进展唐健嫩;李其忠【摘要】丁甘仁先生作为近代海派中医一代宗师,其存世医案多达一千余例,整理、评析丁氏医案的专著、专论众多.丁氏医案载述完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颇能反映丁氏精深的学术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鲜明的用药特色.笔者对丁氏内科、外科、妇科、时疫喉痧医案及调补膏方、医案数据发掘等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梳理.【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丁甘仁;时病;内科;妇科;外科;调补膏方;时疫喉痧;医案数据挖掘【作者】唐健嫩;李其忠【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丁甘仁(1866- 1926年),名泽周,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镇人。

丁氏对历代医籍钻研甚深,医道渊博,学术精良,造诣至高。

收载丁甘仁医案的主要著作有:《孟河丁氏医案八卷》、《丁氏医案十五卷》、《医案讲义》、《喉痧症治概要》、《喉痧病案》、《思补山房医案》、《孟河丁甘仁先生晚年出诊医案》、《丁甘仁临证医集》、《丁甘仁医案》、《丁甘仁医案续编》等。

据最新出版的《丁甘仁医学全集》[1]上篇收载丁氏医案多达一千余例。

丁甘仁医案,医理精深,辨证清晰,用药特色明显,理法方药俱全,对后学颇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尤其是自2012年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丁氏内科临床传承研究基地的成立,对丁氏流派、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用药特色、医案医话等的研究更趋深入、系统。

但自2008年吴氏[2]“丁甘仁医案研究现状”发表以来,对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鲜有系统梳理的文章发表。

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丁氏医案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深入、系统的梳理。

丁氏内科时病研究进展丁氏潜心研究《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历时数十年,并结合临床实际反复参验,认为伤寒温病不能对立,而应相互联系,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因人因病制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g试述丁甘仁临床用药特色

g试述丁甘仁临床用药特色

医家大法试述丁甘仁临床用药特色李笑然1,郝丽莉2,闫忠红3(1.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7;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 要:丁甘仁,近代江南名医。

治学严谨,临证处方以仲景六经辨证为纲,分析病情,对症下药;善用反治法,从容灵活,常变有度,极其精妙。

治湿温病多热因热用,调治经产善用通因通用法;临证用药,先辨其性,择其要而用之,提倡用药贵在轻灵。

关键词:丁甘仁;临床用药;治法探析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2(2003)03-0000-01作者简介:李笑然(1957-),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基础医学研究。

收稿日期:2003-02-08丁甘仁,名泽周,江苏武进人,为近代江南名医,被称孟河四大家之一。

丁氏勤奋专研医典,治学严谨,辨证处方,悉遵经旨,并能援古博今。

其造诣精专,为中医学术的发扬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读丁氏医案,收获颇丰,现将笔者对丁氏临床用药特色的一点体会略述之,如有不当之处,冀希教正。

1 善用经方仲景方的组成原则与临床疗效为众多医家称颂,被尊为经方。

[1]丁氏临证处方,笃信仲景5伤寒论6,以六经辨证为纲,认为六经分治准则是分析病情、对症下药的关键。

丁氏曾谓临证有两大法门:一为5伤寒6之六经病,二为5金匮6之杂病,皆学理之精要,治疗之准则。

此两书为中医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缺一不可。

[2]丁氏临床运用经方每能得心应手,治伤寒常以5伤寒论6方化裁,或仿5伤寒论6组方之义自拟处方。

如5丁甘仁临证医案集6中伤寒病的选案21例均按六经辨证,选用经方化裁。

三阳证中表里寒热者,用桂枝白虎汤或大青龙汤,热入血室用小柴胡加清热通瘀之剂,三阴证属太阴少阴合病用四逆汤,对伤寒杂证,亦能活用经方。

治疗温病时,与六经分证相符合者大都选5伤寒论6加减,否则按六经分证思想活用时方。

5丁甘仁临证医案集6风温病选案31例,用经方化裁的经验有19例。

从学术传承角度看丁甘仁、张伯臾、何立人三代丁氏内科学者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与发展

从学术传承角度看丁甘仁、张伯臾、何立人三代丁氏内科学者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与发展

从学术传承角度看丁甘仁㊁张伯臾㊁何立人三代丁氏内科学者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与发展周 苗1,徐燎宇2,何立人3摘要:丁甘仁㊁张伯臾㊁何立人是丁氏内科第一㊁二㊁三代重要的代表人物,三人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承前启后,从丁甘仁的温肾助阳法,到张伯臾的益气活血法,再到何立人宣肺利水㊁温振运理㊁固护阴液,充分展现了中医的传承发展脉络㊂关键词:心力衰竭;丁甘仁;张伯臾;何立人;丁氏内科;中医传承中图分类号:R 541.6 R 256.2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0.18.049 丁氏内科起源于孟河,始于丁甘仁㊂丁甘仁先生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即是上海中医学院的前身㊂因此,可以说丁甘仁先生是上海中医的开创者之一㊂张伯臾先生是丁氏内科的第二代传人,主编了第5版全国中医院校统一教材‘中医内科学“,临床经验丰富㊂何立人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上海市名中医,师从张伯臾㊂三代人都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特殊的认识,同时三代人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对心力衰竭又有不同的认识与发展㊂心力衰竭为多种心脏疾病进展到严重阶段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组综合征[1]㊂左心衰竭以活动后气急,喘而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浮肿为主要表现,可见到下肢浮肿㊁颈动脉搏动㊁胁下痞块甚则黄疸㊂1 中医学传统理论对心衰的认识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为水肿 喘息 ,故而中医学属于 水肿病 和 喘病 的范畴,亦散见于 心悸 咳嗽 血症 等病的治疗中㊂如‘素问㊃逆调㊃论篇“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金匮要略㊃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这些皆提到了类似心力衰竭的症状㊂最早提到 心衰 的古籍是西晋王叔和的‘脉经“: 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㊂上医来占,固转孔穴,利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发 2017 29号];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中医重点专科培育建设(No.B01b1);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No.ZY (2018-2020)ZYBZ -18]作者单位 1.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2.上海市中医文献馆;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讯作者 徐燎宇,E -mail :****************引用信息 周苗,徐燎宇,何立人.从学术传承角度看丁甘仁㊁张伯臾㊁何立人三代丁氏内科学者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与发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8):3121-3123.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汗出正流㊂肝著其根,心气固起,阳行四肢㊂肺气亭亭,喘息则安㊂ 而‘素问㊃逆调论篇“ 若心气虚衰,可见喘息持续不已 ;‘伤寒治例“有 气虚停饮,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 ,阐述了心气虚与心阳虚是心衰的重要病机㊂中医学基础理论认为心 为君主之官,其作用一则主神智,一则主血脉㊂心为阳脏,心火为君火,是全身阳气的主要来源,心火下济肾水则化为命火,肾阴滋养心血才能使心阳长盛不衰㊂因此,心之阳气与肾阳密切相关,心之阴血与肾阴密切相关㊂而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欲补心阴心血必先健脾益气㊂故而心衰的表现为心气㊁心阳的不足,而心气㊁心阳,其物质基础是心阴㊁心血的耗损㊂而心之气血阴阳又根于肾,与脾密切相关㊂故而丁氏内科论治心衰皆从心㊁脾㊁肾三脏出发㊂2 丁甘仁以温振肾阳法治疗心衰在‘丁甘仁医案“中,符合心力衰竭表现的疾病,分布在 痰饮㊁喘病 中㊂书中 屈左 申左 谢左 孙左 费左 孟左 等,症状表现为 气喘不能平卧 遍体浮肿 ,而无热象,符合全心衰竭的表现,治疗以 温振肾阳以驱水湿,建运太阴,以化浊气 ,方选真武汤㊁肾气丸㊁五苓散㊁五皮饮等㊂如病人仅表现为动则气喘,而不见肢体浮肿,如 童左 章左 ,则病机责之于 下虚无以制上,中虚易于化饮 ,治疗以温补为主,予以参蛤散㊁肾气丸㊂心力衰竭的病人其特点一则是久病,一则为虚损明显,寒象居多,其辨证是从 久病及肾 的角度来论治的㊂丁氏认为气喘动则加重,是为气虚不纳,久病肢体浮肿是肾虚水泛之象㊂观其治疗方药,凡见无热象之遍体浮肿之重症皆以附子㊁桂枝等温肾散寒治疗而可知之㊂可见,丁氏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可以分为两点:左心衰竭的病人,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急,病机上责之以脾㊃1213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9月第18卷第18期肾亏虚㊁气虚不运,治疗以健脾益肾,补肺纳气为主㊂全心衰竭的病人,不仅有喘还有浮肿的表现,治疗以温肾散寒㊁助阳利水为主㊂3张伯臾提出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衰张伯臾教授师承丁甘仁先生,既继承了传统的辨证思路,又受到现代医学的影响,治病更加精确㊂‘张伯臾医案“中明确记录了1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案例㊂此病例为素有痰饮新近外感,其治疗上张氏认为 痰饮久疾病,必探其标本而治之 ,故治疗以补益心肺为治其本,清热化痰为治其标,而痰热既除,心衰之症显现,治疗以温阳益气活血㊂而‘金匮要略“说 血不利则为水 ,‘血证论“有言 水与血相为倚伏 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 血积既久,其水乃成 ㊂因此,可见张氏治疗心衰以温肾助阳㊁益气活血为治疗大法㊂张氏总结丁氏的经验,提出心衰病是 久病及肾 心肾阳虚 ,为心肾同病之症,其病机为心肾气阳两虚㊁饮瘀内停,治疗上除以真武汤温阳利水外,还提出以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㊂4何立人以宣肺利水㊁温振运理㊁固护阴液法治疗心衰何立人师从张伯臾教授,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接受了中医及西医两方面的熏陶,其临床诊病,既遵从西医逻辑思维,明确其病,又注重传统中医思路,遵从辨证论治㊂何立人在继承张伯臾益气温阳㊁活血化瘀治疗的基础上,从固护阴精㊁调理后天的角度,以恢复机体全身阴阳平衡为治疗枢机,提出 温振运理 的治疗思路[2]㊂在临症处方中,何氏发现心衰病人大多伴有舌红少苔,皆因长期服用利尿剂后阴津枯竭,再者阴阳互根,心肾阳虚必然阴精不足㊂因此,治疗上除使用附子㊁鹿角片㊁黄芪㊁党参温阳益气,也注重使用龟板㊁鳖甲㊁天花粉㊁玉竹等养阴填精药物㊂正所谓 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㊂然而何氏认为心衰病人久病后阴阳皆有亏损,久用温燥则耗伤阴液,一味填精则虚不受补,故而在心衰缓解期应当注重以健脾为枢机,调后天以延寿命㊂通过多年大量临床实践,何氏拓展了一些新的治疗心衰的药物和方法㊂万年青为近现代新发现的有强心作用的中药,后来因其能引起心动过速而多数医生皆弃之不用㊂而何氏认为白河车(万年青根)与附子一温一凉,对于心衰伴热象明显的病人尤其适用㊂白河车有毒,不能大量使用,但小剂量使用安全无虞㊂何氏认为白河车之毒在于其引发快速心律失常,而现代西医临床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也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既往不良反应因其用量达30g,剂量太大导致,不可因噎废食弃而不用㊂临床上何氏万年青根用到6g,病人长期服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㊂再则心肺同居上焦,同主气血,在治心的同时,何氏也注重治肺,常合用宣肺㊁清肺泻热利水之法㊂何氏在乙脑的治疗中,发现水红花子㊁鸭跖草既有清热又有利水的功效,用于心力衰竭病人既有利水减轻心脏负荷之功,又可清热解毒㊁截断外邪之效㊂因此,在化湿利水时除喜用泽泻㊁玉米须㊁防己㊁葶苈子,也喜用水红花子㊁鸭跖草㊂而心力衰竭的最主要症状为气急,何氏取白果定喘汤之意,常以白果敛肺气以定喘,用于治疗心力衰竭㊂白果为银杏果实,虽有小毒,何氏也以6g 为度,常服未见明显毒副作用㊂何氏认为银杏树为长寿之树,可抗污染㊁抗辐射,取类比象,银杏的果实有延年益寿之功,因此,临床治疗心系疾病常用白果㊂5丁氏内科对心衰的认识脉络丁氏治疗的病人心功能在Ⅲ~Ⅳ级,故以温阳利水治其标;张氏对心衰的认识有进一步发展,张氏根据中西医之理提出了活血利水法;何氏治疗心衰病人追求的不仅是症状的缓解,更是寿命的延长,因此,更加注重中焦的运化功能以及阴阳的平衡状态,同时注重肺气的清肃,提出了宣肺利水法㊂总之,丁氏治疗心衰重在治肾;张氏重在治血;何氏重在治肺与脾㊂6丁氏内科根据疾病进展程度辨病机论治心衰心功能Ⅰ~Ⅱ级 心脾两虚㊁气血亏虚:病人乏力气喘等症不明显,无明显浮肿,或伴有夜寐不安㊂此类心衰病人病情较轻,起病于微末,治疗以健脾益气㊁养心活血为主,方选归脾汤合血府逐瘀汤或失笑散㊂心功能Ⅱ~Ⅲ级 心肾亏虚㊁气虚血瘀:病人不耐劳作,易于疲乏㊁心悸㊁气喘,伴有气短不足以吸,动则汗出,胸闷失眠,面色灰暗,口唇发绀㊂治疗可选用补中益气汤㊁肾气丸合血府逐瘀汤㊂心功能Ⅲ~Ⅳ级 心肾阳虚㊁水瘀互结:病人稍劳即有乏力心悸㊁气喘㊁畏寒,甚至不活动也可出现症状,或伴有下肢浮肿,肌肤甲错,口唇色暗㊂治疗选用真武汤合五皮饮合抵挡汤治疗㊂阴阳两虚,痰瘀阻络:病人已到心力衰竭终末期,经中西医治疗,使用强心㊁利水之西药,温阳益气之中药,仍有乏力㊁气喘㊁浮肿之症㊂多见形瘦颧红㊁肢体浮肿㊁皮肤干燥色暗如鱼鳞状,舌老红少苔,脉细数㊂此为气血阴阳大虚,治疗只可缓缓图之,以养阴生津为主,益气温阳为辅,益气活血为上,破血通络为下㊂治疗之目的在于延长病人寿命,保护仅存之真阴真阳㊂以左归饮㊁阳和汤㊁黄连阿胶汤化裁,随症治疗㊂7何立人治疗心衰验案病人,男,48岁㊂因2周前出现胸闷㊁气急㊁心悸㊃2213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G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e p t e m b e r2020 V o l.18 N o.18于外院就诊,查心脏超声:缩窄性心包炎术后,左室壁整体收缩活动减弱,左房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 )42%,活动后气急㊁心悸,既往有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病史12年,舌苔白腻,脉细小弦㊂处方:瓜蒌皮9g ,枳壳9g ,生黄芪9g ,水红花子9g ,鸭柘草15g ,葶苈子9g ,白芥子9g ,白河车6g ,鹿角片9g ,桂枝3g ,灵芝9g ,景天三七15g ,紫石英9g ,丹参皮9g ,白豆蔻后下3g ,细辛3g ,苏梗9g ,炒黄连3g ㊂二诊:脉细小弦结,苔薄舌润,晨起颜面浮肿,活动后气息短促㊁心悸减轻,夜寐早醒,便调㊂上方加桂枝3g ㊁猪苓18g ㊁茯苓18g ㊁党参15g ㊁炒苍术12g ㊁白术12g ㊂三诊:脉小滑苔薄,动则喘促减轻,晨起稍面浮,夜寐胸中似堵,痰多,加葶苈子9g ㊁白芥子6g ㊂其后病人长期于门诊调治,病情稳定㊂按语:本例验案治疗分析充分体现了何师治疗心衰的思路㊂病人久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后心功能为Ⅲ级㊂治疗以白河车强心,鹿角片㊁桂枝㊁紫石英㊁细辛温肾助阳,水红花子㊁鸭跖草清热利水消肿,葶苈子㊁白芥子宣肺利水,紫白果敛肺定喘,瓜蒌皮㊁枳壳宽胸理气;此皆从肺㊁肾而治㊂灵芝㊁景天三七㊁丹参皮益气活血;豆蔻㊁苏梗理气护胃㊂复诊病人病情平稳,加党参㊁苍白术益气健脾,猪苓㊁茯苓利水渗湿,先去客水再健脾生新㊂其治疗可总结为健脾益气㊁温阳利水㊁化痰活血㊂何氏用药,考虑周全,药多而量小,既从局部治疗心衰之病,又从机体的整体着眼㊁五脏并调,旨在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㊂8 结 语何立人认为中医与西医只是道同而术异 ㊂其本质并不应该有中西医之争,中医完全可以借鉴西医的知识,西医在某些方面也会融入中医类似的思维方法㊂心力衰竭是西方医学的病名,其是一组综合征,而不是具体的病名㊂而中医的 证 ,也是由一系列症状而推演出的病机㊂中医的 证 与西医的 综合征 之间极为相似㊂丁氏内科治疗心衰的思路发展既有传统的辨证思路,又借鉴现代医学的观点与成果,兼容并蓄不断发展㊂中医的发展应兼容并收,正如何氏所说 无偏不成家,大家必不偏㊂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㊃心血管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 姜明全,符德玉.何立人以温振运理 法论治慢性心力衰竭释微[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8):11-12;15.(收稿日期:2019-07-31)(本文编辑王丽)固脱方治疗心源性休克后顽固性低血压临床体会刘峻呈1,谢 清1,陈 瑶2,周德生2摘要:心源性休克后顽固性低血压是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表现和主要死因之一㊂多巴胺㊁去甲肾上腺素等是临床治疗心源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潜在的疾病恶化风险,从而降低存活率㊂周德生教授认为心肾虚衰㊁脾胃失调㊁宗气虚陷是心源性休克后顽固性低血压的关键病因病机,自拟以固本培元㊁调和阴阳为基本大法的固脱方,并在临床运用中能达到有效纠正休克的目的㊂关键词:心源性休克;顽固性低血压;周德生;固脱方;临床经验;厥脱中图分类号:R 544.1 R 255.3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0.18.050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S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引起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导致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No.2017SK4005);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No.201824)作者单位 1.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讯作者 周德生,E -mail :*****************引用信息 刘峻呈,谢清,陈瑶,等.固脱方治疗心源性休克后顽固性低血压临床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8):3123-3126.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灌注严重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㊁缺氧㊁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㊂多巴胺㊁去甲肾上腺素等是药物支持心源性休克的中心环节,是临床治疗心源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但长期使用可造成部分病人依赖药物,同时大剂量的使用可能会加重潜在的血流动力学恶化及心肌毒性损害,从而降低病人存活率㊂周德生教授从事临床㊁科研㊁教学工作近30年,对危急重症的中医药诊疗经验颇丰㊂笔者有幸师从周德生教授,见导师运用固脱方治疗心源性休克后顽固性低血压有显著疗效,现将其学术经验整理如下㊂㊃3213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9月第18卷第18期。

丁甘仁治疗外感病经验

丁甘仁治疗外感病经验

丁甘仁治疗外感病经验
冯堃;吕军伟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10(038)003
【摘要】丁泽周(1865-1926),名甘仁,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今常州)人,清末民初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丁氏虚心好学,认真阅读<内经>和<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汲取各家之长,医术精湛,学验俱丰,自成一家;精于临床各科,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有所发挥,重视临床实践,深入探讨外感等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其治疗外感伤寒采用六经辨证,治疗温病则以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主;临证强调详审病因病机,四诊合参,尤重视舌苔、脉象,善用经方加减,或自拟新方;主张寒温并用,灵活取舍.丁氏著作主要有<丁甘仁医案>、<丁甘仁医案续编>等.本文选取<丁甘仁医案>中治疗外感病的医案,总结其临证思路及用药特色,以期对临床外感疑难证杂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冯堃;吕军伟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河南,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探讨 [J], 舒莹
2.丁甘仁治疗不寐经验总结 [J], 丰亚云
3.丁甘仁治疗痰饮咳嗽经验浅析 [J], 吴永钧;舒莹
4.丁甘仁先生治疗外感泄泻经验 [J], 周俊亮
5.丁甘仁治疗崩漏经验 [J], 顾帆;李淑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甘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
丁甘仁(公元1865—1926),字泽周,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为清末民初的江南名医,与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一起被称为孟河四大家,孟河四大家代表了孟河医派。

与费、马二位成名于孟河不同的是丁甘仁成名于上海,是四大家中成名最晚的一位医家然而又是对中医事业发展最有影响的医家之一。

他对近代中医药学术的主要贡献是在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破除门户之见,多方拜师,虚心请教,互相交流,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丁氏学派”,尤其在外感热病、喉痧的治疗上颇具特色。

丁氏对近代中医事业发展杰出的贡献是改变了培养中医师师承家传的单一方式,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先河,然而,对这样一位中医临床大家、中医教育家的人生轨迹、学术思想特点和丰富临床经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虽然在他逝世后弟子门人等研究与纪念文章不绝于世,初步统计从60年代至今学术论文共有近50篇,这些文章有的是纪念丁甘仁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一生的文章,其中虽然也有介绍丁氏生平事略的内容,但对丁氏一生中重要的医事活动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很难让后学者全面了解丁氏的成名经历,因而也就无法领悟到成为中医临床大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另外在研究丁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类文章方面,如黄文东先生的“丁甘仁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对丁氏的学术思想及其在外感病方面的成就、在疑难重症方面的临床经验等进行了总结。

再如郑氏等的“《丁甘仁医案》治脾胃十四法”;职氏的“丁甘仁治疗中风方法的研究”;方氏的“《丁甘仁医案》肿胀证治试析”;管氏的“丁甘仁治痢五法”等等,从上述研究情况可以看到,这些文章基本都是研究丁甘仁某一方面学术思
想和临床经验,相比于丁甘仁渊博医道和对祖国医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仅仅是只鳞片爪。

鉴于丁氏所处年代与我们并不遥远,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如外感热病的治疗,其自成体系的临床经验在当今临床上仍有着一定的实用性。

随着近年来各种传染病的抬头,有些疾病现代医学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治疗外感热病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决定了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防治方面有着现代医学无法比拟的疗效。

在当前兴起的地方医学流派孟河医派的学术研究热潮中,本人有幸拜丁氏后代、目前唯一在国内行医的四世孙丁一谔为师,有机会私淑丁甘仁,研读了丁氏的许多医案医集及门人弟子的纪念、研究文章,丁甘仁为中医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由此也萌生了全面整理、系统研究丁氏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想法。

这一想法得到了丁一谔师父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在资料的收集、史料的提供、佐证方面给予帮助。

丁老师的父亲—丁济民(丁甘仁之孙)生前不仅是一位中医专家,还是一位藏书家和历史学家,故丰富的医学资料是本项研究顺利的保证。

因此,本着挖掘、传承“丁氏学派”学术思想的宗旨开展本项研究工作。

首先将丁氏的《诊方辑要》、《晚年出诊医案》、及《丁氏医案》全部输入电脑,利用计算机进行频次统计,分别将丁氏所用药、所用方、所治病进行统计,功效分类,按频次大小进行排序,得出丁氏所擅用的药、方,擅治的疾病,再将这些药、方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与现代认识的异同点;将所擅治的病总结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以指导我们临床实践。

本论文从丁甘仁的医事活动、丁甘仁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两大部分对孟河医派的核心代表人物、清代末年誉满大江南北的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丁甘仁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在丁甘仁的医事活动部分,论文回顾了出生在孟河名
医之乡的丁甘仁如何从一个儒生转为医生最终成为中医界一代宗师的人生历程,展示了一位中医临床大家勤研深究中医典籍,转益多师临床学技,破除门户博采
众长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为了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殚精竭虑,开创中医教育先河,成为中医教育家的崇高精神境界。

丁氏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近代上海第一所比较正规的中医高等学府,这所学校的开办对上海地区乃至全国中医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在长达数十年的开办过程中,先后毕业三十届共869位学生。

就学弟子英才辈出,如第一届的丁济万、程门雪、黄文东等尤为佼佼者也。

他们在继承丁甘仁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又各有创新,各有所长,被称为“丁氏学派”。

同时文中还总结整理了丁氏门人弟子的师承方式,形成了“丁家师承脉络图谱”,从图谱中清楚地看到近现代中医界有深刻影响的中医名家大多为丁氏学派的传人。

文中还介绍了丁济万、程门雪、黄文东和徐衡之这四位在中医界有深刻影响的丁氏学派传人的学术思想。

论文第二部分,在全面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丁氏医案、文献的基础上,
着重从①丁氏对脉学的研究,如脉诊在临症时的重要性、诊脉要领及诊脉技巧,
集经典与费氏脉理之长,形成了自己的诊脉特色;②丁氏临床用药七大特点如注
重药材质量、用药平淡、用药量轻、擅用鲜品、擅用炭药、擅用药露和擅用食品;③对丁氏用药进行统计发现丁氏所用药总数为459味,对这些药再进行使用频次排序,得出前十味用药,也就是丁氏最常使用的十味中药:分别是茯苓、大贝母、半夏、陈皮、伏神、竹茹、杏仁、白术、连翘、赤芍,可见这些药均是性味平淡且常用之药,是化痰、健脾、清热类药。

结合案例分析,得出了这十味药的用药启示,同时也反映了丁氏“轻灵平和”的用药特点;④对丁氏医集中所有用方统计发
现丁氏所用方剂总数为205张,对这些方再进行使用频次排序,得出前八位用方。

也即是丁氏最常使用的八首古代成方:麻杏石膏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竹叶石膏汤、桂枝白虎汤和黄芪建中汤。

这八首方中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不是仲景方外,其余均为仲景方,由此也可以看出丁氏临床上擅用经方的特点。

将这八首方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发现这些方剂在不同疾病中的运用指征,得出对目前临床的启示;⑤丁氏对仲景《伤寒论》最有研究,推崇经方,擅用经方,在实际治疗时又与时方灵活巧妙地相结合。

在205张所用方中经方50张,占总方的24.4%,经方使用频率为138次,占用方总频次的22.3%,并发现丁氏急症重症必用经方,善后调理多应用时方。

⑥对丁氏所治疗的疾病种类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丁氏治病广泛,精通多科,擅长治疗的疾病除内科外,还涉及外科、妇科等,通过对每个专科所治病种案例数排序得出:内科最擅长治疗的疾病有湿温、咳嗽、风温;外科擅长治疗的病种有痈疽、咽喉病、瘰疬;妇科擅长治疗的病种有月经不调、胎前病、产后病。

从内科擅治的前三位病来看以外感热病为主,这是丁氏最有治疗经验的疾病,也是他对近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

外感热病的辨治,融“伤寒”、“温病”两大学说为一炉,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泥于四时温病。

在外感热病的辨证方面,运用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寒温融合辨证体系。

在外科病的治疗方面,丁氏注重整体观,把内科理论与外科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内服外治相结合)。

在治疗原则上,对于外科重症当溃脓后善用健脾和胃、益气托毒、助阳托毒等方法,使正气充足而托毒外出,同时配合各种外用膏药以提
高疗效。

在咽喉病的治疗方面,丁氏尤其擅长烂喉痧的治疗。

曾自述“临证二十余年,于此症略有心得,诊治烂喉痧不下一万多次”。

临床以温病卫气营血为辨证纲领;治疗原则“以畅汗为第一要义”;治疗方法概括为初、中、末三个期。

从丁氏治病广泛提示我们中医有别于西医,中医分科不能太细,太细则有碍于名中医的培养,更有碍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丁氏为全科医家,医术高超,涉及面广,这是他成为一代名医的关键。

上述六个方面研究总结了丁氏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特点,这其中既有他对前人临床经验的发掘、继承与弘扬,也有他融会贯通各家之长后形成的丁氏学术风格。

探究他成为一代中医临床大家的成功治学经验,也为今天中医名家的造就指明了方向。

由于丁甘仁成名于晚清时代,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及他对中医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并指导着中医临床。

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启迪今天中医工作者的临床思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增强中医的信心,发挥中医药在防病保健方面的作用等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