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c9419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2.png)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第一章:动漫宝宝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的兴趣和爱好。
1.2 教学内容:动漫宝宝的定义:动漫宝宝是指在动画电影或漫画中出现的可爱、可爱的角色。
动漫宝宝的特点:形象可爱、表情丰富、动作生动。
1.3 教学步骤:引入:向学生介绍动漫宝宝的概念,并展示一些典型的动漫宝宝形象。
讲解:讲解动漫宝宝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动漫宝宝的形象和表情。
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一个简单的动漫宝宝形象,并添加一些表情和动作。
第二章:动漫宝宝的形象设计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原则:简洁、可爱、生动。
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方法:比例、线条、色彩、细节。
2.3 教学步骤: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可爱的动漫宝宝形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可爱的动漫宝宝。
讲解:讲解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示范一些基本的设计技巧。
练习: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可爱的动漫宝宝形象,并注意比例、线条、色彩和细节的处理。
第三章:动漫宝宝的表情绘制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表情绘制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表情绘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动漫宝宝表情绘制的基本技巧:线条、形状、色彩、阴影。
动漫宝宝常见表情的绘制方法:笑、哭、生气、惊讶等。
3.3 教学步骤: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动漫宝宝表情的例子,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它们的特点。
讲解:讲解动漫宝宝表情绘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示范一些常见的表情绘制。
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一个动漫宝宝的各种表情,并注意线条、形状、色彩和阴影的处理。
第四章:动漫宝宝的动作表现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动作表现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动作表现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动漫宝宝动作表现的基本技巧:线条、形状、色彩、动态。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奇特的梦浙美版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奇特的梦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5b052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7.png)
14、奇妙的梦一、教材分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是想象力最活跋的时期,伴随若童话和动画故事欢乐地成长若。
不受时空约束的幻想,在他们心中像欢快的小涣不停地流淌,老师只要爱倾听,他们就会阴入梦中,滔滔不绝向你讲解并描述种种奇遇:老师只要稍加引导,一幅幅或缘于真实、或来自梦境的充溢奇妙想象的作品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奇妙的梦B这•课,就是要满意学生这种表达的心理须要,让他们自由、大胆、欢乐、不受约束地把奇妙的梦表现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点燃幻想之火。
本课以启发学生回忆和想望,感受梦的色调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欢乐地描绘梦境,感受想象的乐趣,培育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脸梦的奇妙之处。
2.感受梦的色调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欢乐地描绘梦境,培育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育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特性品质。
三、教学篁点: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突显特性,力求创新。
.四、教学难点:梦的色调情感体验及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鳖造。
五、教学设计:课曲打算:梦境的图片、课件、学生用绘画材料、喷雾机、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流程:I、创设情境,引入梦境。
师:小学友们,昨晚我做了个奇妙的梦,(揭示课题:G奇妙的梦3》在我的梦中,我们的课堂飞到了天空中,云朵变成了小挚友的课耒,而老师的讲台竟是一道七色的彩虹。
•个奇妙而漂亮的梦,你们想想进入这个奇妙的梦幻世界吗?让我们先闭上眼暗,进入梦乡,一起做一个奇妙的梦吧!(播放音乐:摇篮曲学生进入梦境。
老师旁白:夜深了,四周一片宁静,小动物也早早地回家了,蟋蟀们在草丛中唱起歌来,我们睡着了,睡熟了……。
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里面尽情的遨游……2,畅谈幻想,融入梦境。
(1)畅谈梦的奇妙,师:小模友们,该起床r,刚才你做r一个怎样的梦?给我们小组的小挚友介绍介绍,评评谁的梦最奇妙?(课件:课题一一奇妙的梦)(小组探讨),每个小组举荐•位小挚友来说说你们组最奇妙的梦?(请两三组小挚友介绍》。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淘气堡|浙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淘气堡|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6d2c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e.png)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淘气堡|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第15课——《淘气堡》。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房屋的构造、色彩和形态,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知道“淘气堡”是房屋的命名方式之一2.通过绘制和构建模型完成一个“淘气堡”的设计3.初步掌握颜色和形态表现的技巧4.增强手眼协调和想象创造能力三、教学重点1.学生对“淘气堡”的认识和理解2.学生的手绘和构建模型的能力四、教学准备1.闹钟、计时器2.一些方形卡纸3.色彩笔、彩笔4.学生的参考书、笔记本和笔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淘气堡图片和房屋命名方式,让学生了解“淘气堡”及其他建筑名称的来源和形态。
2、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淘气堡”命名的原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步:展示1、教师展示一些已经设计好的“淘气堡”模型,让学生了解房屋建成后的形态。
2、教师提示学生相关颜色和形态表现的技巧,并邀请学生跟着我一起绘制“淘气堡”模型。
第三步:实践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开始设计并构建属于自己的“淘气堡”模型。
2、教师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点评和分享,让学生交流彼此的设计过程和灵感。
第四步:总结1、教师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知识以及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和心得。
2、教师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自己设计并构建一座建筑,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六、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了解“淘气堡”及其他房屋的命名方式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颜色和形态表现的技巧3.学生绘制和构建模型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七、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分享和点评,将自己的“淘气堡”模型重新设计,尽量完善。
2.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些原创建筑,准备在下节课上展示。
八、教学反思1.课前准备做的不够充分,需要更多的细节安排。
2.教师应该更具体地告诉学生关于颜色和形态表现的技巧。
最新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5篇
![最新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4d67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2.png)
最新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5篇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一1、了解春、夏、秋、冬时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风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联想说说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
2、如何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不同的风。
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第1课时)师出示三面小旗,用电吹风机吹动小旗,组织学生观察旗有什么变化。
(1)旗在风的吹动下向什么方向飘动?一样吗?学生分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这就是风,它可以让一些东西动起来,你观察过风吹来时,有什么情景会出现吗?学生讨论交流。
(2)师:不同季节时风的脾气和样子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中景物的变化看到、听到风的样子,如树叶变黄下雪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3)引导学生回忆不同季节的风给人的不同感受。
(4)看书中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不同的风中,人们的感觉会不同,有快乐、紧张、害怕等。
3、作业:教师提出作业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风来了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1、以我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小构图的样式。
2、人物形象要注重表现在风中的感觉,暗示春、夏、秋、冬来了,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服饰、画面色彩等表现。
(第2课时)1、检查作业情况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3、作业展示,学生自评,他评,教师。
用其他材料制作一挂件挂于自己卧室窗前,让它随风飘动。
本课即以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风的形状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怎样表现风来了呢?这便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学习问题。
通过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形态,同时也可以利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二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2023最新-最新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最新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f636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c.png)
最新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最新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4篇),欢迎参考。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一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教具:范作、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头部的图片,彩泥、彩色卡纸、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学具:彩泥、垫板、水彩笔、彩色卡纸及其制作彩泥的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一、回忆导入小朋友,去年我们做过许多《香甜的水果》,还记得吗?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橡皮泥不但能做香甜的水果,还可做出许多其它有趣的东西来。
揭示课题──《有趣的彩泥》。
二、启发讨论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三、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1、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配色。
(以蝴蝶为例)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来想象。
学生说,老师现场制作(头、身子、翅膀、眼睛、触须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远后近,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个蝴蝶。
2、启发学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来添加景色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鲜艳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
(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四、交流探究学习1、师:看了刚才蝴蝶的制作过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语言激趣)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五、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1、欣赏同龄人或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浙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浙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abed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2.png)
如石雕、木雕、泥塑等,以生动的形象和 精湛的工艺展示民间信仰和审美。
民间工艺
剪纸、刺绣、编织等,体现了民间手工艺 人的智慧和技艺。
民间音乐与舞蹈
包括民歌、舞狮、舞龙等,通过音乐和舞 蹈表达民间欢乐和祈福的情感。
剪纸、泥塑等传统手工艺体验
剪纸体验
01
教授学生基本的剪纸技巧,如对折剪、连续剪等,引导学生创
选择适合二年级学生的中外名画作品,如《蒙娜丽莎》、《 清明上河图》等,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的美感,理解画作的主 题和情感表达。
解读方法
通过讲解画作的背景、作者、创作年代等元素,帮助学生理 解画作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 色彩、线条、构图等艺术语言,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 素养。
当代儿童画作品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互评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互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他同学作品 中的优点和创意,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肯定作品中的优点和创意,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 体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 创作能力。
作简单的剪纸作品,如窗花、喜字等。
泥塑体验
02
介绍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揉泥、塑形、雕刻等,指导学
生完成简单的泥塑作品,如泥人、小动物等。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结合
03
鼓励学生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
创意的手工艺作品。
民族服饰欣赏及设计尝试
民族服饰欣赏
(新版)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be1d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f.png)
(新版)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时:印象派风景画
教学目标
研究了解印象派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技法,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画面中表现出静止的风景特色。
教学重点
研究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风景画的构图。
教学难点
把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让画面更有生动感。
教学准备
1. 开启计算机
2. 展示印象派风景画资料
3. 画架、画板、颜料、画笔、水杯、纸巾等。
教学过程
1. 展示印象派的典型代表作品,并让同学们看一看,了解印象派画的基本特征。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自然风景,并向学生们介绍印象派风景画画的基本构图。
3. 指导学生举起从书中选择的图片,感受图片中的元素,并将自己的感受逐渐导入自己的画板上。
4. 老师针对学生所画风景画进行点评,指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处理建议。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家画一幅风景画作业,要求画面有特点和特征。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印象派画派的基本特征,领略到了课内所讲授的印象派的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此外,让学生们在行动上感性认识和体验印象派。
让学生们对印象派画派和风景画的构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将来在美术学习上奠定了基础。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泥塑恐龙丨浙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泥塑恐龙丨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91bc8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a.png)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泥塑恐龙丨浙美版一、课程目标1.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种类;2.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创作出自己的泥塑恐龙作品。
二、课程内容1.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种类介绍;2.泥塑基础技巧学习;3.泥塑恐龙创作。
三、课程步骤步骤一:引入老师可以在黑板或者PPT上展示各种恐龙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为后续的泥塑创作做好铺垫。
步骤二:泥塑技巧学习1.握泥姿势:将手握成抓泥的姿势,手指要并拢,拇指必须与其他手指成60度的角度,这样可以保持掌心立体化。
2.制作泥团:将一大块泥捏成一个圆球,用手推压成一个扁平的圆片,厚度要均匀。
3.编织网格:用木棒在泥团上画出一个一个大小相等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大小约为2cm*2cm,得到一些提高泥塑准确度的线条和构造图形。
4.造型方法:秉持着从简到繁的原则,逐步造型。
首先大体画好恐龙的轮廓,再逐步往上加细节、纹理等。
步骤三:泥塑恐龙创作1.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种类;2.根据泥团的大小和形状,分析出适合泥塑的恐龙形态;3.按照泥塑技巧学习的步骤,逐步制作自己的泥塑恐龙。
四、注意事项1.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和饱满度,否则泥塑作品容易出现破损和变形的情况;2.老师应当及时帮助不懂的同学,并肯定每个学生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1.此课程中,学生特别喜欢看各种恐龙的图片,跟随老师学习制作泥塑恐龙,更好地理解了恐龙和泥塑的相关知识;2.泥塑技巧学习阶段中,老师应当花更多时间帮助学生规范抓泥、制作泥团等基础技能。
3.在泥塑恐龙创作过程中,老师应当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操作失误,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泥塑作品。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e7c95c4fab069dc50220155.png)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美术教案年级二(1)班姓名一、教材分析:浙美版第三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例行)>>为指标,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22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术除艺术珍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教学目标:【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刚从一年级升上来课堂常规有一定的养成,但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
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浙美版二年级上美术教案
![浙美版二年级上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1e60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e.png)
【教案名称】:《色彩的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色彩对于美术作品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认识并运用基本的颜色搭配。
3.学生能够在创作中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色彩对于美术作品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认识并运用基本的颜色搭配。
3.学生能够在创作中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师:彩色铅笔、油画棒、画布等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铅笔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富有色彩的名画或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色彩的感受,并带入今天的主题:“色彩的运用”。
Step 2:色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讲解颜色的基本知识,包括主要的色彩、温暖色和冷色的概念。
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不同色彩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Step 3:配色练习(15分钟)教师让学生领取彩色纸和剪刀、胶水,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从纸堆中选择出合适的颜色进行剪纸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搭配和尝试创新。
Step 4:色彩表达(30分钟)教师让学生运用彩色铅笔或油画棒,在画布上创作一个自由创意的作品。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喜好或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大胆运用各种颜色搭配。
Step 5:作品欣赏与分享(1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集体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让每个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灵感和感受。
同学们可以互相欣赏、点评和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
Step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色彩对于美术作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创作中继续运用丰富的色彩。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进行色彩创作,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
2.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进一步学习和体验色彩的运用。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色彩的认识和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8562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3.png)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一课:认识线条
教学目标
1.认识在美术中的线条和知道它的分类。
2.能够用简单的线条绘制简单的图形。
教学内容
1. 线条的定义和分类
先让学生看几张画作,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线条。
线条的定义:临摹几幅线条明显、并列举几个线条的要素的画作。
线条的分类:实线、虚线、粗线和细线。
2. 使用线条绘制简单的图形
在课堂上教授以下几种线条的绘制方法:
1.直线:画直线时可以在黑板上练习几遍,引导学生向一个方向运笔。
2.曲线:引导学生使用弧线和“S”型线,教授绘制弧线和S型线的方法
和注意事项。
3.交叉线:先让学生画一些实线,再让学生在实线上添加虚线,练习画
出棱角分明的、有层次感的交叉线。
将以上三种线条进行组合,绘制出简单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
让学生看几张画作,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线条,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线条的定义和分类。
2. 操作熟练
让学生临摹几幅线条明显、并列举几个线条的要素的画作,运用绘画方法练习画出实线、虚线、粗线和细线。
3. 绘制简单图形
引导学生使用刚才练习的线条,进行组合绘制出简单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看图导入新知识的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线条的存在,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实线、虚线、粗线和细线的画法。
最后,让学生进行绘图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 剪影|浙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 剪影|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a5f0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7.png)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 剪影|浙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剪影的定义及特点。
2.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
3.通过剪纸锻炼手脑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剪纸技巧的训练。
2.创意的发掘与表现。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引导学生看一些剪影作品,让学生感受剪影的美和魅力。
2.讲解内容
1.剪影是用剪刀或手工具,按照要求剪下而得到的形象,是用单色的半透明材料(如黑色纸张、薄布、塑料膜等)剪出来的画面。
2.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之一,剪纸是一种以纸张为材料,用剪刀或其他工具制作的平面装饰物。
3.剪纸有许多种剪法,不同的剪法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平面剪、立体剪等。
3.教学方法
老师介绍如何剪剪影,并且演示一些剪法。
之后,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的示范剪纸,根据自己的创意完成作品。
老师可以适当地辅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4.作品展示
老师收集学生的作品,挑选出一些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老师可以发表意见并给予评价,也可以邀请学生进行评价。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也是一次学习的展示。
四、教学体会
在本次课程中,学生学会了剪纸、剪影的基本技巧,并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的手脑协调能力。
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创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
同时,剪纸也是一种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剪纸让学生了解到了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白民间文化,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增进了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bfd5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e.png)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如颜色、画笔、画纸等。
2.学习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3.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辅资料。
2.不同颜色的画笔和颜料。
3.白纸和彩色纸。
4.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5.模版和样例作品。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认识颜色1.导入:用一些物品展示不同颜色,让学生说出物品的颜色。
2.引入:介绍颜色的基本知识,如红、黄、蓝等基本颜色。
让学生用手指指出教室中的不同颜色的物品。
3.实践:让学生用指定颜色的画笔在白纸上画出指定的形状,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操作能力。
4.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颜色,用彩色纸剪出不同颜色的块,用胶水粘贴到白纸上,制作一个颜色卡片。
第二课:绘画的基本知识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的颜色,让学生说出几种颜色,并展示上节课制作的颜色卡片。
2.引入:介绍绘画的基本知识,如画笔的种类、画纸的类型等。
让学生观察画笔的不同,讨论每种画笔的用途。
3.实践:让学生使用指定的画笔,在指定的画纸上绘制简单的图案,如直线、曲线、圆形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4.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绘画基本知识,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第三课:用颜色画生活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的绘画基本知识,让学生说出所学的画笔和画纸的种类。
2.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场景,并让他们想象用颜色画出这些场景。
3.实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用彩色纸和画笔绘制并进行涂色,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4.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逐个讲解自己作品的构图和用色。
第四课: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1.导入:回顾前几节课学的内容,让学生说出绘画的基本知识和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2.引入:介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水彩颜料、彩色铅笔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和工具,并讲解使用方法。
3.实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自由创作。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04228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2.png)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1.通过欣赏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初步感知、了解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
2.能用自身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并能说说自身的感受。
3.感受美术作品中表现童年多种多样的快乐生活,加强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激发珍惜幸福童年,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图片欣赏。
2.提问:(逐一简述画作)好朋友们这些画画的都是什么人?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呀?3.生汇报,师小结谈话。
师:说得真好,童年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呀!老师现在长大了都特别渴望童年生活呢,真羡慕童年时代的你们呀!引入课题,板题,读题。
师: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画家是怎样把快乐的童年留住的,(板题: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来,我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读题)二.欣赏1.欣赏《悄悄话》,谈谈自身的发现。
2.猜一猜:小女孩可能在说什么?为什么?(课件出示《悄悄话》局部图1,《悄悄话》局部图2)3.师小结师小结:《悄悄话》是中国画家王友政1979年的一幅绘画作品,这是一幅中国画,画家在作画之前,对自身要描绘的事物进行了很细致的观察,抓住人物高兴的神态表情,带我们走进画的意境中,让我们感受到快乐。
4.谈谈生活中自身快乐的事5.(出示《洗澡》)欣赏《洗澡》,讨论这幅画是从什么方面来表现快乐幸福的?6.小结,情感升华。
7.了解留白(1)出示《耍孩儿》,欣赏。
(2)比较《耍孩儿》和《小八路》的不同,了解什么是“留白”。
比较画面,感受衬托8.了解颜色的深浅出示《康乃馨、百合、玫瑰》、《提着水罐的小女孩》,生分组讨论,感受深浅颜色的衬托。
9.尝试赏析五.小结延伸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啊?(引导学生说收获,如:重视细节,“留白”是我们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深浅颜色的对比衬托)2.欣赏其他画家的作品。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作品,快去欣赏吧,看看能不能找到你了解的场景。
新浙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新浙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5053a2e3f5727a5e962ac.png)
1、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初步感知、了解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并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3、感受美术作品中表现童年多种多样的快乐生活,增强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激发珍惜幸福童年、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中外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绘画作品,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及欣赏的感受教学难点: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提问:(课件展示)⑴、这几幅画画的都是什么人?⑵、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2、教师小结谈话,出示课题《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二、初步欣赏1、提问:⑴、刚才有同学说画中的小朋友很快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⑵、快乐的事是多种多样的,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让你很快乐呢?⑶、画家在表现快乐的童年时,他们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你能发现吗?2、教师归纳并小结《小八路》是油画作品,表现了两个小八路爱护小鸟的画面。
《三毛迎解放》是一幅中国画,表现三毛欢快打鼓的形象。
《三月三》是年画,表现了几个小朋友在春天里放风筝的快乐情景。
三、深入探究1、出示《悄悄话》⑴、这幅画属于什么画种?⑵、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⑶、猜一猜小孙女可能在说什么悄悄话?为什么?教师小结:这是一幅中国画,画了一个老爷爷和小孙女,小孙女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正在和爷爷说“悄悄话”2、出示《洗澡》同桌交流:⑴《洗澡》画了什么?⑵主要从什么方面表现画中人的快乐幸福?指名发言,教师反馈并小结。
3、出示《闲庭春画》学生观察《闲庭春画》后介绍画面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玩耍经验,说说画中的小朋友心情怎样。
4、同时出现以上三幅画,请学生说一说:这三幅作品都表达了快乐和幸福的主题,你觉得它们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5、出示《耍孩儿》这是一幅中国画,在这幅画中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表现了小朋友们玩耍时欢快的情景。
在这幅画中画家给背景留了空白,为什么?教师介绍中国画的留白特点,并进行中国画留白欣赏。
浙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浙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0be0b17f78a6529647d5364.png)
美术(第三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教材内容周次教材内容一云儿朵朵十二手指玩偶二好大的向日葵十三指印的联想三奇妙的字母十四刮出来的话四多姿多彩的课程表十五闪光的星星五国庆假期十六转啊转,纸陀螺六我的老师十七卷纸动物七爸爸妈妈真忙十八自己做帽子八快乐的假日十九小画框九泥娃娃二十小小建筑师十壶的聚会廿一地下的故事十一手拉手,好朋友廿二下雪天教材内容 1.云儿朵朵总课时 1第1课时教学要求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景观中云的不同变化,了解有关云的知识,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教材重点难点观察天空中云朵的变化,对云朵进行大胆地联想和表现。
教具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颜料、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谈谈感受。
(1) 请学生先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
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的感受。
(2) 教师问学生: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学生自己图画并比较,问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2.引导欣赏,全新体验。
(1) 出示课件,欣赏图片。
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范作,学生欣赏。
①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从颜色、形状上观察。
)③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提问: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云儿朵朵》。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请看看书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1)提出作业的主题:有趣的云儿朵朵。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教学反思(1)云朵总是在变化中,不仅云朵的形状有变化,色彩上也有变化。
可以让学生在不同时间,看看云朵的各种变化。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86828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7.png)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标题: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导语:美术是培养孩子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艺术的世界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教材结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一、教材结构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萌宠来了》、《与海洋共舞》、《动物奇遇记》、《愿想小人儿》、《绘出春色》和《我和乐队一起行动》。
每个单元的教案包含教材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评价等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表现欲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感受教案中的画作、艺术品或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美的能力。
2. 示范与指导: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绘画技法和艺术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提高绘画技能。
3. 合作与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绘画作品,倡导学生相互合作、分享创意和经验。
4. 自主与创新: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个性化表达和创新探索。
五、教学示范(以单元1《萌宠来了》为例)1. 教师先展示一幅关于宠物的画作,并向学生介绍宠物的特点和魅力,引发学生对宠物的兴趣。
2.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作中的宠物形象,询问学生对宠物的感受和想象。
然后,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教学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宠物形象。
3.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宠物,自由发挥创造力绘制宠物形象,并通过呈现、解释、分享等方式,展示各自的作品。
4.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评价,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表达对他人作品的观点和建议。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5c0c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b.png)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线条的世界》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线条,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2. 引导学生用线条描绘身边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2课《形状的奥秘》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引导学生用形状组成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第3课《色彩的魔法》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本的色彩,如红、黄、蓝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描绘出美丽的画面,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和表现力。
第4课《身边的景物》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引导学生用线条、形状、色彩描绘出身边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5课《想象的空间》1.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出独特的画面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为学生展示绘画技巧和步骤。
2. 采用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完成绘画作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2. 教具: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范画作品、图片等。
3.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展示台等。
六、第6课《动物乐园》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2. 引导学生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描绘出动物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7课《人物肖像》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表情。
2. 引导学生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描绘出人物肖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5f51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b.png)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第一章:认识动漫宝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1. 动漫宝宝的概念和特点。
2. 动漫宝宝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动漫宝宝的特点把握。
2. 动漫宝宝的表现手法运用。
教学准备:1. 动漫宝宝的图片资料。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看一些动漫宝宝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动漫宝宝的感受。
2. 讲解:介绍动漫宝宝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动漫宝宝的表现手法。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一个动漫宝宝,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一个动漫宝宝,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章:动漫宝宝的比例和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的比例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的比例和结构的把握能力。
教学重点:1. 动漫宝宝的比例和结构。
2. 动漫宝宝的比例和结构的把握方法。
教学难点:1. 动漫宝宝的比例和结构的把握。
2. 动漫宝宝的比例和结构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动漫宝宝的图片资料。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看一些动漫宝宝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动漫宝宝的感受。
2. 讲解:介绍动漫宝宝的比例和结构,讲解动漫宝宝的比例和结构的把握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一个动漫宝宝,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一个动漫宝宝,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
2. 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1. 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
2. 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1. 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的表现。
2. 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动漫宝宝的图片资料。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看一些动漫宝宝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动漫宝宝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案年级二(1)班姓名一、教材分析:浙美版第三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例行)>>为指标,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22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术除艺术珍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教学目标:【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刚从一年级升上来课堂常规有一定的养成,但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
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其中对油画棒的运用能力较强。
但基础不均衡,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使用油画棒着色、用线条表现平面形象,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不浓,空间感较弱,造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三、教学目标:(一)总目标: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
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美术学习不单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6、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五、教学进度:课题 1 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初步感知、了解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
2. 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并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3. 感受美术作品中总表现童年多种多样的快乐生活,增强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激发珍惜幸福童年、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中外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绘画作品,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及欣赏的感受。
难点;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件阅读教材教师:相关图片、课件以及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欣赏导入。
(1)提问:课件展示,这几幅画画的都是什么人?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2)教师小结谈话,出示课题:《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
2. 初步赏析。
(1)提问:刚才有同学说画中的小朋友很快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快乐的事是多种多样的,在你的生活中什么事让你很快乐?画家在表现快乐的童年时,他们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你能发现吗?(2)教师归纳小结:《小八路》是油画作品,表现了两个小八路爱护小鸟的画面;《三毛迎解放》是一幅中国画,表现三毛欢快打鼓的形象;《三月三》是年画,表现了几个小朋友在春天里放风筝的快乐情景。
3. 深入探究。
(1)教师出示《悄悄话》提问:这幅画属三毛画种?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猜一猜小孙女可能在说什么悄悄话?为什么?小结:《悄悄话》是一幅中国画,画面上一个陕北老爷爷盘腿坐着编柳条筐,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可能是孙女)背着书包、算盘,手里拿着一张纸(通知书),笑眯眯地,把小嘴凑到老爷爷的耳边,正在说“悄悄话”。
她在说什么?我们可以想象她在报告得了好成绩,她收到了老师的表扬,她要参加什么喜欢的活动……(2)教室出示《洗澡》同桌交流:《洗澡》画了什么?主要从什么方面来表现画中人的快乐幸福?指明发言、教室反馈小结(3)教师出示《闲庭春画》学生观察《闲庭春画》后,请学生介绍画面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玩耍经验,说说画中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
(4)同时出现以上三幅作品,请学生说一说:这三幅作品都表达了快乐和幸福的主题,你觉得它们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5)教师出示《耍孩儿》,这是一幅中国画,在这幅画中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表现了小朋友们玩耍时欢快的情景。
在这幅画中画家给背景留了空白,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中国画的留白特点,并进行中国画留白欣赏。
(6)教师出示《康乃馨、百合、玫瑰》、《提着水罐的小女孩》。
请学生说一说:上面两幅作品都表现了小女孩在花园中的情景,但画面的意境带给我们的感受很不同,你能说说这两幅画的背景和人物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讨论后归纳。
4.尝试赏析第二课时1. 学生继续作业请自主选择还没欣赏过的一幅画,说说你选择的是谁的作品?属什么画种?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你感觉到画中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画家在处理人物和背景时用了什么表现方法?2. 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3. 小结拓展小结本课学习内容欣赏其他艺术家表现快乐童年的作品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收集更多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或者用画笔表现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教学反思课题 2 我的假日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用各种方式表现假日的图片资料,提高在画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对假日生活的感性认识。
2. 学习运用适当的夸张表现人物的动态和丰富热烈的色彩来大胆地表现假日愉悦的心情,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3. 通过对假日的回忆、想象与表现,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假日生活难点:对人物动作与表情等主要特征的把握、夸张与想象教学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自己喜欢的假日照片等老师:课件、各种有关假日的图片资料、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组织教学。
稳定教学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2. 展示交流(1)了解学生的假日生活,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
(2)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假日画面。
提问:假日总是美好的,你会怎样度过假日?你在假日里最喜欢做什么事?师生共同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从而确定值得表现的内容。
3. 欣赏感悟。
(1)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这幅画。
内容描述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画面的前后分别画了些什么?他们看上去是一样大小的吗?色彩分析画家在画这幅画时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让学生探探对此幅画的色彩感受:阳光灿烂、休闲、快乐……(2)同龄人作品赏析。
欣赏理解a.感知环境的衬托在人物心情表现中的作用。
b.明晰适当夸张、想象在塑造人物神情等方面的作用。
c.体会如何使画面人物的安排和场景的表现更趋合理。
欣赏感知以浏览的方式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材质所带来的画面美。
4. 交流讨论学生结合自己准备的材料,探探自己创作表现的基本设想。
5. 创作表现第二课时1. 学生继续创作作业要求:表现自己假日的真实感受提示:把心中所构思的图形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可适当夸张表现人物的动态。
画多个人物时要注意前后的安排和表现,环境的衬托也会有助于人物心情的表现。
2. 展示评价(1)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2)教师整体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后请学生再次搜集并选择各种表现假日的图片。
四、教学反思课题 3 游乐园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游乐园的照片,唤起对游乐场的美好记忆,感受游乐场的欢乐气氛。
2. 了解各类游乐设施的造型与功能,尝试用手绘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
尝试用多角度表现游乐园,如游乐项目的多样性、新奇有趣的游艺机外观、齐全的配套设施等,还可以通过有课的表情、动作来体现游乐场的好玩,提高造型表现力及构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