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
护理培训 输血标本的采集流程、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

输血前标本采集流程、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接到输血科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血库送血;高热者通知医生。
4.运送中心送血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后签收。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血型),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保存制度

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保存管理制度1、病人血液标本采集由两名护士共同配合采集静脉采血5ml,血清和血浆都可以用于交叉实验和抗体检测,最好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3 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以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2、允许通过静脉输液口采集标本,但必须丢弃受残留静脉输液影响的5ml 标本.3、一般不允许使用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实验前后必须做溶血程度的比较.4、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的所有资料必须填写清楚5、确定输血后,护士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同时采血样。
6、由护士及时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配血室,双方进行逐项核对.7、患者标本管上必须有标签,收到标本时应当面与医护人员核对血样标签与输血申请单是否相符,即双方逐项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采血日期等,并检查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否与申请项目的要求相符,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进行书面记录。
收到标有“急"字样的标本应及时处理。
8、配血室科工作人员应复核受血者(患者)ABO血型、Rh血型、抗体筛查后按科室分类保存在4℃冰箱备用。
对中心血站提供的全血及红细胞悬液血液制品也应核对ABO血型后按血型分类保存在4℃冰箱备用。
9、预约输血患者的血样在4℃冰箱保存不能超过48小时,逾期应重新抽取血样.对反复输血的患者更应注意抽取新的标本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以避免患者体内因回忆反应而产生抗体.10、确定输血后,输血科工作人员对患者的血样在交叉配血之前,应再次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血型。
交叉配血时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11、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按日期的先后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逾期的血样应按医疗废物处理原则处理,并做好登记工作。
12、血液标本留样保存冰箱的温度要定期监控记录,如发生故障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2017年整理】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2017年整理】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输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制度

输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制度1目的明确临床输血标本的采集、运送、交接流程及管理要求,保证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送检输血标本。
2.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临床科室和输血科;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
适用于临床输血标本采集、送检工作。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输血标本:指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的患者血液标本。
4.目标输血标本采集、送检正确率100%。
5.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临床医护人员负责按要求正确采集输血标本并及时送检。
5.2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核对、接收输血标本。
6.工作程序6.1与输血安全相关、需要采集患者血液标本的情况包括:(1)在本院无血型记录的患者入院后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首次血型检测,建立血型记录;(2)患者本次入院后首次申请输血、备血(包括申请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时,需采集血液标本进行首次血型复查和抗体筛查;(3)申请输注红细胞血液制剂,需采集血液标本进行交叉配血;(4)患者为疑难血型、疑难配血、抗体筛查阳性等情况时,需按输血科的具体要求采集血液标本做进一步检测。
说明:①即使患者在本院有既往血型记录,本次入院首次申请输血、备血时进行首次血型复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此为发现冒名顶替患者的重要途经,也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②禁止将首次血型鉴定和首次血型复查的血液标本同时采集,分两次送检。
③对已建立血型记录的患者,若首次申请输血的品种为红细胞制剂,则首次血型复查和交叉配血可为同一管标本。
6.2交叉配血标本应由本院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与值班护士共同采集。
医护人员应参加医院或临床科室组织的输血相关培训。
【注:各医疗机构对于标本采集人员的规定不尽相同,读者应以本院规定为准,但应确保两名医务人员(非特殊、异常紧急情况下)共同采集交叉配血标本】(1)采集输血标本前必须先打印患者信息标签贴于标本试管再至患者床旁采血,禁止携带无患者信息标签试管至患者床旁采血。
(2)2名医护人员持《临床用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床旁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病区和床号等信息。
临床输血诊疗操作规程

3.凡遇有: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 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情况必 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 作抗体筛选试验。 4. .输血前血液相容性检测项目包括:(1) 复核患者和供血者ABO血型,RhD阴性者 要同时复核患者和供者RhD血型。(2)红 细胞同种抗体筛查试验。筛查试验阳性者, 应做红细胞同种抗体鉴定。(3)交叉配血 试验。采用能检测出意外抗体的方法。
5.病人输血应由经治医师根据输血适应症 制定用血计划,报科主任批准后,逐项填 写好《临床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 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由相关人员交输血科 备血。每张申请单只能预约一天的用血量, 电话及口头申请预约不予受理。择期手术 病人用血量预计大于1600mL以上者,提前 2天送血样和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并报送 医务科审批。
临床输血诊疗操作规程
一、临床输血申请 二、标本的采集与交接 三、实验室检测 四、血液领发 五、血液输注及效果评估 六、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及处理
一、临床输血申请
1.输血治疗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存在 着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 在每次输血治疗前应充分权衡利弊。 2.临床医师应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附件中的输血指南,结合患者病情再做出 输血决定。
2.输注红细胞制品的效果评估 (1)国家以200ml全血分离制备的各种血 液成分定义为1单位,并在血液标签上标示 为1U。 (2)输注红细胞制剂主要是提高患者Hb 浓度,改善贫血症状。具体指标参考全血 疗效判断。
3.输注血小板的疗效判断 (1)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判断:观察临床 出血症状是否得到改善,及血小板计数升高程度。 (2)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判断:由于患者 无明显出血表现,因此主要观察输注后的血小板 计数升高的情况,测定输注后1小时和24小时后 的血小板计数都十分重要。 (3)血小板无效:是指患者连续两次输注足量 的血小板后,处于血小板治疗不应性状态,即患 者循环血液中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高,临床出 血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患者可能存在血小板同种 抗体、自身抗体及其他破坏血小板的病理性因素。
输血前病人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接收核对登记制度

输血前病人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接收核对登记制度
一、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二、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三、要十分重视输血前送检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
四、接收标本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输血单和血样管、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住院号、临床诊断、输血史、妊娠史、申请全血或血液成分的品种、数量、预定输血日期、输血前必检测的结果、医生签字、血样管上必须贴有标签,记录受血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号。
合格后由输血科签字接收。
不合格申请单和标本需退回重送。
五、在核对输血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填写的输血申请单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并及时做好标本登记。
六、急诊输血标本要开绿灯,及时配血、核对、出报告。
七、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受血者和献血员配血标本需放冰箱保存一周,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
一、护理人员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和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必须在采血管上贴上条形码标签,填写患者的姓名、科室、床号、采血时间。
二、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标本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
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三、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申请单与血标本标签内容不符合时,退回申请单,重新采集血标本,原标本留输血科保存,备查。
四、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五、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方可发出。
六、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十对” 标准,严格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实施输血。
七、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2~3 分钟后方可离开。
八、输血核对内容记录于《护理输血安全记录单》上。
配血标本采集核对及运送制度

配血标本采集核对及运送制度
一、目的:为保证配血标本的采集准确无误,保证血液运送过程中的质量及输血的安全,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全院范围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或经培训的专门人员。
三、具体要求
(一)配血标本采集、核对过程
1.参加采集护士资质:配血标本采集的护士必须持有护士资格证,实习、进修护士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可以单独进行标本采集。
2.临床医护人员根据《临床用成分血申领单》,进行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前准备,采集前须先核对申请单填写与医嘱是否一致,如有误,须经申请医生更正,确认申请单内容正确无误。
3.采血人员持《临床用成分血申领单》和标本管到病床旁,呼唤患者姓名以确定受血者,并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如无血型结果,需要采集两管血液标本)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实施血液标本采集,配血标本宜一次只采一人。
4.病人首次血型鉴定与配血标本应分开采集(急诊用血
除外),以便于输血科复核标本采集情况,抽血后立即在试管上贴好条码,核对病人信息。
5.采血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液标本及申请单信息、标本量及有无凝块,核对无误后送输血科,并进行记录。
(二)配血标本送检过程
1.患者血标本必须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的专门人员送检,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液标本。
2.送至输血科,逐项填写《输血科交叉配血标本接收记录本》,申请单和血液标本交输血科工作人员核对信息。
3.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确认输血标本试管上的标签信息与《临床用成分血申领单》上的信息一致,如果对病人信息有疑问,必须重新抽取标本,不允许修改错误条码或错误申领单。
4.如申请单信息与患者血液标本信息核对无误,方可配血。
输血科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

(输血科)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
1、在确定输血后,临床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上的要求,当面核对受血者的姓名、姓别、年龄、床号、血型和诊断等信息后,再进行采集血样。
2、采集的血液标本上条形码必须正确标记。
3、血标本采集量应有3-4ml,并观察是否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再留标本并做记录。
4、由医护人员或专门经过了输血培训上岗的人员,将采集的血样与输血申请单运送到输血科(血库),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接收标本。
5、输血科(血库),收到血样本后,在《输血标本接收、血型复核登记表》上进行登记。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6、交叉配血后的标本,以及受血者与供血者样本都应存入2-6℃冰箱中,标本必须密封或盖紧,有明确标识,保存7天以上,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7、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每日检查、对交叉血标本进行分类放置、清理交叉血标本。
8、血标本应视为感染性物质,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做好生物安全保护。
用黄色生物垃圾袋封存,按保存日期填写《标本接受、保存、清除登记》,并按生物安全管理要求高压灭菌处理,保持容器完整,交给医院专业清洁人员,双方签名后运出实验室,再交医院垃圾暂存点按医疗废弃物统一处理。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二、血标本的要求: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
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5、受血者血标本的运输:1)标识好的血标本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送往输血科。
血液样本运输管理制度

血液样本运输管理制度一、前言血液样本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其采集、处理和运输过程的管理至关重要。
要确保血液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和有效的血液样本运输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和规范血液样本的运输过程,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血液样本运输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处理和运输的科室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实验室、科室护士、医生和检验师等相关人员。
三、运输流程1. 血液样本采集:医务人员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在标本管上标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确保血液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血液样本封存:医务人员应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封存在密闭的容器内,并在容器上标记样本信息,防止样本泄漏或污染。
3. 血液样本包装:封存好的血液样本应放置在专用的运输盒内,并在外部标明患者姓名、送检科室、时间等信息,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能够被正确识别和处理。
4. 血液样本运输:运输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将血液样本送往指定的实验室或科室,并注意避免样本的振荡和温度变化,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血液样本接收:实验室或科室人员应按照标本接收流程,接收并登记已送达的血液样本,并对样本信息进行核对和确认,确保样本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血液样本处理:实验室或科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对接收到的血液样本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或相关医务人员,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四、运输安全1. 运输设备:运输人员应使用封闭、防冻、防摔的运输盒和容器,确保血液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温度控制: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血液样本受到过高或过低温度的影响,影响样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防震防晃: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晃动和震动,避免血液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或泄漏,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输血标本采集是临床输血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标本采集流程能够有效保障输血质量和患者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输血标本采集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
在进行输血标本采集前,护士需要认真核对医嘱,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及输血需求,准备好所需的采血器具和标本管。
同时,要向患者详细说明输血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征得患者的同意。
2. 采集标本。
(1)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患者的前臂内侧静脉进行采血,确保患者的舒适和采血的顺利进行。
(2)用酒精棉球擦拭采血部位,消毒后等待干燥。
(3)穿戴手套,使用无菌注射器采集血液标本,注意采血时要保持手部的稳定,避免出现意外伤害。
(4)采集足够的血液标本,通常一次采集2ml以上的血液,确保后续检验的需要。
3. 标本处理。
(1)采集完毕后,将标本管轻轻摇匀,确保抗凝剂充分混合。
(2)在标本管上正确标注患者的个人信息、采血时间和采血者的签名,确保标本管信息的准确性。
(3)将标本管妥善保存,避免受到外界振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保证标本的质量。
4. 术后处理。
(1)采血完成后,护士要及时处理采血部位的伤口,进行局部消毒和包扎,避免感染和出血的发生。
(2)将标本送至检验科室,按照标本运送的要求进行处理,确保标本的及时送达和质量的保障。
在进行输血标本采集的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正确的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输血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护士要时刻保持专注和细心,避免因疏忽而导致的错误发生。
同时,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以确保输血标本采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输血标本采集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输血科标本采集规程

输血科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程序1目的输血科标本的采集与运输在实验室内的传输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前样品的质量。
2 范围适用于输血标本。
3 职责⑴临床医师负责输血申请,申请单的格式由技术管理层和医院医医务科共同制定。
⑵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和运输。
4 工作程序⑴接到临床医师电话或输血申请单,输血科工作人员把穿刺用托盘准备好,内容包括所有采血用具(手套、止血带、真空采血管、消毒液、棉签等)。
⑵所有的样本管编号或贴上标签。
⑶输血科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穿刺用托盘,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等。
⑷带上手套,并注意常规防护。
⑸在受血者的穿刺位以上约5~8厘米处,紧紧地系上止血带,但不能太紧以至受血者不舒服, 止血带的捆绑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
⑹嘱受血者握紧拳头,选择合适的血管:当轻压或轻拍时能感觉其回弹的静脉即为合适血管。
最常用的选择部位是血管丰富并且血管贴近皮肤表层的肘前区域。
⑺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用蘸有碘酒的棉签由内到外螺旋型涂抹,然后用75%酒精棉签脱碘,消毒范围为直径大约8-10厘米,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
如果手臂皮肤不足够干净的则需重新擦拭。
⑻穿刺部位干燥⑼在洁净后不要触摸穿刺部位。
(10)将采血针针头斜面朝上,使针与手臂成约15度角,使其方向与血管一致。
(11)迅速地刺穿已选定的静脉。
(12)若观察到回血现象,说明针已经准确地刺入血管。
嘱受试者松开拳头。
(13)固定采血针确保针头不移动,采集血样3~4毫升。
当出现异常时如:病人出汗、面色苍白、晕倒时立即拔出针并急救;操作失败,取得病人谅解,再次进行操作(“对不起,由于……的原因需要再取一次血,请原谅”)。
采样尽量在1分钟内完成。
(14)解开止血带。
(15)退针。
(16)请受血者自行轻压棉签3~5分钟。
手臂需举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以控制血流。
(如果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ITP,血液病等要压迫5~10分钟直到无血渗出)。
输血前病人血液标本采集送检和接收登记制度

输血前病人血液标本采集、送检和接收登记制度
?一、输血前病人血液标本的采集:
1、当病人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配血标本需用EDTA抗凝剂抗凝。
?二、标本送检:临床科室必须由医护人员或经过培训专业人员(护工)送标本,家属或其他非医护人员不得送标本。
?三、标本接收登记:
?1、标本送到输血科后由送标本人在《输血标本接收登记本》上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送标本人签名及送到时间(具体到某时某分)。
2、输血科接收标本时,必须核对与输血申请单上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是否一致,核查无误后接收人签名,并编号。
若有错误或不清楚者,记录于《不合格申请单和标本登记本》,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由科室派医护人员来确认并改正后方可接收。
?3、标本拒收准则:?(1)标签空白的标本(试管上未标明病人姓名或科室、床号)。
?(2)由医护人员(病人或其家属)送达的标本。
(3)交叉配血单上未填写安全者,如输血前检查、血型等(急诊例外)。
(4)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标本溶血(溶血性贫血除外)。
(5)拒收标本一律不退回科室,要求重新抽取标本。
?四、其它:
?1、保存期超过输血前3天的标本不能用于交叉配血。
?
2、输血科接收标本后应根据急诊、治疗、手术备用、预约特殊血进行分类存放,分别处理。
?
3、实验完结后,所有标本(病人和献血员)置2~6℃冰箱内专用标本盒内保存,发血后的标本保留7天后方可丢弃。
?
4、废弃标本装入黄色塑料袋由专人送医院消毒处理,并做好记录。
血液标本采集要求

洛阳思亲医院临床血标本采集要求(1)采样人员: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
(2)采样准备: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的检验项目要求,确认采样后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3)使用前禁拔开真空采血管帽,采血量可参看采血管标签上的黑色刻度线。
(4)检验科、输血科、动脉血气分析、核医学科、风湿免疫实验室的标本分开放置。
外科楼平诊标本8:00-8:30将血标本传送至一楼导医台,急诊标本即时电话通知爱心服务队。
(5)采血完成后按要求及时送检,时间耽搁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
(6)在临床上,除急诊和特殊检验项目有专门规定之外,一般要求病人在清晨、空腹、安静和生活饮食处于平常的状态下进行标本采集或留取。
静脉血采集(1)核对医嘱及检验申请单,以免医生漏开化验单或医嘱与化验单不符。
如有疑问,及时与开单大夫联系。
(2)评估患者状况: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进行的治疗、心理状态、需求、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肢体活动及血管充盈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以及检验项目要求等,确定是否采血、什么时间采血以及采取什么方式采血等。
(3)用物准备:采血前要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及检验项目等,按试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采血管。
使用真空采血管时,要将管签上的数字编码撕下来贴在申请单右上角(另一份号码保留在采血管上),做到一一对应。
并将病人姓名、床号、科别、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写于真空管空白处,用于二次核对。
(4)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建议采血顺序及采血量:①血培养(采血8-10毫升,严格无菌操作,禁止吸入空气测试针头,立即充分混匀)②生化及其它项目,用非抗凝管或促凝管,生化、免疫、化学发光项目各采血1管(每管血3—5毫升),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③凝血四项、D二聚体、FDP(蓝色帽柠檬酸钠真空管,内含柠檬酸钠0.2毫升,采血1.8毫升,比例1/9,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④血沉(黑色帽柠檬酸钠0.4毫升,采血1.6毫升,比例1/4,立即颠倒混匀5-8次)。
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操作规程1、输血申请1.1 下输血医嘱,打印《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1.2 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告知其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的风险以及不输血的病情风险;患者或家属同意输血治疗方案后,签《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
1.3 “同意书”签完后,逐项填写并打印《临床输血申请单》。
1.4 按需要量开血型鉴定及配血电子医嘱。
1.5 作谈话记录,并将《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贴于病历上。
2、受血者标本采集与送检2.1 护士打印标本条码,由护士或医护人员两人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含EDTA-K2的真空采血管,于患者床前当面唱读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无误后采集血样。
采集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者与患者或家属共同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并进行护理记录。
2.2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立即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一并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符合要求后双方在《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字。
3、血型鉴定3.1 对符合要求的标本方可进行血型鉴定。
3.2 对病人红细胞ABO 血型鉴定必须包括正定型和反定型以及Rh(D)血型鉴定。
出生3 个月内的婴儿红细胞ABO 血型鉴定只做正定型,可不做反定型。
3.3 血型鉴定结果必须由输血科两人核对,节假日或夜间一人值班时,血型鉴定后自己复核全名签字。
3.4 血型鉴定结果须记录在登记本上并保存十年。
4、交叉配血4.1 受血者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 天之内的。
4.2 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应ABO 血型同型输注,并作交叉配血。
4.3 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常规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配血实验必须采用能检测出完全抗体和不全抗体的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卡式、凝聚胺、抗人球蛋白试验等)。
输血科急诊样品处理程序和临床报告沟通程序

输血科急诊样品处理和临床沟通程序
一、目的
为保障输血科急诊检验项目及时、准确进行特制订本程序。
二、范围
1、急诊血型鉴定样本
2、急诊交叉配血样本
3、急诊凝血系列样本
三、正文
1、急诊项目的申请
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申请,严禁提交虚假急诊项目,浪费急诊资源,占用绿色通道,输血科有权拒收虚假急诊项目的申请。
2急诊样本的采集与接收
护士应优先采集急诊样本并尽快送至输血科。
输血科接到急诊项目申请,审核合格后应尽快进行检验,在我院规定的出报告或发血时间内尽快处理。
3急诊样本处理时限
输血科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急诊检验完成。
急诊血型:30分钟内出结果。
急诊用血:即刻输血<30分钟,限时输血<2小时。
急诊凝血:绿色通道<30分钟,普通急诊<2小时。
4、特殊异常结果的临床报告沟通流程
出现结果异常首先应进行结果复查,(结果如与临床明显不符,可要求临床重新采集标本复查)。
确实为异常结果或特殊结果的,根据危急值报告或特殊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临床报告,并做相应记录,登记要求记录时间和联系人姓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
1、在确定输血后,临床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上的要求,当面核对受血者的姓名、姓别、年龄、床号、血型和诊断等信息后,再进行采集血样。
2、采集的血液标本上条形码必须正确标记。
3、血标本采集量应有3-4ml,并观察是否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再留标本并做记录。
4、由医护人员或专门经过了输血培训上岗的人员,将采集的血样与输血申请单运送到输血科(血库),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接收标本。
5、输血科(血库),收到血样本后,在《输血标本接收、血型复核登记表》上进行登记。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6、交叉配血后的标本,以及受血者与供血者样本都应存入2-6℃冰箱中,标本必须密封或盖紧,有明确标识,保存7天以上,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7、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每日检查、对交叉血标本进行分类放置、清理交叉血标本。
8、血标本应视为感染性物质,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做好生物安全保护。
用黄色生物垃圾袋封存,按保存日期填写《标本接受、保存、清除登记》,并按生物安全管理要求高压灭菌处理,保持容器完整,交给医院专业清洁人员,双方签名后运出实验室,再交医院垃圾暂存点按医疗废弃物统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