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020-2021学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新高考数学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八章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AC=3,∠ACM=90°,以AC为折痕将△ACM折起,使点M
到达点 D 的位置,且 AB⊥DA.
(1)证明:平面 ACD⊥平面 ABC;
(2)Q 为线段 AD 上一点,P 为线段
BC 上一点,且 BP=DQ=23DA,求三棱 锥 Q-ABP 的体积.
图 8-5-3
(1)证明:由已知可得,∠BAC=90°,BA⊥AC. 又 BA⊥AD,所以 AB⊥平面 ACD. 又 AB⊂平面 ABC,所以平面 ACD⊥平面 ABC.
∵BC=2,∴CC1=2 2.
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22×2 2=8 2.
(1)如果 l⊥α,m∥α,则 l⊥m.正确. (2)如果 l⊥α,l⊥m,则 m∥α.不正确,有可能 m 在平面α 内. (3)如果 l⊥m,m∥α,则 l⊥α.不正确,有可能 l 与α斜交、 l∥α. 答案:如果 l⊥α,m∥α,则 l⊥m
考点 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自主练习 1.如图 8-5-1,PA ⊥⊙O 所在平面,AB 是⊙O 的直径,C 是 ⊙O 上一点,AE⊥PC,AF⊥PB.给出下列结论:①AE⊥BC; 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 PBC.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____.
【题后反思】(1)证明线面平行,一般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 理,即从线线平行出发给予证明,而线线平行寻找与论证,往 往结合平面几何知识.
(2)面面垂直的证明,一般转化为证线面垂直,线面垂直的 证明,往往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线线垂直的 证明有时需要利用平面几何条件.
(3)求线面角,关键作出射影,即面的垂线,可利用面面垂 直的性质定理得到线面垂直,再结合三角形可求得线面角.
由(1)B1C1⊥平面 A1AMN,
2021版高考数学(文)(全国通用版)课件: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解析 (1)如图,由已知 AD∥BC,
可知∠DAP 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 AP 与 BC 所成的角.
因为 AD⊥平面 PDC,
所以 AD⊥PD.
在 Rt△PDA 中,由已知,得 AP= AD2+PD2= 5,
3.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 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
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C
A.α⊥β,且m⊂α
B.α⊥β,且m∥α
C.m∥n,且n⊥β
D.m⊥n,n⊂α,且α∥β
解析 α⊥β,且 m⊂α⇒m⊂β 或 m∥β 或 m 与 β 相交,故 A 项不成立. α⊥β,且 m∥α⇒m⊂β 或 m∥β 或 m 与 β 相交,故 B 项不成立. m∥n,且 n⊥β⇒m⊥β,故 C 项成立. m⊥n,n⊂α,且 α∥β⇒/ m⊥β,故 D 项不成立.故选 C.
(2)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 判定 的__两__条__相__交__直__线______都垂 定理
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性质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 定理 线__平__行____
符号语言
a_,__b__⊂_α__ __al__⊥∩____ba__=____O__⇒l⊥α __l⊥__b____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第40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考纲要求
1.能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 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 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 理. 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 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垂 直关系的简单命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情分析 2017·全国卷Ⅰ,18 2017·全国卷Ⅲ,19 2017·江苏卷,15 2017·浙江卷,19
专题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精讲)-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与练(解析版)
专题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考纲要求】1.了解平面的含义,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掌握公理、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 掌握公理、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知识清单】知识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那么称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定理:⎭⎪⎬⎪⎫a αb αl ⊥a l ⊥ba ∩b =A ⇒l ⊥α知识点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定理:⎭⎪⎬⎪⎫AB βAB ⊥α⇒β⊥α⎭⎪⎬⎪⎫α⊥βα∩β=MNAB βAB ⊥MN⇒AB ⊥α 知识点3.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应用 1.直线与平面垂直(1)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 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③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2.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3.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考点梳理】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1】(2020·贵溪市实验中学月考(文))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D⊥平面ABCD,点E、F分别是AB和PC的中点.(1)求证:AB⊥平面P AD;(2)求证:EF//平面P AD.【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侧棱P A垂直于底面,∴P A⊥AB.又底面ABCD是矩形,∴AD⊥AB,这样,AB垂直于平面P A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B⊥平面P AD.(2)取CD的中点G,∵E、F分别是AB、PC的中点,∴FG是三角形CPD的中位线,∴FG∥PD,FG∥面P AD.∵底面ABCD是矩形,∴EG∥AD,EG∥平面P AD.故平面EFG ∥平面P AD ,∴EF ∥平面P AD .【典例2】(2019·甘肃高三期末(文))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C BC ==,AB =,11B C =,1B C ⊥平面ABC .(1)证明:AC ⊥平面11BCC B ; (2)求点C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解析】(1)证明:因为1B C ⊥平面ABC ,AC ⊂平面ABC ,所以1B C AC ⊥.因为1AC BC ==,AB ,所以AC BC ⊥, 又1BC B C ⋂,所以AC ⊥平面11BCC B . (2)设点C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为h ,因为1B C ⊥平面ABC ,所以1B C AC ⊥,1B C BC ⊥.则1AB ,1BB AB =,所以1ABB ∆是等边三角形,故12ABB S ∆==111122C ABB A C ABB B ABC V V V ---==111233ABC B C S ∆=⨯⨯⨯=,11111123323C ABB A ABB A V S h h h -=⋅=⨯⨯⋅=.所以h【规律方法】(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 ∥b ,a ⊥α⇒b ⊥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 ⊥α,α∥β⇒a ⊥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2)证明线面垂直的核心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 (3)线面垂直的性质,常用来证明线线垂直. 【变式探究】1. (2019·河南南阳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文))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梯形,AB CD AD AB ⊥,, 且24 3.AD CD AB PA PD PC ======,(1)若O 为AC 的中点,证明:PO ⊥平面.ABCD (2)求点C 到平面PAB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证明:因为AB CD AD AB ⊥,,AD CD AC ∴⊥=,,又3PA PC ==,O 为AC 的中点PO AC ∴⊥,1PO ==连接OD ,在Rt ACD ∆中,O 为AC 的中点12OD AC ∴== ∵222OD OP PD +=,PO OD ∴⊥又ODAC O =∴PO ⊥平面ABCD(2)解:设点C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h ,则12442ABC S ∆=⨯⨯=,PB ==在PAB ∆中,32PA AB PB ==,, ∴9452cos 2323PAB +-∠==⨯⨯.∴1322PAB S ∆=⨯⨯=由C PAB P ABC V V --=44PO =⨯=,解得h =2.(2019·陕西高一期末)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2AB =,060BAD ∠=,面PAD ⊥面ABCD ,PAD ∆为等边三角形,O 为AD 的中点.(1)求证:AD ⊥平面POB ;(2)若E 是PC 的中点,求三棱锥P EDB -的体积. 【答案】(1)详见解析(2)12【解析】(1)证:因为O 为等边PAD ∆中边AD 的中点, 所以AD PO ⊥,又因为在菱形ABCD 中,060BAD ∠=, 所以ABD ∆为等边三角形,O 为AD 的中点, 所以AD BO ⊥,而PO BO O =,所以AD ⊥平面POB .(2)解:由(1)知AD PO ⊥,面PAD ⊥面ABCD ,所以PO ⊥底面ABCD ,因为等边PAD ∆的边长为2,所以PO , 易知BCD ∆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三棱锥P BCD -的体积为:21213P BCD V -==, 因为E 是PC 的中点,所以1122P EDB P BCD V V --==, 所以三棱锥P EDB -的体积为12.考点二 :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3】(2020·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 为DO 上一点,∠APC =90°.(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C ;(2)设DO ,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连接,,OA OB OC ,D 为圆锥顶点,O 为底面圆心,OD ∴⊥平面ABC ,P 在DO 上,,OA OB OC PA PB PC ==∴==,ABC 是圆内接正三角形,AC BC ∴=,PAC ≌PBC ,90APC BPC ∴∠=∠=︒,即,PB PC PA PC ⊥⊥,,PA PB P PC =∴⊥平面,PAB PC ⊂平面PAC ,∴平面PAB ⊥平面PAC ;(2)设圆锥的母线为l ,底面半径为r ,圆锥的侧面积为,rl rl π==2222OD l r =-=,解得1,r l ==2sin 603AC r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PC 中,22AP AC ==在Rt PAO 中,PO ===,∴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11333248P ABC ABC V PO S -=⋅=⨯⨯⨯=△.【典例4】(2020·五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文))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A B ⊥平面ABC ,1AB AC ==,12AA =.(1)证明:平面1AA B ⊥平面11AAC C ; (2)求三棱锥111B A BC -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6.【解析】(1)证明:∵1A B ⊥平面ABC ,AC ⊂平面ABC , ∴1A B AC ⊥.又∵AB AC ⊥,∵1AB A B B ⋂=, ∴AC ⊥平面1A AB . 又∵AC ⊂平面11A ACC , ∴平面1AA B ⊥平面11AAC C .(2)111111111111111332B A BC B A B C A B C V V S A B --==⋅=⨯⨯⨯=△. 【规律方法】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 ⊂α⇒α⊥β). 2.证面面垂直的思路(1)关键是考虑证哪条线垂直哪个面.这必须结合条件中各种垂直关系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综合考虑. (2)条件中告诉我们某种位置关系,就要联系到相应的性质定理,如已知两平面互相垂直,我们就要联系到两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定理. 【变式探究】1.在四边形ABCD 中,//,,45AD BC ADAB BCD,90BAD ∠=︒,将AB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 BCD -,如图,则在三棱锥A BCD -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面ABD ⊥平面ABCB.平面ADC ⊥平面BDCC.平面ABC ⊥平面BDCD.平面ADC ⊥平面ABC 【答案】D 【解析】在直角梯形ABCD 中,因为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45ABD ADB ∠=∠=︒, 所以45DBC ∠=︒,故CD BD ⊥,折起后仍然满足CD BD ⊥.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CD ⊂平面BCD , 平面ABD ⋂平面BCD BD =, 所以CD ⊥平面ABD ,因AB 平面ABD ,所以CD AB ⊥.又因为AB AD ⊥,AD CD D =,所以AB ⊥平面ADC ,因AB平面ABC ,所以平面ADC ⊥平面ABC .2.(2020·贵溪市实验中学月考(文))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BD 是线段AC 的中垂线,BD 与AC 交于点O ,8AC =,2PD =,3OD =,5OB =.(1)证明:平面PBD ⊥平面PAC ; (2)求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因为PD ⊥平面ABCD ,所以PD AC ⊥. 又因为BD AC ⊥,BDPD D =,所以AC ⊥平面PBD .又AC ⊂平面PAC ,所以平面PBD ⊥平面PAC . (2)因为8AC =,2PD =,3OD =,5OB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5AD CD ===,AP CP ==所以182PACS =⨯=△11852022ABC S AC OB =⋅=⨯⨯=△. 设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h .由B PAC P ABC V V --=,得1133PAC ABC S h S PD ⋅=⋅△△, 即1141320233h ⨯⨯=⨯⨯, 解得101313h =. 【总结提升】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转化为线面垂直或线线垂直. 转化方法: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考点三 : 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应用【典例5】(2020·安徽省舒城中学月考(文))设m ,n 是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n ∥β,α∥β,则m ∥n ;②若α⊥β,m ⊥β,m ⊄α,则m ∥α;③若m ⊥n ,m ⊥α,α∥β,则n ∥β;④若α⊥β,α∩β=l ,m ∥α,m ⊥l ,则m ⊥β.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 【解析】由,m n 是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 在①中,若//,//,//m n αβαβ,则m 与n 相交、平行或异面,故①错误;在②中,设,,n n l l ααβ⊂⋂=⊥,因为αβ⊥,所以n β⊥,又m β⊥,所以//m n ,又m α⊄,n ⊂α,所以//m α,故②正确;在③中,若,,//m n m ααβ⊥⊥,则n 与β平行或n β⊂,故③错误;在④中,设,m n γγα⊂⋂=,因为//m α,所以//m n ,又m l ⊥,所以n l ⊥, 又因为,,l n αβαβα⊥⋂⊂=,所以n β⊥,所以m β⊥,故④正确. 故选:C .【典例6】(2020·临猗县临晋中学月考(文))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AB -P A -BC -AB -BC -P A -AB -BC -2-D 为线段AC 的中点,E 为线段PC 上一点.(1)求证:P A ⊥BD ;(2)求证:平面BDE ⊥平面P AC ;(3)当P A ∥平面BDE 时,求三棱锥E -BCD 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3【解析】(I )因为PA AB ⊥,PA BC ⊥,所以PA ⊥平面ABC , 又因为BD ⊂平面ABC ,所以PA BD ⊥.(II )因为AB BC =,D 为AC 中点,所以BD AC ⊥, 由(I )知,PA BD ⊥,所以BD ⊥平面PAC . 所以平面BDE ⊥平面PAC .(III )因为PA 平面BDE ,平面PAC ⋂平面BDE DE =, 所以PA DE .因为D 为AC 的中点,所以112DE PA ==,BD DC ==由(I )知,PA ⊥平面ABC ,所以DE ⊥平面PAC . 所以三棱锥E BCD -的体积1163V BD DC DE =⋅⋅=. 【规律方法】1.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2.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3.在垂直关系的证明中,线线垂直是问题的核心,可以根据已知的平面图形通过计算的方式(如勾股定理)证明线线垂直,也可以根据已知的垂直关系证明线线垂直.4.垂直关系的转化:【变式探究】1.(2019·四川高考模拟(理))如图所示,在RtΔABC中,AB=4,AC=3,BC=5,在BC边上任取一点D,并将ΔABD沿直线A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CD,则折叠后B、C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13【解析】如图所示,设∠BAD=θ,则∠CAD=π2−θ,过点C作CE⊥AD于E,过B作B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所以BF=4sinθ,CE=3sin(π2−θ)=3cosθ,AF=4cosθ,AE=3cos(π2−θ)=3sinθ,所以EF=4cosθ−3sinθ,所以|BC|=√CE2+EF2+BF2=√(3cosθ)2+(4cosθ−3sinθ)2+(4sinθ)2 =√9cos2θ+16cos2θ+9sin2θ−24sinθcosθ+16sin2θ=√25−24sinθcosθ=√25−12sin2θ,当sin2θ=1时,|BC|min=√13.2.(2019·云南高三月考(文))如图,在△ABC 中,∠B =90°,AB =BC =2,P 为AB 边上一动点,PD ∥BC 交AC 于点D ,现将△PDA 沿PD 翻折至△PDA 1,E 是A 1C 的中点.(1)若P 为AB 的中点,证明:DE ∥平面PBA 1.(2)若平面PDA 1⊥平面PDA ,且DE ⊥平面CBA 1,求四棱锥A 1﹣PBCD 的体积. 【答案】(1)详见解析(2)12【解析】(1)证明:令1A B 的中点为F ,连接EF ,PF .因为P 为AB 的中点且//PD BC , 所以PD 是ABC △的中位线,所以//PD BC ,12PD BC =. 因为E 是1AC 的中点,且F 为1A B 的中点,所以EF 是1A BC 的中位线,所以//EF BC ,且12EF BC =,于是有PDEF ,所以四边形PD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DE PF , 又DE ⊄平面1PBA ,PF ⊂平面1PBA 所以有//DE 平面1PBA .(2)解:因为DE ⊥平面1CBA ,所以1DE AC ⊥. 又因为E 是1AC 的中点,所以1A D DC DA ==, 即D 是AC 的中点.由//PD BC 可得,P 是AB 的中点.因为在ABC △中,90B ∠=︒,//PD BC ,PDA 沿PD 翻折至1PDA ,且平面1PDA ⊥平面PDA ,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1PA ⊥平面PBCD ,所以111131·13322A PBCD PBCD V S A P -==⨯⨯=四棱锥四边形. 考点四: 平行、垂直的综合应用【典例7】(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如图,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 1C 1C 是矩形,M ,N 分别为BC ,B 1C 1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B 1C 1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1)证明:AA 1∥MN ,且平面A 1AMN ⊥平面EB 1C 1F ;(2)设O 为△A 1B 1C 1的中心,若AO ∥平面EB 1C 1F ,且AO =AB ,求直线B 1E 与平面A 1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M N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1//MN BB ∴又11//AA BB1//MN AA ∴在ABC 中,M 为BC 中点,则BC AM ⊥ 又侧面11BB C C 为矩形,1BC BB ∴⊥ 1//MN BBMN BC ⊥由MN AM M ⋂=,,MN AM ⊂平面1A AMN∴BC ⊥平面1A AMN又11//B C BC ,且11B C ⊄平面ABC ,BC ⊂平面ABC ,11//B C ∴平面ABC又11BC ⊂平面11EBC F ,且平面11EB C F ⋂平面ABC EF = 11//B C EF ∴//EF BC ∴又BC ⊥平面1A AMN∴EF ⊥平面1A AMNEF ⊂平面11EB C F∴平面11EB C F ⊥平面1A AMN(2)连接NP//AO 平面11EB C F ,平面AONP ⋂平面11EB C F NP =∴//AO NP根据三棱柱上下底面平行,其面1A NMA ⋂平面ABC AM =,面1A NMA ⋂平面1111AB C A N = ∴//ON AP故:四边形ONPA 是平行四边形 设ABC 边长是6m (0m >)可得:ON AP =,6NP AO AB m ===O 为111A B C △的中心,且111A B C △边长为6m∴16sin 603ON =⨯⨯︒=故:ON AP == //EF BC∴AP EPAM BM=3EP= 解得:EP m =在11B C 截取1B Q EP m ==,故2QN m =1B Q EP =且1//B Q EP∴四边形1B QPE 是平行四边形, ∴1//B E PQ由(1)11B C ⊥平面1A AMN故QPN ∠为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在Rt QPN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PQ ===sin10QN QPN PQ ∴∠===∴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10.【典例8】(2018·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CD 上异于C ,D 的点.(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2)在线段AM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MC ∥平面PBD ?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1)由题设知,平面CMD ⊥平面ABCD ,交线为CD .因为BC ⊥CD ,BC ⊂平面ABCD ,所以BC ⊥平面CMD ,故BC ⊥DM . 因为M 为CD 上异于C ,D 的点,且DC 为直径,所以DM ⊥CM . 又BC ∩CM =C ,所以DM ⊥平面BMC . 而DM ⊂平面AMD ,故平面AMD ⊥平面BMC . (2)当P 为AM 的中点时,MC ∥平面PBD .证明如下:连结AC 交BD 于O .因为ABCD 为矩形,所以O 为AC 中点.连结OP ,因为P 为AM 中点,所以MC ∥OP .MC ⊄平面PBD ,OP ⊂平面PBD ,所以MC ∥平面PBD .【总结提升】1.与探索性问题有关的解题策略(1)求条件探索性问题的主要途径:①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②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2)涉及点的位置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2.证明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键是分清折叠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一般地,折叠前位于“折痕”同侧的点、线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折叠后不变,而折叠前位于“折痕”两侧的点、线间的位置关系折叠后会发生变化.对于不变的关系可在平面图形中处理,而对于变化的关系则要在立体图形中解决. 【变式探究】1. (2020·江苏省震泽中学期末)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P AB =,,M N 分别为线段,PB PC 上的点(异于端点),平面PAB ⊥平面PBC .(1)若//BC 平面AMN ,求证://BC MN ;(2)若M 为PB 的中点,求证:平面AMN ⊥平面PBC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1)因为//BC 平面AMN ,BC ⊂平面PBC ,平面AMN平面PBC MN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得//BC MN(2)因为M 为PB 的中点,且AP AB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 PB ⊥, 又因为平面PAB ⊥平面PBC , 平面PAB ⋂平面PBC BC =,AM ⊂平面PAB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得:AM ⊥平面PBC ,又因为AM ⊂平面AMN ,所以平面AMN ⊥平面PBC2.如图(1)所示,在Rt △ABC 中,∠ABC =90°,D 为AC 的中点,AE ⊥BD 于点E (不同于点D ),延长AE 交BC 于点F ,将△ABD 沿BD 折起,得到三棱锥A 1—BCD ,如图(2)所示.(1)若M 是FC 的中点,求证:直线DM ∥平面A 1EF . (2)求证:BD ⊥A 1F .(3)若平面A 1BD ⊥平面BCD ,试判断直线A 1B 与直线CD 能否垂直?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1)证明:∵D ,M 分别为AC ,FC 的中点, ∴DM ∥EF ,又∵EF ⊂平面A 1EF ,DM ⊄平面A 1EF , ∴DM ∥平面A 1EF .(2)证明:∵EF ⊥BD ,A 1E ⊥BD ,A 1E ∩EF =E ,A 1E ,EF ⊂平面A 1EF , ∴BD ⊥平面A 1EF ,又A 1F ⊂平面A 1EF , ∴BD ⊥A 1F .(3)直线A 1B 与直线CD 不能垂直.理由如下:∵平面BCD ⊥平面A 1BD ,平面BCD ∩平面A 1BD =BD ,EF ⊥BD ,EF ⊂平面CBD , ∴EF ⊥平面A 1BD ,又∵A1B⊂平面A1BD,∴A1B⊥EF,又∵DM∥EF,∴A1B⊥DM.假设A1B⊥CD,∵DM∩CD=D,∴A1B⊥平面MCD,∴A1B⊥BD,与∠A1BD为锐角矛盾,∴直线A1B与直线CD不能垂直.。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在△B1OC1中,∵C1O⊥OB1,B1O=2,B1C1=2 2, ∴C1O=2. ∴OC12+OA12=A1C12,∴OC1⊥OA1, ∵BB1⊥C1O,A1O⊥C1O,BB1∩A1O=O,∴C1O⊥平面 ABB1A1, 又C1O⊂平面BCC1B1,∴平面BCC1B1⊥平面ABB1A1. 【答案】 略
①证明:平面PBD⊥平面PBC; ②求点D到平面PBC的距离.
【解析】 ①证明:如图,因为PD⊥DC,AD⊥DC, 所以二面角P-DC-A的平面角为∠PDA=90°,则PD⊥平面 ABCD, 又BC⊂平面ABCD,所以PD⊥BC. 又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BD= AB2+AD2 = 2 2, 过B作BE⊥CD,由题意得,E为CD中点,又D为PA中点, 所以PD=AD=CE=DE=2, 又DE=AB, 所以BE=AD=2,BC= CE2+BE2=2 2,所以BC2+BD2=DC2, 即BD⊥BC,而PD∩BD=D,BD⊂平面PBD,PD⊂平面PBD, 故BC⊥平面PBD,因为BC⊂平面PBC,所以平面PBD⊥平面PBC.
又因为F为AC的中点, 所以OF∥CC1且OF=12CC1. 因为E为BB1的中点,所以BE∥CC1且BE=12CC1. 所以BE∥OF且BE=OF.
所以四边形BEO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F∥OE. 因为AB=CB,F为AC的中点,所以BF⊥AC,所以 OE⊥AC. 因为AA1⊥底面ABC,所以AA1⊥BF,所以OE⊥AA1. 又AA1,AC⊂平面ACC1A1,且AA1∩AC=A, 所以OE⊥平面ACC1A1. 因为OE⊂平面A1EC,所以平面A1EC⊥平面ACC1A1.
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对点提分专题7.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文理科通用)(学生版)
第七篇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专题7.0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考试要求】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l ⊥al ⊥ba∩b =O a ⊂αb ⊂α⇒l ⊥α性质定理 两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a ⊥αb ⊥α⇒a ∥b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2)范围:⎣⎡⎦⎤0,π2. 3.二面角(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范围:[0,π]. 4.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表示符号表示判定定理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l⊥αl⊂β⇒α⊥β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α⊥βα∩β=al⊥al⊂β⇒l⊥α【微点提醒】1.两个重要结论(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2.使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不要误解为“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疑误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3)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教材衍化】2.(必修2P66练习改编)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且a⊥b,a⊥α,则b与α的位置关系为()A.b⊂αB.b∥αC.b⊂α或b∥αD.b与α相交3.(必修2P67练习2改编)已知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B,PC两两垂直,有下列结论:①PA⊥BC;②PB⊥AC;③PC⊥AB;④AB⊥BC.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真题体验】4.(2019·上海静安区质检)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A.α⊥β且m⊂αB.m⊥n且n∥βC.m∥n且n⊥βD.m⊥n且α∥β5.(2017·全国Ⅲ卷)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A.A1E⊥DC1B.A1E⊥BDC.A1E⊥BC1D.A1E⊥AC6.(2018·安阳二模)已知a,b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α,b⊥β,α∥β,则a∥bB.若a⊥α,b⊥β,a⊥b,则α⊥βC.若a⊥α,a⊥b,α∥β,则b∥βD.若α∩β=a,a∥b,则b∥α或b∥β【考点聚焦】考点一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2018·全国Ⅱ卷)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22,PA=PB=PC=AC=4,O为AC的中点.(1)证明:PO⊥平面ABC;(2)若点M在棱BC上,且MC=2MB,求点C到平面POM的距离.【规律方法】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1)判定定理;(2)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b,a⊥α⇒b⊥α);(3)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4)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a,l⊥a,l⊂β⇒l⊥α).2.证明线面垂直的核心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训练1】(2019·青岛调研)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侧面BB1C1C,AB=BC=1,BB1=2,∠BCC1=60°.(1)求证:BC1⊥平面ABC;(2)E是棱CC1上的一点,若三棱锥E-ABC的体积为312,求线段CE的长.考点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A⊥底面ABCD;(2)BE∥平面PAD;(3)平面BEF⊥平面PCD.【规律方法】 1.证明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方法:(1)面面垂直的定义;(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已知两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训练2】(2018·泸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梯形,AB∥DC,∠ABC=90°,AD =SD ,BC =CD =12AB ,侧面SAD ⊥底面ABCD .(1)求证:平面SBD ⊥平面SAD ;(2)若∠SDA =120°,且三棱锥S -BCD 的体积为612,求侧面 △SAB 的面积.考点三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角度1多面体中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例3-1】(2018·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1)求证:PE⊥BC;(2)求证:平面PAB⊥平面PCD;(3)求证:EF∥平面PCD.【规律方法】 1.三种垂直的综合问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进行线线、线面、面面垂直间的转化.2.垂直与平行的结合问题,求解时应注意平行、垂直的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角度2平行与垂直关系中的探索性问题【例3-2】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1,AB=1,AC=2,∠BAC=60°.(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2)在线段PC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C⊥BM,若存在点M,求出PMMC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规律方法】 1.求条件探索性问题的主要途径:(1)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2.涉及点的位置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角度3空间位置关系与几何体的度量计算【例3-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平面PDC,AD∥BC,PD⊥PB,AD=1,BC=3,CD=4,PD=2.(1)求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证:PD⊥平面PBC;(3)求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规律方法】1.本题证明的关键是垂直与平行的转化,如由AD∥BC,AD⊥PD,得PD⊥BC,进而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PD⊥平面PBC.2.利用综合法求空间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一定注意“作角、证明、计算”是完整统一过程,缺一不可.(1)线面角的求法:找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关键是作垂线,找垂足,要把线面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2)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平面角的作法常见的有:①定义法;②垂面法.注意利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训练3】如图,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BC=3.点E 是CD 边的中点,点F ,G 分别在线段AB ,BC 上,且AF =2FB ,CG =2GB .(1)证明:PE ⊥FG .(2)求二面角P -AD -C 的正切值.(3)求直线PA 与直线FG 所成角的余弦值.【反思与感悟】1.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1)线面垂直的定义:a 与α内任何直线都垂直⇒a ⊥α;(2)判定定理1: ⎭⎪⎬⎪⎫m ,n ⊂α,m∩n =A l ⊥m ,l ⊥n ⇒l ⊥α;(3)判定定理2:a ∥b ,a ⊥α⇒b ⊥α;(4)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l ,a ⊂α,a ⊥l ⇒a ⊥β;2.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1)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判定定理:a ⊂α,a ⊥β⇒α⊥β.3.转化思想:三种垂直关系之间的转化【易错防范】1.证明线面垂直时,易忽视面内两条线为相交线这一条件.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中,直线在面内且垂直于另一平面易忽视.3.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使用时易忘面内一线垂直于交线而盲目套用造成失误.4.在解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过程中,要注意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联合交替使用,即注意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核心素养提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1.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2.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主要包括:空间动点轨迹的判断,求轨迹的长度及动角的范围等.3.一般是根据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结合圆或圆锥曲线的定义推断出动点的轨迹(理科还可以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例1】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M 、N 分别是直线CD 、AB 上的动点,点P 是△A 1C 1D 内的动点(不包括边界),记直线D 1P 与MN 所成角为θ,若θ的最小值为π3,则点P 的轨迹是( )A.圆的一部分B.椭圆的一部分C.抛物线的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 【例2】 (2018·石家庄一模)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A ⊥平面ABCD ,且PA =4,M 是P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P ,B 重合),过点M 作平面α∥平面PAD ,截棱锥所得图形的面积为y ,若平面α与平面PAD之间的距离为x,则函数y=f(x)的图象是()【例3】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A-BCD中,E、F分别为直线AB、CD上的动点,且|EF|= 3.若记EF中点P的轨迹为L,则|L|等于________(注:|L|表示L的测度,在本题,L为曲线、平面图形、空间几何体时,|L|分别对应长度、面积、体积).【例4】已知ABCD⊥平面ADEF,AB⊥AD,CD⊥AD,且AB=1,AD=CD=2,ADEF是正方形,在正方形ADEF内部有一点M,满足MB,MC与平面ADEF所成的角相等,则点M的轨迹长度为()A.43B.163C.49πD.83π【分层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 ∥α,n ⊥β,则( )A.m ∥lB.m ∥nC.n ⊥lD.m ⊥n2.已知m ,n 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空间中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m ⊂α,则m ⊥βB.若m ⊂α,n ⊂β,则m ⊥nC.若m ⊄α,m ⊥β,则m ∥αD.若α∩β=m ,n ⊥m ,则n ⊥α3.(2019·泉州模拟)在下列四个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 ,F ,G 均为所在棱的中点,过E ,F ,G 作正方体的截面,则在各个正方体中,直线BD1与平面EFG 不垂直的是( )4.(2019·济南一模)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m∥α,n∥β,则m⊥nB.若m⊥α,m∥n,n∥β,则α⊥βC.若m⊥n,m⊂α,n⊂β,则α⊥βD.若α∥β,m⊂α,n⊂β,则m∥n5.(2018·赣州模拟)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且BC1⊥AC,过C1作C1H⊥底面ABC,垂足为H,则点H在()A.直线AC上B.直线AB上C.直线BC上D.△ABC内部二、填空题6.如图,已知∠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____;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____.7.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条件即可).8.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AC1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9. (2019·石家庄摸底)如图,在多面体ABCDPE中,四边形ABCD和CDPE都是直角梯形,AB∥DC,PE∥DC,AD⊥DC,PD⊥平面ABCD,AB=PD=DA=2PE,CD=3PE,F是CE的中点.(1)求证:BF∥平面ADP;(2)已知O是BD的中点,求证:BD⊥平面AOF.1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1)求证:DC⊥平面PAC;(2)求证:平面PAB⊥平面PAC;(3)设点E为AB的中点,在棱P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PA∥平面CEF?说明理由.【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0分钟)11.(2019·唐山一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G是EF的中点,现在沿AE,A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C,D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A.AG⊥平面EFHB.AH⊥平面EFHC.HF⊥平面AEFD.HG⊥平面AEF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1,将△ACD沿AC折起,使得D折起后的位置为D1,且D1在平面ABC上的射影恰好落在AB上,在四面体D1ABC的四个面中,有n对平面相互垂直,则n等于()A.2B.3C.4D.51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长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动点,AB1,DF交于点E,要使AB1⊥平面C1DF,则线段B1F的长为________.14.如图①,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BD⊥DC,点E是BC边的中点,将△ABD沿BD 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连接AE,AC,DE,得到如图②所示的几何体.(1)求证:AB⊥平面ADC;(2)若AD=1,AC与其在平面ABD内的正投影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求点B到平面ADE的距离.【新高考创新预测】15.(多选题)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PA⊥底面ABC,AB⊥BC,E,F分别是线段PB,PC上的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AE⊥PB时,△AEF一定为直角三角形B.当AF⊥PC时,△AEF一定为直角三角形C.当EF∥平面ABC时,△AEF一定为直角三角形D.当PC⊥平面AEF时,△AEF一定为直角三角形。
2020-2021学年高考数学(理)考点: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则 A1(2 ,0, 2) , E(0 ,1, 0) , B(2 ,2, 0) , D(0 ,0, 0) , C1(0 ,2, 2) , A(2 ,0, 0) ,
C(0 ,2, 0) ,
A1E (2 ,1, 2) , DC1 (0 ,2, 2) , BD (2 , 2 , 0) ,
BC1 (2 ,0, 2) , AC (2 ,2, 0) ,
CG FG G , AE PA A ,
平面 CFG / / 平面 PAE , CF 平面 CFG ,CF / / 平面 PAE .
9.(2018•新课标Ⅲ)如图,矩形 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 CD 所在平面垂直, M 是 CD 上异于 C , D 的点. (1)证明:平面 AMD 平面 BMC ; (2)在线段 AM 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得 MC / / 平面 PBD ?说明理由.
4.(2019•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D , E 分别为 BC , AC 的中点, AB BC .求证: (1) A1B1 / / 平面 DEC1 ; (2) BE C1E .
【解析】(1)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D , E 分别为 BC , AC 的中点, DE / / AB , AB / / A1B1 , DE / / A1B1 , DE 平面 DEC1 , A1B1 平面 DEC1 , A1B1 / / 平面 DEC1 . 解:(2)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E 是 AC 的中点, AB BC . BE AC , 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AA1 平面 ABC , BE 平面 ABC ,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一个平面过另一 个平面的垂线, 则这两个平面垂 直 两个平面垂直, 则一个平面内垂 直于交线的直线 与另一个平面垂 直
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计划 第四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共38张PPT)
(2)证明:连接 A1E,B1M,由(1)知 EM∥A1B1, 所以 ED 在平面 EMB1A1 内. 在正方形 CC1B1B 中,由于 F,M 分别是 CC1,BC 的中点,所以由平面几 何知识可得 BF⊥B1M, 又 BF⊥A1B1,B1M∩A1B1=B1, 所以 BF⊥平面 EMB1A1, 又 DE⊂平面 EMB1A1,所以 BF⊥DE.
3.(多选)如图,已知 PA⊥矩形 ABCD 所在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有
()
A.平面 PAD⊥平面 PAB
B.平面 PAD⊥平面 PCD
C.平面 PBC⊥平面 PAB
D.平面 PBC⊥平面 PCD
解析:由题意 PA⊥矩形 ABCD,所以 PA⊥AB,PA⊥CD,PA⊥BC,又 CD⊥AD,
PA∩AD=A,PA,AD⊂平面 PAD,所以 CD⊥平面 PAD,同理可得 AB⊥平面 PAD,
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底面 ABCD,AB⊥AD,AC⊥CD,∠ABC=60°, PA=AB=BC,E 是 PC 的中点.证明:
(1)CD⊥AE; (2)PD⊥平面 ABE.
证明:(1)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底面 ABCD,CD⊂平面 ABCD, ∴PA⊥CD,又∵AC⊥CD,且 PA∩AC=A,∴CD⊥平面 PAC.又 AE⊂平面 PAC, ∴CD⊥AE. (2)由 PA=AB=BC,∠ABC=60°,可得 AC=PA. ∵E 是 PC 的中点,∴AE⊥PC. 由(1)知 AE⊥CD,且 PC∩CD=C, ∴AE⊥平面 PCD.又 PD⊂平面 PCD,∴AE⊥PD. ∵PA⊥底面 ABCD,AB⊂平面 ABCD,∴PA⊥AB. 又∵AB⊥AD,且 PA∩AD=A, ∴AB⊥平面 PAD,又 PD⊂平面 PAD,∴AB⊥PD. 又∵AB∩AE=A,∴PD⊥平面 ABE.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一、基础知识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二、常用结论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三个性质(1)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2)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长度相等.(3)两条直线被三个平行平面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三、考点解析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考法(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点M,N分别为线段A1B,AC1的中点.求证:MN∥平面BB1C1C.考法(二)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应用例、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为线段AD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A,D两点),平面CEC1与平面BB1D交于FG.跟踪训练1.已知平面α,直线m,n满足m⊄α,n⊂α,则“m∥n”是“m∥α”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2,CD=3,M为PC上一点,且PM=2MC.求证:BM∥平面P AD.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平面ABCD外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G和P A作平面P AHG交平面BMD于GH.求证:P A∥GH.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1)B,C,H,G四点共面;(2)平面EF A1∥平面BCHG.变式练习:1.(变结论)在本例条件下,若D1,D分别为B1C1,BC的中点,求证:平面A1BD1∥平面AC1D.2.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M,N,G分别是AB,AD,EF的中点,求证:(1)BE∥平面DMF;(2)平面BDE∥平面MNG.课后作业1.已知直线额a与直线b平行,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则直线b与α的关系为()A.平行B.相交C.直线b在平面α内D.平行或直线b在平面α内2.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平面α,点B∈β,则在平面β内且过B点的所有直线中()A.不一定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D.存在唯一与a平行的直线3.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和BC上的点,若AE∶EB=CF∶FB=1∶2,则对角线AC 和平面DEF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在平面内D.不能确定4.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α∥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5.如图,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容器ABCDA1B1C1D1内灌进一些水,固定容器底面一边BC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面四个命题:①没有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形;②水面EFGH所在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值;③棱A1D1始终与水面所在平面平行;④当容器倾斜如图所示时,BE·BF是定值.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6.如图,平面α∥平面β,△P AB所在的平面与α,β分别交于CD,AB,若PC=2,CA=3,CD=1,则AB=________.7.设α,β,γ是三个平面,a,b是两条不同直线,有下列三个条件:①a∥γ,b⊂β;②a∥γ,b∥β;③b∥β,a⊂γ.如果命题“α∩β=a,b⊂γ,且________,则a∥b”为真命题,则可以在横线处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8.在三棱锥PABC中,PB=6,AC=3,G为△P AC的重心,过点G作三棱锥的一个截面,使截面平行于PB和AC,则截面的周长为________.9.如图,E,F,G,H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CC1,C1D1,AA1的中点.求证:1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ACD=90°,∠BAC=∠CAD=60°,P A⊥平面ABCD,P A=2,AB=1.设M,N分别为PD,AD的中点.(1)求证:平面CMN∥平面P AB;(2)求三棱锥PABM的体积.提高训练1.如图,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D∥BC,AB=AD=AC=3,P A=BC=4,M为线段AD 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P AB;(2)求四面体NBCM的体积.2.如图所示,几何体EABCD是四棱锥,△ABD为正三角形,CB=CD,EC⊥BD.(1)求证:BE=DE;(2)若∠BCD=120°,M为线段AE的中点,求证:DM∥平面BEC.。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5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最新考纲i.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口归敦材,夯寳基础知识梳理1 .直线与平面垂直(1)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I与平面a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I与平面a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1)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1. 垂直关系的转化判定判定判定I线线曜頁普堰血匝巫器面画垂宜f 性踰性険性质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1) 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2) 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诊断自测1. 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V”或“X”)(1) 直线I与平面a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1丄口()(2)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3) 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4) 若平面a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B内的无数条直线,则a丄3( )解析(1)直线I与平面a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有I丄a或I与a斜交或I? a或I // a,故⑴错误.(2)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故(2)错误.(3) 若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可能垂直于另一平面,也可能与另一平面平行,也可能与另一平面相交,也可能在另一平面内,故(3)错误.(4)若平面a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B内的所有直线,则aL B,故(4)错误. 答案(1)X ⑵X ⑶X ⑷X2. (必修2P56A组7T改编)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 .如果平面a丄平面B,那么平面a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BB. 如果平面a不垂直于平面B,那么平面a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BC. 如果平面a丄平面Y平面肚平面Y aG A l,那么I丄平面丫D. 如果平面a丄平面B,那么平面a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B解析对于D,若平面a丄平面B,则平面a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B,即与平面B的关系还可以是斜交、平行或在平面B内,其他选项易知均是正确的. 答案D3. (2016浙江卷)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a, B交于直线I,若直线m , n满足m// a, n LB,则()A. m/ IB. m / nC. n丄I D . m丄n解析因为an片I,所以I? B ,又n丄B,所以n丄I,故选C.答案C4. (2017全国川卷)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A. A1E L DC1 B . A1E L BDC. A1E L BC1 D . A1E L AC解析如图,由题设知,A1B1丄平面BCC1B1且BC1?平面BCC1B1,从而A1B1L BC1,又B1C L BC1,且A1B1G BQ= B1,所以BC1 丄平面A1B1CD,又A1E? 平面A1B1CD,所以A1E L BC1.答案C5. (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已知矩形ABCD, AB= 1, BC= 2.将厶ABD沿矩形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A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B.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C.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与直线BC垂直D. 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 AC与BD”,“AB与CD”,“AD与BC”均不垂直解析若AB丄CD,BC丄CD,则可得CD丄平面ACB,因此有CD丄AC.因为AB=1,BC= AD= 2,CD= 1,所以AC= 1,所以存在某个位置,使得AB丄CD. 答案B 6. (必修2P67练习2改编)在三棱锥P —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0,(1)若PA= PB= PC,则点0 是厶ABC 的________ 心.⑵若PA丄PB,PB丄PC,PC丄PA,则点0是厶ABC的______ 心.解析(1)如图1,连接OA, OB,OC,0P,在Rt A POA、Rt△ POB 和Rt△ POC 中,PA= PC= PB,所以OA= OB = OC,即卩O ABC的外心.(2)如图2,T PC丄PA,PB丄PC,PA A PB= P,••• PC丄平面FAB,AB?平面PAB,••• PC丄AB,又AB丄PO,PO A PC= P,••• AB 丄平面PGC,又CG?平面PGC,二AB丄CG,即CG ABC边AB的高.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 ABC边AC,BC上的高,即O ABC的垂心.答案(1)外⑵垂图1I考点突破丨分类讲练■、以例求试考点一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FA丄底面ABCD,AB丄AD, AC 丄CD,/ ABC= 60° PA=AB= BC, E 是PC 的中点.证明:(1)CD 丄AE;(2)PD丄平面ABE.证明(1)在四棱锥P —ABCD中,v PA 丄底面ABCD , CD?平面ABCD,:PA 丄CD,又••• AC丄CD, 且FA P AC = A,••• CD丄平面PAC.而AE?平面PAC,••• CD 丄AE.(2)由PA=AB= BC ,Z ABC = 60° 可得AC = PA.v E是PC的中点,二AE丄PC.由(1)知AE丄CD , 且PC P CD = C,••• AE丄平面PCD.而PD?平面PCD,:AE 丄PD.v PA丄底面ABCD , AB?平面ABCD ,:PA丄AB.又v AB丄AD ,且PA P AD = A ,:AB丄平面PAD ,而PD?平面PAD ,:AB丄PD.又v AB P AE= A, : PD 丄平面ABE.规律方法(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 b , a丄a b± a );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丄a, all B ? a X p );④面面垂直的性质(a丄B, aA a, I丄a, I? B ?l丄a ).(2)证明线面垂直的核心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训练1】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0的直径,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AD 1=3DB,点 C 为圆0 上一点,且BC= 3AC,PD 丄平面ABC, PD= DB.求证:PA X CD.证明因为AB为圆0的直径,所以AC X CB.在Rt A ABC 中,由3AC = BC 得,/ ABC= 30°设AD = 1,由3AD = DB 得,DB = 3,BC = 2 3.由余弦定理得CD2= DB2+ BC2—2DB BCcos 30= 3, 所以CD2+ DB2= BC2,即CD 丄AB.因为PD丄平面ABC, CD?平面ABC,所以PD丄CD,由PD A AB= D得,CD丄平面PAB,又PA?平面PAB,所以PA X CD.考点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2017江苏卷)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 X AD, BC丄BD,平面ABD X 平面BCD,点E, F(E与A, D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上,且EF X AD.求证:(1)EF //平面ABC;(2)AD 丄AC.证明(1)在平面ABD内,AB X AD, EF丄AD , 贝U AB // EF.••• AB?平面ABC, EF?平面ABC,••• EF//平面ABC.(2)v BC丄BD,平面ABD G平面BCD = BD,平面ABD丄平面BCD, BC?平面BCD,二BC丄平面ABD.••• AD?平面ABD,二BC 丄AD.又AB丄AD,BC,AB?平面ABC,BC G AB= B,••• AD丄平面ABC,又因为AC?平面ABC,:AD丄AC.规律方法(1)证明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方法: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已知两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训练2】(2017 山东卷)由四棱柱ABCD-A1B1C1D1截去三棱锥C i-B1CD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0为AC与BD的交点,E为AD的中点,A1E丄平面ABCD.(1)证明:A1O //平面B1CD1;⑵设M是0D的中点,证明:平面A1EM丄平面B1CD1. 证明(1)取B1D1的中点01,连接CO1, A1O1,由于ABCD —A1B1C1D1是四棱柱,所以A1O1 // 0C,A1O1 = 0C,因此四边形A10C0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O// 01C,又01C?平面B1CD1,A10?平面B1CD1,所以A10 //平面B1CD1.(2)因为AC丄BD , E, M分别为AD和OD的中点,所以EM丄BD,又A I E丄平面ABCD, BD?平面ABCD,所以A i E丄BD,因为B i D i // BD,所以EM丄B i D i, A i E丄B i D i,又A I E, EM?平面A i EM , A i E A EM = E,所以B i D i丄平面A i EM ,又B i D i?平面B i CD i,所以平面A i EM丄平面B i CD i.考点三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多维探究)命题角度i多面体中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例3-U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i B i C i中,D, E分别为AB, BC的中点, 点F 在侧棱B i B上,且B i D丄A i F, A i C i丄A i B i.求证:(1) 直线DE //平面A i C i F;⑵平面B i DE丄平面A i C i F.证明(i)在直三棱柱ABC—A i B i C i中,A i C i / AC.在厶ABC中,因为D, E分别为AB, BC的中点,所以DE // AC,于是DE// A i C i.又因为DE?平面A i C i F, A i C i?平面A i C i F,所以直线DE //平面A i C i F.(2) 在直三棱柱ABC—A i B i C i中,A i A丄平面A i B i C i.因为A i C i?平面A i B i C i,所以A i A丄A i C i.又因为A i C i丄A i B i, A i A?平面ABB i A i, A i B i?平面ABB i A i, A i A A A i B i= A i, 所以A i C i 丄平面ABB i A i.因为B i D?平面ABB i A i,所以A i C i丄B i D.又因为B i D 丄A i F, A1C1?平面A i C i F, A i F?平面A i C i F, A1C1 A A i F = A i,所以B i D丄平面A iC i F.因为直线B i D?平面B i DE,所以平面B i DE丄平面A i C i F.规律方法(i)三种垂直的综合问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进行线线、线面、面面垂直间的转化.(2)垂直与平行的结合问题,求解时应注意平行、垂直的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 命题角度2平行垂直中探索性问题【例3-2】如图所示,平面ABCD丄平面BCE,四边形ABCD为矩形,BC= CE,点F为CE的中点.(i)证明:AE//平面BDF.⑵点M为CD上任意一点,在线段AE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M丄BE?若存在, 确定点P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i)证明图①连接AC交BD于0,连接0F,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二0为AC的中点,又F为EC的中点, •••0F ACE的中位线,••• OF / AE, 又OF?平面BDF, AE?平面BDF ,••• AE//平面BDF.⑵解当P为AE中点时,有PM丄BE,证明如下:取BE 中点H , 中占I 八、、,••• PH // AB ,又 AB // CD ,二 PH // CD ,: P , H , •••平面 ABCD 丄平面 BCE ,平面 ABCD A 平面 CD 丄 BC.••• CD 丄平面 BCE , 又 BE?平面 BCE ,••• CD 丄 BE ,v BC = CE , H 为 BE 的中点,二 CH 丄BE ,又 CD A CH = C ,: BE 丄平面 DPHC ,又 PM?平面 DPHC , ••• BE 丄 PM ,即 PM 丄 BE.规律方法 (1)求条件探索性问题的主要途径:①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 出条件再证明;②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 再证明充分性.(2)涉及点的位置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 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训练3】(2018嘉兴七校联考)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面 CDEF 为正方形, 面 ABCD 为等腰梯形,AB // CD , AC = . 3, AB = 2BC = 2, AC 丄FB.⑴求证:AC 丄平面FBC.⑵求四面体FBCD 的体积.⑶线段AC 上是否存在点M ,使EA //平面FDM ?若存在,请说明其位置,并加 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⑴证明在厶ABC 中,因为 AC = 3, AB = 2, BC = 1,所以 AC 2 + BC 2= AB 2,••• P 为AE 的中点,H 为BE 的C ,D 四点共面.BCE = BC , CD?平面 ABCD ,所以AC丄BC.又因为AC丄FB, BC G FB = B,所以AC丄平面FBC.⑵解因为AC丄平面FBC , FC?平面FBC,所以AC丄FC. 因为CD丄FC, AC A CD = C,所以FC丄平面ABCD.在等腰梯形ABCD中可得CB= DC = 1,所以FC = 1.所以△ BCD的面积为S^43.1 U3所以四面体FBCD的体积为V F—BCD = 3S FC = 12.⑶解线段AC上存在点M,且点M为AC中点时,有EA//平面FDM.证明如下:连接CE,与DF交于点N,取AC的中点M,连接MN.因为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所以点N为CE的中点.所以EA // MN.因为MN?平面FDM , EA?平面FDM ,所以EA//平面FDM.所以线段AC上存在点M,且M为AC的中点,使得EA//平面FDM成立.I课乍业分层训练■,提升能力基础巩固题组一、选择题1. (2018绍兴检测)已知平面辽平面B,且aA b, a? a ,贝a丄b”是“ a丄0'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平面a丄平面0且aA 0= b, a? a ,若a丄b,则a丄0充分性成立;平面a丄平面B,因为aA b,所以b? B,若a丄B,则a丄b,必要性成立,所以“a丄b”是“ a丄B的充要条件,故选C.答案C2. (2015浙江卷)设a, B是两个不同的平面,I, 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I? a , m?B ()A .若I丄B,贝U aXB B .若a丄B,则I丄mC.若I // B,贝U all B D .若all B,则I // m解析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A选项正确;B选项中,I与m可能平行;C选项中,a与B可能相交;D选项中,I与m可能异面.答案A3.若平面a, B满足a丄B, aA B= I ,P€ a , P?I,则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为()A .过点P垂直于平面a的直线平行于平面BB. 过点P垂直于直线I的直线在平面a内C. 过点P垂直于平面B的直线在平面a内D. 过点P且在平面a内垂直于I的直线必垂直于平面B解析由于过点P垂直于平面a的直线必平行于平面B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因此也平行于平面B,因此A正确.过点P垂直于直线I的直线有可能垂直于平面a,不一定在平面a内,因此B不正确.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选项C , D正确.答案B4. 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D , E , F分别是AB , BC , 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A. BC//平面PDFB. DF丄平面FAEC. 平面PDF丄平面PAED.平面PDE丄平面ABC 解析因为BC// DF, DF?平面PDF,BC?平面PDF,所以BC //平面PDF ,故选项A正确.在正四面体中,AE丄BC, PE丄BC, AE G PE= E,••• BC丄平面PAE, DF // BC,贝U DF丄平面PAE, 又DF?平面PDF,从而平面PDF丄平面PAE.因此选项B, C均正确.答案D5. (2017丽水调研)设l是直线,a, B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I // a, I // B,贝u all PB .若I // a, I 丄B,贝U a丄B C.若a丄B, I丄a,则I // P D .若a丄P I // a,则I丄P解析A中,all P或a与P相交,不正确.B中,过直线I作平面Y设aG尸I ;贝U I'//1 ,由I丄B知I'丄B从而a丄B B正确.C中,I //p或I? p , C不正确.D 中,I与P的位置关系不确定.答案B6. 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把厶ABD和厶ACD 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①BD丄AC;②厶BAC是等边三角形;③三棱锥D —ABC是正三棱锥;④平面ADC丄平面ABC.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④ B .①②③C.②③④ D .①③④解析由题意知,BD丄平面ADC ,且AC?平面ADC ,故BD丄AC ,①正确;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BC上的高,平面ABD丄平面ACD ,所以AB = AC= BC , △ BAC是等边三角形,②正确;易知DA = DB = DC ,又由②知③正确;由①知④错.答案B二、填空题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已知PA丄平面ABC, BC丄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_____________ .解析T PA丄平面ABC, AB, AC, BC?平面ABC,••• PA丄AB, PA丄AC, PA丄BC,则厶PAB, △ PAC为直角三角形.由BC丄AC, 且AC n PA= A, ••• BC丄平面PAC,从而BC丄PC,因此△ ABC, △ PBC也是直角三角形.答案48. (2018杭州质检)设a, B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一条直线,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 l a, m? B ,贝U a± B;②若m // a , a丄B,贝U m± B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__ 填序号).解析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①是真命题;若m// a, a丄B,则m, B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可能平行、相交或m? B,则②是假命题.答案①9.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中,PA丄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___ 寸,平面MBD丄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解析由题意可知,BD丄PC.•••当DM丄PC(或BM丄PC)时,有PC丄平面MBD.又PC?平面PCD, •平面MBD丄平面PCD.答案DM丄PC(或BM丄PC等)10. (2016全国U卷改编)a, B是两个平面,m, n是两条直线.⑴如果m l a, n// a,那么m, n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_____ ;(2)如果m/ n, all B,那么m与a所成的角和n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关系是解析(1)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存在直线I? a , n// I, m l a,所以m l l, 所以m l n.⑵因为m// n,所以m与a所成的角和n与a所成的角相等.因为all B,所以n 与a所成的角和n与B所成的角相等,所以m与a所成的角和n与B所成的角相等.答案(1)垂直(2)相等三、解答题11. 如图,在三棱锥P —ABC中,平面FAB丄平面ABC, PA丄PB, M , N分别为AB, PA的中点.(1) 求证:PB//平面MNC;(2) 若AC= BC,求证:PA丄平面MNC.证明(1)因为M , N分别为AB, PA的中点,所以MN // PB.又因为MN?平面MNC, PB?平面MNC,所以PB//平面MNC.(2)因为FA X PB, MN // PB,所以FA X MN.因为AC= BC, AM = BM,所以CM X AB.因为平面PAB X平面ABC,CM?平面ABC,平面PAB A平面ABC = AB.所以CM丄平面PAB.因为PA?平面PAB,所以CM丄PA.又MN A CM = M,所以PA丄平面MNC.12. (2016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PC X平面ABCD, AB// DC, DC 丄AC.⑴求证:DC 丄平面FAC ;(2)求证:平面FAB 丄平面PAC ;⑶设点E 为AB 的中点,在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PA //平面CEF ?说明理由.(1)证明 因为PC 丄平面ABCD ,所以PC 丄DC.又因为AC 丄DC ,且PC n AC = C ,所以DC 丄平面PAC.(2)证明 因为AB / DC , DC 丄AC ,所以AB 丄AC.因为PC 丄平面ABCD ,所以PC 丄AB.又因为pe n AC = C ,所以AB 丄平面PAC.又AB?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 丄平面PAC.⑶解 棱PB 上存在点F ,使得PA //平面CEF.理由如下:取PB 的中点F ,连接EF , CE , CF ,又因为E 为AB 的中点,所以 EF / PA.又因为PA?平面CEF ,且EF?平面CEF , 所以PA //平面CEF.能力提升题组13. (2018舟山调研)在三棱锥P - ABC 中,已知PA 丄底面ABC , AB 丄BC ,E, A. 当AE 丄PB 时,△ AEF 一定为直角三角形B. 当AF 丄PC 时,△ AEF 一定为直角三角形F 分别是线段PB , PC 上的动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当EF //平面ABC 时,△ AEF —定为直角三角形D •当PC 丄平面AEF 时,△ AEF 一定为直角三角形解析 因为AP I 平面ABC , BC?平面ABC ,所以AP I BC ,又AB 丄BC ,且PA 和AB 是平面PAB 内两条相交直线,则 BC 丄平面PAB ,又AE?平面FAB ,所以 BC 丄AE ,当AE 丄PB 时,AE 丄平面PBC ,又EF?平面PBC ,贝U AE 丄EF , △ AEF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A 正确;当EF //平面ABC 时,EF 在平面PBC 内,平面PBC 与平面ABC 相交于BC ,则EF // BC ,则EF 丄AE , △ AEF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C 正确;当PC 丄平面AEF 时,AE 丄PC ,又AE 丄BC , J 则AE 丄平面PBC ,又EF?平面PBC ,所以AE 丄EF , △ AEF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 正确;B 中结论无法证 明. 答案 B14. (2017诸暨调研)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 F 分别是BC , CD 的中点, 沿AE , AF , EF 把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 B , C ,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 记为P , P 点在△ AEF 内的射影为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由题意可知PA , PE , PF 两两垂直,所以PA 丄平面PEF ,从而PA 丄EF ,而PO 丄平面AEF ,贝U PO 丄EF ,因为POP PA = P ,所以EF 丄平面PAO ,••• EF 丄AO ,同理可知 AE 丄FO , AF 丄EO ,•••O AEF 的垂心.A . O 是厶AEF 的垂心 C. O 是厶AEF 的外心B . O 是厶AEF 的内心D . O 是厶AEF 的重心答案A15. 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丄平面ABC, PA= 2AB, 则下列结论中:①PB丄AE;②平面ABC丄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AE;④/ PDA=45°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解析由PA丄平面ABC, AE?平面ABC, 得PA丄AE,又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AE丄AB, PA A AB = A,得AE丄平面FAB,又PB?平面FAB, A AE丄PB,①正确;又平面PAD丄平面ABC,二平面ABC丄平面PBC不成立,②错;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BC/ AD,又AD?平面PAD , BC?平面PAD , A BC//平面PAD , A直线BC//平面PAE也不成立,③错;在Rt △ PAD中,PA =AD= 2AB, A / PDA = 45° A④正确.答案①④16. 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 丄CD , AD // BC,/ ADC=Z PAB= 90°BC = CD = 1AD.(1)在平面PAD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 //平面PAB,并说明理由.⑵证明:平面PAB丄平面PBD.(1)解取棱AD的中点M(M €平面PAD),点M即为所求的一个点,理由如下:因为AD // BC, BC= 2AD.所以BC / AM , 且BC= AM.所以四边形AMCB是平行四边形,从而CM // AB.又AB?平面PAB.CM?平面PAB.所以CM //平面PAB.(说明:取棱PD 的中点N ,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 MN 上任意一点)(2)证明 由已知,PA 丄AB , FA X CD.因为 AD // BC , BC = 1A D ,所以直线AB 与CD 相交,所以PA 丄平面ABCD.又BD?平面ABCD ,从而PA X BD.1因为 AD // BC , BC = 2AD ,M 为AD 的中点,连接BM ,所以 BC / MD , 且 BC = MD.所以四边形BCDM 是平行四边形,1所以BM = CD = 2AD ,所以BD 丄AB.又AB A AP = A ,所以BD 丄平面PAB.又BD?平面PBD ,所以平面PAB X 平面PBD.17. 如图,三棱台DEF — ABC 中,AB = 2DE , G , H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 (1)求证:BD //平面FGH ;证明 (1)连接DG , CD ,设CD A GF = M ,连接MH.(2)若 CF 丄BC , AB X BC ,求证:平面 BCD 丄平面EGH.在三棱台DEF-ABC 中,AB= 2DE, G 为AC 中点,可得DF // GC,且DF = GC, 则四边形DFCG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M 为CD 的中点,又H为BC的中点,所以HM / BD, 又HM?平面FGH , BD?平面FGH, 故BD //平面FGH.(2)连接HE,因为G, H分别为AC, BC的中点,所以GH // AB.由AB丄BC,得GH丄BC.又H为BC的中点,所以EF // HC , EF = HC , 因此四边形EFC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 // HE.又CF丄BC,所以HE丄BC. 又HE, GH?平面EGH , HE A GH = H , 所以BC丄平面EGH.又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丄平面EGH.。
202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课件文20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 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2021/4/17
202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课件文20
17
考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互动讲练型]
[例 1] [2019·全国卷Ⅱ]如图,长方体 ABCD-A1B1C1D1 的底面
4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④_锐__角__ 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 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 角是 0°的角. (2)范围:0,2π.
2021/4/17
202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课件文20
2021/4/17
202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课件文20
10
2.“直线 a 与平面 M 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 a 与
平面 M 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知“直线 a 与平面 M 的无 数条直线都垂直”不能推出“直线 a 与平面 M 垂直”,反之可以, 所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ABCD 是正方形,点 E 在棱 AA1 上,BE⊥EC1.
(1)证明:BE⊥平面 EB1C1;
(2)若 AE=A1E,AB=3,求四棱锥 E-BB1C1C 的体积.
2021/4/17
202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课件文20
高考数学课程一轮复习 第13课时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13课时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考点点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垂直关系也是立体几何中两种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新课标要求熟练掌握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并能利用这些判定和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在新高考中主要用这些判定和性质定理证明一些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关系,以是小的判断题,也可以是大逻辑推理题.考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1.如果一条直线a 与一个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 说直线a 垂直于平面α,记作a ⊥α.直线a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 做直线a 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B 称为垂足2.过平面α外一点A 向平面α引垂线,则点A 和垂足B 之间的距离叫 做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考点二: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2.符号语言:考点三: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符号语言://a a b b αα⊥⎫=⎬⊥⎭. 考点四: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一般地, 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我们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符号语言:若,l l αβ⊥⊂, 则αβ⊥ .考点五: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1.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2.符号语言:若α⊥β,α∩β=CD ,AB ⊂α, 且AB ⊥CD 于β,则AB ⊥β.【小题热身】明确考点,自省反思1.(2009山东卷)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 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是“m β⊥”的 条件.ABCDPE2.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序号是 .①m n m n ααββαβ⊂⊂⇒,,∥,∥∥ ②m n m n αβαβ⊂⊂⇒∥,,∥③m m n n αα⇒⊥,⊥∥ ④n m n m αα⇒∥,⊥⊥3.(2009浙江卷)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2AB =,1BC =,E 为DC 的中点,F 为线段EC (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AFD ∆沿AF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ABC .在平面ABD 内过点D 作DK AB ⊥,K 为垂足.设AK t =,则t 的取值范围是 .【考题点评】分析原因,醍醐灌顶 例1.设l,m,n 均为直线,其中m,n 在平面α内,“l ⊥α”是l ⊥m 且“l ⊥n ”的 条件.思路透析:若,,,l m n ααα⊥⊂⊂则l m ⊥且l n ⊥;反之若l m ⊥且l n ⊥,则不一定有l α⊥, (当且仅当,m n 为相交直线时有l α⊥). ∴“l α⊥”是“l m ⊥且l n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点评:若直线与平面垂直,则平面内有任意直线与该直线垂直,这无数条直线也垂直,应注意“ 任意”、“ 所有”与“ 无数”的区别.例2.如图,在三棱锥V-ABC 中,VC ⊥底面ABC ,AC ⊥BC ,D 是AB 的中点,求证:平面V AB ⊥平面VCD ; 思路透析:证明:∵AC=BC=a ,∴△ACB 是等腰三角形,又D 是AB 的中点, ∴CD ⊥AB ,又VC ⊥底面ABC , ∴VC ⊥AB ,于是AB ⊥平面VCD ,又AB 平面V AB ,∴平面V AB ⊥平面VCD.点评: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分别有线面垂直得出面面垂直,以及面面垂直得到线面垂直,从这一方面可知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的密切关系,解决有关问题时,经常利用“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这种转化思想.例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60AB AD AC CD ABC ⊥⊥∠=,,°,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Ⅰ)证明CD AE ⊥;(Ⅱ)证明PD ⊥平面ABE ;思路透析:(Ⅰ)证明:在四棱锥P ABCD -中,因PA ⊥底面ABCD ,CD ⊂平面ABCD ,故PA CD ⊥.AC CD PA AC A ⊥= ,∵,CD ⊥∴平面PAC . 而AE ⊂平面PAC ,CD AE ⊥∴.(Ⅱ)证明:由PA AB BC ==,60ABC ∠=°,可得AC PA =. E ∵是PC 的中点,AE PC ⊥∴.由(Ⅰ)知,AE CD ⊥,且PC CD C = ,所以AE ⊥平面PCD . 而PD ⊂平面PCD ,AE PD ⊥∴.PA ⊥∵底面ABCD PD ,在底面ABCD 内的射影是AD ,AB AD ⊥, AB PD ⊥∴.又AB AE A = ∵,综上得PD ⊥平面ABE .点评:证明直线垂直于平面,必须先证明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至于这条直线是否过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并不重要.例4.如图,A B C D ,,,为空间四点.在ABC △中,2AB AC BC ===,等边三角形ADB 以AB 为轴运动.(Ⅰ)当平面ADB ⊥平面ABC 时,求CD ;(Ⅱ)当ADB △转动时,是否总有AB CD ⊥?证明你的结论.思路透析:(Ⅰ)取AB 的中点E ,连结DE CE ,,因为ADB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E AB ⊥.当平面ADB ⊥平面ABC 时,因为平面ADB 平面ABC AB =,所以DE ⊥平面ABC , 可知DE CE ⊥由已知可得1DE EC ==,在DEC Rt △中,2CD =.(Ⅱ)当A D B △以AB 为轴转动时,总有AB CD ⊥.证明:(ⅰ)当D 在平面ABC 内时,因为AC BC AD BD ==,,所以C D ,都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B CD ⊥.(ⅱ)当D 不在平面ABC 内时,由(Ⅰ)知AB DE ⊥. 又因AC BC =,所以AB CE ⊥.又DE CE ,为相交直线,所以AB ⊥平面CDE ,由CD ⊂平面CDE ,得AB CD ⊥.综上所述,总有AB CD ⊥.点评:动平面运动时几何体中相对的特殊线线位置关系的不变性探索一直以来是立体几何的一个难点,考生对该几何位置的探索与发现仍处理猜想与找特殊位置的论证阶段,因而扣分情况较为严重.此类型问题可利用分析法加在分析论证,结合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加以分析即可找分类而得证该命题.【即时测评】学以致用,小试牛刀1. 如图,正方体ABCD – A 1B 1C 1D 1,过点A 作平面A 1BD 的垂线,垂足为点H ,则下列命题中, 不正确的是( ).EDBC AOS BACA.点H 是△A 1BD 的垂心B.AH ⊥平面CB 1D 1C.AH 的延长线经过点C 1D.直线AH 和BB 1所成角为45° 2.,m n 是空间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下面有四个命题: ①,//,//m n m n αβαβ⊥⇒⊥ ②,//,//m n m n αβαβ⊥⊥⇒ ③,//,//m n m n αβαβ⊥⇒⊥ ④,//,//m m n n ααββ⊥⇒⊥其中真命题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③④ 3.(2009安徽卷)对于四面体ABCD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 相对棱AB 与CD 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② 由顶点A 作四面体的高,其垂足是∆BCD 的三条高线的交点;③ 若分别作∆ABC 和∆ABD 的边AB 上的高,则这两条高所在直线异面; ④ 分别作三组相对棱中点的连线,所得的三条线段相交于一点;⑤ 最长棱必有某个端点,由它引出的另两条棱的长度之和大于最长棱. A. ①④⑤ B. ②④ C. ③④⑤ D.①②④⑤4. 下列5个正方体图形中,l 是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l ⊥面MNP 的图形是( )A. ②③④B. ①⑤C. ①④⑤D. ③④【课后作业】学练结合,融会贯通一、填空题:1.已知两条直线,m n ,两个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 ①//,m n m n αα⊥⇒⊥ ②//,,//m n m n αβαβ⊂⊂⇒ ③//,////m n m n αα⇒ ④//,//,m n m n αβ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2. m 、n 表示直线,α、β、γ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为 . ①α∩β=m ,n ⊂α,n ⊥m ,则α⊥β ②α⊥β,α∩γ=m ,β∩γ=n ,则m ⊥n ③α⊥β,α⊥γ,β∩γ=m ,则m ⊥α ④m ⊥α,n ⊥β,m ⊥n ,则α⊥β3.Rt △ABC 在平面α内的射影是△A 1B 1C 1,设直角边AB ∥α,则△A 1B 1C 1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三角形.4.△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2 cm 、3 cm 、4 cm ,且它们在α的同侧,则△ABC 的重心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cm.5.设a 、b 是异面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且a ⊥α,b ⊥β,a ⊄β,b ⊄α,则当__________(填上一种条件即可)时,有α⊥β.6.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则①A 点到CD 1的距离为________; ②A 点到BD 1的距离为________; ③A 点到面BDD 1B 1的距离为______; ④A 点到面A 1BD 的距离为_____; ⑤AA 1与面BB 1D 1D 的距离为_______. 二、解答题:7.已知D 为平面ABC 外一点,且DA 、DB 、DC 两两垂直.求证:顶点D 所对的三角形面积的平方等于其余三个三角形面积的平方和,即2222ADC BDC DAB ABC S S S S ∆∆∆∆++=.8. (2009福建卷)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DAB ︒∠=,2,4AB AD == 将CBD ∆沿BD 折起到EBD ∆的位置,使平面EDB ⊥平面ABD . (I )求证:AB DE ⊥(Ⅱ)求三棱锥E ABD -的侧面积.第13课时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参考答案【小题热身】1. 必要不充分2. ④3. 1,12⎛⎫⎪⎝⎭【即时测评】1. D2. B3. A4. C【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 ①④2. ③④3. 直角4. 35. 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可以填上a ⊥b ,也可以填a ∥β,或b ∥α.6. ①26 ②36 ③22 ④33 ⑤22 二、解答题:7. 解析: 如图,设DA =a ,DB =b ,DC =c ,则ab S ADB 21=∆,bc S BDC 21=∆,ac S ADC 21=∆.在△ABD 中,作DM ⊥AB 于M ,则22ba ab DM +=.∵CD ⊥AD ,CD ⊥DB ,∴CD ⊥平面ADB ,∴ CD ⊥DM .在Rt △CDM 中,=++=+=22222222b a b ac CD DM CM 22222222ba a c cb b a +++, 又∵AB CM ⊥, ∴221()2ABCSAB CM ∆=⋅22222222221()4a b b c c a a b a b ++=+⋅+ 2222221()4a b b c c a =++222ADB BDC CDA S S S ∆∆∆=++. 8. 解析:(I )证明:在ABD ∆中,2,4,60AB AD DAB ︒==∠=222,BD AB BD AD AB DE∴==∴+=∴⊥ 又 平面EBD ⊥平面ABD平面EBD 平面,ABD BD AB =⊂平面ABD AB ∴⊥平面EBDDF ⊂ 平面,EBD AB DE ∴⊥(Ⅱ)解:由(I )知,//,,AB BDCD AB CD BD ⊥∴⊥从而DE D ⊥ B 在Rt DBE ∆中,2DB DE DC AB ====12ABE S DB DE ∆∴=⋅= 又AB ⊥ 平面,EBD BE ⊂平面,EBD AB BE ∴⊥14,42ABE BE BC AD S AB BE ∆===∴=⋅= ,DE BD ⊥ 平面EBD ⊥平面ABD ED ∴⊥,平面ABD而AD ⊂平面1,,42ADE ABD ED AD S AD DE ∆∴⊥∴=⋅=综上,三棱锥E ABD -的侧面积,8S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相交
•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
直
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 3.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一个
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平个行平面.
• 4.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任意
平行
• (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
.
• 二、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 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 图形叫作二面角.
• 1.(2014年保定调研)如图所示,已知三棱锥A -BPC中, AC⊥BC,AP⊥PC,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 且△PMB为正三角形的.
• (1)求证:BC⊥平面APC; • (2)若BC=3,AB=10,求点B到平面DCM的距离.
• 解析:(1)∵△PMB为正三角形, • 且D为PB的中点,∴MD⊥PB. • 又∵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 • ∴MD∥AP,∴AP⊥PB. • 又已知AP⊥PC,∴AP⊥平面PBC, • ∴AP⊥BC,又∵AC⊥BC,AC∩AP=A, • ∴BC⊥平面APC.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师生共研) 例 1 如图,在直棱柱 ABC -A1B1C1 中,∠BAC=90°,AB=AC= 2, AA1=3,D 是 BC 的中点,点 E 在棱 BB1 上运动.
• (1)求证:AD⊥C1E; • (2)当异面直线AC,C1E所成的角为60°时,求三棱锥
C1 -A1B1E的体积.
• 2.若平行直线中一条垂直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 该平面.
•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 6.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是两个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形.
2020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纲展示►1.能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考点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________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答案:(1)任意一条(2)两条相交直线a,b⊂αa∩b=O l⊥al⊥b平行a⊥αb⊥α(1)[教材习题改编]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平面β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γ答案:A(2)[教材习题改编] 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VAB=∠VAC=∠ABC=90°,则构成三棱锥的四个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4[典题1] (1)[2017·上海六校联考]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A.α⊥β且m⊂αB.α⊥β且m∥αC.m∥n且n⊥βD.m⊥n且α∥β[答案] C[解析]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求证:①CD⊥AE;②PD⊥平面ABE.[证明]①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CD⊂平面ABCD,∴PA⊥CD.∵AC⊥CD,PA∩AC=A,∴CD⊥平面PAC.而AE⊂平面PAC,∴CD⊥AE.②由PA=AB=BC,∠ABC=60°,可得AC=PA.∵E是PC的中点,∴AE⊥PC.由①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而PD⊂平面PCD,∴AE⊥PD.∵PA⊥底面ABCD,∴PA⊥AB.又AB⊥AD,且PA∩AD=A,∴AB⊥平面PAD,而PD⊂平面P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点石成金] 直线和平面垂直判定的四种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2)利用判定定理的推论(a∥b,a⊥α⇒b⊥α),如典题1的第(1)题中选项C;(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2017·湖北武汉调研]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点E在线段PC上,PC⊥平面BDE.(1)求证:BD⊥平面PAC;(2)若PA=1,AD=2,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1)证明:∵PA⊥平面ABCD,BD⊂平面ABCD,∴PA⊥BD.∵PC⊥平面BDE,BD⊂平面BDE,∴PC⊥BD.又PA∩PC=P,∴BD⊥平面PAC.(2)解:如图所示,设AC与BD的交点为O,连接OE.∵PC⊥平面BDE,∴PC⊥OE.由(1)知,BD⊥平面PAC,∴BD⊥AC.由题设条件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由AD=2,得AC=BD=22,OC= 2.在Rt△PAC中,PC=PA2+AC2=12+222=3.易知Rt△PAC∽Rt△OEC,∴OEPA=CEAC=OCPC,即OE1=CE22=23,∴OE =23,CE =43. ∴V E -BCD =13S △CEO ·BD=13·12OE ·CE ·BD =16×23×43×22=827. 考点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答案:垂线 l ⊂β l ⊥α 交线 α⊥β l ⊂βα∩β=a l⊥a定理的应用:注意由平面到空间的思维的变化.(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相交或异面解析:在同一个平面内,由题设条件可得a∥c,在空间中,则直线a与c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即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2)已知直线a和平面α,β,若α⊥β,a⊥β,则a与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a∥α或a⊂α解析:易得a∥α或a⊂α.垂直关系的证明及应用:直接法.(1)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DB 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ADC________平面ABC.答案:⊥解析:在四边形ABCD中,由已知可得BD⊥CD,又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所以CD⊥平面ABD,所以CD⊥AB.又AD⊥AB,AD∩CD=D,所以AB⊥平面AD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2)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AA1=2,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6解析:连接AC ,交BD 于点O , 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因为AB =AD =3,所以BD =32,且AC ⊥BD . 又因为BB 1⊥底面ABCD ,所以BB 1⊥AC . 又DB ∩BB 1=B ,所以AC ⊥平面BB 1D 1D ,所以AO 为四棱锥A -BB 1D 1D 的高,且AO =12BD =322.因为矩形BB 1D 1D 的面积S =BD ·BB 1=32×2=62,所以四棱锥A -BB 1D 1D 的体积V =13S ·AO =13×62×322=6.[典题2]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AB ⊥PA ,AB ∥CD ,AB =2CD ,E ,F ,G ,M ,N 分别为PB ,AB ,BC ,PD ,PC 的中点.求证:(1)CE ∥平面PAD ; (2)平面EFG ⊥平面EMN .[证明] (1)证法一:取PA 的中点H ,连接EH ,DH .因为E 为PB 的中点, 所以EH ∥AB ,EH =12AB .又AB ∥CD ,CD =12AB ,所以EH ∥CD ,EH =CD ,因此四边形DCEH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E ∥DH .又DH ⊂平面PAD ,CE ⊄平面PAD , 所以CE ∥平面PAD . 证法二:连接CF .因为F 为AB 的中点,所以AF =12AB .又CD =12AB ,所以AF =CD .又AF ∥CD ,所以四边形AFCD 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CF ∥AD .又CF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所以CF ∥平面PAD .因为E ,F 分别为PB ,AB 的中点, 所以EF ∥PA .又EF⊄平面PAD,PA⊂平面PAD,所以EF∥平面PAD.因为CF∩EF=F,故平面CEF∥平面PAD.又CE⊂平面CEF,所以CE∥平面PAD.(2)因为E,F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EF∥PA.又AB⊥PA,所以AB⊥EF.同理可证AB⊥FG.又EF∩FG=F,EF⊂平面EFG,FG⊂平面EFG,因此AB⊥平面EFG.又M,N分别为PD,PC的中点,所以MN∥CD.又AB∥CD,所以MN∥AB,所以MN⊥平面EFG.又MN⊂平面EMN,所以平面EFG⊥平面EMN.[题点发散1] 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EMN⊥平面PAC. 证明:因为AB⊥PA,AB⊥AC,且PA∩AC=A,所以AB⊥平面PAC.又MN∥CD,CD∥AB,所以MN∥AB,所以MN⊥平面PAC.又MN⊂平面EMN,所以平面EMN⊥平面PAC.[题点发散2] 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EFG∥平面PAC. 证明:因为E,F,G分别为PB,AB,BC的中点,所以EF∥PA,FG∥AC.又EF⊄平面PAC,PA⊂平面PAC,所以EF∥平面PAC.同理,FG∥平面PAC.又EF∩FG=F,所以平面EFG∥平面PAC.[点石成金]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1)面面垂直的定义;(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 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A⊥底面ABCD;(2)BE∥平面PAD;(3)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平面PAD∩平面ABCD=AD,又平面PAD⊥平面ABCD,且PA⊥AD,PA⊂平面PAD,∴PA⊥底面ABCD.(2)∵AB∥CD,CD=2AB,E为CD的中点,∴AB∥DE,且AB=DE.∴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BE∥AD.又BE⊄平面PAD,AD⊂平面PAD,∴BE∥平面PAD.(3)∵AB⊥AD,且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BE⊥CD,AD⊥CD.由(1)知,PA⊥底面ABCD,CD⊂平面ABCD,则PA⊥CD,又PA∩AD=A,∴CD⊥平面PAD.又PD⊂平面PAD,从而CD⊥PD,又E,F分别为CD,CP的中点,∴EF∥PD,故CD⊥EF.∵EF⊂平面BEF,BE⊂平面BEF,且EF∩BE=E,∴CD⊥平面BEF.又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考点3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考情聚焦] 空间线、面的平行与垂直的综合考查一直是高考必考热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命题角度:角度一证明多面体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典题3] 如图所示,E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弧上异于A,B的点,矩形ABCD所在平面垂直于该半圆所在的平面.(1)求证:AE⊥EC;(2)设平面ECD与半圆弧的另一个交点为F.求证:EF∥AB.[证明](1)∵E是半圆上异于A,B的点,∴AE⊥EB.又∵平面ABCD⊥平面ABE,平面ABCD∩平面ABE=AB,CB⊥AB,∴CB⊥平面ABE.又∵AE⊂平面ABE,∴CB⊥AE.∵CB∩BE=B,∴AE⊥平面CBE.又∵EC⊂平面CBE,∴AE⊥EC.(2)∵CD∥AB,AB⊂平面ABE,∴CD∥平面ABE.又∵平面CDE ∩平面ABE =EF , ∴CD ∥EF .又∵CD ∥AB ,∴EF ∥AB . 角度二探索性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典题4] 如图,在三棱台ABC -DEF 中,CF ⊥平面DEF ,AB ⊥BC .(1)设平面ACE ∩平面DEF =a ,求证:DF ∥a ;(2)若EF =CF =2BC ,试问在线段BE 上是否存在点G ,使得平面DFG ⊥平面CDE ?若存在,请确定点G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 在三棱台ABC -DEF 中,AC ∥DF ,AC ⊂平面ACE ,DF ⊄平面ACE , ∴DF ∥平面ACE . 又∵DF ⊂平面DEF , 平面ACE ∩平面DEF =a , ∴DF ∥a .(2)[解] 线段BE 上存在点G ,且BG =13BE ,使得平面DFG ⊥平面CDE .证明如下:取CE 的中点O ,连接FO 并延长交BE 于点G ,连接GD , ∵CF =EF ,∴GF ⊥CE .在三棱台ABC -DEF 中,AB ⊥BC ⇒DE ⊥EF . 由CF ⊥平面DEF ⇒CF ⊥DE . 又CF ∩EF =F ,∴DE ⊥平面CBEF ,∴DE ⊥GF .⎭⎪⎬⎪⎫GF ⊥CE ,GF ⊥DE ,CE ∩DE =E ⇒GF ⊥平面CDE . 又GF ⊂平面DFG ,∴平面DFG ⊥平面CDE . 此时,如平面图所示,∵O 为CE 的中点,EF =CF =2BC ,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证△HOC ≌△FOE , ∴HB =BC =12EF .由△HGB ∽△FGE 可知,BG GE =12,即BG =13BE .角度三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典题5]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 =3,BC =4,E ,F 分别在线段BC ,AD 上,EF∥AB ,将矩形ABEF 沿EF 折起,记折起后的矩形为MNEF ,且平面MNEF ⊥平面ECDF .(1)求证:NC ∥平面MFD ; (2)若EC =3,求证:ND ⊥FC ; (3)求四面体N -EFD 体积的最大值.(1)[证明] ∵平行四边形MNEF 和EFDC 都是矩形, ∴MN ∥EF ,EF ∥CD ,MN =EF =CD , ∴MN ∥CD .∴四边形MNCD 是平行四边形.∴NC ∥MD .∵NC ⊄平面MFD ,MD ⊂平面MFD , ∴NC ∥平面MFD .(2)[证明] 连接ED ,交FC 于点O .∵平面MNEF ⊥平面ECDF ,且NE ⊥EF , 平面MNEF ∩平面ECDF =EF ,NE ⊂平面MNEF ,∴NE ⊥平面ECDF .∵FC ⊂平面ECDF ,∴FC ⊥NE . ∵EC =CD ,∴四边形ECDF 为正方形,∴FC ⊥ED . 又∵ED ∩NE =E ,ED ,NE ⊂平面NED , ∴FC ⊥平面NED .∵ND ⊂平面NED ,∴ND ⊥FC .(3)[解] 设NE =x ,则FD =EC =4-x , 其中0<x <4.由(2)得NE ⊥平面FEC , ∴四面体N -EFD 的体积为V N -EFD =13S △EFD ·NE =12x (4-x ).∴V N -FED ≤12⎣⎢⎡⎦⎥⎤x +4-x 22=2,当且仅当x =4-x ,即x =2时,四面体N -FED 的体积最大,最大值为2. [点石成金]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问题处理的两个策略(1)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2)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处理关键是结合图形弄清折叠前后变与不变的数量关系,尤其是隐含着的垂直关系.[方法技巧] 1.三种垂直关系的证明(1)判定线线垂直的方法①定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②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③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④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2)判定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②利用“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③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也垂直”;④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3)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①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②判定定理:a⊂α,a⊥β⇒α⊥β.2.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常见性质(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3.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易错防范] 在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时,考生易忽视说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而导致被扣分,这一点在证明中要注意.口诀:线不在多,重在相交.真题演练集训1.[2016·浙江卷]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 ⊥β,则( )A.m∥l B.m∥nC.n⊥l D.m⊥n答案:C解析:因为α∩β=l,所以l⊂β,又n⊥β,所以n⊥l.故选C.2.[2015·浙江卷]如图,已知△ABC,D是AB的中点,沿直线CD将△ACD翻折成△A′CD,所成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α,则( )A.∠A′DB≤α B.∠A′DB≥αC.∠A′CB≤α D.∠A′CB≥α答案:B解析:∵A′C和BC都不与CD垂直,∴∠A′CB≠α,故C,D错误.当CA=CB时,容易证明∠A′DB=α.不妨取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如Rt△ABC,令斜边AB=4,AC=2,BC=23,如图所示,则CD=AD=BD=2,∠BDH=120°,设沿直线CD将△ACD折成△A′CD,使平面A′CD⊥平面BCD,则α=90°.取CD中点H,连接A′H,BH,则A′H⊥CD,∴A′H⊥平面BCD,且A′H=3,DH=1.在△BDH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H=7.在Rt△A′H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10.在△A′DB中,∵A′D2+BD2-A′B2=-2<0,可知cos∠A′DB<0,∴∠A′DB为钝角,故排除A.故选B.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答案:②③④解析:对于命题①,可运用长方体举反例证明其错误:如图,不妨设AA′为直线m,CD 为直线n,ABCD所在的平面为α,ABC′D′所在的平面为β,显然这些直线和平面满足题目条件,但α⊥β不成立;命题②正确,证明如下:设过直线n的某平面与平面α相交于直线l,则l∥n,由m⊥α知m⊥l,从而m⊥n,结论正确;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命题③正确;由平行的传递性及线面角的定义知,命题④正确.4.[2016·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 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C1∥AC.在△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DE∥AC,于是DE∥A1C1.又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所以直线DE∥平面A1C1F.(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1B1C1.因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又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所以A1C1⊥平面ABB1A1.因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又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因为直线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5.[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AFD=90°,且二面角D-AF-E与二面角C-BE-F都是60°.(1)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2)求二面角E-BC-A的余弦值.(1)证明:由已知可得AF⊥DF,AF⊥FE,所以AF⊥平面EFDC.又AF⊂平面ABEF,故平面ABEF⊥平面EFDC.(2)解:过D 作DG ⊥EF ,垂足为G ,由(1)知DG ⊥平面ABEF .以G 为坐标原点,GF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GF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G -xyz.由(1)知∠DFE 为二面角D -AF -E 的平面角,故∠DFE =60°,则DF =2,DG =3,可得A (1,4,0),B (-3,4,0),E (-3,0,0),D (0,0,3).由已知,AB ∥EF ,所以AB ∥平面EFDC . 又平面ABCD ∩平面EFDC = CD , 故AB ∥CD ,CD ∥EF .由BE ∥AF ,可得BE ⊥平面EFDC ,所以∠CEF 为二面角C -BE -F 的平面角,∠CEF =60°. 从而可得C ( -2,0,3).连接AC ,则EC →=(1,0,3),EB →=(0,4,0),AC →=(-3,-4,3),AB →=(-4,0,0).设n =(x ,y ,z )是平面BCE 的法向量,则 ⎩⎪⎨⎪⎧n ·EC →=0,n ·EB →=0,即⎩⎨⎧x +3z =0,4y =0,所以可取n =(3,0,-3).设m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则⎩⎪⎨⎪⎧m ·AC →=0,m ·AB →=0,同理可取m =(0,3,4).则cos 〈n ,m 〉=n·m |n||m|=-21919.故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为-21919.课外拓展阅读立体几何证明问题中的转化思想[典例] 如图所示,M ,N ,K 分别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B ,CD ,C 1D 1的中点.求证:(1)AN ∥平面A 1MK ; (2)平面A 1B 1C ⊥平面A 1MK .[审题视角] (1)要证线面平行,需证线线平行;(2)要证面面垂直,需证线面垂直,要证线面垂直,需证线线垂直.[证明] (1)如图所示,连接NK .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四边形AA 1D 1D ,DD 1C 1C 都为正方形, ∴AA 1∥DD 1,AA 1=DD 1,C 1D 1∥CD ,C 1D 1=CD . ∵N ,K 分别为CD ,C 1D 1的中点, ∴DN ∥D 1K ,DN =D 1K ,∴四边形DD 1KN 为平行四边形. ∴KN ∥DD 1,KN =DD 1, ∴AA 1∥KN ,AA 1=KN .∴四边形AA 1KN 为平行四边形, ∴AN ∥A 1K .∵A 1K ⊂平面A 1MK ,AN ⊄平面A 1MK , ∴AN ∥平面A 1MK .(2)如图所示,连接BC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C1D1,AB=C1D1.∵M,K分别为AB,C1D1的中点,∴BM∥C1K,BM=C1K.∴四边形BC1KM为平行四边形,∴MK∥BC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B1⊥平面BB1C1C,BC1⊂平面BB1C1C,∴A1B1⊥BC1.∵MK∥BC1,∴A1B1⊥MK.∵四边形BB1C1C为正方形,∴BC1⊥B1C.∴MK⊥B1C.∵A1B1⊂平面A1B1C,B1C⊂平面A1B1C,A1B1∩B1C=B1,∴MK⊥平面A1B1C.又∵MK⊂平面A1MK,∴平面A1B1C⊥平面A1MK.方法点睛1.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问题的指导思想是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交替使用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线线关系是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的基础.证明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平面几何中的结论,如证明平行时常用的中位线、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证明垂直时常用的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等.3.证明过程一定要严谨,使用定理时要对照条件,步骤书写要规范.第- 21 - 页共2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如果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a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a ⊥α,直线a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a 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即为垂足.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2)范围:⎣⎡⎦⎤0,π2. 3.平面与平面垂直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①二面角:一条直线和由这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概念方法微思考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吗?提示垂直.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在平面内可以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该直线垂直,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得出两平行直线中的另一条也与平面内的那两条直线成90°的角,即垂直于平面内的这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垂直于这个平面.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吗?提示垂直.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分别作与第三个平面交线垂直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这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这两条垂线平行,所以该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3)若α⊥β,a⊥β,则a∥α.(×)(4)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α,则直线a与b垂直.(√)题组二教材改编2.(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答案ABC解析对于D,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β,即与平面β的关系还可以是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β内,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3.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1)若P 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2)若P A⊥PB,PB⊥PC,PC⊥P 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答案(1)外(2)垂解析(1)如图1,连结OA,OB,OC,OP,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 A=PC=PB,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2)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PC⊥P A,PB⊥PC,P A∩PB=P,P A,PB⊂平面P AB,∴PC⊥平面P AB,又AB⊂平面P AB,∴PC⊥AB,∵AB⊥PO,PO∩PC=P,PO,PC⊂平面PGC,∴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即O为△ABC的垂心.题组三易错自纠4.若l,m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为平面,且l⊥α,则“m∥α”是“m⊥l”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由l⊥α且m∥α能推出m⊥l,充分性成立;若l⊥α且m⊥l,则m∥α或者m⊂α,必要性不成立,因此“m∥α”是“m⊥l”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M,N分别是线段BD,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 与AC,MN的位置关系是()A.与AC,MN均垂直B.与AC垂直,与MN不垂直C.与AC不垂直,与MN垂直D.与AC,MN均不垂直答案A解析因为DD1⊥平面ABCD,所以AC⊥DD1,又因为AC⊥BD,DD1∩BD=D,所以AC⊥平面BDD1B1,因为OM⊂平面BDD1B1,所以OM⊥AC.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OM=1+2=3,MN=1+1=2,ON=1+4=5,所以OM2+MN2=ON2,所以OM⊥MN.故选A.6.(多选)如图所示,AB是半圆O的直径,VA垂直于半圆O所在的平面,点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M,N分别为VA,V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MN∥平面ABC B.平面VAC⊥平面VBCC.MN与BC所成的角为45°D.OC⊥平面VAC答案AB解析易知MN∥AC,又AC⊂平面ABC,MN⊄平面ABC,∴MN∥平面ABC,又由题意得BC⊥AC,因为V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VA⊥BC.因为AC∩VA=A,所以BC⊥平面VAC.因为BC⊂平面VBC,所以平面VAC⊥平面VBC.故选AB.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2019·全国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1)证明:BE⊥平面EB1C1;(2)若AE=A1E,AB=3,求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1)证明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BE⊂平面ABB1A1,故B1C1⊥BE.又BE⊥EC1,B1C1∩EC1=C1,B1C1,EC1⊂平面EB1C1,所以BE⊥平面EB1C1.(2)解由(1)知∠BEB1=90°.由题设知Rt△ABE≌Rt△A1B1E,所以∠AEB=∠A1EB1=45°,故AE=AB=3,AA1=2AE=6.如图,作EF⊥BB1,垂足为F,且EF =AB =3.所以四棱锥E -BB 1C 1C 的体积V =13×3×6×3=18.思维升华 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1)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③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跟踪训练1 (2019·贵阳模拟)如图,在三棱锥A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证明 (1)在平面ABD 内,因为AB ⊥AD ,EF ⊥AD , 则AB ∥EF .又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 所以EF ∥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BC ⊂平面BCD ,BC ⊥BD , 所以BC ⊥平面ABD .因为AD ⊂平面ABD ,所以BC ⊥AD .又AB ⊥AD ,BC ∩AB =B ,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又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AD ⊥AC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 (2019·栖霞模拟)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ABCD 是菱形,∠ABC =60°,F A ⊥平面ABCD ,ED ∥F A ,且AB =F A =2ED =2.(1)求证:平面F AC ⊥平面EFC ; (2)求多面体ABCDEF 的体积.(1)证明 连结BD 交AC 于O ,设FC 中点为P ,连结OP ,EP ,∵O ,P 分别为AC ,FC 的中点, ∴OP ∥F A ,且OP =12F A ,∴OP ∥ED 且OP =ED , ∴四边形OPED 为平行四边形, ∴OD ∥EP ,即BD ∥EP ,∵F 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F A ⊥BD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BD ⊥AC , ∵F A ∩AC =A ,F A ,AC ⊂平面F AC ,∴BD ⊥平面F AC ,即EP ⊥平面F AC , 又EP ⊂平面EFC ,∴平面F AC ⊥平面EFC . (2)解 V F -ABC =13S △ABC ·F A =13×34×4×2=233,∵F A ⊥平面ABCD ,F A ⊂平面ADEF ,∴平面ADEF ⊥平面ABCD ,作CG ⊥AD 于点G , 又平面ADEF ∩平面ABCD =AD ,∴CG ⊥平面ADEF ,∴C 到平面ADEF 的距离CG =32CD =3, ∴V C -ADEF =13×(1+2)×22×3=3,∴V ABCDEF =V F -ABC +V C -ADEF =533. 思维升华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 ⊂α⇒α⊥β).(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跟踪训练2 (2018·全国Ⅰ)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AB =AC =3,∠ACM =90°.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BP =DQ =23DA ,求三棱锥Q -ABP 的体积.(1)证明 由已知可得,∠BAC =90°,即BA ⊥AC . 又BA ⊥AD ,AD ∩AC =A ,AD ,AC ⊂平面ACD , 所以AB ⊥平面ACD . 又A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C .(2)解 由已知可得,DC =CM =AB =3,DA =3 2. 又BP =DQ =23DA ,所以BP =2 2.如图,过点Q 作QE ⊥AC ,垂足为E ,则QE ∥DC 且QE =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 ⊥平面ABC , 所以QE ⊥平面ABC ,QE =1.因此,三棱锥Q -ABP 的体积为V Q -ABP =13×S △ABP ×QE =13×12×3×22sin 45°×1=1.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例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P 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一动点.(1)证明:△PBC 是直角三角形;(2)若P A=AB=2,且当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 时,求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AB是⊙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动点.∴BC⊥AC,∵P A⊥平面ABC,∴BC⊥P A,又P A∩AC=A,P A,AC⊂平面P AC,∴BC⊥平面P AC,∴BC⊥PC,∴△BPC是直角三角形.(2)解如图,过A作AH⊥PC于H,∵BC⊥平面P AC,∴BC⊥AH,又PC∩BC=C,PC,BC⊂平面PBC,∴AH⊥平面PBC,∴∠ABH是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的角,∵P A⊥平面ABC,∴∠PCA即是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tan∠PCA=P AAC=2,又P A=2,∴AC=2,∴在Rt△P AC中,AH=P A·ACP A2+AC2=233,∴在Rt △ABH 中,sin ∠ABH =AH AB =2332=33,即直线AB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 思维升华 (1)证明垂直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定义、判定和性质实现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2)线面角的计算,首先要利用定义和题目中的线面垂直作出所求角,然后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求解. 跟踪训练3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D =1,BD =2,BD ⊥CD .将四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四面体A ′-BCD ,使平面A ′BD ⊥平面BC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①A ′C ⊥BD ; ②∠BA ′C =90°;③CA ′与平面A ′BD 所成的角为30°; ④四面体A ′-BCD 的体积为13.A .0B .1C .2D .3 答案 B解析 ∵AB =AD =CD =1,BD =2,∴AB ⊥AD ,∵平面A ′BD ⊥平面BCD ,BD ⊥CD ,平面A ′BD ∩平面BCD =BD ,∴CD ⊥平面A ′BD , 取BD 的中点O ,连结OA ′(图略), ∵A ′B =A ′D ,∴A ′O ⊥BD .又平面A ′BD ⊥平面BCD ,平面A ′BD ∩平面BCD =BD ,A ′O ⊂平面A ′BD , ∴A ′O ⊥平面BCD .BD ⊥CD ,∴OC不垂直于BD .假设A′C⊥BD,∵OC为A′C在平面BCD内的射影,∴OC⊥BD,矛盾,故①错误;∵CD⊥BD,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CD⊥平面A′BD,A′B⊂平面A′BD,∴CD⊥A′B.∵A′B=A′D=1,BD=2,∴A′B⊥A′D,又CD∩A′D=D,CD,A′D⊂平面A′CD,∴A′B⊥平面A′CD,又A′C⊂平面A′CD,∴A′B⊥A′C,故②正确;∠CA′D为直线C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CA′D=45°,故③错误;V A′-BCD=V C-A′BD=13S△A′BD·CD=16,故④错误.故选B.1.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A.m∥l B.m∥n C.n⊥l D.m⊥n答案C解析因为α∩β=l,所以l⊂β,又n⊥β,所以n⊥l.2.(2019·天津模拟)已知直线l,m与平面α,β,l⊂α,m⊂β,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l∥m,则必有α∥βB.若l⊥m,则必有α⊥βC.若l⊥β,则必有α⊥βD.若α⊥β,则必有m⊥α答案C解析对于选项A,平面α和平面β还有可能相交,所以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 ,平面α和平面β还有可能相交或平行,所以选项B 错误; 对于选项C ,因为l ⊂α,l ⊥β,所以α⊥β.所以选项C 正确; 对于选项D ,直线m 可能和平面α不垂直,所以选项D 错误.3.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5π12 B.π3 C.π4 D.π6 答案 B解析 如图,取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O ,连结OP ,则∠P AO 是P 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因为底面边长为3,所以AD =3×32=32,AO =23AD =23×32=1. 三棱柱的体积为34×(3)2AA 1=94, 解得AA 1=3,即OP =AA 1=3, 所以tan ∠P AO =OPOA=3,因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 所以∠P AO =π3.4.如图,在四面体D -ABC 中,若AB =CB ,AD =CD ,E 是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面ABC⊥平面ABDB.平面ABD⊥平面BDCC.平面ABC⊥平面BDE,且平面ADC⊥平面BDED.平面ABC⊥平面ADC,且平面ADC⊥平面BDE答案C解析因为AB=CB,且E是AC的中点,所以BE⊥AC,同理有DE⊥AC,于是AC⊥平面BDE.因为AC 在平面ABC内,所以平面ABC⊥平面BDE.又由于AC⊂平面ACD,所以平面ACD⊥平面BDE.5.《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在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且PD=CD,点E,F分别为PC,PD的中点,则图中的鳖臑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由题意,因为PD⊥底面ABCD,所以PD⊥DC,PD⊥BC,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C⊥CD,因为PD∩CD=D,所以BC⊥平面PCD,BC⊥PC,所以四面体P-DBC是一个鳖臑,因为DE⊂平面PCD,所以BC⊥DE,因为PD=CD,点E是PC的中点,所以DE⊥PC,因为PC∩BC=C,所以DE⊥平面PBC,可知四面体E-BCD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四面体E-BCD是一个鳖臑,同理可得,四面体P-ABD和F-ABD都是鳖臑,故选C.6.(2020·苏州模拟)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保持AP⊥BD1,则动点P的轨迹为()A.线段B1CB.线段BC1C.BB1的中点与C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D.BC的中点与B1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答案A解析如图,连结AC,AB1,B1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有BD1⊥平面ACB1,因为AP⊥BD1,所以AP⊂平面ACB1,又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故点P的轨迹为平面ACB1与平面BCC1B1的交线段CB1.故选A.7.(多选)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BD∥平面CB1D1B.AC1⊥BDC.平面ACC1A1⊥CB1D1D.异面直线AD与CB1所成的角为60°答案ABC解析对于A,∵ABCD-A1B1C1D1为正方体,∴BD∥B1D1,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可得BD∥平面CB1D1,A正确;对于B,连结AC,∵ABCD-A1B1C1D1为正方体,∴BD⊥AC,且CC1⊥BD,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BD⊥平面ACC1,∴BD⊥AC1,B正确;对于C,由上可知BD⊥平面ACC1,又BD∥B1D1,∴B1D1⊥平面ACC1,则平面ACC1A1⊥CB1D1,C正确;对于D,异面直线AD与CB1所成的角即为直线BC与CB1所成的角为45°,D错误.故选ABC.8.(多选)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线段A1B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平面D1A1P⊥平面A1APB .∠APD 1的取值范围是⎝⎛⎭⎫0,π2C .三棱锥B 1-D 1PC 的体积为定值 D .DC 1⊥D 1P 答案 ACD解析 在A 中,因为A 1D 1⊥平面A 1AP ,A 1D 1⊂平面D 1A 1P , 所以平面D 1A 1P ⊥平面A 1AP ,故A 正确;在B 中,当P 与A 1重合时,∠APD 1=π2,故B 错误;在C 中,因为△B 1D 1C 的面积是定值,A 1B ∥平面B 1D 1C , 所以点P 到平面B 1D 1C 的距离是定值,所以三棱锥B 1-D 1PC 的体积为定值,故C 正确;在D 中,因为DC 1⊥D 1C ,DC 1⊥BC ,D 1C ∩BC =C ,D 1C ,BC ⊂平面BCD 1A 1, 所以DC 1⊥平面BCD 1A 1,又D 1P ⊂平面BCD 1A 1,所以DC 1⊥D 1P ,故D 正确. 9.(2019·北京)已知l ,m 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 ①l ⊥m ;②m ∥α;③l ⊥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 答案 若l ⊥m ,l ⊥α,则m ∥α(答案不唯一)解析 若l ⊥α,l ⊥m ,则m ∥α,显然①③⇒②正确;若l ⊥m ,m ∥α,则l ∥α,l 与α相交但不垂直都可以,故①②⇒③不正确;若l ⊥α,m ∥α,则l 垂直于α内所有直线,在α内必存在与m 平行的直线,所以可推出l ⊥m ,故②③⇒①正确.10.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 是PC 上的一动点,当点M 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 ⊥平面PCD .(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答案DM⊥PC(或BM⊥PC等)解析∵P A⊥底面ABCD,∴BD⊥P A,连结AC,则BD⊥AC,且P A∩AC=A,∴BD⊥平面P AC,∴BD⊥PC.∴当DM⊥PC(或BM⊥PC)时,即有PC⊥平面MBD,而PC⊂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1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点E在棱PC上(异于点P,C),平面ABE与棱PD 交于点F.(1)求证:AB∥EF;(2)若AF⊥EF,求证:平面P AD⊥平面ABCD.证明(1)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AB∥CD.又AB⊄平面PDC,CD⊂平面PDC,所以AB∥平面PDC,又因为AB⊂平面ABE,平面ABE∩平面PDC=EF,所以AB∥EF.(2)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AB⊥AD.因为AF ⊥EF ,(1)中已证AB ∥EF , 所以AB ⊥AF .由点E 在棱PC 上(异于点C ),所以点F 异于点D , 所以AF ∩AD =A ,AF ,AD ⊂平面P AD , 所以AB ⊥平面P AD , 又AB ⊂平面ABCD , 所以平面P AD ⊥平面ABCD .1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P A =AB =BC =3,AD =CD =1,∠ADC =120°,点M 是AC 与BD 的交点,点N 在线段PB 上,且PN =14PB .(1)证明:MN ∥平面PDC ;(2)求直线MN 与平面P AC 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因为AB =BC ,AD =CD , 所以BD 垂直平分线段AC .又∠ADC =120°,所以MD =12AD =12,AM =32.所以AC = 3.又AB =BC =3,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BM =32,所以BMMD=3,又因为PN =14PB ,所以BM MD =BNNP =3,所以MN ∥PD .又MN ⊄平面PDC ,PD ⊂平面PDC ,所以MN ∥平面PDC .(2)解 因为P 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BD ⊥P A ,又BD ⊥AC ,P A ∩AC =A ,P A ,AC ⊂平面P AC ,所以BD ⊥平面P AC .由(1)知MN ∥PD ,所以直线MN 与平面P AC 所成的角即直线PD 与平面P AC 所成的角,故∠DPM 即为所求的角.在Rt △P AD 中,PD =2,所以sin ∠DPM =DM DP =122=14, 所以直线MN 与平面P 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1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G 是EF 的中点.现在沿AE ,A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 ,C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 .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 )A .AG ⊥平面EFHB .AH ⊥平面EFHC .HF ⊥平面AEFD .HG ⊥平面AEF答案 B解析 根据折叠前、后AH ⊥HE ,AH ⊥HF 不变,又HE ∩HF =H ,HE ,HF ⊂平面EFH ,∴AH ⊥平面EFH ,B 正确;∵过A 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EFH 垂直,∴A 不正确;∵AG ⊥EF ,EF ⊥GH ,AG ∩GH =G ,AG ,GH ⊂平面HAG ,∴EF ⊥平面HAG ,又EF ⊂平面AEF ,∴平面HAG ⊥平面AEF ,过点H 作直线垂直于平面AEF ,一定在平面HAG 内,∴C 不正确;由条件证不出HG ⊥平面AEF ,∴D 不正确.故选B.14.在如图所示的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DAB =60°,EA =ED =AB =2EF =2,EF ∥AB ,M 为BC 的中点.(1)求证:FM ∥平面BDE ;(2)若平面ADE ⊥平面ABCD ,求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1)证明 取BD 的中点O ,连结OM ,OE ,因为O ,M 分别为BD ,BC 的中点,所以OM ∥CD ,且OM =12C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CD ∥AB ,又EF ∥AB ,所以CD ∥EF ,又AB =CD =2EF ,所以EF =12CD ,所以OM ∥EF ,且OM =EF ,所以四边形OMF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F ∥OE .又OE ⊂平面BDE ,MF ⊄平面BDE ,所以MF ∥平面BDE .(2)解 由(1)得FM ∥平面BDE ,所以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等于点M 到平面BDE 的距离.取AD 的中点H ,连结EH ,BH ,因为EA =ED ,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DAB =60°,所以EH ⊥AD ,BH ⊥AD .因为平面ADE ⊥平面ABCD ,平面ADE ∩平面ABCD =AD ,EH ⊂平面ADE ,所以EH ⊥平面ABCD ,因为BH ⊂平面ABCD ,所以EH ⊥BH ,因为EH =BH =3,所以BE =6,所以S △BDE =12×6×22-⎝⎛⎭⎫622=152.设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为h ,连结DM ,则S △BDM =12S △BCD =12×34×4=32, 连结EM ,由V 三棱锥E -BDM =V 三棱锥M -BDE , 得13×3×32=13×h ×152,解得h =155, 即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为155.15.(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模拟)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A 1的中点为E ,AC 与BD 交于点O ,平面α过点E ,且与直线OC 1垂直,若AB =1,则平面α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64 解析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棱AA 1的中点,AB =1,则OC 21=CC 21+OC 2=1+12=32,OE 2=OA 2+AE 2=14+12=34, EC 21=A 1C 21+A 1E 2=2+14=94, ∴OC 21+OE 2=EC 21,∴OE ⊥OC 1;又BD ⊥平面ACC 1A 1,OC 1⊂平面ACC 1A 1,∴BD ⊥OC 1,且OE ∩BD =O ,∴OC 1⊥平面BDE ,且S △BDE =12BD ·OE =12×2×32=64, 即α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图形的面积为64. 1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 ⊥DC ,AE ⊥DC ,且E 为CD 的中点,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将三角形ADE 沿AE 折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①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平面DEC ;②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AE ;③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AB ;④在折起过程中,一定不会有EC ⊥AD .答案 ①②解析 由已知,在未折叠的原梯形中,易知四边形ABCE 为矩形,所以AB =EC ,所以AB =DE ,又AB ∥DE ,所以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AD ,折叠后如图所示.①过点M 作MP ∥DE ,交AE 于点P ,连结NP .因为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所以点P为AE的中点,故NP∥EC.又MP∩NP=P,DE∩CE=E,所以平面MNP∥平面DEC,故MN∥平面DEC,①正确;②由已知,AE⊥ED,AE⊥EC,所以AE⊥MP,AE⊥NP,又MP∩NP=P,所以AE⊥平面MNP,又MN⊂平面MNP,所以MN⊥AE,②正确;③假设MN∥AB,则MN与AB确定平面MNBA,从而BE⊂平面MNBA,AD⊂平面MNBA,与BE和AD是异面直线矛盾,③错误;④当EC⊥ED时,EC⊥AD.因为EC⊥EA,EC⊥ED,EA∩ED=E,所以EC⊥平面AED,AD⊂平面AED,所以EC⊥AD,④不正确.。