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河北省的自然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於農業 河北省的棉紡織及重工業均甚發達。 利於玉米、稻米及(
)
的生長。。 第一課 河北省
一、認識河北省的自然環境 1.河北省的地名由來是因其位在( )以北而得名。
2.根據圖1-1說出河北省的地理位置:
( )區域。 )度到( )度之間。
)高原,西邊濱臨( 3河北省的地形組成:
課本圖1-1,高原位居本省( 4河北省的氣候特徵:屬於( )帶,( )性( )氣候。
5河北省的自然災害: )% ,雨量變率達( )% ,故
雨
量變率非常( )。
865公釐,因此( )也很
大,故常發生( )災和( )災。
☺雨量變率= ( )系統,以儲存並調節水資源,且可提高
( )生產量。
二、瞭解河北省的產業活動
1.影響河北省農業發展的原因:
( )→有利於( )氣流深入; ( )面積廣大,( )肥沃。
( ),致使土壤( )很重
2.農業活動的分布情形:
( )以北地區可種冬小麥。
夏季炎熱(
秋季( )
( )和( )的主要產區。
3.河北省工業發達的原因:
( ),也富藏( )和( );
( )充裕;
( )便利;
☆( )、( )、( )地區已發展成為華北地區的經濟核心。
三、認識北京市
1.地理位置:
年 班 號 姓名 實際雨量 — 年平均雨量 年平均雨量
×100%
),形勢險要
)有山脈屏障,東南控平原地區。
2.交通發達之因:
)約15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
20餘座立體交叉橋的建成。
3.為歷史文化名城:
4.工業發展:
( )及高科技工業→為減少汙染
5.屬於綜合機能的國際化現代都市:政治、文化、工業。
四、認識天津市
1.地理位置:
( )方。
( )灣,可興建港口。
2.天津港發展的阻礙:
河道條件不佳→天津為()的河港,但河面()。
夏季常有水患→地勢較低,易生水患。
冬季河面結冰→冬季貨運大都移至()。
3.解決方法:抗戰後,在海河口外修建人工的( ),貨物的吞吐量更為大增。
4.交通發達:
( )水運的總樞鈕,以( )為外港。
( )、()和( )地區。
5.工業發展:具有工業發展的( )和( )的優勢,利於各種工業發展。
6.綜合分析天津港為工商要埠的原因:
)各區貨物的出入門戶;
西北各省區;
故天津能成為()地區最大的工商業中心。
五、秦皇島的概況
1.港口條件優越:
2.交通地位重要:
)油田輸油管連通至此〈大慶—秦皇島;大慶—大連;課本P50〉。
)鐵路,將晉北的()煤礦由此外銷日本。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強烈地震,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在一聲地裂山崩的巨響中,一座人口百餘萬的工礦城市,瞬息之間化為一片廢墟。地震震感範圍北至哈爾濱市,南至安徽蚌埠、江蘇清江一線,西至內蒙古磴口、寧夏吳忠一帶,東至渤海灣島嶼和東北國境線,全世界的地震中心都收到來自中國唐山地震波的衝擊力。世界各大通訊社都在當日公布了地震中心記錄的結果。中國公布的核實結果:主震時間7月28日3點42分53.8秒;地震中心在北緯39°38",東經118°11";震源深度11公里;震級7.8級,震中裂度11度。同時18時45分強烈餘震,震級7.1級﹒震央
灤縣商家林,震中裂度7度。地震對唐山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破壞是極嚴重的。除工業廠房外,其他地面建築物亦破壞嚴重。高大的煙囪、水塔等,大多從底部或中間部分折斷倒塌。未倒塌的也出現水平環裂或錯位、震酥現象。鐵路、公路、地下管道、電力、電訊設施、農田水利建設均遭破壞。筆直的錢路鋼軌大段大段地出現蛇形扭曲,公路路基成片下陷呈波浪狀起伏,橋梁倒塌,交通中斷,水電斷絕,人員傷亡慘重。地震雖然給唐山工農業生產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但由於全市人民的奮發努力,不到三年的時間,唐山城鄉經濟就超過了震前水準,在地區之間還存在恢復程度不平衡的情形。
☆建立新唐山
由於唐山是一個重工業城市,因此,在恢復建設規劃中,各種建築都按地震強度8度設防,防震性能比較好。同時對城市的工礦區、生活區和倉庫區的布局做了妥善安排。位於市中心的大城山、鳳凰山公園成為天然的衛生隔離帶,大幅減少了城市污染。現在,唐山是一座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市政建設完善,抗震性能良好,生產生活方便,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市,如今的唐山猶如再生之鳳凰,振翅於燕山腳下,陡河岸邊。1988年初,政府當局制定唐山市2000年城市總體規劃,以及一市五縣(灤縣、灤南、樂亭、唐海、豐南)為中國大陸沿海的經濟開放區,正是唐山振興的良好機遇。為了充分把握這個機會,唐山在工業的發展上除了大力興辦中外合資、合作和獨資企業,更加快了企業技術改革,同時興建出口基地和工貿企業集團。在農業上,逐漸形成出口創匯型農業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