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 说课稿
讲述价值观的课程教案中班
![讲述价值观的课程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746b40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6.png)
讲述价值观的课程教案中班课程教案,价值观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价值观,以及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的价值观,并且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价值观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应对不同的价值观观点。
三、教学内容。
1. 什么是价值观。
通过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价值观,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价值观的重要性。
分析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作用。
4. 如何应对不同的价值观观点。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价值观观点,同时坚守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案例引出价值观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价值观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5. 观点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价值观观点,同时坚守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五、教学手段。
1. 故事、案例。
2. 小组讨论。
3. 视频。
4. PPT。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
2. 课后作业。
3. 课堂讨论参与度。
七、教学反思。
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2. 课堂讨论的效果不错,学生积极参与,能够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公平公正的价值说课稿
![公平公正的价值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72e50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7.png)
公平公正的价值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公平公正的价值》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通过阐述公平公正的含义、价值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积极践行这一价值观。
(1)作用与地位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在我国,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因此,本文在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公平公正的含义:介绍公平公正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公平公正。
2. 公平公正的价值:阐述公平公正对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平公正的价值。
3. 公平公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平公正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践行公平公正。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公平公正的含义及其价值。
(2)掌握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公平公正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认识到公平公正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积极践行公平公正,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 公平公正的含义及其价值。
2. 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公平公正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1. 让学生真正理解公平公正的内涵,认识到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将公平公正的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凸显以下亮点:1. 启发法:在课堂上,我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公平公正的含义和价值。
与传统的讲授法不同,我更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思考中领悟公平公正的真谛。
一年级班会说课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用版
![一年级班会说课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c0aa4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5.png)
一年级班会说课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用版引言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国家提出的关注每一个人发展的思想,因此,我们要加深对这一思想的理解,以此来引导我们更好地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升自我的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髓所在,是一种朴素的思想,是指民主、公平、廉洁、和谐、自由、平等、法治和爱国的共八个基本价值观念。
它推崇自由和平等,强调诚信昭示,提倡勤俭节约,秉持爱国主义,传承奋斗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们不断追求卓越、高尚、公正、平等的生活追求。
具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民主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
民主强调尊重个人的权利,个人应该有表达意见和参加决策的自由。
民主比较容易理解,我们都有权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我们对他人的权利应该予以尊重。
公平公平是指每个人都应该有均等的机会,一切人群之间不应该存在任何种族、性别、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我们看待一个人时不能因为其背景而产生偏见,而是应该注重个人的能力来进行评价。
廉洁廉洁是指一个人不能因为权力、金钱或其他财富去做违法的事情,而应该保持诚实、正直的品德。
轻则失去别人的信任,重则损害个人的名誉和尊严,这是我们要注重的。
和谐和谐就是指各方面的力量互相协调、互相配合。
和谐的社会是指生态、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和谐,仅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繁荣和进步。
自由自由是指人们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并且能够享有言论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这种自由的获得来自于我们了解自己的价值和意愿,并且也理解别人的价值意愿。
获得自由并不是不受约束,我们也需要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权力。
平等平等是指每个人都应该能够享受相同的权利和机会,一切人群之间不应该存在任何种族、性别、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
高中说课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
![高中说课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b932c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0.png)
高中说课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本核心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基础,以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为依托,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理念和追求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普及对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上课我将重点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和实践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是指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民主是指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和决策权利。
文明是指人民在社会交往中要有良好的品德和礼仪,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指人民有追求自己价值和幸福的自由,有遵循自己信仰和意愿的自由。
平等是指人民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公正是指依法行事,保证每个人的权益得到公平的保护。
法治是指国家政府和人民群众都要依法行事,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公正。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指人民对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忠诚和热爱。
敬业是指人民在工作中要有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诚信是指人民在社会交往中要诚实守信,信守承诺。
友善是指人民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它凝聚了我们的共同价值追求,提供了价值判断的参考标准。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对于塑造公民道德、引导社会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只有普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提升人民的道德素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基础性和方向性意义。
它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
三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守纪好少年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守纪好少年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07f6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d.png)
三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守纪好少年引言童年是快乐的,也是成长的。
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少年。
在此次班会上,我们要聚焦核心价值观,引导同学学习和践行。
核心内容一、核心价值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核心价值观是贯穿始终的。
那么,什么是核心价值观呢?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代表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基本的精神需求、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的基本观念、信仰和行为规范。
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人民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的表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制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推动全社会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力量所在。
具体可分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老、爱幼、团结、奋斗、民主、富强、自由、平等、法治、公正、诚信等等。
三、践行核心价值观除了表达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外,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更是践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1.爱国敬业我们是中华儿女,身处这片国土之上,就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也就是人民的利益。
同时,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善自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2.诚信友善没有信誉和友善,周边的人们就会孤立你。
学会诚信,要讲信誉,讲道义,听从规章制度,遵循法律;同时,要和他人友善相处,让自己成为朋友和伙伴,为了共同好处去团结一致。
3.尊老爱幼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不同的时间,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不同阶段,老人们是我们的前辈,他们付出了很多,我们要学会尊敬他们。
而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朋友或同学还很年轻,需要照顾、关爱。
我们没有资格做老人和年幼者的对手,相反应该爱护这些需要帮助者,帮助他们。
4.团结奋斗团结一致就是力量,我们是有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集体,向着实现自己的梦想,三人行,必定有我师,要有自己和别人学习,一起成长。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43a1fd53186bceb18e8bb06.png)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一)教学手段:结合本框体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学生看书和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二)学情分析:(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教学过程【课文导入】:图片(粮食、车辆、房屋等)——生活中存在各种价值引出价值的概念。
一、价值(一)价值的含义(二)价值的分类(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1. 物的价值教师活动:手机有没有价值,为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教师活动:播放“安徽师范大学吴青山创办五四爱心学校”为个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教师结合案例引导:(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总之;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身价值(索取)那么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人的价值何在呢?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物的价值:在满足主体需要时,物是无意识的、被动的。
人的价值:在满足主体需要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3.人的价值的评价教师结合案例进一步启发学生: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
6.1价值与价值观高二政治上学期说课稿(统编版必修四)
![6.1价值与价值观高二政治上学期说课稿(统编版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35601ac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d.png)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二政治必修四的第六章第一节“价值与价值观”。这一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既是对前面知识点的深入阐述,又是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价值的定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分类及其作用。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总结,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最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我将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在阅读后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此外,我还会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提交作业。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其对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对一些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如价值的定义、价值判断等。但他们在高中阶段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学习障碍可能主要存在于对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的理解,以及不同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具体分析。此外,学生们可能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感到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讨论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首先,我会播放一段关于不同价值观对个人选择的影响的短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价值观的力量。然后,我会提问:“你们认为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学生可以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后续内容产生兴趣。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5e471e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8.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我是考生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价值与价值观》这一课题。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我的教学安排。
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即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即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其次是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对《生活与哲学》前三个单元的研究,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第十一课的研究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有了知识基础。
接下来是学生能力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同伴合作能力和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是学生心理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和道德典范,但同时由于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同样在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
在东莞,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家庭生活都达到小康水平,还有不少是富裕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比较多。
因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对老师和父母不懂得感恩。
他们更多地索取而不是奉献。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价值和价值观的说课稿范文
![价值和价值观的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49d2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c.png)
价值和价值观的说课稿范文英文回答:Value and values are two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ethics and philosophy. They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but there is a sub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Value refers to the worth or importance of something. It can be either objective (based on external factors) or subjective (based on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beliefs).Values are guiding principles that influence our behavior and decisions. They are typically acquired through socialization and education, and they can change over time.Values are subjective, but they are not arbitrary. They are based on our beliefs about what is good and important. For example, we might value honesty because we belie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be truthful.Our values guide our behavior in a variety of ways. They help us to make decisions, choose our friends, and set goals. They also influence our attitudes and beliefs.It is important to reflect on our values from time to time. As we grow and change, our values may also change.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sure that our values are still in line with our beliefs and goals.中文回答:价值和价值观。
说课稿--高中思想政治《实现人生价值》
![说课稿--高中思想政治《实现人生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60d679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4.png)
说课稿--高中思想政治《实现人生价值》介绍语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实现人生价值》。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
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内容,本单元教材主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本节课主要是价值选择的内容。
作为本教材的最后一课,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学会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
高二学生有了高一的知识基础后,基本可以理解和把握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较多哲学内容,但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以及实践经验较少,所以如何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主要结合大量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目标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价值,价值观的含义;知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及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知道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为社会奉献的意识和责任。
四、说教学重难点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价值观的内涵以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难点】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课稿)小学生主题教育班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课稿)小学生主题教育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d28458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7.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会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班会现场,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你们知道吗?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班会。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之一,具有重要的思想和现实意义。
二、主体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基本价值观念的总称,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引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
在这些基本价值观念中,最核心的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而社会主义、科学、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念,则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和目标,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2. 学校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的学校里,老师们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班会和实践活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课程和活动,这就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来学习和领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同时,我们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价值观,例如在集体活动中体现团结和友爱,对待同学要平等和公正,尊重老师和父母的意愿等等。
3. 在班级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班级是一个集体,我们应该以集体主义精神为纽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箴言尊敬、尊重他人、讲礼貌。
在学习中,我们要互相帮助、民主合作、共同进步。
在组织活动时,我们要体现平等、公正和法治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正能量,例如通过创意电影或小品等方式,向同学们传达积极向上的信息,让班级更加团结、和谐、优秀。
三、总结通过这次班会,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学习了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践这些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d7f4b2e009581b6bd9ebec.png)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哲学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首先我将要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本单元是整本哲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整本教材的落脚点,第十二课主要是阐释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它也是整本教材的逻辑重点。
本框题在第十二课中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为后面介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主要抓住“价值”、“价值观”两个关键词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价值。
这个知识点里又包括三个小点:1.价值的含义2.人的价值的体现 3.如何对人的价值进行评价。
第二,价值观的导向。
这个知识点里又包括两个小点: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即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我确立的教学重点为以下两点:1、人的价值确立依据:本框题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讲解这一问题时必须弄清楚人的价值问题,要弄清楚人的价值问题,就必须弄先清楚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
因此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价值,进而明确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标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确立依据:此知识点是本框的核心内容,只有弄清此知识点才能让学生明白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教学难点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确立依据:此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要弄清此知识点需要首先理解区别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这又需要学生具有一定哲学基础,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确衡量人的价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人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来实现和完成的,即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
下面我将对学生进行分析:1、学生的知识、能力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基础,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但相对来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缺少一定的生活基础,缺少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25ec20172ded630a1cb6ab.png)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思政二班陈焕焕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属于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分为两目: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本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框题“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和深化,也为最后一框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
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到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之后,教师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因此本框内容十分重要。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认识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教学难点:对价值和价值观概念的理解。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含义②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③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比较不同价值观的作用,提高对事物的辨别和评判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学生学情分析:①从学生认知结构讲:“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每一个学生都会自发的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但在哲学上如何理解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对学生来讲有些抽象。
②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讲:在经济学中学过经济学上的价值,在学习本框时容易将两个价值混淆。
三、教法和学法选择:教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视频展示公益广告,守着的是一份诚信“守着的是一份诚信”,片中老奶奶的行为感动了那位年轻人,让我们体会到诚实守信在人与人交往中的作用,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失信行为,不论哪一种行为,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课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92336b30029bd64793e2c07.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辅导员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4号参赛选手。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设计理念、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活动背景: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说设计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在价值追求上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构成了价值观特有的思想内容。
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
学生的信念、信仰、理想总是像心目中的“坐标”、“天平”和“尺子”一样,随时都在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总是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
这就迫切需要使学生们对价值观的正确性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三、说活动目标:本节课要达到三个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说活动准备:1、收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的材料。
2、准备歌曲、顺口溜、小品等节目。
3、红领巾、队旗等教具。
4、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五、说活动过程:整个主题队会活动由四大版块组成:1、理论剖析——感知价值;2、情境创设——认知价值;3、深入研讨——领悟价值;4、快乐宣誓——品味价值。
第一版块:理论剖析——感知价值首先主持人讲话,引入本次活动主题。
主持人深入介绍与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
用图片出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辅导员说课稿
![辅导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f67fd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5.png)
辅导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主题是“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次说课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
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辅导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辨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核心要素,如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等,并引导他们将这些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克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如优秀大学生的成长经历、社会热点事件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让他们在案例中深刻领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相关主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一些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和感受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来的不同结果,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价值观偏差而遭遇挫折的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说课稿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48e84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2.png)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公民对于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
本课内容在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二)主要内容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国家利益的概念与内涵;2.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3.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意义;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国家利益至上。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国家利益的概念、内涵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 让学生了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意义;3. 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国家利益至上。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国家利益的概念、内涵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意义;3.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国家利益至上的方法。
(二)难点1. 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具体方法如下:1. 以生活实例引入:通过讲解一些与国家利益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利益与个人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引发他们对国家利益的关注。
2. 提出开放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58ca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5.png)
四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一、引言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四年级主题班会的课程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在新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践行,从自身做起,成为一个有纪律、有担当、有责任的新时代好队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归纳总结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奉献精神、诚信、友善、敬业、正直、爱人民等九个方面的核心价值观。
其中,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体主义是我们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社会公德是我们行为准则的基础,奉献精神是我们对祖国、社会和人民的责任心和义务心,诚信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底线,友善是我们和他人相处的方式,敬业是我们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正直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行为,爱人民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情怀。
三、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队员1. 声明爱国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应该从小树立爱国情感,珍惜祖国的文化和发展成果,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了解祖国的地理、人文、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
2. 具备集体主义精神班级是集体,作为班级成员,我们应该效仿集体主义精神,彼此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宽容、包容、关心,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发展出谋划策,为班级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作出贡献。
3. 践行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我们行为准则的基础,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爱护公物,不占用公众资源,维护社会纪律和公序良俗。
价值和价值观说课稿
![价值和价值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cf762e86f1aff00bfd51e1d.png)
价值和价值观说课稿《价值和价值观》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是哲学生活第四单元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中的第一课时,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延续及正确价值观的前奏和基石,它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区分点,并由此正确掌握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
并由此过渡到价值观含义及导向作用。
故起 着承上启下作用。
2、新课程三维目标 本框题着力于体现政治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具有利用课本以为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的能力”,我根据本框的结构和内容,结合高二年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识记价值和价值观含义。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幺,如何评价人的价值及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运用人生价值内容,正确理解相关的社会现象,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全国道德模范表彰大会。
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正确理解和自觉贯彻科学发观理论,正确引导自己的人生道路,从而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洞察和收集、分析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和运用实际能力,学以致用,从而为个人、企业、国家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形成在劳动中奉献着的人生价值的正确价值观;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引导自己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及人生道路上有所成就、有所贡献。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依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现实生活有广泛的影响和运用。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现保护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大拍卖》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价值观》大拍卖。
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方面来阐明。
一、说教学内容
1.授课内容
初中心理健康课主要围绕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情绪管理、危机干预等几个板块的内容开展,价值观建构属于自我意识板块下的内容。
价值观是指个体的一套有系统的内在标准,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人生态度有重要影响,它受到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影响。
由于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很多价值观念还是模糊不清的,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友情、健康、美貌、爱心、金钱、幸福等多方面的价值观念,因为在活动中,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在活动时的选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取舍中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思考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
因此,本课在整个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概是12、3岁到15、6岁,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阶段是建构价值观的起始阶段,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但是这个时期青少年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的心理矛盾,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处于半成熟的状态,因此,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塑造,因此这个年龄段更加需要该主题的教学内容。
3.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分析,将教学内容改为。
更加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并且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了情景剧、体验活动,这样既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4.教学目标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本课的目标进行三维的分解:认知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和运用目标。
认知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价值观,对价值观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是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初步了解和接纳自己的价值取向;运用目标的达成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学会抓住机会,不轻言放弃。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何为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体验选择的意义。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个人风格,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活动教学法,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促进自我成长,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主题游戏等手段精心设计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真正做到在“做中学”。
本节课共设计了2个活动,第一个是导入活动,既能导入主题,又能达到热身的目的。
第二个活动是主题游戏《价值观大拍卖》,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引起情感共鸣。
在学生活动体验后,运用启发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对他们的感受进行点评、归纳总结,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方式突破重点与难点。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作了如下教学准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能有效促进情感价值观念目标的达成。
三、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导入主题、情境创设与体验、总结拓展三个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1.热身活动,导入主题。
本节课的内容从一个情景剧开始,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表演情景剧《富翁和渔夫》。
表演结束后请学生分享感受和想法,然后老师总结。
通过设计情景剧,既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又能引出主题。
2.情景创设与体验:《价值观大拍卖》
首先由老师介绍拍卖物品及拍卖规则,学生准备竞拍后开始将拍卖品逐一拍卖。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选择将。
本环节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总结本课重点,升华主题。
通过课外任务,让学生将所学付诸行动,以达成运用目标。
四、说教学反思
一点创新:本节课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精心创设情景、巧妙设计活动,避免泛泛空谈价值观,采用体验式的活动避免老师的说教,让学生有话要说,有感可发。
一点感悟:本课的最大目的是要学生在快乐课堂中促进心灵成长。
原来的设计活动较多,分享时间略显不足。
因此把有些不重要的环节做了适当的删减,增加了学生分享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感受、想法,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在快乐课堂中促进心灵成长。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请各位评委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