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pptx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精品课程 - 仰恩大学共105页PPT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精品课程 - 仰恩大学共105页PPT
Than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精品课程 仰恩大学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环境: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我国50%以
上河段,90%以上城市受到污染,全国至少有2/3城市处于垃 圾的包围中。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非常薄弱 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 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 资源的基本国策。
中国可持续发展
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当前总人口为129533万人,
平均每年增长1279人;年增长率为1.07%;
资源: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7%;世界人均耕地4.05,我国只
有1.16亩;我国人均林地为1。8亩,为世界的1/9;人均水资源 为世界的1/4;人均矿产资源居世界80位;
总体来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分布不 均衡。
沙尘暴
想一想:
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什么 怎么做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过 程中,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 资源相互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 同时, 不损害 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 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人口众多且增加迅速,资 源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制约着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 量的提高。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ppt课件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ppt课件
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 臭氧层破坏问题; 生物物种锐减问题; 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其越境转移问题; 土壤加速退化问题; 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问题,等等。
世界范围内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
长期以来,人们把自然环境同人7 类社会、把客观世界同主观世
界形而上学地分割开来,没有意识到人类同环境之间存在着协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1论3 产生(1)
1962年《寂静的春天》:美国女生物学家莱 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很 大轰动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 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 将会失去“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 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
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50亿;
1998年达到60亿;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 突破70亿;
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3 亿。
5 人口过快增长给世界经济、 政治及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压 力,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 人口过快增长给这些国家带来 了灾难性的后果,加剧了耕地、 森林、淡水等一系列危机,使 许多人面临着饥饿和失业的威 胁,成为诱发社会动乱的重要 因素。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24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逐渐 成为国际谈判中的一项规范用语。1992年,《联合国气候 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开放签字,《公约》第 四条正式明确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997年,《京都议定书》第十条确认了这一原则,并 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细化。它规定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减排”)的量化义务,而没有严格规定 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的义务。这是这条原则的具体体现;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1论4 产生(2)
1972年《增长的极限》: 1968年4月,一个非正式的国 际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成立,讨论当前以及未来人类 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困境。1972年该俱乐部发表了轰动世界 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针对长期流 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富有挑战性地提 出了“增长的极限”问题,指出决定和限制增长的五个主 要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 污染。由于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的增长,经济增长引起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枯竭速度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 都属于指数增长的性质,因此,人类或迟或早会达到“危 机水平”。报告首次提出了“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 概念,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讲 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讲 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1年1月 20日上 午5时59分21.1.2021.1.20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1年1月 20日星 期三上 午5时59分50秒05:59:5021.1.20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1年1月上午 5时59分21.1.2005:59Januar y 20, 2021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1.1.2005: 59:5005:59Jan-2120- Jan-21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5:59:5005: 59:5005:59Wednesday, January 20, 2021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1.1.2021.1.2005:59:5005:59: 50January 20, 2021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5: 59:5005:59:5005:59Wednes day, January 20, 202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1.2021.1.2005:59:5005: 59:50January 20, 2021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1年1月20日 上午5时59分21.1.2021.1.20
(3)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忽视企业技术改造和劳 动生产率提高,忽视结构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改善。
注:以上各国GDP均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 直接资源投入效率=
直接资源投入量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指在资源和要素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上以质量提高为本 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其主要特点是: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1年1月20日星期 三5时59分50秒Wednesday, January 20, 2021

PPT教学课件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PPT教学课件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4、技术 是人类开发、利用、改造自 然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 的总和,在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 技术要素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但技术 对自然界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正确的 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会增强资源要素 的产出功,能,而不当的技术手段和 技术行为则会造成自然破坏和环境污 染,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社 会—生态—经济系统产出功能的下降。
2、收入分配与环境
(1)国家间的不公平 有观点认为: 富国在穷国谋求保护自然资源资产,只是 因为这些资产对富国具有效用。该资产产 生的效益主要在穷国的外部,而且,这种 保护也排除了穷国通过使用该资产而得到 发展的可能性。在这一前提下,国家间的 不公平在某种政策环境下,可能会加剧非 可持续性的发展。换句话说,不仅是可持 续性会影响公平性,而且不公平性也会影 响可持续性。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在50年代提出一个假说, 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 大再缩小。这一收入不平均和人均收 入之间的倒U形关系,被称为库兹涅茨 曲线。粗略的观察表明,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环境也同样存在先恶化后改 善的情况。
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由于经 济活动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的水平 较低。在经济起飞、制造业大发展阶 段,资源的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环 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经 济结构改变,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 转移,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以用来 治理环境,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加强了, 因此环境状况开始改善。这样就形成 了一条倒U形曲线。
4、城市化与环境
全球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的 环境影响。人口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人口 高度集中于少数特大城市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小于将人 口分布于小城镇中呢?这可能与所考虑的具体环境结 果有关。对空气和水污染来说,人口集中于大城市有 利有弊。由于大量住房和工业副产品集中在较小的地 理区域内,大城市可能大大超越环境的自然吸收能力。 但集中又可减少治理和管制成本。城市集聚的净效应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和治理污染的政治社会制度。 从自然保护和物种多样性角度出发,人口集聚于城市 从总体上讲有明显的好处(尽管对于城市发展范围内 的自然和物种不利)。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ppt 31页)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ppt 31页)
由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具有向外扩散的自然属性, 因此,任何国家、区域或人群都不可能躲避区域性或 全球性环境恶化对他们的影响,共同的生存与发展利 益迫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互合作以解决所面临 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环境问题,例如解决臭氧层耗竭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等 等。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监督有关环境 的多边协议的顺利执行。
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的词汇是不可持续发展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负定义,即通过界定什么 是不可持续发展以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随着认识水平与能力 的变化,关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发生变 化,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也就不同。
可持续发展的性质识别
目标与过程的区别:可持续发展作为目 标的含义,不是在于达到一个状态,更 多在于调整现有的某种方式而作出的努 力。
2. 侧重于经济方面:E.B.Barbier(1985)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 量和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WRI(1992)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 经济发展。
3. 侧重于技术方面:J.G. Spath(1989)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 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 -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WRI(1992)可 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物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代内公平,满足全体人民的基 本需求并给予世界以公平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以满 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代内公平要求把消除 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
经济一体化问题
全球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的发展潮流,发达 国家需要发展中国家廉价的环境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维 持其生产与生活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则急需发达国家 的技术与资本改变本国的落后状况,所以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

第12章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12章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一、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表明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的提高,
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空前的人类文明; 另一方面长期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自然造成
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人口增长过快等 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被人类开 发和利用提高自己福利水平,处于自然状态 或没有被加工过的具有经济价值和稀缺性的 物质。
没有衡量生产的资源与环境成本
(二)增长极限理论及其评价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丹尼斯·麦多斯 (D·L·Meadows)等17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报 告——《增长极限》。报告从人口、资源、环 境、粮食、投资等五个因素出发,认为以往的 经济增长模式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口增长 引起粮食需求的增加,经济增长引起非再生资 源的消费速度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的扩大,这 将导致资源的耗尽和环境的崩溃。
间的矛盾等。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资源消耗大,供给不足; 2.环境污染严重; 3.国民生态观念、环保意识不强。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有:
●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等。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战略选择
1.国内对策及战略选择
在国内层面,应确立《中国21世纪议程》的 国家战略地位,并将其逐步纳入各级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积极推进实施。
2.国际对策及战略选择
首先,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国际组织、国家尤 其是发达国家和团体、个人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以及 有关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活动。

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10
3、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 展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改 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样,保 护环境不仅是保护生产力,也是发展生 产力。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建立 适应市场经济的资源价格体系和市场体 系,改革过去那种“产品高价”、“原 料低价”和“资源无价”的扭曲现象, 充分发挥环境与资源作为资源与生产力 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2、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是 实现健全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以“经济”为 唯一目标的小康社会不是一个健全的小康社会。 健全的小康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多重目标的小康 社会,它除了要求经济收入、能源消费数量及 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外,环境生态目标是健全小 康社会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了环境污染的控制 程度、重点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程度、自然生 态恶化趋势的缓解程度等。而达到上述目标, 必须走经济、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 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 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 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 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 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促进 社会的全面进步。
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的 物质基础。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就可能导 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高速经济发展背后 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后人不但要花费高昂 的代价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也会 严重地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孤立 地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停止经济发展,也是 不可取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经济发展 能富民强国,并且可以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提 供支持。因此,放弃经济发展,单纯强调生态 的可持续性也是不利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ppt课件(56张)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ppt课件(56张)


它不仅是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而且要满足
人与社会一系列复杂的多方面的需求,包括社会、
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虽然“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比“以满足
人的基本需求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在认识上更进
了一步,但这两种发展战略都没有考虑人类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特别在全球出现人口、资源和环
境问题的大背景,人类自身发展所受到的来自自

80年代中期,全世界至少有5亿人处于严重营
养缺乏状态,而低于营养水平临界值的人口超过
10亿人。

除了耕地外,世界上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古
代60%下降到22%左右,而且世界森林还在以每
年2000万hm2的速度减少。
•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 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水量 极大,但淡水资源有限,且在地理上分布 极不平衡。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工农对水的 需求的增大,世界上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愈 来愈多。
危机。矿物资源虽然贮量很大,虽在短期内不会
枯竭,但由于矿物资源分布不平衡,许多矿物的
开采还有待科学技术的发展,矿物资源在短期内
面临短缺是完全可能的。

在人类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气中CO2日益增多,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
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加剧都给人
代初期提出了“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目标的发
展战略”。

这种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平等
为基础的社会,承认每一个人只要在世界上生存,
就有满足其基本需要——食品、居住、教育的不
可剥夺的权利。

因此,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是所有发展中国家

最新12可持续发展

最新12可持续发展

原载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
(1)图2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2)图2反映的问题说明人类活动违背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3)两鱼对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4)针对这一问题,人类应采取哪些可持续发展对策?
原则和
【解题思路】上图直观地反映了水污染问题的根源,通过两鱼对话, 反映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薄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得自身发展的 需要,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从水污染产生 的原因入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图像信息 的提取及处理。 【答案】(1)水污染问题(2)公平性持续性(3)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 获得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可取,应提高环保意识,正确处理好人口、 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加强宣传,提高 全人类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实施生态农业,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污水净化,实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避免水污染;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等。
A 肥料 B 做工业原料 C 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 回收处理
【解题思路】 城市垃圾的处理已由传统的填埋、焚烧方法,逐步走向开发 利用方式。把垃圾看作是一种资源,使人类对垃圾的处理发 生了重大的变革,分类投放,循环利用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 的理想方法。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垃圾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对图框的分析,主要是要找出其对应关系。
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⑤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题思路】生态工业是近年来世界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进行积极探索的可持续
发展模式,其基本原理是运用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关系,通过企业
间的生产协作,以实现对资源充分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
“零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

【伉俪深情】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李商隐有一首七夕那天写的《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间。 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逢着美景良辰,则怀念当时欢爱,而无时 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自 此以后,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直到四 十五岁,盛年时即郁郁而逝。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 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一生又为
【深山倾情】
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 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 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 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 伤痛。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 诗即完成于此时。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 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 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和 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 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 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 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 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 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 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 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 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 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 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 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 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
鉴赏要点
3. 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有( C )
①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 ②减少含氯氟烃的使用量
③大力植树造林
④停止一切小汽车的生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 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C )

可持续发展ppt

可持续发展ppt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
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环境伦理学旨在系统地解释有关人类和 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环境伦理学假设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能够而且 也一直被道德规范约束着。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必须解释这些行为规范, 解释谁或那些人有责任,这些责任如何被论证。
1 生命中心主义:代表人物是P.W.泰勒,他在《尊重自然》一书中写 到:采取尊重自然的态度,就是把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植物看作 是具有固有价值的东西。“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作为整体的生物共同体”, 而尊重“生物共同体”就是承认构成共同体的每个动植物的“固有的价值”。 提出生命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其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的动植物,避 免被 人类伤害。 2 地球整体主义 :代表人物是李奥波德,他主张:不仅生命体具有内 在的价值,包括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在内的整个自然界都有其“固有的 价值”和“权利” 。所有的一切万物,均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均应看成和 人 一样,得到尊重。 3 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强调人类各成员间的平等关系从“代 内”扩展到“代际”,认为在享有自然资源与拥有良好的环境上,我 们的子 孙后代与我们当代人具有同等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理论
LOGO
Company
概述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 以来, 人们逐渐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 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向联合国提交了研究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过 多年的认识和实践,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取得了全球共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围 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开展了一系列 的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最高级别的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有感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加剧,威胁 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种生存选择,而且是标志着人类的价 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GDP) 直接资源投入效率=
直接资源投入量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讲经济与社会 可持续发展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指在资源和要素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上以质量提高为本 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其主要特点是:
(1)注重资源在各部门间的合理有效配置,强调各产业 协调发展。
(2)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调节约资源,以较少资 源消耗获得较多产出。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主要由预期寿命指数、教 育成就指数、生活水平指数三个指标构成。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讲经济与社会 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指在资源或要素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上以数量扩张为主 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其主要特点是:
(1)资源配置在部门间高度倾斜,以重工业为中心,其 他产业发展不足。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讲经济与社会 可持续发展
它们的区别在于:(1)经济增长侧重于产出的量的考 核,经济发展则侧重于质的衡量,强调质和量的统一。
(2)衡量经济增长一般使用较单一的总量指标,如GNP 等,而衡量经济发展要用综合性指标,综合评价经济、社 会和政治发展。
(3)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的结果。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十二讲经济与社会 可持续发展
(3)注重企业技术创新和内含扩大再生产,强调以技术 进步带动经济增长。
(4)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涵义: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 济 增长方式。主要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包括生态、环境效益)。
的发展,实现经济、生态、环境的平衡。
c. 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
政府职能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课件

《可持续发展》》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 消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案例:新加坡通过推行“花园城市”理念,实现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废弃物回收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 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制造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降低能耗和排放。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
节能建筑
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和设 备,降低建筑能耗。
《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目录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01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4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
资源过度开采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过度开采现象日 益严重,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受到威胁。
绿色建材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ppt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ppt
生态平衡的维护与恢复
为了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破坏、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保护理论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理论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不 仅包括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发展水平的提升。
应对全球性问题
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如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资源化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能源 消费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经济发 展与碳排放的脱钩。
发展清洁能源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 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加强信息披露与透
明度
提高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的 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可持续发展 的进展和成果,增强公众的信任 和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分享经验与技术
学习借鉴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的先 进经验和技术,结合本国实际情 况加以应用和创新,推动可持续
原则
公平性原则
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应确保不同 地区、国家、代际之间的公平, 满足所有人类基本的生存和发展
需求。
持续性原则
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应 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消 耗和环境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此,报告提出: 第一,要保持人口的动态平衡,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第二,要保持资本存量的动态平衡,即投资率等于折旧率; 第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减少单位能耗和污染的排放。
增长极限预测的结论是如此悲观和振聋发聩,使人与资源、 环境关系得到一个极其深刻的认识,但也受到众多的批 评。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自然环境通常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守衡维 持特殊的关联和平衡关系,但是当外力作用 超过自然环境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环境平衡 遭到破坏,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
环境污染主要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等; 生态破坏主要有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 漠化和生物种类的减少等。
没有衡量生产的资源与环境成本
(二)增长极限理论及其评价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丹尼斯·麦多斯 (D·L·Meadows)等17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报 告——《增长极限》。报告从人口、资源、环 境、粮食、投资等五个因素出发,认为以往的 经济增长模式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口增长 引起粮食需求的增加,经济增长引起非再生资 源的消费速度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的扩大,这 将导致资源的耗尽和环境的崩溃。
4.高效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实际上已经隐含了高效性原则。 前三项原则是建立在高效性原则的基础之上 的。要实现以上三个原则,必然要求社会经 济更少地消耗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来满足 需求
1.水污染
水污染是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江河、湖 泊、海洋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大量的工业 废水、残留农药和生活垃圾直接危害水体生 物,恶化水质,加速疾病的传播,更严重的 是减少了饮用水资源。
2.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及 酸雨等问题。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是由水污染、大气污染的衍生物和生 活及工业固体垃圾污染导致的土地荒漠化、盐渍化、 土地的板结等问题。
4.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是指外力作用主要是水污染、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超过自然环境自 我调节能力,自然环境平衡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生物种类的减 少等问题。
(三)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大大加重了资源 和环境的压力,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经济 的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口的剧增成为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套全球性的、综合的、长 期的关于人和自然的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思想和 战略。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核心是发展,是在平衡与 稳定的基础上的持续不断的发展。
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包括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 持续性、生态的可持续性。三者之间是互相关 联而不可分割的。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基础, 经 济的可持续性是条件, 社会的可持续性是目的, 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 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性原则 要求走资源节约和科技进步的发展道路,将生 态社会经济三者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再次,人口迅猛增加给住房、交通运输等公共设施和 基础设施以及能源造成巨大压力,尤其是非再生能 源的大量消耗,使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及其经济衡量指标 1.传统经济衡量指标涉及面不广,忽略许多经济
活动 2.传统经济指标只衡量总产出,无法衡量产出分
配和福利水平 3.传统经济指标只衡量经济生产中的一般成本,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一、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表明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的提高,
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空前的人类文明; 另一方面长期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自然造成
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人口增长过快等 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被人类开 发和利用提高自己福利水平,处于自然状态 或没有被加工过的具有经济价值和稀缺性的 物质。
第十二章 世界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探讨该困境 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思想的转变
2.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并在一定程度 上认识掌握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3.解释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制约,了解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成就和现状
本章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意识到经 济与环境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反思传 统经济行为,重新认识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9年,第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我们共
同的未来》基础上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 声明》,其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获得了广 泛的接受和认可。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面临的困难,人口剧增带来了严 重的社会、资源和环境问题。
首先,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不高,劳动生产力较低, 人口的过快增长,使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被迅猛 增加的人口所抵消。
其次,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还比较落后,产 业结构不合理,教育水平落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 平较低,社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不多。
3.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与消费的同 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责 任。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
这里所说的公平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本代人间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 公平性;
另一方面是指代际间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 平性。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 之一。
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根据是否可再生可分为可再 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缺乏、耕 地不足、能源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首先,水资源缺乏。 其次,耕地不足。 再次,能源危机。 最后,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环境问题
环境即自然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土地、水、大气和生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