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风险防范处置预案

合集下载

医院疼痛科治疗风险防范与处置应急预案

医院疼痛科治疗风险防范与处置应急预案

医院疼痛科治疗风险防范与处置应急预案Xxx医院疼痛科治疗风险防范与处置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师法》等相关规定,医疗机构有义务和责任预防及处理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原则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急救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并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风险,增加医疗风险的快速处理的反应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急救抢救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组员:xxx、xxx、xxx、xxx、xxx二)职责1.制定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监控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科学评价方法,研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日常监控的工作方法。

2.加强医疗质量日常监控,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和评价,判定指标完成情况,不断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3.当发生重大应立即组织强有力的医疗力量进行抢救,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封存。

4.处理医疗事故和纠纷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四、疼痛治疗中的应急预案一)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措施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护士配合医师进行处理。

3.情况严重者应立即停止手术,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护士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消毒物品供应中心、护理部和药剂科。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拿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二)疼痛治疗中发生误吸的处理1.首要措施1)高危患者应监测SpO2、心率、血压等。

2)给予100%氧气吸入,尽可能减少误吸物继续污染气道。

3)如果患者处于清醒或半清醒状态,吸净口腔及鼻咽腔,将患者置于修正位。

医院疼痛诊疗工作制度

医院疼痛诊疗工作制度

医院疼痛诊疗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我院疼痛诊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实施疼痛治疗医师需应具备相应医师资质,执业医师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具备相应资格,执业范围与执业资格范围相符,有创操作实行资格授权制。

第三条应用毒麻药品应按卫生部53号令《处方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正确使用。

第四条实行疼痛评估、疗效评估与追踪随访等相关制度,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及“药物止痛五条原则”,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有完整的疼痛治疗病历档案与定期总结评价,提高诊疗质量。

第五条为疼痛患者提供疼痛知识宣教,提供可选择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由具备资质的医师按规定与患者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实施有创镇痛诊疗操作应履行书面知情同意。

第六条有疼痛治疗风险防范与处置预案,包括: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高风险操作相关风险防范以及各类风险的处置预案。

第七条定期对相关员工及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疼痛治疗规范的相关培训与指导,熟悉各类风险的处置流程和岗位职责。

第八条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专人负责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疼痛诊疗质量全程监控管理,定期评价疼痛诊疗质量,促进持续改进。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模版(四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模版(四篇)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模版标题: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模板一、概述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面临着各种可能的风险和突发事件。

为了保障医疗安全,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全员培训和演练,以确保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减少事故损失。

二、医疗风险防范预案1. 预防医疗安全风险1.1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2 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1.3 贯彻执行医疗操作规范,遵循标准化诊疗流程;1.4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1.5 加强医疗用品和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1.6 做好医患沟通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2. 预防院内感染风险2.1 制定院感防控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2.2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2.3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2.4 定期对医疗设施和供应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2.5 减少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如明确患者隔离措施等;2.6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医疗应急处理预案1. 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应急响应1.1 建立医疗应急响应制度,明确应急响应部门和责任;1.2 设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时获取信息和组织应急处理;1.3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预警等级;1.4 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2.1 事故现场的救援与处理2.1.1 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2.1.2 配备必要的救援工具和装备;2.1.3 指定责任人做好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2.1.4 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2.2 伤员的救治与转院2.2.1 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伤员的救治工作;2.2.2 根据伤情轻重及时转院或接受进一步治疗;2.2.3 做好伤员家属的安抚和沟通工作。

2.3 事故的善后处理与总结2.3.1 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2.3.2 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保护伤员和患者权益;2.3.3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并修订预案。

疼痛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

疼痛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

治疗的风险1.穿刺损伤1) 损伤神经致瘫痪:面神经损伤致面瘫,脊神经损伤致四肢瘫,大小便失禁。

2) 损伤胸膜致气胸。

3) 损伤血管致出血性休克;血肿形成在眶后致眼球突出;椎间动脉损伤后出血形成腹膜后大血肿并将膈肌顶入胸腔,造成心肺压迫;血肿在椎管形成,致高位截瘫死亡。

2. 药物作用1) 药物逾量致药物中毒或者呼吸、循环抑制2) 药物误入:误入血管致抽搐;误入硬模下间隙致高位阻滞,呼吸、循环抑制;误入蛛网膜下间隙致全脊麻甚致呼吸、心跳骤停。

3) 药物扩散过广:由于解剖变异或者注药速度过快或者容量过大,使药物扩散围过广,造成周围组织损伤。

4) 药物不良反响:如 NSAIDs 类的消化道穿孔、出血;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便秘;糖皮质激素的水钠潴留、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溃疡病复发;抗癫痫药物的肝脏伤害及神经毒性;酶抑制剂的过敏反响等。

3.微创治疗的风险1) 机械损伤:除前述穿刺损伤,各种微创治疗器具亦可对安康组织造成损伤,如:椎间孔镜技术的扩器、环钻、髓核钳损伤了神经、硬膜囊、血管等。

2) 物理损伤:a) 工程选择错误造成的损伤:如用颈椎等离子刀头靶点消融脱到椎间管的髓核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选择消融〔温度<45°〕,术者应踩兰色踏板,假设踩了黄色踏板应用了热凝〔温度>70°〕,就必然会造成相邻神经根的热损伤,术后立刻浮现肌力下降。

b) 参数选择错误造成的损伤:不同病变组织、不同病变部位对物理微创治疗的参数有不同要求。

颅底的半月神经节可热凝到86°2分钟,但眶下神经只能热凝到70°1 分钟。

c) 违背安全操作程序所致的损伤:可造成病人的神经损伤,如术后浮现足下垂。

4. 胶原酶溶盘带来的风险:a〕误入蛛网膜下间隙:如前所述b〕间盘膨胀压迫马尾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

c〕未溶解的纤维环组织脱离卡压神经根管致神经根急性受压,疼痛加重,肌力消失,急诊手术,取出卡压物,半年后肌力恢复。

疼痛治疗风险防范与处置预案

疼痛治疗风险防范与处置预案

痛苦悲伤治疗风险防备与处置预案一、治疗的风险(一)穿刺毁伤毁伤神经致瘫痪:面神经毁伤致面瘫,脊神经毁伤致四肢瘫,大小便掉禁;毁伤肋膜致气胸;毁伤血管致出血性休克;血肿形成在眶后致眼球凸起;椎间动脉毁伤后出血形成腹膜后大血肿并将膈肌顶入胸腔,造成心肺榨取;血肿在椎管内形成,致高位截瘫逝世亡.(二)药物感化1.药物逾量致药物中毒或呼吸.轮回克制.2.药物误入:误入血管致抽搐;误入硬模下间隙致高位阻滞,呼吸.轮回克制;误入蛛网膜下间隙致全脊麻甚致呼吸.心跳骤停.3.药物集中过广:因为剖解变异或注药速渡过快或容量过大,使药物集中规模过广,造成四周组织毁伤.4.药物不良反响:如NSAIDs类的消化道穿孔.出血;阿片类药物的呼吸克制.便秘;糖皮质激素的水钠潴留.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溃疡病复发;抗癫痫药物的肝脏伤害及神经毒性;酶克制剂的过敏反响等.(三)沾染:可导致化脓性关节炎.沾染性脊柱炎等.(四)归并症带来的风险:若有血汗管体系的并发症的痛苦悲伤患者,在诊治痛苦悲伤性疾病的进程中产生了心肌梗逝世或脑血管不测.二.增强防备(一)进步诊断程度1.耐烦周全讯问病史,尽量问出起病原因或诱因.发病特色.影响身分.治疗办法.药物及后果.在既往史中要特别留意讯问手术史及病理成果,对主要脏器的功效也要细心讯问.2.卖力.细心查体,除对痛苦悲伤病变所累积的体系如脊柱.四肢等活动体系细心检讨外,对神经体系要非分特别细心地进行检讨.3.联合临床细心阅片,要自力思虑,不要依附陈述.4.看重实验室检讨成果:痛苦悲伤科大夫必须熟习与痛苦悲伤疾病相干的实验室检讨,如风湿病的ESR.ASO.RF.CRP.HLAB27.ANA;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髓片特色;不合肿瘤的不合标识表记标帜物;骨质松散症确诊和鉴此外实验室检讨项目.(二)熟习剖解,选择最佳穿刺进路,进步一次穿刺成功率,防止对相邻阻滞的毁伤.(三)依据病变特色和致痛机理选择最佳治疗办法或最佳办法组合.(四)熟习各类治疗技巧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机理,选择最佳顺应证.控制各类技巧的操纵方法,严厉遵巡其操纵程序,熟习各类技巧的治疗参数.随时留意患者的反响,检讨其相干肢体的活动.(五)确保手术室的无菌前提,严厉无菌技巧.(六)手术室的各类挽救药品和用品必须齐备并按期检讨,确保随时好用.(七)患者尽量取卧位治疗,以防术中晕针.(八)以下几种情形必须在术前凋谢静脉,术中进行性命体征监测.1.年迈体弱患者.2.半小时以上的较庞杂的手术.3.操纵虽不庞杂,但有可能影响呼吸轮回的治疗,如侧隐窝打针.4.有过敏史的患者.(九)一般情形较差的患者,不宜急于实行微创治疗,更不宜在门诊治疗.(十)万一碰到不测情形,要保持脑筋沉着,断定精确,处理实时,解释合理.(十一)擅长沟通:擅长向患者及亲属解释清晰病情,什么病,为什么引起痛苦悲伤,应采纳什么样子的治疗计划(最好有几个计划,最佳计划排在前,供依据病人.家庭.单位的情形选择),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有什么安全,采纳什么办法加以防备.碰到复查.疑难病例或风险大的病例,还要向医务部申请,在取得引导同意后才可实行.(十二)一切医疗行动均要循证守法.(十三)看重做好医疗文书工作,门诊病历也必须写好.证全,尤其治疗记载及治疗后的功效检讨要写清晰,如屈指肌腱缩窄性腱鞘炎治疗后必须记载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的活动情形.三.处置预案(一)NSAIDs不良反响的预防1.控制经常运用NSAIDs的顺应证.禁忌证与留意事项.2.尽量防止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s同时服用.3.对于高危身分患者,选用胃肠伤害少的药物,削减剂量,并预防性运用胃粘膜呵护剂.4.尽量防止长期运用,或按期检测血红蛋白及大便潜血实验.5.对于特别患者要留意监测肾功效.(二)产生麻醉不测时的处理1.局麻药毒性反响(1)停滞运用局麻药.(2)面罩吸氧,须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以包管氧供.(3)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如安定.咪唑安定等,甚或硫喷妥钠及肌肉松懈药以控制惊厥.(4)运用升压药.抗心律掉常药等支撑轮回功效.(5)如呼吸.心跳停滞,则按心.肺.脑苏醒处理.2.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1)停滞运用局麻药.(2)面罩吸氧,须要时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3)快速填补血容量.(4)运用升压药等保持血压.心率和心律的稳固.(5)如呼吸心跳停滞,则按心.肺.脑苏醒处理.3.硬膜间隙血肿和截瘫:尽早行硬膜外腔穿刺抽出血液,须要时行椎板切开血肿消除.4.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沾染或脓肿(1)全身抗沾染治疗(2)对症治疗:如发烧而需降温,头痛用止痛药等.(3)局部脓肿则需引流.5.神经.脊髓毁伤(1)退出穿刺针等,防止进一步毁伤.(2)帮助运用神经养分药.(3)进行锤炼,促进神经功效恢复.(三)腹腔内出血临床表示取决于出血量:少量出血无显著症状,出血量大时,常有腹胀.腹痛,轻微时有盗汗,血压降低及休克症状.预防:严厉控制顺应证,对于肝硬化凝血功效差的患者,改正后再治疗.治疗:检测性命体征,积极扩容.输液.止血.输血.升压等,须要时手术探查止血.(四)气胸处理一般出理:患者应卧床歇息,限制活动,肺紧缩〈20%时不需抽气,可赐与镇咳.止痛对症治疗,有沾染消失时应视情形选用响应抗生素.急性气胸的处理:抽气减压,促进尽早复张是气胸急症处理的症结.抽气:肺紧缩>20%的闭合性气胸,尤其是肺功效差的肺气肿病人,抽气是敏捷解除呼吸艰苦的主要措施.抽气办法:简略单纯法:用打针器进行抽气,此法实用于急救,也便于病人输送.闭式引流:实用于张力性气胸,水封瓶中不再有气泡逸出,且玻璃管中液面不再摇动,胸片证实肺已复张,即可拔管.中断负压吸引:闭式引流一周以上仍有气泡逸出,解释破口未愈合,应加用负压吸引,以利肺复张.。

疼痛风险防范及预案

疼痛风险防范及预案

疼痛风险防范及预案一、引言疼痛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疼痛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疼痛风险的防范措施和预案。

二、疼痛风险的防范措施1. 疼痛评估: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以减轻疼痛症状。

3. 非药物治疗: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4.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疼痛。

三、疼痛风险的预案1. 建立疼痛管理团队:由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疼痛管理团队,共同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定期评估: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疼痛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3. 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因疼痛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4. 建立应急机制:制定疼痛应急预案,如发生急性疼痛、镇痛药物过量等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四、总结疼痛风险的防范及预案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疼痛管理团队的组建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疼痛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医疗机构应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五、建议与展望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疼痛管理培训,提高其对疼痛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协作能力,确保疼痛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2. 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疼痛评估体系,包括评估工具的选择和评估流程的制定等方面。

同时加强对评估结果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的建设,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完整版)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完整版)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备及应急处理方案(一)目的1、为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医疗事故办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例,特拟订《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备及应急方案》。

2、本方案合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有关科室。

(二)防备方案1、各临床、医技及有关科室一定环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主旨,完美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样急救设施要处于优秀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

依据资源共享、特别急救设施共用的原则,医务科有权依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分配。

3、从保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互相配合;禁止在患者眼前诋毁别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切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状况下,深造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样会诊。

5、增强对以下要点患者的关注与交流:(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2)孤寡老人或虽有儿女,但家庭不友善者;(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4)估计手术等治疗成效不好者;(5)自己对治疗希望值过高者;(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7)有发生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8)病情复杂,各样信息表示可能产生纠葛者;(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11)需使用名贵自费药品或资料者;(12)因为交通事故有可能推委责任者;(13)患者选医师诊断者;(14)特别身份的患者。

6、关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葛苗头,科室主任一定亲身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举措。

安排专人招待患者及家眷,其余人员不得任意解说病情。

7、各项检查一定拥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次序。

重视关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仔细剖析,妥当保留。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响,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小孩的用药安全。

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禁止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麻醉科风险防范应急预案

麻醉科风险防范应急预案

麻醉科常见风险
技术风险
包括麻醉操作不当、气 管插管困难、神经阻滞
不全等。
管理风险
涉及麻醉前评估不足、 术中监测不力、术后镇
痛不完善等。
设备风险
如麻醉机故障、监护仪 失灵、呼吸机问题等。
药物风险
包括药物过敏、用药错 误、药物相互作用等。
风险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患者因素
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 并存疾病等。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上报麻 醉相关不良事件,以便及 时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 施。
质量持续改进策略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麻醉科质量管理体系,明确 质量管理目标和标准,确保医疗
质量持续改进。
加强质量监控
定期对麻醉科医疗质量进行监控和 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鼓励创新和改进
鼓励医护人员提出创新性意见和建 议,促进麻醉科医疗质量的不断提 高。
远程医疗在麻醉领域的应用
远程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麻醉科提供新的 服务模式,如远程会诊、远程监测等。
3
个性化麻醉方案的普及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麻醉科将更加注 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一挑战,麻醉科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和监测,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03
团队协作的挑战
麻醉科工作需要与其他科室紧密合作,确保患者围术期的安室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完善的团队
协作机制。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 2
人工智能在麻醉领域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在麻醉 领域实现更精准的风险预测和智能辅助决策。
加强风险评估

学生急性伤病处置预案

学生急性伤病处置预案

学生急性伤病处置预案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保持冷静和安抚:首先要保持冷静,安抚学生的情绪,帮助他们放松。

2. 评估伤势严重程度:快速评估伤势的严重程度,包括观察伤口的大小、出血情况、疼痛程度等。

3. 停止出血:对于外伤引起的出血,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止血,可以使用纱布或干净的布固定伤口,并加压至出血停止。

4. 处理伤口:根据伤口的情况,可以将伤口用温盐水清洗,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5. 缓解疼痛:如果学生有疼痛感,可以给予一些简单的疼痛缓解措施,比如使用冷敷或热敷,或者适量给予止痛药。

6.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伤势较为严重或无法处理,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或将伤员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

7. 事后处理:记录伤势的情况、急救措施和就医过程,以备后续参考。

同时,及时通知学生的家长,告知他们学生的伤势情况和采取的处理措施。

以上是学生急性伤病处置的基本预案,具体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操作,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第 1 页共 1 页。

针刺伤应急预案

针刺伤应急预案

2023-11-11目录•概述•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流程•应急物资与装备•应急响应与支援•预案评估与修订•常见问题与解答概述背景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伤害,特别是在医疗、护理等领域,由于操作不当、防护不足等原因,存在较高的风险。

定义针刺伤是指医疗工作人员被医用针具意外刺伤,如注射器、采血针等,导致皮肤破损、血液接触的一种职业性损伤。

定义与背景01血液感染针刺伤可能导致医疗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从而感染病毒、细菌等。

02神经损伤针刺伤可能损伤神经,导致被刺伤部位附近的功能障碍。

03疼痛与不适针刺伤会导致被刺伤部位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

针刺伤的危害制定针刺伤应急预案旨在及时、有效地应对医疗工作人员意外针刺伤事件,降低职业性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通过应急预案的实施,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救治受伤人员,减轻疼痛与不适症状,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职业保障水平。

目的意义应急预案的目的和意义预防措施培训与教育强化安全意识01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针刺伤预防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规范操作流程02制定并推广针刺伤安全操作规程,让员工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发生意外。

强调标准预防措施03教育员工在接触针头等锐器时,必须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手套、面罩等。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针头在处理针头时,禁止徒手接触针头,特别是已经使用过的针头。

立即将针头放入锐器盒使用后的针头应立即放入专门的锐器盒内,避免二次使用或误伤他人。

统一处理废弃针头所有废弃的针头和锐器应按照医疗垃圾处理规定进行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医疗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有效,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针刺伤事故。

安全操作规程防护用品的使用使用面罩或眼镜在进行有可能接触到血液或体液的操作时,应佩戴面罩或眼镜,以保护面部和眼睛。

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在进行可能接触到污染物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服,以减少污染的风险。

医疗风险防范制度、预案培训

医疗风险防范制度、预案培训

(四)建立畅通、便捷的投诉渠道,公布投诉地点、投诉电话; (五)实行“首诉负责制”。对投诉人予以热情接待,认真听取投 诉人意见,核实相关信息,如实记录投诉人反映的情况。对于能够 当场协调处理的,应当尽量当场协调解决; (六)对于无法当场协调处理的,调查、核实投诉事项,提出处理 意见,及时答复投诉人。一般投诉事项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对于 涉及多个科室,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的投诉事项10个工 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 (七)指导、协助门诊和科室对医疗纠纷争议的处理;包括沟通和 解、申请事故鉴定和诉讼; (八)及时总结通报医院医疗差错整改经验教训,制定医疗安全工 作计划; (九)监督和检查门诊及科室医疗差错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制定 医疗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 (十)审批医疗文书的复印和封存。
(七)定期检查考核全院医务人员对《执业医师 法》、《护士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医疗机 构管理条例》、《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病历 书写规范》、《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药 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母婴保健法》、《献血法》 掌握程度。 (八)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 会议一次,分析检查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整 改措施,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设想。
(一)教育各级医务人员勤勉敬业,遵纪守法, 恪守职业道德,强化质量意识,努力预防医疗差 错和事故的发生,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二)审校医院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制定医疗、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和奖惩制度。 (三)管理及控制各科室诊疗、护理等医疗质 量情况,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以期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第六条 各科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卫生管理 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规 范,通过学习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事故的防范意 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医疗机 构管理条例》、《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病历 书写规范》、《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药 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等。

疼痛风险防范处置预案

疼痛风险防范处置预案

疼痛风险防范处置预案疼痛是生理反应,是身体对组织受到损伤和炎症等刺激的保护反应,有助于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也是很多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尽管疼痛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但过度的疼痛会对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疼痛还会影响睡眠、饮食和身体免疫力,甚至导致抑郁等精神问题。

疼痛风险防范是指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或降低疼痛的产生,减少疼痛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疼痛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疼痛风险防范疼痛诱发因素分析在制定疼痛风险防范措施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患者发生疼痛的可能原因和风险因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处理不同类型的疼痛。

疼痛的诱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点:•疾病: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肺病,关节炎等)和急性疾病(如感冒,胃肠炎,骨折等)均可引起疼痛。

•手术:术后疼痛是常见现象,如没有有效控制会影响病人康复,导致并发症。

•失血或输血:失血和输血后,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药物: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镇痛药等)也会引起疼痛。

疼痛风险防范措施•预防疼痛的发生:在治疗之前,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过往的药物使用经历,以及患者对疼痛的感受,以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实践指南是帮助医生、患者和机构作出正确决策的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不仅可以减小误诊率,还可以避免给患者带来疼痛风险。

•疼痛治疗:提供适当的镇痛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以严重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客观评估:通过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疼痛进行客观评估,从而制定个性化的疼痛防范方案。

疼痛应急处置预案在疼痛急性发作的情况下,及时的处置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疼痛应急处置预案的步骤说明:1.首先要与疼痛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疼痛的程度、部位、性质,以及需要采取的治疗。

2.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3.采用物理治疗,如物理降温、物理按摩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4.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如情绪调节、瑜伽等,可以使患者在应对疼痛的同时放松自己。

防范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防范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保障公司经营稳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分支机构。

1.3 工作原则1.3.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1.3.2 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原则1.3.3 依法依规、迅速处置原则1.3.4 综合协调、高效应对原则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领导小组成立公司防范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公司防范风险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组长:公司总经理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2.2 工作小组根据需要,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小组,负责具体风险应急处置工作。

2.2.1 安全生产应急小组2.2.2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2.2.3 法律事务小组2.2.4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小组三、风险分类及预警3.1 风险分类3.1.1 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3.1.2 事故灾难风险:如火灾、爆炸、泄漏等。

3.1.3 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如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事故等。

3.1.4 社会安全事件风险:如恐怖袭击、网络攻击等。

3.1.5 经济金融风险:如资金链断裂、市场波动等。

3.2 预警机制3.2.1 建立风险预警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各类风险。

3.2.2 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如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等。

四、应急处置程序4.1 信息报告4.1.1 发现风险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4.1.2 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2 应急处置4.2.1 安全生产应急小组负责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风险。

4.2.2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负责事故调查、责任追究等工作。

4.2.3 法律事务小组负责提供法律支持,协助应急处置工作。

4.2.4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小组负责发布风险信息,引导舆论。

4.3 应急结束4.3.1 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后,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

疼痛治疗风险防范与预案

疼痛治疗风险防范与预案

疼痛治疗风险防范与预案一、引言疼痛治疗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疼痛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疼痛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和预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疼痛治疗风险的种类1. 药物过敏:疼痛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2. 药物副作用:一些用于疼痛治疗的药物可能引起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嗜睡等。

3. 药物依赖:长期使用某些止痛药物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药物依赖,一旦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症状。

4. 医源性损伤:在注射、神经阻滞等疼痛治疗方法中,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三、疼痛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1.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在制定疼痛治疗方案前,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过敏史、用药史等,以降低药物过敏和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2. 规范操作流程:在注射、神经阻滞等疼痛治疗方法中,医生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准确无误,以减少医源性损伤的风险。

3.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依赖。

4. 加强患者教育:医生应向患者详细介绍疼痛治疗的目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四、疼痛治疗风险的应对预案1.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医院应建立疼痛治疗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应对流程,确保在发生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2. 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医院应配备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救治措施。

3. 备足急救药品和设备:医院应备足常用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如抗过敏药物、呼吸机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4. 加强沟通与协作: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配合度。

同时,医护人员之间也应加强协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12.疼痛治疗管理)(6款)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12.疼痛治疗管理)(6款)
首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结果:□【C】;□【B】符合【C】,并;□【A】符合【B】,并
存在问题:
1.
2.
3.
内部审核人:日期:
末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结果:□【C】;□【B】符合【C】,并;□【A】符合【B】,并
改进措施:
1.
2.
3.
改进成效:
1.
2.
3.
内部审核人:日期:
4.12.2.2
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的原则。
1.
2.
3.
内部审核人:日期:
存在问题:
1.
2.
3.
内部审核人:日期:
末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结果:□【C】;□【B】符合【C】,并;□【A】符合【B】,并
改进措施:
1.
2.
3.
改进成效:
1.
2.
3.
内部审核人:日期:
4.12.2.1
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评估、疗效评估与追踪随访等相关制度,规范开展诊疗活动。
【C】
1.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的评估、再评估制度与程序,对疼痛强度进行量化评估。
改进措施:
1.
2.
3.
改进成效:
1.
2.
3.
内部审核人:日期:
4.12.3.1
依据服务的范围,为患者提供疼痛知识教育,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C】
1.对疼痛患者进行疼痛知识的宣教。
2.有疼痛诊疗知情同意规范。实施有创镇痛诊疗操作应履行书面知情同意。
【B】符合【C】,并
根据患者疼痛评估,提供可选择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由具备资质的医师以患者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进行沟通,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并记录在病历中。

医院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优秀3篇】

医院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优秀3篇】

医院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会议记录、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meeting minut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医院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优秀3篇】《医院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优秀3篇】》是由本店铺为您提供的“横穿马路成俊”相关范文样本,希望可以在您写作“横穿马路成俊”相关文案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疗风险损害处置预案

医疗风险损害处置预案

一、目的和意义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医疗风险损害事件的发生,及时、有效地处理医疗风险损害事件,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全体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

适用于我院发生的医疗风险损害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医疗差错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疗风险损害处置领导小组(1)组长:院长(2)副组长:分管副院长(3)成员: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法律事务科、财务科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医疗风险损害处置工作。

2. 医疗风险损害处置工作小组(1)组长:医务科主任(2)副组长:护理部主任(3)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质控科、法律事务科等相关人员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医疗风险损害处置工作。

四、医疗风险损害处置流程1. 事件报告(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或发生医疗风险损害事件,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2)科室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向医务科报告。

2. 初步调查(1)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件基本情况。

(2)初步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当事人、涉及科室、可能原因等。

3. 事件评估(1)医务科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性质、等级。

(2)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损害程度、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等。

4. 处置措施(1)根据事件性质、等级,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2)对一般医疗风险损害事件,由科室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医务科。

(3)对重大医疗风险损害事件,由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并及时上报医院领导。

5. 后续处理(1)对已处理的医疗风险损害事件,医务科应定期进行回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2)对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医疗风险损害事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五、责任追究1. 对发生医疗风险损害事件的医务人员,根据事件性质、等级和责任,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WC-GZZD-076:疼痛诊疗管理制度制定日期:年月日修订日期:年月日一、术后镇痛管理制度1、依据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术后镇痛指南及医院术后镇痛管理规范与程序,结合手术室、麻醉科医疗护理管理现实情况,制定本制度。

2、手术室、麻醉科质控小组设立术后镇痛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日常术后镇痛管理的监督、评价、考核工作。

3、麻醉医师应当视术后镇痛为临床麻醉的核心与围手术期患者基础性治疗措施,加大相关理论与技术学习力度,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合理地术后镇痛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术后镇痛管理质量。

4、手术室护士应当配合麻醉医师共同做好术后镇痛的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患方对术后疼痛诊疗的正确认识与不良事件的预测与防控能力。

依据麻醉医师医嘱高质量地配制术后镇痛泵及使用背景药物。

配合病区护士做好术后镇痛监护与管理。

5、明确麻醉科值班医师术后镇痛泵使用登记与巡视管理制度。

麻醉医师使用术后镇痛泵应当按要求进行规范登记,值班麻醉医师依据登记每班至少巡视一次各病区PCA使用患者的效果,适时调控镇痛药物剂量并处置突发事件,指导病区护士做好术后镇痛的管理。

6、做好术后镇痛质控管理。

应用PDCA方法适时分析PCA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推广成功经验,改进存在的问题,优化PCA配方与评价措施,切实提高舒适化诊疗水平。

二、术后镇痛治疗管理规范与程序术后镇痛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病人的痛苦,对术后恢复起到积极地帮助作用。

术后镇痛管理主要是应用多模式镇痛理念,以病人自控镇痛泵(PCA)为主,通过镇痛团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术后镇痛质量,践行舒适化医疗,提高住院病人医疗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建立健全病区使用管理制度:(1)对术后镇痛采取规范化管理。

实施以病区护士为主体、主管医师为基础、麻醉医师为督导的人性化管理小组。

(2)病区疼痛责任护士负责建立病区术后镇痛管理档案,包括术后镇痛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本和PCA 使用登记本。

(3)术后应用PCA镇痛患者,责任护士在麻醉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日常管理。

实施动态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适时调控PCA输注速率与药物浓度。

(4)未用PCA者责任护士应当在动态VAS评分基础上,适时配合主管医师选择适宜的麻醉性镇痛剂与非甾体镇痛药。

(5)医护人员应当持续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术后镇痛治疗指导,适时进行病情知情同意与风险告之,有效识别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6)病区镇痛管理小组每月应当汇总术后镇痛不良事件与镇痛效能,应用PDCA方法不断提高术后镇痛管理质量。

2、建立术后疼痛病人管理工作流程:(1)患者主管医师与主麻医师根据患者手术方案预估术后疼痛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在充分知情同意情况下,确定术后镇痛计划并签属术后镇痛知情同意书。

(2)责任护士依据患者术后镇痛计划,术前应当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使患方熟悉术后疼痛的风险与基本的镇痛措施,并掌握疼痛描述与主要不良反应的早期识别与预防措施。

(3)使用PCA镇痛者,麻醉科医师应当以麻醉为背景用药,于手术结束前15分钟左右连接PCA泵。

应用以瑞芬太尼为基础的全身麻醉者宜在手术结束前20分钟追加长效麻醉性镇痛剂或非甾体镇痛剂为背景用药。

(4)应用PCA泵者返回病房时麻醉医师应当在床旁与主管医师、病区护士进行交接,重点说明PCA 途径、用药、速率和观察评估要点等。

(5)PCA使用过程出现镇痛不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精神障碍或神经功能异常可暂停使用并对症处理。

需要追加镇痛药或PCA故障应适时通知麻醉医师进行处理。

(6)术后以间断用药镇痛者,主管医师应当以多模式镇痛用药理念选择适宜的镇痛药物,并注意患者心理-社会-环境健康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处理。

(7)使用PCA泵者注意事项:严禁碰撞、挂起、坠地,一旦发生立即与护士联系;起床活动时镇痛泵低于穿刺部位;严禁在镇痛泵上连接液体以免药液稀释影响镇痛效果;不要频繁按压镇痛泵上的追加药物剂量按钮,评估病人麻醉恢复情况、疼痛强度,疼痛为中度时可按压镇痛泵追加镇痛药,观察镇痛效果。

3、术后镇痛医院管理培训与科普宣传制度(1)各病区应当将术后镇痛纳入“三基”培训与人文服务管理,通过学习人文关怀及疼痛的控制理论,提高医护人员合理使用镇痛药、镇痛泵的技能以及异常事件的发生前兆和应对措施,熟悉国内外疼痛管理尤其是术后镇痛的新观点、新方法等(2)加强镇痛治疗知识的普及:以病区术后镇痛管理小组为核心,手术、麻醉、护理共同参与与配合,采取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与患方疼痛诊疗健康指导,最大限度地获得患方的理解与配合,提升术后镇痛质量与住院医疗满意度。

(3)强化术后镇痛团队管理培训:明确术后镇痛是减缓手术麻醉后并发症,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满意度的重要意义。

明确术后镇痛是手术诊疗团队共同努力方能做好的医疗服务项目。

明确团队意识、行为、制度、监督、考核等在术后镇痛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分工负责、团结合作不断提升术后镇痛管理质量。

(4)建立资料汇总分析:建立交接班制度,定时对登记资料进行汇总和总结,分析病人的疼痛感受,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使得镇痛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4、术后镇痛医疗安全保障管理制度:(1)严格查对制度: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感,术后镇痛管理中严格“三查七对”,确保安全核查与安全用药质量。

(2)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镇痛泵使用中的管理,病人术毕回病房,责任护士要与麻醉师当面交接,并进行班班床旁交接,确保镇痛泵输注系统通畅。

检查每例病人镇痛泵是否正常输注、药液的剩余剂量,输注部位有无红、肿、皮肤过敏、出血、渗液、针头脱落等情况,在登记表上准确记录。

定时查看导管接头是否固定牢固,有无脱落,导管有无扭曲或移动而损伤皮肤。

(3)严密监测病人,警惕镇痛泵治疗期间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使用前详细向病人说明方法、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配合。

告知病人勿随意调节镇痛泵上的按钮,出现疼痛时遵医嘱进行调节,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分析原因,认真检查镇痛泵各项参数及输注程序。

(4)强化术后镇痛质控管理,各病区术后镇痛小组应用PDCA方法认真分析术后镇痛不良事件与特殊手术患者镇痛资料,不断改进提高术后镇痛诊疗规范,确实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服务理念。

三、慢性疼痛管理制度1、慢性疼痛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持续或间断疼痛6个月以上的疼痛性疾病为主的疼痛。

慢性疼痛诊疗为当今麻醉学科重要的工作内容。

2、我科目前慢性疼痛诊疗以门诊治疗为主,同时配合相关病房对部门慢性疼痛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3、麻醉科慢性疼痛诊疗主要项目包括神经阻滞镇痛、微创介入疼痛诊疗与整体健康综合治疗。

诊疗主要疾病包括晚期癌痛、急慢性腰腿痛、退行性关节痛、带状疱疹后疼痛、颈源性慢性疼痛、慢性头痛与术后慢性疼痛等。

4、麻醉科慢性疼痛诊疗以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慢性疼痛诊疗指南》及其针对性不断更新的慢性疼痛疾病治疗指南为依据,结合医院现有设备与医护人员素质开展工作。

5、科室建立慢性疼痛诊疗登记管理制度,麻醉医师进行慢性疼痛诊疗应当按要求认真登记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与诊疗资料。

每月由质控责任医师进行PDCA汇总分析。

6、依据三甲评审标准“跟踪检查法”要求,疼痛诊疗麻醉医师应当做好每个环节的人文关怀与患方健康指导,提高患方对慢性疼痛的认识,指导患者消除不良健康风险因素,通过整体健康行为改善提高慢性疼痛疾病的康复质量。

7、麻醉药品为慢性疼痛诊疗重要药物,疼痛诊疗医师须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管理制度与流程,做到科学、合理、依法、有效应用。

8、慢性疼痛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疼痛诊疗医师应强化整体健康风险因素评估,通过针对性健康指导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而提高疼痛诊疗质量,减缓并发症的损害。

四、癌症疼痛诊疗规范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一)癌痛病因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

(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

2、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

(三)癌痛评估癌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

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的原则。

1、常规评估原则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对于有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应当将疼痛评估列入护理常规监测和记录的内容。

2、量化评估原则癌痛量化评估是指使用疼痛程度评估量表等量化标准来评估患者疼痛主观感受程度,需要患者密切配合。

量化评估疼痛时,应当重点评估最近24小时内患者最严重和最轻的疼痛程度,以及通常情况的疼痛程度。

量化评估应当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癌痛量化评估通常使用数字分级法(NRS)、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及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三种方法。

3、全面评估原则。

癌痛全面评估是指对癌症患者疼痛病情及相关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疼痛病因及类型(躯体性、内脏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发作情况(疼痛性质、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止痛治疗情况,重要器官功能情况,心理精神情况,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以及既往史(如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等。

应当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首次全面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在给予止痛治疗3天内或达到稳定缓解状态时进行再次全面评估,原则上不少于2次/月。

4、动态评估原则。

癌痛动态评估是指持续、动态评估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变化情况,包括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变化情况,爆发性疼痛发作情况,疼痛减轻及加重因素,以及止痛治疗的不良反应等。

动态评估对于药物止痛治疗剂量滴定尤为重要。

在止痛治疗期间,应当记录用药种类及剂量滴定、疼痛程度及病情变化。

(四)癌痛治疗1、治疗原则癌痛应当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有效应用止痛治疗手段,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预防和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