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起源有三类学说
病毒学
1.病毒的起源(三个)证据、举例课本P4第一种学说认为,病毒是地球上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最为原始的生命物质,病毒既具有化学大分子的属性,又具有生物的部分特征。
这似乎提示,在从无机自然界到生命出现这一漫长的转变过程中,病毒正处于非生物到生物的过渡位置,也就是说病毒正好填补从化学大分子到原始细胞生物中间的空白。
其要点是:地球上生命物质产生的环境中首先由无机物质演化为有机物质,再演化为大分子生命物质。
这个学说是根据生命起源学说和分子进化理论所提出来的一种纯粹的假设,缺乏任何进化上的证据。
第二种学说认为病毒是一种高级微生物的退行性生命物质,微生物细胞在生命历程中的部分基因丢弃使其丧失独立的自我繁殖能力,最终退化为病毒。
提出这种假说的依据是:在细胞内环境寄生的细菌与病毒之间,还存在着像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是二类非独立生活的细胞生物)这样一些比细菌更原始,而且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中间形式,并据此推测,由寄生于细胞的低级细菌退化为立克次氏体一类的生物,再退化为衣原体一类的生物,进而退化成病毒。
如果假说成立,那就应该在病毒能够感染的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中找到这种细胞内寄生的小型细胞生物,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况且,在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中未见发现病毒的报道。
可见,该假说成立的证据不足。
第三种学说认为,病毒来源于正常细胞的核酸,因偶然途径从细胞内脱离出来而变为病毒,这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起源的内源性学说。
支持这个学说的多半来自于一些实验的间接证据:病毒与质粒的相似性,质粒本属于细胞的一部分,但它可以随时脱离细胞,并在细胞之间传递;有很多DNA病毒,如细菌病毒中的λ噬菌体,植物病毒中的花椰菜花叶病毒,动物病毒中的乙肝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乳头瘤病毒等,这些病毒的DNA或全部或部分可以结合到它们所寄生的细胞的染色体上,从而变为细胞的一部分,这正好是细胞核酸外逸的逆过程;利用核酸分子探针技术发现很多能与细胞染色体结合的病毒DNA的整合区序列与发生整合的染色体的侧翼序列有很大的同源性,尤其在一些逆转录病毒(艾滋病的病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属于此类)中的癌基因V-onc与细胞中的原癌基因C-onc高度同源;正常细胞中存在较广泛的逆转录型可动遗传因子,如酵母细胞的Ty因子、果蝇的Copia样因子、脊椎动物的IAf,基因,和逆转录型重复序列,如人的Alu因子及KpnⅠ因子等,提示正常的细胞中含有RNA 所介导的DNA合成反应,而这与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的复制行为一致。
漫谈病毒
漫谈病毒摘要:在人类有限的历史上存在着一种不知道比人类早多少年的生物——病毒。
它以其微小的形态一直不为人所知,以至于对一些现象产生一种曲解。
比如在瘟疫流行时人们会认为是上天对人们的惩罚,诸如此类事件不胜枚举。
随着人类进入科技时代这层神秘的面纱才被揭开。
病毒是瘟疫、霍乱等大部分“天灾”的罪魁祸首。
基于此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它的概念、分类、组成、结构,研究它的产生的根源和探究它存在意义。
关键词:了解研究意义了解病毒:了解它首先要明白它的概念。
病毒(virus)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目前对病毒的概念可以是:病毒是代谢上无活性,有感染性,而不一定有致病性的银子,他们小于细胞,但大于大多数大分子,他们无例外地在生活细胞内繁殖,他们含有一个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甚至只含有核酸而内有蛋白质,或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它们作为大分子似乎太复杂,作为生物体它们的生理和复制方式又千姿百态。
Lwoff在“病毒的概念”一文中强调病毒的特殊性时指出,“病毒应该就是病毒,因为它们是病毒”。
病毒一词源于拉丁文“Virus”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 其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其主要特点是:①含有单一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出自<<辞海>>)。
生物学也给出了解释: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的起源有三类学说
病毒的起源有三类学说:(1)退化性起源学说退化性起源学说认为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物的退化形式。
这种细胞内寄生的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对某种不能穿过细胞膜的代谢发生了严重依赖。
在细胞内,这类寄生物可以在不影响其生存的情况下逐渐丢失部分生物学功能。
它们所必需保留的功能是具有可进行自主复制的DNA复制原点(顺式元件)、可以对复制进行调控的反式调控蛋白,以及能与宿主生物合成及复制系统相互作用的顺式和反式功能。
最终的选择结构,就可产生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DNA分子或质粒。
退化性起源学说可以把病毒的起源解释为两个阶段:首先,寄生物在细胞内产生独立复制的DNA质粒,然后,编码寄生物亚细胞结构单位的基因发生突变,形成病毒的衣壳蛋白。
随着进化的发生,新获得的可在细胞间转移的特性被进一步选择下来。
(2)病毒起源于宿主细胞中的RNA和(或)DNA成分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病毒是正常的细胞组分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自主复制的能力独立进化而来的。
该学说能解释所有病毒的起源:DNA病毒起源于质粒或转移因子;反转录病毒起源于反转座子;RNA病毒起源于自主复制的mRNA。
(3)病毒起源于具有自主复制功能的原始大分子的学说,即病毒起源于自主复制的RNA 分子。
核糖核酸多聚体具有自主复制的信息和能力。
由于发现RNA分子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使得RNA为生命和病毒的起源的学说变得更具有吸引力。
小而简单的RNA分子具有至少下列三种化学功能:1)核糖核酸酶的活性;2)能自我拼接去掉内部的核酸序列(核酸);3)有实验表明,以RNA作引物可以合成依赖于模板的多聚胞嘧啶核酸。
也就是说,RNA分子可以进行复制和进化相关的三个基本反应。
我认为第三个学说更有说服力。
先是RNA的形成和复制,然后演变出RNA-蛋白介导的一系列反应,第三步产生了DNA。
DNA由于比RNA稳定而最终成为遗传信息。
RNA的反应性有利于它作为催化物而不利于它成为遗传物质。
有些分子被包装在细胞和组织中,形成宿主细胞,另一些分子则自我复制或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进化成为病毒。
大学微生物复习第3章非细胞生物
2024/10/13
35
➢原噬菌体:
➢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的温和噬菌 体的基因称为原噬菌体。
➢溶源性细胞:
➢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细胞。
➢溶源性:
➢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所产生的这些现 象。
2024/10/13
36
产生溶源性现象的原因
关键性蛋白:
CI:结合于PR,PL, 阻止启动子PR和PL启动 OR和OL,并阻遏cro合成蛋白。 Cro:结合于PRM抑制 cI合成蛋白。 CII:结合于PRE激活CI 的表达
2、侵入(penetration)
噬菌体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 ,使 细胞壁产生一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将头 部的核酸通过中空的尾髓压入细胞内,而 蛋白 质外壳则留在细胞外。
2024/10/13
28
3、复制(replication)
在这时期,细胞内看不到噬菌体粒子, 称 为潜伏期。潜伏期(latent period)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
➢1886年,麦尔(Mayer) 发现烟草花叶病是一 种植物传染病.
➢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1vanovski) 发现致病 因子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
➢1898年,贝杰林克(Beijerinck) 担出了病毒的 概念.
2024/10/13
3
贝杰林克新的致病因子为“有感染性的、 活的流质”
➢特点
➢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 ➢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
➢起源于宿主细胞中的RNA和DNA成分
➢ 质粒、插入子和转座子—DNA病毒 ➢ 可自主复制的mRNAs—类病毒—RNA病毒 ➢ 反转子—反转录病毒
➢起源于具有自主复制功能的原始大分子
➢ 类病毒、卫星病毒
病原生物学实验技术ppt内容整合
病原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内容实验一细菌的分离培养和保存1.菌种的保存目的:①科研:保证研究结果具备良好重复性;②生产:制备诊断抗原和免疫血清;③实验:质控所必需,新配置的试剂需要用标准菌株来做质控。
2.菌种保存的原理:使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的休眠状态,减少菌种的变异。
3.菌种保存原则:①长期保证菌种原有性状和活力不变;②考虑保存方法的简便和经济。
4.菌种常用措施:①降低培养基营养成分;②低温、干燥、缺氧、避光;③添加保护剂。
5.菌种保存方法(保存方法、使用范围、优缺点)⑴传代培养保存法:优点:不需要很特殊的设备,操作容易,可随时观察细菌是否存活,是各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的基本保存方法。
缺点:①保存期限短:需经常传代,易发生变异和杂菌污染;②细菌活力易受影响:培养基成分、温度的微小变化;③需定期移种:保管多种菌株时费力、费用高,占用地方多。
防止变异的措施①控制传代次数: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②用典型菌落传代:每次传代时,可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③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选择一个适宜原种生长的条件可以防止菌种的衰退;④选择合适的菌种保存方法:需要长期保存,应采用冻干法或液氮保存:半固体穿刺法:适用于大多数对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
保存期限2个月。
斜面保存法:广泛适用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短期保存。
放线菌、霉菌和有芽胞的细菌2-4个月,无芽胞细菌1个月,酵母菌2个月,假单胞菌半个月液体保存法:适用于厌氧菌(庖肉培养基)、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钩体等。
厌氧芽胞杆菌约2个月,无芽胞的细菌约3周液体石蜡保存法:适用于保存真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对保存细菌的效果较差。
方法:在培养成熟的菌种斜面上,加入灭菌并已将水分蒸发掉的液体石蜡,油层高过斜面末端1cm,封口后以直立状态在室温或4℃冰箱保存。
保存期可达数年。
注意恢复使用时,由于菌体外仍粘有石蜡油,故生长较慢,且有粘性,一般要再移种2~3次才能得到良好的菌种。
高中生物学教学参考:病毒知识归总
病毒知识归总病毒(拉丁语:virus)是仅能在生物体活细胞内复制繁衍的亚显微病原体。
它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非细胞形态,为类生物,无法自行表现出生命现象,靠寄生生活。
它是由保护性外壳包裹的一段DNA或者RNA,借由感染的机制,这些简单的有机体可以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自我复制,但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
病毒可以感染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
第一个已知的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由马丁乌斯·贝杰林克于1899年发现并命名,迄今已有超过5000种类型的病毒得到鉴定。
研究病毒的科学称为病毒学,是微生物学分支。
病毒由两到三个成分组成:病毒都含有遗传物质(RNA或DNA,只由蛋白质组成的朊毒体并不属于病毒);所有的病毒也都有由蛋白质形成的衣壳,用来包裹和保护其中的遗传物质;此外,部分病毒在到达细胞表面时能够形成脂质包膜环绕在外。
病毒的形态各异,从简单的螺旋形和正二十面体形到复合型结构。
病毒颗粒大约是细菌大小的千分之一。
病毒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的病毒可能起源于不同的机制:部分病毒可能起源于质粒(环状DNA,可以在细胞内复制并在细胞间转移),而其他一些则可能起源于细菌。
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病毒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植物病毒可以通过以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如蚜虫,来在植物间进行传播;而动物病毒可以通过蚊虫叮咬而得以传播。
这些携带病毒的生物体称为“载体”。
流感病毒可以经由咳嗽和打喷嚏来传播;诺罗病毒则可以通过手足口途径来传播,即通过接触带有病毒的手、食物和水;轮状病毒常常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儿童而直接传播的;此外,艾滋病毒则可以通过体液接触来传播。
并非所有的病毒都会导致疾病,因为许多病毒的复制并不会对受感染的器官产生明显的伤害。
一些病毒,如艾滋病毒,可以与人体长时间共存,并且依然能保持感染性而不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即“病毒持续感染”(viral persistence)。
但在通常情况下,病毒感染能够引发免疫反应,消灭入侵的病毒。
病毒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海南大学
病毒学海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病毒除了会引起人类疾病,还可以进行肿瘤治疗。
()A:对 B:错答案:A2.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由()发明的。
A:巴斯德 B:科赫 C:琴纳 D:列文虎克答案:C3.病毒的基本特点有()A:超显微的 B: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C:酶系完全 D:没有细胞结构答案:ABD4.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表现在()A:真病毒与假病毒 B:纯种病毒与杂种病毒 C: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 D:有包膜的病毒和裸露的病毒答案:ABC5.近年新出现或再现病毒的特点有()A:可能由昆虫或节肢动物为中间媒介 B:多数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可能由动物传给人 C:随交通旅行或工作生活习性改变、环境气候变化而传播 D:所致疾病的诊断需作病原学确证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可以按照对称性可分为()。
A:中心对称 B:螺旋对称 C:二十面体对称 D:复合对称答案:BCD2.病毒的核酸类型可分为()。
A:双链RAN B:单链DNA C:双链DNA D:单链RNA答案:ABCD3.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
A:存在于毒粒中的酶 B:壳体蛋白 C:包膜蛋白 D:病毒复制过程所需要的酶答案:ABC4.去除脂质成分会破坏某些病毒的侵染性。
()A:错 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吸附是病毒表面蛋白与细胞受体特异性的结合,导致病毒附着于细胞表面,这是启动病毒感染的第一阶段。
()A:错 B:对答案:B2.T4噬菌体的装配与释放,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自我装配的过程,包括()完全独立的几个亚装配途径。
A:单独装配的尾丝与前已装配好的颗粒相连 B:尾部与头部的自发结合 C:无尾丝的尾部装配 D:头部的装配答案:ABCD3.从某种意义而言,所有的病毒都是缺损的,因为它们都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进行复制。
()A:对 B:错答案:A第四章测试1.突变包括()。
A:碱基插入 B:碱基置换 C:染色体倒位 D:碱基缺失答案:ABCD2.野生型就是野外分离株。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病毒是一种极微小的病原体,无法自主繁殖,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造成宿主的疾病。
病毒种类繁多,疾病类型也各不相同,而其起源与演化则引发了人们的许多猜测和探究。
病毒起源的猜测病毒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话题。
在研究病毒起源的过程中,科学家提出了几种假说。
1.变异起源假说这种假说认为病毒可能是由原来与宿主的共生微生物演化而成的。
这些微生物会对环境变化进行适应,并且会发生基因突变。
如果这些变异微生物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源,可能会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从而形成了病毒。
2.退化起源假说这种假说认为病毒可能是自主生命进化降解的产物。
在过去,某些生物体具有自主生命力,但在演化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生物体逐渐失去了某些基因,最终产生了病毒这种非自主生命体。
3.修饰起源假说这种假说认为病毒起源于宿主细胞基因的修饰和突变。
根据这种假说,病毒起源于宿主细胞的RNA和DNA丝,它们在修饰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最终形成了病毒。
以上假说都是科学家长期探讨后提出的猜测,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这些假说,因此病毒起源的问题仍然是一个科学难题。
病毒的演化病毒已存在于地球上数百万年,它们不断地适应各种生物细胞,从而发生微小的变化。
这种变化造成病毒的演化,使得病毒越来越难以被识别和治疗。
病毒的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因素。
例如,环境因素的变化、宿主细胞类型的变化以及自身基因的变化都是影响病毒演化的因素。
与其他生物相比,病毒的演化速度非常快,这是因为病毒有较高的突变率和基因重组率。
当宿主细胞中有多个病毒株时,它们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变异株,从而增加病毒生存的机会。
与病毒演化相关的现象相当常见,例如病毒突变、毒株转移等等,病毒变异的形式也非常多样化,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表面蛋白,使他们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系统,从而突破自身的“免疫死亡线”。
结语对于病毒起源和演化的探究,科学家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从人类防疫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加强自己的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可能存在病毒的物体和场所,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微生物的三域学说
微生物的三域学说:将整个生物界分为3个域,即古菌域、细菌域和真核生物域;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度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贮藏性颗粒:聚β—羟基丁酸PHB是一种折射的、单层膜包起来的、大小变化很大的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内膜系统:间体、载色体、羧酸体;间体作用:位于细胞中央的可能与DNA 复制以及横隔壁形成有关,位于细胞周围的可能是分泌胞外酶的地点;载色体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羧酸体:在自养细菌的CO2固定中起作用;异染粒:又称迂回体;一种多聚磷酸盐颗粒,是一种磷酸盐贮藏物,是与脂质和蛋白质相结合的多聚偏磷酸盐,可能还有Mg2+和RNA,常在核酸合成受阻时产生并积累;磁小体:主要存在于许多水生细菌和部分真核藻类细胞中,是细胞内Fe3O4的结晶体颗粒,具有磁性,由一层含有磷脂、蛋白质和糖蛋白的膜所包围;质粒:除DNA外的一个或多个能自主复制的环形DNA 分子;芽孢:是为数不多的产芽孢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其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形、厚壁、折光性强、具抗逆性的休眠体,芽孢成熟后从菌体中释放;菌落:单个微小的细菌是肉眼看不到的,但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时,便以此母细胞为中心产生大量的细胞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称为菌落;基内菌丝:又称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长在培养基内,菌丝无分隔,直径通常为—μm,与细菌相仿,但长度不定;气生菌丝:由基内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孢子丝:当发育到一定阶段,在气生菌丝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异形胞:是一种较营养细胞稍大,色浅、壁厚、数目少而不确定;静息孢子:一种着生于丝状体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色深、壁厚的休眠细胞,胞内有储藏性物质,具有抗干旱或冷冻的能力;真菌:是一类低等的真和微生物;真菌没有光和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体丝,菌丝呈顶端生长;细胞壁多数含有几丁质;异养型,营寄生或腐生生活,靠渗透作用自体外吸收营养;普遍以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可生产大量孢子;酵母菌:是一群能发酵糖类产能的单细胞真菌的统称,没有分类学上的意义;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单细胞世代时间较长的、通常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低等真菌,统称为酵母菌;在分类学上分别归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霉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是一些“丝状真菌”的总称;凡是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体的恤小型真菌,统称为霉菌;在分类学上分别属于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菌物:是与动、植物界并行的一大类真核生物;裂殖:借助于细胞横分裂而繁殖的方式;芽孢子:由菌丝细胞如同发芽一样产生小突起,经过细胞壁紧缩最后脱离母体细胞而成,形如球状;病毒:是含有一种核酸,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只能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完成核算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经装配后增殖,又能在细胞外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存在的非细胞型生物;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纳米;毒粒:具有侵染力,成熟的、位于细胞外环境中的单个病毒颗粒;病毒的对称性: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分段基因组:大多数毒粒仅含有一个核酸分子,但有少数病毒基因组由多个核酸分子组成;病毒的增殖:在其感染的红细胞内,在病毒自身核酸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所提供的各种与增值有关的因子,进行自我复制;溶源性:有些噬菌体除能以裂解循环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外,还可以将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共存;噬菌斑:在细菌菌苔上出现的一个个圆形局部透明区域;血凝现象:指带有血凝素的病毒能将聚集一定种类哺乳动物或禽类的红细胞;干扰现象:两种不同的拨那个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细胞融合现象:指由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而出现的多核细胞现象;包含体:是某些病毒增殖过程中在宿主细胞内形成的嗜酸性或嗜碱性的病变结构;效价:是指单位体积病毒悬浊液的感染单位数目或称毒力;亚病毒因子: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阮病毒;基本培养基: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基本营养成分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通过加入不妨碍目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无氧呼吸: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外源无机氧化物或有机氧化物作为末端氢受体时发生的一类产能效率低的特殊呼吸;硝酸盐呼吸:又称反硝化作用,是指NO3-被某些微生物还原为NO2-,在逐步还原为NO,N2O和N的过程,所以硝酸盐呼吸又称硝酸盐还原;。
细胞生物学概述
研究内容与现状 发展简史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遗传与变异、细胞的衰老 与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的兴奋与运动、细 胞的信息传递等等。
细胞生物学
研究对象:细胞 研究内容: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原生质理论提出 细胞分裂的研究(包括直接分裂、有丝分裂
与减数分裂) 重要细胞器的发现(包括中心体、线粒体、
高尔基体等)
细胞质
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 称。
原生质
1839年,捷克生理学家浦肯野(J.E.Purkinje)把填满细胞的胶 状液体定名为原生质(生命的原始物质)。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 法国植物学家默尔用原生质概括细胞中的所有内含物(包括细胞 质和细胞核)。德国解剖学家舒尔策(M.Schltze)在他的原生 质理论中强调指出,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请将上述7种病毒侵染宿主的过程以流程图或者画图的方式进行复习掌握
反转录病毒 单链+RNA病毒
仅该病毒带有反转录酶,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 在该酶的作用下,反转录为病毒DNA后,再进 入翻译过程,合成病毒所需的蛋白质
由RNA为模板反转录为DNA的过程,是生物科 学中的一个重大发现
单链正RNA病毒可直接翻译mRNA
骨架
三维定位;细胞运动;细胞极性;细胞及细胞器的形态 和功能维持;胞内物质运输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最根本的区别:
细胞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 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 骨架体系的出现
古细菌
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的细菌
病毒的起源、繁殖及典型例题
病毒的起源、繁殖及典型例题起源: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病毒的存在。
关于病毒的起源,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答案。
原因是:由于病毒不像细胞生物那样含有共同的基因,因此无法通过比较基因的方式来追溯病毒的起源。
根据病毒的特点,科学家目前提出了三种主要的学说来解释病毒的起源。
分别是细胞退化学说、质粒起源学说、病毒和细胞共演化学说。
1.细胞退化学说观点:由于病毒含有与细胞生物同样的信息分子D N A或者R N A,使用同样的遗传密码,其蛋白质也由同样的20种氨基酸组成,有包膜的病毒其包膜也和细胞膜非常相似,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病毒是由细胞简化形成的。
也就是先有细胞,后有病毒。
简化的细胞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但是遗传物质仍然在,可以在活的细胞中进行复制。
依据1:例如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就是寄生在真核细胞中的原核生物,像病毒一样只能在寄主细胞内繁殖。
立克次氏体有细胞结构,拥有三羧酸循环的酶和电子传递链用于合成A T P,但是不能自己合成氨基酸和核苷。
这可以看成是细胞最初阶段的退化,即细胞结构还在,拥有细胞质,能够进行新陈代谢,但是由于许多基因的缺失,已经不能够独立生活,而必须依靠真核细胞提供它所缺乏的成分,例如氨基酸和核苷。
但是它们还是细胞,不是病毒。
依据2:拟菌病毒(m i m i v i r u s)的发现。
1992年,科学家在一种变形虫中发现了一种寄生物。
它的直径有0.4微米,加上外面的蛋白长丝,直径可以达到0.6微米,接近细菌的大小,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看见。
由于它对革兰氏染色法有反应,最初被认为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直到2003年法国科学家才发现它其实是病毒,由于和细菌如此相似而被命名为“拟菌病毒”。
拟菌病毒虽然自己不进行新陈代谢,却含有与糖类、脂类和氨基酸代谢有关的基因,也有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氨酰-t R N A合成酶,说明这些基因是原来细胞的残留,支持它是细胞进一步退化的产物。
只要退化的细胞发展出衣壳蛋白,就有可能退化成为能够在细胞外独立存在,并且能够感染新细胞的病毒。
电脑病毒是怎么样产生的
电脑病毒是怎么样产生的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电脑病毒是怎么样产生的》的内容,具体内容:电脑病毒也是有源头的,那么呢?下面由我给你做出详细的电脑病毒产生说法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电脑病毒产生说法一:电脑病毒是人为编写产生的。
所谓的计算机病毒其实就是人为编写...电脑病毒也是有源头的,那么呢?下面由我给你做出详细的电脑病毒产生说法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电脑病毒产生说法一:电脑病毒是人为编写产生的。
所谓的计算机病毒其实就是人为编写的带有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计算机代码。
最早的电脑病毒出现在dos系统上。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复制性,以及破坏性。
由于病毒的特性所以对于用户而言,要做好防御工作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
使病毒无法入侵。
目前瑞星杀毒软件最新的版本是瑞星杀毒软件V16;防火墙的最新版本是瑞星防火墙V16;瑞星全功能的最新版本为瑞星全功能安全软件2011。
电脑病毒产生说法二:病毒与细胞关系的多元化给病毒起源的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1988年以来,随着对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型分析和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病毒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对病毒的起源目前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学说。
第一种学说认为,病毒是地球上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最为原始的生命物质,病毒既具有化学大分子的属性,又具有生物的部分特征。
这似乎提示,在从无机自然界到生命出现这一漫长的转变过程中,病毒正处于非生物到生物的过渡位置,也就是说病毒正好填补从化学大分子到原始细胞生物中间的空白。
其要点是:地球上生命物质产生的环境中首先由无机物质演化为有机物质,再演化为大分子生命物质。
这个学说是根据生命起源学说和分子进化理论所提出来的一种纯粹的假设,缺乏任何进化上的证据。
第二种学说认为病毒是一种高级微生物的退行性生命物质,微生物细胞在生命历程中的部分基因丢弃使其丧失独立的自我繁殖能力,最终退化为病毒。
提出这种假说的依据是:在细胞内环境寄生的细菌与病毒之间,还存在着像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是二类非独立生活的细胞生物)这样一些比细菌更原始,而且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中间形式,并据此推测,由寄生于细胞的低级细菌退化为立克次氏体一类的生物,再退化为衣原体一类的生物,进而退化成病毒。
小专题-病毒的前世今生
使用分布有噬菌体的绷带覆盖烧伤病人的伤口,观察绷带是否能够防止伤 口感染。发现在某些病人身上取得了成功。还有人受到耐药菌感染,当时 人们认为唯一的方案只剩下截肢手术了。但在接受了10天的噬菌体治疗后, 他奇迹般地彻底康复。
谈谈新冠肺炎
1.第七种冠状病毒
SARS-CoV(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红肿
细胞因子风暴
单股正链的RNA病毒
症状:
(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
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
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
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防控
控制传染源:封城 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 途径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
3).艾滋病毒:爆发于上个世纪80年代,每年造成超过100万人死亡。今 天,全世界超过360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而历史上艾滋病共造成了约 3000万人丧生。
4).狂犬病毒:目前狂犬病是不治之症,也就是说只要发病,死亡率是 100%,只能预防。在一代又一代,它造成约500万人死亡。至今,由于疫苗 并非完全普及,狂犬病毒仍然造成每年有超过50000人死亡。这相当于每 天超过100人死亡。
链RNA病毒、单链(+)RNA病毒、单链(-)RNA病毒和逆转 录病毒。(不考虑亚病毒因子) 根据宿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7.病毒的应用
噬菌体具有很多优点:
• 转基因的载体 • 细胞融合的促融剂 • 研发疫苗 • 疾病的治疗 • 其它
1.噬菌体的数量巨大,噬菌体的数量与细 菌相比形成了10比1的优势,每一克土壤 包含的噬菌体数量都多于地球上的总人 口。
2024版年度《病毒》ppt课件完整版x
2024/2/2
8
病毒粒子组成要素
核心
由核酸构成,核酸携带着病毒的遗传 信息,决定了病毒的遗传特征。
脂质膜(部分病毒具有)
一些病毒在蛋白质外壳外还有一层脂 质膜,它可以帮助病毒更好地侵入宿 主细胞。
蛋白质外壳
包围在核酸外面的一层蛋白质,保护 病毒的核酸不被破坏,并参与病毒的 感染过程。
2024/2/2
病毒演化
病毒在寄生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异和演化,以适应不同的宿 主和环境。病毒的演化速度很快,常常导致新的病毒株或病毒 种类的出现。
5
病毒分类及命名规则
病毒分类
根据病毒的核酸类型、形态结构、宿主范围等特征,可将病毒分为不同的科、属和种。目前已知的病毒种类非常 繁多,且不断有新的病毒被发现和命名。
命名规则
包括物理屏障(如皮肤和黏膜)、化学屏障(如胃酸和酶)以及先 天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识别病毒的过程
先天免疫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毒特有的分子模式, 如病毒核酸和病毒包膜蛋白。
引发炎症反应
识别病毒后,先天免疫细胞会释放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招募更多的 免疫细胞到感染部位,引发炎症反应。
病毒包膜蛋白
针对包膜病毒,通过干扰病毒包膜蛋白的合成或功能来阻止病毒进 入细胞。
病毒基因组
直接作用于病毒基因组,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切割病 毒DNA。
24
临床试验阶段划分及评价标准
临床试验阶段
包括I期(安全性评价)、II期(有效 性初步评价)、III期(有效性确证) 和IV期(上市后研究)。
2024/2/2
病毒定义
病毒是一种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 成的微生物,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才能生存和繁殖。
细胞生物学笔记
名词解释1,中膜体:是某些细菌的质膜内陷经折叠后形成的一种重叠交错管泡状模型。
2,异形胞:丝状蓝藻在氮源不足时,群体中5%-10%的细胞转变为异形胞,异形胞个体大,细胞壁厚,并且丢失了光系统Ⅱ,合成固氮酶。
3,类病毒: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环状分子RNA构成,其大小仅有几百个核苷酸,只感染植物。
4,反转录病毒: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病毒自身的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病毒DNA 分子,整合到宿主DNA中进行转录出mRNA和病毒基因组RNA。
5,脂筏模型:在甘油磷脂为主体的生物膜上,胆固醇,鞘磷脂等富集区域形成有序的脂相,如同漂浮在脂双层上的脂筏一样载着执行某些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各种膜蛋白。
6,膜骨架:质膜下的蛋白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对膜起支撑作用。
是由膜蛋白和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他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7,协同转运蛋白:能够同时转运两种物质,如果两种物质向同一方向运输,则称为同向,如果同时转运的物质是相反的方向,则称为异向。
8,ABC转运蛋白:是细胞细菌质膜上糖,氨基酸,磷脂和肽的转运蛋白,是哺乳类细胞质膜上磷脂,亲酯类药物,胆固醇和其他小分子的转运蛋白。
9:半自主性细胞器:自身携带遗传物质DNA,以原核细胞的编码方式转录合成一些自身的RNA和蛋白质的细胞器称为半自助性细胞器。
10,内共生学说:真核细胞是通过若干不同种类的原核细胞生物共生而造成的,这些共生的原核生物与宿主细胞建立了紧密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在复制和遗传上建立了统一的协调的体系,这样的共生的组合就成为了真核生物的祖先。
11,氧化磷酸化:在有氧代谢的三羧酸循环等反应中脱下的氢首先与NAD或FAD结合成NADH或FADH2,经呼吸链这其他成分的传递,NAD+和FAD从氧化底物取得的电子与O2分子结合,提供的能量用以驱动ADP+Pi转变为ATP的反应。
12,质子驱动力:线粒体ATP合酶在质子流的推动下实现分子内“转子”的旋转,驱动ATP 的生成。
教学理论对微生物学科的心得
教学理论对微生物学科的心得建构主义主教学理论1.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客观,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学习者的经验和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不断改变;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所有情况,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另外,虽然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知识被赋予特定的外在形式并得到普遍认同,但由于不同个体的经验背景和学习环境不同,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也不一样。
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界定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知识观,把知识视为一种具有真理性的假设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知识在科学的发展中可以被不断完善。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启示我们,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无论知识如何变化,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
因此,传统教学中视教材内容为真理,长期向学生灌输固定不变的教材知识的教学方式受到巨大挑战。
2.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者不是对知识一无所知的“一张白纸”,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对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巩固或调整和改善,从而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还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与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境联系着的,是对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社会性交互作用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此外,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还认为,互动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互动之中。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启示我们,学习的过程是新知识与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互动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地复述知识,教条地灌输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也不相同,在教学中应该屏弃传统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尽量创立有利学生学习的情境,并努力营造合作和互动学习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的起源有三类学说:
(1)退化性起源学说
退化性起源学说认为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物的退化形式。
这种细胞内寄生的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对某种不能穿过细胞膜的代谢发生了严重依赖。
在细胞内,这类寄生物可以在不影响其生存的情况下逐渐丢失部分生物学功能。
它们所必需保留的功能是具有可进行自主复制的DNA复制原点(顺式元件)、可以对复制进行调控的反式调控蛋白,以及能与宿主生物合成及复制系统相互作用的顺式和反式功能。
最终的选择结构,就可产生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DNA分子或质粒。
退化性起源学说可以把病毒的起源解释为两个阶段:首先,寄生物在细胞内产生独立复制的DNA质粒,然后,编码寄生物亚细胞结构单位的基因发生突变,形成病毒的衣壳蛋白。
随着进化的发生,新获得的可在细胞间转移的特性被进一步选择下来。
(2)病毒起源于宿主细胞中的RNA和(或)DNA成分的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病毒是正常的细胞组分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自主复制的能力独立进化而来的。
该学说能解释所有病毒的起源:DNA病毒起源于质粒或转移因子;反转录病毒起源于反转座子;RNA病毒起源于自主复制的mRNA。
(3)病毒起源于具有自主复制功能的原始大分子的学说,即病毒起源于自主复制的RNA 分子。
核糖核酸多聚体具有自主复制的信息和能力。
由于发现RNA分子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使得RNA为生命和病毒的起源的学说变得更具有吸引力。
小而简单的RNA分子具有至少下列三种化学功能:
1)核糖核酸酶的活性;
2)能自我拼接去掉内部的核酸序列(核酸);
3)有实验表明,以RNA作引物可以合成依赖于模板的多聚胞嘧啶核酸。
也就是说,RNA分子可以进行复制和进化相关的三个基本反应。
我认为第三个学说更有说服力。
先是RNA的形成和复制,然后演变出RNA-蛋白介导的一系列反应,第三步产生了DNA。
DNA由于比RNA稳定而最终成为遗传信息。
RNA的反应性有利于它作为催化物而不利于它成为遗传物质。
有些分子被包装在细胞和组织中,形成宿主细胞,另一些分子则自我复制或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进化成为病毒。
从DNA病毒和RNA病毒的进化而言。
突变和重组都是DNA病毒进化的决定因素。
DNA病毒容易在宿主体内形成持续性或慢性感染,它们可以在宿主体内存在多年而后爆发,其间可能几乎不发生变异,因此,这类病毒的变异速率可能表现得比裂解型病毒慢一些。
一般来讲,DNA病毒不会像RNA病毒那样引起人类世界范围的流行性疾病。
RNA病毒引起的疾病流行和变异成为研究RNA病毒
进化,特别是进化时间的良好素材。
以流感病毒为例,RNA可编码出病毒复制和吸附功能的蛋白质。
此外,流感病毒RNA是多段分布的,因为片段之间可发生遗传重组,高突变的流感病毒才不会被进化淘汰掉。
RNA起源促使流感病毒的形成,后者见证了遗传物质由RNA向DNA 转变。
某种意义上说,流感病毒正在演绎RNA起源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