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魏晋南北朝文学93页PPT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大学论文必备课件)
B 嵇康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赠秀才入军》
(5)正始诗歌的特点
• 表达曲折、隐晦、风格清隽艰深
2、西晋、东晋诗歌
(1)西晋 左思《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 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 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 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4. 绘画和书法
注重内在精神世界: 气韵生动
《 进 食 图 》
魏 晋 南 北 朝 嘉 峪 关 墓 室 壁 画
仕女出游图
二、文学成就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散 文、辞赋、小说、文学批评上。 这一时期诗歌发展的总趋势是慷慨任气、刚 健爽朗的建安风骨没能继承发展下去,而 精细的感情挖掘、精致的形式表达日渐成
(2)魏晋风度 超尘脱俗的精神,放达不羁的行为, 师心使气的风格,越名任心的性情。
(3)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阮咸、刘伶、山涛、 向秀、 王戎
竹林七贤
嵇康为司马昭所杀。康将刑东市, 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 已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 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
《晋书· 阮籍传》 “籍容貌环杰, 志气宏放,傲 然独得,任性 不羁,而喜怒 不形于色。或 闭户视书,累 月不出;或登 临山水,经日 忘归。”
• 刘伶恒纵酒放达,
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伶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
屋室为裈衣,诸君
何为入我裈中!”
•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 “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 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 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 见戴?”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1)开创了田园诗的新的艺术境界。在陶 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 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 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
2)平淡自然,语言朴素而含蕴丰美。
3)融理于景、融理于情。如“此中有真 意,欲辩已忘言。”就涉及到玄学中言 意之辩的命题。
.
24
南朝文学
南朝始自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包括宋、 齐、梁、陈四小朝。
.
30
3 鲍照
字明远,出身寒微,曾任临海王刘子顼 参军,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 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
鲍照的一生是不断向门阀制度抗争而最 终失败的一生。他的人生欲望极其强烈, 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行乐、 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认为自 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
.
31
鲍照的诗用词警醒,色泽浓郁,节奏奔 放,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感情 冲动、激荡和紧张,造成一种前所未有 的、富于刺激性的总观。如其乐府诗 《拟行路难》:
字叔达,与齐帝室同宗,后起兵篡夺帝 位,建国号梁,为梁武帝。爱好民歌, 所作大多为乐府诗。其《江南弄》被追 溯为词的起源。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 君艳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 弄,采莲曲。
.
42
2 萧统
字德施,梁武帝长子。30岁去世,谥号 “昭明”。主持编撰《文选》,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在思想方面,南渡后,士人们为了在心 理上逃避惨痛的现实,普遍将热情灌注 于哲学领域,玄学开始盛行。文学成了 玄学的牺牲,变得枯燥无味。在诗坛上 出现了用抽象语言来谈论哲理的玄言诗。
.
20
1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2 陶渊明诗文的思想内涵
陶渊明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社 会的向往,这种“自然”社会是他把儒 家虚构的纯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 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成一体的产 物。这些在他的《桃花源记》、《归去 来兮辞》和大量田园诗中都有显著的表 现。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门阀制度是两汉到隋唐最显著的选拔官员 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 被少数姓氏家族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其仕 途的影响要远大于本身的才能。直到唐代,门 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 科举制度所取代。
三、思想文化特点
1、玄学兴起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 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 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外部环境
一、时代特点:分裂与战乱
魏指三国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 国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为该时代 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称魏朝。而 晋主要指三国亡后,由司马氏所建的西晋与后来 割据南方的东晋(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 代),南北朝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 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北方则 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统一中 国南北方后,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结束。
3、道教兴盛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 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 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 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 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 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 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 以“道”作为最高信仰。
(3)文学赏析
A、隐约跌宕的情感表达方式
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不得) 乐(得贤;安天下;) B、引用《诗经》成句,古朴庄重 C、运用比兴,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美国心理学家家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 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 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
三、思想文化特点
1、玄学兴起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 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 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外部环境
一、时代特点:分裂与战乱
魏指三国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 国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为该时代 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称魏朝。而 晋主要指三国亡后,由司马氏所建的西晋与后来 割据南方的东晋(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 代),南北朝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 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北方则 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统一中 国南北方后,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结束。
3、道教兴盛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 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 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 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 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 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 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 以“道”作为最高信仰。
(3)文学赏析
A、隐约跌宕的情感表达方式
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不得) 乐(得贤;安天下;) B、引用《诗经》成句,古朴庄重 C、运用比兴,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美国心理学家家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 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 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3
《蒿里行》的特点
万民之主的忧生叹世之心 舍我其谁的胸襟气魄 开阔的视野和深沉的情感 以叙事为主的表现方式
24
曹操《存恤令》
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 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 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 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 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25
《苦寒行》(237)
• 越名教而任自然
11
文学的独立:文笔之分
《文心雕龙》:“无韵者笔也,有韵者 文也。”——形式 《典论·论文》:“诗赋欲丽”——风格 《文赋》:“诗缘情而绮靡”——功能 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之道 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 荡。”——审美
12
文学的自觉:文学批评的成熟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钟嵘《诗品》 刘勰《文心雕龙》
6
人情的张扬
对人生的善感 —— “仆本恨人”
忧生叹世:对社会 叹逝哀残:对生命 恨别怀远:对人生
真情而率性 清醒的理性态度
7
人生之善感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 朝露,去日苦多。” 曹植《箜篌引》:“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 流。……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陶渊明《饮酒》 :“一生能复几?倏如流电 惊。”“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 鬓边早已白。” 张华《七哀诗》:“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江淹《恨赋》:“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记叙汉末史实和个人经历。如《蒿里行》 (选234)《苦寒行》(237) 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 行》第一章《观沧海》(238);《短歌行》 (235) 游仙诗。清醒理性的积极态度
22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的特点
万民之主的忧生叹世之心 舍我其谁的胸襟气魄 开阔的视野和深沉的情感 以叙事为主的表现方式
24
曹操《存恤令》
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 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 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 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 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25
《苦寒行》(237)
• 越名教而任自然
11
文学的独立:文笔之分
《文心雕龙》:“无韵者笔也,有韵者 文也。”——形式 《典论·论文》:“诗赋欲丽”——风格 《文赋》:“诗缘情而绮靡”——功能 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之道 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 荡。”——审美
12
文学的自觉:文学批评的成熟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钟嵘《诗品》 刘勰《文心雕龙》
6
人情的张扬
对人生的善感 —— “仆本恨人”
忧生叹世:对社会 叹逝哀残:对生命 恨别怀远:对人生
真情而率性 清醒的理性态度
7
人生之善感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 朝露,去日苦多。” 曹植《箜篌引》:“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 流。……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陶渊明《饮酒》 :“一生能复几?倏如流电 惊。”“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 鬓边早已白。” 张华《七哀诗》:“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江淹《恨赋》:“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记叙汉末史实和个人经历。如《蒿里行》 (选234)《苦寒行》(237) 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 行》第一章《观沧海》(238);《短歌行》 (235) 游仙诗。清醒理性的积极态度
22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教学课件
• 对文学品评的影响:⑴审美范畴的借鉴: 风骨、骨气、风神、清虚、高远、情致、 才情。⑵流品的划分:钟嵘《诗品》、 庾肩吾《书品》。
②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 标志:刘勰《文心雕龙》 • 贡献:⑴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
原因和内在规律;⑵总结了许多 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新的文学理论思潮
• 新思潮的特征: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来, 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 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
• 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生死主题 (提高质量建功立业、增加长度服 药求仙、诗酒放纵及时行乐、不以 生死为念顺应自然)、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下的文学创作
• 门阀政治的兴衰历程:东汉后期士大夫中世族 出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 位——曹操掌权,士族权利受到抑制——曹丕 建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 族”——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士族与皇 权共治——南朝士族势力衰微。
•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①寒士的不平;②文学家 族的大量出现;③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 调。
第四节 玄学与文学
• 魏晋玄学对两汉经学的打破 • 玄学的主要论题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①名
教与自然——崇尚自然;②言意之辨——得意 忘言。 • 玄学对文人风尚的影响:魏晋风流——颖悟、 旷达、真率,追求符合自然本性之艺术化的人 生。 • 玄学对文学的直接转化:玄言诗①在诗的躯壳 中直接放入玄理;②对诗歌理趣的强调正面影 响宋诗。
• 新思潮带来文学创作特点的变化:文学服务于 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变成个人的行为,重在 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追求文学审美特 性的凸现。
•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诗的完善,新诗体的形 成,为近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准备,唐代诗歌创 作高峰的奠基。
②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 标志:刘勰《文心雕龙》 • 贡献:⑴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
原因和内在规律;⑵总结了许多 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新的文学理论思潮
• 新思潮的特征: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来, 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 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
• 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生死主题 (提高质量建功立业、增加长度服 药求仙、诗酒放纵及时行乐、不以 生死为念顺应自然)、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下的文学创作
• 门阀政治的兴衰历程:东汉后期士大夫中世族 出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 位——曹操掌权,士族权利受到抑制——曹丕 建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 族”——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士族与皇 权共治——南朝士族势力衰微。
•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①寒士的不平;②文学家 族的大量出现;③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 调。
第四节 玄学与文学
• 魏晋玄学对两汉经学的打破 • 玄学的主要论题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①名
教与自然——崇尚自然;②言意之辨——得意 忘言。 • 玄学对文人风尚的影响:魏晋风流——颖悟、 旷达、真率,追求符合自然本性之艺术化的人 生。 • 玄学对文学的直接转化:玄言诗①在诗的躯壳 中直接放入玄理;②对诗歌理趣的强调正面影 响宋诗。
• 新思潮带来文学创作特点的变化:文学服务于 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变成个人的行为,重在 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追求文学审美特 性的凸现。
•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诗的完善,新诗体的形 成,为近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准备,唐代诗歌创 作高峰的奠基。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嵇康
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作 品以文笔犀利、思想敏 锐著称,代表作有《与 山巨源绝交书》等。
向秀
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作 品以文笔优美、思想深 邃著称,代表作有《思 旧赋》等。
谢灵运、陶渊明等南朝文学家
谢灵运
南朝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 作品以辞藻华丽、意境深远著称 ,代表作有《登池上楼》等。
陶渊明
南朝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 作品以思想深邃、文笔朴素著称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等。
04
魏晋南北朝的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
三曹
曹操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他的诗文风格质朴, 感情真挚,内容多反映社会矛盾 和民生疾苦。
曹丕
曹操之子,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 家,他的作品以辞藻华丽、情感 细腻著称,代表作有《燕歌行》 等。
曹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曹操之侄,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 家,他的作品以思想深邃、文笔 优美著称,代表作有《洛神赋》 等。
06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
对唐诗的影响
01
魏晋南北朝文学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提供了 丰富的艺术手法和题材。
02
魏晋南北朝诗人如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 为唐诗中的山水诗派提供了灵感。
03
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和乐府民歌对唐诗的形式和风 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宋词的影响
01
02
魏晋文学
建安文学
总结词
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详细描述
建安文学以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 难,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代表人物
曹操、曹丕、曹植
代表作品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大学语文》课件
二、两晋诗歌
• 文学发展到西晋开始了明显的转变,士族文人远 离社会和人民,其创作缺乏现实内容,只追求形 式的华美。较有成就的诗人有三张(张载、张协、 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二潘(潘岳、潘 尼)、一左(左思)。
• 陆机、潘尼在太康时期诗名最大。陆机的《赴洛 道中作》和潘尼的《悼亡诗》感情真切。特别是 后者,开中国古代“悼亡”题材的先河。二人的 辞赋与散文创作也都很有成就。
《大学语文》课件
• 江淹的《恨赋》、《别赋》遣词精工,是著 名的抒情小赋。丘迟(464年-508年,字希 范)的《与陈伯之书》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情至意切,读来令人回肠荡气。陶弘景(456 年-536年,字通明)的《答谢中书书》和吴 均(469年—520年字,叔庠)的《与宋元思 书》是南朝骈体书札的双璧,两篇文章篇幅 短小精悍,语言清丽明净,具有超尘脱俗之 气。
《大学语文》课件
一、建安和正始文学 汉魏之际,由于老庄、刑名学说的兴起,玄学思 想的出现,文风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建安文学 革易前型,迁蜕之由,可得而说。两汉之世,户 习《七经》,虽及子家,必缘经术。魏武治国, 颇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一也。建武以 还,士民秉礼。迨及建安,渐尚通脱;脱则侈陈 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献帝之初,诸方棋 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于此。 三也。又汉之灵帝,颇好俳词,下习其风,益尚 华靡,虽迄魏初,其风未革。四也。”(刘师培 《中国中古文学史》)建安文风具有“清峻”、 “华靡”的特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非常大。曹 操父子及建安七子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
哪些?
《大学语文》课件
8、陶渊明的代表作有哪些?他的诗歌,给文坛 带来了什么样的独特风格?
《大学语文》课件
二、两晋诗歌
• 文学发展到西晋开始了明显的转变,士族文人远 离社会和人民,其创作缺乏现实内容,只追求形 式的华美。较有成就的诗人有三张(张载、张协、 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二潘(潘岳、潘 尼)、一左(左思)。
• 陆机、潘尼在太康时期诗名最大。陆机的《赴洛 道中作》和潘尼的《悼亡诗》感情真切。特别是 后者,开中国古代“悼亡”题材的先河。二人的 辞赋与散文创作也都很有成就。
《大学语文》课件
• 江淹的《恨赋》、《别赋》遣词精工,是著 名的抒情小赋。丘迟(464年-508年,字希 范)的《与陈伯之书》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情至意切,读来令人回肠荡气。陶弘景(456 年-536年,字通明)的《答谢中书书》和吴 均(469年—520年字,叔庠)的《与宋元思 书》是南朝骈体书札的双璧,两篇文章篇幅 短小精悍,语言清丽明净,具有超尘脱俗之 气。
《大学语文》课件
一、建安和正始文学 汉魏之际,由于老庄、刑名学说的兴起,玄学思 想的出现,文风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建安文学 革易前型,迁蜕之由,可得而说。两汉之世,户 习《七经》,虽及子家,必缘经术。魏武治国, 颇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一也。建武以 还,士民秉礼。迨及建安,渐尚通脱;脱则侈陈 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献帝之初,诸方棋 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于此。 三也。又汉之灵帝,颇好俳词,下习其风,益尚 华靡,虽迄魏初,其风未革。四也。”(刘师培 《中国中古文学史》)建安文风具有“清峻”、 “华靡”的特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非常大。曹 操父子及建安七子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
哪些?
《大学语文》课件
8、陶渊明的代表作有哪些?他的诗歌,给文坛 带来了什么样的独特风格?
最新2019-中国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PPT课件
嵇康之死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 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 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谥文帝)曰: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 耳。”因譖(zèn)“康欲助毌(guàn)丘俭,赖山涛不听, 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 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 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王猛“扪虱而谈”:“(王)猛瑰姿俊伟, 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 干其虑,……桓温入关,猛披褐而诣之,一 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附《王猛 传》)
王徽之“访戴”:“王子猷居山阴(今浙 江绍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 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 忆戴安道(逵),时戴在剡(今浙江嵊县), 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 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 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族
魏之曹氏(曹操、曹丕、曹植、曹叡)—— 阮氏(阮瑀、阮籍、阮咸)——应氏(应瑒、应 璩qú)——嵇氏(嵇康、嵇绍)——晋之张氏 (张载、张协、张亢)——陆氏(陆机、陆 云)——潘氏(潘岳、潘尼)——左氏(左思、 左芬)——东晋至南朝之谢氏(谢道韫、谢混、
谢灵运、谢惠连、谢眺)、东晋王氏(王羲之父 子)——刘宋之鲍氏(鲍照、鲍令暉)——齐梁 之萧氏(萧子显、萧衍、萧统、萧纲、萧绎)— —梁之徐氏(徐摛、徐陵)——庾氏(庾肩吾、 庾信)
陆机之死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 都督,未战,纵兵大惊。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 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机司 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 反。”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军不速决。及战,超 不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 言其有异志。将军王阐、郝昌、公师藩等皆玖所用,与 牵秀等共证之。颖大怒,使秀密收机。……(机)因与 颖笺,词甚凄恻。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 乎!”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 害。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 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晋 书》本传)
8大学语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及散文文论PPT课件
7
四、魏晋文人的风范气度与命运
嵇康: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 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 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山涛: “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不知名其器。” (《世 说新语·赏誉》)
《广陵》。 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 今绝矣! ’” • 嵇康“疏懒”:“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 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与山 巨源绝交书》)
11
广陵散
• 嵇康灯下弹琴,忽有一人长丈余,著黑衣革带,熟视之。乃吹火灭之,曰: “耻与魑魅争光。”尝行,去路数十里,有亭名月华。投此亭,由来杀人。 中散(嵇康字)心中萧散,了无惧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 空中称善。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 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毁, 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 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 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日:“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手 击其头曰:“闻之奏琴,不觉心开神悟,况若暂生。”邀与共论音声之趣, 辞甚清辨,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 乃弹《广陵散》,便从受之, 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语中散: “相遇虽一遇于今夕,可以远同千载。于此长绝,不能怅然。”
• 人生哲学上,他的主张是: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 个性凌厉傲岸,旷逸不羁。
10
• 嵇康与向秀:河南焦作山阳城外打铁。贵公子钟会(大书法家钟繇之子) 旖旎而来。康无视,会怏怏而去。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后钟会进谗言陷害嵇康。
四、魏晋文人的风范气度与命运
嵇康: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 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 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山涛: “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不知名其器。” (《世 说新语·赏誉》)
《广陵》。 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 今绝矣! ’” • 嵇康“疏懒”:“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 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与山 巨源绝交书》)
11
广陵散
• 嵇康灯下弹琴,忽有一人长丈余,著黑衣革带,熟视之。乃吹火灭之,曰: “耻与魑魅争光。”尝行,去路数十里,有亭名月华。投此亭,由来杀人。 中散(嵇康字)心中萧散,了无惧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 空中称善。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 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毁, 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 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 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日:“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手 击其头曰:“闻之奏琴,不觉心开神悟,况若暂生。”邀与共论音声之趣, 辞甚清辨,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 乃弹《广陵散》,便从受之, 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语中散: “相遇虽一遇于今夕,可以远同千载。于此长绝,不能怅然。”
• 人生哲学上,他的主张是: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 个性凌厉傲岸,旷逸不羁。
10
• 嵇康与向秀:河南焦作山阳城外打铁。贵公子钟会(大书法家钟繇之子) 旖旎而来。康无视,会怏怏而去。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后钟会进谗言陷害嵇康。
2021届高考语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 课件(120张PPT)
《野田黄雀行》
• 前两句借自然景物起兴。
• 从第三句至第八句为第二层,以黄雀投罗,从反面隐喻 “权力”对政治集团的重要。
• 最后四句为一层,表达作者对济难之权的希冀和实现凌 云壮志的憧憬。
《杂诗》
南国有佳人 ,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 生命有限,理想壮志无限。应以不懈 的努力,获得生命的价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 曹操(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人。出身于具有宦官 背景的家庭。
《魏书》:才力绝人,手射飞 鸟,躬禽猛兽,尝於南皮, 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
《三国志》:才武绝人,少机 警,有权数。
• 桥玄:“天下将乱,非命世 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
• 南阳何颙:“汉室将亡,安 天下者,必此人也!”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钟嵘《诗品》
• 所谓“骨气奇高”,是说曹植诗不仅有血有肉, 而且有骨有气,充满气势和骨力,充满追求和抗 争,显得慷慨刚健,悲愤沉郁,以气取胜,以骨 取胜;有建安风骨的精神,慷慨多气,情感充盈 丰沛,有一股遒劲之力。
• 所谓“词采华茂”,是指诗歌艺术形式上的美, 是说曹植诗风流倜傥,文采斐然, 善为警句,锻 字炼句,声色和美。
大学语文魏晋南北朝小说(课堂PPT)
.
10
3、反映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批判了封建 礼教:
如:《紫玉》(《搜神记》)或称《吴王小女》, 写吴王小女紫玉和书生韩重相爱不得,以至于在墓 中结合的故事。
《谈生》写人鬼结合故事
.
11
谈生者,年四十,无妇。常感激读书。忽夜半有女子,可年十五 六,姿颜服饰,天下无双,来就生为夫妇。乃言:"我与人不同, 勿以火照我也。三年之后,方可照。"为夫妻,生一儿。已二岁, 不能忍,夜伺其寝后,盗照视之。其腰已上生肉如人,腰下但有 枯骨。妇觉,遂言曰:"君负我。我垂生矣,何不能忍一岁而竟相 照也?"生辞谢。涕泣不可复止,云:"与君虽大义永离,然顾念 我儿。若贫不能自偕活者,暂随我去,方遗君物。"生随之去,入 华堂,室宇器物不凡。以一珠袍与之,曰:"可以自给。"裂取生 衣裾,留之而去。
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
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
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
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
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
《董永葬父》(《搜神记》)卖身葬父。 《天 仙配》
.
9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 一万,遣之。
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 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 “蒙君之惠,父葬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 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 “必 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 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 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
14
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
❖
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
使然。他生活在鲁迅先生所说的“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
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
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
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
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
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
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
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建安风骨”
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
的一面旗帜。
-
4
正始文学
❖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年~24
8),在文学史上习惯于正始文学泛指魏朝后期的
文学。这时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掌握了大权,
残暴地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在哲学史
因为有实际劳劢经验所以他的诗丨洋溢着劳劢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劢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乊处
魏晋南北朝文学
-
1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 开始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220), 但这时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经名存实 亡。而且,正是在这二十几年间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 化,出现了许多影响着后代的新趋势和新因素。因此, 以建安作为这个时期文学的开始是恰当的。关于魏晋 南北朝文学的终结,当然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58 9)为标志。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 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 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 一时期,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 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同这 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