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三治融合”模式落地生根,率先打造了滑县枣村乡在深化“三治融合”工作方面的典型案例,以形成乡级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的局面。

“枫桥经验”的历史脉络和精髓

“枫桥经验”始于1963年,其旨在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毛主席当年在了解到“枫桥经验”之后,非常重视,亲笔作出了如下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55年来,“枫桥经验”不仅为枫桥镇、浙江省,乃至全国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2018年11月12日,在浙江绍兴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枣村乡“三治融合”的先进做法

枣村乡位于滑县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万亩,共辖37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5.1万余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乡村两级干部共同努力,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即自治、法治、德治合一“三治融合”的桐乡经验,使得枣村乡的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健康持续发展。全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特别是综治信访、平安建设等工作都处以全县领先行列。其中,综治信访、平安建设等工作连续3年被安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乡镇;连续六年被滑县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还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维稳信访先进集体”。

他们的先进做法是:

抓组织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乡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及主抓副职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三治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在各村设立了由村两委干部和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成员的民调小组。同时,建立健全了例会制度、通报制度等规章制度,为此项工作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抓阵地建设,强硬件支撑。投资10万余元高标准建设了枣村乡综治中心,购买了电脑、电话、办公桌椅等设备,并专门设置了人民调解室。在40个行政村建设了标准化综治中心,同时配有村内民调室,同步实现了乡、村两级“三治融合”阵地配置建设,为扎实做好“三治融合”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撑。

抓排查调解,确保大局稳定。进一步整合了乡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土地所、武装部等相关部门力量,健全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全乡形成了统一接访、归口办理,统一归档、统一督办的工作格局,

学习“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

—— 周 霞 ——

作为148万人口的豫北农业大县滑县,

如何在新时期基层治理过程中将“枫桥经验”与自身传统农区的治理特点相结合,

在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进程中走出一条新的基层治理方法,其经验做法尤为必要。

社会瞭望37

坚持要求各村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及时化解。近年来,全乡共排查矛盾纠纷145起,化解140起,化解率为96%,切实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问题不上交。

开展法治、道德教育宣传,提升群众自治水平。枣村乡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等部门以“法治宣传月”为契机,通过广播、标语、宣传车、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了广大干群的法律意识;依托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各村开展“两好两孝”“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不断提升基层群众道德自治水平,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三治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以枣村乡为例,在“三治融合”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且具有普遍性:一是“三治融合”的内生动力不足,由于长期按照上级硬性指标办事,导致群众思维被协商、被决策的现象较重,依赖性、懒惰性强,“政府推一推,群众动一动”,积极性和内生动力不足;二是“三治融合”的主体年龄偏大,大部分村民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他们参与协商议事的积极性不高,而少数留守的中青壮年劳动力虽有心参与协商议事,但是话语权不足、信心不足;三是协商议事的水平不高,留守村民知识结构、法律知识、能力、威望普遍不高,再加上事前一些工作如通知、征求意见不到位等问题,造成协商会议上交流的少,议事质量下降,让大家信服的事情少,效果有待提高;四是“人情化”社会弊端突出、协商议事制度化建设缺少具体指导等造成在推广“三治融合”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枫桥经验”推广普及率较低。

对此建议:

以制度建设为基石,构筑协同推进格局。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应由政法部门牵头,与司法局、妇联、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对接协商,制定《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广工程实施方案》,筹建“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不断完善提高“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制度化建设,逐步实现按制度、按程序、按流程开展“三治融合”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模式,切实杜绝“人情化”、指导性不强和协商议事的水平不高等问题,为“三治融合”提供组织保障和推进路径。

以民主法治村创建为载体,提升基层自治水平。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持续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和亮牌提升工程,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级红白理事会章程及内容,积极践行“4+2”工作法,切实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全面提升基层“自治”水平。

以法律服务建设为抓手,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深化村级公共法律平台建设,健全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积极将法治元素、法治文化充分融入农村日常生活,并利用已建成的农村文化舞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送法下乡”、文艺会演等法治宣传活动,推动农村文化舞台成为村(居)民学法用法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党校教师、律师、人民调解员的作用,以党性教育课、法治课、现场咨询、座谈会等形式提供服务菜单,全面提升广大群众信法、懂法、依法办事能力。同时,进一步在硬件建设和人员配置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制度化、规范化、年轻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内部解决矛盾纠纷的工作能力,实现将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化解在基层的工作要求。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全面打造浓厚的德治文化氛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会逐步加大,广大农村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用好用活目前开展的好儿子、孝媳妇、好闺女、孝女婿“两好两孝”评选活动,培育选树一批群众公认、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两好两孝”典型事迹,编排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美德宣传节目,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进而形成良好的家风、村风和民风,降低矛盾发生率。要求各村主要以新时代孝道文化、选树的德育典型家庭或个人及中国传统孝道美德为主题,打造一个主题鲜明、图文并茂、以德育人、以德治村的德治文化广场或德治文化墙,并通过文化广场等阵地作用,以德治宣讲、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宣传形式,讲好各村故事,展示良好形象,全面营造浓厚的“德治”文化氛围,为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向善、向好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作者系中共滑县县委党校讲师、河南省第二批青年理论宣讲专家)

社会瞭望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