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维新_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汉民《放开眼界看“戊戌”》 材料二 我认为今后对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的深入研究,应充分吸取以往的经验 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对于包括维新派 与维新运动在内的一切历史事件与人物,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 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而且,对于社会 效果的考察,也应当着重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变化上,而不是 笼统、抽象地谈论所谓的“斗争精神”云云。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一二三
一、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光绪帝诏令康有为拟出变法的具体办法,康有为呈上 《应诏统筹全局折》。
2.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 法。
3.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方面: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3)军事方面: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 (4)文教方面: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校,创办 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4.实施特点:采取猛进政策。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一二三
预习交流2 如何理解“百日维新”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提示:从变法内容看,光绪帝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经济上制定了一些有 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文化上打击旧学,提倡新学;但没有采纳康、梁等 人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激进主张,因此说基本上反映了维新 派的愿望和要求。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名师点津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资产阶级 的力量弱小,反动势力十分强大。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只是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企图用自 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有限改革,特别是维新派在改革中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体 现出其政治上的不成熟性。 从失败的教训来看,改良主义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进程漫长而曲 折。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一二三
预习交流1 《应诏统筹全局折》为什么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提示:《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变法的具体目标、步骤、方案,表达了资产阶 级政治改革的要求。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一二三
二、戊戌政变
1.原因:维新变法的措施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2.准备 (1)强迫光绪帝免去他的老师、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翁同龢的一切职务。 (2)胁迫光绪帝,规定凡新任职的二品以上官员必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利用这 一规定,慈禧太后抓住了朝廷用人大权,使光绪帝无法重用维新派和支持变法的 “帝党”官员。 (3)大力提拔亲信荣禄,授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3.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囚禁光绪帝,之后大肆搜捕维 新党人。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等六人慷慨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他倾 向变法和参与新政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罢黜、放逐。变法失败。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提示:(1)政治:洋务运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政 治民主化。
经济: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继续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 有利于工业化发展。
军事: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发展海军,戊戌变法推动编练新式陆海军,都有利 于中国军事近代化。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史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 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夏衍《懒寻旧梦录》 解读:史料所反映的现象说明戊戌变法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其影响仅限于 资产阶级上层。 史料二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 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 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百日维新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学习 要点
学习 目标
1.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2.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了解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与以光绪帝为首的新势力斗争的表 现及结果。 2.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了解其中触及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部分,涉 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重点) 3.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理解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 以及中国近代化过程漫长曲折的原因。(难点)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一二三百度文库
三、戊戌变法的意义
1.目的: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历史意义 (1)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风 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努力追求西 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 醒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预习交流3 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休止符”的喻意何在? 提示: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使“变革”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中国的近代化并未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止步。
教育: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和举办留学教育,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 都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
(2)标准:社会实践的效果。 论证:进步性:政治:兴民权、设议院,裁汰冗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打击封 建官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改 革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局限性:操之过急,脱离民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改 革措施并没有付诸实施。
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 化的传播
百日维新措施的推行过于急躁,且分不清轻重缓急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求变思潮推动下发生的自上而下的 社会变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教育、新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 域,实际上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 要环节。
——赵春晨《坚持实践第一,重在社会效果的评价标准》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 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解。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史实予以论证。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解析:第(1)问抓住近代化的含义,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分别 阐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评价 标准从材料二中直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论证其社会效果可以结合戊戌变法在政 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来分析其历史作用,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其局限性。
——摘编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解读:史料反映出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这是导致变法失败 的主观原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6月梁启超起草了一份《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的办 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 材料二 光绪皇帝对于维新的心态日趋迫切,行动日益激烈,甚至有些不计后果。 8月30日,下诏裁通政司等六衙门、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各省之不办运务之粮 道,引起极大恐慌。 (1)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这一问题在维新变法中有何体 现? (2)据材料一、材料二,从戊戌变法的失败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提示:(1)问题: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体现:维新派提出了设议院、 定宪法等政治改革主张,但在变法中并未真正实施。 (2)改革者要有坚定的信心,毫不妥协;改革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改革要讲究 策略,减少阻力。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百日维新的特点
领域
范围 推行者 性质 目的 作用 实施
百日维新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除旧 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 君主立宪制
百日维新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 革的巨大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