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半导体材料课后习题答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材料复习资料

绪论

1.半导体的基本特性?

①电阻率大体在10-3~109Ω•cm范围

②整流效应

③负电阻温度系数

④光电导效应

⑤光生伏特效应

⑥霍尔效应

2.为什么说有一天,硅微电子技术可能会走到尽头?

①功耗的问题

存储器工作靠的是成千上万的电子充放电实现记忆的,当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耗电量也会越来越大,如何解决散热的问题?

②掺杂原子均匀性的问题

一个平方厘米有一亿到十亿个器件,掺杂原子只有几十个,怎么保证在每一个期间的杂质原子的分布式一模一样的呢?是硅微电子技术发展遇到的又一个难题

③SiO2层量子隧穿漏电的问题

随着器件尺寸的减小,绝缘介质SiO2的厚度也在减小,当减小到几个纳米的时候,及时很小的电压,也有可能使器件击穿或漏电。量子隧穿漏电时硅微电子技术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

④量子效应的问题

如果硅的尺寸达到几个纳米时,那么量子效应就不能忽略了,现有的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就可能不再适用

第一章

⒈比较SiHCl3氢还原法和硅烷法制备高纯硅的优缺点?

⑴三氯氢硅还原法

优点:产率大,质量高,成本低,是目前国内外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

缺点:基硼、基磷量较大。

⑵硅烷法

优点

①除硼效果好;(硼以复盐形式留在液相中)

②无腐蚀,降低污染;(无卤素及卤化氢产生)

③无需还原剂,分解效率高;

④制备多晶硅金属杂质含量低(SiH4的沸点低)

缺点:安全性问题

相图

写出合金Ⅳ由0经1-2-3的变化过程

第二章

⒈什么是分凝现象?平衡分凝系数?有效分凝系数?

答:⑴分凝现象:含有杂质的晶态物质溶化后再结晶时,杂质在结晶的固体和未结晶的液体中浓度不同,这种现象较分凝现象。

⑵平衡分凝系数:固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固相中的杂质浓度和液相中的杂质浓度是不同的,把它们的比值称为平衡分凝系数,用K0表示。

K0=C S/C L

⑶有效分凝系数:为了描述界面处薄层中杂质浓度偏离对固相中杂质浓度的影响,通常把固相杂质浓度C S与固体内部的杂质浓度C L0的比值定义为有效分凝系数K eff

K eff=C S/C L0

⒉写出BPS公式及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并讨论影响分凝系数的因素。

⒊分别写出正常凝固过程、一次区熔过程锭条中杂质浓度CS公式,并说明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①正常凝固过程:

C S=KC0(1-g)k-1C0:材料凝固前的杂质浓度

K:分凝系数。不同杂质的不同K值可以通过查表得出。

②一次区熔过程:

C S=C O[1-(1-K)e-Kxl]

C0:锭条的原始杂质浓度

x:已区熔部分长度

K:分凝系数

l:熔区长度

⒋说明为什么实际区熔时,最初几次要选择大熔区后几次用小熔区的工艺条件。

⑴一次区熔时C S=C O[1-(1-K)e-Kxl],l→大,C S→小→提纯效果好→→l越大越好

⑵极限分布时(K一定)K=Bl/(e Bl-1)A=C0BL/(e BL-1) C S(x)=Ae Bx

l→大,B→小,A→大,C S→大,提纯的效果越差→→l越小越好

所以对于实际区熔,前几次应该用大熔区,越到后面越接近极限分布,应该用小熔区。

第三章

⒈解释名词:成核过程、均匀成核、非均匀成核、临界半径、自然对流、强迫对流

①成核过程:晶体生长过程中,新相核的发生(形核)和长大,在一定的驱

动力下,借助于能量涨落越过位垒而形成晶核的过程。

②均匀成核(自发成核):在一定过饱和度、过冷度的条件下,由体系中直

接形成的晶核。

③非均匀成核(非自发成核):体系中存在外来质点(尘埃、固体颗粒、籽

晶等)、在外来质点上成核。

④临界半径:与体系自由能变化量极大值点△G*相对应的晶胚半径r*称临界

半径。

⑤自然对流:在重力场中由于温度的不均匀,导致热膨胀的差异从而引起流

体密度的差异产生浮力。当浮力克服了粘滞力,自然对流就发生。

⑥强迫对流:人为对熔体进行搅拌(晶体和坩埚旋转、磁场)造成的对流。

⒉分别写出均匀成核与非均匀成核的临界晶核半径、形核功,并说明为什么通常非均匀成核比均匀成核要容易?

均匀成核:临界半径r*=-2σ/△g V 形核功△G均*=16πσ3/3△g V2

非均匀成核:临界半径r*=-2σαβ/△g V 形核功△G非均*=16πσαβ3/3△g V2f(θ)△G非均*<△G均*

因此非均匀成核要比均匀成核容易得多。

3.简述Kossel模型和Frank模型要点。

Kossel模型要点:一个原子在晶格上的稳定性由其受周围原子的作用力大小

决定,晶体表面上不同格点位置所受的吸引力是不相同的,生长基元优先生长在最稳定的位置,吸引力大小:扭折处>台阶上>表面上>棱边上>晶角处。

Frank模型要点:在生长晶面上,螺旋位错露头点可作为晶体生长的台阶源(自然二维晶核),当生长基元(原子或分子)扩散到台阶处,台阶便向前推进,晶体就生长了,螺旋位错形成的台阶具有以下特点:

①永不消失的台阶,像海浪一样向前推进

②不需要二维成核过程

③生长连续,过饱和度低

4.写出杰克逊因子的表达式并指出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L。/kT E:物质相变熵,决定于物质的本性,共存两相的类别

T E为相变时平衡温度

L。为单个原子相变时内能的改变,并可近似的看作相变潜热

L。/T E为单个原子的相变熵

y1 v 取向因子,取决于晶体结构和界面的取向,反应晶体的各向异性

v 为晶体内部的一个原子的近邻原子数,与晶体结构有关

y1为原子在界面内水平方向的近邻原子数,它取决于界面的取向

5.写出熔体生长时单晶炉内热场的基本要求并作出解释

①熔体中:纵向温度梯度(dT/dz)L>0,径向温度梯度(dT/dr)L>0

即熔体内部温度高于熔点,保证熔体中不发生均匀成核同时坩埚璧处温

度高于熔点,保证坩埚边缘处不发生非均匀成核。

②晶体中(dT/dz)s<0,且大小相当,既能排出相变潜热又不因过大使缺陷增加而影响晶体的完整性。

6.写出熔体生长的界面热流连续方程并讨论晶体直径,生长速度与晶体散热和熔体供热之间的关系。说明实际生产中如何控制晶体直径。

(1)界面热流连续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