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校合作之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随着中国与美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教学质量,还关系到中美教育合作的长远发展。

对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对于推动中美教育合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问题分析1.教学大纲不统一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和标准不同,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各方制定的教学大纲往往存在不统一的情况。

这种情况导致教学内容和进度难以统一,甚至出现教学内容重叠或遗漏的情况,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2.师资力量不足中美合作办学项目通常需要外籍教师和中国本土教师共同教授,但是由于外籍教师人数有限,因此很难满足所有课程的教学需要。

而且一些外籍教师对中文和中国学生的教学特点缺乏了解,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3.文化差异影响中美两国文化差异影响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一些外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习惯与中国学生不同,导致学生接受教学的难度增加。

一些文化差异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的敏感度和合理性。

4.评估标准不一致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往往使用不同的评估标准,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并不能完全符合两国的标准。

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也给项目的声誉和发展带来了隐患。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应该在教学大纲的编写上做出统一的努力,要重视两国教育体系和标准之间的差异,通过专家会商和相关机构的协调,在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制定上争取双方意见的一致。

以此来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应该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可以加强对外籍教师的招聘力度,为外籍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培训机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外籍教师来参与中美合作办学项目。

3.加强跨文化教学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培养学生对中美两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也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美两国的学校或教育机构合作开办的教育项目。

这种项目通常由中美两国的教师或教育专家共同开展教学工作,旨在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术交流机会给学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语言交流问题由于中美两国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语言交流问题是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通常在中国开展,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 学生对英语不熟悉:由于英语不是学生的母语,学生可能会面临词汇和语法的困难。

这会导致学生在理解和表达方面出现障碍。

2. 教师语言表达问题: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教师可能会面临语法、发音和用词不准确等问题。

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

解决办法:1. 加强英语教学:提高认识到学生英语能力差异,采取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措施,包括提供额外的英语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2. 提供语言支持:建立英语角和语言交流俱乐部等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练习和交流机会,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3. 培训项目教师:加强对教师的英语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教学技能。

二、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差异问题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涉及两个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 课堂风格不一致: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差异导致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例如中国教育强调记忆和重视考试成绩,而美国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发展。

2. 教育目标不一致:中美教育目标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方向不清晰。

1. 促进教育理念交流:加强中美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各自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促进相互了解和理解。

2. 教学方式结合:在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中美两国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家校合作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中外家校合作可以促进不同教育体系的交流与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与机会。

本文将通过比较研究中外家校合作的政策,探讨两种家校合作模式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学生教育发展的意义。

第一部分:国内家校合作政策在中国,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来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

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家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鼓励家校合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家校合作的政策措施,包括设立家校合作基金、建立家校合作示范校等。

教育部门还鼓励学校与家长建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制定家校合作的具体方案,加强双方的沟通与合作。

目前国内家校合作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

政策的实施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学校对家校合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家长参与程度不高,部分家长对于家校合作缺乏认识,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缺乏充分的了解与支持。

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欠缺,很多学校家委会缺乏实际的权力与作用,无法实现真正的家校合作。

国外的家校合作政策重视家长的参与与投入,注重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

政府和学校会定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会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家校合作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校联合学习等。

这种模式下,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学校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共同为学生的教育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部分: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与启示中外家校合作政策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实施力度、家长参与程度和家校沟通方式上。

相比于国外,中国的家校合作政策实施力度较弱,家长参与程度较低,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特点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致。

通过对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家校合作政策需要加强实施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家校合作的支持力度,推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美两国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在这种项目中,教学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教学内容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中美两国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可能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其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是加强中美教育专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研究教学内容,确保其科学性和先进性。

教学方法方面存在问题。

中美两国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教学方法不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积极借鉴中美两国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相互交流和学习,使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和有效。

二是通过教师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资源方面存在问题。

中美两国的教学资源可能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一方面可能导致教学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教学资源浪费。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中美两国教育资源的互通有无。

二是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比如邀请当地的教育专家和教师参与合作办学项目,共同分享教育资源。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教学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加强中美教育专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外家校合作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从背景介绍入手,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然后在正文部分分别概述了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情况,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

结合发展趋势进行了借鉴意义的探讨,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中外家校合作政策、比较研究、概述、分析、实施情况、效果评估、发展趋势、借鉴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外家校合作政策是指政府与学校、家庭之间共同制定的一系列合作政策,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外家校合作政策在各国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中国,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家校合作政策也逐渐被纳入到教育改革的议程中。

从国外经验看,家校合作政策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上,家庭和学校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教育领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随着家校合作政策的推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加强,双方共同承担起了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责任。

这种合作模式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比较分析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深入探讨不同国家在家庭和学校合作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家校合作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启示。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比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差异性,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模式及影响因素,从而深入理解家校合作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

分析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实施情况,挖掘其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探索有效家校合作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合作成为国际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是国家教育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角度出发,分析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异同点,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背景家校合作意味着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一种教育关系。

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而是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多方位、宽领域、全过程的通力协作,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家校合作政策的出台,必然受到国家教育理念和政策的影响。

在中国,家校合作政策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受到重视,多次被写入国家教育规划。

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逐渐注重家校合作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支持等方式,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外家校合作政策逐渐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1.政策目标在国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教育规划,明确提出了家校合作政策的目标。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社会的教育合作,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格局;《教育部家长参与教育工作规定》也明确提出了加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目标。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家校合作政策更加注重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参与,同时也注重学校对家庭的支持和服务。

它们通过政策制定,促进学校和家庭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政策内容家校合作政策的内容是制定家校合作政策的关键。

在国内,家校合作政策的内容包括:建立家庭教育服务站,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家校协作机制,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和合作;加强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等。

而在国外,家校合作政策主要包括:鼓励学校和家庭签订协议,规定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知和参与度;制定学校家庭合作计划,明确学校和家庭的合作目标和措施。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各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外家校合作政策成为了各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

家校合作政策涉及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吸取各国经验,为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借鉴。

本文将对中外家校合作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 中方家校合作政策在中国,家校合作政策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教育、培养和管理学生。

中方家校合作政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中方家校合作政策倡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认识到家庭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

(2)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

中方家校合作政策提倡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重视学校和家庭的互动。

中方家校合作政策倡导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访、互通,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

在国外,家校合作政策也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政策之一,各国对于家校合作政策的理念和实践也有所不同。

(1)美国家校合作政策。

美国家校合作政策注重学校和家庭的紧密联系,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促进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美国家校合作政策主张“家庭与学校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负责。

1. 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外家校合作政策中,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是显著的。

在中国,强调家庭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提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而在美国和日本,也同样重视家庭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

2.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模式3. 家庭教育参与的程度三、借鉴国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启示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吸取国外经验,为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1. 加强家长教育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校合作的重点之一。

家校合作内容的中美比较研究

家校合作内容的中美比较研究
2 9 1 00 .1
家校合作内 容的中美比 较研究
廖 学 春
( 西南 大学教 育 管理 学 院 , 重庆 北碚 4 0 1 ) 0 7 5
[ 摘 要 ]当今 世 界 各 国 都 已普 遍 认 识 到 家 校 合 作 对 学 生 成 长 和 发 展 发 挥 着 不 可 忽 视 的 重 要 作 用 。我 们 从 中 国和 美 国家 校 合 作 内 容 方 面 进 行 比较 , 以扬 长 避 短 , 一 步 发 扬 我 国家 校 合 作 方 面 的成 功 经 验 , 取 失 败 教 训 , 可 进 吸
近年来 , 国各 级教 育 委员 会 和 一 些 中小 学 美
与辅 导孩 子 学 习有关 的知识 和技 能等 等 。这些 家
长培 训计 划 在家庭 与学 校之 间架 构 了一 条双 向联
止 , 国已基本 形成 以儿童 为 中心 , 美 家庭 和学 校 为
系 的纽 带 , 善 了二 者之 间 的关 系 。 完
更 好 地 加 强 家 校 合 作 , 挥 教 育 的 功 能 , 学 校及 学 生 发 展 共 同撑 起 一 片 蓝 天 。 发 为 [ 键 词 ]家 校 合 作 ; 关 内容 ; 国 ; 国 ; 中 美 比较
[ 图 分 类 号 ] G5 2 中 1
[ 献标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l O — 17 (0 9 1 —0 7 —0 文 0 2 4 7 2 0 1 0 1 5 J
终 目的是 学 生 的全 面发展 ; 次 , 长参与 学 校教 再 家 育 的 内容 、 目的 和形式 , 是要受 到 一定 的社 会 现实
和 发 展 影 响 的 。 ”

系, 吸引家 长 参 与 和 支 持 学 校 的工 作 。美 国联邦

当前美国中小学家校社合作初步研究

当前美国中小学家校社合作初步研究

当前美国中小学家校社合作初步研究一、综述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革,家校社合作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小学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当前美国中小学家校社合作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在城市和乡村地区,中小学家校社合作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城市学校通常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因此家校社合作程度相对较高。

而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家校社合作的进程相对较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家校社合作在乡村地区的普及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家校社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家校沟通主要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等方式进行,而现在则出现了线上家长会、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等多种新型合作形式。

这些新型合作形式不仅提高了家校沟通的效率,也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家长的需求。

家校社合作也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家校社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校社合作也有助于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质量,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下一代。

尽管家校社合作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如何确保家校社合作的长期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1. 社区参与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社区参与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对于美国的中小学而言,学校与社区的紧密合作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社区参与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社区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场所,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社区参与为学校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许多社区组织和企业会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物资捐赠或专业指导,助力学校开展各类教育项目。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引言概述:中美家庭教育在文化背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家庭角度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教育模式的异同点,并提出对于家庭教育的启示。

正文内容:一、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的差异1.1中美家庭价值观念的不同1.2中美文化对教育重要性的态度差异1.3中美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差异二、教育理念的差异2.1中美家庭教育的目标设置差异2.2中美教育理念的核心差异2.3中美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差异三、教育方式的差异3.1中美家庭教育的家庭环境差异3.2中美家庭教育的家庭规矩与家庭作息差异3.3中美家庭教育的家庭角色分工差异四、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4.1中美家庭教育对子女的自主性培养差异4.2中美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价值观塑造差异4.3中美家庭教育对子女的社交能力培养差异五、中美家庭教育的启示与结合5.1充分认识中美家庭教育模式的异同,实现优势互补5.2对中美家庭教育中的优秀经验进行借鉴与融合5.3中美教育合作的有效路径总结: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表明,家庭教育在两种文化背景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但在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到每种教育模式的独特优势。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中美家庭教育模式的异同,通过借鉴与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同时,中美教育合作也为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路径。

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两种教育模式的差异,还可以提出一些对于家庭教育的启示。

这些启示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

引言概述:中美家庭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家庭角色以及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都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了解中美家庭教育的异同以及对子女发展的影响。

正文内容:1.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1.1中国家庭教育理念1.1.1重视教育的传统观念1.1.2着重知识的积累和学业成绩1.1.3讲究尊师重教和家教的责任1.2美国家庭教育理念1.2.1强调自由、个性和创造力1.2.2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1.2.3重视全面发展和个人兴趣的培养2.教育方式的比较2.1中国教育方式2.1.1注重功利性的教育2.1.2丰富的补习班和培训机构2.1.3偏向传统和“唯分数论”2.2美国教育方式2.2.1强调全人发展2.2.2注重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培养2.2.3提倡适应性教育和个别化学习3.家庭角色的比较3.1中国家庭角色3.1.1父亲的主导作用3.1.2母亲的关注和照顾3.1.3长辈的权威和影响力3.2美国家庭角色3.2.1父母共同参与教育3.2.2家庭成员的平等地位3.2.3鼓励孩子独立和自主4.家庭教育对子女发展的影响4.1中国家庭教育的影响4.1.1学习成绩的压力和竞争4.1.2自律和责任感的养成4.1.3孝顺与家庭价值观的传承4.2美国家庭教育的影响4.2.1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培养4.2.2个性发展和多元文化意识的形成4.2.3自信和责任感的培养5.中美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5.1借鉴中美家庭教育的优势5.2学习互补的教育方式5.3重视家庭角色的平衡5.4鼓励孩子全面发展总结:中美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家庭角色以及对子女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与中美文化的不同密切相关。

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之比较

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之比较

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之比较摘要:中美两国关于家校合作及家校合作机制差异表现在责任机制、沟通机制与组织机制三个方面;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在法律保障、管理体制保障和资源保障方面存在差异。

中美;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一、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之差异1.责任机制之差异“合作机制,是指行为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的内在运行方式,主要包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我国的“家校合作机制”是指家庭与学校在合作过程中的内在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而XX的“家校合作机制”是指家庭、学校、社区三者在合作过程中的内在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1)我国家校合作的责任机制。

我国家校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家长与教师之间存在相互推卸教育责任和共育意识不强的现象。

从家庭方面来看,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家校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一旦孩子上学,有些家长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

持这种思想的家长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子女的教育。

相反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看做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而有些家长只盼子女成“龙”成“风”,过手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在学习方面愿意与学校配合,积极督促孩子做功课,而在其他方面却置若罔闻。

还有些家长自称文化素质不高或工作忙碌而推脱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这更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

就学校而言,一些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学校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一旦父母将其子女送入学校,学校就要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全权负责。

学校的此种行为更加促使家长对其责任持漠视态度。

而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家校在共同促进学生学业进步方面的合作是必需的,但如果家长进入校内干预学校日常运作和决策,他们则倾向于自我保护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消极情绪,担心职业和形象受到挑战和威胁。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外家校合作愈发成为一种教育模式的选择。

在这个趋势下,各国家都开始关注家校合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促进学校与家庭的互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围绕中外家校合作政策展开比较研究,从政策内容、实施方式、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为我国家校合作政策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政策内容1.1 中国家校合作政策中国家校合作政策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管理和家庭亲子教育三个方面。

在家庭教育方面,政府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

在学校管理方面,政府鼓励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家庭亲子教育方面,政府提倡家长和子女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能力。

外国家校合作政策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管理和家庭亲子教育等方面,但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

美国的家校合作政策强调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等。

英国的家校合作政策注重家长参与学校课程设计和评价,促进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都体现了家长参与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

二、实施方式中国家校合作主要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定期会议、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来实施。

学校会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

学校还可以设立家长学校,开设一些和家庭教育相关的课程,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和育儿能力。

学校还会选出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

2.2 外国家校合作实施方式外国家校合作的实施方式更加多样化,例如美国的教师家长会经常组织家长参加学校决策和活动,促进家长和学校的互动;日本的家政委员会由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共同管理学校的家庭教育事务。

在实施方式上,外国家校合作更加注重家长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决策和活动中,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

三、政策效果中国家校合作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合作项目,它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语言障碍由于中美两国的语言和文化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讲解英语或汉语学科知识的同时,配以图示或实物等辅助教学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文化差异中美两个国家的文化和习惯存在着诸多不同,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文化冲突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让学生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加深彼此的了解。

三、教育体制差异中美两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不同,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学习困难。

为此,教师可以主动了解和研究两种国家的教育体系,充分掌握不同教育体系的特点和差异,从而在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学科难度中美合作办学项目通常涉及到高难度的学科,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在线教学、教学辅导、个性化教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缺乏实践经验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需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但有时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可能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置各种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评价体系差异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来自两个国家的学生就业和升学的评价体系存在差异,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不适。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两种评价体系的特点和标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减轻学习压力。

七、学习负担过重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设置相对复杂,学习负担较重,可能会导致学生感到焦虑和疲劳。

为缓解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社交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开展的共同教育活动和共同管理学生的一种合作关系。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是指中外教育系统中,家校合作方面的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中外家校合作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家校合作政策,旨在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政策强调家庭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工作和管理,学校也要主动与家庭沟通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在国外,家校合作政策的目标也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但更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平等合作。

国外一些家校合作政策还鼓励学校和家庭在课程设置、学校活动等方面进行协商和合作,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内容也有一些差异。

在中国,家校合作政策主要包括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家长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等方面。

政府要求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借助家长的力量改进学校教育质量。

学校还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向家庭传递学校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情况。

而在国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内容更加广泛。

除了与家庭的沟通和参与外,还包括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项目、家庭教育支持等方面。

一些国外的学校还鼓励家庭参与学校义工活动和社区服务,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在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的家校合作政策重点在于家长的参与和学校的管理,政府主导着政策的实施。

而国外家校合作政策更加注重学校和家庭的平等合作,政策内容更加广泛,涵盖了课程设置、社区服务等方面。

了解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差异对于促进家校合作的深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在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教学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美两国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的不同,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学方面常常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教学问题的分析1.师资力量不足在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由于受制于外国师资难以到位、国内教师教学水平无法满足外方要求等问题,导致了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

在一些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很少能见到来自美国的优秀外教,而且国内教职人员的教学水平和资源也无法满足合作办学项目的要求。

2.教学理念融合不到位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异,教学理念融合不到位成为了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另一个教学问题。

一方面,中方教师对于美国的优良教学理念认知不足,美国教师对于中国的学生素质和教学环境也缺乏深入了解。

3.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符合实际需求由于中美教育资源的不对等和教学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

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未能很好地结合两国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对策提出1.加大外教引进力度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外教引进力度来解决。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可以通过与知名的美国大学合作,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的外教人才。

在外教引进的也要加强对国内教职人员的培训和提高,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加强教师交流和合作为了解决教学理念融合不到位的问题,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可以加强教师的交流和合作。

可以通过组织国内外教师互访、举办教学研讨会等方式,促进中美教育理念的交流和融合,增强教师的跨文化教育能力。

三、结语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问题需要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大外教引进力度、加强教师交流和合作、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和教学方法等对策,可以提高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的教学效果和声誉。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通过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中美两国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理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从教学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之一是语言沟通问题。

由于中美两国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语言沟通障碍。

在课堂上,学生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甚至在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时也会存在障碍。

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语言沟通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学校可以在入学前对学生进行语言水平测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相应的语言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跨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学校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双语教学的力度,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适应双语环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之二是教学内容的契合度问题。

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中感到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不对称。

这会导致学生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学习内容无法对接实际需求的问题。

针对教学内容的契合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评估小组,对中美合作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和调查,以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和优势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来选择课程,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教学问题之三是教师队伍的问题。

在中美合作项目中,学校往往需要招聘来自中美两国的教师来进行教学。

由于双方教师的文化背景和教学理念存在差异,教师队伍的融合度和教学能力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教师队伍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学校可以加强对双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了解和适应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中美高校教育合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美高校教育合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美高校教育合作现状与对策分析中美高校教育合作一直以来是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广泛的合作领域之一、双方通过教育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还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美高校教育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与对策两方面对中美高校教育合作进行分析。

首先,目前中美高校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作范围相对有限。

虽然中美高校教育合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短期交流项目、联合办学项目和学术研究等方面,而在其他领域,如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合作相对较少。

这种情况导致了中美高校教育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

二是合作模式有待创新。

目前中美高校教育合作主要以常规的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等形式为主,缺乏创新的合作模式。

特别是在教育科技、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机会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这限制了合作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双方在教育创新方面的合作机会。

三是教育质量的保障问题。

合作办学项目在中美高校教育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合作项目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合作项目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学分互认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就业前景。

这也成为制约合作进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一是拓宽合作领域。

除了加强学术交流和联合办学项目外,中美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教师互访、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加大对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力度,以满足各类人才的需求。

二是创新合作模式。

中美高校可以加强在教育科技、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合作。

通过共建在线教育平台、开展远程教育项目等方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

此外,可以探索新的合作机制,如共建研究中心、设立创新基金等,促进双方的科研合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是加强质量保障。

中美高校应加强对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合作项目的质量和学生的权益。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外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家校合作政策。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积极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模式。

不同国家的家校合作政策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从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以及效果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

一、目标中外家校合作政策的目标有所不同。

在中国,家校合作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双方的合作意识和信任。

还包括了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在西方国家,家校合作的目标更注重于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监督学校管理和提高师生互动质量。

西方国家的家校合作政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二、内容家校合作政策的内容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共同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项目。

在中国,家校合作主要体现在家校沟通、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等方面。

而在西方国家,家校合作的内容更加多元化,包括家庭教育课程、家长参与学校领导层、监督学校教学质量、学校与社区合作、家校协作的学生作品展等。

西方国家还鼓励学校与家庭共同设计家庭作业、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

三、实施方式中外家校合作政策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校合作更多地是由学校主导的,学校侧重于向家长传达学校的重要政策、规定和学生学习状况,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而在西方国家,家校合作更强调学校与家庭的平等合作,学校和家庭在决策上具有一定的参与权,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活动等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决策。

四、效果家校合作政策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的家校合作政策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增进家校沟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亟需加强。

而在西方国家,家校合作政策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创造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学生学业成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尽如人意。

浅析中美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差异

浅析中美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差异

浅析中美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差异摘要: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发展的重点。

家校合作是提高小学教育的一大重要途径。

本文在中国和美国文化、政治、观念差异的背景下,对中国与美国两个国家的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的责任机制、沟通机制和组织形式的差异进行分析。

其目的是为改善中国家校合作提出参考性建议,从而对中国家校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教育;中国;美国1.引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才这一极其复杂的任务”。

这说明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

学校和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获得成长的重要阵地。

但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为孩子打基础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要想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教育水平,需要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孩子教育的重任。

2. 中美家校合作的差异性通过研究中美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文献,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儿童家庭教育的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美两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不同。

因此,小学教育的发展出现差异化是非常合理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美两国在家校合作方面的差异。

2.1 责任机制的差异中国的家校合作模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结合相关教育新闻,发现部分家长和学校在责任的归属上分歧最大。

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因此,学校应该对孩子承担全部责任。

这些家长对自己的责任认识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回家后就会放松。

这些家长认为家校合作是学校想推卸责任的表现。

美国的家庭教育受到家长的高度重视。

家长认为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他们有责任促进孩子的学习。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美国的家长更多的是配合学校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积极践行家校合作。

在美国,大多数学校都认识到家长与学校合作的重要性。

另外,学校会帮助一些有问题的家庭教育孩子,帮助家长了解其子女的成长情况。

2.2 沟通机制的差异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中国家长与学校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是稀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
湖北函授 大学学报 (0 2 g 5卷第 3期 21) 2
作为世 界家校合作 的先驱 , 美国 的家校合作 已经有一 个 多世 纪的历史 。它 的产生 与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东方 国家家校合 作 的发 展。在教育发展全球化 的当代 , 家校合作 已经 成为教 育 发展 的必 由之路 , 观美 国的家校合作 的发 展过 程 , 以 纵 可
总结出以下特点 : ( ) 系密切 , 一 联 合作 系统化 在美 国 , 大众对 于学校和 家长 之间 的普 遍看法 是 . 长 家
上, 学会 利用现代的高科 技 , 建立畅通 的网络信息沟通平 台。
如、 网络 Q 、 Q 飞信 、 客等 , 少与学 生家长 的生疏感 , 博 减 进而
学 生成长进 步 , 助教师 了解孩子 的性格特 征 , 协 提供 很大 的
帮助。家长应该摆脱将子 女的教 育工作全部交给学校和教师 负责 的错误观念 , 发生问题要尽早与 教师沟通 , 积极合作 , 尽
快解决问题而不是推脱或 者姑 息。对于文化程 度相对较低 的 家长 群体而 言 , 们错位 的观念 , 他 以及 科学 的教育 和管理孩
( 进一步加强 学生参与 家校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
家校合作 的最终 目的是促进学 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 , 在 家校合作 中应 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 , 促进 家校 合作的 良性 开 展 。让学生 积极参 与到家校合作和各 种活动 中去 , 使学 生成
为家校合作互动 中的一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家校合作的 目
地获得学分 , 时上学 ; 好地适应学校的可能。 按 更
班杜拉认为 自我效 能感 的高低 , 直接决定个体 进行某种 活 动中的动机水平 , 自我效 能感 是成 就活动 的一 个重 要维 度 。家长在家校合作 中是 否能够产生高 效能 。 直接 决定家校 合作的成功与否。人生 中最重要 的责任就是子女的成长。因 此, 如果 家长能够及 时的与 学校教 师保 持联 络 , 就会 为帮助
许多高校 的办学 思想仍然 比较 传统 。 将学校看做是 封闭 式 的象牙塔 , 实施封 闭式管理 。学校 和家庭往往互相游离 , 并
解决问题 。 校缺少可 以让家长有计划 、 学 有深度合作理念 。 家
长只是 被 动的接收器 , 发言和交 流的机会 , 没 这样 的合 作形
没 有什么 紧密 的联 系。而且在传统 观念意识 中 , 师往 往处 教
“ 家校 合作” 区别于传统 的家校联系 。是 一种全新 的关 系理 念 ,也是一 种崭新的行为模式 。现 如今 , 探索家校合作 已显 现其独特 的价值 。实施家校合作 。 须更新 观念 、 探究方式 , 教 育 的成 功不单 依靠学校 的孤 军奋战 、 师的独 当一面 。 需 教 更 要 社会 各界的鼎力支持 , 尤其 家长 的积极 参与。其中, 家长参 与在学校教育 占有重 要地 位。但我国 目前的家长参与现状不
应积极参 与学校 主办 的活动。如我国家校合作最传统和最基
本的方式是家长会一 样 , 国的家长会也是家校之 间交 流的 美
基本方式。家长会 是否成 功举行取决于是否能够邀请 到学 生
家长来参加 家长会 ,在美国除了家长会 面对面 的交 流外 , 书 面汇报也是十分有效 的交流形式之一。学校会 定期 给家 长寄 送成绩通知。通常来 说 , 成绩单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 , 还 包括学科知识 、 习技巧 、 学 学习习惯和态度 , 以及 社会行 为方 面进步等信息。据美国调查报告表 明。 只要其家长参与教学 , 学生就更有取得更 好的考试成绩得 可能 。 同时也加大 了圆满
【 文章编号】17 — 9 82 1 ) 30 3 — 2 6 1 5 1 (0 2 0 -0 3 0 【 本刊网址】ht:/ w.b b e t /ww h x . t p n
di1 .9 9 .s.6 5 1 . 1 . — 1 o:03 6 /i n17 — 9 82 20 0 7 js 1 0 3
( 家长积极参与 学校管理 二) 主 要表现在 学生家 长参 与学校事 务 的管 理和参 与学 校 的决策 过程 。在 美 国, 家长 参与学校管理 的组 织形式 主要包 括: 家长 教师联 合会 、 家长顾 问委员会 、 家长委 员会等 . 中 其 最普通也相对常见的是家长教 师联合会。有的学校甚至把学 校 的管理权委 托给 家长董事会美 国的学生 家长参 与管理 的 具体 活动方 式主要有参与研讨小组 . 讨论学 校实施政策 和实 践计划 。并 对学校 其他各个方 面提出建设 性意见 供学 校参
中共 中央 、 国务院《 关于进一 步加强 和改进大 学生 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中指出 :学校要探 索建立于学 生家长 “ 联 系沟通机 制 , 相互配合对 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 通过家 校合作 , 高校 与家庭相互 配合 , 资源共享 , 调一致 。 同承 协 共 担教育责任 , 才能形成全面育人 的教育局面。
于权威地位 , 对于引导学 生成长 , 养学生能力 , 培 一直处 于掌
式只是 学校 和家长单向 的信息传递 。 还没构成 二者之间 的信 息交流 。
二、 美国高校开展家校合作 的特点
控 状态。教师的传 统意识导致他们认为家长 的参与只会扰乱
作者简介 : 武惠营 (9 1)女 , 18一 , 满族,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 。
成一种长期 的有效 的家长参与机制 。 2 时间限制 . . 受 家长参与难 许 多家长 因为诸 多原因不 能主动与 孩子所 在 的学 校进 行交流。首先 , 由于大部分 高校都离学生生源地 较远 , 教师与 家长上班 的时间基本一 致 , 给家长参 与高校家校合作 带来 一 定的 困难 。其 次 , 的家长认 为 , 有 孩子上大 学 已经 光宗耀 祖 了 , 已经完成任务 , 下来 的事 情就交给学校 了 , 我 接 家校合 作 已经到 了奋斗 的终点 , 持有这 种思想 的家长 , 一般 不热心 参 与高校 的家校 合作 活动。总体来说 , 高校 学生家长 的家校 合
容 乐观 , 很大程度是受到 了传统家长参与形式 的制约 。 因此 , 谋 求更 好的家校合作模式 是我们当务之急。
( ) 国高校开展 家校合作的现状 一 我
作 参与率并不广 。再 次 , 的来 自农村 的学生家长 因为文化 有
层 次较低 。 们和 老师交流感 觉不 自在 , 他 总担 心给 自己的孩 子产生 负面影响 . 总是 回避与学校 沟通 。 3家长参与形式单一 .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的形式本应该 是多种多样 的 , 但是 我 国家校 沟通的方法和渠道仍然 十分单一。家长会 是高校较多 采 用 的合 作形式 , 乎也成 了报告 会 , 几 大体上 都是 由校方代 表来 介绍 高校 的办 学历史 、 资力 量 、 研成果 、 业设 置 、 师 科 专
培养 目标等学校情况 。 或者 以师者的身份教导 家长教育子女
的方法 ,要不就请一些教育方面 的专 家来 为家长们 做培训 ,
讲 的大多是冠冕堂 皇的大道理 , 认真 听的家长 往往很少在 整 个 家长会 上 . 而这些 活动也通常是 以学校 为 中心 、 了解通报 情况为 主 .以至于家校总是在不能达成共 识的情况 下 , 自 独
第2 5卷第 3期
21 0 2年 3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u n lo o r a fHUBE re p n n eUn v ri ICors o de c iest y
V0 5N0_ L2 . 3
Ma . 2 r 2Ol
中美家校合作之 比较分析
武 惠营
美 国的家校合作在 其组织形 式和实施 政策上 的优 势及
特点 , 十分值得 我国借鉴 , 都 结合我 国家校合作 现存 的问题 ,
对我国家校 合作提 出如下建议 : ( ) 师是 家校 合作 的源起 一 教 在 家校合作 中, 教师应是策划者 、 组织者和执行者 。要将
“ 再认识 ” 学生。只有通过学校 和家庭 的双 向沟通及 合作 , 才 能使学校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 因材施 教” 形成高校 与家庭实 。 现“ 齐抓共管 ” 充分利 用各种 教育 资源 , , 共同完 成育人 的重 任。
与家长“ 零距离” 沟通 。另外 。 我省高校假期举行的“ 千名辅导
员万家行” 家访 活动 , 真正做 到 了与家长 的“ 零距离 ” 的接触 ,
让 老师 和家长在 畅谈 中, 着 “ 切 为 了孩 子 , 了一切 孩 本 一 为
子” 的理念 。做好 与家 长 的沟通 , 了解 学生 思想 的“ 方阵 后 地” ,辅导员将学生在校情况 向家长及时反馈 。针 对性地引 导家长改变家庭软环境 ,增进 父母与子女 间的沟通与 了解 , 家庭给予学生情感上 的支持 。 ( 提 高家长 自我效能感 。 二) 积极 营造和谐 家校合作氛 围

、பைடு நூலகம்
我国的家校合作
正常教学秩序 , 是在干预“ 内政 ” 。而家长也 一直存在着将孩
在 全球化快 速发展 的 当代 , 众对 教育逐 步重视 。 大 家庭
和 高校在 个人 的发 展过 程 中所扮 演 的角 色也 越来 越重 要 。
子完 全托付 给学校 的观念 , 有时候 偶尔参加 家长会 , 有形 没
考, 帮助课堂教 学 , 协助课外活动 , 建立学校 中的社 团等等 。
三 、 我 国 家 校 合 作 的 几点 建 议 对
子 的方法 ,都会 对学 生的成长 以及学 校 的教 育工作 增加 阻
力 。因此家长应 当提 高 自身的教育 素质 。 对教育问题进 形成
行观察反思 的习惯 。 积极地加入到家校合作 中去 。
2 o世纪 9 O年代之前 .我国的家校合作一直处于被忽 略 的状 态 , 由于地域 广袤 , 生源分布广 , 信息联络 不便以及学校 的环境 相对封闭等多种 因素限制 , 家长和高校一 直处于互动 不 足、 沟通不畅的局面 。到本世纪初 , 多高校已经在 与学 生 许 家庭合 作方面取得 了很 大的进展 。 到 了学生 家庭对学校工 得 作 的支持 , 并且仍在不断的探索提高家校合作 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