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探析
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
![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b0a66e0b1c59eef8c7b4ae.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度的保障 , 组 织 活 动 就 会混 乱 不 堪 , 无 章 法 可 循 。 同样 在 根 本 的制 度 的保 障下 ,在 日常 学 校 活 动 的 开 展 、组织 决策 的实 施、 文件 命 令 的 下 达 等 , 高 校 内部 治 理 都会 在有 条 理 的制 度 规 定下 , 按 规 章 制 度办 事 , 保证 高校 内部 运行 有 条 不 紊 地 进行 其次, 高等 教育 体制 改革 的推进 与促 动 。国家中 长期教 育发 展 与 规划 纲 要 ( 2 0 1 0 - - 2 0 2 0 ) 指出 : 健 全 统筹 有 力 权 责 明确 的教 育 管理 体制 。 高等 教育 管理 体制 的变革 与深 化 。 也 在 推进 与促 动 高校 在 内部 结 构 制度 的设 计 上必 须 打破 传 统 的 制度 安 排 . 在 制 度 理念 的设 计 、 明文 规 定 、 执行 、 评 价上 都 适应 高校 体制 改 革 发 展 的需 要 , 推 动 高校 管 理 体制 与 内部 结 构 制 度 的协 调一 致 。 最 后 ,建 设 高 校 内部 治 理 结 构 制 度是 高校 提 高组 织 管 理 效 能 的依 据 。作 为 高 校 内部 治 理结 构 的 组织 机 构 的 主体 : 党 委 领 导 下 的 政治 组 织 、 校 长 主导 下 的行 政 组 织 机 构 、 教 授 及 教 职 工 代 表 的学 术 委员 会 , 这 些 组织 机 构 都是 高 校 内 部治 理 结构 的 重 要 组 成 成员 。 他们 能够 带 领 高校 的师 生 员 工 , 依 据 高校 内部 管 理 制度 , 紧而 有 序 、 忙 而不 乱 地 开展 高 校 的各 项 活 动 . 把工 作 落 到 实处 , 最 大 限 度地 提 高 成效 , 提 高 成 员 的积 极 性 , 提 高高 校 组 织 管理 的效 能 , 保证 高 校 可持 续 、 稳定 、 健 康 的 发展 态 势 。 ( 二) 完 善 高校 内部 结 构制 度 建 设 的 重要 性 。 学 校 的制 度 分 为 两 个 部 分 , 其 一 指 的是 学 校 的 外 部 制度 : 具 体 指 宪 法 、各 种 法 律 及 教 育 方 针 、政 策 等 对 学校 的 明文 规 定。 其 二 指 的 是 学校 自身 内部 的制 度 , 包 括 由学 校 主 体之 间 通 过讨论 、 协 商 制 定 的 学校 章程 、 学 校 发 展规 划 、 教 学 管 理 制度 、 师 生 管 理 条例 等 。 无 论 是 内部 制度 还 是 外 部 制度 考 虑 , 都 是 为 了确 保 整 体高 校 的可 持 续 、 稳 定 发展 。 首先 。 有 利 于进 一 步 推 动 高 等教 育 改 革 的 实施 。 制度 是 发 展 由可 能 到现 实 的 中介 。 _ 4 对 于 高校 内部 结 构 制度 的建 立 , 将 会 推 动 高 等教 育 改 革 在 人 才 培 养 体 制 、 考试评价体制 、 招 生 考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0916c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c.png)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高校之间的良 性竞争,促进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 。
04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实践 案例
国内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案例
北京大学
作为中国高校的代表,北京大学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以学院为重点,赋予 学院更大的自主权和自治权。同时,北京大学还设立了各种委员会和学术机构,如学术委员会、教学 委员会、学生委员会等,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管理体制的创新
鼓励高校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 ,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新模式。
提升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教育教学质量
01
02
03
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制定完善的教学质量 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资源的优化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 分利用。
教师队伍的建设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同时设立了各种委员 会和学术机构,如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等。斯坦福大学还 特别注重教授的参与和决策,赋予教授更多的自治权和决策权。
中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
要点一
共高校在内部治理结构上都实行了“校-院-系”三级 管理,设立了各种委员会和学术机构来确保决策的科学 性和民主性。同时,中外高校都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设立了学生事务委员会等机构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 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 学能力。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关系到高校的管理效能和学术水平。
2
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
论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构架
![论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构架](https://img.taocdn.com/s3/m/dc2985bdb84ae45c3a358c15.png)
论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构架【摘要】: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的基本体系应包括:科学决策机制、权力平衡机制、综合协调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竞争激励机制、监控评价机制。
高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存在着诸多内在障碍,为此,高校要通过改变管理理念,建立有序的组织结构,实行分权管理,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等途径,去推进内部管理体系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代大学制度下中国国有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研究”(XJK06BGD011)【作者简介】:刘龙洲,男,湖南邵阳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廖志鹏,男,湖南新化人,湖南科技大学政策研究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管理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在微观层面主要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机构设置、管理权限以及相互关系等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
现代大学内部管理体系的最优状态是:符合教育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基层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能够最合理、有效地配置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要素资源,实现最大效能。
如果高校在内部管理方面具有合理的机制和体系,现代大学制度的落实就会保持健康的方向;反之,现代大学制度就缺乏健全、合理的微观基础。
随着高等学校外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问题愈来愈受关注。
当前,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在权力运行、组织机构、资源配置、评价监控等方面还远不能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为此,我国高校需要构建全新的内部管理体系。
一、现代大学制度要求我国高校构建合理的内部管理体系当前,我国急需加强对现代大学制度特征以及我国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的现状研究,从而从整体上建构起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高校内部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第一,科学决策体系。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决策和管理。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内部治理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dce67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1.png)
四、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对 策建议
四、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包括广泛的代表性、科学的风险评 估机制等,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四、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三、现代大学制度对内部治理结 构的要求
三、现代大学制度对内部治理结构的要求
1、民主决策: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大学的决策机构必须具备广泛的代表性,充 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现代大学制度对内部治理结构的要求
2、学术主导: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学术机构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确保学术事务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内部 治理结构
目录
01 一、内部治理结构的 含义
02
二、内部治理结构的 重要性
03
三、优化内部治理结 构的措施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大学已经成为全球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其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其中,内部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它决定了大学的运行机制和管 理模式。本次演示将探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大学的政策文件、财务报告、人事任免 等信息,增强大学的透明度。通过媒体和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和师 生员工传递大学的最新动态和重要信息,提高大学的公信力。
5、推进依法治校
5、推进依法治校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大学的各项管理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加强 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力度,确保大学的各项管理行为合法合规。
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探究——基于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视角
![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探究——基于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120c5645f01dc281e53af0ef.png)
统。从理论上讲,党政机构、行政机构和学术监督机构应 是一种互相制约的运行机制。党政机构通常把握的是学校
办 学的政治 方 向;校 长是行 政机构 的法人代 表 ,高等 学校 的校长 主持校长 办公 会 议或者校 务委员会 ,在 党委 领导 下
授治学制度来彰显大学的学术特性 。因此 ,高校 内部治 理理念应合理配置各权力主体的权利范围,明晰行政权
力与学术权力 、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师生参与学校重 大事务的管理与决策 ,完善监督机制 ,全面落实信息公
开 、资源共享 ,保证各项重大决策程序公开透明。
一
高校 内部治理能 力现代化提 出的背景及 内涵 二 我 国 现代 大学 内部治理 结构 的现状 与 困境
责制” , 一方面保证了我国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推动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 , 为高等教育的快速 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另一方面, 这一政策赋予高校党政 机构领导极大特权 , 各种教育法律法规 中对于党委 、 校长 的职责并没有明确解释,以至于两者关系不明, 甚至有时
结合 ,为保证高校健康 、可持续发展 ,以法律法规的形 式规定各权力主体的权力范围及其制衡的机制。高校内
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主体为党委书记领导下的党政 系统 、校长领导下的行政系统、教授领导下的学术监督系
1 . 高校 内部 治理 能 力现代 化提 出的 背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 面就是现代国家建构 ,它涉及国际制度与社会制度、国 家与社会的职能范围、权力边界等问题 。高等教育治理 体系与现代国家建构密切相关 ,这对当前大学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 出了相应要求 ,大学既要处理好与 外部政府的关系 ,又要合理调控高校内部各权利主体 , 寻求学术 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平衡 。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 2 0 1 0 — 2 0 2 0 年) 》明确指出:“ 适应中
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217d8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6.png)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7年第5期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赵毅(辽宁科技学院辽宁本溪117004)【摘要】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中之重。
高校治理核心是处理好政府、社会、学术共同体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化和完善化关系到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健康开展。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当前存在的泛化的行政权力、弱化的学术权力和虚化的民主权力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达到重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问题路径【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36-02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渗透于高校使现代大学成为不同于传统大学的社会组织机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
高等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准确定位,优化教育教学和学术科研机构,创新运行机制和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具有各自优势特色的教育、科技体制。
一、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从这一定义来说,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与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中之重。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建设和谐高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使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推动高校内部大学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确保大学不偏离其核心理念与基本目标。
现代大学的内在本质在于学术性。
大学既是一种学术机构又是一种社会组织。
作为一种学术机构,其轴心都是围绕着学术这个中心进行的。
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突出其靠行政管理来保障组织活动的正常有序。
尽管双方所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但是工作目标是一致的。
探讨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及解决对策
![探讨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7188ee3ba0d4a7303763a09.png)
王 杰 ( 黑龙江中医 药大学)
摘要 : 在现代 的大学 制度 下 , 高校的 内部治理关系到社会对毕业 使 自 己的权 力 , 而 全 部 内容 都 是 党 委包 办 , 从 而导 致 执 行 生 的认 可程 度 , 同时也 关系到 现行 大学的生死存亡。 如何完善大 学的 不服从 的现象 。 教学保 障 , 从多 元化着手 , 为社会培养正确、 新颖 的人才 , 都将是高校 内部治理 结构的处理方案所要面临 的问题。 关键词 : 现代 大学制度 现代 高校 治理结构
最后 , 内部 管理 不 服众 , 学 生主体 权利 失衡 。 品 , 是高 等教 育所 要 服 务
的对 象, 换而言之就是现行的教育制度的消费者 , 这样就 现代大学的教学质量保 障体 系是高等 院校培养社会 表 明, 大 学生 在教 育工 作 中应该 拥 有一定 的权 利 。 而 目前 , 人 才 的一项 基 石 , 在 高校 生源 数量 急 剧 下降 的 同 时教学 质 我 国在 这 一 方 面 , 对 于 学 生 的 陈述 权 和参 与权 , 并 没 有 给 量 也会相应的下降 , 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保障体系更 与相 应 的肯定 。 有 很 多 种 的模 式 。 大学 作 为 承担 人 才培 养 以及 科 研 的机 3 通过 分 析 。 完 善我 国大 学 内部治 理 的结构 建设 构, 在 社 会 发 展 中有 着 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 高校 管 理 体 制 改 首先 , 我 们 从 学 术 方面 着 手 , 协 调 好 政 权 和 学 术 之 间
革, 在 一定 程 度 上 可 以促 进 大 学 的发 展 , 而如 何 进 行 高校 的关系, 学校 的行 政权 力 是 由党委 进 行对 教 学监 督和 协 调 内部治 理 结构 改 建 , 也 成 为 了高校 研 究 的热点 。 的, 所 以不具 备 干涉校 长 的教 学 的权 力。而教学 中 , 行政 管 1现 代大 学 制度 与 内部 治 理结 构 的定义 理 是不 可 或缺 的 , 所 以其 制度 的完 善 是 最 为重 要 的。而 校 首先 , 现代 大 学制 度 是 2 0 1 0年 我 国才提 出 的 , 要 建立 长 方面 应该 明确 确 立高校 的 目标计 划 。 改 善 中 国特 色 的现 代 大学 制 度 , 进而 从 根本 上 完 善大 学 的 其次 , 我们 分析 行政 方面 , 应 该 明确 党委 的行政 职 责 , 治 理 结构 , 进 行 对校 内管 理体 制 的一 次深 化 改革 。而 在 一 进而 完 善党 委领 导 下 的校 方行使 义务 。 通 过多 年 的实践 证 个 组织 赖 以生 存和 发展 的规 则体 系中 ,一 个 良好 的制度 , 此 类领 导体 制 在 我 国有 一 定 的教 育 基 础 , 而 党 委 作 为 是 决定 成 败 的 关键 。 而伴 随 着 知识 经济 时代 的迅 速 发展 , 明, 高 校 的 最 终领 导 机 构 , 指 导 主 要 方向 , 而校 长则 行 使 自己 大 学 制 度 的现 代 化 建 立早 就 已经 深 入 人 心 ,然 而 怎 么 发 从 而完 成 党委 下 发 的任 务 。 从而 避 免 了党政 不 展?应该是在政府 的宏观调控下进行 , 面向全社会个体依 的执 行 权 , 法 自主 办 学 , 建 立在 民 主管 理 之 上 的 , 从 而 全 面 落 实 大 学 分的情 形 发生 。 然 后 , 针对 决策 , 我们 要 充 分 的执 行教 职 工 和 在 校 大 作 为 法 人 实体 和 办 学 主体 实体 所 应 该 拥 有 的 权 利 的 一 类 学 生 的 自主权 利 , 从 而完 成 民主 管理 。 在探 究教 学 治学 的 管 理 制度 。 有 效 途 径 中 , 发 挥 教职 工和 大 学 生 的作 用 , 是极 其 有 代 表 其次, 高校 内部 的治 理 结构 , 在 大 学 的 内部 , 内部 治理 是 通过 内部安 排 实现 大 学使 命 的一种 结 构部 署 。 例如 我们 意 义 的一项 重 大改 革。民主 管理理 念 是 现代 大学 制度 改革 其 重要 性还 是 体现 在 它 关系 到 了内部 各组 织 所熟知的激励体 制和行政决策体制 , 都是这种部署的一个 的核 心 关键 , 分 类 而 已。 大 学 内部 治理 结 构 其 根 本 还 是 为 了大 学 的健 之 间 的和谐 发展 上 。 最 后 ,我 们 需 要 制定 一 份 完 善 的大 学 章 程 制 度 , 为 康、 有序 发展 而 制定 的 , 制定 的依 据 就 是相 关 的 法律 法规 , 构 建 高 校 内部 治理 结 构 提 供 一 个 范 本 , 从 而 完 善 具 有 中 从 而 对 内部 的权 利进 行 分部 管理 。 国特 色 的 现 代 化 大 学 制 度 ,其 进 程 需 要 加 强 建 设 的 脚 最后 , 在我 国, 现 行 的高 校 内部 治理 结 构 中 , 高校 党 委 是按 照《 高等教育 法》 规定的对高校 的党委领导负责制度 步 。 大学 章 程 制 度 , 如 果 单 纯 通过 政 府 统 一 制 定 , 肯定 是 所选取 的, 而 党 委 就是 这 所 大 学 的核 心 , 是 指 导 整 个 高 校 不 合 适 的 ,而单 纯 依 靠 高校 行 政 部 分 制定 也 不是 尽 善 尽 进 展 的统 领 。 党 委在 宏 观发 展和 重 大事 件上做 的决 策是核 所 以 由政 府 统 一 拟 定 大纲 , 再 由校 方 自行 结合 当地 需 心要 旨, 其 可 以指 导 大学 校 长进 行相 应 的行政 职 权 。而 以 美 , 院系权 责 不 对等 校 长 为首 的行 政 权 力便 是 负责 教 学 、 组织 科 研 , 同时 下 一 求来 进行相 应 的核 定 。从 而对 党政 不 分、 之 类 的事 情进 行 相应 的作 答 , 从 而完 成 大学 内部治 理 结构 级 设 置教 务委 员 , 从 而对 教务 工作 进 行细 分 工 。 的完 善。 2 现代大学制度中高校内部治理的缺陷 4 结 语 首先, 行 政 权 力导 致 学术 难 以进 行 , 从 建 国开 始 , 我 国 高校 的 内部 治理 结构 是 大 学 制 度 的一 项 重 要 组成 机 的高校 内部 主 要还 是 行政 权 力压 学 术权 力一 头 , 而 大学 其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ea0d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2.png)
《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代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已经成为评估大学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公办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进行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任。
因此,对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探讨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二、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目前,我国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采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教学科研为主要职能,辅以行政、后勤等支持服务部门。
在内部管理上,一般实行分层管理、分权负责的管理模式,旨在确保大学的日常运转和决策的高效性。
这种治理结构在过去的实践中,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这种内部治理结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权力分配不均,党委与校长的职责界定不够清晰,容易导致决策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术权力的过度干预可能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而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则可能影响学术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此外,一些公办大学在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四、优化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策略:1. 明确党委和校长的职责范围,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党委应主要负责政治领导和思想引导,而校长则应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决策执行。
通过明确职责范围,确保决策过程的公正、透明和高效。
2. 强化学术权力在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学术委员会等机构,确保学术事务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加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沟通与协调,避免冲突和矛盾。
3. 优化资源配置和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确保各学院、各学科之间的资源分配更加均衡。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校内部治理的逻辑结构与优化路径
![高校内部治理的逻辑结构与优化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bc452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0.png)
高校内部治理的逻辑结构与优化路径一、引言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阵地。
高校内部治理是维护校园秩序、保障教学科研质量、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高校内部治理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和社会声誉,因此需要加强对高校内部治理逻辑结构的研究,探索优化路径,进一步提高高校内部治理的效能和水平。
二、高校内部治理的逻辑结构1. 高校内部治理的主体高校内部治理的主体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
校长是高校内部治理的核心领导者,负责整体规划和决策;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负责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是高校的重要资源和受益者,负责接受教育和培养成才;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管理和服务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学校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事务。
高校内部治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体制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师生关系协调、人文关怀等方面。
在管理体制建设方面,要健全学校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明确权责边界和内部流程;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要加强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教学支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科研管理方面,要改善科研环境、加强科研支持和选拔激励,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师生关系协调方面,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加强教育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在人文关怀方面,要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需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风尚引领。
高校内部治理的机制包括组织管理、决策执行、监督问责、社会参与等方面。
在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和负责;在决策执行方面,要健全学校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在监督问责方面,要建立健全的学校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评估机制,实现权力的制衡和问责的有效落实;在社会参与方面,要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和社会共治。
健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是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路径。
要通过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明确权责边界和内部流程;优化管理体制建设,健全学校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推动学校治理体系的科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度和主体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的优化和升级。
高校内部治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高校内部治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e93e7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6.png)
高校内部治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摘要: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器,而高校内部治理是我国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
高校内部治理问题较为典型的包括高校办学自主权不足、高校内部行政权力泛化、治理目标断裂等问题。
基于高校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试图提出了建立多种力量的合作共治机制、重塑责权体系,构建协同整合治理框架、实施信息战略,利用新兴技术提升治理效能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高校内部治理;高质量发展;治理现代化一、引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热点。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高校作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人才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应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指挥棒,不断提升治理现代化的水平,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之中。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已由“外延式”数量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转型,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需求[1]。
高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相对独立,其治理本身也具有体系化、结构化的特点。
高校内部治理是高校治理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内部治理对象主要是针对高校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进行治理[2]。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建设相对不足,内部机构设置失范、自主办学权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3]。
二、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治理面临的困境分析(一)高校办学自主权不足虽然近些年,政府已经下放一些权利给高等学校,但主要为行政管理权,而高校学术权力还没有获得完全的自由[4]。
本应该由教授等教学科研人员为主要决策者的课题申请、科研经费的划拨、职称评定等学术事务,却由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导,学术效用的发挥被行政权利压制着,使得行政权力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最终造成行政权力的膨胀,不断侵蚀学术权力的地盘,甚至出现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的现象,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
现代大学制度下新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下新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028f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c.png)
现代大学制度下新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新疆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也在迅速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新挑战。
面对新疆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高校需要建立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以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要探讨现代大学制度下新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转型。
在过去,新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往往由行政管理层主导,决策权高度集中,而教师和学生在决策中的参与度较低。
然而,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强调学术自由、民主和参与。
因此,新疆高校需要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学术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使教师、学生和管理层能够有机地参与到高校的决策过程中。
其次,内部治理结构的建立需要注重权责分明。
新疆高校在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时需要清晰界定不同层级的权力和责任。
管理层应负责学校整体规划和发展,同时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参与决策的机会。
教学科研工作应由专业教师主导,学生则有权利参与学校事务,双方形成良性互动。
这样的权责分明能够实现高校内部权力的平衡,并提高高校治理的效能。
同时,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也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配套。
新疆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内部治理结构需要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各方面资源对接。
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培养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应建立开放、充满活力的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合作,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共赢。
进一步,新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建立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
但是,由于新疆地域特殊和民族多元的情况,高校在内部治理结构中要注重尊重和保护各个民族的文化多样性,避免一刀切的做法,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
在新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权的保障。
高校作为独立的学术机构,应有足够的自主权,确保学术独立性和科学性。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eba6d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d.png)
《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办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合理、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效率,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为公办大学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目前,我国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
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大学实行分权管理,将权力分配给不同的机构和人员,如行政机构、学术机构、教职工等。
这种分权管理有助于大学实现高效、有序的运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三、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1. 权力分配不够合理。
一些大学的权力过于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导致决策过程不够民主、科学。
同时,学术机构的权力相对较弱,影响了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质量。
2. 内部沟通机制不够完善。
大学内部的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执行困难。
3. 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大学的监督机制主要依赖于内部的审计、监察等机构,但这些机构的独立性不强,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改进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措施1. 优化权力分配。
应建立更加合理的权力分配机制,将权力下放到学术机构和基层单位,增强学术机构的权力和地位。
同时,应加强民主决策,确保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 完善内部沟通机制。
大学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作,确保决策的顺利执行。
3. 强化监督机制。
大学应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加强内部审计和监察工作,确保监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加强社会监督,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
五、结论通过对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合理、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对于大学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1938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1.png)
《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办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日益凸显。
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运行效率、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对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进行研究,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我国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学校领导体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执行机制等。
目前,大多数公办大学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校领导体制方面,一些大学的领导层存在权力过于集中、决策过程不透明等问题。
这导致学校的决策往往只由少数人决定,缺乏广泛的参与和监督。
其次,决策机制方面,一些大学的决策过程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
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往往缺乏充分的论证和讨论,导致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
再次,监督机制方面,一些大学的监督机构设置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监督效果不佳。
执行机制方面,一些大学的执行层对决策层的决策执行不力,存在拖延、推诿等现象。
三、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重点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三、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重点首先,需要加强对学校领导体制的研究。
应当明确领导层的权责划分,实现权力的制衡和监督,确保决策过程的透明和公正。
同时,应鼓励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多元共治的管理模式。
其次,应完善决策机制。
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充分论证和讨论,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应建立决策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反馈决策执行情况,对决策进行持续改进。
再次,应强化监督机制。
完善监督机构的设置,增强监督力度,确保监督效果的实现。
同时,应建立执行机制的评价体系,对执行层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和监督。
四、结语总之,对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构建探讨
![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构建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8372ce4856a561252d36f18.png)
中 图分类 号 G 6 4 7 文献标 识 码 A
D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I nt e r na l Go v e r n a nc e S t r uc t u r e i n Mo de n r UI l i v e r s i ie f s
WU Q i n g— f e n g - 。
( 1 . E d u c a t i o n a l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i c e ,J i s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J i s h o u ,4 1 6 0 0 0 ,C h i n a ; 2 . S c h o o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l a S c i e n c e ,H u n a n N o r m l a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8 1 ,C h i n a )
ha t t p r e s i d e n t i s r e s p o n s i b l e, t wo me e t i n g s ma na g e me nt ,a n d t a t h e s a n l e ime- a t d v o c a t i ng l rg a e c o l l e g e d e -
Ab s t r a c t : At p r e s e n t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a d mi n i s t r a t i v e p o we r i s g e n e r li a z e d, a n d t h e a c a d e mi c p o we r i s we a k e n e d, wh i c h h a s d e v i a t e d f r o m t h e o i r g i n a l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f o u n i v e r s i t y . T o r e t u r n t h e o ig r i n o f t h e u n i v e r — s i t y a n d r e li a z e t h e a c a d e mi c f r e e d o m a n d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i t n e e d s t o f u r t h e r p e r f e c t t h e i n t e na r l g o v e na r n c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u n i v e r s i t y, a n d a d v o c a t e t h e p r e s i d e n t ma n a g i n g ,p r o f e s s o s r t e a c h i n g ,a nd s t u d e n t s t u d y i n g- t o ma k e t h e u n i v e si r t y i n t e na r l a d mi n i s t r a t i v e p o we r nd a t h e a c a d e mi c p o we r s e p a r a t i o n。 t o e x e c u t e t h e s y s t e m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56c36cc2cc58bd63186bd0b.png)
员进 行评 价 , 出建议 。教 授委 员会 主席 ( 提 或副 主席 )
代表教授委员会参加院( ) 术职务评审推荐组。 系 技
对本 院 ( ) 荐 到校 内外 各 类 高层 次 人 才 的人 选进 系 推 行 评 议 。参 与讨论 本 院( ) 它 重要事 宜 。 系 其 院 ( ) 职 工 代 表 大会 权 限 与 责 任 : 系 教 听取 院 长 ( 任 ) 作 报告 , 主 工 讨论 本 院 ( ) 展 规划 、 大 改革 系 发 重
民 主监督 等 。
3 .管理 过 程 与 监 督
校 院 ( ) 级 管 理 体 制 正 式 运行 后 , 校 对 院 系 两 学 ( ) 系 的管 理 与监 督 由过 程 管 理 为主 转 为 以 目标 管理 为主 , 学校 主 要 依据 校 、 ( ) 院 系 双方 签 订 的 目标 责任 书对 院( ) 系 整体 工 作及 其 领 导班 子 进 行年 度 和任 期 考核 , 考核 结果 与 院( 负责 人 的聘用 和本 单位 相关 系)
高校 内部 治 理结 构进 行 有机 调整 , 一步 规 范行政 权 进
力 与学 术权 力 的运行 机 制 , 理顺 二者 在办 校 治学 中 的
作用 , 一 步整 合 内部管 理机 构 , 进 发挥 党 委治 党 、 校长
治校 、 授 治学 的积 极作 用 , 成 办学 治 校 的合力 , 教 形 推 进学 校 内部 治理 结构 的优化 , 建设 有 中 国特色 的现 为 代大 学制 度 , 养具 有社 会适 应 能力 和创 新 能力 的优 培
高 校 内部 治 理结 构 优 化 是 建设 现 代 大 学 制度 的
应有 之 意 , 也是 其 内在 必然要 求 。要 实现 高 校依 法 办 学、 自主 管 理 、 民主 监督 、 社会 参 与 , 必 须 对 现存 的 就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71cfe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1.png)
《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快速发展的教育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及其效率性变得日益重要。
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不仅能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更能体现出一所大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目前,我国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由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构成。
决策层主要由校领导、学术委员会等组成,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执行层则由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组成,负责执行决策层的决策;监督层则主要由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负责对学校内部事务进行监督。
这种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的稳定运行和教学质量。
然而,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大学的决策机制不够透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未能完全理顺,以及监督机制执行不力等。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大学内部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方向(一)强化决策透明度首先,应建立更加透明的决策机制,使决策过程更加公开、公正、公平。
这包括决策的制定过程、决策的内容以及决策的执行情况等都需要进行公开,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监督。
(二)理顺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其次,应理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
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学术权力应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应建立以学术为主导的治理机制,使行政权力为学术发展服务,而非干预学术活动。
(三)强化监督机制最后,应强化监督机制,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监督部门应独立于执行部门,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进行全面、公正的监督。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四、实施策略与建议(一)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内部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应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和权利,确保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制度建设大学应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cb0d6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d.png)
《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公办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的管理效率,还能促进学术研究的进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
二、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目前,我国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
这种治理结构体现了党的领导与学术自治的结合,具有政治性、教育性和学术性等特点。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
党委负责把握学校的政治方向,维护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校长则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执行党委的决策。
这种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校的政治方向和行政效率。
学术委员会制度是保障学术自治的重要机制。
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位授予等重要事项,保障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则是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途径。
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决策机制不够科学,决策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其次,学术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此外,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影响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优化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优化我国公办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完善决策机制。
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确保学校的发展方向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2. 改革学术评价机制。
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学术评价机制,鼓励学者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的探索
![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3d4b3c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c.png)
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的探索
雷鸣;赖焱烽;蔡定彬;谢孝东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5(000)035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存在党政职责不明、行政化色彩浓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等弊端,本文从党和政府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出发,认为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的基石,主要体现为大学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理配置,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和完备的制度,文章提出要遵从大学治理结构的背后逻辑、合理配置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完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和管理重心下移等方面,以此理顺权力关系,规范权力运行,促进大学内部治理改革.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雷鸣;赖焱烽;蔡定彬;谢孝东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1
【相关文献】
1.深化校内管理综合改革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福建师范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黄汉升
2.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创新思考 [J], 许青云
3.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创新思考 [J], 许青云
4.深化校内管理综合改革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福建师范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5.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进 [J], 朱盛艳;熊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探析
我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作为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
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体现了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也是当前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
我国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是由主要管理权力机构的结合而构成。
目前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权力主要包括了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以及政治权力。
如何協调并处理好以上三种权力的关系,是我国高校内部治理成败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校的内部治理模式均属典型的集权模式,其主要的弊端就是政治权力强化、行政权力泛化以及学术权力弱化。
为此,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做出一系列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希望对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标签:现代大学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1 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内涵
现代大学制度不同于以往大学制度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规范权力的结构,同时涉及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及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其实质是在政府和市场的约束下,由学校自我建设发展的过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四项内容,包括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均涉及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调整。
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后续推进工作中,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已然作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核心。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为了保证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对高校内部的权力做出合理的分配及制衡的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权力主要包括了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以及政治权力。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实质上是高校内部的相关利益主体间对这三种权力的分化与配置,追求主体间对于权力、利益、义务的相互均衡。
2 我国现阶段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在历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长期探索实践中,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大体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权力关系问题:政治权力的强化、行政权力的泛化以及学术权力的弱化。
高校内部政治权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权力边界很难界定,常常交叉在一起,而且还有利益纠纷。
如作为政治权力代表的学院书记与作为行政权力代表的校长,二者的职责分工等。
第二,行政效能问题。
要想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完善内涵建设,不仅要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鼓励社会群体和学院内部群体积极
参与的热情,还要从根本上提高学院的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的政务环境。
因此,要提高行政效能,必须认真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建立并逐渐完善公共责任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利,强化民主管理与监督,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效能低的问题。
第三,有效激励的问题。
对于高校教师群体的激励机制,应该是全面有效的。
通过激励机制既可以充分体现高校教师群体的需求,同时可以更好地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
很多高校在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但在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力度仍显不足。
3 促进我国高校内部治理改革的措施
3.1 明确职责边界,进一步推进学术权力的有效发挥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强政治化”、“泛行政化”、“弱学术化”,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精神和基本使命。
学术权力是一种专家学者依据其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对学术事务和学术活动施加影响和干预,并保证学术活动的正常进行的力量。
此权力因学术而产生,为学术而存在,其本质在于推动学术的发展。
高校应以学术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加强学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学术权力地位,理顺高校内部领导决策体制,明确职责边界,进一步推进学术权力的有效发挥,进而推进教师学术权力的有效行使。
充分发挥学术优势,整合学科学术资源,建立完善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
3.2 大力推动改革,有效提高行政效能
在各项事务处理中,应明确各项业务事项办理需要提供的材料,积极采用现代化网上业务办理系统和监控系统,提高办事效率。
同时应该明确办事责任,区分事务处理(如受理、审核、审批、办结等)环节,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明确规定事务办理的时间和办结时限。
政务公开,信息透明,强化督查督办。
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群体都可以通过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特定途径,进行查询和监督。
这也是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3.3 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吸引并留住人才”、“完成本职工作”、“表现出创新精神”作为组织的三项行为要求,均与激励密切相关。
归根结底,激励的实质是对员工需要的满足。
在探索激励机制实践过程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更要强调员工需求,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职工参与性。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开发教职工潜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不同的职工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合理树立奖励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激励效果明显下降;
公开激励政策,疏导公平公正心理等。
这些措施都能调动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并达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4 结语
高校在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机构改革,准确定位并处理好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继续完善和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深化制度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积极提高行政效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责任和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1]冯瑛.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职工激励机制探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赵博劼.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3]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1416.
[4]陈寿根,刘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12,(12):5963.
[5]马陆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4,(7).
[6]廖益,李德富.“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视阈下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构建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6,(3)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